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改增”后建筑类PPP项目税务成本问题的研究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营改增是指增值税(VAT)取代原先营业税的一种税收制度改革措施。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受到了营改增政策的影响。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对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主要影响因素1.税率变化:营改增后,建筑业增值税税率由17%降至16%,中间环节税率由13%降至10%。
税率变化直接影响到建筑业企业的纳税成本和现金流。
2.发票管理:企业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发票等方面需要严格遵守税收法规,发票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关联。
3.增值税普通纳税人转型问题:一些建筑业企业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值税普通纳税人转型或者小规模纳税人转型,这将对企业纳税申报和会计处理产生重大影响。
4.产生的税收未决问题:建筑业企业凭借发票的时间跨度问题,很容易产生税收未决问题,这将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和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5.税收政策调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建筑业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和应对新的税收政策。
二、难点分析1. 税率变化带来的成本压力:营改增后,建筑业企业需要按照新的税率规定进行开票和申报,一些工程项目的纳税成本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成本调整和成本分析,以求降低税负。
2. 发票管理及时效要求提高: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对发票进行管理,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发票等。
发票的开具、领取和使用也需要及时跟进,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票的合规使用。
3. 纳税人身份转型处理复杂:对于一些小规模纳税人转型为增值税普通纳税人,或者普通纳税人转型成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而言,需要确保相关手续的完备和准确,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税收风险。
4. 税收未决问题处理困难:由于建筑业项目通常周期较长,而开具发票的时间跨度较大,容易产生税收未决问题。
企业需要严格执行税收法规,确保税金的及时收缴和申报。
PPP建设项目财务测算涉税问题分析
PPP建设项目财务测算涉税问题分析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模式是一种基于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合作的公共项目建设方式。
该模式主体是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还涉及承包商、金融机构、设计院、监理单位等多方参与。
PPP建设项目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涉税问题尤为重要。
一、PPP模式下的资产评估与税务处理PPP模式中,民营企业会投入大量的自有资产或借贷资金进行项目建设,相应地,政府会向企业提供投资回报保障。
因此,在PPP项目的初始阶段,需要对所有投入的资产进行评估,以明确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利润和政府在项目完成后所享受的收益。
同时,还需要合理地安排资产的减值和折旧,并对项目所涉及的税收进行预估和处理。
对于大型PPP项目,需要进行投资收益和税收的完整计算和规划。
PPP项目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通常由企业自筹、政府出资或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关键是通过有效的税务规划和处理,降低资金融资的成本,并增加融资的损益补偿。
在融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避免出现资金监管偏差或税收风险。
三、PPP项目合同与税务处理PPP合作项目通常需要签署项目开发合同、服务合同、授权合同、合资合作协议等合同,其中需要涉及涉税问题的约定和规定。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在合同中对涉及的税收进行明确约定和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纳税风险和成本。
同时,还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变更、重组、分拆等情况进行事先分析和规划。
PPP项目建成后,需要进入运营阶段。
在运营过程中,政府和民营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条例,按照约定协议及时、有效地进行资金收支、税收处理和资产管理。
同时,还需积极开展税务筹划,通过税务合理规划和税收优惠政策的争取,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并增加企业利润。
如果项目出现经营亏损或其他问题,还需合理处理企业所涉税收问题。
综上所述,PPP建设项目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涉税问题。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随着中国的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建筑业的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面临了一些难点。
本文将分析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的难点,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增值税抵扣比例调整根据营改增政策,建筑业的增值税抵扣比例从之前的70%调整为100%。
这意味着建筑企业可以全额抵扣进项税额。
这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挑战。
企业面临着控制进项税额的压力。
在过去,企业通常会选择按照合同金额报税,很少关注实际发生的成本,这导致了进项税额的上升。
但现在,企业需要更加关注成本的真实性,以确保进项税额的合理性。
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会计处理方法。
由于增值税抵扣比例的调整,企业需要重新调整会计处理方法,以适应新的政策要求。
特别是对于建设期利息、购置固定资产以及进口设备的抵扣,企业需要进行仔细分析和处理。
建议与解决方案:1.加强成本控制。
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确保成本真实可靠,合理抵扣进项税额。
2.建立健全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会计处理方法,确保符合新的政策要求。
3.加强对政策的了解和学习。
企业应加强对政策的了解和学习,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和影响,以便及时调整会计处理方法。
二、发票管理和报销政策的变化营改增后,企业需要按照新的发票管理和报销政策进行业务处理。
这给企业带来了一些困难。
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发票管理系统。
由于增值税抵扣比例的调整,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发票管理系统,确保符合新的政策要求。
企业需要熟悉新的报销政策。
新的报销政策会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所得税的计算。
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和熟悉新的政策,以便准确计算成本和所得税。
三、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营改增后,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格的税务环境。
