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研究治疗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胃肠运动 障碍 , 特别是 胃动力 障碍 、 物神经功 能紊乱 、 植 胃 肠激 素 、 精神心理障碍等 已基本得 到认 同。汪鸿 志认 为 目
中上升 到 7 % …。 国内对 消 化不 良流行病学 缺乏 大样本 0
的流调研究 , 统计 资料 甚少 , 氏等对广 东部 分地 区城镇 吴
居 民问卷调查统计 ( 9 6年 8— 19 9月 ) 消 化不 良患病率 为 ,
1.2 , 89 % 以消 化 不 良为 主 诉 的病 人 占普 通 内科 门 诊 的
关 键 词 : 能性 消化 不 良; 功 中西 医 ; 医; 究 进展 西 研
162 ;. 西中 医学院中 医内科教研 室 , 10 1 2 江 江西 南昌
30 0 ) 30 6
中图分类号 :2— 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2一l0 ( 07 0 0 5 0 R 01 A 10 18 20 ) 3— 0 5— 3
dr) 一 书中 ]将 其分为三型 : es 》 , ①溃疡样 型( L ; u ) ②运动 障碍样型 ( ) 原 反流 样型 ( L 现 已属本 型 ; 非 特异 ML , R) ③
型 。另外 , 有 人 将 同时 具有 以上 两种 或 两 种 以上 类 型 亦 者, 称为混合或复合型【 。李增 烈等 对来 自全 国 9所大 型 6 ] 医院 的 8 例 F 患 者 进 行 统 计 , 现 ML所 占 比 例 5 0 D 发 ( 17 ) 6 . % 最高 , L次 之 ( 7 5 , L占 78 , U 1. %) R .% 复合型 和 非特异 型 占有 1. % 。研究表 明, ML型和 u 30 在 L中, 大
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胃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包括胃肠运动失调、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
传统的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中一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理论对胃肠功能紊乱的解释中医药理论认为胃肠功能紊乱是由于脾虚、肝郁、胃热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以及中医养生等综合手段。
这些方法在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中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调理,达到治愈或缓解的效果。
二、中医药的药物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药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包括服用中药汤剂、中药丸剂等。
中药有调和气机、健脾胃、消食导滞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善胃肠道的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从而缓解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
三、中医药的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的效果。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等特点,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的养生方法中医药的养生方法也可以帮助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达到治疗的效果。
例如,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受寒受凉等。
这些方法在胃肠功能紊乱的康复期非常重要,可以加速康复的过程,预防疾病的复发。
结论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是不可忽视的。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疗效,为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研究样本的局限性、疗效评估的标准化等。
因此,后续的研究仍需加强,以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
总之,中医药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胃肠功能紊乱治疗领域中,中医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的研究进展
19 O
中 医药 治疗 功 能性 消化 不 良伴抑 郁 的研 究进 展
赵 中 扬
关 键 词 : 能 性 消化 不 良 ; 功 抑郁 中 图分 类号 : 2 9 R 5
1 概 述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9 9 2 1 )7 19— 2 10 —0 7 ( 02 0 —0 0 0 5 作 用机 Nhomakorabea制 探 讨
源流犀烛》 中指 出 :痞 满 , 病 也 , 由脾 气 虚 , 气 郁 运 化 , “ 脾 本 及 心 下痞 塞 满 。 脾 胃为 后 天 之 本 , 谷 之 海 , ” 水 仓廪 之 官 , 受 纳 和 运 主 化水 谷 , 脾 胃 虚 弱 , 久 病 之 后 , 年 老 体 衰 , 若 或 或 阳气 不 足 , 失 脾 温煦 , 中焦 虚 寒 , 虚 统 摄 无 权 , 化 失 常 , 当受 到 内 外 邪 气 气 运 每 侵袭 , 感寒湿 、 外 内受 饮 食 积 滞 等 可 使 脾 胃受 损 而 脾 胃 气 虚 , 致 使 胃失 和 降 , 气 上 逆 , 而 为 病 _ 。 胃 发 2 J 33 饮 食 不 洁 、 滞 痰 阻 :素 问 ・ 兰 秘 典 论 》 :脾 胃者 , . 食 《 灵 日 “ 仓 廪之 官 , 味 出 焉 ” 五 。脾 主 运 化 , 胃主 受 纳 , 水 谷 之 海 , 熟 水 为 腐 谷 ; 主 通 降 , 降 为 和 、 通 为 用 ; 体 的 消 化 运 动 主 要 依 赖 又 以 以 机 于脾 和 胃的 生 理 功 能 。有 部 分 医家 认 为 病 因 中多 数 F 患者 有 D 饮 食 不节 及 伤 食 积 滞 情 况 , 积 、 饮 、 浊 阻 滞 中 焦 胃 脘 , 食 痰 湿 胃 络 通 降 失 常 , 滞 不 通是 F 痞 D的基 本 病 机 , 贯 穿 始 终 【 。 并 3 J 综合 各 家 所 见 , 胃气 机 升 降失 调 为 F 脾 D基 本 病 机 及 病 理 关 键 。郁 证 分 为 肝 气 郁 结 型 、 郁 化 火 型 、 结 痰 阻 型 、 脾 两 气 气 心 虚 型 及 阴 虚 火 旺 型 五 大 证 型 , 中 心脾 两虚 贯穿 基 病 始 终 。 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引证文献(3条)
1.张存彦 复方藏茴香肠溶液体硬胶囊的研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王贺玲.李岩.白菡.张健 理气中药对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期刊论文]-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5)
3.赵荣莱.赵子厚.王立.翟兴红.张锁雅.梁代英.李春森 苍脂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及药效学研究[期
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2000(6)
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 忐,1996,4(3):134 1 5 陈震,李世荣.岳玉文.等.复方半夏胶囊治疗非溃疡
