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声声慢》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完美版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想】1、学生是主体。

让学生充分调控课堂流程,不仅让学生按教师的计划进入课堂学习,而且让师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师的作用主要表达在备课上,备好教学资料,备对教学的独特理解。

2、朗读是主线。

分四次读:一读,读准音,理解文意;二读,读出感情,说出感受;三读,读出意蕴,培养语感;四读,开声朗读,放胆评点。

3、体验是主导。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语言积累与生活常识,丰富语感,培养语文素养。

4、实践是主旨。

注重语言实践运用。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如梦令》吧?生:学过!师:那它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生:李清照,南宋的。

师:大家还知道关于李清照生平的一些什么知识呢?生1:她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

生2:她是婉约派的词人代表。

师:是的,由于中国文坛几千年的历史都是男性为主,而李清照能在中国的文坛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确实是一位女中豪杰。

今天我们来学习她创作的一首词——《声声慢》。

(师板书课题、作者)师:我们学习古诗文必须反复诵读,直到能背诵。

古人言“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对,不诵读就难以领会文章的意蕴。

这一课我们就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声声慢》。

读第一遍,要求结合注释读准音,并弄懂大体意思。

读完后,存在疑问的,可以与相邻的同学商量,定不一来的,请提出来。

(学生读,师板书:一读,读准音,理文意。

)……师:大家读过了。

用两分钟时间理清大意。

……师:有什么问题吗?生1:黄花是什么花?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生2:黄花指菊花。

师:从哪里看得出是黄花?生2:秋天的黄花大都是菊花。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秋天呢?生3:“咋暖还寒时候”这正是忽暖忽寒的秋天时节。

师:是这样的,还有其它问题吗?生:“怎一个愁字了得”是什么意思?师:你明白其中字面的意思吗?生:大意是一个“愁”字怎能概括得了?师:这既是词人的感叹,又是词人的自问,你是不是觉得有些自相矛盾?生:对。

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一、组织教学教师:上课!同学们好!课前运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毛宁《晚秋》)和李清照图片,营造课堂气氛。

教师导语:靖康之乱,风云突变,国仇家恨,霜雪共寒。

她用笔抗争,化愁为美,留下千古绝唱。

--她,就是南宋才女李清照。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尘烟,走进李清照《声声慢》,寻觅这位乱世的美神,细细地品味一代才女的满腹愁情。

(学生自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用白板展示标题)!二、检查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幻灯片,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学生回答加点字注音。

戚戚(qī)乍暖还寒(zhàhuán)将息(jiāng xī)憔悴(qiáocuì)三、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教师:学习课文前,我们先要了解作者生平。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婉约词代表。

她的一生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早期生活优裕,婚姻美满。

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伤春惜春、闺中相思。

例如《醉花阴》。

晚年经历国破家亡夫死孀居的重重打击,后期~作品词风哀婉凄凉。

《声声慢》就是她晚年凄凉之作。

四、整体感知教师提问:这首词朗读时该用什么语调学生:低沉、缓慢、哀伤。

教师:对。

下面大家用低沉缓慢语调诵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压住韵脚。

想词人所想,思词人所思,读出词人满腹的愁怨。

2教师:哪位同学能为大家示范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点评准备。

学生:范读课文。

)教师:谁能点评一下她读得怎样学生:语速太快,没有把握住作者情感。

教师诵读指导:前三句读出悲痛、哀伤,要读得跌宕起伏。

“怎敌他/晚来风急!”应读得急切快速。

“点点滴滴”:字字血泪,读得一字一顿,。

“愁”字重读,“了得”轻声读出,读得哽咽。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掌声)教师:大家再次诵读诗歌,把握词人情感。

哪位同学能再为大家示范一下(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酝酿感情。

学生再次范读,教师带头鼓掌。

教师:这位同学读得声情并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师提问:词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情感(抓词眼)学生:愁。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

李清照《声声慢》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熟读本词,感受婉约词风,了解李清照其人。

2.抓住本词用词的特点,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3.运用上个单元诗歌鉴赏的方法来鉴赏本单元的词章,学以致用。

【课前预习】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其人其词其风格。

2.熟读本词到背诵,且能默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知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写得吗?生: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师:很好。

李清照是谁呢?哪个同学能给同学们讲讲?生: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著名学者,母亲也有工于文章,李清照从小就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

18岁和太学士赵明诚结婚。

靖康之变后南下孤苦晚年。

师:在《夏日绝句》中,借古讽今,用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讽刺当朝懦弱无能苟且偷安的君臣,全诗慷慨激愤。

她的诗作一般是阳刚豪放,而她的词作却委婉含蓄,如今天要学习的《声声慢》,和《夏日绝句》一样反映的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愤怒,看看在词作中怎么含蓄地表达的。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李清照的情感集体朗诵一下。

