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练习
《声声慢》同步练习 (解析版)
《声声慢》练习题一、夯实基础(一)填空。
1.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的女词人。
2.李清照的词集名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善用_________。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_________。
【答案】1.易安居士;婉约 2.《漱玉词》3.叠字 4.凄凄惨惨戚戚 5.点点滴滴(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A.《乐章集》 B.《漱玉词》 C.《花间集》 D.《稼轩长短句》【答案】B【解析】《乐章集》是柳永的代表作;《花间集》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稼轩长短句》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
2.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A.婉约词 B.豪放词 C.抒情词 D.清旷词【答案】A3.李清照的词被誊为()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台阁体【答案】C【解析】稼轩是辛弃疾的号;半山体是半山体,是王安石晚期所形成的一种诗风;易安体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台阁体是一种明代官场书体。
4.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答案】D5.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A.夸张 B.拟人 C.叠字 D.比喻【答案】C【解析】《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渲染气氛,表情达意,使全词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作者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
6.《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答案】B【解析】李清照《声声慢》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象。
由词中的“冷冷清清”、“乍暖还寒”、“雁过”、“满地黄花”等景物可以判断出是深秋。
7.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D【解析】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答案】D【解析】次第:光景,情形9.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声声慢(寻寻觅觅)》 理解性默写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练习1.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心中的愁情,点明主旨。
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这三句构成了七组叠字,统领全词,展示出凄凉萧条的意境,奠定了“愁”的基调。
3.《唐宋词选释》对李清照《声声慢》中的“,,”这三句解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
”4.李清照《声声慢》中“,,?”三句,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5.李清照《声声慢》中,视觉和听觉交映,把梧桐、细雨、黄昏三个意象有机结合,尽显词人此时的无限感伤的句子是“,、”。
6.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秋季忽暖忽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休息。
7.“酒”是古诗词中表达愁情的意象,李白有诗云:“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就表达了心中的愁苦之情。
8.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直接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
9.李清照《声声慢》中“,,”三句,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词人在靖康之难以后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10.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双关手法,从花的凋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人的衰老的句子是“,,?”11.温庭筠《更漏子》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2.“雁”是古诗词中常用来表离愁的意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大雁”表现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的句子是“,,1”。
1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所用的“,,”这十四个字使她在词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造句新警”、“创意出奇”、“超然笔墨蹊径之外”。
14.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用口语化的词句,贴切地写出词人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
15.李清照《声声慢》中写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的句子是“,、!”16.梧桐是古诗词中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描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9课《声声慢(寻寻觅觅)》课后练习题(带答案解析)1.思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包含几层意思?在用语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明确:(1)这几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痕迹;第二层,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层,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2)七组叠词,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更显示出感情之强烈。
“寻寻觅觅”写动作,写出了寻觅无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环境,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心理,写出了心里的沉痛凄厉。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表达效果:①增加形象性;②表达更确切;③音律和谐,声声悦耳。
(3)这几句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2.思考:词人为何说是“淡酒”?为什么词人看到“雁”会伤心?明确:(1)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的晚年生活是何等凄凉惨淡。
(2)①睹物思人。
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②这也表现了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3.思考:如何理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词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
“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忧伤而憔悴消瘦。
正是因为词人无心赏景,虽是菊花堆满地,却不想去摘赏。
然而,人不摘花,花却自己凋谢。
等到花自憔悴损,欲摘却不堪摘了。
这里既写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怜惜菊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令人回味。
必修三宋词四首《声声慢》课后练习题答案版
《声声慢》课后练习3.27一、选择题1.下面的对联分别写了那位作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衣卿相,奉旨填词,道不尽烟柳画桥良辰美景楚楼秦馆,浅斟低唱,吟不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词作有后主遗风。
