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我变小了-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矮小的植物。
2.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掌握科学知识。
3.掌握“水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二、教学内容:《我变小了》三、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2.掌握“水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话题:“我变小了”,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变小了会看到什么?2.让学生发散想象,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的身体构造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讲解对矮小植物的观察研究。
二、讲解新知:1.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矮小的植物,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小植物为什么叫矮小植物?2.通过实验发现矮小植物中的细胞数量比较少,说明矮小植物的身体构造简单的多。
通过此实验,学生了解了一个知识点,即矮小植物的身体构造简单。
3.教师向学生介绍科学家们使用的“水下显微镜”,并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如何使用“水下显微镜”。
三、实验探究:1.将矮小植物放入含有少量水的显微镜中,使用“水下显微镜”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了解矮小植物的细胞特征。
2.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发现,矮小植物的细胞数量多少与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矮小植物的细胞比较简单,数量也比较少。
四、课堂练习:1.让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矮小植物的细胞数量相对较少?”2.提问:“你们认为矮小植物的身体构造简单与环境有关系吗?”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五、总结和评估:1.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实验结果。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学习同学的看法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下节预告:下节课将讲解其他类型的矮小植物,并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植物的生长特征。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和我的妈妈二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学小动物三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一【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我变小了后发生的事情。
2、感受变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图片:小熊一家(小熊、变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妈妈、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图四张(我变小后发生的事情)2、故事ppt《我变小了》。
【活动过程】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出示小熊师:小朋友们,你们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
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师:看看我家里有谁?(爸爸、妈妈、姐姐、哥哥)3、师:今天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关于我们的。
教师继续讲述: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里的我和现实的我有什么不一样?(大、小)教师小结:有一天,我梦见我变小了。
二、仔细观察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我变小了后发生的事情。
1、出示大图一(我和爸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用故事里的话来总结;个别——集体)师:瞧,我和爸爸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教师用书里的话请幼儿说一说:爸爸带我出去玩,让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师: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还需要走路吗?师: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觉怎么样?(不用自己走路,真好!)师:你会把爸爸带我出去玩的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教师带幼儿一起说一说;幼儿自己说一说)2、出示图片二(我和妈妈)师:我和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呢?妈妈给了我什么呀?这根棒棒糖怎么样?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3、出示图片三、四师:在梦里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自己选一幅图来说一说。
(讨论、交流)师:我变小了,姐姐让我干( )什么了?师:我变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师提问:当我梦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变小了(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语言我变小了(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语言我变小了一幼儿园小班语言我家有几口二幼儿园小班语言我是个大苹果三幼儿园小班语言我变小了一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我变小了后发生的事情。
2、感受变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图片:小熊一家(小熊、变小的小熊、熊爸爸、熊妈妈、熊姐姐、熊哥哥),故事大图四张(我变小后发生的事情)2、故事ppt《我变小了》。
活动过程:一、出示故事主人公,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出示小熊师:小朋友们,你们好(小熊,你好!)——熟悉故事的主要人物形象2、出示小熊的其他家人师:看看我家里有谁?(爸爸、妈妈、姐姐、哥哥)3、师:今天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就是关于我们的。
教师继续讲述: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里的我和现实的我有什么不一样?(大、小)教师小结:有一天,我梦见我变小了。
二、仔细观察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简单的话来说一说我变小了后发生的事情。
1、出示大图一(我和爸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用故事里的话来总结;个别——集体)1)师:瞧,我和爸爸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我在哪呢?(爸爸的口袋里)教师用书里的话请幼儿说一说:爸爸带我出去玩,让我坐在他的口袋里。
2)师:爸爸在走路,那我坐在他的口袋里还需要走路吗?3)师:我不用自己走路,感觉怎么样?(不用自己走路,真好!)4)师:你会把爸爸带我出去玩的事情连起来说一说吗?(教师带幼儿一起说一说;幼儿自己说一说)2、出示图片二(我和妈妈)师:我和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呢?妈妈给了我什么呀?这根棒棒糖怎么样?我拿到棒棒糖后怎么了?3、出示图片三、四师:在梦里还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自己选一幅图来说一说。
