“意象主义”对中国“五四”时期诗人的不同影响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比较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比较作者:卢娟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10期诗歌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诗歌语言以意象的方式表现世界。
一首诗从字面上看是一个个词语的连缀,但从艺术构思上看却是一个个意象的组合。
这一个个的意象是诗人凝神注视的呈现,也是我们进入诗境的依托,更是诗歌本身。
意象派诗人庞德曾经说过:“一个人与其一生写万卷书,还不如只呈现一个意象。
”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至少透露出了意象于诗人、诗歌的重要性。
20世纪初,庞德因不满无病呻吟、渐趋死相的英美诗坛而酝酿着一场诗界革命。
一个偶然的机缘,从美国东方学者费诺罗萨的遗孀那里不期而遇中国诗歌后,他兴奋地说:“今后一个世纪将从中寻找推动力,正如文艺复兴从希腊人那里找到推动力。
”庞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下,掀起了创作意象诗的阵阵清风,其麾下聚集了一批像H·D,理查德·阿尔丁顿,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这样的优秀诗人,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美诗歌,如《在地铁车站》、《红色手推车》、《山林女神》等,为英美诗坛现代化拉开了序幕。
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文学常常是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
正当英美诗坛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时,中国五四时期的新诗人也在向意象派学习,从闻一多、胡适、施蛰存的诗歌及理论文章中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仍然是意断辞连,各得风流。
本文试图从“意象”入手,以具体文本为依托,从意象诗学、意象组合的归宿两个方面来比较英美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和而不同之处。
一、两种意象诗学“意象”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在中西方都经历了漫长的嬗变过程。
在西方,最早提出“意象”这个概念要数德国古典主义哲学泰斗——康德。
“审美的意象是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呈现,它能引人想起很多东西,却又不可能用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表达出来……”康德以感知的方式抓住了审美意象以具象表现抽象,以有尽之言表达无穷之意的特征,但无力明确定义。
五四时期的新诗的特点
五四时期的新诗的特点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中国诗歌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五四时期的新诗表达了新的思想,充满了崭新的思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对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五四时期的新诗的特点1.标新立异的文学理论。
五四时期的新诗,在文学理论层面上,中国诗歌突破了古典诗歌的禁锢,开创了新诗的文学理论,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标志,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2.主题现实主义。
五四时期的新诗以现实主义为主题,把诗歌改革的范围扩展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注重诗歌本身的表达功能,采取抒发写实真情的方式,将大量的生活细节注入到诗歌内容中,刻画出深刻的社会现实,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3.语言简洁明快。
五四时期的新诗,诗人们放弃古典诗歌复杂的语言,采取简洁明快的语言,使诗歌变得更通俗、更生动,使读者更为容易接受诗歌的主题。
4.情感活跃尖锐。
五四时期的新诗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情感活跃尖锐,在诗歌中体现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有力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思想。
二、五四时期新诗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1.改变了中国诗歌在文学的地位。
五四时期的新诗突破了古典诗歌的传统束缚,以新的语言形式表达出当时社会的新思想,从而改变了中国诗歌在文学的地位,使诗歌更加活跃,并对当时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2.形成了中国近现代新诗的风格。
五四时期新诗对中国近现代新诗风格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五四时期新诗的特色,重新定义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方向。
3.促进了中国文学发展。
五四时期新诗的出现,给中国文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开创了近代中国文学的新路,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五四时期新诗的出现,对于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学从古典诗歌向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引发了中国文学新的一轮发展浪潮。
五四时期新诗的出现,给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浅析意象主义对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的研究
