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茶叶理化检验样品制备技术

合集下载

茶的实验——精选推荐

茶的实验——精选推荐

1、问题的提出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品,入口清香醇厚,回味无穷。

茶大家非常熟悉,但是关于茶叶的化学实验却很少,我们近期进行了大量的关于茶叶的实验的研究。

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中学化学中的有关知识,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关于茶叶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了解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使学生了解物质提取和分离方法,学习有关萃取、分液、升华等实验技术,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具有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与茶中有效成分有关。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1827年人们在茶叶中发现嘌呻碱化合物。

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迄今已在茶叶中鉴定出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和15种以上的无机元素。

茶叶中的生物碱又以咖啡因为主。

咖啡因的含量一般为2%-4%。

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它占茶叶重量的15%-30%。

茶多酚是大量酚类衍生物的混合物。

至今人们在茶多酚中发理了十多种儿茶素,占多酚物质的80%左右。

茶多酚可以替代食品添加剂中的某些物质,可作为抗氧化剂等。

茶多酚可用于肉类、鱼类、面类食品、食用植物油、动物油等抗氧化保鲜剂;还可用于除臭、防治龋齿;防止色素褪色和杀菌等。

2、实验方案设计2.1 关于茶叶溶液的实验取一般茶叶10 g,加入100 mL沸水,浸泡5min(或煮沸2min )。

静置,分别取出上层溶液,进行下列实验:(1)溶液的pH 在8 ---9。

(2)加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不显红色。

(3)向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红色溶液中,加入少量茶叶溶液振荡,红色溶液立即褪为无色。

(4)向橙色的溴水中,加入少量茶叶溶液振荡,无明显变化。

(5)取少量茶叶溶液,加入KSCN 溶液振荡,无明显变化。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含量的测定

一,器材与材料的预处理1,材料:茶叶,乙醇,蒸馏水;电炉,圆底烧瓶(磨口),铁架台,酒精灯,漏斗,滤纸,滤布,烧杯,量筒,玻棒,旋转减压蒸馏器等。

配置:称取10g茶叶,用200ml的量筒量取80%乙醇200ml预处理:将茶叶碾碎二,方法1,称取茶叶10克揉碎再加80%乙醇100ml在40℃水浴中提取1h。

2,过滤收集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80%乙醇100ml在40℃水浴中提取1h。

过滤收集滤液,并去滤渣。

3,将2次的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至40ml,将乙醇回收。

在浓缩也中加等体积氯仿萃取,静置30分钟。

分离,有机相为咖啡碱(减压蒸馏至15ml回收有机物,将15ml的咖啡碱溶液于收集图1,收集方法:将残留液 (大约l0~15ml)倾入蒸发皿中, 烧瓶用少量乙醇洗涤, 洗涤液也倒人蒸发皿中, 蒸发至近干。

加入4g 生石灰粉, 搅拌均匀, 用电热套加热(100~120V), 蒸发至干, 除去全部水分。

冷却后, 擦去沾在边上的粉末, 以免升华时污染产物。

将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形滤纸盖在蒸发皿上, 取一只大小合适的玻璃漏斗罩于其上, 漏斗颈部疏松地塞一团棉花。

用电热套小心加热蒸发皿, 慢慢升高温度, 使咖啡因升华。

咖啡因通过滤纸孔遇到漏斗内壁凝为固体, 附着于漏斗内壁和滤纸上。

当纸上出现白色针状晶体时, 暂停加热, 冷至100 ℃左右, 揭开漏斗和滤纸, 仔细用小刀把附着于滤纸及漏斗壁上的咖啡因刮入表面皿中。

将蒸发皿内的残渣加以搅拌, 重新放好滤纸和漏斗, 用较高的温度再加热升华一次。

此时 ,温度也不宜太高, 否则蒸发皿内大量冒烟, 产品既受污染又遭损失。

合并两次升华所收集的咖啡因。

待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咖啡因进行测定。

),水相主要为茶多酚。

4,向水相中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采取分离,水相为色素去掉,有机相减压蒸馏并干燥保存。

三,茶多酚含量的测定材料:分光光度仪,蒸馏水,酒石酸亚铁溶液,pH7.5磷酸缓冲液预处理:讲风光光度仪设定波长为540nm处预热配置: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g (准确至0.0001g) 硫酸亚铁(GB 664-77)和5g (准确至0.0001g)酒石酸钾钠(GB 1288-81),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

