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的初步认识新建
统计的初步认识_教学设计_教案
(2)收集数据的过程应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数据的整理
说明:为了使调查客观公正,便于数据汇总,建议使用调査表,并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结果.
教师用电脑软件设计统计图表,让学生观察调查的结果.
出示教材“大家谈谈
(1)由刚才的统计调查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在上面的调査中,还有其他的调査方式吗?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练习
2.教材“习题
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统计的初步认识
让学生对以下问题:“我们班推荐谁当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在我们班的所有同学中是否一定有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进行思考:自己在进行调查之前,应做好什么准备工作,并打算怎样进行调查?
教师任意抽查一位同学或一个小组阐述自己的准备工作以及调査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想一想:统计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教师归纳:实际问题——搜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三、巩固提高
1.请学生举出一些用数据得出结论的例子.
2.鞋店老板要进货,他要把某一尺码的鞋多进一些,这是根据什么理由?这些数据他是怎么样得到的呢?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分析.
四、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依靠数据来说话,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况,帮助我们做出比较民主、明智的判断或预测,体会到数据是有用的.
1.通过利用数据的收集解决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体验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所学知识是有价值的.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品尝发现带来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经历课堂数学活动过程,了解统计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思想,初步理解和掌握统计中的收集和处理数据的一些方法、策略。
2、通过学生对整个统计活动的参与、体验,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预测推断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采用学生合作、交流思维的学习方式,在交流、欣赏中初步形成评价的意识。
初步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
2、根据统计表会分析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表若干份图片教学过程:活动一:统计现场听课老师的人数。
(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初步接触统计表出示一张本班学生第三单元成绩统计表师:能看懂吗?来,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介绍表格:表格的上面有这样一行字,它是向我们介绍了整个表格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表头。
表格里面分了几行,第一行是……第二行是……那么象这样的表格我们把它叫做统计表。
(板书:统计表)师:制作这样的表格有什么作用呢?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就会明白了。
2、进行简单地数据统计同学们真能干,从这张表上看出了这么多。
今天我们上课的现场,来了好多的听课老师,他们也为你们的表现而高兴。
那你能帮老师数一数今天一共来了多少位男老师和多少位女老师吗?学生数,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有结果了吗?谁来说说。
请你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在这张表格里。
反馈,谁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张统计表。
看着这张表格,你可以知道什么?(如果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就要适当地追问:男老师多呢还是女老师多)当学生说到合计时,就要追问什么叫合计活动二:统计喜欢吃的物品的人数。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一)谈话引入:今天是5月22日了,下礼拜我们的同学就将迎来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如果我们在那天要开个联欢会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吗?谁来说说?哦,还可以吃东西了,真好!说说看,你最想吃什么?老师这里就有四样物品,贴在黑板上。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的初步认识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的初步认识一、教案统计的意义与目的教案是教师备课和授课的必备工具,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而教案统计则是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手段之一。
通过统计分析教案,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教案统计对于教师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目的。
具体来说,教案统计有以下几个目的:1.了解教学活动的情况:教案中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重要信息,对教学活动有重要的记录作用。
通过分析教案,可以了解到教学活动的情况,包括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
2.发现教学问题:教案中记录了教学活动的过程,例如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学生表现等。
通过对教案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3.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教案统计分析,可以对教学过程中的弱项和优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优化的方向和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教案统计的方法教案统计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来进行的。
教案中的数据可以是任何有关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信息,例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学生表现等。
收集教案数据的方式可以是手工记录,也可以是电子化记录。
电子化记录可以通过电子教案系统来实现,方便、快捷、高效。
教案统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统计指标:根据教学需要和目的,选择需要统计的指标,例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等。
2.收集数据:根据选择的统计指标,将这些指标在教案中进行标注,然后进行手工或者电子化记录。
3.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形成统计报表和图表,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4.进行分析和总结:对统计报表和图表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优缺点和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案统计的例子以二年级数学下册为例,对教案统计进行初步认识。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统计的指标,根据教学需要和目的,可以选择以下指标:1.教学内容:例如加减法、长度、面积等。
小学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doc
小学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教学目: 1、通学生堂数学活程,了解的基本知、技能与思想,初步理解和掌握中的收集和理数据的一些方法、策略。