建筑业的涉税业务会计处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企业需要加强对税法法规的了解。
营改增后,税法法规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和熟悉这些变化,以便合理计算和申报税款。
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营改增后,企业的税务风险增加了。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营改增是指增值税改革,是中国国家税收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
自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实现营改增。
营改增的实施对建筑业的涉税业务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也给建筑业的会计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点。
本文将从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以及会计处理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1.税率变化营改增实行17%的税率,而之前的营业税税率是3%、5%、11%等不同档次。
税率的变化对于建筑业的进项、销项税额以及税负率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建筑企业需要对新的税率进行适应,并及时调整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2.税负率差异营改增后,建筑业的税负率可能会有所增加或减少,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业务性质、税收政策等因素。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相关的税负率,并做好会计处理。
3.发票管理营改增的实施对建筑业的发票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企业需要及时调整发票管理方式,确保符合营改增的相关规定。
1.进项税额的核算营改增后,建筑业进项税额的核算变得更加复杂。
建筑业的进项税额包括购进的货物、工程物资以及接受的服务等,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发票等相关凭证进行核算。
建筑业在核算进项税额时需要注意不同类型的进项税额的处理方法,确保合规性。
3.纳税申报营改增后,建筑业的纳税申报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企业需要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避免因为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税务风险。
建筑业需要加强内部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的管理,确保遵守税收法规。
4.成本管理建筑业的成本管理也是营改增后的一个难点。
建筑业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这些成本对企业的税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建筑业需要加强成本管理,确保成本的准确核算,并及时调整会计处理方法,以应对营改增后的变化。
5.业务结构调整营改增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建筑业的业务结构,企业需要根据新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
这对企业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政策,重新规划业务结构,并及时调整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PPP项目三大税收问题解析[税务筹划优质文档]
【精品优质】价值文档首发!
PPP项目三大税收问题解析[税务筹划优质文档]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涉及主体多、时限长,上位法规尚未出台,税收问题相对比较复杂。
在PPP项目实际操作过程中,税收方面的问题在具有共性的税种和部分或有税种上都会体现,其中除印花税争议不大之外,PPP项目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不明确。
具体来讲,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增值税处理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
PPP项目涉及增值税的问题主要包括增值税是否计入建设投资、增值税进项抵扣、政府补贴与政府付费是否缴税三个方面的问题。
01增值税是否计入建设投资?
建设投资是否含税对政府和社会资本方影响较大。
营改增之后,发改委、住建部等项目投资管理部门之前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等相关指导文件尚未及时修订,加上PPP项目目前尚处于政策完善和探索实践之中,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招标等阶段,建设投资是否含税问题操作上不尽相同,对政府付费影响较大。
PPP项目付费机制包括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使用者付费三种模式。
使用者付费类项目运营、市场、测算风险等主要由社会资本方承担,是市场化行为,在此不作讨论。
对于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类的项目,增值税的计算对项目能否顺利运营影响较大。
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政府付费模式付费金额计算公式为:
当年运营补贴支出数额=项目全部建设成本×(1+合理利润率)×( 1+年。
PPP建设项目财务测算涉税问题分析
PPP建设项目财务测算涉税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项目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PPP建设项目的财务测算中,涉税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PPP建设项目财务测算涉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在PPP建设项目中,涉税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的投资、收益、成本等各个方面。
在项目的投资阶段,涉及到资金的融资、利息支出等问题,这都会影响到项目的财务测算。
在项目的收益阶段,涉及到税收政策、利润分配等问题,这也会对项目的财务测算产生影响。
在项目的成本阶段,涉及到税收成本、运营成本等问题,也会对项目的财务测算造成一定影响。
1.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对PPP建设项目的财务测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税收政策会对项目的收入、支出、成本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
2. 利润分配在PPP建设项目中,涉及到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利润分配问题。
不同的利润分配方式会对项目的财务测算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项目的投资吸引力和可行性。
3. 融资结构4. 运营成本政府和社会资本在进行PPP建设项目财务测算时,应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减少项目的税收成本,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
2. 合理配置资本结构在项目的融资结构方面,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规模,合理配置资本结构,减少融资成本,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在项目运营阶段,应积极优化运营成本,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应在利润分配方面做好协商,在合理利润分配的基础上,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回报率。
四、结语PPP建设项目财务测算涉税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融资结构、运营成本等方面的努力,解决项目在财务测算中的涉税问题,促进PPP建设项目的健康发展。
