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对基层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几方面的原因 :
统计 与决 策
MARKE NG RES TI EARCH
有利于基 层报表直报 制度 、基层 数据库和超 级汇总制 度的实
三 、 基 层 统 计 建 设 的 几 点 建 议 对
施, 提高统计质量。加快统计部 门合并工作 , 减少 同一区域多个
部门做相 同丁作 的局面 , 开创统计丁作的新 局面。 近年来 , 基层统计建设虽有较大改善 , 但仍有不少问题亟 4建立完善 的 、 . 与经济社会 发展相适应的 , 数量不 多 、 功能
量, 就必须重视基层, 夯实基层统计工作。
本文围绕“ 提高统计调查 能力 , 提高 统计 调查数据质量 ,提高政府统计公 信
力” 这一 主线 , 遵循 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和统计调查事业发展 客观规律相适应 的 原则 ,就如何努力创 新管理机制 和管理
字 ;基层政府 为了粉饰太平 而故 意拉高
冗繁 , 造成这部分统计信息的实用性不强。一些指标解释欠科 计业 务部 门 , 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 之间彼此缺乏沟通 , 对同一 学, 有的是内部专业报表的重复 , 有的因业务主管部门的原 因, 个企业 的同一种数据按照各 自的 I径 和渠道去统计汇总 , : 3 结果
不是全社会和一贯性 的统计 口径 , 有的因单位统计人员不稳定 导致数据不一致 , 无法实现一套表管理。上级统计业务部 门间
( ) 据 搜 集过 难 三 数
( ) 计 人 员整 体 素质 低 六 统
统 计工 作持 证上 岗制度 还有 待加 强 ,有些 单位 人证 不
一
报表收集是基层统计工作 中的最大难题 , 已经严重地影响
,
做 统计 工 作 的是 这个 人 , 持证 的却是 另 一个 人 , 因企 或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中图分 类号 :2 21 F2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5 5 1 ( 0 0)3 0 9 — 1 1 0 — 3 22 1 2 — 1 7 0
一
、
统 计信 息化 的 内涵
统计信息化专业人 才欠缺在 提高统计人员 的整体素质 ,
特 别 在 计 算 机 应 用 能力 上 面临 一 系 列 的 问题 , 主要 表现 在 : ①
目前 ,统 计 信 息 化 是 充 分 利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开 发 利 用
统计信息资源 ,促进统计信息共享 ,提高统计 工作 质量 和效
各级政府对于统 计信息化人才建设重视不够 , 投入较少 ; ②统
制约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统计 信息化建设 意识不强是一个重要原 因。 因此 , 基层统计部门充 分利用各种媒介 , 广泛宣传统计信息化 的重要意义 , 普及统计 信息化 知识 , 利用有 限的资金 , 在广 大干部群众 中营造统 良好 的舆论氛 围, 让他们积极支持和参与统计信息化工作中来 。
从 实际操 能 ,推动统计工作现代化 的过程 ;是信息化 日益渗透统计 工 计信息化专业人才数量不 多, 业人员素质普 遍较低 , ③对于后备信 息化 人才 的培 养不够 , 知识更新缓 作, 与统计 工作各个环节 、 各个方面紧密融 合的过程 。统计信 作能力不高 ; 息 化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 一般认为, 统计信息化就是 : 通过应 用 信息技术,实现在 网络环境下从统计 设计到数 据采集 、 传 输、 处理 、 存储 、 分析和发 布等生产 全过程 的数字 化, 网络 实现 环境下 的政务管理和协同办公,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 和资源共享 , 全方位改造统计工作方式 和手段, 统计 部 门 提高 的生产能力 、 管理能力 、 服务能 力, 统计体制和制度 方法 促进
浅谈现阶段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思考
浅谈现阶段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思考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统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建设成为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也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供了强大支持。
本文将就现阶段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建设虽然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化意识的薄弱。
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大多数是长期从事统计工作的老员工,他们的信息化意识普遍较弱,很难适应信息化建设对其工作方式的改变。
其次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基层单位的资金有限,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也相对较少,导致信息化设备更新缓慢,系统功能不完善,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开展。
再次是信息化应用的专业性不够强。
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应用对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统计学专业知识,而目前人才储备不足,造成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还可以探讨一些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首先是加强信息共享和利用。
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各统计工作单位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利用,避免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是推动统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信息化建设要实现统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统计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精确,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再次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安全保障机制。
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确保信息的安全。
信息化建设是基层统计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统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信息化意识,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培养专业化的信息化人才,探索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为实现统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级统计工作单位能够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思考汇报人:日期:•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背景与意义•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核心问题剖析目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举措•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效率•监测评估与持续改进策略部署目录•结论与展望01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背景与意义统计基层基础薄弱目前,一些基层统计机构存在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等问题,导致基层统计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基层统计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信息化水平低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瓶颈,制约了基层统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现状国内外形势与政策要求国际形势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社会对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数据质量、时效性和可比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国内政策要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通过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国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加快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基层统计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强化统计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监控体系,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基层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02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核心问题剖析缺乏统一领导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导致各项工作推进缓慢。
部门协同不畅各部门之间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的协同作用不明显,存在信息壁垒和沟通障碍。
基层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最新分享
基层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最新分享)随着统计服务的触角向各层级各领域不断延伸,统计服务经济社会管理的价值日益凸显,新常态下,统计工作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统计工作,根在基层;统计数据,实在基础。
基层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和统计数据的源头,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在当前经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逐渐显现。