2、通学生整个活的参与、体,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水平和推断水平,展点。
3、采用学生合作、交流思的学方式,在交流、欣中初步形成价的意。
初步理解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1 、学生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程。
2 、根据表会分析一些生活象。
教学准:件表若干份片教学程:活一:听老的人数。
(情境, 引出新知。
)1、初步接触表出示一本班学生第三元成表:能看懂?来,看?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介表格:表格的上面有一行字,它是向我介了整个表格的内容,我能把它叫做是表。
表格里面分了几行,第一行是⋯⋯第二行是⋯⋯那么象的表格我把它叫做表。
(板:表)师:制作这样的表格有什么作用呢?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就会明白了。
2、实行简单地数据统计同学们真能干,从这张表上看出了这么多。
今天我们上课的现场,来了好多的听课老师,他们也为你们的表现而高兴。
那你能帮老师数一数今天一共来了多少位男老师和多少位女老师吗?学生数,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有结果了吗?谁来说说。
请你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在这张表格里。
反馈,谁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张统计表。
看着这张表格,你能够知道什么?(如果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就要适当地追问:男老师多呢还是女老师多)当学生说到合计时,就要追问什么叫合计活动二:统计喜欢吃的物品的人数。
(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 谈话引入:今天是 5 月 22 日了,下礼拜我们的同学就将迎来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如果我们在那天要开个联欢会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吗?谁来说说?哦,还能够吃东西了,真好!说说看,你最想吃什么?老师这里就有四样物品,贴在黑板上。
1、引导学生调查喜欢物品的人数①、现在,我们听课的老师很想知道咱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吃的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方法。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教案主题: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统计学的定义、作用和应用领域。
2. 理解统计数据的概念和分类。
3. 掌握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呈现方法。
4. 学会使用统计图表和描述统计量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教学准备:1. 教材:提供与统计学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 视觉辅助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和幻灯片,用于展示统计图表和案例分析。
3.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真实的统计数据和案例,用于学生分析和讨论。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提问学生对统计学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统计学的认识和经验。
2. 介绍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简要介绍统计学的定义,以及统计学在科学研究、商业决策、社会调查等领域中的应用。
概念讲解(20分钟)1. 统计数据的概念:解释统计数据的定义,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区别。
2. 统计数据的分类:介绍离散数据和连续数据的概念,并给出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数据收集与整理(20分钟)1. 数据收集方法:讲解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抽样调查等,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性。
2. 数据整理与清洗:介绍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包括删除异常值、填充缺失值等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呈现(20分钟)1. 统计图表的类型:讲解常见的统计图表类型,如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并通过案例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
2. 图表解读:教授学生如何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进行数据分析,如观察趋势、比较数据差异等。
描述统计量(20分钟)1. 描述统计量的概念:介绍常见的描述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解释它们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2. 描述统计量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描述统计量分析和解读真实的数据案例,帮助他们理解统计量在数据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和思考,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掌握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3. 学会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统计学概述
- 统计学的定义和分类
- 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
- 统计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第三章描述统计学
- 常用的统计指标和图表
- 统计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第四章推论统计学
-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 常用的推论统计方法
教学方法
1. 讲授的方法,介绍概念和方法;
2. 举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内调查,帮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
教学评估
1.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2.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教学资源
1. 教材:《统计学教程》;
2. 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
3. 统计学案例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注意事项
1. 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好各种案例的准备;
2. 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或案例分析时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学生在学习统计学知识时要勤练习,尤其是做题练习。
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
承德县八年级数学学科课时教案签批领导:签批日期:年月日使用日期:年月日生:相同点:都能了解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数最多和最少。
不同点:条形图能得出具体喜欢每种节目的人数。
扇形图能得出各种人数的百分比。
师:由统计调查结果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了解到本班学生喜欢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各有多少人以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师:出示全面调查的概念:刚才我们对全班同学都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思考:调查数据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课件展示师质疑:1.结合上面的例子讲解,试着解决书中对班级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做一个统计。
