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 历史变革

合集下载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 幼儿园课程改革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 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重要举措。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不断推动幼儿园教育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现状和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980年代,我国开始了幼儿园教育的改革探索工作,逐步进行了课程开发和研究。

1990年代,我国出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确立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

20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幼儿园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游戏为主,幼小衔接”的教育理念。

随后,各地幼儿园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多种创新模式。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的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指导。

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尽管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培训不够跟上,教师师资结构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落实新理念。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普遍较高,但幼儿园的师资和教育资源不足,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幼儿园教育普遍存在着过分注重功课、忽视游戏的现象,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由于幼儿园课程改革在不同地区和幼儿园之间的实施不平衡,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三、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实践。

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求。

需要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合作,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园教育,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变革(8.3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向)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变革(8.3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向)

《幼儿园课程》课程教案[讲授新课]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为培养未来有爱国情怀、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打好基础,成为了幼儿教育首要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国幼儿园课程会出现以下各种发展趋向。

一、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幼儿园课程的质量详见教材P296-300(一)幼儿园教育的普及率是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学前教育是否公平,不只是体现在普及率之上,还体现在包括幼儿园资源配置、幼儿园课程政策、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等方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平与质量是难以分割的。

学前教育公平与学前教育质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国际学前教育学术界和实践界过去、现在与未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二)关于学前教育的“质量话语”对于学前教育质量问题的看法和做法的变化:质量应有融入社会文化背景的需要对学前教育质量概念的理解在全球范围内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对过去由小部分专家主宰的质量评价提出异议,主张更多对学前教育有兴趣的专家和教师广泛参与质量评价。

第二,认识到对学前教育质量的看法是具有主观性的,质量是具有价值观基础的、动态性的概念;同时,质量可以以多种视角和理解方式来把握。

第三,讨论质量问题需要考虑背景因素,依据时空环境,理解文化和其他因素的差异性。

(三)越“质量话语”,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并非不要确保质量,而是要重构质量的概念,从而使质量及其延伸的一系列概念与行动都能适应多样性、主体性、多重视角和特定时空的背景。

这样的想法,不仅符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也能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和变革提供启示。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质量,会出现以下的发展趋向:第一,将幼儿教育“为什么”而不是“怎么样”的问题放置于评价教育质量的优先地位,换言之,不要把方法问题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首要标准,而不只是关注如何去培养人的问题。

我国幼儿课程发展历程

我国幼儿课程发展历程

我国幼儿课程发展历程
在我国,幼儿课程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

此时,幼儿教育主要以幼儿园为基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幼儿课程体系。

19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幼儿教育经验,一些幼儿教
育学者开始探索幼儿课程的建设。

此时的幼儿课程重点关注幼儿的认知、语言和社会性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990年代,我国在幼儿课程发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和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

同时,开始推行幼儿园课程标准,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中。

21世纪初,我国进一步深化了幼儿课程改革。

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课程标准》,明确了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教学要求,促进了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此外,我国还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近年来,我国幼儿课程发展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国家课程体系的指导下,各地幼儿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幼儿课程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改革和创新的过程。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幼儿课程的发展逐渐趋
于规范化、科学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未来,我国幼儿课程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全面素质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课件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 课件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质量,会出现以下的 发展趋向:
➢ 第一,将幼儿教育“ 为什么” 而不是“ 怎么样” 的问题放置于评价教育质量的优先地 位,换言之,不要把方法问题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首要标准, 而不只是关注如何去培养人的问题。
➢ 第二,对“ 质量话语” 和“ 意义生成话语” 的取舍,不是“ 非此即彼”,而是对“ 孰轻孰 重” 的把握,应“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和情景而发生变化”。
二、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3. 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张雪门强调的是让儿童“在做中学”。 行为课程是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并不是放任的活动, 教师要对儿童进行指导和帮助,将儿童的活动纳入计划的轨道。
二、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4. 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早期对幼儿教育的影响遍及北 方各省,与陈鹤琴一起被并称为“南陈北张”。
以信息技术改 变传统的幼儿 园课程中的玩 与教
1 2
共建共享数 字教育资源
四、 进一步关注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有赖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关注和 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必然趋向。
幼儿教育及幼儿园课程所追求目标最终是要通过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的 转变才能得以实现。
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并非不要确保质量,而是要重构质量的概念, 从而使质量及其延伸的一系列概念与行动都能适应多样性、主体性、多重 视角和特定时空的背景。这样的想法,不仅符合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和 变革的趋势,也能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和变革提供启示。
一、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原则下提升幼儿园课程的质量
(四) 在“ 质量话语” 与 “ 意义生成话语” 之间