一、存在问题1、新常态下统计大环境的不断优化与基层统计条件相对落后的矛盾。
当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统计工作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统计大环境不断优化,统计机构网络化,报表台帐标准化,统计管理法制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理念不断创新,统计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统计执法环境不断净化。
但基层的镇办统计条件相对落后。
一是镇办统计机构不健全。
八九十年代**基层成立有统计工作站,由乡镇政府一把手担任,统计人员为副站长,七站八所的负责人为成员,这也是全国基层统计机构建设的一面旗帜,后经几次机构改革,目前,各镇办统计人员岗位在新成立的经济发展办公室,且多数兼职。
二是统计经费不足。
镇办统计工作日常办公条件相对落后,网络等信息化建设跟不上,统计人员的培训、外出调查等无法正常开展。
三是统计信息化程度不高。
*市统计信息系统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伴随几次乡镇机构改革,目前,*市统计信息网络虽然覆盖市、区县、镇办三级政府统计机构,主干网络的结构和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工作网络化的要求,特别是统计内网,镇办统计人员登录困难。
四是统计法律意识欠强。
在镇办基层普遍存在统计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加之镇办统计人员少,执法有畏难情绪,统计执法环境欠佳、力度不强。
2、新常态下统计工作关注度的提升与基层统计公信力缺失的矛盾。
统计指标要更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提质增效升级。
当前,经济出现新趋势,经济的增长靠统计指标数据来反映和体现。
关于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行,统计工作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层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与报送等任务,对于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必然要注重统计人员队伍建设。
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基石,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基层统计工作的开展。
对此,我深入思考了如何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问题。
一、加强基层统计工作1.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责任落实的力度。
要求各级统计部门要明确基层统计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切实加强对基层各级统计人员的指导和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人员和责任部门,确保统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加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基层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3.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推行统计工作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整体统计工作的效率。
4.建立与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
加强与基层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服务和指导。
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可以更好地获取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
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1.统计人员的培养机制。
加强统计人员培养体制的,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途径,包括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鼓励统计人员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2.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发展。
建立统计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层级和岗位的职业路径。
提供广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鼓励统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思考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是指在统计工作中加强对基层统计机构和基层统计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提升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基层统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统计工作的日益重要,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已成为当前统计工作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就如何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行若干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设举措。
一、加强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基层统计人员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统计工作质量和效果。
加强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是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关键。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1. 提高岗位培训水平。
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统计理论和方法知识水平,同时加强对调查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2. 加强业务能力培养。
针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实际需求,加强对其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包括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统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在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等方面的能力。
3. 完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基层统计人员的激励机制,通过薪酬待遇、晋升机制、岗位竞聘等方式,激励基层统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其绩效和工作质量。
4. 加强队伍管理。
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的人才库和队伍建设档案,及时了解和把握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1. 完善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基层统计机构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能和任务,推动统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 加强技术支持。
加强对基层统计机构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推广应用先进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提高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效能。
3. 完善工作流程。
优化基层统计机构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基层统计工作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工作平台。
4. 加强队伍建设。
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 Vision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1我县统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努力,县统计局局域网于去年开通,只局限于局内文件共享,没有更广泛的用途,发挥不出很大的功效。
而局与乡镇及县直部门统计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上则几乎一片空白,根本没有形成一个网络化大平台,各种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工作方式。
上下级,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文件资料发送,仍要通过有纸化来实现,办事方式较为落后,办事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我县统计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
这种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县的政府统计形象,而且也无法满足信息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这显然不利于我县统计事业的发展。
阻碍我县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进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资金投入不足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统计部门特别是基层统计部门最为突出的问题,作为行政部门,除财政拨款外,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而统计信息化建设又不在财政列支之内,导致基层统计部门在整个统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硬件建设方面进展非常缓慢,软件不能配套使用,基层单位联网受到限制。