A.①李清照②柳永③苏轼④辛弃疾B.①李清照②苏轼③辛弃疾④柳永C.①柳永②辛弃疾③苏轼④李清照D.①柳永②苏轼③辛弃疾④李清照【答案】D 本题,抓住对联中能表现诗人情况的词语分析诗哪位诗人。
第①句中的“白衣卿相,奉旨填词”说的是柳永,他是北宋婉约派词人代表。
写过“杨柳岸、晓风残月”、“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被皇帝呵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从此“奉旨填词”,以“白衣卿相”自诩,作品流传极广,有道是“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良辰美景”出自刘勇的《雨淋淋寒蝉凄切》中的“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第②句,“一门父子三词客”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唐宋八家”的代表人物,“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
所以该对联说的是苏轼。
第③句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后用“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
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
下联中的“美芹”,指辛弃疾写论文10篇,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第④句。
写的是李清照。
上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指李清照故乡在山东济南。
《漱玉集》是她的词集。
《金石录》是她和丈夫赵明诚以毕生心血而成的集子。
“文采有后主遗风”指她文风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风格.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词作有后主遗风。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日天寒,词人以酒敌急风而不可得,实则表达欲借酒浇愁,但愁苦难以排遣之意。
B.一声雁鸣,寄怀乡之思,北方飞来的孤雁,此时正可以为词人传递书信,联络亲人。
C.词人描绘急风残菊、梧桐细雨等暮秋景物,渲染出遭受国破家亡劫难后的凄苦愁绪。
D.全词语言朴素清新,不假雕饰,选用宋时日常口语入词,用语自由灵活,语浅情深。
2.宋朝罗大经赞本词“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请简要赏析开篇三句连用叠字有哪些“出奇”之处。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添字丑奴儿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对《添字丑奴儿》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愁绪的折磨,直抒胸臆,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B.上阕描述芭蕉树的“形"与“情”。
芭蕉树长在窗前,但却能够“阴满中庭",这就间接地写出了它树干的高大、枝叶的繁茂、树冠的伸展四垂。
《声声慢》同步练习(含答案)
《声声慢》同步练习一、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如何通过各种残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十四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什么?3.试分析结句之妙。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采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寻觅”的行为表现空虚怅惘的心态。
词人想抓住点什么作为寄托,但结果却是空虚和冷清。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词人直接抒写了寂寞难耐的苦楚,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
C.上阕营造了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D.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5.词人借由“守着窗儿”调动多种感官表现细腻敏感的情感。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B.深秋C.初春D.暮春7.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解析版)
21 声声慢【基础练习】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瑞恼销瘦重阳B.凄惨沙厨东篱冷清C.次第憔悴堆积相识D.梧桐黄昏将栖难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及书写词语的能力。
A项,恼-脑,销-消;B项,沙-纱;D项,栖-息。
故选C。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憔悴..损:枯萎凋零。
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D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思是“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次第”的意思是“光景,情形”。
故选D。
3.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语言风格的鉴赏评价能力。
A、B、C三项,表达情感婉转含蓄,表现内心愁情,都是婉约风格,而D项恢弘雄放,是豪放风格。
故选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最难将息..将息:将要停止B.早生华发..华发:花白的头发C.元嘉草草..草草:轻率D.憔悴损.损:这里相当于“极”,表示程度很深【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解释错误,最难将息的意思是最难保养休息。
其中,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故选A。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中词语含义能力。
理解诗词中词语含义和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一样,,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
《声声慢》李清照阅读答案
《声声慢》李清照阅读答案《声声慢》李清照阅读答案引导语: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
下文就是有关《声声慢》的原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基础题(共16分,第1—4题每小题各3分)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初秋B.深秋C.初春D.暮春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4.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5.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二、课内阅读(共14分)阅读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回答第6—9题(共16分)6.开头三句字是怎有层次地表现出词人的内心感受的?(4分)7.“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2分)8.“满地黄花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的感情? (4分)9.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句扩写成一个120字左右的想象片断,要求不改变原词的意境和情感。
高中语文课文《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练习题
声声慢
1.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通过叠字,声情并茂的,奠定全词哀伤愁苦的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2.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酒入愁肠,晚风入怀,寒意倍浓的句子是( ).
3.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词人独守寒窗,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愁绪难遣的句子是( )
4.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就突出了词人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和孤独之痛的句子是( ).