简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

简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

简述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一、介绍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幼儿园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演变出发,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变化,最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早期的幼儿园课程在中国,早期的幼儿园课程主要注重生活技能和品德教育。

幼儿园被视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目标。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自理、社交礼仪、艺术表现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基本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幼儿园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

课程内容逐渐丰富起来,除了生活技能和品德教育外,还注重启蒙教育、语言表达、数学概念等方面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逐渐走向多元化,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四、现代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当下,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

课程内容涵盖了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

幼儿园还注重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满足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

五、展望未来,我国幼儿园课程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课程内容将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幼儿园将与家庭和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共同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六、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与变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一站,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我希望幼儿园能够更加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通过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历史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课程已经从简单的生活技能和品德教育,发展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未来,幼儿园课程将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助力。

以上就是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历史演变的综合分析和展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变革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变革

蒙养院
课程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4、民国初年,基本延续上一时期模式
(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幼儿园课程变革 1、背景
幼儿园课程自身原因
思想基础背景
社会文化基础
2、实践探索
洞察了当时幼儿教育照搬外国所带来的弊病和旧课程的 混乱局面,提出了从课程改革入手,使幼儿教育科学化 、本土化的主张。

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树立了中国近 代学前教育实验的典型。
1927年,张宗麟创建了南京燕子矶幼稚园,这是中 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旨在探索如何创办“中国的、 贫民的、省钱的”乡村幼稚园
1931年,张雪门开始了“行为课程”的研究,认为幼儿 园活动主要是自然和社会两项,其次是工作、美术、文 学、文字、音乐和游戏。
3 政策落实
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1929年9月由教育部令各省市作为暂行 标准试验推行,以后又在各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于1932年 10月由当时的教育部公布,并1936年7月作了修订。这是中国幼儿 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颁布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 行教学纲要》(草案),并于1952年3月和1952年7 月颁布实施。文件规定幼儿园的活动项目有体育、 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
(二)历史影响
逐渐形成的幼儿园学科课程体系,其教育目标明确 ,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 作。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幼 儿园课程,将儿童看成是被动的“容体”;统一化 的集体教育忽略了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无益 于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从注重考虑教师如何教,到研究幼儿在教育过程中 如何从被动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发展。
2、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幼儿园课程改革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幼儿园课程改革

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园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下面将从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正式实施幼儿园教育,同时也开始开展幼儿园课程改革。

当时,幼儿园课程主要以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学前教育课程标准》,从理论和实践上确立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多元发展”等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幼儿园课程改革。

3.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不断出台的政策法规和文件,大大推动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学前教育教学指南》,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教学工作,并强调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二、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成就1.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的课程设置逐渐多元化,不再局限于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是开始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情感、审美等方面的能力。

2. 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僵化,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园课程改革也促使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倡导“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课程质量不均衡。

目前,一些地区的幼儿园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私立幼儿园甚至出现了“以招生为目的”的现象,导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幼儿园教师队伍实力薄弱,一些幼儿园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无法很好地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幼儿园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海课程实验1982年,上海市教育局在日本调研后,开始开展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验。

实验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时间、制定面向儿童发展需要的活动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等方式,改善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第二阶段:全国课程开发1993年,中国国家教委开始鼓励各地开发幼儿园教育课程,要求幼儿园教育课程要达到区域与国家教育教学标准。

这一阶段,各地幼儿园课程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教材体系有所调整,但各地的水平差异较大。

第三阶段:实践性课程改革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幼儿园教育要突出实践性,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

这一阶段,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注重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爱和培养。

第四阶段:学科整合2010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各地幼儿园教育应针对儿童发展特点,学科整合,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的改革中,幼儿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教育手段得到了进一步推进,突出了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特点。

第五阶段:新时代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幼儿园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021年,我国全国两会提出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强学前教育,完善幼儿园教育长效机制”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改革,重视幼儿园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从“无桩杆到有桩杆,从传统到智能化,75%以上准入率到80%以上的提升”。

总结: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不断推陈出新,在逐步实现优质幼教、覆盖全民幼教为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幼儿园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更加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致力于为幼儿提供更具富有特色和质量的教育服务。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前言幼儿园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提高幼儿早期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全面介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

一、前期阶段1. 教育意识的觉醒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幼儿园教育,认识到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部门相继发布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2. 课程研究的探索教育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开始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探索。