目前,全县22个乡镇在统计业务上只有个别乡镇进行网上直报处理尝试,严重影响了统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1.2专业人才奇缺博罗县统计局,比较熟悉电脑知识的专业人才共有5人,其中数据处理中心(原为电脑室)2人,专业股室2人,领导1人,作为县一级统计管理技术力量还比较强,但是基层这方面的人才就比较奇缺。
据了解,目前乡镇统计部门统计、企业统计,除个别乡镇、部门员是比较固定以外,其他部门基本上是兼职或根本不设统计员;另一方面,在比较固定做统计工作的人员中,懂得统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为数不多。
从全县来讲,博罗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差,这是阻碍统计信息化建设的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1.3统计应用软件水平落后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市场上计算机软、硬件产品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节奏进一步加快,而我们统计系统特别是基层统计部门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在DOS操作系统下的SARP数据处理软件,已经延用了十几年,却不见“退位让贤”。
浅谈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浅谈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统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统计工作来说,不仅意味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本文将从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统计工作的影响、建设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提高效率信息化建设可以加快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速度,减少了人工处理的时间和成本。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采集和处理大量数据,大大减轻了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实现多部门数据的互通互联,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统计效率。
2.降低成本相比传统的手工统计方法,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降低统计工作的成本。
采用信息化系统,减少了纸张、油墨等物资的消耗,减少了人力成本,而且可以降低统计数据的误差率,减少了因错误数据带来的成本。
3.提升可靠性和精准性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记录,大大降低了数据错误的可能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准确的统计结果,为企业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信息化建设方法1.选择适合的信息化系统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的信息化系统。
这个系统需要能够满足企业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的需求,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2.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培训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因此需要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培训。
对统计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系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为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和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完善数据保护和安全措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数据的保护和安全问题。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防护等机制,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泄露和损坏的风险。
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系统的复杂性信息化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对于部分员工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适应期。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现状与思考
周群芳 安徽省肥东县马湖乡统计站摘要: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乡镇的统计工作,他是基层政府的综合统计,是国家统计工作的基石。
其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上级乃至国家统计数据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下面我将以个人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的实践谈谈当前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以及本人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现状;思考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096-01一、当前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2006年,合肥市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44名统计员,实行专编专用,2008、2009、2014年肥东县政府为了进一步夯实统计队伍,再次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9名统计员,同样也是专编专用,基层统计力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精湛。
与此同时,合肥市统计局、肥东县政府先后为各乡镇统计站分别配备了专用台式计算机、专用笔记本电脑以及专用打印机。
近几年开展的农业普查、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更是得到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各种媒体都对其进行了持续的专题报道,宣传工作可谓深入人心,同时也拉近了我们与普查对象的距离,为其后序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尽管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统计工作,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本人认为在基层统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一些单位和个人统计意识淡薄,日常宣传工作仍需加强。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一些单位和个人提供一些原始数据,但就是这些原始数据的采集往往都很困难。
一方面一些人不知道统计是干什么的,总是对我们的工作持有戒备心理。
当然这可以通过我们的耐心解释来消除他们的顾虑。
但另一方面,让人头疼的是,实际中存在着一些很顽固势力的人,他们忽视甚至看不起统计工作,你向他询问数据,他总是爱理不理,甚至有时明确表示拒绝提供,使我们很被动。
(二)部分乡镇对统计认识仍不够,对统计的投入不足,统计办公条件相对较差。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随着统计工作的不断发展,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正在成为当前统计管理的重要课题。
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对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增强统计公信力,推动统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展开讨论。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应当包括统计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报送和公布程序、统计资料的保密制度、统计质量控制和考核机制等内容。
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应当科学合理,确保统计工作能够顺利展开;数据采集、整理、报送和公布程序需要明确规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统计资料的保密制度要健全完善,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统计质量控制和考核机制需要建立,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统计工作水平。
作为统计工作的基层人员,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统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统计方法和工具,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还需要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遵守统计法规,履行统计职责,保障统计工作的规范进行。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基层统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推动统计工作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公布的效率,降低统计工作的成本,提升统计工作的质量。
要加强对基层统计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水平,推动统计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关于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的思考和建议论文
关于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基层统计基础工作面临着诸多负面问题。