讨论、交流师:我变小了,姐姐让我干什么了?师:我变小了,我和哥哥又在干什么?3、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师提问:当我梦醒了,我又干了什么?(-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三、完整欣赏故事《我变小了》师:我们完整地听一听这个故事吧,如果你会说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来说说,好吗?。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教学背景教学宗旨: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和冒险,并通过自身经验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教学对象:幼儿园小班,年龄4-5岁。
教学时间:每周3次,每次40分钟。
本教案为第2次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并回答“我变小了”这个问题。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变小的经验和感受。
3. 能够感知和表达与自己相似或不同的情感体验。
4. 能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发挥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化身小精灵(语言启蒙游戏)。
2.探秘变小世界(体验性游戏)。
3.变身大侦探(评价与反思)。
教学流程1. 化身小精灵•学生站到教师面前,教师以一个小精灵的形象出现。
•教师用蹦跶、摆手、点头、眨眼等动作和表情,引导幼儿发出相应的语音反应(如“蹦跳、蹦跳、蹦跳”、“你好、你好、你好”等)。
•通过这个小游戏,让幼儿学会用语音表达自己的情感状态,提升语言运用技能。
2. 探秘变小世界•教师让幼儿闭上眼睛,告诉他们:现在你们要去探秘变小的世界,别害怕,我会一直陪伴着你们。
•教师在教室中布置各种大小不同的物品和玩具,让幼儿自由地在其中探索和游戏。
•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用意象描述自己在变小后的新体验,如“我的手指头好像很长很长,可以够到很远的地方”、“我的声音好像被压缩了,变得好可爱”等。
•通过这个游戏,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发展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3. 变身大侦探•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评价这个游戏的好处和不足,如“我喜欢这个游戏,因为我可以自由地玩,感觉很有趣”、“我不太喜欢这个游戏,因为我不知道该做什么,觉得无聊”等。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如果再玩这个游戏,如何让它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通过这个游戏的评价和反思,帮助幼儿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要在体验性游戏的基础上,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探索变小的世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我变小了》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我变小了》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变小”的概念。
1.2 培养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3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社交技能的发展。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故事课件:《我变小了》2.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2.3 积木或其他小型玩具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变小”的故事或经历。
3.2 教师讲述故事《我变小了》,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想象自己如果变小了,会去做什么有趣的事情。
3.4 创意绘画:邀请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变成小怪物后的样子。
3.5 角色扮演:让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共同进行家庭阅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幼儿分享关于“变小”的想象。
4.2 组织幼儿园小型运动会,让幼儿体验“变小”后在游戏中带来的乐趣。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5.2 关注幼儿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能。
5.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幼儿在家的表现。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故事讲述: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6.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
6.3 创意绘画:培养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
6.4 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第七章:教学内容7.1 故事《我变小了》的学习,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体会故事的情感。
7.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7.3 通过创意绘画,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变成小怪物后的样子。
7.4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合作意识。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变小”的故事或经历。
小班语言活动我变小了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我变小了》教案与反思一、活动简介本次活动针对3-4岁小班儿童的语言发展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拓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包括以下步骤:1.身体动作模仿:导师以动画片《我变小了》中的小人物为模板,示范一系列身体动作,让幼儿模仿跟随。
这一步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动手动脑、提高归纳类比能力。
2.感性体验:导师播放《我变小了》的片段,指导幼儿感知画面中的色彩、音响和情感,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
3.语言表达:让幼儿回忆《我变小了》这部动画片中出现的人物、场景和情节,鼓励他们用幼儿语言自由表述,并营造积极的语言环境,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说话。
4.创意游戏:导师指导幼儿进行一场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模仿电影中的小人物,结合自己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流程本次活动预计耗时1小时,具体流程如下:时间内容09:00-09:10导师简短介绍活动内容09:10-09:20身体动作模仿09:20-09:30感性体验片段09:30-09:45语言自由表述环节09:45-10:00创意角色扮演10:00结束本次活动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观察和记录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我发现本次活动达成了教学目标,幼儿们的语言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总体而言,幼儿吸收了新知识,对身体动作的模仿也比以往更加自然。