2.如果要调查某学校八年级全体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应该怎么调查?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做法总结: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学生2分钟独立完成学生说收集数据的方法,统计的一般步骤1.数据收集的方式:2.调查数据的一般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的内容)课堂小结分钟)3.调查的分类: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达标检测(每题2分,共10分)C.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D.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2.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B.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C.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D.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3.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你认为班长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失误是()A.没有明确调查问题B.没有规定调查方法C.没有确定对象D.没有展开调查4.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①问题应尽量简明;②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④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⑤问卷应简洁.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⑤5.已知全班有40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回答:上学方式步行骑车乘车划记正正正人数9所占百分比乘车占的百分比是.能力提升6.在数学、外语、语文3门学科中,某校一年级开展了同学们最喜欢学习哪门学科的调查(一年级共有200人).(1)调查的问题是什么?(2)调查的对象是谁?(3)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40人最喜欢学语文,60人最喜欢学数学,80人最喜欢学外语,其余的人选择其他,求最喜欢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4)根据调查情况,把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学习某学科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填入下表:语文外语数学其他人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5)画出统计图(柱状图或饼状图)板书设计18.1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调查的方法:①实地调查法;②媒体调查法;③问卷调查法;④实验记录法⑤举手表决二、统计的一般步骤三、调查的分类(1)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布置作业完成4页课后练习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小学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引言统计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领域,是近年来数学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内容。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主要教授一些基本统计概念和方法,让孩子们从小开始接触、了解、运用统计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本文介绍一节小学数学《统计的初步认识》课,包括授课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
授课目标•充分理解“数据”的概念;•了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并学习简单的调查、统计技能;•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统计概念和方法;•培养良好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思维,提高孩子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时间本课程为一节小学数学课,课时为40分钟。
教学内容和重点1.展示数据2.数据的收集方法3.调查数据4.分类数据教学资源•钢琴图•学生名单•教学笔记板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讲师通过钢琴图展示了两个小组的学生成绩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概念。
同时,通过这个例子,讲师说到数据不仅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比如图形、文字、符号等。
第二步:数据的收集方法•讲师向学生介绍了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
第三步:调查数据•讲师提供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要求学生们自己去调查自己班级的某一数据,例如喜欢的运动项目、家庭住房面积、每天玩游戏的时间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如何进行调查,还培养了调查能力和数据分析思维。
第四步:分类数据•根据学生们调查的数据,讲师教授了如何分类数据的方法,引导学生们将数据进行简单分类,并用柱状图、折线图等方式展示出来。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们回答了一些问题:什么是数据?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类数据?还回答了一些和课上内容相关的问题。
教学反思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数据的概念和常用的收集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基本的统计技能和分析方法,培养了良好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思维。
不过,在课程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待提高等。
(教案)统计的初步认识
(教案)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教学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依照统计表、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依照统计结果做出决策.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统计”那个词吗?板书:统计关于“统计”,你想明白什么?(什么叫统计?能够如何样统计?学统计有什么用?……)过渡:同学们提出了专门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统计”.二、探究问题(一)认识统计表1.出示课件,提取数学信息.假如要了解本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形,你会如何做?2.学生把喜爱的节目填在问答卷上的统计表中.3.汇报:你是如何样填的?明白得“合计”的意思.4.对比条形图与统计表师:假如让你用专门短的时刻发觉更多的数学信息,你看下面图(ppt 演示)(杂乱的),依旧看上面的统计表?什么缘故?师:像如此的表,叫统计表.板书:统计表正因为统计表有那个优点,因此许多地点都用到它,你在哪见过统计表?5.看统计表提取数学信息.(二)认识统计图1.课件:出示学生喜爱节目的条形图2.生提出建统计表的建议(例如画“正”字来记录)3.课件出示最后得出的喜爱节目的统计图4.认识统计图课件演示:方格纸→左侧节目→右侧记录人数师:你打算如何样表示统计的结果?生自由发言数学上用竖着的条形表示.(板书或ppt演示:条形)5.看统计图,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三)学看统计图1.课件出示同学喜爱节目的统计图,看统计图回答问题.2.依照统计图做出自己的判定结果.(四)小结三、实际应用1.依照事例自己试着完成书中学生关于体育节目的喜爱程度.2.数学书上第3页练习四、拓展质疑1.这节课上到这儿,你有什么收成?还有什么问题?2.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统计的初步认识,今后我们对统计还要进行深入地学习.五、布置作业1.选自己感爱好的内容,自己找数据,制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2.教科书第4页习题A组.。
