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含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含答案)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最新考纲考情考向分析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测量距离.高度.角度等实际问题为主,常与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性质结合考查,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性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中档难度.实际测量中的常见问题求AB图形需要测量的元素解法求竖直高度底部可达ACB,BCa解直角三角形ABatan底部不可达ACB,ADB,CDa解两个直角三角形ABatantantantan求水平距离山两侧ACB,ACb,BCa用余弦定理ABa2b22abcos河两岸ACB,ABC,CBa用正弦定理ABasinsin河对岸ADC,BDC,BCD,ACD,CDa在ADC中,ACasinsin;在BDC中,BCasinsin;在ABC中,应用余弦定理求AB知识拓展实际问题中的常用术语1仰角和俯角与目标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2方向角相对于某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3方位角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如图4坡度又称坡比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则,的关系为180.2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0,2.3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4方位角大小的范围是0,2,方向角大小的范围一般是0,2.题组二教材改编2.P11例1如图所示,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ACB45,CAB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m.答案502解析由正弦定理得ABsinACBACsinB,又B30,ABACsinACBsinB502212502m3P13例3如图,在山脚A测得山顶P 的仰角为30,沿倾斜角为15的斜坡向上走a米到B,在B处测得山顶P的仰角为60,则山高h______米答案22a解析由题图可得PAQ30,BAQ15,PAB中,PAB15,又PBC60,BPA909030,asin30PBsin15,PB622a,PQPCCQPBsinasin622asin60asin1522a.题组三易错自纠4在某次测量中,在A处测得同一半平面方向的B 点的仰角是60,C点的俯角是70,则BAC等于A10B50C120D130答案D5.如图所示,D,C,B三点在地面的同一条直线上,DCa,从C,D两点测得A点的仰角分别为60,30,则A点离地面的高度AB________.答案32a解析由已知得DAC30,ADC为等腰三角形,AD3a,所以在RtADB中,AB12AD32a.6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某救生艇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转动,失去动力的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此时,风向是北偏东30,风速是20km/h;水的流向是正东,流速是20km/h,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的方向为北偏东________,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km/h.答案60203解析如图,AOB60,由余弦定理知OC2202202800cos1201200,故OC203,COy303060.题型一题型一求距离.高度问题求距离.高度问题1xx吉林长春检测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m.答案103解析如图,OMAOtan4530m,ONAOtan303330103m,在MON中,由余弦定理得,MN90030023010332300103m2.xx郑州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为,在塔底C处测得A处的俯角为.已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h,则山高CD________.答案hcossinsin解析由已知得,BCA90,ABC90,BAC,CAD.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ACsinABCBCsinBAC,即ACsin90BCsin,ACBCcossinhcossin.在RtACD中,CDACsinCADACsinhcossinsin.故山高CD为hcossinsin.3xx日照模拟一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行驶4h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的方向上,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________km.答案302解析如图,由题意知,BAC30,ACB105,B45,AC60,由正弦定理得BCsin30ACsin45,BC302km思维升华求距离.高度问题的注意事项1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要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题型二题型二求角度问题求角度问题典例如图所示,位于A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 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的方向沿直线CB前往B处救援,则cos的值为________答案2114解析在ABC中,AB40,AC20,BAC120,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1202800,得BC207.由正弦定理,得ABsinACBBCsinBAC,即sinACBABBCsinBAC217.由BAC120,知ACB为锐角,则cosACB277.由ACB30,得coscosACB30cosACBcos30sinACBsin302114.思维升华解决测量角度问题的注意事项1首先应明确方位角或方向角的含义;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弦.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跟踪训练如图所示,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 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40的方向上,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灯塔A在灯塔B的______的方向上答案北偏西10解析由已知ACB180406080,又ACBC,AABC50,605010,灯塔A位于灯塔B的北偏西10的方向上题型三题型三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典例xx石家庄模拟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2accosBbcosC0.1求角B的大小;2设函数fx2sinxcosxcosB32cos2x,求函数fx的最大值及当f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解1因为2accosBbcosC0,所以2acosBccosBbcosC0,由正弦定理得2sinAcosBsinCcosBcosCsinB0,即2sinAcosBsinCB0,又CBA,所以sinCBsinA.所以sinA2cosB10.在ABC中,sinA0,所以cosB12,又B0,,所以B3.2因为B3,所以fx12sin2x32cos2xsin2x3,令2x32k2kZ,得xk512kZ,即当xk512kZ时,fx取得最大值1.思维升华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要借助三角函数性质的整体代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还要结合三角形中角的范围,充分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题跟踪训练设fxsinxcosxcos2x4.1求fx的单调区间;2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fA20,a1,求ABC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题意知fxsin2x21cos2x22sin2x21sin2x2sin2x12.由22k2x22k,kZ,可得4kx4k,kZ;由22k2x322k,kZ,可得4kx34k,kZ.所以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4k,4kkZ;单调递减区间是4k,34kkZ2由fA2sinA120,得sinA12,由题意知A为锐角,所以cosA32.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可得13bcb2c22bc,即bc23,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因此12bcsinA234.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234.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典例12分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思想方法指导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以设出第三边,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求解;对于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可建立函数模型,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解决规范解答解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 海里,则1分S900t2400230t20cos9030900t2600t400900t132300.3分故当t13时,Smin103,v10313303.即小艇以303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6分2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则v2t2400900t222030tcos9030,8分故v2900600t400t2.0v30,900600t400t2900,即2t23t0,解得t23.又当t23时,v30,故当v30时,t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3.此时,在OAB中,有OAOBAB20.11分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12分。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4.6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
4.6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解三角形导学目标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主要考查有关定理的应用、三角恒等变换的能力、运算能力及转化的数学思想.解三角形常常作为解题工具用于立体几何中的计算或证明,或与三角函数联系在一起求距离、高度以及角度等问题,且多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考点梳理1.正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2)正弦定理的其他形式:①a=2R sin A,b=,c=;②sin A=a2R,sin B=,sin C=;③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弦定理(1)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的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a2=,b2=,c2=.若令C=90°,则c2=,即为勾股定理.(2)余弦定理的变形:cos A=,cos B=,cos C =.若C为锐角,则cos C>0,即a2+b2______c2;若C为钝角,则cos C<0,即a2+b2______c2.故由a2+b2与c2值的大小比较,可以判断C为锐角、钝角或直角.(3)正、余弦定理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实现边角____________,余弦定理亦可以写成sin2A=sin 2B +sin 2C -2sin B sin C cos A ,类似地,sin 2B =____________;sin 2C =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式中隐含条件A +B +C =π.3.解斜三角形的类型(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用____________定理.只有一解.(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用____________定理,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如在△ABC 中,已知a ,b 和A 时,解的情况如表:A 为锐角A 为钝角或直角图形关系式 a =b sin A b sin A <a <ba ≥ba >b解的个数① ② ③ ④(3)已知三边,用____________定理.有解时,只有一解. (4)已知两边及夹角,用____________定理,必有一解. 4.三角形中的常用公式或变式(1)三角形面积公式S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R ,r 分别为三角形外接圆、内切圆半径.(2)A +B +C =π,则A =__________, A2=__________,从而sin A =____________, cos A =____________,tan A =____________; sin A 2=__________,cos A2=__________, tan A2=________.tan A +tan B +tan C =__________. (3)若三角形三边a ,b ,c 成等差数列,则2b =____________⇔2sin B =____________⇔2sin B 2=cos A -C 2⇔2cos A +C 2=cos A -C 2⇔tan A 2tan C 2=13.类型一 正弦定理的应用△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C =90°,a +c =2b ,求C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π4,b sin ⎝⎛⎭⎫π4+C -c sin ⎝⎛⎭⎫π4+B =a .(1)求证:B -C =π2;(2)若a =2,求△ABC 的面积.类型二 余弦定理的应用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cos B cos C =-b2a +c. (1)求B 的大小;(2)若b =13,a +c =4,求△ABC 的面积.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a ,b ,c 满足(a +b )2-c 2=4,且C =60°,则ab 的值为( )A.43B .8-4 3C .1 D.23类型三 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b cos C +c sin B . (1)求B ;(2)若b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c =6,b =2,cos B=79. (1)求a ,c 的值; (2)求sin(A -B )的值.类型四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在三角形ABC 中,若tan A ∶tan B =a 2∶b 2,试判断三角形ABC 的形状.在△ABC 中,若sin 2A +sin 2B <sin 2C ,则△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类型五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某港口O 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 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 n mile 的A 处,并以30 n mile/h 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 n mile/h 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 h 与轮船相遇.