研 究成果。
关键词:意象主义; 中国现代派诗歌 ;比较文 学
关于意象主义对 中国现代派影响 的研究 , 始于 2 O世 纪 9 0年 代中期 ,1 9 9 5年陈希发表 《 意象派与现代派——二 十世 纪中外 诗歌关系研究札记》( 载 《 鄂州 大学学报 》 ,1 9 9 5年第 2期 )一 文,这可 以说是研 究意象主义 与现代派诗歌 的发 轫之作 。我 国学 术 界 和 诗 歌 界 一 般 认 为 以戴 望 舒 , 施 蛰 存 为 代表 的现 代 派 诗 歌 主 要 是 受 法 国象 征 派 诗 歌 的影 响 , 而 陈 希 在 这 篇 文 章 中 对 西 方 意 象 派诗歌与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关系进行 了清理和剖析 , 认为中国现 代 派接受外来诗歌影响多元格局 中意象派 的地位是主要 的。 文章 对意 象派和现代诗派诗歌的主要特点进行 了整体的概括和 比较 。 文章中提 到了徐迟的 《 意象派 的七个诗人 》并着重对戴望舒的诗 论进 行了分析 , 认为戴望 舒的重诗情轻韵律 的理论和 象征主义主 张差异较大 , 戴望舒诗歌艺术变异较大程度 上是受了意象主义的 启迪 ,《 望 舒 诗 论 》中 的艺 术 主 张 和 意 象 派 1 9 1 5年 宣 言 颇 多 相 似 之处 。这些观点是有新意的 。 2 0 0 3年 四川大学的曹万生博士论文 《 现 代 派 诗 学与 中 西 诗 学》 ,文章第一节 讲述了对西方意象派诗学 的引入与变异 ,作 者 分别介 绍了 3 O年代 之前对西方意象派理论的引入与变异;现 代 派对 西方 意象 派诗学的引入 ; 对西方意象理论之研 究与中西之 比 较 ;徐迟和邵洵美一项理论 的诗学 史意义 。第二节讲述了现代派 对中 国意象理念的引入与改造 。 作者从意象 的内涵 , 意象 的形态 , 意象 的 功 能 三 个 方 面 阐 释 了意 象 对 中 国现 代 诗 派 的 影 响 。 紧接着 ,2 0 0 5年耿纪永发表了 《 英美意象派诗歌在 2 0世纪 3 0 年 代 中 国 的译 介 》 ( 载 《 同济 大 学 学报 》 ( 社 会 科 学版 )2 0 0 5 年卷 第 1 期) ,以译 介 学 为 理 论 基 础 , 对英美意象派诗歌在 3 0年 代 中 国 的 译 介 进 行 梳 理 , 以 揭 示 它 与 中 国现 代 派 诗 歌 的紧 密 联 系。 文章重 点介 绍了施蛰 存对 意象 派诗歌的翻译 成果对现 代派诗 人的影响 ,这 在意象主义对现代派的影响方面是一个新 的视角 ,
五四时期的新诗
五四时期的新诗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迅猛兴起,为中国文学整体的嬗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在这个时期,许多优秀的新诗家涌现出来,他们以独特的创新思维和激情澎湃的价值追求,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的新诗作品。
五四时期的新诗从传统文化中解放出来,期望通过诗歌表达当代社会的现实与理想。
这些新诗不再追求格律之美,而是注重以自由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社会的矛盾。
新诗家们用自己纷繁复杂的情感,关注社会现实,探索人性的深处,从而创作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佳作。
五四时期的新诗多样而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是以“诗意自由”为基调的“白话诗”。
白话诗是新诗家们在言语表达上的一种探索,它摒弃了传统汉字的规范用法,将白话语言与诗歌形式结合起来,使诗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更有力地表达出民众的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丁玲的《垦殖地》、张天翼的《我不是潘金莲》、郭沫若的《呐喊》等作品,都是白话诗的佳作,它们直观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除了白话诗,五四时期的新诗还呈现出其他形式的创新。
一方面,有一部分新诗家秉持着传统文化的感恩之心,对古代文学进行了借鉴和继承。
他们在形式上选择了古体诗的形态,但在内容上表达了当代人独特的心理和情感。
土风舞的《秋菊打官司》、瞿秋白的《女神》、汪曾祺的《边塞哀歌》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例证。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新诗家选择了更加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他们摒弃了传统的韵律和格律,打破了字数和结构的限制,以直抒胸臆、自由奔放的形式创作。
高长虹的《敖包相会》、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归去来兮辞》等作品,都是以自由诗的形式展示了五四时期新诗的独特魅力。
五四时期的新诗除了在形式上的创新,还在主题和思想表达上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新诗家们追求个人人格的解放,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
他们关注社会现实的种种不公,揭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意象派
意象派及庞德意象派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影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001班曲爽2010101010138 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
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意象派的产生: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
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
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
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