茶叶理化检验

茶叶理化检验

茶叶理化检验一、水分含量测定(一)、仪器用具1、电烘箱:恒温、电热鼓风,能调节和自动控制温度,买敏度±1℃,附有0-300℃水银温度计。

其水银球应位于烘箱内试样隔板以上,5cm处,并以实用此层隔板为限。

电烘箱应保持清洁,保证性能可靠。

2、烘回:铝质,内径7.8-8.0cm,高2.5cm,具盖,每副底盖均编号。

3、天平:感量0.001g。

4、干燥器:用以盛放待干燥或待冷却物体的玻璃制器皿,分上下部,上下两部之间隔以有空瓷板,下部盛放干燥剂(有效度色硅胶),以吸收湿气。

干燥器具盖,有磨砂边缘,可涂以凡士林密闭。

5、计时钟。

(二)、测定方法一般采用120℃ 60分钟快速法,急验时可用130℃ 27分钟快速法进行检验。

但必须顶起用103±2℃恒重法(仲裁法)校验快速法的准确性,以防误差。

首先,将试样茶充分拌匀,用角匙取样,以0.001g感量天平准确称取试样10g放在已知重量的铝质烘皿中。

(烘回须预先烘干,密闭与干燥器内备用,)每批样品的水分检验,应同时进行平行测定。

水分测定时,先打开电烘箱顶端的排气孔和烘箱的电源开关,然后开动鼓风机,排除冷空气,促进对流,待箱内温度达到所需的温度,并控制正常后,方可进行试样。

盛放茶叶试样的烘皿,应打开皿盖,并将其放在烘皿的底部,再放在烘箱的隔板上,最好放在靠近烘箱温度计水银球的附近,不要放在靠近箱门和箱壁,以免发生局部过热,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烘箱内不要同时放进过多的试样。

烘箱在使用过程中,不要打开玻璃门,以免影响恒温。

在同一个烘箱内,不允许同时放进水分差异很大的试样,第二次干燥的试样,不要和第一次干燥的试样混在一起干燥。

干燥时间未到,不应在中途又放进新的试样,否则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不应在放有测定水分试样的烘箱内放干燥器回及其他东西。

烘后的试样,应当立即加盖,迅速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一般冷却时间约30分钟,依气候条件和干燥器内的样品个数略有不同,但各次冷却的时间应当一致。

茶叶的灰化和试验的制备

茶叶的灰化和试验的制备

茶叶的灰化和试验的制备取在100~105℃下烘干的茶叶7~8g于研钵中捣成细末,转移至称量瓶中,称出称量瓶和茶叶的质量和,然后将茶叶末全部倒入蒸发皿中,再称空称量瓶的质量,差减得蒸发皿中的茶叶的准确质量。

将盛有茶叶末的蒸发皿加热使茶叶灰化(在通风厨中进行),然后升高温度,使其完全灰化,冷却后,加6 mol·L-1HCl 10mL于蒸发皿中,搅拌溶解(可能有少量不溶物)将溶液完全转移至150mL烧杯中,加水20mL,再加6 mol·L-1NH3·H2O 适量控制溶液pH为6~7,使产生沉淀。

并置于沸水浴加热30min,过滤,然后洗涤烧杯和滤纸。

滤液直接用250mL容量瓶盛接,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贴上标签,标明为Ca2+,Mg2+离子试液(1#),待测。

另取250mL容量瓶一只于长颈漏斗之下,用6 mol·L-1HCl 10mL重新溶解滤纸上的沉淀,并少量多次地洗涤滤纸。

完毕后,稀释容量瓶中滤液至刻度线,摇匀,贴上标签,标明为Fe3+离子试验(2#),待测。

2、Al,Ca,Mg元素的鉴定从1#试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试液1mL于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从试管中取液2滴于点滴板上,加镁试剂1滴,再加6 mol·L-1NaOH碱化,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从上述试管中再取试液2~3滴于另一试管中,加入1~2滴2 mol·L-1HAc酸化,再加2滴0.25 mol·L-1,观察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从2#试液的容量瓶中倒出试液1mL于一洁净试管中,然后从试管中取试液2滴于点滴板上,加饱和KSCN 1滴,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在上述试管剩余的试液中,加6 mol·L-1NaOH直至白色沉淀溶解为止,离心分离,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加6 mol·L-1HAc酸化,加铝试剂3~4滴,放置片刻后,加6 mol·L-1NH3·H2O碱化,在水浴中加热,观察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茶叶审评与检验Ⅱ检验部分第四章 茶叶化学检验1