二、放名家诵读材料,感受在情感把握的诵读中体会词作者的情感。

生:(略)师:非常好!说明同学们课前预习功课做得很足,但情感中把握不是很好,也许是齐读的原因,情感很难凸显。

下面,我们听听名家的朗诵,从中体会情感,找出自己的不足。

(放录音)师:和我们比较,怎样?生:好!师:表现在哪里?生1:我感觉到了浓浓的愁苦之情。

生2:老师,读后我感觉作者描写的景都不好,有点灰色。

生3:是的,我发现在情景的把握上还是不很好!师:同学们觉得呢?生:是。

师:同学们的感觉很棒。

词有上下两阕,同学们,一般而言,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让我们看看本词中有哪些景?写了哪几个场景?三、将诗歌表现手法学以致用,抓方法,披愁情。

生:描写的景有:满地的黄花,梧桐,滴落到黄昏的细雨。

①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④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声声慢》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声声慢》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一.导入,创设情境,渲染情绪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一首词,先自由地出声读一遍。

(师板书课题、生朗读)师:你读出了什么?生1:这首词充满了愁绪。

生2:给人的感觉是女主人公特别的痛苦与感伤。

……师:写“愁”的诗句能回顾一下吗?生(齐):能。

生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里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生2: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生3:李煜《虞美人》中写国破家亡之愁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同学们,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愁”是一个永恒书写的主题,在李煜的笔下,愁是一江向东流去的春水;在李清照的笔下,又是船上点点滴滴的忧思;在李白的眼里,此时愁不仅从水上到了船上,又到了天上,是一轮明月,那么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有关愁的一首诗词,到底“愁”在哪里?又是如何写“愁”的?(师出示目标:1.涵咏字句,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

2.鉴赏意象。

)二.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凄美的意境师:李清照这首《声声慢》“字字含愁、声声是愁”,现在请同学们试着读出这种味道。

(师为学生配乐、学生自由读,师指导)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这首凄婉哀切的《声声慢》?(每个组都有学生举手示意,师找了一个平时回答问题不太积极的同学朗读,让其他同学评点。

)生:朗读得字正腔圆,但感情不够饱满。

师:那你能朗读出感情吗?(学生笑)生:试试吧。

(读后,学生鼓掌,其他学生评点)生: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感觉她就像李清照。

(众笑)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同学评点很好,是呀,我们要想读好一篇诗词,必须融入作者的生命。

三.冥想,品读愁情,解读手法师:找出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句子。

生:两句分别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我们先看看诗歌开头直接写愁的诗句有什么特点?生:运用了许多的叠词。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声声慢》课堂实录

千古绝唱凄苦情-----《声声慢》课堂实录(预备铃二分钟播放歌曲《月满西楼》,带入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听的这首《月满西楼》,歌词就是李清照的哪首词?生:(齐声)《一剪梅》。

师:好,我们齐背这首词。

(生齐背)师:《一剪梅》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写的是什么内容?生:相思之愁。

师: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写闲愁,相思之愁。

今天我们学的《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也是写愁,这里的愁包括哪一些?(师板书:前期---闲愁后期----愁)生:国破家亡。

生:丈夫去世。

师:(边板书边总结)北宋灭亡,有亡国之恨,后来颠沛流离,辗转漂泊,饱尝漂泊之苦,两年后丈夫去世,丧夫之痛,之后只剩一人,孑然一身,孤寂而死,忍受孤独之悲。

(师板书:后期愁---亡国之恨、漂泊之苦、丧夫之痛、孤独之悲)师:我们看,后期的愁亡国之恨、漂泊之苦、丧夫之痛、孤独之悲比之前的闲愁更浓密,更沉重。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清照后期代表作《声声慢》,千古绝唱凄苦情。

师:这节课学习目标就两个:1.品愁情。

2.抓愁象。

我们学诗歌就要通过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师:(课件展示《声声慢》全文)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声声慢》,同学们加一下标点。

(生自发的齐读了一遍)师:大家读的有变化吗?这首词有三处叹号,哪三处?生:怎敌他、晚来风急!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生:怎一个愁字了得!师:还有一处问号。

生:如今有谁堪摘?师:同学们把三处叹号、一处问号先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一会儿找同学来读。

(生自己读)师:谁来试读一下?(一生读,一生点评再读,反复体会)师:问号的语句谁来读?生: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师:读的很好,重读处是“有谁”。

我们先从标点符号考虑作者愁情的抒发。

我们知道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我们来看一下本首词直接抒情的句子。

生:怎一个愁字了得!师:除去直接抒情还有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高二-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2)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高二-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2)

一、学科语文二、课例名称声声慢三、执教教师于兰四、课型讲读课五、年级高中二年级六、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七、教学设计人教必修四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李清照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能力训练点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美育渗透点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学生和内容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能将已经学过的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当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重点:1、背诵全词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难点: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和mp3的展示板书设计声声慢李清照艺术手法一、音读叠词二、意读口语借景抒情三、情读以声衬情课堂练笔:运用意象来倾诉自己心中的愁情。

课后作业:背诵全词八、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龚玥演唱的歌曲《月满西楼》)课前我们欣赏的这首优美的歌曲名字叫《月满西楼》,它化用了哪首宋词?作者是?词作当中,那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词人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愁,请大家在这个愁字前面加个定语,是怎样的一种愁?是闲愁,是相思之愁,是一种甜蜜的愁,我们刚刚学过李清照的另一首表现相思之愁的词作《醉花阴》,一起回忆一下,齐背《醉花阴》。

