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模块化企业的网络组织战略管理模型分析
SCOR模型介绍
SCOR模型介绍SCOR模型是一种供应链管理工具,全称为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
它是由Supply Chain Council(SCC)于1996年开发的,旨在提供一个共有的语言和框架,帮助企业理解、改进和优化其供应链运作。
SCOR模型基于五个核心流程,即计划、采购、供应、制造和送货,通过定义和衡量这些核心流程中的关键性能指标,帮助企业识别和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提高供应链效率和灵活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SCOR模型的各个方面。
1.核心流程:-计划:包括协调销售和市场需求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和资源规划等。
目标是确保供应链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和运营成本。
-采购:涵盖物料采购、供应商评估和合同管理等。
目标是确保供应链能够获得所需的原材料和产品,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供应:涉及供应商选择、成分管理和供应协调等。
目标是确保供应链能够及时地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风险。
-制造:包括生产规划、产能管理和生产控制等。
目标是确保供应链能够高效地生产所需产品,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送货:涵盖订单处理、运输计划和货运执行等。
目标是确保供应链能够准时、正确地交付产品给客户,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
2.性能指标:在每个核心流程中,SCOR模型定义了一系列关键性能指标(KPIs),用于度量供应链的表现和效率。
例如,在计划流程中,常用的KPIs包括销售预测准确率、库存周转率和生产计划完成率等。
这些KPIs帮助企业量化供应链的问题和瓶颈,为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3.流程分类:除了核心流程,SCOR模型还将供应链运作分为两个主要的管理流程和四个支撑流程。
-管理流程:包括战略决策和战术执行两个层次。
战略决策层面的管理流程涉及供应链战略、网络设计和合作伙伴选择等;而战术执行层面的管理流程涉及供应链规划和执行等。
面向工科学生的《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企业战略管理模块教学内容设计及方法改革
教 学 方 法 改
研 究 背景 及 意 义 随着 中 国改 革 开 放 的 深入 发展 ,社 会 对 高 校 毕业 生综 合 职 业 能力 的要 求 不 断提 高 。 0 0 月 , 了更 好地 适 应 “ 2 1 年6 为 十二 五 ” 展 规 划 的基 本 要 求 , 家 制定 了从 2 1 年 至 2 2 年 的 中 发 国 00 00 长期 人 才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重 点 强 调 了对 各 类 人 才 特别 是创 新 型 和应 用 型 人 才 的 大 力培 养 。纲 要 中提 到 的 几 项 重 大人 才 工 程, 如创 新 人 才 推进 计 划 、 业 经 营 管 理 人 才 素 质 提 升 工 程 、 企 专业 技 术 人 才 知识 更 新 工 程 、 年英 才 开 发 计 划 等 , 以往 的 青 与 人 才 培养 重 点 相 比 , 强 调 了人 才 的 实用 价 值 , 培养 大批 不 更 即 仅理 论 知 识 扎 实 , 且 动手 实 践 能 力 强 的新 型 应 用 型人 才 这 而 就要 求 高 校 工 科 毕业 生 必 须 拓 宽 专 业 方 向 ,成 为 既有 专 业 技 术 又有 经 济 头 脑 ,既精 通 技 术 又 懂 经 营 管 理 知识 的 复合 应 用 型人 才 。 见 , 有 技 术 专 长 的工 科 学 生 具备 一 定 的 经 营管 理 可 拥 知识 和实 践 能力 , 仅 是 当 前企 业 发 展 的需 要 , 不 而且 是 个 人 未 来 职业 发 展 的需 要 。 《 业 管 理 》 我 校 作 为 一 门全 面综 合 性 、 作 实 践 性 都 企 在 操 较 强 . 要 面 向 工 科 学 生 开设 的 基 础 性 课 程 . 实 现 上 述 人 主 在 才培 养 目标 中担 负 着 十 分 重要 的 职 责 。我 校 早在 1 7 年 改 建 97 初期 就 开设 了 《 业 管 理 》 程 , 3 多 年 的教 学 历 史 上 经 过 企 课 在 0 数 次 改 革 ,0 1 后 , 们 先 后 推 行 了 集 体 备 课 、 一 教 学 、 20 年 我 统 选 课 制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等 教学 改 革 , 些 举 措 有 效 地 保 障 了该 课 程 的 教 这 学质 量 。 目前 , 着社 会 对 高校 毕 业 生 能 力 要 求 的 变 化 , 随 以及 “ 0 ” 学 生 的 自我 个 性 特 质对 未 来 职 业 发 展 影 响 的 日益 明 9后 显 , 课 程 教 学 还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以保 证 培 养 学 生 的 职 业 该 难 实践 应 用 能 力 。 如课 程 内容 体 系 庞 大 . 生 职 业 能 力 培 养 缺 学 位 , 等 。基 于课 时 , 课 程 的 教 学 只 能停 留在 管 理 基 本 理 论 等 本 和企 业 管 理 常 识 的介 绍 上 , 以 突 出 对 学 生 实 际 能 力 的 培 养 难 和 职业 能 力 的 培养 。 “ 0 ” 学 生 有 较 强 的 独 立 意 识 、 显 9后 的 明 的个 性 特 征 、 成 熟 的价 值 判 断 、 茫 的职 业 规 划 , 行 整 齐 不 迷 现 划 一 的教 学 内容 无 法进 行深 入 细 致 的讲 授 . 能 更 好 地 体 现 不 “ 本 教 学 ” 念 , 以满 足 “ 书 育 人 ” “ 人 理 难 教 和 职业 规 划 ” 深 层 的 次 需 求 。基 于 此 考 虑 , 题 组 成 员 拟 通 过 本 课 程 的 教 学 改革 , 课 提 升 我 校 学 生 的职 业 能 力 , 为未 来 职 业 发 展 奠 定 良好 的 职 业 素养 。 二 、 业 管 理 课程 教 学 改 革 内容 安 排 及 特 色 企 本 着 “ 善 知识 结 构 、 展 职业 素养 ” 教 学 理念 . 课 程 完 拓 的 本 定 位 为 “ 于 职业 能力 培 养 的知 识 扩 展 型 综 合 课 程 ” 为 了 学 基 生 更 好 地学 习本 课 程 内容 . 以及 教 师 组 织课 堂 教 学 . 