其次,20世纪初柏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影响的延伸。
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格森。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
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
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理论主张:意象派没有具体的理论,但有自己的美学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使用普通语言,但是用准确的字眼;避免有音无意、用作装饰的诗歌惯用词汇;自由选材;创造新的节奏表达新的情绪;使用意象呈现出具体、坚定和肯定的画面;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
现代英美诗歌流派。
意象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
诗歌创作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诗歌创作,所以理论界也有人将意象派看做象征主义的分支,实际上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
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
意象派诗歌对诗意表达和形象意识的突破
意象派诗歌对诗意表达和形象意识的突破什么是意象派诗歌?意象派诗歌是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
与传统的修辞手法和直白的叙述相比,意象派诗歌试图通过感官印象、视觉形象和隐喻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这种诗歌中,语言以其本身的音响、节奏、色彩和形状等特性,创造出强烈而鲜明的图像,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文字所传递的情感。
对诗意表达的突破1.脱离传统修辞手法:传统的修辞手法常常使用明喻、暗喻、比喻等方式来进行表达。
而意象派诗人更注重通过基于感官印象和视觉形象的描写来传递情感,使读者得到直观而深入的体验。
2.强调非线性叙事:意象派诗歌通常抛弃了传统线性故事结构,在散乱碎片化或非连贯性的句子和段落中呈现意象,从而形成独特的诗意表达方式。
3.探索诗意在语言中的根源:意象派诗歌通过对语言本身的探索,试图挖掘隐藏在其中的情感和灵感,并以此来表达更为深入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对形象意识的突破1.鼓励跳跃式联想:意象派诗歌强调联想思维和隐喻,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进行自由而跳跃性的思考。
通过将不同的形象相互联系、重叠和碰撞,创造出更加立体、多样化的诗意世界。
2.突破传统观念框架:意象派诗人试图打破传统认知模式中对于事物属性和边界的限制,通过融合不同感官印象、领域和概念,创造出超越实际生活经验的新颖形象。
3.引入非常规元素:意象派诗歌在创作过程中引入了许多非常规元素,如神秘符号、异国情调或幻觉等。
这些元素可以使诗歌的形象意识更为丰富和深邃。
意象派诗歌的影响意象派诗歌对后来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在突破传统修辞表达方式、创造个性化的图像和情感体验等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许多现代诗人和艺术家都受到了意象派诗歌的启发,并将其思想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使得文学和艺术更加自由、多样化和开放。
综上所述,意象派诗歌通过对语言和形象的独特运用,打破传统修辞手法和思维模式,开创了一种全新而丰富多样的诗意表达方式。
浅谈“五四运动”以来新诗和旧诗的发展趋势
浅谈“五四运动”以来新诗和旧诗的发展趋势古典诗歌历来都是代表传统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是古典文学发展的顶峰。
鸦片战争过后,在旧体诗饱受压迫的同时,新体诗应运而生,“五四运动”后迎来它发展的大好时光。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诗和旧诗都经历了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命运,如今,它们又在社会的呼声中重回大众视野。
文章主要浅析自“五四运动”后,诗歌随时代变化的发展趋势。
标签:新诗;旧诗;“五四运动”;发展趋势一、旧诗的“落没”与新诗的“黄金时代”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近代中国开始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
但这时也有很多外国先进思想理念传入,许多像康有为、梁启超等这样的有志之士纷纷寻求救亡图存之路。
而这时,曾在中国传统文学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诗歌的创作也逐渐走向僵化,“滥调陈词”“无病呻吟”等相当普遍,且经历明清两代“八股取士”“文字狱”等高压政策,到了清末民初时古典诗歌已经不符合当时人们所追求的对自由、民主的表达,因此,古典诗歌难以适应当时社会时代的变迁。
古典旧诗开始没落,而新诗正迎来它的黄金时代!黄遵宪在《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真传。
”不难看出人们对新诗的推崇。
“五四运动”过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爱国人士找到了一条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时新文化运动也在蓬勃兴起,以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目标,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1917年2月,胡适的《白话诗八首》的发表标志着新诗的诞生,1920年《新青年》出版的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新体诗歌形态的艰难过程。
郭沫若的《女神》是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它的发表则为新诗确立了在中国诗歌中的地位,新诗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力压旧诗,呈现繁荣的趋势,成为中国的主导诗歌。