(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 n mile/h ,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如图,渔船甲位于岛屿A的南偏西60°方向的B处,且与岛屿A相距12海里,渔船乙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岛屿A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处出发沿北偏东α的方向追赶渔船乙,刚好用2小时追上.(1)求渔船甲的速度;(2)求sinα的值.1.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要注意解的情况,谨防漏解.2.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一般将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转化为角角关系(注意应用A+B+C=π这个结论)或边边关系,再用三角变换或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如因式分解、配方等)求解,注意等式两边的公因式不要约掉,要移项提取公因式,否则有可能漏掉一种形状.3.要熟记一些常见结论,如三内角成等差数列,则必有一角为60°;若三内角的正弦值成等差数列,则三边也成等差数列;内角和定理与诱导公式结合产生的结论:sin A=sin(B+C),cos A=-cos(B+C),sin A2=cosB+C2,sin2A=-sin2(B+C),cos2A=cos2(B+C)等.4.应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分析: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未知,画出示意图;(2)建模:根据已知条件与求解目标,把已知量与求解量尽量集中到一个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斜三角形的模型;(3)求解:利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出三角形,求得数学模型的解;(4)检验:检验上述所求得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5.正、余弦定理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两个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和面积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有关等式的重要依据.主要方法有:化角法,化边法,面积法,运用初等几何法.注意体会其中蕴涵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在△ABC 中,A >B 是sin A >sin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在△ABC 中,已知b =6,c =10,B =30°,则解此三角形的结果有( ) A .无解 B .一解 C .两解D .一解或两解(2013·陕西)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 cos C +c cos B =a sin A, 则△ABC 的形状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2012·陕西)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π6,c=23,则b =________.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sin B +cos B =2,则角A 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考点梳理1.(1)a sin A =b sin B =csin C =2R(2)①2R sin B 2R sin C ②b 2R c2R③sin A ∶sin B ∶sin C2.(1)b 2+c 2-2bc cos A c 2+a 2-2ca cos B a 2+b 2-2ab cos C a 2+b 2(2)b 2+c 2-a 22bc c 2+a 2-b 22ca a 2+b 2-c 22ab > <(3)互化 sin 2C +sin 2A -2sin C sin A cos B sin 2A +sin 2B -2sin A sin B cos C3.(1)正弦 (2)正弦 一解、两解或无解 ①一解 ②二解 ③一解 ④一解 (3)余弦 (4)余弦4.(1)12ab sin C 12bc sin A 12ac sin B abc 4R 12(a +b +c )r(2)π-(B +C ) π2-B +C 2sin(B +C ) -cos(B +C )-tan(B +C ) cos B +C 2 sin B +C21tanB +C 2tan A tan B tan C (3)a +c sin A +sin C解:由a +c =2b 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A +sin C =2sin B .又由于A -C =90°,B =180°-(A +C ),故cos C +sin C =sin A +sin C =2sin(A +C )=2sin(90°+2C )=2sin2(45°+C ).∴2sin(45°+C )=22sin(45°+C )cos(45°+C ), 即cos(45°+C )=12.又∵0°<C <90°,∴45°+C =60°,C =15°.『评析』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边关系转化为角角关系,这是解此题的关键.解:(1)证明:对b sin ⎝⎛⎭⎫π4+C -c sin ⎝⎛⎭⎫π4+B =a 应用正弦定理得sin B sin ⎝⎛⎭⎫π4+C -sin C sin ⎝⎛⎭⎫π4+B =sin A ,即sin B ⎝⎛⎭⎫22sin C +22cos C -sin C⎝⎛⎭⎫22sin B +22cos B =22,整理得sin B cos C -sin C cos B =1,即sin ()B -C =1.由于B ,C ∈⎝⎛⎭⎫0,3π4,∴B -C =π2. (2)∵B +C =π-A =3π4,又由(1)知B -C =π2,∴B =5π8,C =π8.∵a =2,A =π4,∴由正弦定理知b =a sin B sin A =2sin 5π8,c =a sin C sin A =2sin π8.∴S △ABC =12bc sin A =12×2sin 5π8×2sin π8×22=2sin5π8sin π8=2cos π8sin π8=22sin π4=12.解:(1)由余弦定理知,cos B =a 2+c 2-b 22ac ,cos C =a 2+b 2-c 22ab ,将上式代入cos B cos C =-b2a +c 得a 2+c 2-b 22ac ·2ab a 2+b 2-c 2=-b2a +c , 整理得a 2+c 2-b 2=-ac . ∴cos B =a 2+c 2-b 22ac =-ac 2ac =-12.∵B 为三角形的内角,∴B =23π.(2)将b =13,a +c =4,B =23π代入b 2=a 2+c 2-2ac cos B ,得13=42-2ac -2ac cos 23π,解得ac =3.∴S △ABC =12ac sin B =334.『评析』①根据所给等式的结构特点利用余弦定理将角化边进行变形是迅速解答本题的关键.②熟练运用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解:由余弦定理得c 2=a 2+b 2-2ab cos C =a 2+b 2-ab ,代入(a +b )2-c 2=4中得(a +b )2-(a 2+b 2-ab )=4,即3ab =4,∴ab =43.故选A .解:(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 cos C +sin C sin B .① 又A =π-(B +C ),故sin A =sin(B +C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② 由①,②和C ∈(0,π)得sin B =cos B . 又B ∈(0,π),所以B =π4.(2)△ABC 的面积S =12ac sin B =24ac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4=a 2+c 2-2ac cos π4.又a 2+c 2≥2ac ,故ac ≤42-2,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 因此△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1.『评析』(1)化边为角与和角或差角公式的正向或反向多次联用是常用的技巧;(2)已知边及其对角求三角形面积最值是高考中考过多次的问题,既可用三角函数求最值,也可以用余弦定理化边后用不等式求最值.解:(1)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 cos B ,得b 2=(a +c )2-2ac (1+cos B ),又a +c =6,b =2, cos B =79,所以ac =9,解得a =3,c =3.(2)在△ABC 中,sin B =1-cos 2B =429,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 sin B b =223.因为a =c ,所以A 为锐角, 所以cos A =1-sin 2A =13.因此sin(A -B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10227.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a 2b 2=sin 2Asin 2B ,所以tan A tan B =sin 2A sin 2B,所以sin A cos B cos A sin B =sin 2A sin 2B,即sin2A =sin2B .所以2A =2B ,或2A +2B =π,因此A =B 或A +B =π2,从而△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法二:由正弦定理,得a 2b 2=sin 2A sin 2B ,所以tan A tan B =sin 2A sin 2B ,所以cos B cos A =sin Asin B ,再由正、余弦定理,得a 2+c 2-b 22ac b 2+c 2-a 22bc=ab,化简得(a 2-b 2)(c 2-a 2-b 2)=0,即a 2=b 2或c 2=a 2+b 2.从而△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评析』由已知条件,可先将切化弦,再结合正弦定理,将该恒等式的边都化为角,然后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找出角之间的关系;或将角都化成边,然后进行代数恒等变形,可一题多解,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解:在△ABC中,∵sin 2A +sin 2B <sin 2C ,∴由正弦定理知a 2+b 2<c 2.∴cos C =a 2+b 2-c 22ab<0,即∠C 为钝角,△ABC 为钝角三角形.故选C .解法一:(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 n mile ,则 S =900t 2+400-2·30t ·20·cos (90°-30°)=900t 2-600t +400=900⎝⎛⎭⎫t -132+300, 故当t =13时,S min =103,此时v =10313=30 3.即小艇以30 3 n mile/h 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 (2)设小艇与轮船在B 处相遇,则v 2t 2=400+900t 2-2·20·30t ·cos(90°-30°),故v 2=900-600t +400t 2.∵0<v ≤30,∴900-600t +400t 2≤900,即2t 2-3t≤0, 解得t ≥23.又t =23时,v =30.故v =30时,t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等于23. 此时,在△OAB 中,有OA =OB =AB =20,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 n mile/h ,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解法二:(1)若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又轮船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则小艇航行方向为正北方向.设小艇与轮船在C 处相遇.在Rt △OAC 中,OC =20cos30°=103,AC =20sin30°=10.又AC =30t ,OC =vt ,此时,轮船航行时间t =1030=13,v =10313=30 3. 即小艇以30 3 n mile/h 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2)假设v =30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在D 处相遇,此时AD =DO =30t .又∠OAD =60°,所以AD =DO =OA =20,解得t =23. 据此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的大小为30 n mile/h.这样,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 证明如下:如图,由(1)得OC =103,AC =10,故OC >AC ,且对于线段AC 上任意点P ,有OP ≥OC >AC .而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 n mile/h ,故小艇与轮船不可能在A ,C 之间(包含C )的任意位置相遇.设∠COD =θ(0°<θ<90°),则在Rt △COD 中,CD =103tan θ,OD =103cos θ. 由于从出发到相遇,轮船与小艇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t =10+103tan θ30和t =103v cos θ,所以10+103tan θ30=103v cos θ. 由此可得,v =153sin (θ+30°). 又v ≤30,故sin(θ+30°)≥32,从而,30°≤θ<90°. 由于θ=30°时,tan θ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33. 于是,当θ=30°时,t =10+103tan θ30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3. 『评析』①这是一道有关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纯数学问题,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出三角形中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②解三角形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在物理学中,有关向量的计算也要用到解三角形的方法.近年的高考中我们发现以解三角形为背景的应用题开始成为热点问题之一.③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应用问题,解决的关键都是充分理解题意,将问题中的语言叙述弄明白,画出帮助分析问题的草图,再将其归结为属于哪类可解的三角形.④本题用几何方法求解也较简便.解:(1)依题意,∠BAC =120°,AB =12,AC =10×2=20,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知BC 2=AB 2+AC 2-2AB ·AC ·cos ∠BAC =122+202-2×12×20×cos120°=784,BC =28.所以渔船甲的速度为v =282=14(海里/小时). (2)在△ABC 中,AB =12,∠BAC =120°,BC =28,∠BCA =α,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α=BC sin ∠BAC ,即12sin α=28sin120°,从而sin α=12sin120°28=3314.解:因为在同一三角形中,角大则边大,边大则正弦大,反之也成立,故是充要条件.故选C .解:由正弦定理知sin C =c ·sin B b =56,又由c >b >c sin B 知,C 有两解.也可依已知条件,画出△ABC ,由图知有两解.故选C .解:由已知和正弦定理可得sin B cos C +sin C cos B =sin A ·sin A ,即sin(B +C )=sin A sin A ,亦即sin A =sin A sin A .因为0<A <π,所以sin A =1,所以A =π2.所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选B .解:由余弦定理知b 2=a 2+c 2-2ac cos B =22+()232-2×2×23×cos π6=4,b =2.故填2.解:∵sin B +cos B =2,∴2sin ⎝⎛⎭⎫B +π4=2,即sin ⎝⎛⎭⎫B +π4=1. 又∵B ∈(0,π),∴B +π4=π2,B =π4. 根据正弦定理a sin A =b sin B ,可得sin A =a sin B b =12. ∵a <b ,∴A <B .∴A =π6.故填π6.。
高三数学复习《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案
例3如图所示,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4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__________方向.