也需要政府在税收政策上有所调整,更好地支持和鼓励PPP建设项目的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PPP投资模式下大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税务问题探讨
纳税Taxpaying专题策划PPP投资模式下大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税务问题探讨龚玉凤(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4)摘要:在建筑项目施工中,PPP投资模式是常见的工程形式,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对PPP投资模式产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文章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出发,对PPP投资项目进行概述,分析PPP投资模式下施工项目税务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有相关人士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PPP投资模式;施工项目;税务问题;解决对策2016年5月1日,“营改增”政策开始全面试行,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
根据税务总局统计,“营改增”涉及的企业纳税人将近1600万户、自然人纳税人1000万,涉及改征增值税的营业税收入超过2万亿元。
PPP 投资模式受“营改增”政策的影响较大,这种投资模式起源于欧洲,属于公私工作共建融资模式,在合作开展时以特许经营为基础,通过构建伙伴式合作方法,项目通常由多个关联体组成,合同和法律关系相对复杂,且合作周期较长。
在PPP投资模式下,税收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研究PPP模式下建筑企业施工税收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PPP投资模式概述从当前发展形势来看,PPP投资模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行业应用也十分广泛。
从定义上来看,PPP 投资模式是一种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的方式,在义务和权利共同约定下,有效降低了政府前期投入和企业的经营风险,达到两者的双赢。
从模式来划分,PPP投资模式可以分为BOT、BOO、TOT、BT等形式,这些项目在具体实施时都相对复杂,涉及多方的参与主体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项目实施的难度。
由于我国PPP投资模式起步较晚,在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不断完善。
PPP项目发展形式多样化,从开始到现在,PPP投资共有以下几种模式。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
1. 营改增政策导致增值税的扣除范围变窄。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业可以扣除进项税额,而营改增后,只能扣除部分进项税额,导致建筑业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会计处理上需要按照新政策规定计算扣除的进项税额,同时要对增值税的缴纳进行核算。
2. 建筑业往往涉及到多项目施工,涉及的财务科目非常复杂。
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租赁费用、工程进度款等多个方面的支出与收入。
会计处理上需要建立完善的多项目施工合同台账和成本核算体系,在每个阶段对应的科目进行核算和管理。
3. 建筑业的工程进度款和尾款支付通常是分期支付的。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企业可能需要先收取一部分工程进度款,待工程完成后再收取尾款。
会计处理上需要进行工程款项的分期核算和确认,并及时进行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记录。
4. 建筑业企业可能同时承接税务一体化和非税务一体化的项目,这两类项目的处理在会计核算上有一定的区别。
税务一体化项目需按照增值税开具发票,并计入应收账款;非税务一体化项目则不开具增值税发票,直接计入应收账款。
会计处理上需要对两类项目进行区分核算。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难点主要表现在准确计算和减少增值税的扣除额度、多项目施工的复杂性、工程款项的分期确认、项目类型的区分核算以及成本、费用和收入的核算等方面,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和管理流程,以确保纳税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浅析“营改增”后工程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
浅析“营改增”后工程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营改增”是指改革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制度,取消营业税,实行增值税全面替代营业税的一项税制改革。
这一改革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建筑安装、土方开挖、钢结构、电气设备等基建工序,成本影响更加直接和显著。
一、营改增带来的影响1.营改增后增值税率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在建设项目的选型和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其增值税政策下成本的变化情况;2.营改增后建筑服务业行业的增值税起征点提高,使得企业增值税成本减少,企业在投标报价和商务谈判中必须重点考虑增值税的影响;3.营改增下企业涉及到销售和采购环节的税点、发票抵扣问题变化,要求企业对其财务流程提供了更加严格的管控,尤其是对收入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精细分析,以保证税收合规和资金充裕。
二、动态管理成本的方法1.成本监控。
在预算过程中,要了解每个成本元素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是否准确,这需要实时监测、收集并活跃地确保工程项目成本的监控。
监控成本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偏差并及时控制,因此对成本的整个过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监管十分必要。
2.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可帮助企业对营收、成本、及利润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
运用了解营收及成本之间的关系和变化,以及成本与利润之间密切的关系,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财务情况,进而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动态的成本管理。
3.项目经济评估。
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工程项目的成本、营收和利润建立一个联动的模型,利用其来评估项目整个经济效应是非常有必要的。
项目经济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利用学习经验来调整整个工程项目过程。
4.敏捷制定方案。
当成本突然出现失控或遇到问题的情况时,企业应敏捷地制定对策,以即刻控制成本增长,从而避免成本失控的风险。
三、结语“营改增”改革对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合规和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
在实施“营改增”过程中,企业要加强成本监控、财务分析、项目经济评估和敏捷制定方案等管理手段,以保证工程项目实施成本的合规、审慎与节约。
PPP项目中相关财税问题研究
PPP项目中相关财税问题研究随着国家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私合作(PPP)项目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主要模式之一。