具 体 教 在 学 内容 安排 中 ,在 保 持 课 程 体 系 的完 整 性 和 系 统 性 的 前 提 下 强 化 “ 理 的 基本 理 论 ” “ 管 、 企业 系统 认 识 ” “ 、 企业 战 略管 理 ” 等 基 础 性 、 合性 理 论 学 习 , 综 在企 业 具 体 运 作 过 程 中所 需 要 掌 握 的专业 职能 管 理 理论 、 法 则 采 用 模 块 化 教 学 的方 式 . 而 构 方 从 成 具有 不 同研 究 方 向 的 《 业 管 理 》 程 。课 程 的 教 学 体 系 分 企 课 成 两 大部 分 :通 用 基 础部 分 . 主要 包 括 企 业 管 理 基 础 理论 模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A)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4分*4=16分)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处理的的人机系统,它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利用过去、当前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决策。
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内涵:凡是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
外延(到目前为止):传感技术:信息采集;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存储与加工; 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控制技术:信息的调控. 硬件、软件之分。
3、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系统详细调查资料的分析,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以及用户的需求、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从数据和功能上, 进行抽象,从而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按照应用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这样一个过程的总称。
重要环节:输出,收集-识别、整理、表达、录入。
二、填空题(2分*5=10分)1、一个完整的条形码由两侧静区、起始字符、_数据区、___校验位_______和终止字符组成。
2、EAN-13条形码:9X的校验位X是______5________________。
3、UPC码包括两种类型:________UPC-A_________和___UPC-E________。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3分×4=12分)1、 PDF47是:BA、一维条形码B、二维条形码2、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独立计算机,用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网络操作系统等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是( B ):A.管理信息系统B.计算机网络C.专家系统D.决策支持系统3、CMM就是软件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可分为五个级别的从初级到高级次序是:( B )A.初始级、确定级、可重复级、管理级和优化级 B.初始级、可重复级、确定级、管理级和优化级 C.初始级、可重复级、管理级、确定级和优化级 D.初始级、管理级、可重复级、确定级和优化级4、UCC/EAN-128条形码的应用标示符00是( A D.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试题(含答案)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练习一1-5BACDC 5-10BDCBD 11-15CBDBA 16-20CABBC 21-25CCBBA 26-31CACCDC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信息和数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信息是载荷数据的物理符号 B.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C.一切数据都能表示信息 D.数据的具体形式和载体无关2.下列关于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的正确描述是()A.计划指标体系属于固定信息 B.查询信息属于流动信息C.可多次使用的信息属于流动信息 D.定额标准信息属于流动信息3.按决策层次分类,将信息分为()A.原始信息、二次信息和永久信息 B.高层信息、中层信息和基层信息C.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D.定额标准信息、计划合同信息和查询信息4.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为()A.EDP、DSS、MIS、EIS B.DSS、EDP、MIS、EISC.MIS、EDP、DSS、EIS D.EDP、MIS、DSS、EIS5.目前计算机都是由_______等五个基本部分构成。
()A.CPU、键盘、鼠标、主机、显示器B.CPU、运算器、控制器、主机、显示器C.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D.CPU、内存、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6.计算机网路的主要功能是资源共享、分布处理和()A.远程传输B.数据通信C.异构机连接D.共同使用打印机7.数据库系统是一种先进的()A.数据组织技术B.数据管理技术C.数据检索技术D.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8.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A.网状模型B.层次模型C.关系模型D.实体联系模型9.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的特征是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和()A.扩展性B.环境适应性C.集体性D.易维护性10.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除了应该具有必要的硬件外,还应该有()A.系统软件B.适合本企业的应用软件C.系统软件或适合本企业的应用软件D.系统软件和适合本企业的应用软件11.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他采用先确定____模型,再设计____模型的思路。