《统计初步认识》教学教案设计
《统计初步认识》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定义和作用,知道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和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 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运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统计的定义和作用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图表的类型和作用4. 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5. 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图表的类型和作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实际问题中的统计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 运用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4. 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准备1. 教材:《统计初步认识》2. 教学课件:统计概念、数据收集、图表类型、数据分析、实际问题。
3. 教学资源:统计案例、实际问题、数据分析软件。
4.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计算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新课:讲解统计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统计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课堂练习1. 数据收集:让学生分组收集班级同学的身高数据,并整理成表格。
2. 图表制作:根据身高数据,制作条形图和折线图,展示数据分布情况。
3. 数据分析:分析身高数据,得出班级同学身高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八、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统计的初步认识一、前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也向着更加深入、细致、全面的方向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们需要对教案进行统计,以便更好地了解教育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案统计的重要性学习教案的统计,可以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教育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而言,教案统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范围的了解教案统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范围,清楚地了解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的程度和深度,这将有助于教师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
2. 学生学习重点的明确教师可以通过教案统计来明确学生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学方法的改进教案统计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更正,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教案统计的方法进行教案统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案分类将教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和学习重点,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加准确的教学指导。
2.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来统计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
同时,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反馈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同侪评教同侪评教是一种有益的教案统计方法。
教师可以邀请其他教师或同事进行同侪评教,从而了解其他教师的观点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教案。
四、教师如何进行教案统计进行教案统计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建立教案档案建立教案档案是进行教案统计的基础,教师应该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教案档案的建设。
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教案建档,同时应注意备份和归档。
2. 教案归纳和总结教师应该在每次教学之后进行教案归纳和总结,分类整理出课时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有助于教师实时掌握授课过程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统计的初步认识》
积累字、词、句、篇
更丰富
数学学科 逻辑、有序、简洁、精确
更准确
艺术学科 练声、练气、感受真善美
更生动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53:4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32021/9/132021/9/13Sep-2113-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32021/9/132021/9/13Monday, September 13, 2021
统计的初步认识(一下)
腿老是抽筋,看什么都烦! 精神老紧张!
钙
总头晕! 写作业时间长,难受! 眼前发黑!耳朵响! 吃什么都不香!
铁
不喜欢吃饭!个子太矮! 上课不能听讲,老师说的总是记不住!
锌
插入FLASH动画
白色
粉色
5个 8个 7个 7个 8个
我们的努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3日星期一2021/9/132021/9/132021/9/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32021/9/132021/9/139/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32021/9/13September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32021/9/132021/9/132021/9/13
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2:统计的初步认识
统计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四、教学过程:1.数据收集的基本步骤(1)明确调查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2.收集数据的方式有:(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五、随堂练习:1.指出下列调查适合普查或适合抽样调查:(1)世界有多少盲人,适合用_________ 。
(2)为了要将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作比较,适合用________。
(3)为了调查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适合用_______。
(4)为统计一户人家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适合用________ 。
2. 为了了解在一个月(31天)里每天等候某路公共汽车始发车人数,在其中5天里对每天等车的人数进行了统计,此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 ,个体是____________。
3. 为了检验一批荧光灯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5支荧光灯管进行试验,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______,个体是指__________,样本是指_______。
4. 某商店选用售价为每千克22元的甲种糖30千克,每千克20元的乙种糖20千克,每千克18元的丙种糖50千克,混合成杂拌糖后出售,则这种杂拌糖平均每千克售价是______元。
10.1统计的初步认识