议
小组合作讨论自己疑惑地方,提炼出此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展
前三组各小组一题展示,能者为师。第四组质疑
评
实际生活中,很多很难到达的地方要测距离,高度,和角度,需要建立数学三角形模型,利用科测得的量来计算出所求量
A.50 m B.50 m C.25 m D. m
(第1题图)
测量高度
2、(2015·湖北)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m.
通过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去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对于应用题的阅读与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
课题名称: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考纲、大纲描述
解三角形的教学要重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探索三角形边角关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它们是解决测量问题的一种方法,不必在恒等变形上进行过于繁琐的训练。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以及应用问题(如测量等)的两个重要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边”与“角”的互化,从而使“三角”“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有关等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解三角形的综合问题(高三一轮复习)
数学 N
— 15 —
思维点睛►
三角形中的最值或范围问题的解法 (1)三角函数法:通过正、余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再根据三角恒等变换及三角 形内角和定理转化为“一角一函数”的形式,最后结合角的范围利用三角函数的单 调性和值域求解. (2)基本不等式法:利用正、余弦定理,面积(周长)公式建立a+b,ab,a2+b2之 间的等量关系,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79× 22=8+178
2 .
数学 N
— 10 —
命题点2 解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例2 (2022·新高考Ⅰ卷)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1+cossinAA=1+sinco2sB2B.
(1)若C=23π,求B; (2)求a2+c2 b2的最小值.
数学 N 解 (1)因为1+cossinAA=1+sinco2sB2B, 所以1+cossinAA=1+2si2ncoBsc2oBs-B1, 所以1+cossinAA=csoins BB, 所以cos Acos B=sin B+sin Asin B, 所以cos(A+B)=sin B, 所以sin B=-cos C=-cos23π=12, 因为B∈0,3π,所以B=6π.
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第6讲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第2课时 解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数学 N
— 2—
命题点1 平面多边形中的解三角形问题 例1 从①BD·sin∠ABD=3sin A,②S△ABD=3 3 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 在下面的问题中,并作答.
数学 N
— 3—
问题: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已知AB=4,A=3π,且
数学 N
— 28 —
证法二:因为a2=3(b+c),且b=3,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解三角形教案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教案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图形,它拥有许多特征和性质,因此在数学中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在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中,对于三角形的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常用定理和解题技巧。
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其中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
2. 三角形的分类:(1) 根据边长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2) 根据角度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根据边角关系分类:外角、内角、对角、邻角等。
3. 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
二、三角形的常用定理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
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的定理(勾股定理)。
(2) 直角三角形内角的关系:直角对顶角为90°,直角三角形的其它两个内角为锐角。
三、三角形的解题技巧1. 判断三角形的类型:(1) 根据边长关系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边长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其余为一般三角形。
(2) 根据角度关系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有一个角大于90°的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其余为锐角三角形。
2. 运用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解题:(1)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求角度的问题。
(2)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用已知信息求三角形边长的问题。
(3)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求角度或边长的问题。
四、三角形解题的思路1. 首先,根据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并利用已知信息列写方程。
2. 其次,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对三角形进行推导和运算,求解未知量。
3. 最后,验证解答的合理性,并作出结论。
通过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常用定理和解题技巧,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属性和性质,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五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4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综合篇课件新人教A版
2
∴△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选D. 解法二:(同解法一)可得2a2cos Asin B=2b2cos Bsin A.
由正弦、余弦定理,可得a2·b2 c2 a2 ·b=b2·a2 c2 b2 ·a.∴a2(b2+c2-a2)=b2(a
(1)A+B+C=π; (2)在△ABC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如:a>b⇔A>B⇔sin A>sin B; (3)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在锐角三角形ABC中,sin A>cos B⇔A+B> ;
2
(5)在斜△ABC中,tan A+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 (6)有关三角形内角的常用三角恒等式:sin(A+B)=sin C;cos(A+B)=-cos C;
由①②解得c=4或c=-6(不合题意,舍去).∴c=4.故选C.
答案 C
例 (2018北京朝阳二模,2)在△ABC中,AB=1,AC= 2,∠C= ,则∠B=
6
()
A. B. 或 C. 3 D. 或 3
4
42
4
44
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 AB
sin C
= AC
sin B
,即
1 sin
= 2,
sin B
B,C的对边,如果(a2+b2)sin(A-B)=(a2-b2)sin(A+B),则△ABC的形状为 (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高三数学学案《解三角形》
高三数学学案《解三角形》2010.10.12一.【课标要求】(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 【知识梳理】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如图,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a ,cos A =sin B =cb ,tan A =b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如图,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c Bb Aa 2sin sin sin ===。
(R 为外接圆半径)(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a 2-2ca cos B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2)△=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3)△=)sin(2sin sin 2C B C B a +=)sin(2sin sin 2A C A C b +=)sin(2sin sin 2B A B A c +;(4)△=2R 2sinAsinBsinC 。
(R 为外接圆半径) (5)△=))()((c s b s a s s ---;⎪⎭⎫⎝⎛++=)(21c b a s ;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解三角形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下面两种情形:若给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为解直角三角形;若给出的三角形是斜三角形,则称为解斜三角形解斜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是: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对应的三个角为A 、B 、C 。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3)解三角形的应用