其实,李清照的相当多的作品都涉及到了愁,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解读她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二、品读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一、导语师:(师生问好)有这样一位女子,她一生清高,半世孤苦。

心细如,尘独步词坛。

她用七十年短暂的生命,书写了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凄婉。

(多媒体展示1)后人评价她说:“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她就是?(生:李清照)当又一年秋风起,秋叶落,她一个人孤寂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黄花中写下了这首传唱千年的《声声慢》。

(多媒体展示2 题目,作者)(多媒体展示3 学习目标)二、学习目标:1、品读作品的语言2、体会作者的感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2.学生自由读3.学生个读,请一个学生读,另一个学生点评生:情感表达不到位师:那你能不能带着感情给我们读一下?生读,全班同学给予掌声。

师点评:4.齐读过渡:师: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生:愁师板书:愁过渡:李清照为什么愁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清照(多媒体展示)四、了解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她出身于名门,早期生活优裕、美满。

金兵入侵时,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南迁避难,后赵明诚病死,至此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词作前期多写闺怨离愁,清丽柔媚;后期多写怀旧悼亡,凄婉哀怨。

今有词集《漱玉词》。

李清照的一生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五、读懂李清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着读懂李清照,看从文中的某一个句子,你能读出一个什么样的李清照,理由又是什么呢?(多媒体展示)从文中的(句子),我读出了的李清照。

理由。

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个范例:(多媒体展示)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我读出了一个思念丈夫、怀念故国的李清照。

理由是:在那样萧瑟的秋日黄昏,李清照瘦弱的身影晕开了满地的寂寞,漂泊异乡的她望见北雁南飞,只觉似曾相识,忆起多年前与丈夫小别,鸿雁传书,而今岁月忽已晚,那日夜相伴的枕边人已化作荒烟蔓草间的一缕孤魂。

再多的望穿秋水也盼不到云中遥寄的锦书,如今她真是人比黄花瘦了。

《声声慢》教学实录

《声声慢》教学实录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师:上课前,大家来听一首歌(播放沙宝亮唱的《暗香》)……听了这首歌,大家一定可以脱口说出它的名字吧?生(异口同声):暗香。

师:对,那么,听完了,大家觉得这首歌给你怎样的感受?生:悲(伤感、忧伤)。

师:那大家再看看,今天我们要学的词七首中,哪几首词整体风格上也给我们“悲”的感受?生:(异口同声):《虞美人》《雨霖铃》《声声慢》《扬州慢》。

师:你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做出判断?生:每首词中有文眼句。

师:你能读出来吗?生:《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中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声声慢》中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扬州慢》序言中有“黍离之悲”。

师:找得好。

通过文眼句我们可以判断出一首词中的感情基调。

那么,大家认为哪首词中传达情感的意象与你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更为接近?生:《声声慢》。

师:为什么?生:《虞美人》是故国之思,雕栏玉砌是他个人的经历。

《雨霖铃》都门畅饮,长亭送别亦是古人特色的送别。

《扬州慢》写的是扬州,不了解这个地方有什么历史,很难体会“黍离之悲”。

而《声声慢》用的是“寒暖、淡酒、晚风、雁过、梧桐、细雨、黄昏、天黑等意象,这些事物都是平常可看见可感觉的,所以,我认为最接近我们生活的是《声声慢》。

师:那好,我们就从与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声声慢》开始步入宋词,步入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首先来读一读,它的基调是刚才我们说的“悲”、“愁”,那我们该怎么读?生:低沉,加上慢词本身就有舒缓之意,所以应读得低沉缓慢。

师:那么,大家边读边体会,找出你认为最能叩击你心门愁绪的,最能引起你情感共鸣的句子,谈谈理由,并说说它让你想起了什么相关的故事、诗句或歌曲,它们是用什么意象来传达情感?生:最能引起我共鸣的是“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句正是作者孤独之情的表现,这与朱淑真《减字木兰花》中“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所表现的情感有相似之处。

《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组讨论
分组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分成小组 进行讨论。
讨论主题
讨论主题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深入探讨。
讨论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建议。
课堂展示
学生准备
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展示内 容,可以包括演讲、PPT 演示等形式。
展示过程
学生按照抽签或教师指定 的顺序进行展示。
05
课后作业
词牌创作
总结词
通过创作词牌,学生能够加深对词的结构和韵律的理解 ,提高诗词创作能力。
详细描述
学生需根据《声声慢》的词牌要求,创作一首新的词作 。教师需指导学生理解词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并鼓励 他们发挥创意,写出有自己风格的词作。
阅读拓展
总结词
通过阅读与《声声慢》相关的文献资料,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词的背景、含义和影响。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 多写个人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词中叠词的运用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如“寻寻觅 觅”、“冷冷清清”等,增强了词的 音韵美和表现力。
学生反馈
01 学生普遍认为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对其 中的意象和叠词运用印象深刻。
02 部分学生对于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太 了解,希望老师在讲解时能更深入地介绍。
引导学生欣赏《声声慢》 的音乐美,包括音韵、平 仄和节奏等方面。
02
课文解析
词牌介绍
01 词牌定义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 律和韵脚要求。
02 《声声慢》
属于词中的慢调,多指宋代柳永创制的慢词。
03 特点
节奏缓慢,多用叠字、叠句,以抒发词人深沉的 情感。

