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上课用

合集下载

《声声慢》教案设计

《声声慢》教案设计

《声声慢》教案设计《声声慢》是民间流传的一首古曲,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曲子优美动听,表达了人们对难舍的思念之情,感染了无数的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首古曲,本课将以《声声慢》为主题设计音乐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声慢》的演唱者、创作背景及意义。

2.通过欣赏《声声慢》的演唱版本,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声声慢》的曲调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声声慢》的演唱者和创作背景。

2.分析并欣赏《声声慢》的演唱版本。

3.学习《声声慢》的曲调。

4.学习《声声慢》的歌词并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1.课本《声声慢》的歌词和简谱。

2.音乐播放设备。

3.小组合作学习的乐器和音乐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声声慢》的演唱者、创作背景和意义,并提出问题:你们对《声声慢》有什么了解?2.欣赏版本:教师播放两到三个不同的《声声慢》演唱版本给学生欣赏,要求学生在听完后回答以下问题:(1)这些版本的演唱风格有何不同?(2)你喜欢哪个版本的演唱风格?为什么?3.学习曲调:教师教导学生唱《声声慢》的曲调,通过指导学生用唇齿吹奏一些音符和教师进行呼应的方式学习曲调。

4.学习歌词:教师发给学生歌词和简谱,引导学生学习《声声慢》的歌词。

通过朗读歌词、歌词填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5.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表演,可以通过演唱、舞蹈或其他创意的形式来表达歌词中的情感。

6.总结:教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你对《声声慢》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2)你如何用音乐表达你的情感?五、教学延伸:。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2、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教学重点:(1)情景的自然结合。

(2)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

4、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

教学方式:探究学习,对比阅读教学。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如梦令》、《醉花阴》导入。

画中这位娴静清秀的女子端坐于舟中,天色暗了,人沉醉了,小舟误入藕花深处,不远处有一群水鸟惊飞四散。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看到这幅画时,你会想起哪句诗?《如梦令》(幻灯片)此词表达了同样的感情:——乐,它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

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

然而,这样的心情是否贯穿她生命的始终呢?我们来看她中年的《醉花阴》。

此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愁(二)作者简介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棋琴书画样样精通。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

赵明诚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年)其夫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一个人孤苦伶仃一个人。

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

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亡国之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一篇作品〈〈声声慢〉〉。

(三)、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的愁情。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李清照的词是属于婉约词,我们怎样去读呢?这里要注意两个字的读音:还(huán)、得(dé)教师点评,指导朗读。

(1)文字可以抒发感情,标点符号也可以表达感情。

《声声慢》(寻寻觅觅)理解性默写 (教师版)

《声声慢》(寻寻觅觅)理解性默写 (教师版)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1、李清照早年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句子,现在漂泊江南,再见到南飞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出“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的诗句,表达了悼亡之情和家国之思。

2、《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和说不尽的思绪,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之。

3、《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4、《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6、《声声慢》中用黄昏时分的梧桐和细雨表达自己无限的愁情的句子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7、《声声慢》中借大雁表达对故国、亡夫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8、《声声慢》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诗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

9、《声声慢》中写出了天气反复无常,词人无法入眠的句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0、《声声慢》中直抒胸臆的诗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 理解《声声慢》的主题和情感。

- 分析《声声慢》的艺术特色,如叠词的运用、意象的选择等。

- 背诵《声声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 通过比较阅读、拓展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 通过写作练习、朗诵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提高诗歌鉴赏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达的孤独、凄凉、悲哀等情感,体会她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声声慢》的主题和情感。

- 分析《声声慢》的艺术特色。

- 背诵《声声慢》。

2. 教学难点 - 理解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达的复杂情感。

- 分析《声声慢》中叠词的运用和意象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和《声声慢》的主题、情感、艺术特色等。

2.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意象、结构等,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艺术特色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比较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和其他诗人的作品,了解李清照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6. 拓展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和相关的评论文章,加深对李清照的了解和认识。

7. 写作练习法引导学生模仿《声声慢》的艺术特色,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和表达能力。

8. 朗诵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制作包含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声声慢》的主题、情感、艺术特色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声声慢》教案8篇

《声声慢》教案8篇

Don't overestimate your own strength in the collective, because when you choose to leave, you will find that even without you, the sun will rise as usual.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声声慢》教案8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感知——合作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并体会词人之愁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学习重点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厚重愁情的深入体会。