课时作业(二十三) 第23讲 解三角形的应用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基础热身1.已知两座灯塔A 、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相等,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40°,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60°,则灯塔A 在灯塔B 的( )A .北偏东10° B.北偏西10° C .南偏东10° D.南偏西10°2.已知A 、B 两地的距离为10 km ,B 、C 两地的距离为20 km ,观测得∠ABC =120°,则AC 两地的距离为( )A .10 km B. 3 kmC .10 5 kmD .107 km3.有一长为1的斜坡,它的倾斜角为20°,现高不变,将倾斜角改为10°,则斜坡长为( ) A .1 B .2sin10°C .2cos10° D.cos20°4.2011²北京朝阳区二模 如图K23-1,一艘船上午8:00在A 处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30°处,之后它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8:30到达B 处,此时又测得灯塔S 在它的北偏东75°处,且与它相距4 2 n mile ,则此船的航行速度是________ n mileh.能力提升5.如图K23-2,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AC 的距离为50 m ,∠ACB =45°,∠CAB 两点的距离为( )A .50 2 mB .50 3 mC .25 2 m D.2522m6.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都等于a km ,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20°,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40°,则灯塔A 与灯塔B 的距离为( )A .a km B.2a kmC .2a km D.3a km7.据新华社报道,强台风“珍珠”在广东饶平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2级以上,大风降雨给灾区带来严重的灾害,不少大树被大风折断.某路边一树干被台风吹断后,折成与地面成45°角,树干也倾斜为与地面成75°角,树干底部与树尖着地处相距20 m ,则折断点与树干底部的距离是( )A.2063 m B .10 6 mC.1063m D .20 2 m8.2011²江门一模 海事救护船A 在基地的北偏东60°,与基地相距100 3 n mile ,渔船B 被困海面,已知B 距离基地100 n mile ,而且在救护船A 的正西方,则渔船B 与救护船A 的距离是( )A .100 n mileB .200 n mileC .100 n mile 或200 n mileD .100 3 n mile9.某人在C 点测得某塔在南偏西80°,塔顶仰角为45°,此人沿南偏东40°方向前进10 m 到D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30°,则塔高为( )A .15 mB .5 mC .10 mD .12 m10.已知A 船在灯塔C 北偏东80°处,且A 船到灯塔C 的距离为2 km ,B 船在灯塔C 北偏西40°处,A 、B 两船间的距离为3 km ,则B 船到灯塔C 的距离为________ km.11.如图K23-3,在坡角为15°的观礼台上,某一列座位与旗杆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在该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且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6米,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__米.12.2011²潍坊二模 如图K23-4,为测得河对岸塔AB 的高,先在河岸上选取一点C ,使C 在塔底B 的正东方向上,测得点A 的仰角为60°,再由点C 沿北偏东15°方向走10 m 到位置D ,测得∠BDC =45°,则塔AB 的高是________ m.13.2011²珠海二模 △ABC 中,AB =22,BC =5,A =45°,∠B 为△ABC 中最大角,D 为AC 上一点,AD =12DC ,则BD =________.14.(10分)以40 kmh 向北偏东30°航行的科学探测船上释放了一个探测气球,气球顺风向正东飘去,3分钟后气球上升到1000米处,从探测船上观察气球,仰角为30°,求气球的水平飘移速度.15.(13分)2011²开封二模 如图K23-5所示,甲船由A 岛出发向北偏东45°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航行,速度为15 2 n mileh ,在甲船从A 岛出发的同时,乙船从A 岛正南40 n mile 处的B 岛出发,朝北偏东θ⎝⎛⎭⎫tan θ=12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航行,速度为m n mileh.(1)若两船能相遇,求m .(2)当m =105时,求两船出发后多长时间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多少 n mile?-5难点突破16.(12分)某海岛上有一座海拔1 km的山,山顶上有一观察站P(P在海平面上的射影点为A),测得一游艇在海岛南偏西30°,俯角为45°的B处,该游艇准备前往海岛正东方向,俯角为45°的旅游景点C处,如图K23-6所示.(1)设游艇从B处直线航行到C处时,距离观察站P最近的点为D处.(i)求证:BC⊥平面PAD;(ii)计算B、D两点间的距离.(2)海水退潮后,在(1)中的点D处周围0.25 km内有暗礁,航道变窄,为了有序参观景点,要求游艇从B 处直线航行到A的正东方向某点E处后,再沿正东方向继续驶向C处.为使游艇不会触礁,试求AE的最大值.图K23-6课时作业(二十三)【基础热身】1.B 解析 如图,∠CBA =12(180°-80°)=50°,α=60°-50°=10°.2.D 解析 如图,△ABC 中,AB =10,BC = 由余弦定理得, AC 2=AB 2+BC 2-2AB ²BC ²cos120°,=102+202-2³10³20³⎝⎛⎭⎫-12=700,∴AC =107 km.3.C 解析 如图,在△ACD AD sin ∠ACD =CDsin ∠CAD,∴AD =sin(180°-20°)sin(20°-10°)=2sin10°cos10°sin10°=2cos10°.4.16 解析 如图,在△ABS ABsin ∠ASB =BS sin A ,∴AB =42sin(75°-30°)sin30°=8,故此船的航行速度是8÷12=16(nmileh).【能力提升】5.A 解析 由题意,得B =30°.由正弦定理,得ABsin ∠ACB =ACsin B,∴AB =AC ²sin∠ACBsin B=50³2212=502(m).6.D 解析 依题意得∠ACB =120°,由余弦定理,得cos120°=AC 2+BC 2-AB22AC ²BC.∴AB 2=AC 2+BC 2-2AC ²BC cos120°=a 2+a 2-2a 2³⎝⎛⎭⎫-12=3a 2,∴AB =3a .7.A 解析 如图所示,设树干底部为O ,树尖着地处为B ,折断点为A ,则∠ABO =45°,∠AOB =75°,∴∠OAB =60°.由正弦定理知,AOsin45°=20sin60°,∴AO =2063米.8.C 解析 如图,设基地的位置为O OB =100,∠OAB =30°, 由余弦定理,有 OB 2=AB 2+OA 2-2AB ²OA cos ∠OAB ,即AB 2-300AB +2³1002=0, 解得AB =100,或AB =200.9.C 解析 如图,设塔高为h ,在Rt △OC =OA =h . 在Rt △AOD 中,∠ADO =30°,则OD =3h . 在△OCD 中,∠OCD =120°,CD =10.由余弦定理得,OD 2=OC 2+CD 2-2OC ²CD cos ∠OCD , 即(3h )2=h 2+102-2h ³10³cos120°,∴h 2-5h -50=0,解得h =10,或h =-5(舍).10.6-1 解析 如图,由题意可得,∠ACB =120°,AC =2,AB =3,设BC =x ,则由余弦定理可得, AB 2=BC 2+AC 2-2BC ²AC cos120°,即32=x 2+22-2³2x cos120°, 整理得x 2+2x =5,解得x=6-1.11.30 解析 设旗杆高为h 米,最后一排为点A ,第一排为点B ,旗杆顶端为点C ,则BC =hsin60°=233h .在△ABC 中,AB =106,∠CAB =45°,∠ABC =105°, 所以∠ACB =30°,由正弦定理得,106sin30°=233hsin45°,故h =30.12.10 6 解析 在△BCD 中,CD =10,∠BDC =45°,∠BCD =90°+15°=105°,∠CBD =180°-105°-45°=30°,由正弦定理,有CDsin30°=BCsin45°,则BC =10³2212=102,在Rt △ABC 中,AB =BC tan60°=10 6. 13. 5 解析 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有 AB sin C =BC sin A ,即sin C =22sin45°5=25, ∴cos C =1-sin 2C =15,sin B =sin(A +C )=sin A cos C +cos A sin C=22³15+22³25=3225, 由正弦定理,有ACsin B=BCsin A, 得AC =5³322522=3. ∵AD =12DC ,∴AD =1,DC =2,在△ABD 中,BD 2=AB 2+AD 2-2AB²AD cos45° =(22)2+12-2³22³1³22=5, ∴BD = 5.14.解答 如图,船从A 航行到C 由题知,BD =1000米=1千米,AC=2∵∠BCD =30°,∴BC =3千米. 设AB =x 千米,在△ABC 中,∵∠BAC =90°-30°=60°, ∴由余弦定理得22+x 2-2³2x cos60°=(3)2,∴x 2-2x +1=0,∴x =1.∴气球水平飘移速度为1120=20(kmh).15.解答 (1)设t 小时后,两船在M 处相遇,由tan θ=12,得sin θ=55,cos θ=255,所以sin ∠AMB =sin(45°-θ)=1010. 由正弦定理,AM sin θ=ABsin ∠AMB,∴AM =402, 同理得BM =40 5.∴t =402152=83,m =40583=15 5.(2)以A 为原点,BA 所在直线为y t 时刻甲、乙两船分别在P (x 1,y 1),Q (x 2,y 2)处,则|AP |=152t ,|BQ |=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x 1=152t cos45°=15t ,y 1=152t sin45°=15t ,即点P 的坐标是(15t,15t ),⎩⎨⎧x 2=105t sin θ=10t ,y 2=105t cos θ-40=20t -40,即点Q 的坐标是(10t,20t -40),∴|PQ |=(-5t )2+(5t -40)2=50t 2-400t +1600=50(t -4)2+800≥202,当且仅当t =4时,|PQ |取得最小值202,即两船出发4小时时,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202海里. 【难点突破】16.解答 (1)(i)证明:连接PD ,AD ,∵游艇距离观察站P 最近的点为D 处,∴PD ⊥BC . 又依题意可知PA ⊥平面ABC ,∴PA ⊥BC . 又PA ∩PD =P ,∴BC ⊥平面PAD .(ii)依题意知PA ⊥AB ,∠PBA =45°,PA =1,∴AB =1, 同理AC =1,且∠BAC =120°,∴∠ABC =∠ACB =30°. 又BC ⊥AD ,∴D 为BC 的中点,且BD =32. (2)解法一:依题意过点B 作圆D 则AE 取得最大值.设AE =x ,则CE =1-x ,过点E 作EF ⊥BC 于F ,则EF =1-x2.连接DG ,则DG ⊥BE ,∴Rt △BGD ∽Rt △BFE , ∴BE =3(1-x ).在△ABE 中,BE 2=AB 2+AE 2-2AB ²AE ²cos∠BAC ,即3(1-x )2=1+x 2+x ,化简得2x 2-7x +2=0, 解得x 1=7+334,x 2=7-334又∵0<x <1,∴x =7-334, 答:BD 的长为32千米,AE 的最大值为7-334千米. 解法二:在平面ABC 内,以A 为坐标原点,AC 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当直线BE 与圆D 相切时AE 最长.由已知AB =1得B ⎝ ⎛⎭⎪⎫-12,-32, 可设直线BE :y +32=k ⎝⎛⎭⎫x +12, 即kx -y +k 2-32=0,由(1)知D 为BC 的中点,由C (1,0)知D ⎝ ⎛⎭⎪⎫14,-34. 则D 到直线BE 距离为14,即⎪⎪⎪⎪⎪⎪3k 4-341+k2=14,得4k 2-33k +1=0,即k =33±118⎝ ⎛⎭⎪⎫k =33-118舍去,∴直线BE 的方程:y +32=33+118⎝⎛⎭⎫x +12,令y =0时,得x =7-334,即AE =7-334, 答:BD 的长为32千米,AE 的最大值为7-334千米.。
开展深度学习,把握问题本质——以高三一轮复习课“解三角形”为例
s∠BDC =π,所 以 c
o
s∠BDA +
13
b2 -9
c2
10
b2 -9a2
c
o
s∠BDC = 0,则
+
= 0,即
12
b2
6
b2
11
b2 =3
c2 +6a2 .
又b2 =a
c,所以 3
c2 -11a
c+6a2 =0,故c=3a 或
2
c= a.