《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沈燕一、导入新课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这支女儿花,就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今天我们学习她的婉约词代表作《声声慢》。

二、初读全词,整体感知学生朗读师:首先想请一位学生朗读一下这首《声声慢》。

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的自告奋勇。

教师示范朗读师:普通话标准,音色很好,语感不错,语速适当,有节奏感,但是还得注意轻重音,比如“更”“愁”,注意停顿和延长,下面由我来朗读一遍。

找出词眼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在朗读中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点拨:词眼,能够揭示全词主旨的字可以称之为词眼。

三、再读全词,学习手法,分析意象析叠字,品愁情(1)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的表达效果。

师:词眼是愁,那么,词人是怎样写愁的呢?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叠字写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把它改成“寻觅、冷清、凄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吗?生:叠词有节奏感。

生:感情舒缓。

点拨:叠词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师:“寻觅”“冷清”“凄惨”写作角度有什么不同?点拨:寻觅,是动作,若有所思,寻而不得,寻觅无果,心情不宁,怅然若失。

冷清,是环境,寂寞冷清,孤单寂寥,形影相吊。

凄惨,是心理,凄凉惨淡,悲惨愁苦。

这三组叠词为全词奠定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2)探究学习。

师:叠字在诗词中颇为常见,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含有叠词的古诗词。

生:临行密密缝。

密密,动作,意恐迟迟归,心理,表达母亲对儿子深笃之情。

生:粒粒皆辛苦。

粒粒,粒粒粮食,滴滴汗水,农民辛苦,珍惜粮食。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尖尖,蜻蜓荷叶相依相偎,生机勃勃,和谐美好。

生:蒹葭苍苍。

苍苍,茂盛深色的样子。

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离离,萋萋,青草茂盛的样子。

对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人教版-语文-高二必修4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语文-高二必修4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四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课前语文课代表抄写有关诗词。

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生命的价值――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

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

“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

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

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

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

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教师:刚才这个故事讲得非常好,无论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挫折,最后人生的价值是不变的。

我想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人――李清照,她虽然遭逢战乱,一生坎坷悲苦,但是她的人生价值,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始终如一。

几点意见,一是抄写的有些慢,第二个是有些乱,应该讲究一个构图,这样抄写我板书的时候就不好写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学习《声声慢》。

同样是男同学先齐读,然后是女同学读。

李清照的词,我们知道是属于婉约词,应该如何去读?“声声慢”开始(男声)。

女同学,自己开始(女声)。

(整体效果还不错,所以教师没有作过多的点评,只是在下面直接点出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两个字音需要注意:一是乍难还寒的“还”(huán),一个是怎生得黑的“得”(dé)。

《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

《声声慢》课堂实录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侯秀华《声声慢》课堂实录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侯秀华教材分析《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训练的重点是鉴赏中国古典诗歌。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展现了深入灵魂的孤寂与凄戚。

教授这首词时,可抓住其抒写愁思的特点,利用网络环境,采取多媒体手段,注重朗读和鉴赏两者的结合,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品读当中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

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会词的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重点抓住情感意味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在创作中是如何建立语言与情感间的联系的,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3、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感受女词人委婉含蓄、深哀悲戚的精神世界,感受其词作婉约清秀、情味真切、语言清新自然的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首先,利用网络环境,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鉴赏本词,培养学生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

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高二-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高二-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人教必修四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执教赵海亮(衢州一中)上课时间2007.11.1(课前播放歌曲《一剪梅》)(投影)百度帖吧“心情宁静时写出的诗……激动时……悲痛时……”师:今天李清照带来一杯酒,让我们来品品它的味道。

(生自由朗读)师:这是怎样的酒?生:苦酒师:为什么?生:心情悲痛师:怎样才能表达?生:声音(投影)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师:诗歌要品读。

(请一女生读)师:她能读得更好。

怎么样才能读得更好生:了解背景(师读专题前言中几句话)师:“一首诗蕴含着诗人的生命”,要了解诗人生命(投影)李清照简介(师解说时补充部分内容、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师范读,请生努力重现画面)师: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情景?生1:一个失去丈夫的孤寂女子,独自一个人在房子里,坐在窗边,外面下着雨……师:画面是怎样的?生1:冷清师:词人这样描绘,向传达怎样感情?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师:这就是本词中心句。

(投影)唐圭章《唐宋词简释》)师:“词中句句皆现愁”,能体味得到吗?(生自由朗读)师:前后桌六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愁?(生交流)生2:第一句,“寻寻觅觅”为什么寻?寻什么?从整诗看内心空虚,再结合背景,“冷冷清清”环境,内心冷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戚戚”通常与悲凉的词结合在一起。