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94.36(5):292 16 陈震.李世荣.薛淑锦.等.健脾消食丸治疗非旗疡性
消化不良50例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学报,1990,5(3):
生堕坐堕匡釜盒盟旦盘查!!螋生噩8鲞翌!堑
·6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陆宇平王长洪’ 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沈阳 11001 5
关键词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临床上有各种消化 功能障碍的症状,却未发现器质性及肝胆疾病。中医 在治疗FD上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综述如下。 l辨证论治
林连等01以疏肝、升脾降胃为主,将FD分为4 型治疗:肝胃不和型以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脾胃湿热型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减;脾胃虚弱 型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加减;胃阴不足型方选 益胃汤加减。结果总有效率85.71%,实证的显效率 是45%,而虚证为1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尸< 0.025)。严光俊03将FD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湿 热中阻3型,分别以通降胃灵汤I、Ⅱ、Ⅲ号辨证治 疗。其主药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陈皮理气和胃 化湿;枳壳破气消积,利膈宽中;神曲、山楂消食导 滞。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9%,而对照组(服 用吗丁啉)为70%,组问差异显著(P<o,01)。陆维 宏等01分肝胃不和型,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青皮、 陈皮、香附、旋覆花、砂仁、虎杖、黄精;脾胃虚弱型, 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砂仁、木香、陈皮、制半夏、炙 甘草、佩兰;脾胃湿热型,药用丹皮、山栀、青皮、陈 皮、黄精、郁金、白花蛇舌草、虎杖根;胃阴不足型,药 用白芍、炙甘草、北沙参、麦冬、黄精、佛手、淮山药、 娑罗子、玉竹。治疗总有效率达91%,疗效优于西沙 比利组.并具有症状消失快,复发率低的优势。王啼 星“3以理气为治疗大法,肝气郁滞型用柴胡疏肝散 加减,气滞血瘀型用四逆散合手拈散加减,气滞湿阻 型用调气平胃汤加减,脾虚气滞型用香砂六君子汤 加减,肝胃阴虚而挟有气滞型一贯煎加减,寒凝气滞 型则厚朴温中汤合良附丸加减。李乾构等口]以健脾 消痞汤(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枳 实、厚朴、炒莱菔子、酒军、黄连、丹参)为基本方,脾 胃虚弱证加木香、砂仁;气滞血瘀证加醋柴胡、三七 粉;食积停滞证加焦三仙、鸡内金;寒热错杂证加干 姜、炒栀子。而健脾理气为基本治法。此外黄福斌 等[60在治疗190例老年FD患者的过程中,分肝胃不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研究进展_郭信
第11卷 第11期 2009 年 1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11 Nov .,2009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iapepsia FD)是指以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国内统计,FD 约占胃肠道专科门诊患者的1/3以上,欧美国家人群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21%~40%,其中FD 占40%~70%[1]FD 的西医诊断标准比较统一即Rome Ⅲ诊断标准,中医归属于“痞证”、“胃痛”范畴。
FD 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和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西医治疗多以促进胃肠动力为主,中医多辨证论治。
因FD 的发病率高,近几年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就FD 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现代医学病机研究1.1 胃排空延迟国内研究显示[2]30%~80%的FD 患者存在消化道运动障碍,FD 患者中31.8%存在胃排空延迟,45.5%存在近端胃容受性障碍。
与国外报道,FD 中50%的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40%存在近端胃容受性障碍的结论相吻合。
侯晓华等[3]发现FD 患者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延迟。
秦荔荣等[4]采用不透X 线标准物测定11例健康者及35例FD 患者餐后6h 胃排出的钡条数,结果FD 组较正常对照组胃排空明显延迟(P <0.05)。
柯美云等[5]实验发现FD 组胃固体半排空延缓,液体排空周期和最大排空速度降低。
1.2 胃电节律异常胃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会表现为胃电节律异常。
胃电节律异常包括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和节律紊乱。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波(MMC)主要由胃肠神经系统(ENS)控制,其神经网络中,含有大量脑肠肽神经元,对胃肠运动的兴奋、调节和抑制起重要作用,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Ⅲ期为强力收缩期,与胃肠道的关系更为密切。
左国文[6]研究发现FD 患者的体表胃电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组。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于雷贝拉 唑肠溶 片 +枸橼 酸莫沙必利 对照组 。 单氏等 以连夏消痞汤 ( 清半夏 1 、 2g 干姜 9g 黄 、 连 9g 黄芩 l g党参 1 g 木香 1 g 甘草 6g 大 、 2 、 2 、 2 、 、
6 ・ 4
江西 中医药 2 1 7月第 7期总 4 0 1年 2卷第 3 3 4 期
JANG OU I X1J RNA TR L OF ADl oNA HI Tl L C NEs ME C NE E Dll
南 昌
认 为此
本 虚 标
,
阴虚
认 为 气 机 。苏 得 出脾 不 畅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 不少学者运用传统 中医理论 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 治, 已凸显 出其明显的优
皆属于热 。《 ” 灵枢 ・ 厥病》 “ t , 日: 厥 痛 腹胀胸满 , 7
心尤痛甚 , 胃心痛也 。 D虽然病位在 胃肠 , ”F 但其发 病与五脏 相关 , 中与肝脾尤为密切。正如《 其 临证
虚气滞证 、 脾胃湿热证 、 胃虚弱( 证 、 脾 寒) 寒热错杂
证 四型 。刘 氏 通 过 对 5 8例 F D患 者 的 临床 治 疗
势 和发展 前景 。现 就近几 年取 得 的成果综 述 如下 。
1 病 因病 机
病机特点 , 而饮食和情绪是主要诱发因素。 2 治 疗方 法 2 1 辨证分型 《 . 功能性消化不 良中医诊疗规范 ( 草案)》 将功能性消化不 良分为: 肝郁气滞型 、 肝 郁脾虚型 、 脾虚痰湿型、 饮食积滞型 、 寒热错 杂型等 五种类型。但各 中医临床医家依据 自己的l床经验 临
[] 5 薛莉萍 , 张合俊.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 良6 0例 [ ] 辽 宁 J. 中医药大学学报 ,0 8 1 ( ) 9 2 0 ,0 2 :9—10 0.