茶叶审评与检验Ⅱ检验部分第四章 茶叶化学检验1

(三)步骤及方法
1、称量皿的准备
将称量皿及盖置于103±2℃干燥箱中,加热1h,加盖
后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1g)。
2、样品制备
取样按GB8302-2013,按GB8303-2013磨碎。
3、测定 第一法——103℃恒重法(仲裁法) 称取5g(准确至0.001g)试样于已知质量的烘皿中,置于
作业讨论
根据以下标准,完成实验
GB/T 8304-2013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3-201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4.茶叶审评与检验Ⅱ检验部分第四章 茶叶化学检验1源自茶叶审评与检验Ⅱ(检验部分)
第四章 茶叶化学检验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茶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为25%左右。茶叶的化学 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0—96.5%的有机物组成。
主要学习内容
GB/T 8304-2013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3-201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相关概念
茶叶水分——在常压条件下,试样经规定的温度加热至恒 重时的质量损失。
茶叶干物质——磨碎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至恒重, 所剩余的物质。
磨碎试样——磨碎后的试样,能完全通过孔径为600μm~ 1000μm的筛(16-28目)。
一、茶叶水分含量检验
GB/T 8304-2013 茶 水分测定 (一)材料 红茶、绿茶磨碎试样(按GB8303-2013制备的)。 (二)设备 1、电热恒温干燥箱。 2、具盖铝质烘皿(内径 75mm--80mm)。 3、分析天平(感量0.001g)。 4、干燥器(内盛有效变色硅胶干燥剂)。
置 120℃干燥箱内(皿盖斜置皿上)。以 2min内回 升到 120℃时计算,加热 1h,加盖取出,于干燥 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g)。

茶学实验报告模板(3篇)

茶学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叶的加工工艺流程。

2. 掌握茶叶的感官评价方法。

3. 学习茶叶品质的检测技术。

4. 提高对茶叶品质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二、实验原理茶叶加工过程中,通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使茶叶中的生物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茶类。

茶叶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感官评价和理化分析两个方面。

三、实验材料1. 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2. 实验仪器:茶叶样品筛分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干燥箱、感官评价室、茶具等。

3. 实验试剂: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等。

四、实验方法1. 茶叶样品制备:将茶叶样品过筛,去除杂质,称取一定量茶叶用于后续实验。

2. 感官评价:(1)外观评价: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

(2)香气评价:嗅闻茶叶的香气,判断香气的类型和强度。

(3)滋味评价:品尝茶叶的滋味,判断滋味的鲜爽度、醇厚度、回甘等。

(4)汤色评价:观察茶汤的颜色、透明度等。

3. 理化分析:(1)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2)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

(3)水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水分测定仪测定水浸出物含量。

五、实验步骤1. 茶叶样品制备(1)将茶叶样品过筛,去除杂质。

(2)称取一定量茶叶,置于样品筛分器中。

2. 感官评价(1)外观评价: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

(2)香气评价:嗅闻茶叶的香气,判断香气的类型和强度。

(3)滋味评价:品尝茶叶的滋味,判断滋味的鲜爽度、醇厚度、回甘等。

(4)汤色评价:观察茶汤的颜色、透明度等。

3. 理化分析(1)茶多酚含量测定:按照福林酚法测定茶多酚含量。

(2)氨基酸含量测定:按照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

(3)水浸出物含量测定:按照水分测定仪测定水浸出物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感官评价结果与分析根据感官评价结果,对茶叶的外观、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茶叶的品质。

2. 理化分析结果与分析根据理化分析结果,对茶叶的茶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水浸出物含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茶叶的品质。

农药残留问题与茶叶检测方法标准化(附无菌取样技术)

农药残留问题与茶叶检测方法标准化(附无菌取样技术)

农药残留问题与茶叶检测方法标准化(附无菌取样技术)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种植国,第二大生产国和第三大出口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和庞大的有饮茶习惯的人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崇尚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食品。

近年来,茶叶进口国的卫生标准越来越严格,出口检验的重心由过去的注重产品质量等级向注重安全卫生方面转变,其中农药残留超标是造成我国茶叶出口大幅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相关出口企业或多或少都曾遭遇退货或销毁。

因此,面对当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茶叶安全卫生要求,使茶叶标准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1国际市场检测标准提高日本和欧盟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两个主要市场,近年来他们相继实施新的、更为严格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对检测农药残留项目和残留量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这将对中国的农药市场和茶叶出口造成严重冲击。

1.1检测方法的改变茶树鲜叶采下后,一般不经洗涤就直接进行加工,饮茶时人们只饮用茶汤,而不会去吃茶渣,因此检测农残方法应采用饮料的检测法,也就是针对茶汤来进行。

根据茶叶的特性,很多农残其实很难溶解于水,用这种方法微量农残很难检测出来,而一旦出口,是要把茶叶粉碎检测,也就是检测干茶粉,国内目前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手段还达不到国外的水平。