叠词的表达效果,读来朗朗上口师:分析非常到位(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此十四字之妙……”生3:“梧桐更兼细雨……滴滴”。

细雨是极寂寞环境中听到,它既滴在地上,又滴在心里,可表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师:你有接触过梧柚树这一意象吗?(投影)李煜“无言……”、温庭筠“梧桐树……”生4:第一句写得好,不是忧愁、悔恨,是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生5:“满地黄花堆积……”黄花成为李清照的代名词,很多用到,反问句也可看出,黄花必有辉煌之时,可与李清照年轻时对应,又与现在对比。

我认为第一句写得太虚,“黄花”一句更现实。

师:黄花指什么?生:菊花师:为什么用“如今”?说明以前怎么样?生:以前摘。

3《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实录

3《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实录

3《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实录《声声慢》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学习手法。

2、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品味意象,学习手法;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她是“沉醉不知归路"而“误入藕花深处”的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她是“一种相思"消得“人比黄花瘦”的那个深情妇人;她还是国破家亡后的那个“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的苦命词人。

她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今天我们就穿越历史,跟随她的这首《声声慢》走近词人的心灵深处。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词。

注意:(1)读准字音(2)读清节奏(3)初步把握情感2.一位学生诵读全词,其他同学注意听,读的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3.另一位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4.思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这种情感?愁(老师板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品感情师:这些悲愁从何而来呢?让我们看看命运在李清照身上烙下怎样的印痕?找一位同学读李清照大事记,其余同学思考:本词的愁都有哪些内涵呢?生:亡国之愁、丧父之痛、漂泊之苦生:思乡之愁师:种种悲愁,可以说一曲声声慢,愁绝古今。

这句朗读时需要重读哪个字?生:(众)愁师读,生跟读,共同感受词人绝望的呐喊。

师:如何才能读出这种愁苦伤感呢?这是一首慢词,语速语调应该注意什么?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生齐读。

师:情感的表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呦!四、品语言师:“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词人蘸着血泪抒写的绵绵愁绪,文中还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伤心”师:老师认为开头14个字有点啰嗦,改成“寻觅,冷清,凄惨戚。

"语言更精炼,你同意吗?请谈谈理由。

大家自由读上原文与改文,从形式与内容上思考,看能否说服老师。

生1:有节奏,有音韵美。

师:我们看内容上有何特点?生2:寻寻觅觅是动作描写,写出了词人怅然若失的样子。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高二-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3)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高二-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3)

人教必修四第7课《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江西萍乡中学肖海金案例设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流动的动态过程。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课程明确强调: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设计者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教材,采用“问题导引、讨论分析、拓展延伸”等方法,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阅读欣赏,把阅读、理解、体验、表达、延伸、拓展结合起来。

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牢固掌握教材内容,学会诗歌阅读欣赏的方法,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案例展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词。

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学生:老师,龚文森会唱这首词。

老师:那就让我们请龚文森为我们演唱,掌声有请。

(学生鼓掌,龚唱歌)老师:唱的怎么样?学生齐答:好!老师: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作者又是谁?学生:《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作者李清照。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的另外一首词,即《声声慢》。

要品读这首词,首先要了解作者,了解她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请一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下作者。

二、作家作品(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学生刘: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教版必修4 教案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教版必修4 教案

“同课异构”下的《声声慢》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师:今天我穿了一件很喜庆的衣服,但要讲一首表达愁苦的词,同学们,如果借用诗词的表现方法来讲,这用了什么手法?生:反衬、对比。

师:反衬,没错。

我们接下来学习一首词,李清照的《声声慢》,通过这首词,我们学习诗词的另外一种表现手法。

师:在讲词之前,我们先聊一聊诗和词有些什么不同。

平时我们都是诗词并举的,诗词相同之处很多,表达思想抒发感情,都要用比较固定的格式、要讲究韵律,比如押韵,特别讲究语言的锤炼。

对不对啊?大家平时有没有想过诗和词还有什么不同?生:(困惑)师:同学一时想不到,可能是我们离诗词的距离比较远,其实我们读诗词的时候啊,不要把它们“神化”。

我常跟我的学生说,诗词其实也就是古人写的日记,相当于你们的现在的QQ日志。

比如说我来到我们的学校,见到我们的“葵花园”,了解到它里面蕴含的教育理念,很有感慨地说:哇噻,了不起的葵花啊!这就是我写的诗啊,只是这诗水平太低。

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把读诗词弄得煞有介事。

师:除一般的形式外,诗词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说诗,有没有听说,“诗言志”(板书:志)这个“志”是什么东西呢?(停顿)思想、抱负、志趣,诗歌更侧重表达这些内容,同学们学过陆游的《示儿》吧,(学生摇头)没学过?但其中有两句诗同学们可能知道:王师北定(略停)生:(齐跟上)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师:国家打了胜仗,你们在祭奠父亲的时候,可不要忘了告诉我啊。