2、设计是否合理?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幼儿的体验,尽可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设计。
为了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我们不断加入互动性环节,如角色扮演、感性呈现等。
需要提高的是,活动过程中,未对所有孩子均进行同等的引导与询问,需要更加关注在活动中包容每个孩子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3、活动的可持续性如何?本次活动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有待结合情境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使用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教学目标1.学习如何使用形容词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大小;2.学习通过绘本故事了解成长和变化的概念;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绘本《我变小了》;2.PPT课件;3.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播放一段与成长和变化有关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成长和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2. 呈现绘本通过PPT课件呈现绘本《我变小了》。
教师可以将绘本分为若干部分展示,通过口语和动作引导学生理解。
3. 感悟教学通过绘本,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为什么会变小?他们喜不喜欢变小?学生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语言学习通过绘本,向学生介绍形容词,例如大和小,胖和瘦等。
然后带领学生合理使用这些形容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大小。
5. 结束活动与学生一起生成一个文档,记录下学生的想法和语言描述的实例。
教学评估通过几个小练习和互动可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生可以逐个展示自己画的一张图画,并通过语言表达来描述画中的人或事物。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估并认真纪录。
课后延伸学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学习和训练,例如在家和家人或是宠物进行交流,练习语言表达。
学生也可以通过互动玩具模拟不同的体验,如歌唱、跳舞、模仿动物等。
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水平。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成长和变化的概念,学习数个形容词,同时增强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教师在上课中注重互动和引导,使得孩子们的学习更加有趣,活泼,生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取得更好的语言表达成效。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身体》,详细内容为《我变小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感知身体的奇妙变化,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变小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主人公变小后的奇妙体验。
2. 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变小后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身体变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变小后的感受。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身体变化的奇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磁铁黑板、身体变化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身体变化道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身体的变化,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变小后的奇妙体验。
讲解故事时,注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境。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主人公变小后的感受。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如:“我变小了,感觉桌子好高啊!”4.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用身体变化道具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察并评价。
5. 小结(5分钟)6. 板书设计(5分钟)在黑板上展示故事主题“我变小了”,并画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场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变小后的奇妙体验。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想象,画出变小后的场景和感受。
2. 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讨论变小后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续编故事,想象主人公变小后还会遇到哪些奇妙的事情。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协助幼儿观察家中物品变小后的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变小后的感受。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1)学会描述本身变小的过程;(2)学习和运用“变小”时所使用的基本词汇;(3)通过游戏和互动交流,积累丰富语言阅历。
2、思维目标:(1)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2)让幼儿认得并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3)让幼儿学会重视细节,从中取得信息。
3、情感目标:(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到学习新学问的欢乐;(2)激励幼儿发挥本身的想象和制造力,加强自信念;(3)通过讲解和游戏,让幼儿认得到本身与四周环境的联系,感受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画册,呈现幼儿变小的过程;2、大号玩具或用布料代替的巨型服装,让幼儿亲身体验变小的过程;3、绘本或其他故事书籍,叙述变小的故事;4、做游戏所需的材料,如融音块、积木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1. 准备一张本身幼儿园时的照片,呈现给孩子们看,并引导他们描述本身小时候的样子。
2. 准备一组图片或画册,呈现由大到小的不同物品,带领孩子发觉和讨论变小的现象。
2、主体环节1. 讲解“变小”的过程和可爱的结果给幼儿看变小的故事图片,例如《贝贝造物记》里的小兔子变小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物质在变小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如从原来的大号玩具变成小号玩具,颜色不同等等。
老师要与孩子互动交流,激发孩子的古怪心和探究欲。
2. 亲身体验变小的过程为幼儿准备一种可以穿上的巨型衣物,让他们体验变小的过程。
也可以通过游戏,让幼儿通过组装积木、拼图等方式,亲身体验变小的过程,让孩子们了解变小的好处和过程。
3. 运用基本词汇,描述变小的过程和幼儿的感受。
老师和幼儿一起运用基本词汇,如“小”“大”“颜色”等,描述变小的过程和孩子的感受。
如“我变小了,我的衣裳也变小了,颜色也不一样了,感觉很有趣味。