3
在 △ABC 中,由 余 弦 定 理,可 知 c
o
2)问的教学片断 .
AB 2
生 1:因为 S△ABD ∶S△ADC =BD ∶DC,所 以 BD =
2
,求 BD 和 AC 的长 .
2
2
,共 4 个条件 .
2
师:由(
1)得到 的 AB =2AC 算 一 个 独 立 条 件 吗?
本题还有其他条件吗?
生 7:
AB =2AC 不算 一 个 独 立 条 件,因 为 它 是 由
角形呢? 请以本题为例进行分析 .
生 6:在 △ABD 和 △ADC 中,
AD 平 分 ∠BAC,
△ABD 面 积 是 △ADC 面 积 的 2 倍,
AD =1,DC =
由 BC =
图1
3 2,
AD =3,则 BD 的长为
.
思路分析:从 几 何 元 素 角 度 分 析,解 三 角 形 就 是
已知三角形的 六 个 元 素 (三 个 角 和 三 条 边 )中 的 三 个
师:例 2 的解决思路与例 1 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生 4:都是建立方程解三角形 .
生 5:区别是例 1 是在一个三角 形 中 求 解,例 2 是
2013-2014学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导学案:解三角形(1)
abc sin A sin B sinC
。
5.已知△ABC 的三边满足 (a b c)(a b c) 3ab ,求角 C=
6.设△ABC 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 tan A △ABC 的最长的边长为 1,求△ABC 的最短的边长。
课题
解三角形(1)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在△ABC 中,已知, a
4 3 , b 4, A 300 , 则 sin B 3
2. 在△ABC 中,A,B,C 对应三边分别为 a, b, c ,若 a2 (b c)2 bc ,则 A 的大小 等于 3. 已知在△ABC 中, a 5, c 7, sin A
课外作业:解三角形(1)
姓名:
3
1.在 ABC 中,已知 b c 1, C 450 , B 300 ,则 b 2.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若顶角 A 的余弦值为
。 。 。 。
3 ,则其底角 B 的正弦值为 5
3.在△ABC 中,若 a2 b2 c2 bc, 2b 3c, a 3 19 ,则△ABC 的面积为 4.在△ABC 中,已知 A 600 , b 1, SABC 3 ,则
5 3 ,则角 C= 14
4. 在△ABC 中,已知 AC 3, AB 3, B 300 ,则 BC 的值为
三、 【课堂研讨】
例 1 已知下列三角形中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先判别三角形是否有解?有解的作出解答: ① a 7, b 8, A 1050 ; ③ b 10, c 5 6, C 600 ; ② a 10, b 20, A 800 ; ④ a 2 3, b 6, A 300 。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29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
第29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1.仰角和俯角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考点1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名师点睛]1.距离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类型:两点间既不可达也不可视,两点间可视但不可达,两点都不可达.(2)解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从而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2.高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3.角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2)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典例]1.(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个不规则公园,C D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图,在东西方向上选取相距1km的,A B两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上,A B C D四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从点A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点D在且,,,它的西北方向上;从点B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北偏东15 方向上,点D在它的北偏西75方向上,则,C 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2.(2021·全国甲卷)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 848.86(单位:m).三角高程测量法是珠峰高程测量方法之一,如图是三角高程测量法的一个示意图,现有A,B,C三点,且A,B,C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A′,B′,C′满足∠A′C′B′=45°,∠A′B′C′=60°.由C点测得B点的仰角为15°,BB′与CC′的差为100;由B点测得A点的仰角为45°,则A,C两点到水平面A′B′C′的高度差AA′-CC′约为(3≈1.732)() A.346 B.373 C.446 D.473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公路北侧有一幢楼,高为60米,公路与楼脚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一人在公路上向东行走,在点A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45°,行走80米到点B处,测得仰角为30°,再行走80米到点C处,测得仰角为θ.则tanθ=______________.[举一反三]1.(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一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书中提供的测量方法甚是巧妙,可以回避现代测量器械的应用.现该兴趣小组沿用古法测量一山体高度,如图点E、H、G在水平线AC上,DE和FG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记为h,EG为测量标杆问的距离,记为d,GC、EH分别记为,a b,则该山体的高AB=()A.hdha b+-B.hdha b--C.hdda b+-D.hdda b--2.(2022·江苏南通·高三期末)某校数学建模社团学生为了测量该校操场旗杆的高AB,先在旗杆底端的正西方点C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45°,然后从点C处沿南偏东30°方向前进20m 到达点D处,在D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30°,则旗杆的高为()A.20m B.10m C.103D 103m3.(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沈阳二中北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辉山景区,景区内的一泓碧水蜿蜒形成了一个“秀”字,故称“秀湖”.湖畔有秀湖阁()A和临秀亭()B两个标志性景点,如图.若为测量隔湖相望的A、B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同学任意选定了与A、B不共线的C处,构成ABC,以下是测量数据的不同方案:①测量A∠、AC、BC;②测量A∠、B、BC;③测量C∠、AC、BC;④测量A∠、C∠、B.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A、B两地之间的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4.(2022·辽宁·大连市一0三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遥感卫星发现海面上有三个小岛,小岛 B 位于小岛A 北偏东75距离60海里处,小岛B 北偏东15距离30330-海里处有一个小岛 C .(1)求小岛A 到小岛C 的距离;(2)如果有游客想直接从小岛A 出发到小岛 C ,求游船航行的方向.5.(2022·广东·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 与D .现测得30BCD ∠=︒,135BDC ∠=︒,50CD =米,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考点2 求解平面几何问题1. (2021·新高考八省联考)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D =CD =1. (1)若AB =32,求BC ;(2)若AB =2BC ,求cos ∠BDC .2.(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边于点D . (1)证明:AB DBAC DC=,2AD AB AC DB DC =⋅-⋅; (2)若1AD =,23A π=,求DB DC ⋅的最小值.[举一反三]1.(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 中,M 为BC 上一点,2AB AC BC =≤,π0,2B ⎛⎫∈ ⎪⎝⎭且15sin 8B =.(1)若AM BM =,求ACAM的值; (2)若AM 为BAC ∠的平分线,且1AC =,求ACM △的面积.2.(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三模)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sin 2A Bb c B +=. (1)求角C ;(2)若AB 边上的高线长为23ABC 面积的最小值.3.(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在①2sin cos sin b C B c B =+,②cos cos 2B bC a c=-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________. (1)求角B ;(2)若a 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取值范围.➢考点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交汇问题(2022·浙江省新昌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函数21()cos sin 2f x x x x ωωω=-+,其中0>ω,若实数12,x x 满足()()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为2π.(1)求ω的值及()f x 的对称中心;(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若()1,f A a =-=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1.(2022·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已知函数()sin(),0,0,02f x A x x R A πωϕωϕ⎛⎫=+∈>><<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1)求()f x 的解析式;(2)在锐角ABC 中,若边1BC =,且3212A f π⎛⎫-= ⎪⎝⎭ABC 周长的最大值.2.(2022·山东淄博·三模)已知函数21()3cos cos (0)2f x x x x ωωωω=-+>,其图像上相2π44+(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4a =,12bc =,()1f A =.若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求AD 的长第29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1.