10.1 统计的意义1.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目标1.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的作用,学会为一特定目的而收集数据。
2.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的意义和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准确收集数据。
难点:分清不同问题收集数据的方式。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问题1:鱼缸里有多少条鱼?你会数吗?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学回答是肯定的,会!有的同学就有许多想法:(1)如果鱼缸小且鱼的数量少,这样就一目了然。
(2)如果鱼缸大而鱼的数量也少,同样可以解决。
(3)如果鱼缸小鱼也小且数量多呢?同学们就得动脑筋想出方法来数了。
对于范围小的鱼缸总的来说还是容易数出的。
问题2:如果把鱼缸变成了池塘呢?怎样知道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把范围扩大了成千上万倍,如何数这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了。
单就我们平时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一下子是很难解决的。
问题3:如果把池塘范围再变成一座大型水库呢?也就是说一个大型水库里的鱼有多少条?这个问题又把池塘的范围扩大到成百万或成千万倍了,单靠数的办法是无法办到的。
为了解决诸如此类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我们学习“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
问题1:你们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几人?平均每个家庭有几人?这个问题,只有每个同学准确地报出家庭的人口数,一个小组、一个小组进行统计,即得全班学生的家庭的总人口数,很快就能得到平均每个家庭有几人了。
问题2:把一个班级改为一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就是:你所在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平均每个家庭有几人?这个问题的家庭数太多了,真的做起来单靠我们这些人是无法办到的。
好在我们已成功地进行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在网络中都能查到,所以说我们可以借助网络顺利地解决问题。
问题3:我们把一个省改为全国,时间也限定为2002年,这样问题就变为:2002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几人?像这样全面的凋查叫做普查。
所谓“普查”是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统计的初步认识
比较方法。
利用方法,更进自己小组的统计结果。
充分比较,每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索统计方法,体会
10
分钟
活动三:简化统计结果
1.师:下面我们要进一步地来统计全班同学的意见,我请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帮助老师大黑板上进行整理。
2.师:袁老师还要将大家的意见汇报给学校,学校还要进一步汇总整个一年级同学的意见,你觉得我应该怎样汇报呢?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预设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师:金秋十月,龙城新景展新颜。黄金周你都去了哪些新景点,你认识这些地方?(新出示常州新景的照片)
2.我们一年级也想在这个秋高气爽地季节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你最想去哪里秋游呢?
3.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我们却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你有什么方法能帮助老师来确定我们到底去哪里?
2.师:根据我们统计的结果,同学们你们从这些统计图和统计表中还能知道了些什么?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并回顾统计的过程。
进行数据的分析。初步尝试提出意见与建议。
从杂乱无章的汇总到直观的象形统计图,再进一步简略出统计表,让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过程种认识了统计,初步感受到了统计的必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 问题意识。
4、能根据统计衅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统计的起始课。统计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认识事物、描述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统计,一方面要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更要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价值,以使学生逐步形成从统计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在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正式统计知识所必须的基础。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特别是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统计知识,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原汁原味经历统计的整个过程,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感觉与认识统计的初步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调查问卷时注意
提供选择的答案要全面 下面问卷是否合适?
例题2
你对老师满意吗? A比较满意 B满意 C非常满意
练习1
• 为了更好地组织下午第4节的课外活动, 由你当体育委员,调查一下班里同学 喜欢哪些体育活动,以便活动前领好 器材,说明应经过哪些步骤,应注意 什么问题?
解: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喜欢哪种体育项目 第二步:设计调查选项——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 球、跳绳 第三步:确定调查范围——全班同学 第四步:选择调查方式——实地调查 第五步:实施调查——设计表格? 第六步:汇总调查数据——用“正”字的方式统计选择 不 同选项的人数 第七步:表示调查结果-用表格和统计图表示调查结果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二、收集数据的方式 (重点)
• (1)调查:民意调查、实地调查 • (2)查阅资料
• (3)试验
等
பைடு நூலகம்
例题3、
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 哪种方式去收集数据比较合适?
• (1)你班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 • (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 • (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三、统计的一般过程
• 实际问题——搜集数据——整理数 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 合理决策
统计的表示有列统计表和画统计图 两种方法
练习2
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数据?说明调 查范围和调查方式
(1)了解你所在班全体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其中优秀、 达标和不达标的各有多少人? (2)调查你所在学校全体同学星期日收看电视的时间。了 解收看时间在1小时以内、1小时到2小时之间、超过2小时 的各有多少人? (3)2010年,我国进行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了解各省、自 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口分布情况。
统 计表
小动物 人 数
5 10
6
3
(只) 10 8 6 4 2 0
草地上小动物统计图
统计的初步认识
一、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课本2页例题1 )
• • • • • • •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 第二步:设计调查选项 第三步:确定调查范围 第四步:选择调查方式 第五步:实施调查 第六步:汇总调查数据 第七步:表示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