如《凤凰涅槃》:“我便是你,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凤便是火。
浅议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
浅议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关系作者:马思钰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6期摘要:埃兹·庞德在20世纪的英美文坛中举足轻重,他倡导的意象派诗歌运动大开英美现代诗歌的先河。
他通过大量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将中国传统诗歌引入西方现代派文化当中,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意象主义的思想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与中国古典诗歌之“意象”契合,两者既有学习与借鉴,也存在着某些曲解。
关键词:意象派;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异质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7-0265-01庞德是意象派诗歌运动的领袖和理论家,针对占据英国诗坛极具感伤意味的浪漫主义诗歌,发起了“意象主义诗歌运动”。
庞德及意象派诗人奉行“诗歌创作三原则”,一致要求诗歌的意象应该是硬朗、清晰,着重用视觉意象引起联想,表达瞬间的真实感受,强调描述的意象要能表现瞬息间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以获得超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自由之感。
一、庞德与意象主义诗论意象的基本结构是主与客、情与景的内在统一,结合形式侧重客观性,类似中国古代诗论的“兴象”。
而对事物瞬间、直接、完整的审美直觉则是其生成机制,并由此产生了诗歌意象多义、简约和永不重复的独创性。
意象主义诗派十分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以及情感性,对诗歌的要求是诗歌必须凝缩、简练、含蓄,不必过多追求形式与韵律。
从希伯来圣诗到希腊诗歌再到中国的古典诗歌,意象派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
基于此,意象派从众多的诗歌流派中总结出来他们认为正统的创作原则。
意象主义的出现使西方诗歌体现出一种全新的诗歌理念和美学趣味。
二、中西方意象观念的契合20世纪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的残酷彻底摧毁了文人对西方文明的信心,陷入发展的困惑。
庞德作为极有时代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积极寻求新的文学表达方式帮助人们走出文化的困境,时代大背景给予了庞德特定的审美期待。
庞德发现中国诗人重视对个人理想抱负的表达和人生主题的宏大表现,诗歌大都反映远大的经时济世抱负,这对于摆脱维多利亚式的无病呻吟、含混不清的诗风,改变时代文学风气,进而推动英美诗歌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意象中凝结着词作者个性的影响
意象中凝结着词作者个性的影响意象是一种符号,歌词创新的一种方法是意象创新,就是用人们可以接受的未被前人用过或者很少用到的有个性的符号表现时代生活的意义。
词作家通过歌词意象这个符号的运用,给人们提供了想象的代码。
不同的歌词作家所喜欢选择的意象往往是不同的。
歌词作家的艺术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作品所选用的意象上体现的,当然还在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语言的结构、修辞的运用、时空的定位等等方面。
歌词作家们从外部因素看,出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的时代不同,社会地位也各不相同,从内部因素看,其世界观、人生观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审美情趣和心理特征也各不相同,为此,构成歌词意象选择的个性化。
下面,我们举一些当代歌词作家的例子来分析。
国歌的歌词作者田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著名的剧作家、词作家,他的歌词意象,有的运用了许多古典诗词的意象,表现出古典美,适合知识分子欣赏;有的运用了许多民间口语、俗语,表现出风情之美,适合普通老百姓传唱。
如他1937年为影片《夜半歌声》所作的主题歌,就运用了许多古典诗词的意象,显示出他对于传统诗词的修养和功力。
而在一些歌词中,就选择了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意象,使歌词十分平民化,贴近人民大众的感情,如《开矿歌》、《毕业歌》等。
剧作家、词作家乔羽选用的歌词意象中往往凝结着哲理的思考,他喜欢选取隐藏着哲理的意象构思作品,并通过情感的抒发把哲理一层层地揭示出来。
如:他以《河流》这个意象为题,通过“幸福的河流,忧愁的河流,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赋予“河流”这个意象以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宇宙之歌》中,他选取“群星”这个意象,揭示它“一个消失了,一个正在诞生;一个坠落了,一个正在升腾”由此生生不息的哲理。
剧作家、词作家阎肃长期工作在空军部队,作为一名军人,他写了《我爱祖国的蓝天》、《红梅赞》等全国传唱的歌曲。
他虽然不是地道的北京人,但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对北京的感情蛮深,他写了京味儿十足的歌曲如《北京的桥》、《故乡是北京》、《冰糖葫芦》等十余首。
比较文学5讲·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族的文学之间所存在着的相互影响和实际 联系,以作家、作品、思潮、流派的相互 作用和相互联系为中心,研究它们产生的 过程、传播的途径、媒介手段以及产生的 结果(包括变异)等。
主要阐明互相影响联系的事实。