仰角和俯角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考点1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名师点睛]1.距离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类型:两点间既不可达也不可视,两点间可视但不可达,两点都不可达.(2)解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从而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2.高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3.角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2)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1.(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个不规则公园,C D两点之间的距离,A B C D四点如图,在东西方向上选取相距1km的,A B两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上,且,,,在同一水平面上.从点A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点D在它的西北方向上;从点B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北偏东15 方向上,点D在它的北偏西75方向上,则,C 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答案】2【分析】由题意确定相应的各角的度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求得BC,△,求得答案.同理再求出DB,解DBC【详解】由题意可知,904545,9045135,9015105CAB DAB CBA ∠=-=∠=+=∠=+=,157590,15CDB DBA ∠=+=∠= ,故在ABC 中,1804510530ACB ∠=--=, 故sin sin BD AB DAB ADB =∠∠ ,1sin 452sin 30BC ⨯==,在ABD △中,1801513530ADB ∠=--=, 故sin sin BC AB CAB ACB =∠∠ ,1sin1352sin 30BD ⨯==,所以在DBC △中,90CBD ∠=,则22222CD BC DB =+=+= ,故答案为:2 2. (2021·全国甲卷)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 848.86(单位:m).三角高程测量法是珠峰高程测量方法之一,如图是三角高程测量法的一个示意图,现有A ,B ,C 三点,且A ,B ,C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A ′,B ′,C ′满足∠A ′C ′B ′=45°,∠A ′B ′C ′=60°.由C 点测得B 点的仰角为15°,BB ′与CC ′的差为100;由B 点测得A 点的仰角为45°,则A ,C 两点到水平面A ′B ′C ′的高度差AA ′-CC ′约为(3≈1.732)( ) A.346 B.373C.446D.473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题意过C 作CE ∥C ′B ′,交BB ′于E ,过B 作BD ∥A ′B ′,交AA ′于D ,则BE =100,C ′B ′=CE =100tan 15°.在△A ′C ′B ′中,∠C ′A ′B ′=180°-∠A ′C ′B ′-∠A ′B ′C ′=75°, 则BD =A ′B ′=C ′B ′·sin 45°sin 75°,又在B 点处测得A 点的仰角为45°,所以AD =BD =C ′B ′·sin 45°sin 75°,所以高度差AA ′-CC ′=AD +BE=C ′B ′·sin 45°sin 75°+100=100tan 15°·sin 45°sin 75°+100=100sin 45°sin 15°+100=100×2222×⎝⎛⎭⎫32-12+100=100(3+1)+100≈373.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公路北侧有一幢楼,高为60米,公路与楼脚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一人在公路上向东行走,在点A 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45°,行走80米到点B 处,测得仰角为30°,再行走80米到点C 处,测得仰角为θ.则tan θ=______________. 【答案】37777【解析】首先得到60,603OA OB ==,然后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OA AB OB AB OB ABO =+-⋅∠,2222cos OC BC OB BC OB OBC =+-⋅∠,然后求出OC 即可【详解】如图,O 为楼脚,OP 为楼高,则60OP =,易得:60,603OA OB ==.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OA AB OB AB OB ABO =+-⋅∠, 2222cos OC BC OB BC OB OBC =+-⋅∠,两式相加得:()22222230800OA OC AB OB OC +=+⇒=,则2077OC =,故60377tan 772077θ==.故答案为:37777 [举一反三]1.(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一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书中提供的测量方法甚是巧妙,可以回避现代测量器械的应用.现该兴趣小组沿用古法测量一山体高度,如图点E 、H 、G 在水平线AC 上,DE 和FG 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记为h ,EG 为测量标杆问的距离,记为d ,GC 、EH 分别记为,a b ,则该山体的高AB =( )A .hdh a b+- B .hdh a b-- C .hdd a b+- D .hdd a b-- 【答案】A 【分析】根据所给数据,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先求出BM ,即可得解. 【详解】连接FD ,并延长交AB 于M 点,如图,因为在Rt BMD △中tan h BDM b∠=, 所以||||||tan BM BM b MD BDM h ==∠;又因为在Rt BMF △中tan hBFM a ∠=,所以||||||tan BM BM a MF BFM h ==∠,所以||||||||BM a BM bMF MD d h h-=-=, 所以||hd BM a b =-,即||hdAB BM h h a b=+=+-,故选:A . 2.(2022·江苏南通·高三期末)某校数学建模社团学生为了测量该校操场旗杆的高AB ,先在旗杆底端的正西方点C 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45°,然后从点C 处沿南偏东30°方向前进20m 到达点D 处,在D 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30°,则旗杆的高为( ) A .20m B .10m C .103D 103【答案】B 【分析】根据条件确定相关各角的度数,表示出AB ,,AD AC 等边的长度,然后在ACD △中用余弦定理即可解得答案. 【详解】如图示,AB 表示旗杆,由题意可知:45,0,630ACB ACD ADB ∠=∠=∠=︒︒︒, 所以设AB x = ,则3,AD x AC x ==,在ACD △ 中,2222cos AD AC CD AC CD ACD =+-⨯⨯⨯∠ ,即2221(3)()(20)2202x x x =+-⨯⨯⨯ ,解得10x = ,(20x =-舍去),故选:B.3.(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沈阳二中北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辉山景区,景区内的一泓碧水蜿蜒形成了一个“秀”字,故称“秀湖”.湖畔有秀湖阁()A 和临秀亭()B 两个标志性景点,如图.若为测量隔湖相望的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同学任意选定了与A 、B 不共线的C 处,构成ABC ,以下是测量数据的不同方案:①测量A ∠、AC 、BC ; ②测量A ∠、B 、BC ; ③测量C ∠、AC 、BC ;④测量A ∠、C ∠、B .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③【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可判断①②,利用余弦定理可判断③,根据已知条件可判断④不满足条件.【详解】对于①,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AC BCB A=,则sin sin AC A B BC =,若AC BC >且A ∠为锐角,则sin sin sin AC AB A AB=>,此时B 有两解, 则C ∠也有两解,此时AB 也有两解;对于②,若已知A ∠、B ,则C ∠确定,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ABA C=可知AB 唯一确定; 对于③,若已知C ∠、AC 、BC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AB AC BC AC BC C +-⋅, 则AB 唯一确定;对于④,若已知A ∠、C ∠、B ,则AB 不确定.故答案为:②③.4.(2022·辽宁·大连市一0三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遥感卫星发现海面上有三个小岛,小岛 B 位于小岛A 北偏东75距离60海里处,小岛B 北偏东15距离30330海里处有一个小岛 C .(1)求小岛A 到小岛C 的距离;(2)如果有游客想直接从小岛A 出发到小岛 C ,求游船航行的方向. 解:(1)在ABC 中,6030330,==AB BC 1807515120ABC ∠=-+=,根据余弦定理得:. 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2260(30330)260(30330)cos1205400=+-⨯⨯⋅=6=AC 所以小岛A 到小岛 C 的最短距离是6.(2)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sin AC ABABC ACB=∠∠30660120sin ACB=∠ 解得2sin ACB ∠=在ABC ∆中,,<BC AC ACB ∴∠为锐角45ACB ∴∠=1801204515CAB ∴∠=--=.由751560-=得游船应该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答:小岛A 到小岛 C 的最短距离是6;游船应该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5.(2022·广东·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 与D .现测得30BCD ∠=︒,135BDC ∠=︒,50CD =米,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解】在BCD △中,1801803013515CBD BCD BDC ∠=︒-∠-∠=︒-︒-︒=︒, ∵()sin sin15sin 4530CBD ∠=︒=︒-︒sin 45cos30cos45sin30=︒︒-︒︒624-=, 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CDBDC CBD=∠∠得()sin 50sin1355031sin 624CD BDC BC CBD ⋅∠︒===+∠-.在Rt ABC △中45ACB ∠=︒.∴()5031AB BC ==+.所以塔高AB 为()5031+米.➢考点2 求解平面几何问题[名师点睛]平面几何中解三角形问题的求解思路(1)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在各个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2)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出结果. [典例]1. (2021·新高考八省联考)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D =CD =1. (1)若AB =32,求BC ;(2)若AB =2BC ,求cos ∠BDC .解 (1)如图所示,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cos ∠ABD =AB 2+BD 2-AD 22AB ·BD =⎝⎛⎭⎫322+12-122×32×1=34.