它表达了爱国诗人的志愿。

但是,词呢?词其实也很简单,比如同学们熟悉的周杰伦唱的歌,歌词是谁写的?生:(齐)方某某。

师:方某某写的歌词在古代就是词啊,词最初起源的时候就是歌词。

师:那么诗与词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古人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言长”是什么意思呢?“言长”主要是说词更侧重表达感情,能够把感情表达得更曲折、更宛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声声慢》,它所表达的就是一种情,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看到词作的最后一句,那就是――生:愁。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习《声声慢》。

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词,婉约词应该如何去读?(学生齐读。

整体效果尚好,故教师不做点评,即直接点出朗诵的技巧与方法。

)不错。

两个字音需要注意:一是乍难还寒的“还”(huán),一个是怎生得黑的“得”(dé)。

朗诵的时候要注意词中的财务处感叹号很特别,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三处感叹号该如何去读。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师:另外这首词使用了大量的叠词。

叠词有什么好处?朗读时该如何去读?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

(师范读,随后学生放开声音自己朗读,最后师生齐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师:哪位同学谈谈体会。

生:读感叹号时会有一种往下坠的感觉!生:有学生之感!生:用叠词时表达的感情和氛围好像会更浓厚。

师:是的。

从意思上讲,叠词和单个词表达意思是一样:寻寻觅觅的意思是寻觅,冷冷清清的意思是冷清,凄凄惨惨的意思就是凄惨。

但一旦叠加在一起,情感意义就显得更加突出。

这就是叠词的效果。

师:是啊,词的末句讲得很明白:“怎一个愁字了得!”但这两处愁有什么区别吗?请从它的内容、程度上来看一看,两处愁究竟有没有什么区别?生:我觉得《声声慢》这首词的愁比《醉花阴》的愁更深一些。

师;具体一点。

生:两首词都说到“黄花”。

但是《醉花阴》说黄花时只是说瘦,而这里的黄花却是“憔悴损”,说明花已经凋零、枯萎、殆尽了。

师:很好。

《声声慢》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大家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师:愿闻其详。

生:因为李清照写《声声慢》时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她一个人感到很孤独,就开始寻觅。

寻觅过后没有结果,或者说她寻觅的结果就是冷清;感觉到冷清之后,她自己内心的感受一定是凄凄惨惨。

同学们看课本49页,刚才他讲的那个意思其实和文学大家唐圭璋讲的意思是一样的。

我想问问,你刚才看这段话没有?生:没有。

师:所以同学们应该自信啊,要相信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啊。

声声慢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声声慢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都是有烦恼与忧愁的,是吧!那老师想问你们,当你有烦恼与忧愁的时候,你是怎样表现呢?你的这些愁为何而来?学生:……老师:好的,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知道了你们的想法,同学们的烦恼忧愁大多数都是与学习、生活有关的,同学们有忧愁的时候,心情普遍都是比较低落的,做事积极性也会下降,刚才还有同学提到了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学,看来愁给同学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老师知道同学们现在的学习压力挺大的,不管怎样,在生活中要学会排解,不要压抑在心里。

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有什么烦恼自己想不通的,和老师或朋友聊聊,那样也会轻松许多。

好了,今天呢,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女词人李清照,通过她的词表现出来的愁是什么,又是为何而起。

二、了解作者老师:老师在课前让同学们预习这首词并且试着去背诵,现在能不能背得出?好,把书本盖上,大家一起来背诵,《声声慢》预备起……同学们开始背……老师:同学们都能大致的背得出了,看来之前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坚持这种好习惯。

下面呢,我们就来说说作者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

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

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

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教学实录师:好,上课。

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好,请坐。

说起李清照,我们一定不陌生。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她的不少的词作。

还记得有哪些吗?恩,来,你说。

师:《醉花阴》是吗?好,《醉花阴》,还有什么?嗷,《武陵春》对,我们说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传奇的,那么,她既有过幸福的时光,也有过悲惨的生活。

当你走到李清照祠堂面前。

看到她的石像的时候,你一定会被她傲骨的气质所折服。

那么我们说一个人从她的气质当中可以看出,她读过什么书,也可以看出来她所爱过的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

这首词作直接使她奠定了在词坛上的一位非常非常重要的女性词人的地位。

(写板书)师:好了,我们说品诗赏词最重要的是什么?昂,会背会读是吧?好了,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自由地放声去朗读这首《声声慢》。

提两个要求,第一个:要语速要慢些,词嘛,非常美,要慢慢地去读,第二个,要慢慢的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好了,接下来请开始。

教师配乐,学生自由朗读《声声慢》。

师:差不多是不是读完一遍了?来,我想请问大家,读罢这首词之后,给你的体会是什么?你觉得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谁能来说说?师:恩,好,你来。

生:这首词啊就比较孤独。

师:恩,孤独凄凉。

这是你所读到的对吧。

哦,好,那么能不能请你带着你所体会到的这种情感来为我们朗诵一下呢?可以吗?好,需不需要配音乐?不需要,好。

生:声情并茂读《声声慢》这首词。

(生:鼓掌)师:好了,请坐。

来,哪位同学说我想给他点评一下?好,来闫凯。

生:刚才吴佳伟读的,他读的就是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但是他有几句语速过快,所以没法体显出这个词..舒缓、很忧愁的这种感觉。