在PPP项目中,财税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PPP项目旨在通过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为公共利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在这一合作中,税收政策、投资回报和税收优惠等财税问题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一、PPP项目中的税收政策问题税收政策是影响PPP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PPP项目中,涉及到的税收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等。
政府对投资者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投资者的积极性。
在税收政策上,一般来说,政府会给予PPP项目一定的税收优惠,例如对项目的利润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税收抵免。
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更多的投资者将愿意参与到PPP项目中来。
政府还会在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增值税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鼓励更多的土地用于PPP项目建设。
PPP项目的税收政策,一般由相关的财政、税务和规划部门共同制定,以确保整个政策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在税收政策方面,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增加其投资的积极性。
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和资金回收期方面,投资者需要考虑项目的长期收益和现金流量,以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营和回报。
在PPP项目中,投资回报问题是需要认真考虑和综合分析的。
在PPP项目中,政府通常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项目中来。
税收优惠一般包括利润税的减免或者抵免、土地使用税的减免或者抵免、增值税的减免或者抵免等。
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应该只是一味的补贴和支持,而应该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求做出的合理决策。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和监管。
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以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的合理性和执行效果。
营改增后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影响的研究
营改增后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影响的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影响。
首先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整体影响,包括成本构成、控制和竣工结算等方面。
其次探讨了营改增政策下建筑工程项目税务风险的影响。
研究表明,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建议加强管理,并提出了加强相关研究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这种影响,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对于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为企业在新政策环境下做出应对措施提供参考和支持。
这也是本研究的重要背景和动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分析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和规律性,为建筑行业在营改增政策下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来说,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中各项费用的计算、核算方法和审核程序等方面的影响,分析营改增政策下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构成的变化情况和原因,探讨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竣工结算的影响程度,以及在税务方面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营改增政策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影响,为企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和税务合规能力。
1.3 研究意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一直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问题,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产生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研究的需求。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特别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
如何在新的税收政策背景下合理核算成本、有效控制成本,成为建筑施工企业今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新政策环境下更好地解决成本核算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营改增”背景下的税收政策“营改增”是指将原来的商品和劳务税改为增值税,改革以后消除了商品和劳务税之间的界限,使增值税成为取代商品税和劳务税的唯一的一种税种。
通过营改增,改革后的增值税实质上是一个应税提成的环节税。
增值税的税率分为一般税率和减按计税方法税率,其中一般税率为17%,减按计税方法税率为6%。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营改增”已经成为了我国税收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增值税是建筑施工企业所含税种类最为繁多的一种税种。
增值税实行的原则是税收制度从消费型往生产型转变的必然要求,它不仅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便捷的税收管理方式,也提高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三项费用”(职工工资、原材料采购费和业务支出)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合理界定企业内外部成本和税额的划分,同时要合理抵扣增值税,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1. 内外部成本和税额的划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中,需要清晰地界定企业内外部成本和税额的划分。
内部成本是指企业自行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所涉及的各项费用,外部成本是指企业向其他企业购买的产品或劳务的各项费用。
增值税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在企业的外部成本上,对于企业内部成本则不适用增值税。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将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合理划分,从而在核算成本时得到准确且符合法律法规的核算数据。
“营改增”下建筑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营改增”下建筑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营改增对建筑业成本核算的影响(一)对材料成本产生的影响“营改增”这一政策颁布实施后,对建筑业而言是重大利好,这意味着购买材料产生的增值税部分实现了真正流转,建筑业也能进项抵扣。
但是,进项税额在不能抵扣前是计入材料成本,用于进项税额抵扣后,对应成本部分减少,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部分增加。