按照研究着眼点的不同,影响研究可以分 为: 1.流传学——放送者在国外的声誉、成就 2.渊源学——接受者受到的外来影响 3.媒介学——产生影响联系的途径、手段 4.译介学——翻译 5.形象学——一国文学中的异国、异民族 形象 6.接受学——接受者如何主动地去接受
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
3.意象迭加supesposifion
丝绸的窸窣已不复闻, 尘土在宫院里飘荡, 听不到脚步声,而树叶 卷成堆,静止不动, 她,我心中的快乐,长眠在下面: 一张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落叶哀蝉曲(刘彻)
罗袂mei兮无声,玉墀chi兮尘生。 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jiong。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
《大雅· 崧高》“崧高维岳 ” 《孔子颂诗集》:高高地,盖满松林的 山峰,充满回音……
弗莱契(John Gould Fletcher)的诗:
现在,最低的松枝 已横划过太阳的圆盘。 《蓝色交响乐》第五章
莫(暮)
John Gould Fletcher
2.“脱节”
译诗被认为是庞德对英语诗歌最持久的贡 献,是英语诗歌经典作品。这些译诗经常 作为庞德本人的创作名篇而入选现代诗歌 选本,被文学史提及。
美国女诗人爱米· 洛威尔(Amy Lowell, 1874-1925 )邀人合译了中国古典诗歌一百 五十首,取名《松花笺》Fir-flower Tablets。 “我已经完全沉浸到中国文学中去了,我 搞到所有的英语和法语译本,而且我开始 懂得了许多我以前不理解的东西。”
美国意象主义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总第 1 8 5期 第 4期
・
大 庆 社 会 科 学 D a Q i n g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Au g . , 2 01 4
S e r i a l No . 1 8 5 No . 4
文艺 评 论 ・
美国意象主义对中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大 的影 响 。
[ 关键词 ] 美 国意 象主义 ; 中国诗歌 ; 朦 胧诗 [ 中图分类号 ] 1 2 0 7 . 2 5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2 — 2 3 4 1 ( 2 0 1 4 ) 0 4 — 0 1 5 2 — 0 4
意象 主 义现 代 主义 的开 端 , 也是跨越 1 9世 纪 和2 0世纪 的一种诗 歌 派别 。 2 O世纪 初先 锋派 在 文 学 领 域 开 始 出现 , 许 多 现 代 诗 派 也 以“ 先锋 派 ” 的 姿态 出现 在 文学舞 台上 。意象 派则 是 2 0世 纪诗 派
中最 为 活跃 的流 派之 一 。意象 主 义 的 出现 不 是凭
各 个 流 派 以及 现 代 主义 的 诗 人 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关 注 。在 这样 的背 景下 , 五 四时 期 中 国新 文学 流派 不 断涌现 , 也 不 断 汲取 现 代 主 义思想 , 在 当时西 方 文
坛 上 盛行 的意 象 主义对 当时 的 中 国现 代 主 义 的影 响 就变 得尤 为突 出 。
的新 诗理论 。 胡 适 不仅 提 出了新 诗 理论 ,同 时也 有 了 自己 的创 作实践 , 从 1 9 1 7年开 始 , 胡适 开始在 《 新 青
合。可见意象主义对 中国五四时期现代主义文学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
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嬗变特征的探讨闻一多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特征只要表现在前期意象艺术与后期意象艺术,其中前期意象艺术主要是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表现进行了一定的利用,并以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视觉性的创作,体现了闻一多对“五四运动”后期诗歌发展的反思;而后期的意象艺术主要表现了闻一多对传统审美观念、传统文化的重点审视,体现了西方文化对现代诗歌的影响。
下面主要从前期意象艺术与后期意象艺术对闻一多的诗歌特征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加深人们对闻一多诗歌的认识与了解。
一、前期意象艺术表现闻一多的诗歌艺术表现兼多种诗风于一体,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从闻一多个人方面上来说,他本身一方面承接着“五四”时期诗歌的探索精神,在诗歌创作上力求寻找丰富的创新资源,另一方面又对“五四”时期诗歌脱离传统文化、盲目西化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希望能够从西方文化中吸取新型的创作能源,促进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在“五四”时期,闻一多就接触过多种文艺新思潮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非常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不仅是因为意象艺术富有提示性、暗示性,且还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与表达性,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这对于诗歌的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闻一多不仅在诗歌理念上重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而且在诗歌创作中更具有鲜明的意象艺术体现。
例如,在闻一多的《雨夜》一诗中则具有很好的说明。
这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作者失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存的基本态度。
在诗歌的创作上,作者从多方面角度展示了意象艺术的表现效果,如诗中的“一阵狂风还喊来要捉那软弱的树枝,树枝拼命地扭来扭去,但是无法躲避风的爪子”,作者将狂风、树枝进行意象艺术的创作,从自然景物中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借助自然风霜表达现实人生的感怀,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传统,闻一多通过诗歌创作在自然形象中寻找了自我生存的映照,从而赋予了诗歌丰富的寓意。