日本n1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定《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将把现行的“茶汤检测法”改为“全茶溶剂检测法”,并明确规定设限外农残超标将被视为违法,这一新方法基本上可将茶叶里的所有农药残留检出,茶叶出口商也很可能因违禁而被日本方面追究法律责任。

1.2检测项目增加茶叶中的农残问题己成为茶叶贸易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明显地增加了检验农药的种类,如欧盟1988年规定茶叶中检验的农药仅6种,2004年初,欧盟对进口茶叶实行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增加到134项,从2006年1月起,欧盟开始实行更加严格的食品及饲料安全新规定,仅茶叶农药残留的检验项目就增加到210项(21;日本对茶叶中农药检验范围1986年为34种,1993年通过的新规定扩大为51种,2006年5月,日本将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对进口茶叶重新设限的农药残留增加到276种。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测定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测定
原理:当光通过含有待测组分的溶液时,部分光被吸收,测量吸光度即可确定待测组分 的含量。
优点: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应用:在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测定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茶叶中黄酮类化合 物、茶多酚等物质的含量。
原理: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吸收光 谱法
应用范围:测定茶叶中金属元素含 量
义。
近红外光谱技 术:具有快速、 无损的优点, 可用于茶叶产 地溯源、品质 分级等方面。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多样性 未知成分的发现与鉴定 探索未知成分的方法与技术 未知成分的生理活性与健康功效
茶叶中茶多酚的抗氧化活 性研究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神醒脑 功能研究
茶叶中儿茶素的抗癌作用 研究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 炎作用研究
茶叶中化学成 分的提取与测 定是茶叶品质 评价的重要手

通过测定茶叶 中的营养成分 和有害物质, 可以全面了解
茶叶的品质
茶叶品质评价 对于茶叶生产、 加工、销售和 消费都具有重
要意义
茶叶品质评价 的方法包括感 官评价和理化
分析等
不同茶叶产地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茶叶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通过提取和测定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可以鉴别茶叶的产地 对于茶叶品质和真伪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原理: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空 化作用,使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释放出来
优点: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 对成分的破坏小
缺点:提取时间较长,需要使 用大量溶剂
应用:适用于茶叶中多种化学 成分的提取
原理:利用微波能加速细胞破裂,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 优点:高效、快速、节能环保 步骤:选择合适的溶剂,将茶叶浸泡在溶剂中,通过微波辅助提取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应用:广泛应用于茶叶、中草药等天然产物的提取

红茶的制茶工艺、理化变化对品质的影响

红茶的制茶工艺、理化变化对品质的影响

红茶的制茶工艺、理化变化对品质的影响鲜叶要求:鲜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制成红茶的品质。

虽然红茶有小种、工夫、切细之分,但对鲜叶质量有着共同要求。

除小种红茶对鲜叶有一定的成熟度外,工夫红茶和切细红茶都要有较高的嫩度。

一般是以1芽2叶为标准。

开始生产切细红茶时,(袋泡茶)只需要低级鲜叶,但事实证明,要制成高档切细红茶,仍要1芽2-3叶嫩度的鲜叶,而工夫红茶也只有嫩度高的鲜叶,才能制成形质优美的产品。

鲜叶的新鲜度直接影响红茶的香气、滋味、尤其是切细红茶内质要香味鲜,浓度、必须用新鲜的鲜叶。

1.鲜叶的色度,以黄绿色为好,紫色叶虽能制红茶,但滋味稍差、品质较差。

2.鲜叶的品种,与红茶品质密切有关。

云南大叶种、叶质柔软肥厚,多酚类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含量较高,制成红茶品质特别优良。

福建政和、福鼎大白茶、祁门储叶种等都是适制红茶的好品种。

3.采摘季节也有关,一般夏茶采制红茶较好。

这是由于夏茶多酚化合物含量较高,适制红茶。

因此,有的地方在夏季制红茶,春季制绿茶,充分发挥鲜叶的适制性。

二、红茶初制技术对品质的影响红茶初制与绿茶不同,绿茶鲜叶加工一开始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红茶则与其相反,在加工过程中,创造条件增强酶的活性,促进多酚化合物的氧化缩合。

在阐述红茶对鲜叶加工技术关键时,必须以红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变化为依据,才能达到指导生产,科学采用制茶工具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一)萎凋技术对品质的影响萎凋是制红、青、白茶的第一道工序。