学习难点:通过与早期词作的比较阅读,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法学法①知人论世通过李清照两首《如梦令》和《武陵春》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②诵读法③“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④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人类灵魂不朽的造化。

徜徉诗歌的殿堂,我偏爱易安一人,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易安的词作,易安的世界。

【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能让学生快速走进教学氛围,快速走进作者。

】2、知人论世诵读李清照前后期的三首作品[《如梦令》两首、《武陵春》],让学生发现、总结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读诗词。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篇一声声慢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词人生平来深入理解词人在词中的情感;通过鉴赏词中的意象来体味词人的情感、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点:生平,情感,意象,意境。

教学难点:意象,意境。

教学内容:1、了解词人的生平,以结合词人生平理解词作的思想感情。

2、探讨意象对传情达意的作用。

3、描述词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介绍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壹伍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

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

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较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课外资料1】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

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

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

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

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

《声声慢》优秀教案

《声声慢》优秀教案

《声声慢》优秀教案《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所用的铺叙手法,‘教案’声声慢教案。

2、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3、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2、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教学方法:朗读法+分析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辛弃疾而李清照,由李清照而课文。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完成练习。

1、回顾作者及作品。

2、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词的大体意思。

三、分析理解品读全词,回答问题。

上片(写自己的孤独和凄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这三句运用了十四个叠字,表现了哪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大意?2、"最难将息"的原因是什么?(不仅仅是由于乍暖还寒的天气,更重要的是内心无边的孤独和寂寞。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1、大意?2、这几句主要写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主要写作者借酒浇愁,想抵抗悲哀的侵袭,但无济无事。

这样写既可以表现作者那一颗坚强心灵的忧郁,又可以表现悲哀和愁苦的深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大意?2、这几句有什么作用?(这几句进一步写悲哀的深重、难以抵御;同时,写出了作者悲哀寂寞的根源。

)下片(主要写作者忧伤不安的心境和渲泄内心的愁情。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1、大意?2、这几句是怎样来写作者内心的愁苦的?(由眼前零落满地的黄花,作者想到时光易老,欢乐不再。

因而顿生感慨。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大意?2、这两句有什么作用?(这两句主要写作者在无边的寂寞中度日如年,自觉难以挨到天黑。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李清照的《声声慢》属于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模块。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保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厚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体会运用叠字所达到的抒情效果。

2、理解这首词奇妙的铺叙手法,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

(二)实力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熟读成诵。

2、在诵读、品尝得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育鉴赏实力。

(三)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育丰富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2、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四、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对宋词有了肯定了解,也具备了肯定的诗词鉴赏方面的学问和实力,对宋词也有肯定的爱好,情愿学习诗词。

2、学生对学习诗词缺少自信念,一般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不知诗歌鉴赏有非大的特性差异,须要学习者仔细品尝、观赏。

五、教学方法1、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反复吟诵3、学案导学六、课前打算1、学生的学习打算:预习文本,争取熟读成诵;搜集材料进一步了解李清照。

2、老师的教学打算: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长拓展学案。

七、课时支配: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怀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了解了学生的怀疑,使教学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听我国的闻名民乐《二泉映月》,创设诗歌学习的氛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介绍作者:老师:其实对李清照我们并不生疏,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她的词,能回忆一下吗?学生:自由背诵《如梦令》和《醉花阴》。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声声慢》,使学生了解宋代词人的创作背景,掌握诗词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李清照在国破家亡之际的悲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分析诗词中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领悟词人深沉的悲凉情感,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子进行深入解读。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声声慢》词文本、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声声慢》,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声声慢》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声声慢》,感受词的韵律美,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关键词和句子。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以及词人的情感表达。

4. 案例分析:教师对诗词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读,分析词人的创作特点。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词人悲凉情感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1. 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的其他词作,如《如梦令》、《武陵春》等,让学生对比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李清照的词作艺术。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声声慢》的理解深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讨论、表达中对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的体现。

八、教学反思2. 学生也应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

九、教学进度安排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为一课时,即45分钟。

(完整版)《声声慢》教案

(完整版)《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品味叠词的作用。

2、解读词的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3、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后期的愁情。

(二)能力训练点1、熟读背诵全词。

2、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三)美育渗透点感受词的意境美,体味词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背诵全词2、品味叠词的作用。

3、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所体现的“愁”之内涵。

四、教学方式:诵读品悟点拨探讨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步骤1、导入1:以猜字谜方式导入。