(完整版)战略管理复习提纲
竞争优势与企业战略: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或胜过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超额利润或获取高于所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资源和能力。
战略: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天生的,而是企业在适应和利用环境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重大、长期和根本性的决策和行动创造的。
战略管理学者明兹伯格提出的5个“P”界定战略1.计划(plan):长期计划的企业战略的特点:战略是企业是事前决策,是预订的行为,战略一旦确定就必须严格实施。
2.模式(pattern)一个企业的行为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3.定位(position)有利于处理好动态环境下的战略承诺、决策和行动的关系,也有利于处理好战略一致性和创造性的关系4.愿景/期望(perspective)5.计谋(ploy)*基于定位之下的改变,变化是一种常态。
企业战略的定义:企业在适应和利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为建立、保持和发挥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长期、整体和重大的决策和行动。
产业组织模式1.产业组织模型(I/O模型):企业获利的高低是由企业外部因素决定的。
2.以资源为基础的模型:企业获利的高低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的。
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不仅受其所在行业平均水平收益率的影响,更是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又是大小。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模型1.公司级战略:核心内容就是多行业与多市场组合的经营和管理,主要目的是投资收益率的最大化。
2.经营级战略:核心内容包括目标市场与顾客的选择、经营定位和方式的选择,以及根据上述选择构建的与之匹配的价值创造活动组合与管理模式。
主要目的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最大化。
3.职能级战略: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战略,其母的是提高职能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
企业战略管理者包括: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高层管理者(职业化管理团队)、中层管理者(专门负责职能部门、产品或者市场经营单位的管理者)、专业人士或团队。
计算机三级(信息管理技术)49_真题-无答案
计算机三级(信息管理技术)49(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1. 由数据类的特点将子系统进行分类,下面哪种不属于子系统类?A. 产生数据类但不使用数据类B. 使用数据类来产生另一个数据类C. 使用数据类但不产生数据类D. 不使用数据类也不产生数据类2. J.Martin指出,应该结合数据的战略规划进行必要的业务规划,并以企业模型图来表示,而其中以一个动词来命名的最低层被称为()。
A. 过程B. 职能C. 功能D. 活动3. 一般地,系统可行性分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但不包括()。
A. 技术可行性分析B. 经济可行性分析C. 社会可行性分析D. 军事可行性分析4. 从总体上讲,信息系统开发策略的制定可不考虑()。
A. 自顶向下规划和局部设计相结合B. 规范化原则C. 确定研制队伍的组织形式和人员D. 系统设备、工具和环境的选择5. 原型化方法是对预先定义方法的补充,它的提出基于若干前提和条件,下述哪个不在这些前提和条件之列?A. 需求难以事先严格定义B. 存在快速建造原型的工具C. 有实际存在的系统原型D. 开发可一次完善不需反复6. 将如下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应转换成多少个关系模式?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 数据归类成数据类是被用于下列哪些规划方法?A. 业务过程确定B. 企业模型的建立C. 主题数据库的确定D. 企业实体的确定8. 下面哪个不是数据挖掘的常用的方法?A. 关联规则挖掘B. 分类分析C. 聚类分析D. 结构化开发9. 下面关于MIS和DSS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MIS面对结构化系统,而DSS面对非结构化系统B. MIS侧重于管理,而DSS侧重于决策C. MIS是数据驱动的,而DSS是模型驱动的D. MIS强调集中管理,而DSS趋向于信息的分散利用10. 在利用结构化开发生命周期法开发系统时,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题_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企业战略的内涵答:通常地,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长远性、全局性的经营谋划或方案。
企业战略是一种计划、策略、模式、定位、观念。
(分解为三个基本问题:企业业务是什么?企业业务应该是什么?为什么?企业战略的构成四要素: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2、简述战略管理的过程(可以用图表示)答:(二选一)第一步:对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进行分析第二步:确定企业使命和经营目标第三步:拟定企业战略预选方案第四步:以一贯的或公认的经营理念为标准,选择战略方案第五步:围绕企业战略,分别制定事业部战略及职能战略,形成完整的战略体系和具体的实施计划第六步: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七步:战略执行和控制3、简述企业战略层次的内涵(可以用图表示)答:(二选一)企业战略层次与组织层次相一致1、总体战略:公司战略最高管理层为整个企业确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主要任务:确定企业的业务组合及优先顺序2、事业部战略:经营战略/竞争战略各项经营事业的目标和策略最根本:在某一产品与市场建立竞争优势3、职能战略各职能领域在特定阶段如何形成特定的优势4、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答:1、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2、编制经营计划和制定经营政策的依据3、有利于提高企业家的理念高度5、列举企业战略管理主要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1、古典战略理论:2、竞争战略理论(1)行业结构学派:观点:环境=所进入的行业;行业结构影响着竞争战略;企业要在进入的行业中进行定位。
