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熟了》教学反思(2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2 篇

小学语文《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2 篇

小学语文《杏儿熟了》优秀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

3、默读课文,有选择地复述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奶奶宽厚、善良的美好心灵;懂得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在朗读与感悟的基础上,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

学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体验有快乐与大家分享的乐趣。

教学准备:1、教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出示课题:杏儿熟了(读题)2、杏儿怎么样了?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课题。

3、出示杏儿图片。

让学生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

二.学习课文1~5节,了解描写杏树、杏儿的内容。

1、读课文1~5节,划出文中描写杏儿、杏树的内容并指名交流。

2、创设情境,说话练习:现在你就是这棵杏树的主人,请你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棵杏树。

(学生准备,指名交流)3、思考:如果你是过路人,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邻居家的孩子,你会产生什么想法?三、学习课文6~9节,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一)、初读课文6~9节,说说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1、学生自由读,说话练习:杏儿熟了,,奶奶不仅;反而,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

(二)细读课文6~9节,感悟作者的前后变化。

1、读课文6~9节,这件事中作者的态度或行为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并出示相关句子解读:▲我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小馋猫,摔了活该!”①“没好气”什么意思?让学生能没好气地再说一遍。

②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对小淘气他们来偷杏儿的态度怎样?③作者不愿意让小淘气他们吃到他家的杏儿,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打这回起,我每年都照奶奶的吩咐,把熟透了的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

①这一句是写我怎样?(三)研读课文6~9节,感悟奶奶的言行与品质。

导入:那么作者前后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谁在影响他?1、迅速默读6~9节,划出描写奶奶言行的句子。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及反思背景分析:《杏儿熟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如何概括段落大意。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能力,概括段意并非难点,关键是在如何对课文进行正确的分段上。

本堂课是在镇级语文教研课上的一堂课,在课前的设计中总是担心课堂上学生会不够活跃,导致冷场现象;或者是会提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弄得我手忙脚乱。

而最担心的是,学生如何正确把握分段的标准,对课文进行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

设计思路: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本堂课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自由合作学习和朗读课文为主,在自我学习、合作探究和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课堂实录: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们家种的果树结了甜美的果子,蔬菜长出了喜人的果实,花草开出了漂亮的花朵,那么你在高兴的同时会不会拿这份喜悦和别人一起分享呢?谈谈自己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杏儿熟了》,看看文中的小作者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自己把成果与他人分享的经历,并借助互相交流来引入本课内容,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把语文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①自由朗读,读准生字读音。

②你读懂了什么?(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本文主要讲杏儿熟了,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奶奶送的杏儿,我从中受到教育,每年杏儿熟后都给乡亲们送杏儿的事。

]2.再读课文,理清文路(1)要求:①想想文中写了几次杏儿熟了?从课文中找出与杏儿熟了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语;②在杏儿熟了的这几次时间里,各写了哪些事?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一画。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 杏儿熟了 2教学反思 人教版 精品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 杏儿熟了 2教学反思 人教版 精品

《杏儿熟了》教学反思初读《杏儿熟了》,那似曾相识的情景令我恍若又回到了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邻家的小淘气来偷摘杏儿,不仅没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

文中奶奶那纯朴、善良的品格,一定会勾起每个读者心底最柔软的那份感动。

课文又是以一个孩童的口吻所写,语言浅显易懂,写的形象、活泼,富有儿童情趣,对于小孩子特别有亲和力。

我想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人物纯朴、善良的优秀品质,感悟一种博大的胸襟和有福同享的幸福。

而这一点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普遍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缺陷来说,又特别有意义。

文中奶奶说的话蕴涵着深刻的做人道理。

自然,理解奶奶的话就成了本文的重点。

为了解决这个重点,我通过两步来让孩子们领会的。

新课标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还说要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