中医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整体研究
2 辨 证 论 治
之源, 胃为传病 之 所 。 因 此 , 气 郁 滞 , 胃升 降 失 ” 肝 脾 1 胃动力 中药筛选 : ) 中医虽无 “ 胃肠 动力 ” 念 , 概 司为 F D最 常见 的病机[ 。 5 3 但实 际上 已有 不少 方 剂被 广泛 应用 于 治疗 胃肠 动 力
中 医药 对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的整体 研 究
王晓敏 , 杨少 军
( 肃 中 医学 院 附属 医院 , 肃 兰 州 7 0 2 甘 甘 3 0 0) 摘 要 : 能性 消化 不 良 ( D) 消 化 系统 最 常见 的 功 能 性 胃肠 疾 病 之 一 , 一 生 生 活 中 , 个 人 都 发 生 过 消 化 不 良 功 F 是 在 每
症状 。本研究从 功能 性消化不 良的病 因病机 、 证论治 、 辨 实验 研究三个 方面对其 中医药整体研究 做了系统 回顾 , 并
给 于总 结 及 评 述 。
关 键 词 : 能性 消化 不 良 ; 医 药 研究 ; 述 功 中 综 中 图分 类 号 : 7 R5
功 能性消化 不 良( D 为 胃运 动 功能 异 常 , 别 F ) 特 是 上 消化道 胃动 力 障碍 、 胃运 动减 弱 是 本 病 的 主要
2 痞滞 不通 《 问 ・ 兰秘 典 论 》 :脾 胃者 , ) 素 灵 日 “
仓廪 之官 , 味出焉 ” 五 。脾 主运化 , 胃主受 纳 , 为水 谷
机制, 临床 以上 腹 胀 满 、 后 腹 胀 、 饱 、 餐 早 暖气 、 心 恶
之海 , 腐熟 水谷 ; 主通 降 , 降为 和 、 又 以 以通 为 用 ; 机
痞 闷 , 是 脾 胃受 亏 , 气 夹 痰 , 能 化 为 患 。 脾 胃 必 浊 不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现代临床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胃纳差、恶心呕吐等。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于脾胃失调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脾胃气虚、湿阻中焦、痰浊停滞等。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脾胃功能、祛湿化痰、理气开郁等。
近年来,中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现代临床研究对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进行了评估和验证。
一项研究发现中药四君子汤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四君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和大枣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调理胃肠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总有效率为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利用中药川楝子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也显示了良好的疗效。
川楝子具有理气解郁、消食导滞的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针灸也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
一项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症状,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针灸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较对照组的68.8%高。
针灸治疗可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胃肠道运动,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除了中药和针灸,一些中医调理方法也显示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
中医食疗通过合理调配饮食,改善脾胃功能;中医按摩能够促进脾胃气机调和,缓解胃肠道症状;中医草药浴能够通过皮肤吸收草药的有效成分,调理脾胃气机。
中医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有效性。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针灸、中医调理等,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小、研究设计不严谨等。
需要进一步开展规范化、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和评估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和安全性。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09-01T16:33:34.8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作者:蒋启勇[导读] 现代社会的生活形式下产生了很多种类的常见疾病,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其中非常普遍发生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很多时候人们都不会很在意,蒋启勇开江县讲治镇双河村卫生室四川达州 636256现代社会的生活形式下产生了很多种类的常见疾病,而功能性消化不良就是其中非常普遍发生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发生可能很多时候人们都不会很在意,但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不仅代表我们自身的脾胃消化能力出了问题,而且同时也会使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在普通人群中,大概有两成到四成的人群都曾经患过这种疾病,只是有人知道而有人不自知,功能性消化不良大概占据消化系统门诊患者的半数左右,足可见其发病率之高。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为腹部胀满且有疼痛感,嗳气、厌食、烧心、酸水反流以及恶心呕吐等现象,不仅会让人身体不舒服同时也会导致患者精神上萎靡不振,针对这种脾胃失调导致的后果要进行针对性的调理,我国中医领域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颇为深入,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手段,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大体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阴虚食滞型患者。
这类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医生经常可以发现患者有五心烦热以及舌红少苔的现象存在,并同时脉象上有脉细或细数的表现,可能还会伴有一些并发现象诸如盗汗、潮热、耳鸣、大便干结或者记忆力减退等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将其归纳为阴虚食滞型消化不良,在治疗方向上应该以燥湿化痰以及消食和胃为主,具体使用中药方剂可参考增液汤(玄参30g、麦冬24g、细生地24g,水煎服)与消食和胃汤(连翘12g,神曲16g,麦芽16g,山楂20g,茯苓12g,陈皮12g,川朴12g,砂仁5g,鸡内金10g,水煎服)治疗。
第二,阳虚食滞型患者。