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幼儿园教育的一些特点和原则。

二、改革深化阶段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出台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是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指导纲要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对各学科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规范。

2. 课程改革的实施指导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各地的幼儿园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探索适合中国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内容。

3. 教育资源的支持为了支持幼儿园课程改革,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辅材料、教师培训等。

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幼儿园的经费投入,改善了幼儿园的教育设施和教学条件。

三、培训与提升阶段1. 教师培训的重视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关键,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并推出了一系列的培训计划和项目。

2. 教育评估的推进为了保证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效果,教育部门加大了教育评估的力度。

通过对幼儿园教育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推动了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化。

四、成效与展望1. 优秀课程的产生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国幼儿园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了显著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
(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幼 儿园课程变革
1、背景 2、实践探索 3、政策落实 4、历史影响
2、康有为儿童公育思想与 学前课程思想的萌芽 3、清末幼儿园的制度化确 立
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一)中国近代社会幼儿园及其课程的产生
1、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并不存在幼儿园这一 社会性教育机构。
1、1989年,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颁布了《幼儿 园工作规程(试行)》以当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 普遍存在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上 课中心)的状况为矢,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实现: “从单纯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到培养能力,发展 智力,进而研究幼儿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从注重考虑教师如何教,到研究幼儿在教育过程中 如何从被动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发展。
•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 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 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 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 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 傅,居宿于外,学书计。
礼 记
2、康有为儿童公育思想与学前课程思想的萌芽
• • • • • • (1)人本院 (2)育婴院:断乳以后 (3) 慈幼院,3岁 (4)小学院,6岁 (5)中学院,11岁 (6)大学院,16岁
2、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 行)》 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要尊重幼儿的 人格和权利,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 点,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保教并重,要关注个 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认定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幼 儿园教育应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与发展,幼儿园 课程要为幼儿提供整合的、情景化、生活化的经验 。 对课程内容的划分: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艺术等”五个领域。
大同书
课程内容:饮食、身体、语言、唱歌、制作、手工 与 游戏
3、清末幼儿园的制度化确立
清末“新政”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
蒙养院
课程内容: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4、民国初年,基本延续上一时期模式
(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幼儿园课程变革 1、背景
幼儿园课程自身原因
思想基础背景
社会文化基础
2、实践探索

4、历史影响
幼儿园课程在理论上确认了儿童的主体性; 认定了课程应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课程内容 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提出了课程的编制应是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而不 是割裂的。
二、20世纪 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一)学习苏联学前教育思想,批判“活教育”理 论 邀请前苏联的幼儿教育专家戈林娜、卡尔波娃等人 来我国讲学。并在我国推广前苏联的幼儿教育经验 ,主要表现为引进了“作业”,教学大纲为作业规 定了内容和时间,通过作业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教学 。 颁布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 行教学纲要》(草案),并于1952年3月和1952年7 月颁布实施。文件规定幼儿园的活动项目有体育、 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
洞察了当时幼儿教育照搬外国所带来的弊病和旧课程的 混乱局面,提出了从课程改革入手,使幼儿教育科学化 、本土化的主张。 1923年,陈鹤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树立了中国近 。 代学前教育实验的典型。 1927年,张宗麟创建了南京燕子矶幼稚园,这是中 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旨在探索如何创办“中国的、 贫民的、省钱的”乡村幼稚园 1931年,张雪门开始了“行为课程”的研究,认为幼儿 园活动主要是自然和社会两项,其次是工作、美术、文 学、文字、音乐和游戏。
(二)历史影响
逐渐形成的幼儿园学科课程体系,其教育目标明确 ,教育、教学内容系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容易操 作。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幼 儿园课程,将儿童看成是被动的“容体”;统一化 的集体教育忽略了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无益 于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第八章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
历史变革
第一节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变革历史概述
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二、20世纪 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三、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一)中国近代社会幼儿园及 其课程的产生
一、20世纪 20年代 并不存在幼儿园这一社会 至30年代的幼儿园 性教育机构。 课程改革
3 政策落实
颁布《幼稚园课程标准》:1929年9月由教育部令各省市作为暂行 标准试验推行,以后又在各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于1932年 10月由当时的教育部公布,并1936年7月作了修订。这是中国幼儿 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 《标准》提出,幼稚教育的总目标是增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力谋 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协助家 庭教养幼稚儿童(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 《标准》规定幼稚园的课程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 和常识、工作、静息及餐点共七项。课程不按学科分类,而是以 儿童的生活活动来进行,学科服从活动的主题,以活动主题为中 心组织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