师:昂,那么整体来说没毛病,但是局部来看有瑕疵。

好,那么,你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给我们再朗诵一下呢?生:可以。

师:需不需要音乐?生:需要。

师:好。

有需求就好。

生:配乐声情并茂朗读《声声慢》。

(生鼓掌。

)师:好,请坐。

来,哪位同学给他点评一下呢?来,xxx。

麦快速传。

生:xxx同学他的吐字非常清楚,再一个就是他的情感把握的非常到位。

师:恩,还有吗?哪个地方你觉得他读得有对点欠缺?或者是?生:我觉得他读的就是节奏把握的不太好。

师:啊,节奏把握的不是特别好。

好,请坐。

来,还有哪位同学想给他点评一下?xxx你也可以自评一下吗?生:感觉还好吧。

但是没有感觉就是在我下面的时候读的好。

师:昂。

可能是稍微有点紧张啊。

在课下的时候是不是自己读的更好一些,更投入一些?生:恩。

可能是吧。

师:好,请坐。

那我想大家学习完这首词之后,你们的体应该会更深入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请几位同学读,一定比我们现在读的更好。

好,接着刚才这位同学说的,他说:我读出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凄凉是哀怨,哀愁。

那么我想问问大家,你能否从这首词当中,找到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哪一个或者哪个词呢?师:xxx你们可以说说我听听。

生:(小声说)愁,愁师:哦,好,说到了愁,其他同学同意吗?同意。

好,那咱们就写下这个愁字。

(师写板书)师:好了,既然整首词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一个愁字,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看一看作者李清照在这首词当中是如何抒发她的这种愁情的呢?你能不能找到说我觉得那句话最能体现作者李清照她的这种愁情?然后你来谈谈你的解读。

下面呢,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思考思考,然后互相讨论一下,或者能得出不一样的想法,是吧?生:小组讨论。

师:我刚才呀,在下面溜达的时候,我听到有同学说意象。

那么既然说你们选择意象的话,是不是你们不能单独来说这个意象,应该结合这个意象所在的句子来看,这样看会更好。

好,继续。

生:继续讨论,师与生交流。

师:刚才有同学就跟我说“老师,那个这第一句话属不属于意象呢?”它不属于意象,对吧。

那么如果说抒情方式的话,它大致分为几种,两种对吧?直抒胸臆和..?生:(齐)间接抒情师:恩对!间接抒情里面我们最常见的借景抒情。

好了那么你们来看一看,再想一想,刚才自己想的对不对?继续,恩你说生:继续讨论交流师:怎么样?有成果没?差不多了吧,好了,来,你们自己想说哪句就举手示意我,说你最有话可说的,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你们组内成员也可以补充,好了来,恩好你先说。

生:我想说的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我找的是“淡酒”,大家都知道那个酒是“愁”的象征。

师:你朝大家说吧,生:那个酒是愁的象征,淡酒并非这个酒是淡的,而是这个愁情的太重,酒亦压不住这个愁情,自然就觉着酒淡,这是作者主观的感受,一个淡字就突出了这个作者晚年的凄凉,寂静的凄苦。

师:恩好。

这是他的解读,有没有人给他进行一下补充,或者说我跟他的想法不太一样,都可以说。

想一想。

大家想一想,酒啊,我们一般说到古诗词当中提到酒,就必然要跟什么联系在一起。

生:齐答:愁。

师:哎,愁。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吧,那么在生活当中,酒除了可以消愁可以解忧之外,还可以干什么?生:消毒师:消毒?师生:齐笑师:还可以干什么?生:取暖师:哎,对!取暖御寒!好你来说说,你怎么理解的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晚来风急”应该是比喻作者晚年时候窘迫的遭遇,这些淡酒敌不了晚来风急,比喻的是作者晚年的心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办法,没有足够的心力去对抗这些,没有心去管了师:恩,要说到这个我们所靠近理解的答案的,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了?来,你说。

生:作者现在应该是晚年,他觉着这个社会应该是冷漠的,不理想的,师:恩,好,来你说生:还有那个“三杯两盏”那个,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就是喝了不少已经师:喝了不少,恩生:喝了这么多酒都压不住晚来风急,说明这个酒暖的是身子,寒的是心。

师:哎说的很好,生:寒风寒的是他的内心而不是他的身体,师:其他同学这边听到了吗?他说的是实际上说的是李清照此时此刻他寒的是身子,是外在的身体吗?他寒的是什么?是他的内心,他的内心实际上是透彻心扉的,这种寒这种凉,那么你想仅仅是几杯淡酒,几杯酒就能把他的心暖和过来吗?给温暖起来吗?此言差矣,好,来咱们再接着来看。

还有哪组,好你来说。

生:我想说一下,满地黄花堆积,这里面黄花这个意象在李清照之前的词里面也提到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花形容女子消瘦憔悴的样子,之后,在黄花之前加一个满地,后面有堆积,满地能体现出来愁绪这个繁多,堆积层层叠叠体现出愁的深重。