一部分患者在进行中医诊断的时候除了胃痛胃胀以及厌食等主要症状体现在患者手足不温,舌苔薄白且舌质淡,脉象上观察有脉弱或者脉沉的情况发生,时常伴有腰酸腿软、畏寒怕冷、记忆力减退、耳鸣以及大便不调的现象,临床将有这些表现的患者归纳为阳虚食滞型消化不良,在治疗上要以消食和胃以及温补肾阳为主,方剂上可以选择复元汤(淮山药50g,肉苁蓉20g,菟丝子10g,核桃仁2个,瘦羊肉500g,羊脊骨1具,粳米100g,葱白3根,生姜、花椒、酒、胡椒粉、八角、食盐各适量,烹饪熬煮)食补的同时与消食和胃汤(连翘12g,神曲16g,麦芽16g,山楂20g,茯苓12g,陈皮12g,川朴12g,砂仁5g,鸡内金10g,水煎服)合方调理。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胃镜等相关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最新FD的罗马III标准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1]。
在中医独有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引导下,中医药在治疗FD具有临床独特的优越性。
近些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各种文献资料及临床报道来看,中医药已在功能性胃肠病领域成为最为关注的热点。
现就本病的中医药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中医学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虽无FD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属于“胃脘痛”、“痞满证”、“纳呆”、“嘈杂”、“反胃”等范畴。
《伤寒论》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沈氏尊生书·胃痛》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
明代《景岳全书》谓:“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关于气,盖食则气满,寒留则气凝,……”。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篇》)。
现代医家程氏[2]认为该病因离不开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
内因为体质因素,以先天禀赋为主,受后天及疾病的影响;外因是指气候、环境、病原微生物等外界因素;不内外因则是饮食起居失宜、情志过度、劳逸失调等社会因素。
其病机是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脾胃运化功能失常。
曹氏[3]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下加快,人们竞争激烈,加之工作压力大,容易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中,日久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机阻滞,横逆犯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发病。
叶仁群等[4]指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中焦气机依赖于肝的条达,肝失调畅则气机紊乱是本病病机关键,病位主要为肝脾胃三脏。
卜平[5]则认为,引起FD的根本原因是脾不升清和胃失降浊导致的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基本病机为肝郁犯土、胃失和降、脾运无权。
2中医学对FD 辨证分型目前大多数医家多依据各自的临床经验进行辨证分型,因此临床分型差异较大。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
脏或 多脏 受 累 , 机 错 综 复 杂 , 医 家 对 F 病 机 各 有 阐 述 , 病 各 D 但 其 核 心不 离乎 肝郁 气 滞 、 胃虚 弱 、 脾 胃失 和 降 , 位 不 离 乎 胃 、 病
( 都 中 医药 大 学 , 成 四川 成都 6 0 7 ) 1 0 5
【 要 】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u cin l y p p i, D 是 临床 上 最 常见 的 一 种 功 能 性 胃肠 病 , 病 率 高 , 发 病 机 制 摘 fnt a d s es F ) o a 发 其 尚 未 完 全 明 确 , 医 治 疗该 病 易反 复 , 作 用 多见 , 能达 到 满 意效 果 , 中 医采 用辨 证 论 治 治 疗 该 病 具 有优 势 。本 文 通 西 副 未 而 过 对 中 医治 疗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 临床 研 究文 献 资料 的 整 理 和 分 析 , F 中 医辩 证 分 型 及 治疗 的研 究现 状 进 行 综 述 。 就 D 【 键 词 】 功 能 性 消化 不 良 ;中 医;辨 证 论 治 ; 状 关 现
准对 F D有 了新 的 定 义 [ : 去 6个 月 内 至 少 有 3 月 有 餐 后 2 过 ] 个
当、 感诸邪、 外 内伤 七 情 多 因 素 共 同 作 用 , 致 脾 胃 虚 弱 , 导 胃失
和 降 , 胃升 降 失 常 。 病 机 为 本 虚 标 实 , 实 交 杂 , 脾 虚 为 脾 虚 以
本, 滞、 气 血瘀 、 积 、 湿 等 邪 实 为 标 , 脾 虚 气 滞 为 基 本 病 食 痰 而
机 , 贯 穿 疾 病 始 终 。 在 临 床 上 , D 寒 热 错 杂 或 虚 实 并 见 或 一 且 F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A review on treating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the integrative medicine陈晓乐1禄保平2*(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中图分类号:R3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08-0133-【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疾病,因其较高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多采取对抗疗法。
传统中医多在辨证的基础上“病证效”结合整体调节。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西医学;文献综述【Abstract】Functional dyspepsia is a commo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Because of a high incidence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field of medicine. Its pathogenesis in modern medicine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reating the disease is often allopathy. Based on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isease-pattern-efficacy integration”plus holistic regulation can be effective.【Keywords】Functional dyspepsia; TCM medicine; Western medicine; A review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08.069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两种主要类型。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田佳碧,陈 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