有些绿茶由于种种原因不及时现揉现制,先厚堆放而后杀青,虽有些水分散失,而好象萎凋作用,但不属于萎凋工序。

程序是白茶最重,其次是青茶。

鲜叶在通常的气候条件下,薄摊,开始一段时间,以水分蒸发为主。

随着时间的延长,鲜叶水分散失到相当适度后,自体分解作用逐渐加强。

由于水分的丧失和内质的变化,叶片面积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鲜绿转变为暗绿,香味也相应的改变。

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萎凋过程,一方面是萎凋的物理变化,一方面是萎凋的化学变化。

茶叶实物标准样的制备方法

茶叶实物标准样的制备方法

茶叶实物标准样的制备方法
茶叶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饮品,而茶叶的质量标准对于茶叶行业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茶叶质量的准确评估,制备茶叶实物标准样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茶叶实物标准样的制备方法。

首先,选择好的茶叶样品是制备标准样的第一步。

要选择代表性好、干燥无霉变、无虫蛀、无异物的茶叶作为样品。

其次,将选好的茶叶样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确保其含水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然后,将茶叶样品进行筛分,去除杂质和碎片。

接着,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茶叶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混合后的茶叶样品要进行充分搅拌均匀。

然后,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将混合后的茶叶样品进行分装。

每个分装的样品要标明样品的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并进行密封保存。

最后,对制备好的茶叶实物标准样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
国家标准的要求。

同时,制备好的茶叶实物标准样要进行保存,以备日后的质量检测和比对。

通过以上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茶叶实物标准样,为茶叶质量的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这也为茶叶行业的发展和茶叶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

茶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茶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茶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茶叶是一种广泛嗜爱和流行的饮品,它不仅具有美味的口感,还具备多种健康益处。

然而,不同品种和产地的茶叶质量存在差异,因此茶叶的检测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茶叶的安全和品质。

一、茶叶的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一种茶叶检测方法。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颜色和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茶叶的品质。

优质茶叶一般具有完整、匀整、紧结的外观,颜色鲜亮,大小均匀。

2. 香气检测香气是评判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闻茶叶的香气,可以判断其香气的浓郁度和是否存在异常。

正宗的茶叶香气纯正、持久,没有任何杂质或异味。

3. 水浸提取物检测水浸提取物检测是一种常用的茶叶成分检测方法。

通过将茶叶浸泡在水中,再将提取液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茶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如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茶叶的苦涩度、味道和口感。

4. 农药残留检测茶叶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是茶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茶叶中是否含有农药及其残留量,以保证茶叶的安全性。

二、茶叶的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的种植管理良好的茶叶质量离不开种植环境的良好管理。

农民应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正确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和茶叶的质量。

2. 规范的采摘方法茶叶的采摘时间和方法对茶叶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茶叶成熟期间,农民应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采取适宜的采摘时间和方法,以确保茶叶的鲜嫩度和营养成分的保存。

3. 精细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制茶过程包括摘采、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恰当的时间和工艺,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4. 严格的质量检验茶叶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对原料茶叶和成品茶叶进行严格把关。

通过抽样检测,可以确保茶叶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3茶叶物理检验.

3茶叶物理检验.

长度
Q<1毫米
μm(微米)
Q<100厘米
㎜(毫米)或者㎝ (厘米)
Q≥100厘米
M(米)
面积
Q<100平方厘米
m㎡ (平方毫米) 或者c㎡(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Q<100平 方分米
d㎡(平方分米)
Q≥1平方米
㎡(平方米)
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的要求和检查方法
标注净含量 Q
字符的最小高度 (mm)
检查方法
具筛底和筛盖。又分为: 粉末筛 碎茶晒 注意:不同种类的茶,选用检验筛的规格不同!
分样器
分样盘
检验筛
电动筛分机
试样制备
取样:按GB/T8302的规定取样。 分样:有两种方法: 四分法:将试样置于分样盘中,来回倾倒,每次倒
时应使试样均匀洒落盘中,呈宽、高基本相等的样 堆。将样堆十字分割,取对角两堆样,充分混匀后, 即成两份试样。
茶梗含量 m1/m*100%
压制茶分成四等份,取其中对角两块为试样。 试样用蒸汽蒸散,将茶梗从试样中分离出来, 在100~105℃烘箱内烘干后,分别称其质量。 按上式计算茶梗含量,其中m1为茶梗和除茶 梗外的试样烘干后的质量之和。
三、非茶类夹杂物检验
茶叶在采摘、运输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夹杂一 些非茶类的夹杂物,其中有的还是严重影响茶 叶质量的物质,如昆虫尸体、泥沙、杂草等。 非茶类夹杂物会直接影响茶叶感官和内在质量, 必须严格检验。
实际含量 :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检 定机构按照本检验规则通过计量检验确定的定 量包装商品实际所包含的量。
计量检验 :根据抽样方案从整批定量包装商品 中抽取有限数量的样品,检验实际含量,并判定 该批是否合格的过程。
单位商品 :实施计量检验的商品中标注净含量 的包装单位。