所以课堂上,让孩子读过课文,找出写奶奶的行为的句子后,放手让孩子谈自己感受到的一点一滴。

孩子很好地体会了奶奶的善良、宽厚的品质。

我再引导孩子通过读来体味,又把体会通过读来体现。

第二步通过辩论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果子大家吃才香甜”的道理。

辨论赛的组织、安排都考虑得比较周全,辩论开展得很激烈,课堂是开放的,所以发言也无所不有,精彩纷呈。

在孩子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殷各持己见的发言共同归纳到一个标准上,那就是利他与利已的这一最高原则上。

在这环节中,孩子不光观点明确,“引经据典”,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专注倾听的习惯和善于抓住逻辑或内容缺漏点进行反驳的思维能力。

遗憾的是个别孩子个性特强,认定了的理儿一槌到底,不轻言放弃。

而我在课堂上考虑到时间,没有充分展开,没能成功扭转,但是孩子的执着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课堂上的朗读还是比较有特色的。

孩子们在感动于奶奶的行为后,我就引导他们读出奶奶的宽容、善良,话语的亲切,以及奶奶颤颤巍巍的样子。

反复诵读了奶奶的心愿,读得深情、亲切。

不足之处有二。

一是时间掌握不够好,延了几分钟,原因是辩论时纠缠了过长时间。

13教学反思

13教学反思

13、杏儿熟了
这篇文章通过杏儿熟时,邻居家的小淘气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但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

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的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朗读指导。

课文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杏儿好、杏儿多;二是由杏儿引发的一段小故事。

我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说杏儿好、杏儿多的部分,朗读的语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表达出“我”的童心、天真,以及人们对杏儿羡慕、喜爱之情。

由杏儿引出的一段故事,“我”对小伙伴们的态度是埋怨、责怪;奶奶对小伙伴的态度是亲切、关爱。

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表达出“我”和奶奶的不同的情感。

2、特别注意抓住奶奶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

奶奶扶起因“偷”杏儿而摔倒的淘淘,给他揉腿,还让孩子们别走。

从这些动词中,让学生感受到奶奶对孩子们的关爱,奶奶是个多么善良淳朴的老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奶奶身体很弱,可还是尽力为孩子们打杏儿。

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自己想象说出图中的意思。

再读书中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的内容的相关句子
4、领会奶奶所说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通过学习,理解奶奶所的“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尝鲜。

”这句话表达了奶奶的心愿。

学以致用,《杏儿熟了》教案二:落实情感教育到教学实践中

学以致用,《杏儿熟了》教案二:落实情感教育到教学实践中

学以致用,《杏儿熟了》教案二:落实情感教育到教学实践中“学以致用”是我们在教育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它的含义是通过学习来实现实际运用,也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并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在教育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情感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落实情感教育到教学实践中为主题,结合电视剧《杏儿熟了》教案二,探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实践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一种涵盖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由于情感教育的实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培养良好情感和行为品质情感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人际关系观,对培养良好情感和行为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在《杏儿熟了》中,老师通过讲解“人无完人,事无完事”的道理,帮助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安慰,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自控能力。

1.2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情感教育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只有情感素质丰富、情感经验丰富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处理社会关系,在自我发展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1.3 提高个人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在学生将来进入职场时,能力和学历都是重要的竞争力,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素养、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而情感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二、情感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情感教育是一种涵盖多方面的综合教育,其具体实践方法是多种多样。

2.1 情感教育的内在动力情感教育的内在动力是人类情感追求的本性。

所以,情感教育教学的设计必须尽可能保证情感参与度。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学生自身的情感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2 触类旁通触类旁通是指将所学知识和所学情感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例如,《杏儿熟了》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反思自我、关注他人,落实学习不只是为了学习,更是要为人生服务,与学科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对生活有新的认识。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教案教案: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杏儿熟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及内涵。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3.能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义。

4.能运用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2.能运用课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教材《杏儿熟了》课文。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杏树长大了并且结出果实,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课文:首先,教师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内容及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其次,教师讲解生词及短语,帮助学生掌握词汇。