∵AB ∥CD ,∴∠BDC =∠ABD ,即cos ∠BDC =cos ∠ABD =34.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C 2=BD 2+CD 2-2BD ·CD cos ∠BDC =12+12-2×1×1×34,∴BC =22.(2)设BC =x ,则AB =2BC =2x .由余弦定理可知, cos ∠ABD =AB 2+BD 2-AD 22AB ·BD =(2x )2+12-122×2x ×1=x ,①cos ∠BDC =CD 2+BD 2-BC 22CD ·BD =12+12-x 22×1×1=2-x 22.②∵AB ∥CD ,∴∠BDC =∠ABD ,即cos ∠BDC =cos ∠ABD .联立①②,可得2-x 22=x ,整理得x 2+2x -2=0,解得x 1=3-1,x 2=-3-1(舍去).将x 1=3-1代入②,解得cos ∠BDC =3-1.2.(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边于点D . (1)证明:AB DBAC DC=,2AD AB AC DB DC =⋅-⋅; (2)若1AD =,23A π=,求DB DC ⋅的最小值. 解:(1)在ABD △和BCD △中,可得BAD CAD ∠=∠,ADB ADC π∠+∠=, 所以sin sin BAD CAD ∠=∠,sin sin ADB ADC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B BDADB BAD =∠∠,sin sin AC DC ADC CAD=∠∠,两式相除得AB DB AC DC =,可得ABBD BC AB AC=+,AC DC BC AB AC =+, 又由cos cos ABD ABC ∠=∠,根据余弦定理得22222222AB BD AD AB BC AC AB BD AB BC+-+-=⋅⋅ 所以()()22222222BD DC BDAD AB BD AB BC AC AB AC BD BC BD BC BC BC=+-+-=+-- 代入可得222AC ABAD AB AC BD DC AB AC AB AC=+-⋅++ABAC AB AC BD DC AB AC BD DC AB AC AB AC ⎛⎫=⋅+-⋅=⋅-⋅ ⎪++⎝⎭.(2)由1AD =,23A π=及ABD ACD ABC S S S +=△△△,可得b c bc += 根据基本不等式得bc b c =+≥,解得4bc ≥,当且仅当2b c ==时等号成立, 又由1AD =,2AD AB AC DB DC =⋅-⋅,可得13DB DC bc ⋅=-≥, 所以DB DC ⋅的最小值是3.[举一反三]1.(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 中,M 为BC 上一点,2AB AC BC =≤,π0,2B ⎛⎫∈ ⎪⎝⎭且15sin 8B =.(1)若AM BM =,求ACAM的值; (2)若AM 为BAC ∠的平分线,且1AC =,求ACM △的面积. 解:(1)因为15sin B =,π0,2B ⎛⎫∈ ⎪⎝⎭,所以27cos 1sin 8B B =-=,因为2AB AC =,所以由正弦定理知sin 2sin C ABB AC==,即sin 2sin C B =,因为AM BM =,所以2AMC B ∠=∠,sin sin 22sin cos AMC B B B ∠==,在AMC 中,sin 2sin cos 7cos sin 2sin 8AC AMC B B B AM C B ∠====. (2)由题意知22AB AC ==,设BC x =,由余弦定理得222217cos 48x B x +-==,解得2BC =或32BC =.因为2AC BC ≤,所以2BC =,因为AM 为BAC ∠的平分线,BAM CAM ∠=∠所以11sin 2211sin 22ABM ACMAB AM BAM BM hS SAC AM CAM CM h⋅∠⨯==⋅∠⨯(h 为底边BC 的高)所以2BM AB CM AC ==,故1233CM BC ==,而由(1)知15sin 2sin C B ==1121515sin 1223ACM S AC CM C =⋅⋅=⨯⨯=△ 2.(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三模)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sin 2A Bb c B +=. (1)求角C ;(2)若AB 边上的高线长为23ABC 面积的最小值. 解:(1)由已知A B C π++=,所以sin sin cos 222A B C Cb b b π+-==, 所以cossin 2C b c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cos sin sin 2CB C B =,因为B 、()0,C π∈,则sin 0B >,022C π<<,cos 02C>,所以,cos sin 2C C =,则cos 2sin cos 222C C C =,所以1sin 22C =,所以26C π=,则3C π=.(2)由11sin 22ABCSc ab C =⋅=,得4ab c =, 由余弦定理222222cos 2c a b ab C a b ab ab ab ab =+-=+-≥-=, 即24c c ≥,因为0c >,则4c ≥,当且仅当4a b c ===取等号,此时ABC 面积的最小值为3.(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在①2sin cos sin b C B c B =+,②cos cos 2B bC a c=-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________. (1)求角B ;(2)若a 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取值范围.解:(1)选①,由2sin cos sin b C B c B =+及正弦定理可得2sin sin cos sin sin B C C B C B +,所以,sin sin cos C B C B ,因为B 、()0,C π∈,所以,sin 0C >,则sin 0B B =>,所以,tan B =3B π∴=;选②,由cos cos 2B bC a c=-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cos 2sin sin cos B C A C B =-, 所以,()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A B B C B C B C A =+=+=, A 、()0,B π∈,sin 0A ∴>,所以,1cos 2B =,则3B π=.(2)因为a c +=0a <<由已知AD DC =,即BD BA BC BD -=-,所以,2BD BA BC =+, 所以,()222242BD BA BCBA BC BA BC =+=++⋅,即())22222242cos33BD c a ac c a ac a c ac aa π=++=++=+-=-22993,344a a ⎛⎡⎫=+=+∈ ⎪⎢ ⎣⎭⎝⎭,所以,34BD ≤<➢考点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交汇问题(2022·浙江省新昌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函数21()cos sin 2f x x x x ωωω=-+,其中0>ω,若实数12,x x 满足()()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为2π.(1)求ω的值及()f x 的对称中心;(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的对边,若()1,f A a =-=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 解:(1)211cos 21()cos sin 2222x f x x x x x ωωωωω-=-+=-+12cos 2sin 226x x x πωωω⎛⎫=+=+ ⎪⎝⎭, 显然()f x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则()()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等于2T,则22T π=,则22ππω=,1ω=;令2,6x k k ππ+=∈Z ,解得,122k x k ππ=-+∈Z ,则()f x 的对称中心为,0,122k k ππ⎛⎫-+∈ ⎪⎝⎭Z ;(2)()sin(2)16f A A π=+=-,22,62A k k πππ+=-+∈Z ,又()0,A π∈,则23A π=,由正弦定理得2sin sin sina b cA B C====,则2sin ,2sin b B c C ==, 则周长为2sin2sin 2sin 2sin 3a b c B CB B π⎛⎫++=+=+- ⎪⎝⎭sin 2sin()3B B B π==+,又03B π<<,则2333B πππ<+<,2sin()23B π+≤,故周长的取值范围为(.[举一反三]1.(2022·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已知函数()sin(),0,0,02f x A x x R A πωϕωϕ⎛⎫=+∈>><<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1)求()f x 的解析式;(2)在锐角ABC 中,若边1BC =,且3212A f π⎛⎫-= ⎪⎝⎭ABC 周长的最大值. 解:(1)由图得2A =,32ππ3π43124T ⎛⎫=--= ⎪⎝⎭,又2πT ω=,所以2ω=, 将点π,012⎛⎫- ⎪⎝⎭代入()2sin(2)f x x ϕ=+,得πsin 06ϕ⎛⎫-+= ⎪⎝⎭,即π,6k k Z ϕπ=+∈, 考虑到π02ϕ<<,故π6ϕ=,即()f x 的解析式为π()2sin 26f x x ⎛⎫=+ ⎪⎝⎭ (2)由π3212A f ⎛⎫-= ⎪⎝⎭3sin A =π0,2A ⎛⎫∈ ⎪⎝⎭,故π3A =, 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π3A =,故ππ,62B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3a b c A B C ==所以2π1sin )1sin sin 333a b c B C B B ⎤⎛⎫++=+=+- ⎪⎥⎝⎭⎦ 31π12sin cos 12sin 26B B B ⎛⎫⎛⎫=++⋅=++ ⎪ ⎪⎝⎭⎝⎭ 又ππ2π,633B ⎛⎫+∈ ⎪⎝⎭,故π2sin (3,2]6B ⎛⎫+∈ ⎪⎝⎭,故ABC 周长的最大值为3. 2.(2022·山东淄博·三模)已知函数21()3cos cos (0)2f x x x x ωωωω=-+>,其图像上相2π44+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4a =,12bc =,()1f A =.若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求AD 的长.解:(1)因为()211cos cos 2cos 222f x x x x x x ωωωωω=-+=-πsin 26x ω⎛⎫=- ⎪⎝⎭, 设函数()f x 的周期为T ,由题意222444πT ⎛⎫+=⎪+ ⎝⎭,即2224ππω⎛⎫= ⎪⎝⎭,解得1ω=, 所以()πsin 26f x x ⎛⎫=- ⎪⎝⎭. (2)由()1f A =得:sin 216A π⎛⎫-= ⎪⎝⎭,即22,Z 62A k k πππ-=+∈,解得,Z 3A k k ππ=+∈, 因为[0,]A π∈,所以π3A =,因为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所以ABC ABD ACD S S S =+,即111sin sin sin 232626bc c AD b AD πππ=⋅⋅+⋅⋅,可得AD = 由余弦定理得:,()22222cos 3a b c bc A b c bc =+-=+-,而12bc =,得()252b c +=,因此AD =。
人教版高考总复习一轮数学精品课件 第五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解答题专项(二)三角函数中的综合问题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解由正弦定理可得
− =
cos +cos
sin cos +sin cos
(2)若
=
sin − −sin
sin +
sin −
sin
=
−
sin +
sin +
解得cos =
2
(负值舍去).
3
5
+ cos 2
4
= 1,
(2)若 = 3, = 3cos ,求△ 的周长.
解由 = 3cos 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 3sin cos .
在△ 中, + + = π,则sin + = 3sin cos ,
求的最小值.
1
2
解因为 = 4, = 3,所以△ 的面积为 × 4 × 3 ×
3
2
= 3 3,
3 3
.
2
所以△ 的面积为
设 = , = ,所以
3
4
=
3 3
,
2
即 = 6.
在△ 中,由余弦定理知
=
2
+ 2
−
π
2cos
3
当且仅当 = 时等号成立.