(2)核心能力学派:观点:现代战争给予核心能力;战略管理的目标:建立核心能力。
(3)战略资源学派:观点:企业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这是竞争战略的基础;战略资源及运用能力的差异,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
6、简述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应包含的主要内容1、一般环境分析:政治法律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科技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分析;2、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竞争要素分析、行业竞争结果模型分析、行业生命周期分析;3、运营环境分析:竞争者分析7、简述企业内部能力分析应包含的内容1、企业资源和能力分析2、价值链分析:单项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分析3、竞争优势分析4、核心能力分析5、SWOT分析8、简述公司战略的基本类型增长型战略:企业在现有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目标发展,实现扩张的战略态势;维持型战略:在现有基础上,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现有的战略态势;紧缩型战略:在一段时间内减少经营规模或者缩小多元化经营的范围9、简述企业经营理念的内涵经营理念是企业对经营活动的目标、目的、原则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界定。
战略管理理论分析
战略管理理论分析引言战略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来实现其目标的管理过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战略管理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战略管理的理论进行分析,包括SWOT分析、波特竞争力模型和资源基础理论。
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企业内外环境的方法。
它通过对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帮助组织制定战略。
SWOT分析包括四个要素:•优势(Strengths):组织在竞争中相对于其他组织的优势,如品牌知名度、独特的产品或技术等。
•劣势(Weaknesses):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的劣势,如高成本结构、陈旧的技术等。
•机会(Opportunities):组织可以利用的市场机会,如新兴市场、技术创新等。
•威胁(Threats):对组织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如竞争对手、政策趋势等。
通过SWOT分析,组织可以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市场机会,应对威胁,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战略。
2. 波特竞争力模型波特竞争力模型是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分析竞争力的工具。
该模型分析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评估其竞争力和利润水平。
波特竞争力模型包括以下要素:•行业内部竞争:该要素主要分析行业内的竞争关系,包括竞争对手的数量、产品差异化程度、市场份额等。
•供应商谈判能力:供应商对于企业的影响力、产品供应稳定性等。
•顾客谈判能力: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包括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强度、价格敏感度等。
•潜在进入威胁:新竞争对手的进入对已有企业的影响程度。
•代替品的威胁:替代产品对已有产品的影响程度。
通过波特竞争力模型,企业可以了解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从而制定适应环境的战略。
3. 资源基础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其竞争优势的源泉。
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包括资金、设备、土地等,而无形资源包括品牌声誉、专利技术、人力资本等。
能力是组织运用资源的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
经济学《战略管理》课程标准
《战略管理概论》课程标准适应专业:经济学课程编号:06414123课程名称:战略管理概论(Strategy Management)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战略管理是一门融合管理科学与领导艺术、既有理论范式又强调灵活应用的综合性、实务型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在能够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诊断企业一般性战略及战术问题,具有初步解决职能层、事业层及公司层战略问题的思维和能力,重点培养适应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及外向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要求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并熟悉国际规范,有较好的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及运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中高级人才。
(三)设计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以课程单元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围绕核心知识模块,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