茶叶检验

茶叶检验

2019/3/8
1、茶叶检验的意义
1.2 消费者从单纯追求茶叶产品的品味、营养 发展到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和对身体的调节功能, 从解渴功能类食品发展到天然、营养、以及有益 于健康的质量安全型食品。2009年6月1日我国开 始实施《食品安全法》把食品安全提升到法律保 护范围。 1.3 茶叶已经成为世界性饮品,目前全世界有 30多亿人饮茶。茶叶的品饮是人们工作、生活的 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质量安全直接或间接与人 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2019/3/8
主要内容
1、茶叶检验的意义 2、茶叶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3、茶叶检验设备
2019/3/8
1、茶叶检验的意义
1.1 茶叶质量检验,就是对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把检测结 果与规定要求作比较,判定其好坏或合格 与否的活动。
2019/3/8
2、茶叶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2.3 茶叶感官检验 2.3.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23776-2009
2019/3/8
3、茶叶检验设备
3.1水分检测仪器设备和用具 3.1.1 铝质烘皿:具盖,内径75mm~80 mm。 3.1.2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温控自动控制温度 ±2℃。 3.1.3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3.1.4 分析天平:感量0.001 3.1.5磨碎机:由不吸收水分的材料制成;死角尽 可能小,易于清扫;内装孔径3mm的筛子。
2019/3/8
3、茶叶检验设备
3.3总灰分检测仪器设备和用具
3.3.1分析天平:感量0.001 3.3.2干燥器:内盛有效干燥剂。 3.3.3坩埚:瓷质,高型,容量30mL。 3.3.4电热板。 3.3.5高温炉: 525℃±25℃。
2019/3/8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

茶叶生化成分分析方法1、茶汤制备称取经粉碎过60目筛的样品1.0克,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90mL沸水,然后将其置于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10min振荡一次。

浸提完毕后,趁热过滤后,待茶汤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100mL,备用。

2、茶多酚含量测定(酒石酸铁比色法)2.1仪器2.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1.2分光光度仪。

2.2试剂1)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1.0g硫酸亚铁(FeSO4.7H2O)和5.0g酒石酸钾钠(C14H4O6KNa.4H2O),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低温保存有效期10天)。

2)pH7.5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取上述1/1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85mL和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mL混合均匀。

2.2测定步骤准确吸取1.0mL茶汤,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5.0mL酒石酸亚铁溶液,充分混合,再加pH7.5磷酸盐缓冲液至刻度。

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 处,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3、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茚三酮比色法)3.1仪器3.1.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1.2分光光度仪。

3.2试剂1)2%茚三酮溶液称取水合茚三酮(纯度不低于99%)2g,加50mL水和80mg氯化亚锡(分析纯),搅拌均匀。

分次加少量水溶解,放在暗处,静置1昼夜,过滤后加水定容至100mL。

2)pH8.0磷酸盐缓冲液①1/15mol/L磷酸氢二钠:称取23.9g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加水溶解定容至1L。

②1/15mol/L磷酸二氢钾:称取经11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9.08g,加水溶解定容至1L。

关于茶叶实验报告

关于茶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叶的基本特性,掌握茶叶的感官审评方法。

2. 学习茶叶的提取技术,掌握从茶叶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3. 掌握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了解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二、实验原理茶叶是一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植物,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降脂减肥等功效。

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维生素等。

本实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茶叶的研究:1. 茶叶感官审评: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感官特征,判断茶叶的品质。

2. 茶叶提取:采用溶剂萃取法,从茶叶中提取有效成分。

3. 茶叶化学成分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等成分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提取物、标准品、溶剂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茶具、显微镜、索氏提取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工作站等。

四、实验方法1. 茶叶感官审评:(1)外形观察:观察茶叶的形状、大小、匀度、色泽等。

(2)色泽观察:观察茶叶的颜色、光泽度等。

(3)香气观察:通过闻香判断茶叶的香气类型、浓郁度等。

(4)滋味观察:品尝茶叶的口感、醇厚度、回甘等。

(5)汤色观察:观察茶汤的颜色、清澈度等。

(6)叶底观察:观察茶叶的叶底颜色、匀度、厚度等。

2. 茶叶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茶叶,用溶剂(如甲醇、乙醇等)进行提取。

(2)将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

(3)对滤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茶叶提取物。

3. 茶叶化学成分分析:(1)配置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标准品,用溶剂配制标准溶液。