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对花自怜,黯然神伤的句子是( )
参考答案: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5.憔悴损,如今有堪摘。
9.3《声声慢》(精选练习)(解析版)
统编版上册第三单元9.3 声声慢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A. 初秋B. 深秋C. 初春D. 暮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分析诗词意象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选出“《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然后通读诗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出诗词中描绘的景物(意象),进行分析,得出机务的景物的季节特征。
本题,由“雁过、满地黄花堆积”可知,是深秋。
故选B。
2.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C.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词朗读断句能力。
诗词朗读断句就是给诗词语句标出停顿,也就是把诗词句子断开。
诗词朗读断句和文言文断句相同,要注意句子意思不能改变,语意要完整。
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意义单位划分法”:文言句朗读的停顿划分可先揣摩意义,再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则“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有一定停顿;②语法结构划分法”: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谓宾之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停顿,以使语意明显;③“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D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断句错误,应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意思是“光景,情形”,不能断开。
故答案选D。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 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 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中词语含义能力。
理解诗词中词语含义和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一样,,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
《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含解析)
9.3《声声慢(寻寻觅觅)》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对《声声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写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片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片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C.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瑞脑销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B.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这次第(光景,状况)C.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莫道不销魂(醉酒后轻飘飘的感觉) D.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独自怎生得黑(怎样、怎么) 4.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稼轩嫁接桅樯王嫱 B.和蔼墓霭烽火锋利C.今霄元宵账目帐饮 D.蓝舟篮球催发摧残二、默写5.李清照《声声慢》中“,,”。
这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6.古代诗词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点点滴滴”用梧桐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三、问答题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十四个叠字被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为什么?四、诗歌鉴赏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八年级声声慢练习题
八年级声声慢练习题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李清照的《声声慢》无疑是一首极具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的词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首词,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来加深对它的领悟。
一、字词理解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词中的意思。
(1)“寻寻觅觅”中的“寻寻”和“觅觅”:“寻寻”强调仔细地寻找,“觅觅”则更侧重于探索、探求。
合起来形象地描绘出词人孤独、迷茫,想要寻找某种东西却又不知究竟在找什么的状态。
(2)“冷冷清清”:形容环境的清幽、寂静和冷落,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3)“凄凄惨惨戚戚”:这三个叠词层层递进,“凄凄”侧重于内心的悲伤,“惨惨”强调处境的凄惨,“戚戚”则突出忧愁的心情。
共同展现了词人极度愁苦的心境。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是()A 乍暖还寒(huán)B 憔悴(qiáo cuì)C 梧桐更兼细雨(gèng)D 怎生得黑(děi)二、词句赏析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句词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这句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三杯两盏淡酒”本想借酒消愁,却“怎敌他、晚来风急”,突出了酒的淡和风力的急,更衬托出词人内心的愁苦无法排解。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看到飞过的大雁会让词人更加伤心?大雁是旧时相识,勾起了词人对往昔的回忆。
而如今物是人非,词人孤身一人,漂泊无依,看到大雁南飞,更觉自己的孤独和凄凉。
3、请分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句词所表达的情感。
黄花憔悴堆积满地,无人采摘,既描绘了秋景的萧瑟,又象征着词人青春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表现了词人自叹自怜、孤独寂寞的心情。
三、整体理解1、全词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词中通过“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惨、冷清、愁苦的氛围。
2、词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词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物,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愁苦和寂寞融入到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中。
高中语文声声慢练习题
高中语文声声慢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叠词的是:A. 纷纷B. 寂寂C. 茕茕D. 快速2. 《声声慢》的作者是:A. 李清照B. 苏轼C. 杜甫D. 李白A. 愁绪B. 闲愁C. 愁肠D. 愁滋味4. 下列诗句中,出自《声声慢》的是:A.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C.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填空题1. 《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2. 在《声声慢》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自己的孤独无助。
3. “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亡国之痛的深切感受。
三、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声声慢》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2. 请举例说明《声声慢》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声声慢》主题思想的理解。
四、翻译题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3.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五、分析题1. 请分析《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句诗的意境。
2. 请结合全文,分析《声声慢》中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六、仿写题请仿照《声声慢》中的叠词手法,创作一句诗句,要求使用叠词,并表达出一种情感。
七、改写题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八、比较题请比较《声声慢》与李清照的另一首词《如梦令》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九、鉴赏题1. 情感表达2. 修辞手法3. 意境创设十、综合运用题请根据《声声慢》的内容,设计一段对话,展现作者与一位旧友重逢时的情景。
十一、创意写作题请以《声声慢》为灵感,创作一篇短文,要求至少使用三种不同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
十二、文学常识题1. 请简述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清照《声声慢》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采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寻觅”的行为表现空虚怅惘的心态。