”4. 讲解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老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解变小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幼儿通过玩游戏、听故事等方式去学习变小这个主题。
3、课堂互动1. 观看变小的故事,培育想象力老师为孩子们叙述变小的故事,激励孩子们想象本身也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加添孩子们对变化的感知和认知。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变化》,详细内容为“我变小了”。
通过讲述小兔子无意间喝了神奇水后变小了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感受变小后的奇妙世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的情节,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想象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变小后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想象自己变小后的情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复述故事主要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小兔子手偶、神奇水道具。
2. 学具:画纸、水彩笔、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故事课件,以小兔子手偶形式展示小兔子喝神奇水变小的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并激发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述故事《我变小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兔子变小后的奇妙经历,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们互相分享变小后的趣事,鼓励幼儿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象。
4. 情景再现(5分钟)请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子,喝神奇水后变小,让其他幼儿观察并描述变小后的情景。
6. 创作环节(10分钟)每个幼儿在画纸上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变小后的情景,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7.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画板上,与其他幼儿分享,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变小了》2. 故事主要情节:小兔子喝神奇水变小,经历奇妙冒险,变回原样。
3. 关键词:变小、奇妙、想象、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变小后的情景,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示例:我变小后,能看到蚂蚁搬家,还能在花朵上跳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我变小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品教案《我变小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想象》,详细内容为“我变小了”。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变小后的所见所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表达自己变小后的感受。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卡片、多媒体课件、磁性白板。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故事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片上的小动物怎么了?”让幼儿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我变小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动物变小后的经历,讲解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如“变小、变大、神奇、想象”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变小了,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让幼儿用画笔、彩笔、剪刀和胶棒等学具,将自己的想象画出来。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我变小了》2. 关键词:变小、变大、神奇、想象3. 故事梗概:小动物们变小后的有趣经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2. 答案要求:充分发挥想象,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变小后的生活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关注幼儿在语言表达、想象力和观察力方面的进步。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共同体验变小后的奇妙世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语言描述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自我》,详细内容为《我变小了》。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感知自我,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互相帮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变小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身穿变小道具,以变小后的形象出现,引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老师怎么变小了?变小后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我变小了》的故事。
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引导幼儿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回答。
5. 小组讨论(5分钟)6. 展示与分享(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我变小了》2. 关键词汇:变小、奇妙、想象、表达3. 句型:如果……会……;我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变小后的情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个别幼儿进行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与父母分享故事内容,用故事中学到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父母可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体验变小后的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变小后的情景。
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我变小了》2篇
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2)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2)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2.能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活动3.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学重点:1.语言结构:“变小了”2.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动词和名词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教学准备:1.小班语言教材2.图片或实物,用于教学辅助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5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询问他们最近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如“这是什么?它是大还是小?”等。