3.朗读课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品味课文:引导学生共同思考课文背后的深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5.讨论问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向全班汇报。

例如:课文中杏果成熟以后,小杏子会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描述一下。

6.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故事、诗歌、插图等形式。

7.展示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分享。

8.课堂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知识。

2.完成创作作业,要求努力创作,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六、板书设计:杏儿熟了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杏儿熟了》的内容及内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讨论问题和创作活动,有效提高了语文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开展互动,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5杏儿熟了-人教版(2014)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5杏儿熟了-人教版(2014)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5杏儿熟了人教版〔2021〕上?杏儿熟了?之前,我拿着我的课堂设计给同事看,指着“看着小伙伴们吃杏儿吃得那么开心,‘我’又会怎么想?〞这个问题问道:“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怎么说?〞同事仔细看了教案答复:“你是要学生能说出分享能够更快乐的意思对吗?学生应该能够说出来的呀。

〞可能我的表达让同事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因为我要的不是这样的答案。

我要的答案是:对于这个提问,学生会答出怎样一句话,不仅是这句话的意思,还要它的内容,它的表达方式。

看过几堂名师的录像课,除了为他们设计的过程击掌之外,名师课堂更让我倾慕的他们对于学生五花八门的答复都能有恰到好处的应对,甚至是适时的点拨。

正是这些恰当的应对适时的点拨成就了名师课堂的精彩。

课堂也不再是平面的预设,教师和学生在层层递进的互动中生成出灿烂的光华。

而要到达这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的境界绝对不是一日之功!那需要语文教师坚持不懈地读坚持不懈地写坚持不懈地思考。

我自忖离这样的境界还非常遥远,于是我就用我的笨方法,在上课之前设想学生的答复,再把设想的答复进展分类,然后就类别针对这些答复设计评价和点拨的语言。

在一般的阅读课中或许这个过程还可以在脑海中完成,可是自从读写整合了之后,这样的过程最好就求助于烂笔头了。

因为在读写整合的课堂上,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当堂写出一段话,而我心中要是没有几篇类似段落且又做不到现场点评的话,如何指导学生?如何让学生写的内容到达我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原有根底更加进步?很多时候,在设想学生答复的时候才发现我原来的设计原来不尽合理,用另外一种处理方式说不定更能让学生承受。

这样的过程看似繁琐,真做下来我发现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在试想的过程中我经历了角色的转换,审视课堂设计的眼光也更加全面了。

而当我的试想被事实印证的时候,也就是我最具有成就感的时候。

越来越觉得,备课绝对不是简单的课堂过程设计,而是一项工程!。

《杏儿熟了》课后反思

《杏儿熟了》课后反思

我所上的是课文《杏儿熟了》的第二课时,主要理解奶奶的高贵品质,继而向学生们渗透这么一种思想: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向奶奶学习,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喜悦、幸福……教学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文重点句子的学习,自己体会出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文中主人公的品质。

课后,我认为这节课给我留下这些思考。

一、学生在文本的根底上,想象程度超过我的设想二、给予学生的评价尽量要准确评价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准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理解奶奶的话(一起分享快乐、喜悦……)的根底上说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会怎样做呢有一个学生这样说道:以前,有人打了我一下,我肯定会还回来,绝不让自己吃亏,可是,从今以后,我决定不再这么做了,有时候稍微吃点也就算了,吃亏是福嘛。

这个学生说完,由于我对自己框得太死了,一定要让学生讲出怎样去和别人一起分享……所以我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你说的好似不是关于一起分享的,你可以坐下来自己再想一想,到底以后会怎么做呢可是我后来一想:他的这种做法,和奶奶发现了小伙伴们偷摘杏儿却没有惩罚他们,教训他们,而是去摘最熟的.杏儿给他们吃,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个学生已经从奶奶的做法中得到了启迪,所以,我当初可以给他这么一个评价:你真是一个懂事明理的孩子,已经和奶奶一样宽容了。