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常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
临床研究发现,用中医外治法配合药物治疗该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悠久,主要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推拿疗法、耳针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及穴位注射疗法等。
本文对用中医外治法治疗FD 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穴位注射疗法;耳针疗法[中图分类号]R5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6-0012-02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早饱、上腹部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及嗳气等。
西医认为,FD 的发生与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道动力障碍、脑肠轴功能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1-5]。
因此,西医临床上常采用抑酸护胃、调节胃肠动力、根除幽门螺杆菌、抗焦虑抑郁等方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后其病情常反复发作。
中医学中无FD 这一病名的相关记载,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胃痞”、“胃痛”等范畴[6]。
中医认为,该病的病位在脾胃,与心肝的关系密切,其病因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调、肝胃不和等多种因素有关,应以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等为基本治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
中医外治法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经络、穴位、皮肤、黏膜、肌肉及筋骨等,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疗法。
中医外治法的历史悠久。
古人用砭石放瘀血、用草茎敷裹创伤、用干草烤石御寒被认为是针法、敷贴疗法及热熨法等中医外治法的雏形。
《内经》中记载了砭石疗法、九针疗法、导引疗法、按摩九针疗法、导引疗法、灸法、熨法、渍法、浴法、蒸法、涂法、取嚏法等多种中医外治法,并开创了用膏药防治疾病的先河。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疏肝健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疏肝健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在进食后常常会感到胃部不适、消化
不良等症状。
疏肝健胃汤是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临床实践总结的一种药方,具有疏肝
理气、和胃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面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疏肝
健胃汤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疏肝健胃汤是由陈皮、白术、茯苓、半夏等中药组成的复方。
临床实践证实,疏肝健
胃汤能够调节肝脏功能,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缓解胃部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的
消化问题。
疏肝健胃汤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疏肝健胃汤中的陈皮和白术等药物可以疏通肝气,缓解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从而缓解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疏肝健胃汤能够和胃健脾。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的基础,脾胃功能好坏会直接
影响到消化道的健康。
疏肝健胃汤中的白术、茯苓等药物能够补益脾胃,增加胃酸分泌,
增强胃肠道的蠕动功能,促进消化道的吸收和排泄,从而改善患者的消化问题。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研究进展
合 医院收集 3 4 3 里F D 患者 , 寒 热错 杂型 共 1 2 7 例, 提示
证 候可 能与地 区具 有相关 性 。 综 上所述 , 本病病 位在脾 胃, 与肝密切相关 , 多 由脾 胃虚 弱 、 情 志不畅 、 饮食不节 、
近年来 , 一些 学者通 过流行病 学调查 的方法 , 对F D 的证型分 布进行 了客观化 的研究 。 如张声 生等 通过对 5 6 5 例F D 患者进行 证候特点 的研究 , 结果发现 以脾虚气
滞证 、 脾 胃湿 热证 、 脾 胃虚 弱证 、 寒 热错杂证 、 脾 胃虚寒
证 这五种证候最 为常见 , 占全部证候 9 5 . 2 %。
晶等 对 F D 文献研究 发现前 4 种证 型为肝 胃不和 , 脾胃
虚弱, 寒热错 杂 , 饮食 积滞 。 F D 病 因复 杂 , 证候分 布与患 者 年纪 , 性别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 、 H P 感染 、 是否兼有 抑郁焦虑 等 因素
有关 。 孟 淼 等 研 究 发 现 F D患 者汉 密 尔顿 焦 虑 量 表 ( H A M A ) 评 分与汉密 尔顿抑 郁量 表 ( H A M D ) 评 分均 显著高
・
8 5 2・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1 6 年1 1 月第 5 l 卷第 1 1 期
功能性 消化 不 良中医研究 进展
沈淑华 王 坤 根 吕 宾 林 友 宝 浙江 省 中 医院 浙 江 杭 州 3 1 0 0 0 6
关键词 功 能性消化不 良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综述 王相 东等 通 过文 献研究 发 现 F D 患者前 4 种证 型
示 观察组 总 有效 率为 9 3 . 3 3 %, 高 于对 照组 ( P<O . 0 5 ) 。 方 庆霞等 。 将8 4 例F D 患者 随机 分为 2 组, 治 疗组予 口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的研究进展黄小梅侯太源(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今由于人们普遍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并且在社会激烈竞争下精神压力剧增,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愈趋增高,目前还暂无有效的方法彻底治愈FD。
中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目前在治疗FD上取得不错进展。