二、听力活动(10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词语,指出谁在变小了。
三、口语交流活动(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如“这是什么?它是大还是小?”等。
2.让学生小组讨论,在5分钟内,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变小了”的事情,并与同组成员进行交流。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四、阅读活动(10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朗读。
2.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道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
五、写作活动(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种小型工具或玩具,引导学生进行“变小了”的写作活动。
2.让学生根据所展示的物品,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描述自己变小后发生了什么。
六、总结与小结(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询问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让学生进行小结,提醒他们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所学的语言。
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2)精选2篇(二)教案《我变小了》1. 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2. 能理解故事中的不同场景和角色。
3. 能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故事中的某些情节。
《我变小了》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我变小了》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体验到变小后的有趣经历。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友情,懂得分享。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我变小了》2. 相关诗歌或儿歌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变小后的有趣经历。
2. 通过诗歌或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下运用语言。
2. 教育幼儿珍惜友情,懂得分享。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2. 相关诗歌或儿歌的课件或挂图3. 手工材料(如剪纸、彩纸等)4. 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体验到变小后的有趣经历。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珍惜友情,懂得分享。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我变小了》:讲述一个小女孩意外变小后,在她的世界里经历的种种有趣的故事。
2. 相关诗歌或儿歌:选取一首关于友谊的诗歌或儿歌,让幼儿感受友谊的珍贵。
三、教学重点1. 故事《我变小了》: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变小后的有趣经历。
2. 相关诗歌或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友谊的珍贵。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下运用语言。
2. 教育幼儿珍惜友情,懂得分享。
五、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讲述一个小女孩意外变小后,在她的世界里经历的种种有趣的故事。
2. 相关诗歌或儿歌的课件或挂图:选取一首关于友谊的诗歌或儿歌。
3. 手工材料(如剪纸、彩纸等):让幼儿制作故事中的角色或场景。
4. 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让幼儿绘画自己想象中的“变小世界”。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对“变小”的看法。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教师使用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我变小了》。
2.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有趣情节,让幼儿发挥想象力。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公开课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一、引言幼儿园公开课是家长们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机会,而小班公开课则更是家长们瞭解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窗口。
本篇文章将结合一个幼儿园小班公开课的语言教案《我变小了》,探讨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二、教案背景《我变小了》是一篇针对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
该教案的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模仿生活中的情境,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该教案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观察、揣测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观察: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树叶、蚂蚁等。
通过观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2. 揣测:教师鼓励孩子们猜测物体的用途和特性,例如问孩子们蚂蚁是干什么的、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等。
通过提问,培养孩子们思考问题和形成推测的能力。
3. 表达:教师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和揣测的结果。
例如,孩子们可以用句子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
通过表达,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效果在实施该语言教案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以下效果:1. 孩子们观察力提高: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事物,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孩子们能够注意到物体的细节,例如树叶上的纹理、蚂蚁的行动等。
2. 孩子们表达能力增强:通过鼓励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事物和揣测的结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孩子们能够用句子描述物体的特征和用途,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孩子们社交能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揣测结果,从而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孩子们能够互相倾听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反思在实施语言教案《我变小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引导问题的设置:在揣测环节中,教师应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一、教案背景这是一堂针对小班幼儿的语言教案,故事主题为《我变小了》。