再比如,闻一多的另一首较为早期的诗歌作品《孤雁》,诗歌中作者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孤雁”意象,将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无助的人生境遇,诗歌的总体表现都从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意象艺术的象征性和含蓄性,与中国古代艺术诗歌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与。
“意象主义”对中国“五四”时期诗人的不同影响——以胡适和闻一多所受影响为例
西方“ 意象主义” 诗潮最早萌发于 2 0世纪初期 的英 国 , 不久 即流人 美 国诗 坛 。1 9 1 2年 蒙 罗 ( H a r r i . e t M o n r o e ) 在芝加哥创办《 诗刊》 ( P o e t r y : A M a g a z i n e o f V e r s e ) , 并 委 任 当时 在 英 国 的庞 德 ( E z r a P o u n d )
— —
以胡 适 和 闻一 多所 受 影 响为 例
芦 惠 余 摘源自要: 2 0世纪初期的英美“ 意象主义” 诗潮对 中国“ 五 四” 时期新诗 的孕育 与发展 产生过 较大影响。胡适和 闻一
多均 曾置身于美 国新诗运动现场并受到“ 意象主义” 直接影 响的两位代表诗人 , 但耐人寻 味的是 , 两位诗人所 受影 响的内涵和特色却有着显著 的个性差异 : 在诗歌语言观上 , 胡适 强调运用 日常通俗 的 白话 , 闻一 多则 重视 磨砺精确 凝炼 的诗语 ; 在诗歌 意象观上 , 胡适关注意象的视 觉感性特征 , 闻一多则追求 意象的象征 性隐喻功 效; 在诗歌传 统
意象主义关于诗歌语言的观点 , 是其诗学理论
观 上, 胡适钟情“ 意象主义” 勇于革新 的反叛精神 , 闻一多则偏爱“ 意象主义” 尊崇传统 的诗性情怀。 关键词 : 胡适; 闻一多; 意象主义 ; 影响 ; 差异
中 图分 类 号 : 1 2 0 7 . 2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 0 7 5 1 ( 加l 3 ) 0 4 —0 1 5 0 —0 7
响 。然而 耐人 寻 味 的是 : 胡适 和 闻一 多 所 受 “ 意 象
( F . S . F l i n t ) 的《 意象主义》 ( “ I m a g i s m e ” ) 和庞德 的 《 意象主义者的几“ 不” 》 ( “ A F e w D o n ’ t s ” ) 等早期 “ 意象 主义 ” 诗学论文 , 逐步汇成 了“ 意象主义 ” 诗 潮, 兴起 了美 国新诗运动。l 9 1 4 —1 9 1 7年期 间, 庞 德、 罗厄尔( A m y L o w e l 1 ) 先后编辑出版了《 意象主义 者》 ( D e s I m a g i s t e s ) 、 《 意象主义诗人》 ( S o m e I m a g i s t P o e t s ) 等 诗集 , 将“ 意 象主义 ” 诗 潮逐 渐推 向高潮 , 进
“意象主义”对中国“五四”时期诗人的不同影响
“意象主义”对中国“五四”时期诗人的不同影响摘要:20世纪初期的英美“意象主义”诗潮对中国“五四”时期新诗的孕育与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
胡适和闻一多均曾置身于美国新诗运动现场并受到“意象主义”直接影响的两位代表诗人,但耐人寻味的是,两位诗人所受影响的内涵和特色却有着显著的个性差异:在诗歌语言观上,胡适强调运用日常通俗的白话,闻一多则重视磨砺精确凝炼的诗语;在诗歌意象观上,胡适关注意象的视觉感性特征,闻一多则追求意象的象征性隐喻功效;在诗歌传统观上,胡适钟情“意象主义”勇于革新的反叛精神,闻一多则偏爱“意象主义”尊崇传统的诗性情怀。
关键词:胡适;闻一多;意象主义;影响;差异西方“意象主义”诗潮最早萌发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不久即流入美国诗坛。
1912年蒙罗(Harriet Monroe)在芝加哥创办《诗刊》(Poetry:A Magazine of Verse),并委任当时在英国的庞德(Ezra Pound)为该杂志的国外代表,不久便陆续发表了由庞德推荐的阿尔丁顿(Richard Aldington)和杜丽特尔(Hilda Doolittle)等早期意象派诗人的诗歌,以及弗林特(F. S. Flint)的《意象主义》(“Imagisme”)和庞德的《意象主义者的几“不”》(“A Few Don’ts”)等早期“意象主义”诗学论文,逐步汇成了“意象主义”诗潮,兴起了美国新诗运动。
1914—1917年期间,庞德、罗厄尔(Amy Lowell)先后编辑出版了《意象主义者》(Des Imagistes)、《意象主义诗人》(Some Imagist Poets)等诗集,将“意象主义”诗潮逐渐推向高潮,进而推动了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
1917年以后,虽然作为团体的意象派开始渐渐分化与星散,但在一段时间里作为个体的意象主义诗人仍有许多人坚守着自己的诗学观点并在各自的创作中努力表现出独特的个性风格。
“意象主义”的“幼芽和原子”还在继续散布与扩展,客观上延续着“意象主义”诗潮的余波。
胡适受到意象主义影响的史实考察与内涵厘析
胡适受到意象主义影响的史实考察与内涵厘析
卢惠余
【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关于胡适与意象主义的关系这一课题,历来就有不同观点,胡适曾竭力否认受过意象主义的影响,有一些学者也努力寻找未受影响的论据.我们通过相关的史实考察与内涵厘析可以看出:胡适早年就有取法西方文学从而创造祖国新文学的自觉意识,又曾浸润于美国意象主义新诗运动的氛围之中,熟悉、赞赏并认同意象主义新诗潮,而且在诗歌语言观、意象观、传统观等方面受到了意象主义的显著影响.【总页数】7页(P1-7)
【作者】卢惠余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52
【相关文献】
1.“意象主义”对中国“五四”时期诗人的不同影响--以胡适和闻一多所受影响为例 [J], 卢惠余
2.胡适没有受到意象派的真正影响——兼论胡适提出"作诗如作文"的原因 [J], 王珂
3.“五四”时期诗人接受意象主义不同影响的原因探析——以胡适和闻一多所受影响为例 [J], 卢惠余
4.东西互鉴:胡适诗学与意象主义关系再考察 [J], 王玉明;冯晓英