如果是这么一个评价,我想这个学生当时在课上肯定觉得非常开心。

很明显,不同的评价所达成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可能会导致学生以后不敢大胆地发言,说严重点,教师无意中的不准确评价可能会给学生带来阴影。

所以,我觉得以后在上课时,自己的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对于学生的答复一定要在短时间里进行仔细地分析,当然前提是教师自己对于课文一定要相当熟悉,所以吃透课文也就不言而语地成为了关键。

为了弥补课上的失误,课后,我就再一次跟这个学生说:你课上所举得例子也是行的,说明你已经和奶奶一样的宽容了。

这个学生开心地笑了。

《杏儿熟了》优秀教案(通用6篇)

《杏儿熟了》优秀教案(通用6篇)

《杏儿熟了》优秀教案《杏儿熟了》优秀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杏儿熟了》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杏儿熟了》优秀教案篇1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

(每年、这一年、今年……)2.在这些时间里,杏儿熟了的时候,课文各写了什么事?(①每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家大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②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一个小孩子“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我说活该,而奶奶却打下长熟的杏儿给“偷”杏儿的孩子吃……③今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通过讨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理解。

二、再读课文,讨论课后问题1.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杏树结的杏儿又多又好?(从树上结的,路过的人说的,“我”数的这三个方面来回答。

)2.邻居小淘淘“偷”摘杏儿摔下来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奶奶又是怎么做的?3.找出课文中表示人物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你认为哪句话说得最好?(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为什么?4.课文中三次出现“香甜”这个词,把它们所在的句子用“——”划出来,读一读。

(1)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上露出了微笑。

(2)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3)于是,“我”挑熟透了的杏儿打下一些来,给乡亲们送去——给他们送去香甜,也给他们送去喜悦。

“香甜”这个词在每个句子中各是什么意思?请联系上下文理解。

(“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中的“香甜”意思是又香又甜,津津有味;“果子大家吃才香甜”中的“香甜”,一语双关,既指又香又甜的杏儿,又指快乐、幸福……)5.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果子大家吃才会感到高兴,有了幸福要大家共同分享……)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去完成认识事物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尤其是针对课文难点,把三个带有“香甜”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在训练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正确理解一句话的意思。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杏儿熟了 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杏儿熟了 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5杏儿熟了人教版(2019)《杏儿熟了》是一篇经典课文,必定要寻找到符合该年段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备课中一直感受无法突破原先的教学设计框架,特别容易按部就班地依照文章的脉络线索进行梳理,最后悟道、总觉得如此的教学设计没有体现年段的特征,在教学上也没有特别好地突破、直到参加了区教研活动,听了闵老师的教材分析后才豁然活泼,有了新的考虑与探究。

一、研读文本,找准文章的脉络、细细读《杏儿熟了》一文,发现文章是按情况发展顺序进行情况的记叙,先写了杏儿熟了路人们的表现,再写奶奶和“我”数杏儿的情景,继而描写了小淘气们偷杏儿,奶奶分杏儿的情景,最后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假如依照以往教学,往往会承着文章的这条脉络进行教学、但再次细读文本,感受到的是作者围绕“杏儿熟了”这一课题,最主要的是描写了两个场景,即“我”和奶奶数杏儿以及奶奶分杏儿。

有了这一发现,在梳理文本字词后,直奔主题,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用词组的形式概括了这两件事,简洁明了地理清了文章的行文线索。

在此基础上,围绕“数杏儿”、“分杏儿”两件事,读文品词,感受由杏儿熟了所传递出来的情感。

从实际教学中,也发现由于自己明了文本的脉络及教学的内容,与以往相比,教学块面更明晰,教学主线更明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特别好地理解,明了文章的叙述及情感的表达。