克服这些问题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之处下功夫,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规范化的工作。
关键词:统计;基层;基础引言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管理的前提,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应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夯实基层统计工作基础。
1、基层统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基层统计人认识偏差导致数据偏差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
统计人员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虚报或瞒报,提供不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
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横向沟通渠道不畅,各部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
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统计人员收集信息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大部分地区基层统计工作力量薄弱由于基层统计人员多为兼职,加之统计工作强调准时和及时性,有国家、上级部门和企业内部等多部门的统计报表,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
在完成统计工作的同时,还要完成其它兼任的各项工作,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
、基层统计执法不到位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些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高度不重视,数据渠道不畅,致使统计人员数据源头出错,加之统计人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是导致统计违法的主要原因。
改革背景下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改革背景下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统计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改革的背景要求基层统计信息化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对统计数据质量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需求。
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决策提供支撑。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部门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手工统计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
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完善的统计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系统,才能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输入和加工,还能够提供一系列功能,如数据查询、分析和共享,为统计人员提供更多便捷的工具和资源。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还能够推动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传统的手工统计工作容易受制于人为因素的干扰,数据质量和可比性难以保证。
而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规范的流程和标准化的数据字典,使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和规范。
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报告将更加自动化和标准化,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这样可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提高人们对统计数据的认可度和使用度。
在推动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统计人员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素养是一个关键因素。
由于统计人员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
目前我国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推动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加强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基层反映:浅析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基层反映:浅析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时代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社会发展阶段,它推动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变革。
在这个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据和统计,而基层统计工作更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管理的决策。
本文将从信息化时代的背景和特点、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信息化时代的背景和特点。
信息化时代意味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以及信息流动的高速和便捷。
信息化时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量猛增;多渠道的信息获取和传递,信息的价值和用途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深入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基层统计工作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信息化为基层统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和统计工具,如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
这为基层统计工作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手段,能够快速获取和处理数据,提高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也带来了数据质量和伪造的风险。
数据质量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统计结果的偏差,而数据伪造则会严重破坏统计工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首先,加强数据质量控制。
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从源头上杜绝伪造和篡改数据的行为。
建立严格的数据采集、录入和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数据采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技术水准和责任意识。
同时,建立健全的数据审核和验收机制,对数据进行有效验证和筛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其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是基层统计工作的有力工具,可以帮助基层统计人员更好地处理和分析数据。
比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和结论,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实现数据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基层统计建设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基层统计建设工作。
近年来,我国统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层统计工作作为统计工作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此,我就基层统计建设工作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基层统计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我们要建立健全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统计部门职责,确保统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同时,要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完善统计制度,规范统计流程。
基层统计工作要遵循国家统计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统计制度,规范统计流程。
我们要严格按照统计制度开展统计调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要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审核、分析和发布,提高统计数据的公信力。
第三,创新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效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要积极创新统计方法,提高统计效率。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统计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二是加强统计调查方法研究,提高调查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三是积极开展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加强统计宣传,提高社会认知。
统计工作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我们要加强统计宣传,提高社会认知。