2、学习单元选取的基本依据是本课程的知识结构及对学生能力培养所需基本原理及方法。
以战略基础,战略环境,战略类型,战略实施与变革等五个单元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准确理解企业战略管理性质的基础上,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活动过程有一个总体把握。
(1)学会战略环境的分析方法、基本竞争战略的设计、企业总体战略的设计、战略实施等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分析工具,学会并利用其解决企业实际面临的战略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定时数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前沿与发展动向有一个初步认识,为后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在素质提升上,让学生树立战略就是命运的思维意识;让学生能从企业整体全局的战略视角来理解日常性工作的意义;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系统把握、开拓大局能力。
2、在知识学习上,使学生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系统过程框架,包括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战略制订的各种基本方法和程序;战略执行、战略控制的各种基本手段与方法等。
管理学原理——海尔集团PEST模型、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
管理学我国已经加入了WTO,这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竞争将空间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科学有效的分析这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为其提出在竞争环境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下面我将对海尔集团进行PEST模型、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
一.PEST模型.所谓“PEST”分析是指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这些因素的变化对海尔集团发展战略管理过程的影响。
1.政治法律环境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便有了海尔集团的前身.在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招标中,海尔冰箱战胜十多个国家的冰箱产品,第一次在国际招标中中标!海尔的发展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2007年,海尔在中国家电市场的整体份额达到25%以上,依然保持份额第一;尤其在高端产品领域,海尔市场份额高达30%以上,其中,海尔在白色家电市场上仍然遥遥领先。
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而现在,海尔集团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
海尔集团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在海尔发展的将近30年来,一直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秉持着遵纪守法的理念,进行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在国内,也是守法企业的代表。
2.经济环境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9年,海尔冰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
战略管理中的策略模型分析
战略管理中的策略模型分析在当今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公司都需要强大的战略管理,并采取有效的决策来实现成功。
作为一种实现公司目标和采取正确的决策的工具,策略模型已经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
策略模型是一个用来分析企业战略的工具,它指导企业制定和执行战略。
它基于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结合了企业环境和行业特点。
在策略模型中,企业需要分析各种因素,如客户需求、竞争对手、市场规模、重要性和成长性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企业可以制定对策和战略,以及实施特定战略行动的计划。
此外,策略模型还可以帮助企业定位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并确定适当的目标和配套战略,以便更好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发挥潜力。
在理解策略模型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策略模型。
一般而言,有三种主要类型:波特的通用竞争战略模型、伯赛克和摩尔的SWOT模型以及麦肯锡的七S模型。
每种模型都有其独特之处,在企业实施之前,需要仔细评估采用哪种模型。
波特的通用竞争战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竞争的模型。
这个模型分成三部分,分别是成本领导、差异化和专门化。
成本领导模型要求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
差异化模型则要求企业提供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使企业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专门化策略则要求企业专注于一些特定的领域,在该领域中取得竞争优势,并进一步开拓市场。
另一个流行的策略模型是SWOT,它结合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分析。
SWOT代表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通过分析SWOT矩阵,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和市场机会,以便开发出更有效的战略。