在读文中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叙述情况来传递喜悦的情感、二、研读文本,从作者的表达角度解读“奶奶的两次笑"、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会抓住“奶奶的两次笑”来体会文章的内容、尤其是会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第8节中所描写的“奶奶的嘴角又笑了”,由一个“又”字让学生找出奶奶的两次笑、但事实上细细品读文本,会感受到,文章第5节中有写到奶奶的笑,描写了奶奶笑着和我一起数杏儿。

而第8节中描写的奶奶的笑是奶奶看到小伙伴们吃着杏儿而喜悦的笑、从逻辑角度考虑,文章中第二次的“又笑”不应该是承接奶奶数杏儿时的微笑。

13杏儿熟了教案反思

13杏儿熟了教案反思

13杏儿熟了教材简析《杏儿熟了》这篇课文,主要写杏儿成熟时,邻居家的小淘淘等小伙伴来偷摘杏儿,不但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

课文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浅显易懂,语言优美,学生能够从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课文先写了杏儿的多和好,再通过一件事来反映奶奶宽厚善良的品格,最后写了我在奶奶的影响下,懂得了与人分享的道理。

表面上以杏儿熟了为线索,其实课文最想反映的是奶奶这个人物的品格。

奶奶是全文的中心,读懂了奶奶这个人物,课文的内容也就全掌握了。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自学生字词水平较强,能辨析形近字,区分多音字,能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不懂的词。

不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水平还较弱,个别落后生要重点辅导。

在概括与表达方面,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水平还很欠缺,特别是概括水平差,语言啰嗦,抓不住重点。

所以在初读时,老师要协助学生理清思路,再了解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降低难度。

最后在品析与感悟这个方面,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还是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的,能够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品质,也能抓住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作者的内心活动。

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水平较差,只能理解表面意思,需要老师逐层引导,学生才能慢慢领会。

在课外阅读方面,我一直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摘抄好词佳句,学生有了一定的课外积累。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杏、颗、涂、饭、尝、鲜、吩、咐”8个生字,会认“偎、傻、措、馋、揉、屁、偏、搂”8个字2.准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含义。

3. 抓住奶奶的言行,从“我”对小伙伴的态度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原因,感受奶奶的善良与淳朴。

教学重难点:1.抓住奶奶的言行,感受奶奶的善良与淳朴。

2.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体会“有果子大家吃才甜”的含义。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杏儿的图片,引出课题。

学生读课题,指导读好“杏儿”。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1《杏儿熟了》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小时候“我”和奶奶数杏儿,奶奶分杏儿给邻家小孩这两件事情,其中重点回忆了奶奶分杏儿的故事,表现了奶奶宽容、慈爱的美好品质。

在课堂上,我将重点落在了第二件事情上,抓住“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不同的态度来学习。

在表现“我”的态度时,引导学生抓住“我没好气”、“心里不高兴,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出“我”对小伙伴埋怨、责怪,对奶奶的不满。

在体会奶奶的品格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奶奶的“动作”、“语言”。

例如:“走”、“扶”、“揉”、“回过头说”,让学生体会出奶奶心肠好。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让学生体会出奶奶的善良淳朴。

最后我出示奶奶的关键动作,让学生尝试着根据奶奶的动作复述分杏儿的故事,学生有了前文的学习和关键词的支撑,可以更好地练习复述这一单元学习重点。

在找奶奶的动作体会人物特征部分,学生花费了较长时间在文中圈、全班交流动词,并且学生在没有动词的支撑下似乎也能感受到奶奶的宽容。

于是课后我请教师傅,是否可以省略掉圈动词这一环节。

师傅告诉我,圈动词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感悟人物,更是让学生在读文圈词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文本,感知文本,为下一步学生抓奶奶的.动作复述做铺垫。

如果省略这一环节,学生复述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这才使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在借鉴别人的教案时并没有读懂它背后的含义。