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统计政策;二是加强统计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统计素养;三是积极开展统计文化建设,增强统计工作影响力。
第五,强化监督考核,确保统计质量。
统计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我们要强化监督考核,确保统计质量。
一是建立健全统计质量监控体系,对统计数据进行全程监控;二是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考核,奖优罚劣,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三是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统计违法行为。
总之,基层统计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我们要紧密围绕国家统计发展战略,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基层统计工作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统计保障。
探索基层统计工作的有效方式
探索基层统计工作的有效方式。
一、加强数字化建设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建设是基层统计工作的必要手段。
因此,要实现基层统计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需要大力加强数字化建设。
需要加强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实现统计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使得数据能够快速汇聚并集中管理。
同时,要完善数据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基层统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要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技术应用。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等新兴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深入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以及对实现数据的自动抽取、存储、分析和传递提供支持。
二、优化组织体系基层统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决定着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需要通过优化组织体系,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水平。
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和协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同时,要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标准和规范,提高统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需要加强统计人员的培训。
因为,只有统计人员了解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需加强信息交流和分享,促进统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互动和协作。
三、推动统计工作与产业融合基层统计工作离不开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要推动统计工作与产业融合,充分发挥基层统计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效益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持和指导,从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通过数据共享和开放,推进形成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和产业链。
可以将智能化技术与基层统计工作相结合,推进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领域的发展。
打造数据驱动的智慧社区,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集约。
要想探索基层统计工作的有效方式,就需要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组织体系,推动产业升级与统计工作的融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关于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大力实施按需选才、精心育才、放手用才的人才兴统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满足统计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要加强依法统计,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着力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统计人员依法统计能力和统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统计干部队伍,加大统计工作投入,努力提升统计科学研究水平,为确保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因此,关于加强基层统计部门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作为统计事业发展的“基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依法统计能力、宏观服务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推进基层统计事业科学发展,是基层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认清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现状,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构建适应基层统计工作要求的基层统计人员队伍,是当前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项课题。
一、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情况目前,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正处于从传统统计向现代统计改革创新时期,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从统计部门的实践统计工作来看,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统计工作创新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旧新矛盾交织制约着统计人员队伍的发展以及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在改革创新中工作的向前推进。
(一)做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专职人员较少、统计工作任务重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工作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企业一套表”、“四大工程”的统计创新和不断进行的统计改革,加上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和围绕地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给予的统计工作任务极其繁忙和繁重,导致基层统计部门做统计工作的专职统计人员比较少、多数是兼职的统计人员来做基层统计工作,工作任务繁忙繁重的矛盾较为突出。
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层工作的发展和提升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基层工作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以及更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为基层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给基层工作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信息化使得基层工作在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方面更加便捷。
通过网络、互联网等工具,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相关信息,快速传递和交流工作中的重要信息。
其次,信息化使得基层工作的决策更加科学和准确。
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各类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挖掘,为基层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然而,信息化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问题、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
因此,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充分利用机遇的同时,应对并克服挑战。
二、基层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可以提高基层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各项工作的自动化、在线化,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时间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信息化可以提升基层工作的质量。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支持,可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改进,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再次,信息化可以促进基层工作的创新。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推动基层工作的创新和升级,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三、基层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些关键因素的支持和推动。
首先,需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