通过讲述主人公变小的故事,引导幼儿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基本词汇:我、变小了、房间、玩具等。
2.能够模仿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简单叙述故事情节。
3.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语言创造。
三、教学准备1.故事讲解道具:变小了的玩具人物、房间模型。
2.黑板、白板或投影仪。
3.幼儿绘画用品等。
四、教学步骤及内容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变小了的玩具人物,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等待幼儿回答)对,这是一个玩具人物。
请问,这个人物有多大?(等待幼儿回答)今天我们要讲一个故事,你们相信吗?在这个故事里,我也变成了这么小。
你们想知道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2. 讲故事(15分钟)教师讲述《我变小了》的故事情节,语速适当,语调生动,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以增加幼儿的理解和兴趣。
教师: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变小了,变成了玩具人物一样的大小。
他非常开心,因为他可以进入各种小地方,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他首先来到了自己的房间,看到了很多熟悉的玩具。
他玩得非常开心,直到天黑了,爸爸妈妈发现他不见了,都非常着急。
最终,小明变回了原来的大小,爸爸妈妈也非常高兴。
小明告诉他们,他在变小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非常开心。
3. 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并进行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完故事,有什么感受呢?(等待幼儿回答)教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小明变小了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待幼儿回答)非常好,小明变小了后,他进入了自己的房间,玩了很多可爱的玩具。
教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们变小了,你们会做些什么呢?可以举手回答。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含反思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变化和成长的概念。
2.培养幼儿自主学习和表达的能力。
3.增强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我变小了》。
2.语言表达:描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比如长什么样、喜欢什么玩具、喜欢哪个季节等。
2.展示幼儿照片、玩具等,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变化。
学习(20分钟)1.阅读课文《我变小了》。
2.学会表达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比如:–我小时候很胖,现在长高了,变瘦了。
–我以前不会做饭,现在会做简单的饭菜了。
–我以前不知道怎么去打扮自己,现在会搭配衣服了。
实践(30分钟)1.要求幼儿选择一个玩具或物品,描述它的变化和成长,比如:–我的小熊玩具以前很干净,现在有点脏了,因为我常常抱它。
–我的球以前是红色的,现在变成了粉色的,因为我很喜欢粉色。
2.要求幼儿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选择一个事情,讲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比如:–我以前不喜欢学习唐诗宋词,现在喜欢上了它们。
–我以前不会游泳,现在可以在游泳馆游两圈了。
反思(10分钟)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发现自己变化好大啊!–我很高兴自己可以做到一些以前不会做的事情。
2.鼓励幼儿逐步做到更好,比如:–面对变化,我们应该积极适应。
–成长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了解到变化和成长的概念,并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增强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要更好地围绕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实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变小了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变化和相对计量的概念2.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变小的感受和经历3.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学准备1.一张大幅照片,上面有孩子和成年人的对比2.一张照片上面有孩子的玩具和成年人的物品进行对比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师生互动:“老师,你看我长大了!”孩子们喊道,这时候老师带着一张大幅照片进来,上面有孩子和成年人的对比。
2.老师花一定时间引导孩子们观察照片,解释对比的差异,并告诉孩子们今天要讲的是变化和相对计量。
活动1:变小了(25分钟)1.老师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孩子的玩具和成年人的物品进行对比,让孩子们从样子或大小上感受两者的差异,并鼓励孩子们说出他们的感受。
2.老师告诉孩子们,我今天变小了,让孩子们想象如果自己变得和自己的玩具一样小会发生什么事情。
3.老师分配小组让孩子们讨论,让孩子们有机会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理解。
活动2:我变小了(25分钟)1.老师让每个孩子去找一个成年人和自己站在一起,孩子们用自己脚尖最高点处搭在成年人脚尖最高点处,然后比较高度差。
2.老师让孩子们感受一下自己比成年人低的感觉,并请孩子们描述自己变小的经历和感受。
3.让孩子们用简单的语言和自己的老师分享他们所想象的自己变小的具体情况,如坐在蚂蚁背上、穿过小石子、爬进家的小洞里等等。
总结环节(5分钟)1.老师带着孩子们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今天学习到的东西:变化的概念和相对计量的意义。
2.老师强调如何更好地使用我们的语言和术语去表达我们的想法。
总结今天的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了变化和相对计量的概念。
让孩子们学会用语言和数学的知识去描述和解释身边的事物,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差异,并且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变小了
小班语言
活动目标
●通过阅读故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变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我变小了》故事音频及图片;《我变小了》故事视频。
●材料准备:小熊玩偶。
活动过程
●出示材料“小熊玩偶”,引出活动主题。
——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小熊告诉老师它有个愿望,它希望自己变小一点,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我变小了》第一段至第四段,引导幼儿了解变
小的小熊能和家人做什么。
——和熊爸爸一起出门的时候,变小了有什么好处?
——吃妈妈给的棒棒糖时,变小了有什么好处?
——和姐姐玩娃娃家的时候,变小了有什么好处?
——和哥哥捉迷藏的时候,变小了有什么好处?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我变小了》第五段至第八段,引导幼儿了解没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