词人想抓住点什么作为寄托,但结果却是空虚和冷清。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词人直接抒写了寂寞难耐的苦楚,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悲惨遭遇。
C.上阕营造了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先写冷暖不定的气候,再写寒气袭人的晚风,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D.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16.词人借由“守着窗儿”调动多种感官表现细腻敏感的情感。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5.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
但是,这种心理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为虚化来表现的,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
现实生活空虚,使她寻找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
16.①“守着窗儿”感受天气“乍暖还寒”,通过触觉写出心绪不宁;②“守着窗儿”看到菊花铺地,通过视觉写出年华消逝的悲愁;③“守着窗儿”看到孤雁,通过视觉写出孤单凄凉;④“守着窗儿”听着雨声,通过听觉写出度日如年的苦闷;⑤“守着窗儿”借酒浇愁,通过味觉写出愁绪之浓。
1。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知识点汇总:《声声慢》(解析版)
《声声慢》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原文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
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3、课下注释: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
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4、创作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
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5、赏析: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语文练习:《声声慢》练习题
《声声慢》练习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1) 凄凄惨惨戚戚戚戚:(2)乍暖还寒时候乍:(3)最难将息将息:(4)有谁堪摘堪:(5)怎生得黑得: (6)梧桐更兼细雨更兼:(7)怎一个愁字了得了:2.文学常识李清照,号_____居士。
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
_____女词人。
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
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_____结婚,生活安适美满。
他们以_____互相唱和,并共同整理、收藏_____、金石。
靖康元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明诚病逝。
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
她论词强调协律、典雅、情致,提出词“_____”之说(见《词论》)。
前期作品多写_____,内容缺乏深意。
后期作品多抒发_____的身世之感,寄寓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之情,风格曲折深隐、哀婉凉美。
3.指出下列各意象在词中的的象征意义或作用①黄花喻②梧桐是的象征。
③雨是的象征。
④酒是的象征。
4.理解性默写(1)《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
(2)《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4)古代诗词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点点滴滴”用梧桐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二、诗歌鉴赏《声声慢》李清照寻查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声慢》练习
1、下面是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李清照是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工诗、文,更擅长词,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
有词集《乐章集》传世。
B.晏殊是北宋仁宗朝的丞相,其词婉约含蓄,写景言情均属上乘,有词作《珠玉集》。
C.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
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等。
D.古人论词的风格,分豪放和婉约两派,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他们的词写得气魄大而无所拘束,是豪放派的代表;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的词显得婉约含蓄,属于婉约派。
2、《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初秋B.深秋C.初春D.暮春
3、下列句中音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调养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5、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6、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说说你的理解。
¥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7、开头三句字是怎有层次地表现出词人的内心感受的
8、“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9、“满地黄花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憔悴损”是写花还是写人的请说说理由。
?
10、“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是写景的,同时也是抒情的,试作简析。
1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的。
12、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
二、课外拓展(2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0—11题(7分)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红藕香残玉簟秋”除了表明秋天已至,还有什么深刻意蕴(4分)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1分)
乱世中的美神梁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
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
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
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
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
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
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
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
”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
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
.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
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
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
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
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
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
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
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
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衷。
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
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
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
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
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
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
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
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
(有删改)
1.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她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什么呢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2.文章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3.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5分)
4.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意回答。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