只有高层领导层对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其次,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包括网络、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等方面的建设,只有基础设施到位,才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再次,需要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做好基层统计工作思考建议
做好基层统计工作思考建议统计是实现科学决策和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有效工具。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已经从专业性的话题变成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公众话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政府到社会公众,从企业到个人,对各类政府统计数据都格外关注。
在统计数据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就显得相当重要,而基层统计工作更是一切统计开始的源头。
如何做好基层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值得我们每一位统计工作者思考。
一、当前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统计意识不强,重视配合程度较差。
尽管近年来各地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还有不少的基层领导、企业负责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统计工作就是统计部门的事,对镇(办)、部门、企业没有多大实质性作用,只要有人干就行,干好干坏无所谓。
一些镇(办)领导对统计工作更是“重视而不支持”,在平时工作中为统计机构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多。
虽然《统计法》已明确规定,调查单位对被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但被调查对象往往由于对统计认识不足,在统计人员采集数据环节表现的较为淡漠甚至拒绝,从企事业单位到个人,往往都有所顾忌,实在推脱不过就应付差事,配合程度较差。
2、基层统计工作比较薄弱。
基层统计机构承担着大部分专业和各类大型调查的基础数据收集、审核和汇总任务,特别是近年来,统计调查任务不断增加,各项普查任务接踵而至,基层统计机构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加之现有人员老龄化现象突出,人员结构新老分层严重,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工作不能圆满完成。
同样的状况在镇(办)更加明显,由于镇(办)人员相对紧张,基层统计人员常常身兼数职,工作任务更是千头万绪,精力无法集中,难以切实履行好统计工作职责。
同时,镇(办)及企业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也是制约基层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个别镇(办)和企业在统计人员的安排上随意性比较大,工作刚熟悉,又换人了,导致工作的连贯性差,质量也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作者:文晓罡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33期
本文以基层统计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我国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基层统计工作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等基础设施与环境的支撑下,对某一特定行业或应用领域的相关资料进行信息化采集、处理,并利用一定的组织结构或形式对其加以存储与更新维护实现资料的数字化存储与管理,并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对信息化的资料进行查询、统计、分析等相关计算,为行业或应用领域的战略制定或运营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可以有效提高行业或应用领域中相关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与经营管理工作效率,是企事业单位响应现代信息化建设、简化单位生产与运营流程、提升单位日常办公与单位内外部管理规范性与效率的重要措施。
二、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现状分析
对我国当前基层统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中存在如下基本问题: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欠缺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不仅需要计算机软件环境的支撑,更需要计算机硬件、移动网络通信基站、服务器集群等众多的硬件设备设施作为平台支撑,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高效性。
然而现阶段我国基层统计部门由于本身缺乏资金,又很难申请到信息化建设资金,导致其所拥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原有的基础设施,如电脑、机房等由于配置时间较长已经无法跟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软件发展的步伐,严重阻碍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度。
(二)工作人员信息化水平低下
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的从业人员专业方向大多为会计专业,基层统计部门很少会招聘计算机专业与统计专业的人才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导致现阶段在职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所能处理的工作只能停留在报表这一相对单一的层面上,缺乏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与熟练运用,无法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进行基层数据的高效统计与计算,无法跟上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步伐,这对于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力。
(三)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
基层统计部门的管理人员对于统计工作的认知停留在相对浅薄的层面,认为这类工作属于无技术含量且相对清闲的工作,只需要对相关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即可,缺乏对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一方面导致部门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培训投入,使得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的不重视使得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难以顺利通过审批,相关的基础设施与设备也一直停留在最初始的状态,导致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难以推行。
三、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对策探讨
通过上述对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提出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对策以推进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度与力度。
(一)完善统计规章制度建设
科学、完善的统计规章制度是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前提与基础,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细化,其一为根据基层统计部门的实际工作量与工作内容制定业务工作流程,并根据工作量进行细化分配,将具体的统计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以保证基层统计的正确性与工作效率;其二,建立工作奖惩机制,对于工作效率与工作准确率高的工作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障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其三,建立员工培训机制,为推进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落实,统计部门需要强化员工对计算机操作与统计软件熟练程度的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能力。
(二)加强基层统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有赖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基层统计部门在相关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下应当积极引入新型的计算机作为工作设备,并不断更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准确度的统计软件以加快繁重的统计工作进程,真正发挥出信息化统计平台的价值。
(三)强化统计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
管理人员对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信息化建设项目的资金审批,因此需要转变管理人员的意识形态,让其充分认知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以及信息化建设给统计工作带来的重要益处,以从顶层强化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推动整个部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四、结论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各领域争相改革的方向,然而这样的潮流却无法融入到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中,变革现阶段我国基层统计工作模式。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提高我国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为志丹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