“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板书)(聪明!)秋天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发愁,敏感一点的同学难免有时候会见月伤心,听风落泪。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2、美读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朗诵。

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

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

2、鉴赏:请问大家在读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受?(请同学回答)(一)一提到《声声慢》,我们首先会想到哪一句诗词?(学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换成“寻觅、冷清、凄惨”好不好?为什么?1)、逐句分析①寻寻觅觅(老师点拨: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在寻觅什么呢?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板书:动作——茫然(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②冷冷清清:(老师点拨:寻觅无果,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

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板书:环境——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③凄凄惨惨戚戚板书:心理——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篇奠定了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2)、归纳要点①增强音乐美②曲尽思妇之情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论说,最能传其美妙:「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

《声声慢》教案优秀7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7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7篇《声声慢》篇一导读: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①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②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③乍暖还(xuan旋)寒:指秋天的天气。

乍暖乍寒,忽冷忽热。

④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

⑤怎敌地:对付,抵挡。

⑥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

⑦损:表示程度极高。

⑧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⑨堪摘:可,可摘⑩次第:光景、情境。

⑾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翻译: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调养休息。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篇1一、说教材《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把握词人前后词风的差异。

2、品味叠词的妙用。

3、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由于这首词里包含了大量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词人除了直接抒情之外,更妙的是借意象来抒发愁情,但是我们的学生对这些意象的把握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如果像平常一样一支粉笔,那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

所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快速演示的特点,能节约很多的课堂时间。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我采用讲授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回忆、合作一起来鉴赏这首词,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学生们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课前我就播放《醉花阴》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进入本课教学。

同时通过听觉让学生体会《醉花阴》和《声声慢》抒发的感情的差别,这样很自然引入李清照的作品风格。

2、如何入愁让学生听配乐朗读,体会词人的情感并留心哪些句子直接表明词人的感情,哪一句定下了感情基调。

由此引出对前三句的分析:词人通过动作、环境、感受入愁。

接着分析这三句“叠字”的妙处。

3、缘愁选景学生们明确了词人“如何入愁”,便引导学生分析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愁情。

学生们通过交流很容易能找出“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意象。

《声声慢》课件(26张PPT)

《声声慢》课件(26张PPT)
结论:过雁象征内心的哀伤凄苦。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残英满地。 “憔悴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 因忧伤而憔悴消瘦的容颜。
写了菊花已谢,无心采摘的郁闷情绪,笔 意深远,令人回味。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李煜《相见欢》 2.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不管、不理会)
——温庭筠《更漏子》Fra bibliotek结论:梧桐是牵愁惹恨、悲凉的象征。
细雨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与愁 绪相似。
以 声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
如愁。

—— 秦观:《浣溪沙》
显 凄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
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作家与创作背景介绍
3. 颠沛流离,愁寂哀怨的夕阳岁月
第三个时期是李清照丧夫之后,此时的她国破家亡, 丈夫死去,珍藏的文物也大半散失,独自一人流离 异乡,人生的苦痛集于一身。这个时期的代表词作 有《声声慢》,此词写尽了她凄凉惨淡的晚景,也 见证了乱世离人的普遍心态。
之 感
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浓 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1.睹物思人,物是人非。2.国破家亡
故国之思。3.雁成群结队,自己孤寂冷清
黄花:菊花凋零,人也憔悴。 梧桐:牵愁惹恨的象征 细雨:哀伤愁丝的象征
词作中选取的意象均是表达愁情的,李清 照缘何而愁呢?

声声慢教案8篇

声声慢教案8篇

声声慢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活动方案、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思想汇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ought repor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8篇一个周密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一个精心编写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声声慢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声声慢课程标准

声声慢课程标准

声声慢课程标准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著名词作,它通过叠词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和悲哀。

在制定《声声慢》的课程标准时,可以考虑以下内容:
1. 语言知识:了解叠词的用法,理解并掌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叠词的表达效果。

2. 文学鉴赏:通过对《声声慢》的解读,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和时代背景,理解词中所表达的愁绪和悲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声声慢》,体验作者的内心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4. 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5. 跨学科学习:结合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了解《声声慢》在音乐、戏剧、电影等方面的表现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声声慢》课件