现就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今后在临床辩证分型的基础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寒热错杂证; 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0)06-0107-03Research Prog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Syndrome of Mixed Cold and Heat Abstract: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Nowadays, due to the prevalence of unhealthy lifestyles and eating patterns, and the sharp increase in mental stress under the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 the incidence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is increasing. There is currently no effective method to completely cure F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kes the overall concept as the dominant idea,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five behaviors of yin and yang,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treatment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t present, goo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treatment of FD. A brief review is made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syndromes of mixed cold and heat ,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based on clinical dialectical classifica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syndrome of mixed cold and he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消化不良,指胃及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且经排除引起这类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以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1]。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7-02-15T14:58:17.82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8期作者:梁雪邓洪恩[导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腹具有烧灼感、就餐后会感觉到饱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并且发病率较高,因此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影响较大。
因为它的发病原因比较多,并没有清晰的归类,因此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很多中西医临床学者对此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进展。
但由于西药的长期应用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反应,因此中医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本文将重点介绍近几年来的中医辩证论治、专方专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112-01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时主要表现为上腹具有烧灼感、就餐后会感觉到饱胀,同时还会感觉到恶心并伴有呕吐症状。
根据调查显示,该疾病近十年的发病率由此20%上升到了50%-60%,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并且其复发率也较高,因此成了消化门诊的一大难题。
1、中医学的认识从中医学的理论来看,该病大多是由心情不畅、不良饮食习惯、脾胃不好等因素造成的,该病症涉及胃、脾、肝三脏。
外部原因主要是寒冷、阴湿的天气环境,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胃、脾、肝等脏器的虚弱所致。
该病症发病机理主要是先由脾郁胃虚引起早期的肝郁气滞,继而会感觉到肝郁胃热或肝郁湿阻,久病之后就会耗伤阴气,出现肝郁脾虚、肝郁阴虚等多种症状。
由此可见,在这整个过程中,肝郁是最为主要的原因,由于肝郁气滞导致气息不畅,脾脏的正常运转功能紊乱,谷反为滞,水反为湿,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消化不良的症状。
2、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消化不良是一系列的症状,它的辨证分型较为复杂,并且伴有重叠,因此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套统一的分型治疗标准。
中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R.Classification of calcium chan-
and the sites of action of drugs modifying channel
function[J].Pharmacol Rev.1992,44:363-376.
【7】Morris
nffedipine GITS study:intervention
sion treatment with
a
fixed,dose combination
or
its
monocomponentsdoes it really matter[J].Int J Clin Pract,
2006,60(3):265-Z『4.
[13】高润霖,胡大一.心血管病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
・314-
心汤合左金丸、香砂六君子汤合良附丸和益胃汤加减治 疗。钱氏…1将本病分为“肝胃郁热、寒热中阻、胃虚痰阻、 肝胃虚寒4个证型,并应用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 代赭汤、吴茱萸汤等方辨证施治,取得良效。综合上述观 点可以看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胃虚弱”是FD的三 大主要证型。 3验方治疗 在治疗FD的临床实践中,除对传统名方的应用与 研究外,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人手,创制了许多有效的 经验方剂。王氏等【12l自拟“疏肝悦脾汤”(柴胡、枳实、绿萼 梅、川朴花、元胡、白术、茯苓、姜半夏、黄芩、藿香、神曲、 陈皮)治疗肝郁脾虚型FD患者,治疗组有效率94.26%, 对照组有效率91.66%(P<0.05)。白氏等【13】研究“和胃 汤”(党参、白术、炒莱菔子、川朴、姜半夏等)对功能性消 化不良脾虚气滞型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影响,验证 其补泻兼施、辛散消痞的作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 有效率分别为88.12%、81.32%(P<0.05),治疗组优于对 照组。