然后这个憔悴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就是将这个黄花拟人化,然后如今有谁堪摘,结合一下这首词的背景可以联想到,李清照丈夫故去,国破家亡,弱女子漂泊在外,孤苦无依的情感。

在这几句有谁堪摘里面体现出来的。

师:恩好,还有没有谁要给它说的补充一下的,满地,哎,你来说生:如今有谁堪摘就是说这个女子原本是喜欢采花的,现在没有人喜欢采这花,就是表明他有种无心采花的一种郁闷,就是内心的比较的孤苦师:孤苦孤寂凄清凄苦,对吧,好,还有要说的吗,还有要补充的吗生:这个憔悴损形容落花,就是有一点联想的修辞,前面写的是满地黄花堆积,形容的是黄花盛开的样子,后面说憔悴损,应该说的是把自己的感情师:他联系到自身了对吧?生:恩对师:恩好请坐,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黄花指的是什么花生:菊花师:菊花什么时候开放生:秋天师:差不多是秋天对吧,那么我再想问问菊花一般开在哪啊?生:开在地上师:恩,开在地上,好,菊花是草本科植物,他一定是长在地上的,所以在这里,作者李清照说,满地黄花堆积,你说这个黄花是盛开的?还是没盛开的?来你说说,我听听生:这个满地说明这个花应该是已经谢了的,就是落在了地上,师:那么此时此刻我们说,作者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应该是在秋天对吧,那么秋天的时候这个黄花这个菊花正是他开放时节,那你怎么能说它开了就谢了呢?生:可能就是为了,以此来比喻他自己的人生,强调出他的人生可能跟这花一样,基本上是衰败状态,师:恩,已经是衰败状态生:已经是明日黄花了师:好请坐。

跟大家说说,那么你想,李清照,此时此刻已然是处于国破家亡,夫死无子,孑然一身的这种状态,那么她看到眼前的即便黄花堆满地,黄花开满的地面上,那么她已然也没有了《醉花阴》那里面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那种闲愁了,什么叫有暗香盈袖?也可能那个时候他还有这个闲情逸致去摘花,手里捻着花,琢磨着心里想着,心心念念的远在外地的做官的丈夫,对吧,好了,那么此时此刻,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他有这个心情去摘花吗?没有了对吧?那么作者所说的憔悴损,显然不仅仅是我的面容我的身体的憔悴,可能也是暗指他的内心的经历过这么多人世间的苦难磨难之后,他的心早已经千疮百孔了,憔悴了……好。

那么还有没有人来说说别的句子,好你来说说生:我想说的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他这个过雁是从北方飞往南方,而作者的家原来是在北方,他经过跟宋高宗的迁移,然后就是到了南方,我觉着过雁就是应该也是指他自己的那种就是漂泊无依的那种孤寂。

师:恩漂泊无依的那种孤寂之情,还有什么情感在里面?生:还有过雁应该是指离愁,应该还有一份浓愁在里面师:奥,浓愁!什么愁?你比如说你身在异乡,看到了你家乡的景物……生:恩……乡愁师:哎,可能是一种怀乡之愁,恩好,那么你先不要坐,我接着想问问你,如果是说,李清照现在在窗外看到这一群大雁,可能是当年他所见到的北方的那一群北雁南飞的大雁,那么作者在经历过了这么多的人世间的苦难之后,他的内心早已不是南渡之前的李清照的那颗温暖幸福的内心了。

那你说这时候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生:应该是物是人非的感慨吧。

师:非常好,物是人非的感慨。

好,请坐。

好了,那么还有没有人要说说别的,别的句子?好,来,你说。

生:我再说一下第一句,师:恩,第一句。

生:这个寻寻觅觅就是这个写行为的,行为上寻觅,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环境冷清,凄凄惨惨切切,这个是写心境的,师:凄凄惨惨戚戚。

生:这个是写心境的,这三个是递进,这个有统领全篇的效果。

师:恩,有统领全篇的效果。

生:词中的饮酒和轻雁,还有,均属于生活细节,全有寻寻觅觅引发而来的。

师:好。

生:然后接着是其景物的描写都是由冷冷清清而引发的。

师:恩,好。

生:结果,最后的是全诗的感情,是由最后的那六个字来引发的。

所以这应该使全诗有那个顿挫和凄绝的这种感情。

师:好,请坐。

说的好像是标准答案一样哈。

来,你们体会到了吗?他说的这些,你们有感触吗心里?差不多了好。

那么我想问你,如果我说寻寻觅觅,昂,你要说?你说。

生:我想给他补充一下。

师:好,补充一下。

生:那个寻寻觅觅这个用的比较好,因为他要是像上来只写寻觅的话,就是显得他找的时间不是那么长,而且,找的不是特别用心似的。

师:他抓得这一点非常好。

如果我说,我再找一个东西我说,我寻觅着,或者我换句话我说,我寻寻觅觅着,有什么不一样,大家体会体会,有什么不一样?我说寻寻觅觅着,和寻觅?欸,音韵首先是不一样的,寻寻觅觅有一种往复的这种音律美,音韵美,好,还有吗?生:寻找的时间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