《声声慢》课件

把握节奏 读出情感
品读鉴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品读鉴赏
分组讨论:
词人以景写情的句子中, 你认为哪句最能体现愁情, 为什么?
以景写情
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愁”
品读鉴赏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拓展延伸:
结合学案 “李清 照大事记”,分 组讨论李清照 “愁”的深刻内 涵。
声 声 慢
虞城高中高一语文组 董光辉
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 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 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 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 裕。金兵入侵后,丈夫 病死,词人流寓南方, 漂泊于杭州、金华一带, 度过了孤苦的晚年。
பைடு நூலகம்习目标
1. 反复朗读词,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读出情感。
2.感受李清照在词中表达的浓浓 愁情。
1.国愁:山课河破文碎讲、解爱恨难寄的国愁

2.家愁: 欲语泪流、失去丈夫的哀愁 身陷囹圄、人格蒙羞的悲愁 晚年孤寂、相知有谁的凄愁
谢谢指导

《声声慢》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

明代杨慎评价她:“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

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

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

《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

”班级微信公众号“古典诗词”专栏要推荐阅读《声声慢》,请你写一段推荐文字,谈谈为何“最为婉妙”。

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善用白描,语言清丽。

有《漱玉词》辑本。

她是临水照花的乱世美神;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生平经历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29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31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作为乱世词人,婉约派的代表。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创作背景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染病逝世,辗转南方逃亡避难中又丢失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

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凄凉,词人尝尽颠沛流离的苦痛,写下这首《声声慢》。

活动一:诵读经典,披情入境活动引领:请同学们诵读经典,把握词作的感情基调,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朗读作品,词中哪一个字最能表现词人情感?一读,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和语气吟读二读,突出词句中的重音三读,读出惨淡的意境、凄清的氛围活动二:细品经典,体会愁情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

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小组探究:怎样入愁、怎样写愁、为何而愁探究1、怎样入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七组叠字的运用,被历代评论家称为妙句。

妙在何处?七组叠字,可谓起势峻耸,它层层加浓渲染了愁妇的三个心理发展过程。

《声声慢》教学课件

《声声慢》教学课件
梧桐是悲怆凄婉的寄寓 是孤苦飘零的人生写照
细雨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细雨绵长,细雨
声 衬
与愁绪相似。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雨是哀伤的心曲
是细密的愁丝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的诗眼是什么?
思考:怎样写愁? 为何而愁?
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直抒胸臆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结合这段评价,讨论《声声慢》 中叠词的情感内涵,并联系学过的古 代诗文,说说叠词的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三句放在开篇的作用)
• 手法上:使用叠词,一唱三叹,富有音乐美,朗 朗上口。
• 内容上:为全词定下了哀婉凄凉感情基调,使全 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 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 情。
济南趵突泉边李清照纪念堂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漱玉集》是李清照的词集。 《金石录》是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以毕 生心血而成的集子(清照和明诚都酷爱收集 古玩字画)。
“文采有后主遗风”指的是李清照的文 风有南唐后主李煜的婉约风格。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 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 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 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 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共同 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加 以赏析。 2.请同学们插上想像的翅膀, 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词改写成 一篇优美的散文,500字以上。
包含哪些 方面的内
容?

独居之寂寞 情愁 丧夫之哀 家愁
亡国之恨 国愁
结语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 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 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 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词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 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 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 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 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作者在词中主要选了哪些 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二)赏意象、品愁情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三杯两盏淡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 表达离别愁绪

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 词风——
比较李清照的两首词,判断属于哪个时期作品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一 般 愁 字 别 样 情 , 半 世 漂 泊 感 生 平 。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 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 诗歌情感。
3.在诵读中感悟《声声慢》中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体会词人后期的别样愁情。
整体感知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沉痛凄厉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形式上,⑴音乐美、音韵美 ⑵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 愁苦的感情基调
七组叠字 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探究意象: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作者在词中所写的“雁”,指的 是群雁还是孤雁呢?
雁 思念之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婉
愁苦
哀怨
总结:意象-意境-情感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添愁、助愁
意境:冷清、凄苦之境
情感:孤寂愁苦
三、为何生愁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 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 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 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 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 处。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细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潮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梧桐雨,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 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 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词风清新婉丽,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 表之一。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南渡前:生活闲适,夫妻 志趣相投、感情笃厚;南渡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 书画丢失。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 词风——
▪ 通读全词,初步体会词人抒发的情感。 (你从词中读出了什么情感?)
▪ 提示: ▪ 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 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品读赏析——怎样写愁
(一)怎样入愁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
寻觅什么?为什 么而寻觅?寻觅的 结果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