严氏等…】研究“通降胃灵I号片”对运动障碍样消 化不良的治疗作用,以“金不换”为主药,活血化瘀、通降 胃气,用于FD病程久长,致脾胃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 常而出现血瘀的表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 分别为88.9%和69.8%(P<0.05)。董氏等【15】以行气止痛、 降气消胀、清热祛湿、健脾活血立法,拟方“康尔胃2号” (厚朴、枳实、法夏、蒲公英、党参、黑老虎等),治疗以脾虚 不运为本,气滞、湿热、血瘀为标的FD患者,结果:治疗 组治愈率29.8%,总有效率84.3%,优于对照组(8.8%, 78.0%,P<0.05),且对气滞型疗效优于脾虚型。何氏等【161 拟方“理气复胃口服液”,以木香、枳实、陈皮、莱菔子等为 主药,行气导滞、除湿运脾,主治FD之肝胃不和、气滞食积 之证,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与莫沙比利具有相当的疗 效,鉴于后者可能有副作用,该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4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巳取 得了显著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FD以肝气郁结、脾 虚失运、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肝郁气滞、肝胃郁热、脾 胃虚弱是其主要证型。治疗上以疏肝、和胃、健脾为核 心,辅以清热、祛湿、活血通络等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 的疗效,拓展了传统名方的应用范围,同时创立了许多 经验良方。但目前中医药对于治疗FD也存在许多亟待解 决的问题。首先是中医治疗FD的文献及理论整理工作尚 不系统全面。中医药相关的理论及文献多散在于古代医 家的专著中,近现代的研究报道多散见于各种杂志,未 经汇集,缺乏全面系统整体性的评价,这就给实验研究 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中医药治疗FD在临床设计、测 量、评价多不符合临床流行病学,尤其是随机双盲对照 临床实验的要求,致使研究得出的结论得不到承认。这 些问题均有待于后续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l】李军祥,吴凯.古代中医药治疗痞满的历史概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2):63-64. [2】刘沈林.对痞满辨证论治的几点认识[J】.南京中医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梁雷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5(26)9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发病率高,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疗效满意.本文从近10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辨证分型、病因病机、胃运动功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HP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988-990,987)
【作者】梁雷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5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进展
2.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进展
3.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4.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5.中医药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讲座与综述
以上不宁者,未由不由乎下,心气虚者,未由不因乎精”。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分泌的心钠素在肾脏
中有其受体,通过与受体结合产生强大的利尿利钠和扩 张血管作用,体现了心火下降于肾,助肾阳气化津液。肾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作为体内调节血压的重要方面,体现 了肾水上济于心,濡养心阳,从而维持正常血压 6 * 7 。以上 研究都与中医“心肾相关,心本乎肾”理论不谋而合。现 代中西医结合研究认为 ;<4 与肾虚证、血瘀证密切相 关,并以脉冲波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阻抗微分图或 核听诊器等客观定量指标进行了分析验证。证实在肾虚 的基础上,并发血瘀的病理改变是中老年疾病发展演变 的必然趋势。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对此 有良好的作用。总之,结合古典文献、临床证候及现代中 西医研究证明,肾元亏虚为 ;<4 基本病理变化的始动 因素,通过其对心、肝、脾的作用而影响后三者的正常功 能,最终导致心血瘀阻、痰饮内停而发病。
综上所述,虽然各家对 () 的分型论治各有不同之 处,但主要分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脾胃虚弱、胃阴不足 等证,常用方剂为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 汤、益胃汤等。
! 专方专药
陈培琼2#3用消痞除胀汤 & 砂仁、柴胡、枳实、厚朴、丹 参、鸡内金、木香、苏梗、芒果核 ’ 治疗本病 ## 例,对照组 +" 例用西沙必利,均四周为一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显 效 +$、,! 例 ,有 效 ,#、," 例 ,无 效 /、* 例 ,总 有 效 率 0!. %+ 1 、%+. ++ 1 & !-". "# ’ 。潘金辉 2$3 等用免煎中药 柴平舒胃汤加减 & 柴胡、枳壳、厚朴、白术、半夏、莪术、槟 榔、藿香、佛手、党参、桔梗、砂仁 ’ 治疗本病 ,"" 例,对照 组 #" 例用吗丁啉、谷维素、维生素 4,,结果:两组分别 显效 +%、," 例,有效 #+、!$ 例,无效 ,"、,/ 例,总有效率 0" 1 、%! 1 & !-". ", ’ 。胃窦排空率及收缩幅度两组治 疗前后自身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 !-". "#’。 张燕2%3用六君化瘀汤 & 黄芪、茯苓、丹参、生麦芽、白术、苏 梗、砂仁、郁金、桃仁、半夏、羌活、公英、莱菔子、木香 ’ 治 疗老年性 () #" 例,对照组 +# 例用吗丁啉,结果:两组分 别治愈 +*、# 例,显效 %、$ 例,有效 #、,, 例,无效 "、," 例,总有效率 ,"" 1 、%, 1 & !-". ",’。
中图分类号:/#0-’ -
文献标识码:1
文章编号:*(0* 2 "!#3 + !""# . "! 2 ""#( 2 "!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 45 . 是 常 见 的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之 一,据国内统计,约占胃肠道专科门诊患者的三分之一 以上。中医对该病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 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就其治疗做一综述。
!""+,+" & , ’ :+$ 7 +%. / 林连,史宗强 . 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例 . 福建中医药,,00$
& / ’ :+. # 陈培琼 . 消痞除胀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例疗效观察 . 新中