5.国内隐喻能力研究的现状厘析——一项基于核心期刊文献统计(1998-2015)的考察 [J], 陈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诗章》第七十五章
这个“白色的翅膀”是他从習字分化出来的。《诗经·大雅·崧高》首句:“崧高维岳”被他译成:
高高地,盖满松林的山峰,充满回音……
“崧”字中,被他抓出了“松树”与“山”,而“岳”中被他挖出了“言”。这句诗挺美的,只是作为翻译未免太过。幸好,庞德翻译著名的《汉诗译卷》时,还未能自己辨认汉字,只是根据别人的注释翻译,所以没有过分失真。
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11。
开创了“脱节”翻译法的先例。
对于这个问题,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副教授,华裔学者叶维廉最近作了仔细的研究。他举出杜审言的两句诗为例: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他觉得可以译成:
云和雾在黎明时走向大海,
梅和柳在春天越过了大江。
但不如译成:
云和雾
向大海;
黎明。
梅和柳
二、“脱节”
一九一三年意象派诗人弗林特在《诗歌》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著名的意象派三原则,要求“绝对不用无益于表现的词”。这条过分严酷的原则,意象派诗人自己也无法贯彻初衷,所以后来再不见提起。但是汉语古典诗歌,由于其特别严谨的格律要求以及古汉语特殊的句法形态,往往略去了大部分联结词、系词以及各种句法标记,几乎只剩下光裸裸的表现具体事物的词。这样,中国古典诗歌就取得了使用英语的意象派无法达到的意象密度。这种情况,使意象派诗人十分兴奋。但接着就出现了如何把中国诗的这种特殊品质引入到英语中来的问题。庞德这样翻译李白的诗《古风第六》中“惊沙乱海日”一句:
人群中出现的这些脸庞:
潮湿黝黑树枝上的花瓣。
评者认为这是明显地想追求方块字意象脱节的效果。15另一种是拆成短行的方法,这在意象派诗人中十分盛行。而威·卡·威廉斯这首诗把每行压到只剩一个词(而且大部分是单音节词),似乎走极端,但实际上是实践了庞德的想法。
意象派
意象派及庞德意象派诗歌与中国新诗的影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001班曲爽2010101010138 意象派(Imagists)是1909年至1917年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它是当时盛行于西方世界的象征主义文学运动的一个分支。
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它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
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代表人物是埃兹拉·庞德。
意象派的产生: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
首先,在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与浪漫主义结成一体,形成新浪漫主义。
意象派是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到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只是“对济慈和华兹华斯模仿的模仿”。
庞德及其意象派提出“反常规”“革新”地进行诗歌创作的主张。
其次,20世纪初柏格森热流行,这是自叔本华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在文学界影响的延伸。
意象派的开创者休姆就直接受教于柏格森。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哲学全盘为意象派所接受,成为其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哲学基础。
意象派诗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
同时,象征主义诗歌流派为意象派开创了新诗创作新路,尤其是诗的通感、色彩及音乐性,给意象派以极大的启发。
理论主张:意象派没有具体的理论,但有自己的美学主张,大致可以概括为:使用普通语言,但是用准确的字眼;避免有音无意、用作装饰的诗歌惯用词汇;自由选材;创造新的节奏表达新的情绪;使用意象呈现出具体、坚定和肯定的画面;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
现代英美诗歌流派。
意象即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本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
诗歌创作由于意象派诗人大多经历了象征诗歌创作,所以理论界也有人将意象派看做象征主义的分支,实际上意象派和象征主义诗歌有极大的本质差异。
意象派不满意象征主义要通过猜谜形式去寻找意象背后的隐喻暗示和象征意义,不满足于去寻找表象与思想之间的神秘关系,而要让诗意在表象的描述中,一刹那间地体现出来。
试论中国诗歌意象的塑造
摘 要 本文选取了古典诗歌、“五四”新诗、朦胧诗以及当代诗歌等诗歌发展历经的四个阶段进行论述。
通过分析得出,无论哪一个阶段诗歌的杰出范例几乎都少不了意象的成功塑造。
关键词 比 兴 晦涩 困境一、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创造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我认为应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审美物象,因被诗人赋予了特定的情意、融入了他自身的主观情趣和思想而称为意象,意象往往具备一定的象征意义,是诗歌意境的组成元件。
从我国诗歌的产生来看,我国远古的诗歌是与乐舞融为一体的。
即可歌可舞,既可入乐歌唱又是人们庆祝丰收、表达喜悦之情等非常有鼓动性的舞蹈节拍。
而这些诗又往往饱含丰富生动的意象。
如《关雎》其实在我国先秦魏晋时期就已经有了不自觉的意象塑造,并且对诗歌形象美和因意象塑造带来的审美功效和价值已有了一定的认可。
也正是在这些成功范例和关于意象理论的指导下,才使后人在诗歌创作中学会了借景抒情,懂得了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从而通过意象塑造来表情叙志。
因而,形成了中国诗歌意象塑造的优良传统。
二、“五四”新诗仍具有意象创造的传统“新诗在它诞生的时候起,就受到外国诗歌的强大影响。
新诗要建立能表现新的思想内容的有别于古典诗词的艺术形式,必须取得借鉴,必须有一定的艺术基础。
它无法在空白的地基上诞生。