最后,麦肯锡的七S模型主要关注企业管理初期。
这个模型将企业的成功归结于七个关键因素:战略、结构、系统、技能、风格、员工和共享价值观。
针对每个因素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识别并处理内部问题。
这个模型也可以帮助企业标记自己或行业中存在的弱点,并调整策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的来说,策略模型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完整版)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变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管理、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人机结合系统。
)业务流程重组: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益。
BSP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订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BSP法优点在于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诺兰阶段模型: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不断成熟的成长过程。
诺兰1973年总结了这一规律,并与1980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所谓的诺兰阶段模型。
诺兰阶段模型(简答题):是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该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是不能跳跃的。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
企业信息管理作业答案(全)
《企业信息管理》形成性作业(1)分析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以下几个问题:(1)IT的战略作用是什么?IT战略应与企业的战略相一致。
企业战略是指对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划与谋略。
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来实施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
如对于采取成本领先战略企业,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即时制库存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库存成本;对采取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其可以利用信息系统来增加产品或服务性能;对采取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其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收集,分析相关客户的信息,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有个性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2)IT是如何支持企业的业务活动的?①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②作为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③发展公共关系,为企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④作为一种创新手段,使企业获得新的商业机会;⑤提高财务活动、人事管理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IT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采用信息技术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以生产设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为前提,缩短生产周期和交货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IT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生产优化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优化配置和集约化运行,提高与其他企业的协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反映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2、举例说明什么是战略性信息、战术性信息、操作性信息(业务信息)?三者各自具有什么特点?战略性信息,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时使用的信息:例如市场需求增长率、国家5年发展规划、公司年度产值利润、竞争对手扩建项目方案、国家政策法规等。
特点是:信息量大;范围广;为决策服务;不可预测性。
操作性信息,供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执行已经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或服务活动时使用的信息。
例如:成品库存数、月度生产计划、利润明细表、人才需求计划、职工考勤制度等。
企业战略决策中swot模型分析
企业战略决策中swot模型分析• 1 SWOT分析模型简介• 2 SWOT模型含义介绍• 3 SWOT分析步骤• 4 成功应用SWOT分析法的简单规则• 5 SWOT模型的局限性• 6 SWOT分析法案例分析o 6.1 中国电信的SWOT分析案例o 6.2 某炼油厂SWOT分析案例o 6.3 沃尔玛(Wal-Mart)SWOT分析案例o 6.4 星巴克(Starbucks)SWOT分析案例o 6.5 耐克(Nike)SWOT分析案例SWOT分析模型简介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
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SWOT模型含义介绍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1、机会与威胁分析(OT)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