从中我也深刻体会到,虽然我现在不能独立设计一份高质量的教案,但是在借鉴别人的教案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否则很难取得较快的成长。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范文2在课堂中,也有一些出彩之处,比如,我请孩子勾画出制作“冰透镜”过程中表示时间和动作的词语,并请孩子汇报制作过程。

汇报完了以后,有许多的同学都高高举起了手,指名一生说,他告诉我“冰透镜”的实验与他们在科学课上学习用放大镜聚光着火的.道理一样,此时马上又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在家里也作过这样的实验,当时是夏天,太阳比较大,但是我还是等了很久,可是在南极洲,冰天雪地,那么寒冷,几乎感觉不到太阳光,他们要多久才能点燃火呀?”此问题一提出,我相机引导学生学习:“一分钟,两分钟……”“省略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能替换成其他词语吗?试着读一读,进行对比。

浙教版四年级下《杏儿熟了》教学反思(精选2篇)

浙教版四年级下《杏儿熟了》教学反思(精选2篇)

浙教版四年级下《杏儿熟了》教学反思(精选2篇)浙教版四年级下《杏儿熟了》篇1这篇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淘淘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儿童情趣。

课文的重点是,“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

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

本堂课我主要以学生自由合作学习和朗读课文为主,在自我学习、合作探究和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如何让学生感悟奶奶的慈爱、宽厚呢?我让学生找出奶奶对待淘淘的态度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投入学习中去,而且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有选择的权利。

这样,在学生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在交流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充满安全感,从而迸射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气氛活跃。

“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是本文的中心句。

我在讲课中反复出现,重在让学生体会奶奶说这句话时的语气,从奶奶的话中体会奶奶的宽容与大度。

但是遗憾的是,学生读的时候感情不到位,虽然理解了奶奶的话,可不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浙教版四年级下《杏儿熟了》教学反思篇2在教学《杏儿熟了》一课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奶奶的三次微笑,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奶奶的第三次微笑这一环节时,奶奶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包蕴着一个深刻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小组为单位,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

《杏儿熟了》教后小记

《杏儿熟了》教后小记

《杏儿熟了》教后小记小学部甄永今天用了一课时将《杏而熟了》一课结束了,感受整堂课学生都处在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效果较好。

课后反思学生维持积极思维的原因,终于找到答案。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

孩子由于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好奇心特别强,我预先设置的一个悬念,是勾起他们积极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

课前,学生已经熟读课文(我的习惯,课文不读熟不开讲),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我们看了阅读提示。

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有两个特别简单,学生张口就答了出来。

第三个问题涉及主旨,学生不容易答出。

此刻,为了让学生深入读书,潜心体会,我设置了一个悬念:“第三问,我们先放一放。

老师这儿又有一个问题,觉得非常重要,想考一考大家。

但是,我觉得凭大家的能力也能够提出这个问题。

这样吧,你认真读一读书,猜一猜老师要提的这个问题是什么。

自己想好后,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每个组只有一次的机会,看哪一个小组能够猜到!”听到我说这个,学生们个个都是踌躇满志,一副猜不到问题时不罢休的样子。

他们一字一句的揣摩着课文,不肯放过一个疑问点。

学生在深入阅读,潜心揣摩中,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对理解课文中心思想极其有帮助的问题。

例如:小淘淘为什么不向奶奶要杏子吃,被奶奶逮着之后他是怎么想的,后来奶奶又给了他杏子,他又是怎么想的?“我看到了奶奶的做法,为什么不高兴?奶奶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加深,对课文的分析越来越细致。

我听到学生能够提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很是惊讶,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悬念,竟能收获如此的效果。

我的“底牌”是:文章中提到了奶奶笑了三次,这三次笑分别反映了什么?虽然学生在提问的过程,没有将这个问题完全提出,但是,他们提到了奶奶的笑,已经初步明白每次笑的含义。