(2)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提取物,用溶剂稀释至一定浓度。

(3)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将样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等成分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茶叶感官审评结果:通过观察、品尝等方法,对茶叶的感官特征进行评定,得出茶叶的品质等级。

2. 茶叶提取结果:通过溶剂萃取法,从茶叶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得到茶叶提取物。

茶叶检测方法

茶叶检测方法

茶叶的检验方法与包装特点第一、茶叶现行国际标准和检测方法为维护茶叶的信誉,促进茶叶市场繁荣,保护消费者利益,国际标准化组织--农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技术委员会,先后推荐了茶叶国际标准和检测方法,将其罗列如下:1.红茶规格及检测方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ISO/TO34/SO8围绕组织制定红茶标准,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试验研究,在70年代中先后推荐出ISO1572等标准,现行标准如下:ISO1572-80茶-已知干物质含量的磨碎样品的制备;ISO1573-80茶-103时质量损耗的测定;ISO1574-80茶-水浸出物的测定;ISO1572-87茶-总灰分的测定;ISO1576-88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ISO1577-87茶-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ISO1578-80茶-水溶性灰分碱度的测定;ISO1839-79茶-取样;ISO3720-86红-规格;ISO3720-86(附录)茶粗纤维测定方法;ISO3103-80茶-用于感官检验的茶汤的制备;ISO6078-82红茶-术语。

红茶的品质要求集中反映在ISO3720中。

该标准在引言中肯定茶叶品质一般由茶师通过感官审评来评价,而标准的技术要求则是根据化学特定成分来确定品质规格的。

标准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可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和粗纤维作为红茶的特定的成分,规定了最高(低)限量指标:(1)水浸出物%(m/m)最小值32;(2)总灰分%(m/m)最大值8,最小值4;(3)水溶性灰分(总灰分的%)最小值45;(4)水溶性灰分碱度(以KOH计)%(m/m)最大值3,最小值1;(5)酸不溶性灰分%(m/m)最大值1;(6)粗纤维%(m/m)最大值16.6。

并且规定上述相应的国际标准为检测方法。

ISO3720的技术要求可以保证红茶不掺杂,不受泥土污染和叶子不地份粗老。

但由于尚未建立茶叶咖啡碱、茶多酚含量等红茶的重要化学特征成分的检测标准,尚未将茶叶的滋味、香气包含在内,因此,检测内容还有待充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理化检验 。