∴ 2sin cos − 2cos sin = sin cos + cos sin ,
∴ sin cos = 3cos sin ,
∴ sin = 3cos ,
即tan = 3.又∵ 0 < <
∴ sin =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高三第一轮复习数学---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2.能正确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关系式A B C π++=,解决三角形中的计算和证明问题.二、教学重点: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形式,利用三角公式解一些有关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三、教学过程:(一)主要知识: 掌握三角形有关的定理:正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 θ, bcacb2cos 222-+=θ;R Cc Bb Aa 2sin sin sin ===内角和定理:A+B+C=180°,sin(A+B)=sinC, cos(A+B)= -cosC,cos2C =sin2B A +, sin2C =cos2B A +面积公式:S=21absinC=21bcsinA=21casinBS= pr =))()((c p b p a p p --- (其中p=2cb a ++, r 为内切圆半径)射影定理:a = b cos C + c cos B ;b = a cos C + c cos A ;c = a cos B + b cos A (二)例题分析:例1.在ΔABC 中,已知a=3,b=2,B=45°,求A,C 及边c .解:由正弦定理得:sinA=23245sin 3sin =⋅=bB a ,因为B=45°<90°且b<a,所以有两解A=60°或A=120°(1)当A=60°时,C=180°-(A+B)=75°, c=22645sin 75sin 2sin sin +=⋅=B C b ,(2)当A=120°时,C=180°-(A+B)=15 °,c=22645sin 15sin 2sin sin -=⋅=BC b思维点拨: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问题,用正弦定理解,但需注意解的情况的讨论.例2. △ABC 中,若22tan tan ba BA =,判断△ABC 的形状。
版高三数学一轮 3.2 解三角形精品复习学案
2012版高三数学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2解三角形【高考目标导航】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考纲点击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热点提示(1)利用正、余弦定理求三角形中的边、角及其面积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2)常与三角形等变换相结合,综合考查三角形中的边与角、三角形形状的判断等; (3)在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常作为工具求角和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二、应用举例 1、考纲点击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热点提示(1)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角度、方向、距离及测量问题的考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3)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都可能考查,多属中低档题。
【考纲知识梳理】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cos ,cos ,cos .bc A ac B ab C 注:在ΔABC 中,sinA>sinB 是A>B 的充要条件。
(∵sinA>sinB ⇔22R R>⇔a>b ⇔A>B ) 2、在在ΔABC 中,已知a,b 和A 时,解的情况如下:3、三角形中的一些常用结论在⊿ABC中,设角A、B、C的对边长度分别为(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π(2)三角形中的诱导公式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3)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三个重要结论①A>B>C⇔sinA>sinB>sinC;②sinA:sinB:sinC=a:b:c.③二、应用举例1、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1)仰角和俯角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文的叫俯角(如图①)(2)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②)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别是:三者的参照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实际测量中的常见问题知识拓展实际问题中的常用术语1.仰角和俯角与目标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①).2.方向角相对于某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 3.方位角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 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②). 4.坡度(又称坡比)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从A 处望B 处的仰角为α,从B 处望A 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α+β=180°.( × ) (2)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0,π2.( × ) (3)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 )(4)方位角大小的范围是『0,2π),方向角大小的范围一般是⎣⎡⎭⎫0,π2.(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P11例1』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 所在的同侧河岸边选定一点C ,测出AC 的距离为50 m ,∠ACB =45°,∠CAB =105°后,就可以计算出A ,B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 m.答案 50 2解析 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ACB =ACsin B ,又∵B =30°,∴AB =AC sin ∠ACBsin B =50×2212=502(m).3.『P13例3』如图,在山脚A 测得山顶P 的仰角为30°,沿倾斜角为15°的斜坡向上走a 米到B ,在B 处测得山顶P 的仰角为60°,则山高h =______米.答案 22a解析 由题图可得∠P AQ =α=30°,∠BAQ =β=15°,△P AB 中,∠P AB =α-β=15°, 又∠PBC =γ=60°,∴∠BP A =()90°-α-()90°-γ=γ-α=30°, ∴a sin 30°=PBsin 15°,∴PB =6-22a , ∴PQ =PC +CQ =PB ·sin γ+a sin β =6-22a ×sin 60°+a sin 15°=22a .题组三 易错自纠4.在某次测量中,在A 处测得同一半平面方向的B 点的仰角是60°,C 点的俯角是70°,则∠BAC 等于( ) A .10° B .50° C .120°D .130°答案 D5.如图所示,D ,C ,B 三点在地面的同一条直线上,DC =a ,从C ,D 两点测得A 点的仰角分别为60°,30°,则A 点离地面的高度AB =________.答案3 2a解析由已知得∠DAC=30°,△ADC为等腰三角形,AD=3a,所以在Rt△ADB中,AB=12AD=3 2a.6.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某救生艇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转动,失去动力的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此时,风向是北偏东30°,风速是20 km/h;水的流向是正东,流速是20 km/h,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救生艇在洪水中漂行的方向为北偏东________,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km/h. 答案60°20 3解析如图,∠AOB=60°,由余弦定理知OC2=202+202-800cos 120°=1 200,故OC=203,∠COy=30°+30°=60°.题型一求距离、高度问题1.(2018·吉林长春检测)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m.答案10 3解析如图,OM=AO tan 45°=30(m),ON=AO tan 30°=33×30=103(m),在△MON中,由余弦定理得,MN=900+300-2×30×103×3 2=300=10 3 (m).2.(2017·郑州一中月考)如图所示,在山顶铁塔上B 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 的俯角为α,在塔底C 处测得A 处的俯角为β.已知铁塔BC 部分的高为h ,则山高CD =________.答案h cos αsin βsin (α-β)解析 由已知得,∠BCA =90°+β,∠ABC =90°-α,∠BAC =α-β,∠CAD =β.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AC sin ∠ABC =BCsin ∠BAC,即AC sin (90°-α)=BCsin (α-β),∴AC =BC cos αsin (α-β)=h cos αsin (α-β).在Rt △ACD 中,CD =AC sin ∠CAD =AC sin β=h cos αsin βsin (α-β).故山高CD 为h cos αsin βsin (α-β).3.(2018·日照模拟)一船以每小时15 km 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 处看到一个灯塔B 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上,行驶4 h 后,船到达C 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的方向上,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________ km.答案 30 2解析 如图,由题意知,∠BAC =30°,∠ACB =105°,∴B =45°,AC =60,由正弦定理得BC sin 30°=AC sin 45°, ∴BC =302(km).思维升华 求距离、高度问题的注意事项(1)选定或确定要创建的三角形,要首先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放在另一确定三角形中求解.(2)确定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题型二 求角度问题典例 如图所示,位于A 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 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 前往B 处救援,则cos θ的值为________.答案 2114解析 在△ABC 中,AB =40,AC =20,∠BAC =120°,由余弦定理得BC 2=AB 2+AC 2-2AB ·AC ·cos 120°=2 800,得BC =207.由正弦定理,得AB sin ∠ACB =BC sin ∠BAC, 即sin ∠ACB =AB BC ·sin ∠BAC =217. 由∠BAC =120°,知∠ACB 为锐角,则cos ∠ACB =277. 由θ=∠ACB +30°,得cos θ=cos(∠ACB +30°)=cos ∠ACB cos 30°-sin ∠ACB sin 30°=2114. 思维升华 解决测量角度问题的注意事项(1)首先应明确方位角或方向角的含义;(2)分析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示意图,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3)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可用数学方法解决的问题后,注意正弦、余弦定理的“联袂”使用.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已知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察站C 的距离相等,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40°的方向上,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则灯塔A 在灯塔B 的______的方向上.答案北偏西10°解析由已知∠ACB=180°-40°-60°=80°,又AC=BC,∴∠A=∠ABC=50°,60°-50°=10°,∴灯塔A位于灯塔B的北偏西10°的方向上.题型三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典例(2018·石家庄模拟)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2a-c)cos B-b cos C=0.(1)求角B的大小;(2)设函数f(x)=2sin x cos x cos B-32cos 2x,求函数f(x)的最大值及当f(x)取得最大值时x的值.解(1)因为(2a-c)cos B-b cos C=0,所以2a cos B-c cos B-b cos C=0,由正弦定理得2sin A cos B -sin C cos B -cos C sin B =0,即2sin A cos B -sin(C +B )=0,又C +B =π-A ,所以sin(C +B )=sin A .所以sin A (2cos B -1)=0.在△ABC 中,sin A ≠0,所以cos B =12,又B ∈(0,π),所以B =π3. (2)因为B =π3, 所以f (x )=12sin 2x -32cos 2x =sin ⎝⎛⎭⎫2x -π3, 令2x -π3=2k π+π2(k ∈Z ),得x =k π+5π12(k ∈Z ), 即当x =k π+5π12(k ∈Z )时,f (x )取得最大值1. 思维升华 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要借助三角函数性质的整体代换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还要结合三角形中角的范围,充分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题.跟踪训练 设f (x )=sin x cos x -cos 2⎝⎛⎭⎫x +π4. (1)求f (x )的单调区间;(2)在锐角△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f ⎝⎛⎭⎫A 2=0,a =1,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解 (1)由题意知f (x )=sin 2x 2-1+cos ⎝⎛⎭⎫2x +π22=sin 2x 2-1-sin 2x 2=sin 2x -12. 由-π2+2k π≤2x ≤π2+2k π,k ∈Z, 可得-π4+k π≤x ≤π4+k π,k ∈Z ; 由π2+2k π≤2x ≤3π2+2k π,k ∈Z, 可得π4+k π≤x ≤3π4+k π,k ∈Z .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π4+k π,π4+k π (k ∈Z );单调递减区间是⎣⎡⎦⎤π4+k π,3π4+k π(k ∈Z ). (2)由f ⎝⎛⎭⎫A 2=sin A -12=0,得sin A =12, 由题意知A 为锐角,所以cos A =32. 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bc cos A ,可得1+3bc =b 2+c 2≥2bc ,即bc ≤2+3,当且仅当b =c 时等号成立. 因此12bc sin A ≤2+34. 所以△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34.函数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典例 (12分)某港口O 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 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 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 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 小时与轮船相遇.(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思想方法指导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以设出第三边,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求解;对于三角形中的最值问题,可建立函数模型,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解决. 规范解答解 (1)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 海里,则『1分』S =900t 2+400-2·30t ·20·cos (90°-30°) =900t 2-600t +400=900⎝⎛⎭⎫t -132+300.『3分』 故当t =13时,S min =103,v =10313=30 3. 即小艇以303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6分』(2)设小艇与轮船在B 处相遇.则v 2t 2=400+900t 2-2·20·30t ·cos(90°-30°),『8分』故v 2=900-600t +400t2.∵0<v ≤30, ∴900-600t +400t 2≤900,即2t 2-3t ≤0,解得t ≥23. 又当t =23时,v =30, 故当v =30时,t 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23. 此时,在△OAB 中,有OA =OB =AB =20.『11分』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航行方向为北偏东30°,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