建筑业在选择材料商时,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供应商,取得的进项税额足额抵扣,也可以选择小规模供应商,取得3%或1%的增值税发票或者普通发票。
如何纳税筹划,进项税额抵扣多少,成本产生多少,这对建筑业材料成本的构成产生较大影响,并影响企业整体税负。
(二)对劳务成本产生的影响建筑业的另一大支出是劳务费支出。
一部分建筑业拥有自己的专业施工队伍,通常情况下采用工资方式结算劳务费,另一部分建筑业是劳务外包,由劳务公司提供合法票据,建筑业结算工程款。
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务支出产生的成本没有票据的问题,但是就建筑业而言,劳务公司承接分包业务必须有相应的合法的分包资质。
即我国劳务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部分劳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合理合法,但是劳务分包资质不过关,不满足建筑行业的要求。
在劳务外包过程中,建筑业如何选择分包单位,如何管控成本,如果建筑业不是小微企业,或者企业所得税没有税收优惠,这将极大影响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二、建筑业在全面“营改增”后存在的几点问题(一)成本管理模式变化“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促使了建筑业管理模式的改变。
比如,企业本年度同时有五个工程项目,过去企业只需要关注收入,根据收入缴纳营业税,现在要求企业对每个工程项目分别管控,核算每个项目的成本税费。
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对原有的财务人员也是新的挑战,能否对每个项目进行全面控制,能否从过去的粗放型的管理匹配到如今的系统化管理,对企业而言也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期。
(二)企业税负增加“营改增”后,尽管从理论层面而言,能够合理减少企业税负,但是企业在实际经营中,整体税负降低这一预期并没有实现。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难点分析随着我国营改增税制的全面推开,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营改增税制的实施,旨在减少税负,优化税收结构,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产业升级。
对于建筑业来说,营改增后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却面临着一些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的难点进行分析。
一、营改增后税务处理压力增加营改增税制的实施,将原来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合并为一种税,这意味着建筑业企业需要对涉税业务进行全新的会计处理。
在营业税时代,企业只需涉及营业税的税务处理,而营改增后,企业需要直接参与到增值税的征收和管理中。
这就要求企业具备更加严格和规范的税务管理和会计处理能力,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务处理压力。
二、增值税发票管理难度提高在营改增税制下,建筑业企业需要发行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进行发票管理。
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难度要远远大于营业税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包括发票的开具、领购、使用等多个环节,对企业的发票管理和会计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核算难度加大营改增税制的实施,建筑业税务成本大幅下降,但与此建筑业企业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难度也大幅加大。
在增值税时代,企业需要对应税务政策的变化,不断进行会计核算的调整和变更,这对企业的税务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涉税业务报表编制规范要求提高营改增税制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也提出了更高的规范要求。
建筑业企业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报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更高。
这就要求企业在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上更加注重规范和准确性,以满足新的税务政策要求。
营改增后建筑业涉税业务会计处理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难点,建筑业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会计处理能力,加强税务合规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以应对营改增税制带来的新挑战。
建筑业企业还需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了解并适应税务政策的变化,确保企业的涉税业务会计处理符合法规要求,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随着经济发展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营改增”政策已经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环节,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积极探索“营改增”背景下的成本核算问题,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1.增加现金流:由于营业税制被消除,企业将能够在结算时减少缴纳税金,从而增加现金流,提高资金利用率。
2.增加成本核算难度:由于增值税制度下,企业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增值税进行核算和申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要素繁多,建筑材料、人工成本、机械设备、能源等因素的增值税处理将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核算难度。
3.对税务风险的影响:企业需要根据“营改增”政策制定相应的纳税策略,否则可能存在纳税风险,甚至面临税务处罚和影响企业信誉度的风险。
4.对企业经营补贴政策的影响:随着国家财政对于各个产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在改革政策下获得更多的补贴与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二、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策略与方法1.合理排除增值税:企业应该把握税法规定的减免政策,合理排除增值税,减少税负压力,从而提高企业收益。
2.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于材料、人工、设备等行业成本要素的核算过程,形成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合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完善会计制度:在“营改增”政策下,企业应当加强内部会计制度和管理规范建设,提高会计核算准确性和管理合规性,从而降低税务风险。
结语:“营改增”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建筑施工企业须要积极面对并应对改政策的影响。
通过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完善会计制度、优化税务筹划等措施,使企业在“营改增”背景下更好的经营与发展。
营改增后的PPP项目税务探析
营改增后的PPP项目税务探析2016年5月1日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分水岭。
营改增的增值税率相较于营业税率有较大变化,两者的征管要求也不相同,营改增后对于PPP项目影响也巨大。
PPP业务的税收处理,主要涉及所得税和增值税。
重点来说说增值税,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会计税依据而征收的流转税,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我们来看看各阶段所涉及到的税务。