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
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
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经济学中的企业战略
经济学中的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在经济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指企业为实现其长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计划和决策。
在一个竞争激烈且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经济学中企业战略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并探讨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一、企业战略的核心概念1. 价值创造企业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创造价值。
价值创造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经济利益。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精益求精,提供独特的价值主张,以使其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2. 定位与竞争优势企业的定位决定了其在市场中的位置和竞争策略。
定位是指企业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并通过独特的竞争优势来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这种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低成本、差异化、专业化等方式实现,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 资源与能力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其战略制定和执行的基础。
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物质和非物质资产,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本、技术和品牌等。
能力则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管理和组织这些资源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并发展核心能力,以实现其战略目标。
4. 组件行业与价值链企业往往是在一个更大的行业生态系统中运营。
组件行业是指由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这些企业共同参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价值链则是指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销售的全部过程,企业需要在价值链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并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有效的合作。
二、企业战略的分析方法1. SWOT 分析SWOT 分析是一种常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对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及威胁(Threats)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和威胁,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2. Porter 的五力模型Porter 的五力模型是另一种常用的企业战略分析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资源★★★内容摘要:鉴于国际竞争中效率提升要求,网络组织战略管理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模块化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包括模块化定位、协调运作机制与能力转化提升三方面的网络企业战略管理的模型。
关键词:战略管理网络企业模块化管理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单个企业的资源实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约束。
网络组织逐渐成为企业组织生产和交易活动的有效方式。
但大量实证结果证明,企业网络组织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不稳定性比率维持在30%-50%之间。
企业间的网络联盟与正式组织形式——全资子公司的比较研究表明,企业间的网络联盟成功率低,稳定性更差(杨林,2005),很难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的互惠运作。
因此,为了克服网络组织相对于企业不稳定性,同时发挥市场协调的有效性,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是必须环节。
本文试图从模块化管理的角度,分析网络组织中的模块化定位、管理与协调机制,实现网络组织的动态战略管理。
模块化管理——网络组织有效运作的基础
学者对于网络组织的称呼和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诸如战略管理(Jarillo,1998),企业间网络(Schibany et.al,2000)等。
但网络组织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协调形式,本质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通过正式契约和隐含契约所构成的相互依赖、共担风险的动态组织模式。
网络组织有效运作的基础在于成员之间的“替代性活动”和“互补性活动”
(Richardson,1960,1972),即网络中的企业通过专注于某个产品(工序)研制和生产任务的某个模块,构建自身的“替代性活动”优势,不同类型的行为企业负责不同模块的研制,进而通过不同模块化企业的共同努力研制出性能可靠的产品。
模块化管理通过企业内部较小的能够被独立设计而又能协调运行的各个子系统,设计一种复杂的产品和工艺流程。