医,,000,+, & ,, ’ :,* 7 ,0. $ 潘金辉,宗林娜,黄坚,等 . 免煎中药柴平舒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
其标实。诸药合用,攻补兼施,标本同治,使肾气得益,瘀 血得祛,气滞得畅,痰饮得化。从而使 ;<4 得以改善,防 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在用药方面,补肾阳多选附子、肉桂等;滋肾阴多取 生地黄、麦冬等;益肾气多用人参、黄芪等;活血化痰应 贯穿于本病治疗过程的始终,活血药常用丹参、川芎、益 母草、红花等;化痰药宜用葶苈子、瓜蒌、半夏等。
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 中医杂志,!"",,/! & # ’ :!*# 7 !*$. % 张燕 . 六君化瘀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 例 . 中医药信息,!""!,
,0 & , ’ :+#. * 胡大勇 . 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运动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 成
现代研究认为,心衰时神经内分泌 + 包括交感神经 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 . 的过度激活,可加速心力 衰竭的恶化,其中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驱动可加速心功 能的恶化,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心肌细胞表面 ! 受体密度 减低,使衰竭心脏对交感神经不敏感。有报道,附子、黄 芪、人参、肉桂等药,通过增加心肌 ! 受体的密度,使 ! 受体上调,从而改善心衰患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不均 衡,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害,从而改善预后。此外, 亦有报道如黄芪、丹参部分提取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的活性,从而改善迷走神经张力。与西药相比有着 一 定 优 势 ,它 适 应 症 广 ,副 反 应 小 ,对 机 体 内 环 境 干 扰 小,为改善心衰预后,降低急性心脏疾患发生提供了一 条有效的途径6, 7。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胡大勇 2* 3 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并用吗丁啉、多酶片治 疗本病 /* 例,对照 ,、! 组分别用上述中西药。结果:三组 总有效率分别为 0+. %# 1 、%# 1 . %$. "0 1 ,本组疗效均 优于两对照组 & !-". "# ’ 。石成生203用温胆汤随证加味,并 用羟氨苄青霉素、丽珠得乐冲剂治疗本病 $/ 例,对照组 /+ 例用上述西药。结果:两组分别痊愈 !+、0 例,显效 !0、
/ 总结与评述
中医药对 () 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面取得了 一定的进展,疗效较为可靠,比之西药具有更经济、副作 用少、复发率低等优势。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多数 报道仍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阶段,缺乏完全符合对照、随 机、双盲等严格科研设计的前瞻性研究,降低了结论的可 信性。&!’ 辨证分型及疗程问题,疗效判断标准不统一,难 于对现有资料作客观评价。&+ ’ 从现代客观化检测指标 & 如胃肠激素、胃动力学指标、56 等 ’ 方面探讨中医药治 疗 () 作用机理报道甚少。&/ ’ 动物实验研究报道甚少,未 见动物模型报道。&# ’ 近期疗效报道多,对远期疗效及复 发率的报道很少。笔者建议:&, ’ 今后尽快制定出统一的 辨证分型及疗效评价标准。&! ’ 遵循严格的科研设计原 则。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完全符 合随机、对照、双盲原则的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和临床设 计。&+ ’ 深入开展 () 中西医病因病机、流行病学、实验检 测等方面的研究,并从 56、胃肠激素、胃肠动力学等方 面探讨中医药治疗 () 的机理。& / ’ 建立 () 的动物模 型。& # ’ 临床加强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的动态观察研究。 & $ ’ 加强 () 患者神经类型及情志刺激的关系的研究, 并探讨相应治疗方法在治疗 () 中的作用。& % ’ 开发研 制简便、高效的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0 例,有效 ,$、!" 例,无效各 # 例,总有效率 0!. ! 1 、**. + 1 。陈锦辉2,"3用厚朴、陈皮、甘草、草豆蔻、桂枝、茯苓、白 芍、木香、枳壳、鸡内金、莱菔子、黄芪、生姜,与对照组均 用多潘力酮,分别治疗本病 0+ 例、$" 例。结果:两组分别 显效 %!、!, 例 & !-". ",’,有效 !"、!/ 例,无效 ,、,# 例,总 有效率 0*. 0 1 、%# 1 & !-". ", ’ 。朱莹 2,,3 等用柴胡疏肝 散加法莫替丁、吗丁啉治疗本病 /! 例,对照组用上述西 药,疗程 $ 个月。结果:治疗组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总有效 率为 0!. * 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 $ 1 ,说明中药疏肝 解郁法能明显提高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 () 患者的疗效。
参考文献 * 陈洁文,罗荣敬,胡维安,等 ’ 中医心肾相交理论的实验研究 ’ 广
州中医学院学报,*88*,3 + !,, . :**,’ ! 吴伟,陈宏琏,黄衍寿,等 ’ 补肾益心片治疗高血压病及改善左室
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 ’ 新中医,*883,," + 0 . :!!’ , 郑虎占,董泽宏,佘靖,等 ’ 中药现代研究及应用 ’ 北京:学苑出版
社,*883’ (,8 = (#*’ + 收稿日期:!""# 2 "! 2 !* 修回日期:!""# 2 "- 2 !( .
近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研究治疗进展
白宇宁 *,白兆芝 ! + *’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 !’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 .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研究;综述
* 辨证论治
中医从整体出发,采用辨证论治治疗 45,能缓解 其症状,疗效较为满意。古学文 6*7 治疗 45 患者 *!" 例,
白宇宁,男,主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分为肝胃不和 + 柴胡、白芍、枳壳、川楝子、郁金、黄连、公 英、麦芽、香附、海螵蛸、木香、甘草 . ,寒热错杂 + 半夏、黄 连、川朴、白术、茯苓、鸡内金、栀子、黄芩、党参、干姜、公 英、甘草 . ,脾胃虚弱 + 党参、海螵蛸、茯苓、白术、山药、神 曲、山楂、石斛、玉竹、元胡、柴胡、甘草 . 三型,对照组#" 例,用西沙必利。结果:两组分别显效 -8、** 例,好转*3、 !# 例,无效 *、, 例,总有效率 8#’ 0 9 、0! 9 + !:"’ "*.。 李坤6!7分肝气犯胃 + 柴胡、郁金、枳壳、白蒺藜、半夏、白芍、 降香、玫瑰花、陈皮、甘草、厚朴、砂仁 . ,湿热中阻 + 黄连、 甘草、黄芩、半夏、枳壳、藿香、佩兰、公英、陈皮、草果 . ,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