一、设立项目公司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的税务处理在项目公司设立过程中,投资者常会将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作为出资标的,投入公司,获取股权。
从税务处理角度,非货币性财产出资实质上可以拆解成资产出售和以货币缴付出资两个环节,即我们可以将出资理解为是股东将所享有的非货币性财产出售给公司,再以出售资产所获取的现金对公司缴付出资的行为。
因此,投资者在视同资产出售环节负有所得税、流转税的纳税义务。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出资属于股东让渡作为出资标的的非货币性资产获取了股权,属于增值税意义上的应税行为,股东应就非货币性资产出资缴纳增值税,相应的,公司作为增值税服务的接受方,在取得股东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予以认证后可以抵扣进项。
债权性融资的税务处理项目公司在设立时,除通过股东缴付出资进行股权性融资外,往往还会通过债权性融资获取项目运作所需资金,常见的债权性融资包括股东借款、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不同的债权性融资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税务处理模式。
就银行贷款而言,在增值税上,金融业“营改增”后,银行提供贷款服务属于增值税范畴内的应税服务,银行应缴纳增值税,但根据相关税收政策,项目公司购买贷款服务所取得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就融资租赁而言,在税法上,融资租赁可以分为直租型融资租赁和融资性售后回租两类,两类融资租赁的税务处理并不相同。
在增值税方面,“营改增”后两种融资租赁的税务处理并不相同,直租型融资租赁的出租人应按动产租赁服务税目缴纳增值税,项目公司可就取得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而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出租人却应按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相应的,项目公司购买贷款服务所取得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PPP项目中相关财税问题研究
PPP项目中相关财税问题研究近年来,政府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成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财税问题,例如税收政策、税务合规、税收优惠等等。
本文将就PPP项目中的相关财税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实施PPP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税收政策是影响PPP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尚不完善,缺乏对PPP项目特别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PPP项目中,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的资本投入和运营,现行的税收政策并未对这些投入和运营提供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
需要针对PPP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加大对其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务合规也是PPP项目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由于PPP项目通常涉及到资金的调拨和流转,因此需要与税务部门密切合作,确保项目的财务活动符合税务法律法规的规定。
也需要对项目进行正确的税务评估和风险管理,预防潜在的税务风险和纠纷。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税务制度和税收监管机制,加强对PPP项目的税收管理和监督,确保税收收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税收优惠政策也是PPP项目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之一。
对于PPP项目来说,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需要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和投资。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从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等方面入手,对于符合条件的PPP项目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补贴。
还需要加强对PPP项目中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监管和审计工作。
由于PPP项目涉及到多方的资金投入和流转,项目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筹资能力和经营效益。
需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PPP项目的财务监管和审计工作,确保项目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PPP项目中的财税问题,还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解决机制和法律框架。
营改增下建筑业PPP模式财务分析
营改增下建筑业PPP模式财务分析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PPP模式;财务分析;融资;投资回报率;税收政策一、引言建筑业PPP模式是近年来我国推行的一种重要投资模式,也是全国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市场化改革、优化投融资环境的有力举措。
然而,建筑业PPP模式的实施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营改增政策的推行让建筑业PPP模式面临了新的财务逆境。
本文将从财务分析的角度探讨营改增下建筑业PPP 模式的财务特征和融资策略,以期为建筑业PPP模式的实施提供更为科学的财务支持。
二、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PPP模式的影响(一)财务支出增加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使得建筑企业的税负显著增加,若果不能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将会导致企业的财务支出的增加。
而在PPP项目标实施中,该企业作为运营商需要全方位承担项目风险,例如经营风险、政策风险、供给风险、融资风险等。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融资策略以应对营改增政策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收入下降在建筑业PPP项目实施中,企业能够依据其运营效益获得收益。
但是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务必承担更高的税负,从而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的净收入将会出现下降。
因此,建筑业PPP模式下运营商的投资回报率将会遭受较大压力。
三、建筑业PPP模式的财务特征(一)融资模式选择多样建筑业PPP模式的实施需要运营商以一定比例承担项目资金,这就需要运营商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以满足资金需求。
目前常用的融资模式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
但不同的融资模式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和成本,因此需要运营商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财务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模式。
(二)盈利来源有限建筑业PPP模式的实施需要运营商依据项目标实际运营状况获得收益,一般而言,运营商可以从政府方面获得一定的出租金或管理费,也可以依靠与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获得收益。