这种影响最初有来自西欧、北美的浪漫主义诗歌,后来包括苏联的革命诗歌及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某些流派。
”因此使得新诗自然地处在了与古典诗歌对比的位置上。
而多数了解了具备精练、含蓄富于韵味、意象深远等特点的旧诗读者就会简单地认为新诗过于散漫、平直浅露、缺乏形象美等一系列因意象组合带来的美感。
然而,随着早期白话新诗的发展,不同的诗体类型相继涌现。
它们主要有:“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写实体;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早期白话浪漫体;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体’;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等人的‘湖畔体’。
”而其中也不乏成功塑造意象而使诗歌含蕴深广、象征意义浓厚的优美诗作。
意象派诗歌的文体源流及对新诗革命和新诗文体的影响
意象派诗歌的文体源流及对新诗革命和新诗文体的影响
王珂;代绪宇
【期刊名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20)003
【摘要】意象派诗歌是英语诗歌中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诗",但是只是对格律体英语诗歌作了并不极端的文体改良.由于意象派诗歌运动发生时先于中国的新诗革命,并在二十年代持续发展,对此期的中国新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新诗革命,还影响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意象派诗歌不仅促进了汉语诗歌的非格律化,特别是新诗革命时期中国的白话诗改革者出于政治及文化革命的需要,有意识地夸大了意象派诗歌对格律诗体的革命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新诗的过度口语化和诗体形式的过度散文化,对诗的排列的重视和意象的运用都使新诗更有诗性.【总页数】6页(P80-85)
【作者】王珂;代绪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5
【相关文献】
1.英语意象派运动的文体革命特点及与汉语新诗革命的差异 [J], 王珂
2.论俄语诗歌对新诗革命及新诗文体建设的影响 [J], 王珂
3.论日、印、俄现代诗歌对我国新诗文体建设的影响 [J], 王珂
4.从保守的文体改良到极端的文体革命--新诗革命的演变轨迹及特点 [J], 王珂
5.对新诗"像诗,不是诗"的反思——从诗歌文体的"破"与"立"看新诗的衰落 [J], 胡明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歌语言观:强调日常白话与重视精炼诗语
意象主义关于诗歌语言的观点,是其诗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基本原则主要有如下两个重点:一是强调运用日常会话的语言,二是重视语言的精确凝炼。胡适和闻一多虽然都受到了意象主义诗歌语言观的影响,但是他们所受影响的内涵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
胡适所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诗歌语言的生活化与口语化方面。从中影响
摘 要:20世纪初期的英美“意象主义”诗潮对中国“五四”时期新诗的孕育与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胡适和闻一多均曾置身于美国新诗运动现场并受到“意象主义”直接影响的两位代表诗人,但耐人寻味的是,两位诗人所受影响的内涵和特色却有着显著的个性差异:在诗歌语言观上,胡适强调运用日常通俗的白话,闻一多则重视磨砺精确凝炼的诗语;在诗歌意象观上,胡适关注意象的视觉感性特征,闻一多则追求意象的象征性隐喻功效;在诗歌传统观上,胡适钟情“意象主义”勇于革新的反叛精神,闻一多则偏爱“意象主义”尊崇传统的诗性情怀。
关键词:胡适;闻一多;意象主义;影响;差异
西方“意象主义”诗潮最早萌发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不久即流入美国诗坛。1912年蒙罗(Harriet Monroe)在芝加哥创办《诗刊》(Poetry:A Magazine of Verse),并委任当时在英国的庞德(Ezra Pound)为该杂志的国外代表,不久便陆续发表了由庞德推荐的阿尔丁顿(Richard Aldington)和杜丽特尔(Hilda Doolittle)等早期意象派诗人的诗歌,以及弗林特(F. S. Flint)的《意象主义》(“Imagisme”)和庞德的《意象主义者的几“不”》(“A Few Don’ts”)等早期“意象主义”诗学论文,逐步汇成了“意象主义”诗潮,兴起了美国新诗运动。1914—1917年期间,庞德、罗厄尔(Amy Lowell)先后编辑出版了《意象主义者》(Des Imagistes)、《意象主义诗人》(Some Imagist Poets)等诗集,将“意象主义”诗潮逐渐推向高潮,进而推动了美国新诗运动的发展。1917年以后,虽然作为团体的意象派开始渐渐分化与星散,但在一段时间里作为个体的意象主义诗人仍有许多人坚守着自己的诗学观点并在各自的创作中努力表现出独特的个性风格。“意象主义”的“幼芽和原子”还在继续散布与扩展,客观上延续着“意象主义”诗潮的余波。1922年《诗刊》举行庆祝创刊十周年的活动,直到1930年还出版了一部《1930年意象派诗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意象主义”的影响与生命力。在“意象主义”潮涨潮落的时期,胡适和闻一多正好先后在美国留学,都曾直接置身于美国新诗运动的浪潮之中并受到了“意象主义”的启发与影响。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胡适和闻一多所受“意象主义”影响的内涵却有很大的差异,某些方面甚至截然相反。两人在中国现代诗坛上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诗学追求,进而成为白话新诗和新格律诗两种独特诗风的开创者与代表诗人。这是一道独特的诗学风景线,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与思考。本文拟将这一诗学现象置于比较文学的视域之中,从诗歌语言观、诗歌意象观、诗歌传统观三个方面具体厘析胡适和闻一多所受“意象主义”影响的不同内涵及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