当时真的把我吓锝一身冷汗呀!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学生竟然这样厉害。

通过了长时间深入的阅读体会,课文的主旨“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其深度甚至教参上要求的“有福同享”更进一步——幸福如果和别人分享就会获得更多的幸福。

评《杏儿熟了》(2)

评《杏儿熟了》(2)

评《杏儿熟了》童燕丽《杏儿熟了》是一篇关于生命成长的小小说,充满了乡土气息。

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与杏儿相关的两件事(数杏儿、分杏儿),歌颂了奶奶的美好心灵。

《杏儿熟了》一课,徐老师从情节入手,抓住“喜丰收、乐分享”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品词品句,理解文本,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文本语言,感悟奶奶美好的心灵。

徐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两个重点部分,徐老师安排了两次自学,“喜丰收”部分是让学生用“﹏”划出杏儿长得有多有好的句子,用“△”标出关键词;“乐分享”部分要求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填空:杏儿熟了,邻居的几个孩子(),不小心()。

奶奶非但没有()他们,还()。

在自学的基础上再深入学习。

本课朗读形式多样,教师的及时指导和点拨,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明显提高。

如:“杏儿”儿化韵的指导,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另一方面也体会到了孩子对杏子的喜爱之情;“嗬,好杏儿啊!”对叹词“嗬”的指导,使学生感受到人们对“我”家杏树的羡慕之情;通过“一颗”和“一颗一颗”的比较,“橙黄”和“橙黄橙黄”的比较朗读,让学生明白用叠词的形式更能表现出杏儿的多,杏儿的好;通过对奶奶打杏儿时的动作的朗读指导,感受到奶奶对乡亲们的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读懂文中奶奶的两次笑的含义和奶奶的话:“有酒大家喝才香,有果子大家吃才甜”有一定的难度。

徐老师将这定为教学难点,的预设是恰当的。

并且在课堂上也很好地化解了难点。

徐老师善于设计比较的方法理解关键语句,如:“好杏儿啊!”和“嗬,好杏儿啊!”在比较中指导朗读,体会“嗬”表达出的羡慕之情。

对词语“笑容可掬”,通过引导学生抓关键词“鞠”弄懂“鞠”的意思是“捧在手里”来理解词义。

对于单元重点复述的落实,徐老师通过找出奶奶打杏儿、分杏儿的动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以复述,降低了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儿熟了》教学反思(2篇)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时,要抓住“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不同的态度来学习。

在表现“我”的态度时,引导学生抓住“我没好气”、“心里不高兴,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出“我”对小伙伴埋怨、责怪,对奶奶的不满。

在体会奶奶的品格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奶奶的“动作”、“语言”。

例如:“走”、“扶”、“揉”、“回过头说”,让学生体会出奶奶心肠好。

“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让学生体会出奶奶的善良淳朴。

最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以后写作文要想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或者品质时,就要学会抓住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神态”、“衣着”等来表现!为了让学生学着运用这种方法,课后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谁是你最熟悉的人?抓住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

学生能仿写得不错!第二篇:这篇课文讲的是杏儿熟了,邻居家的淘淘等小伙伴来摘杏儿,不仅没有受到奶奶的责备,还得到了奶奶送的杏儿,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写得形象、活泼富儿童情趣。

课文的重点是,“我”和奶奶怎样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

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

本堂课我主要以学生自由合作学习和朗读课文为主,在自我学习、合作探究和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如何让学生感悟奶奶的慈爱、宽厚呢?我让学生找出奶奶对待淘淘的态度的词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

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投入学习中去,而且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有选择的权利。

这样,在学生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在交流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充满安全感,从而迸射出思维的火花,课堂气氛活跃。

“果子大家吃才香甜。

要记住,杏儿熟了,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是本文的中心句。

我在讲课中反复出现,重在让学生体会奶奶说这句话时的语气,从奶奶的话中体会奶奶的宽容与大度。

但是遗憾的是,学生读的时候感情不到位,虽然理解了奶奶的话,可不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