其中能够独立设计的部分构成企业基于自身知识能力范围内的替代活动;协调运行的子系统是若干互补活动构成的系统,这一系统构成一个网络组织,使得设计师、设计者和实用者都获得了很大的灵活性。
以模块化管理为基础的网络组织能否协调运作,实现功能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组织的战略管理。
Baldwin和Kim(1997)指出:面对变化迅速的市场和竞争环境,建立在模块化基础上的网络组织战略是必需的。
以模块化企业为个体的网络组织战略管理
企业的战略管理实际上是企业不断寻求有效的处理与其相关利益者之间矛盾的途径的过程,因此网络组织的战略管理即是处理网络中个体企业之间的利益与矛盾的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大致经历了由企业个体之间对抗竞争的战略管理,企业之间建立有限合作的战略管理到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战略管理演变过程,因此网络的战略管理必将实现内部企业互惠合作的商业运作模式,最终实现与外界协调互惠的战略模式。
以模块化管理为核心的网络组织,通过不同的企业负责不同的模块,并且确信通过他们的努力可以生产出可靠的产品,增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复杂技术环境的需求,同时使得设计师、设计者和实用者都获得了很大的灵活性。
因此此时的竞争,已由传统的层级机器所控制的输入——输出光谱中的任何一端市场的战略,转变为组织企业
的独特的异质能力和协调这些关系的方式上。
由此模块化企业的独特性、模块化之间的协调能力、异质能力的转化与提升共同构成了网络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直观起见,可以构建模型(见图1)。
网络中模块化企业的独特性定位。
波特将企业活动看作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生产过程的进行各种活动的系统,所有这些活动可用一价值链来表示。
在价值链中,企业应定位在真正创造价值的“战略环节”上。
在这些战略环节上,企业应具备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独特性物质,这些独特的物质就是企业的能力或特殊能力(菲利普.萨尔尼拉,1957)。
普拉哈拉德与哈默(1990)认为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独特性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调和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企业要保证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获得优势必须培育和发展基于核心能力的独特性物质。
在该模型中的模块化企业有两种战略选择,一种是总设计师型,即具备敏锐的市场信息捕捉能力,为网络中的某个产品的各个模块构成产品确立“可见”信息或相关的设计原则,其独特性在于各个模块设计者确信其总体设计将会在市场上占据优势,从而使模块企业能遵循其确立的设计原则。
另一种战略选择是模块设计者,涉及某个模块(生产的某个部分、研制、营销等)的具体结构、界面,进而参与竞争,其独特性在于掌握设计的隐含信息并具备将其模块推向市场的高超技巧。
从Intel及微软的发展来看,企业是通过开发其专有的产品总体设计已控制可见的设计原则,而把一些隐含信息有关的普通细节交给其他企业去设计,定位于总设计师型的Intel及微软和其中的模块设计者均取得了成功的发展。
但这一过程也是有危险的,某个模
块化企业可以依赖于其在某个模块化设计方面的能力,与其他模块联合,彻底动摇总设计师型企业的地位,80年代Apollo和Sun微系统公司出现遇到过这种危险。
同样,模块化企业同样会出现类似的风险专业化投资能力过剩或被闲置。
因此在网络组织的运作中需要以长期的互惠发展机制。
模块化企业的协和机制
在几个不同组织构成的网络中,存在每一个企业本身是有效的,而组织间的合作努力不一定是有效的(Provan&Milward,1995),如何协调社会网络中模块化企业运作,实现整体最优是网络组织的核心问题。
考虑到模块化的独特性差异程度和合作水平,企业在互动中会产生4种策略:征服(击败对方);盗用(信用丧失);融合(差异消失);协作(互惠的生态系统)。
协作的运作模式是最佳的生态模式。
策略的选择取决于模块化企业对未来的预期结果,而这种结果和网络中的约束机制紧密相关。
一般而言,在网络的低级形态,显性的约束(法律,政策,合约等)是主导协调机制,模块化企业会考虑到预期直接的惩罚与奖励,进而决定策略的选择;而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家族企业的各方均会从长期利益出发选择协调机制,回避短期行为,因为单次的利益行为只能在一次博弈中有效,之后将被剔除出局。
因此,长期的合作模式将选择诚信、信用等隐性约束机制,实现协作互惠基础上的运作模式。
“模块化”企业的动态演进——异质能力的转变和提升
基于模块化企业通过遵循公认网络原则,培育基于适当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基础上的企业模块异质能力,成为网络中的优势者,同时利用网络中的“认知范围的外部经济”(Nooteboom,1999)实现网络组织的产生和成长的
过程。
这一成长具备动态性,体现在模块化企业的逐步结网的过程,利用网络复制模式(Bourdieu和Coleman)形成以模块化分工为基础的网络组织(S1,S2,Si),该系统内部是紧密的、长期的强联结,这种联结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和组织强化性。
但过于一致、狭窄甚至僵化的网络内部联系是危险的,容易形成企业成长和模块定位的锁定效应。
因此可以根据Burt提出的结构洞观点同其他的网络系统建立联系;模块化企业(A1,A2,An)同外部网络子系统(S2,Sn)的节点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新的网络组织s',原有的S1支解,实现网络企业的持续发展。
在上述模型中,网络组织战略管理位于中心,寓意产生向上发展的张力;位于金字塔底部的三个顶点,表示对企业战略起着支撑作用,并产生推动力。
虽然外界环境是企业不可控的,但顾客的需求、市场竞争状况和技术的变革的状况会影响到网络组织的战略定位,同时环境的选择也会受到已有模块化企业的异质性、转化能力与谐和机制选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企业战略的选择。
因此,模块化企业的异质性、谐和机制选择与转化能力、网络组织战略管理,构成了网络组织内部企业战略管理谐和运作的重要要素,四者必须互相适应和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当然外部环境的作用也是网络战略的选择必不可少的作用因素,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结合顾客的需求、竞争状况及技术变革情况统筹考虑,实现网略组织的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