茶叶理化检验 标准化样品概述
对 茶叶进行 检测 的内容包含 了检验 茶叶 的 品质 、理化标 准 以及 卫生标准 等 。其 中 , 理化检 验程序重 点是对 出物水浸 、水分 、茶 多酚 、咖啡碱等 指标进 行检验 ;卫生检验 则 是对存 在于茶 叶中的六六 六成分等 各种残 留 农药实施 检测 ,以及重金 属与微 生物等项 目 的科学检验 。 标准化 样 品具体是指 一种或是 各种均 匀 充足 以及特 点价 值 已经确 定 了的物 质材料 , 主要用途 是对设 备仪器 、评测方式 以及材 料 具有 的赋 值进行校 准 。当前 ,通过 国家生 态 环境科 学研 究 院等 有关单 位研究制 作 、并 且 由我 国标准 物质机 构特定 销售 的是存 在于 茶 叶 中的具备赋值特 点 的无 机元素 的茶叶标 准 样品 。其它能够 对茶叶理 化各个指 标体现 的 赋值标准 化样 品始终没有 地方购买 。为 了可 以有效提 升全 国检 测茶 叶机构 的工 作能力 , 加强检测机 构对数 据进行 测定 的可 靠性 ,势 必要设计针 对茶 叶理化各个 指标所产 生复制 标准化样 品 ,这 也成为 了各个检测 单位对 实 验室检 测茶叶项 目技术水 平客观 了解 的事 实 根据。
试 验 与检 测
浅谈茶叶理化检验样品制备技术
蒋 豫 梅
临沧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 中心 云南 I 沧 6 7 7 0 0 0
摘要 :本 文初 步分析研究 了茶叶理化检验样 品的制备技术 ,并且从挑选 与加工新鲜叶子、预处理 与磨碎 毛茶 、均匀混合 与分装磨碎样 品、检验样 品 的均 匀稳定 性、检测特性数值 等方面对 茶叶理化检验样 品制备技术进行 了 分析 ,最终提 出了对标准化样 品进行定值 时,可 以把定值根据转 向实验室 所提供 的检 测相关数据等发展建议 ,希望可 以为我国的茶 叶质检事业发展添砖加 瓦并且奉献 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茶叶 理化检验 制备样 品
时出现较 多的绒毛 也对制 备均匀样 品非常不 利 。制作 茶叶标准 化样 品,最好选择 一芽 的 对 夹叶或者 三 四叶的新鲜 叶子作为原材 料 , 使 用二级或 者二级 以下作 为毛 茶 的原材 料 曾经根据 以上 的要求 制作 了一 些茶叶 的相关 样 品, 已经 被实验 室国家认可 组织作 为了验 证 茶叶 能力 的标准 化样 品。不但具有较 低的 成 本,并且 在开始就 已经对其 均匀性获 得 了 保 障。 ( 二) 预处 理与磨碎毛茶 刚刚加工 出来的毛 茶通常会 包含一 些杂 物 。为 了能够确保整批 毛茶 统一的质 量标准, 迫 切需要挑 剔全部茶 叶 ,同时除去茶梗 与石 粒 等 ,可 以避免 这些 杂物对 指 标 产 生 的影 响。国际相 关标准对 茶叶理化检 验样 品进 行 了规定必须使 用磨碎 之后 的茶 叶,因此 ,在 预 处理的前提 条件下 ,必须磨碎 处理毛 茶的 样 品。磨碎之前 ,首先要清理 干净磨碎 设备, 其 次放 入一 小部分样 品实施磨碎 ,并且清 理 掉 这些磨碎样 品 。最后 开始对样 品正式进 行 磨碎 , 选择孔径在 0 . 6 毫米 到 1 毫米之 间的筛 子对磨 碎样 品进行筛选 并且将其 作为制备样
品。
的检测方法 ,应用各个 实验室之 间的联合 检பைடு நூலகம் 测 方法 ,联合 定值对应 的特质数值 。也就 是 根据 相关准则 规定 的方 法,统计和 计算各 个 实验 室获得检 测结果 ,最终确定标 准化样 品 各个特性数值体现 出的测量 的不确定性 。
三、茶 叶理 化检验样 品的发展
全 球三大饮 料之一 便是茶 叶,与 其它饮 料相 比茶 叶更加 的实惠和经济 ,因此 茶叶 的 饮用 范围也在 逐渐 的扩 大 ,拥 有越来越 大的 消费人群 ,并且 已经成 为了 2 1世界健康饮品 的首 先选择对 象 。可是 ,伴 随着 迅速发展 壮 大 的商品经济 , 日益激 烈的市场 竞争环境 , 出现 了各种 各样的伪劣 产品 ,茶叶也 不能被 排 除之 外 。为了能够满 足商 品市场的要求 , 对各种 形式 的假 茶 叶进 行严厉 打击 ,有 效整 顿非 常混乱 的茶叶市场 ,迫切 需要对茶 叶进
我 国当前 正在努力对 各种能力 开展计 划 验证 ,在验证 茶叶能力 的各项活 动中,参 与 单位 具有极高 的积极性 ,参加个别 项 目的实 验室超 过 了百家 。开展 工作的过程 中,工作 人 员深 刻 的 意 识到 制备 大 量 样 品非 常 不容 易 ,在 制各样 品过程 中,怎样保证样 品具有 均匀 性 以及对 其进行有 效检验等工 作耗 费了 较 多的财力与精 力 。因此,相关工 作人员认 为可 以凭借验证 茶叶能 力这个机会 ,增加制 备验证 样品的数 量。 由于每 一次验证 茶叶 能 力 之后 剩 余 的样 品 都 已经 通 过 了均 匀性 检 验 ,同时在验证能力过程 中进一步获得确认 ; 通过验证 能力又 可以产生一 些具有较 高技术 水平 的优 秀实验 室。所 以,对标准化样 品进 行定值 时 ,可 以把定值根据 转 向这些 实验室 提供 的检 测相关 数据 。比如 :可 以将某 种样 品相关项 目所需 的标 准数值 规定为各个 实验 室得 出的测定数值 中的 中位值 ,把标准 化 的 I QR定义 为标准偏 差。 假如能够科学有效的应 用这些 资源,不但 能够大量 减少制备 与验证 茶叶标准 化样 品所 需的成本 ,同时也促 使定 值的结果 更加无 限接 近真实 数值 ,符合 了各 个质检单位 对茶 叶理 化检验标 准样 品产 生的
要求。
二、茶 叶理化检验标 准化样 品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