然而,由于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运营商的税负增加,使其利润水平大打折扣。
因此,运营商需要在项目筹划和实施过程中重视盈利的来源,保证项目标财务可持续性。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收成本负担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分析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收成本负担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分析营改增是中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推进税制现代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
针对建筑行业,营改增的实施对企业的税收成本产生了深刻影响,建筑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策略降低税收成本。
首先,营改增将建筑业的增值税纳入到“营业税-增值税”一起征收,将税负从原先的3%降至了1%。
但是,营业税的税负增加,建筑行业的企业所得税增加,因为合同的缴纳方式发生变化,建筑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管理模式,降低所得税的成本。
其次,建筑业的销售与服务业务经常是交错的。
营改增改革后,建筑业销售业务不再扣除前期进项税的金额,服务业务则可以继续扣除进项税。
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注意合同的区分,有效降低前期的税负,同时也需要协调好销售与服务的比例,确保合同扣除的税额正确。
再次,营改增后,建筑企业需要注意转型升级,从过去单纯的施工型企业转向建设、规划、设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型企业。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回报和利润增长,加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适应性。
对于规模较小的建筑企业,也可以积极发展政府购买服务、民用建筑等多样化业务,增加企业的经营范围,提高收益。
最后,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抵御税收成本的压力也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加强税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完善财务管理流程,确保进项、销项发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杜绝虚开、冒领发票等风险。
综上所述,营改增在推进税制现代化的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税收成本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是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制订相应的策略来降低税收成本,包括调整管理模式降低所得税成本、区分销售与服务合同、注意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营改增”的背景及目的2016年5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指出,建筑业税率为11%。
从2018年5月1日起,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国家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和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由11%降至10%。
2019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三部门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公告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增值税税率进一步降低。
国家施行“营改增”,主要是为了减少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强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经济形势下做出的重要决策。
同时能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同时,增值税税收由中央和地方共享,在国税、地税未合并之前由国税局征收,在实施此政策前中央财政税收收入与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75%和25%,“营改增”之后中央和地方按同比例分成。
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保持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的要求”,能够优化我国财政结构、激发地方活力。
二、“营改增”对建筑类企业的意义从计税原理角度讲,增值税是只对流转过程中增值部分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由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因此,虽然税率较营业税上涨较大,但通过抵扣增值税进项税,实缴增值税应有所下降。
由于增值税是针对流转过程征收,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了“一环扣一环”的效果,某一环节偷税漏税必然导致征税链条断裂,而企业为了减少税收成本,必然在支出环节严格要求增值税进项税的流入。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中小建筑企业尤其是地方私人建筑公司的特点是通过在原材料采购、施工机械租用等环节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水平,在采购源头,地方小建筑企业通常选择成本较低的私人生产商,原材料生产商为了维持销路,采购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购环节难免出现漏税现象。
同时,由于施工队伍常年由地方农民工组团构成,人员工资直接发到个人账户,或者某些地方农民工工资还通过现金形式发放,人工成本采购环节很少交税。
“营改增”之后,鉴于形成了完整的收税链条,为了降低实缴增值税支出,各企业必定严控各项支出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只有收上来的增值税进项税发票越多,交税环节就能更多抵扣税额,降低企业成本。
因此,对于建筑类企业来说,之前对是否交税不太在意的支出项目,如原材料采购费用、人工成本等,必定产生强烈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的需求。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更多会选择正规经营企业,施工队伍的选择也会寻找正规劳务公司,从而使自身支出能够获得相应增值税发票。
从这个角度讲,“营改增”后小微型建筑企业、私人建筑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不但能够使税收环节保持更好的完整性,同时也规范了企业经营活动,优化了行业经营氛围。
三、“营改增”对建筑类PPP项目税务成本的影响自从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以来,建筑类PPP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占比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以高速公路、城市综合开发、市政基础设施等为代表的一批PPP项目迅速落地实施,不但能够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而且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也能够使合作各方实现共赢。
建筑类PPP项目的特点是前期投入资金巨大,投入较为集中,但运营回收期时间较久。
以高速公路为例,建设期一般在2-4年,而运营收费期一般在15-25年左右。
在“营改增”之前,PPP项目的SPV公司需要在运营期开始后,在获得运营收入之后缴纳营业税即可,与前期投入成本无关联。
“营改增”后,建设期内巨大资金投入,可获取大量增值税进项税额,待运营期每年根据收入情况分年抵扣。
建筑类PPP项目投入主要包括建安费、设备购置费、征拆费、勘察设计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费用,其中建安费和征拆费占比较大,建安费一般占项目投资50%-80%左右,征拆费视项目地址占总投资比例不定,部分高速公路征拆费占总投资20%-25%左右。
其中,建安费又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等费用构成,成本支出一般都能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
而征地拆迁一般由地方政府负责,费用按初步设计概算金额包干使用,由于征地拆迁费直接拨付给原地址居民或土地使用权人,此项费用支出不能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
以高速公路BOT项目为例,建设期3年,运营期25年,考虑资金成本等因素,为保证社会投资人能获取合理收益,运营总收入大概在建设总投资的2-3倍。
假设总投资用A表示,征拆费占比用i表示,增值税进项税额用x表示,增值税销项税额用y表示,项目公司实缴增值税额用z表示。
营业税税额用k表示。
综合考虑营业税税率按3.36%考虑,增值税税率用m表示,取10%,营业收入按3倍总投资考虑,财政金融关于“营改增”后建筑类PPP项目税务成本问题的研究王洋王婷婷◎(上接第13页)通则》(下文简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比如参考《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2条规定,新增关联交易双方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这种情形,并规定这种情形可撤销合同;规定《合同法》第74条有关债权人撤销权的规定同样可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的关联交易中,并明确适用的条件:(1)关联交易的行为由公司作出,即其他主体的行为不属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对象,而且该关联交易必须是法律行为,如赠与、以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买卖等;(2)关联交易属于公司财产行为,即该行为直接导致公司财产的减少(也包括了公司负担的增加);(3)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已经损害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其次,完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出台司法解释来明确规定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并且以概括式加列举式的方式进行规定,其中具体的适用条件可规定为:公司已经依法成立;有关联交易的操纵人存在;有实际的滥用行为存在;该行为是以被操纵公司的名义进行;该滥用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并明确"操纵人"有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对有限责任公司有控制权或有重大影响力的股东两种。
对这两种操纵人,法律应采取不同的规制措施。
此外,还应规定滥用行为股东滥用股东有限责任或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具体情形:股东一旦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逃避债务,利用自己作为公司关联人的身份实施关联交易,既损害了公司利益,也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的时候,就应当和公司一起对其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规定的方式依然采取列举式,比如人格混同、制造资产不足的情形、利用破产逃避债务等情形。
当然,还应明确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中"严重"的标准,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公司债权人的实际受损情况;操纵人的主观恶意;债务人本身的偿债能力。
再次,完善债权人诉讼中举证责任。
在债权人诉讼中,应该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举证模式。
对此,我国应摒弃传统的举证模式,放弃债权人通过了解关联方内部的经营情况来支撑自己论点的方式,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让债权人只用证明关联关系存在就能完成证明责任,而控制方或者有重大影响一方必须证明债务人的债务并非是在自己的控制或影响大形成,或者并非是自己的行为造成债务人无法偿付债务才可以免责。
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债权人的举证责任,从而达到保护其利益的目的。
(五)完善对债权人利益的具体保护措施规定我国应完善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充分明确企业关联交易的方式、性质、金额等内容,并在公司法第116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也应纳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公开制度的范畴中,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也应完善信息披露,为了充分保护公司及其债权人的利益,还应在现有关联关系回避制度中废除上市公司董事利益优先保护的规定,从而充分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四、结论关联交易虽然可以提高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但也会引发不公平交易的出现,损害公司及债权人等的利益,尤其是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充分保障第三方债权人利益,本文在明确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的概念及法律规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关联交易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关联交易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不够系统性且较为抽象、在公司法律规范中未确立关联交易的认定标准、对债权人利益的事前保护措施规定不足、关联交易的债权人事后救济手段有限以及专门针对有限责任公司关联交易债权人的保护机制不完善等,应从细化关联交易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在公司法中确立关联交易的认定标准、完善对债权人利益的事前保护措施规定、完善关联交易债权人事后救济措施、完善对债权人利益的具体保护措施规定等方面加以完善,促进有限责任公司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浙江天赞(杭州)律师事务所)(作者单位:中交投资有限公司)财政金融静态测算实缴增值税与营业税比例用K 表示。
根据以上分析对“营改增”前后PPP 项目税务成本进行简单静态计算,建筑类PPP项目主要在建设期收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而建设期费用支出中,建安费和征拆费占比较大。
假定建安费占比60%,征拆费占比25%。
因为建设期建安费能够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其余支出较少,暂不考虑增值税情况),而征拆费不能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则建设期增值税进项税发票x=0.6A×10%=0.06A;运营期增值税销项税额y=3A×10%=0.3A;合作期内实缴增值税z=y-x=0.24A。
在“营改增”之前,按营业税计算,合作期内需缴纳营业税k=3A×3.36%=0.1A。
静态测算实缴增值税与营业税比例K的计算公式如下:k=3Am-(1-i)Am3A×3.36%=10(2+i)m通过以上分析,静态考虑,项目合作期内税收成本将由原来的0.1A上升至0.24A,上涨2.4倍左右。
考虑“营改增”后实缴增值税能延后至当年待抵扣进项税额抵扣完成之后,加上时间成本,具体对项目进行测算分析,“营改增”后税收会成本上升50%左右。
可以看出,对于建筑类PPP项目,“营改增”对社会投资人来说实际上会加重税收负担。
四、对“营改增”后建筑类PPP项目的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营改增”后建筑类PPP项目税务成本会有所上升,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固定资产形成的过程中,部分投资尤其是征拆费无法获取增值税进项税,导致可抵扣税款的降低。
从国家降低企业税负角度考虑,“营改增”对“增值”部分征税的设想并未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