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统计的初步认识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2023-2024学年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统计的初步认识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2023-2024学年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一、选择题1.小亮同学想要统计最受本班学生欢迎的北京冬奥会运动项目,以下是打乱的统计步骤.①根据统计表绘制条形统计图;②制作调查问卷,对全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③从条形统计图中分析出最受欢迎的冬奥会项目;④整理问卷调查数据并绘制统计表.正确的统计步骤顺序是()A.④③②①B.②①③④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2.统计的一般过程可以用下面框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其中表示的是()A.确定调查范围B.设计调查选项C.整理数据D.选择调查方式3.书架上的书有三分之一是学习参考书,有六分之一是学习工具书,其余是科普等其他书籍,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作的统计图是()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都行D.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都不行4.北京2022年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正式开幕,吉祥物“冰墩墩”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捧.某中学为了解本校2250名学生对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寓意的知晓情况,准备进行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最合理的是()A.从八年级随机抽取150名学生B.从九年级15个班中各随机抽取10名学生C.从七年级随机抽取150名男生D.从七、八、九年级各随机抽取50名学生5.为了解某市4万名学生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请你运用数学的统计知识将统计的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得出结论,提出建议;②分析数据;③从4万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调查他们平均每天读书的时间;④利用统计图表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和表示.合理的排序是()A.③②④①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6.某校图书管理员清理课外书籍时,将其中甲、乙、丙三类书籍的有关数据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乙类书有90本,则丙类书的本数是()A.80B.90C.144D.2007.如图,表示的是某中学九(3)班学生外出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条形统计图(部分)和扇形分布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九(3)班外出的学生共有42人B.九(3)班外出步行的学生有8人C.在扇形图中,步行的学生人数所占的圆心角为82°D.如果该校九年级外出的学生共有500人,那么估计全年级外出骑车的学生约有140人8.下面两图是某班全体学生上学时,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均不完整),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该班总人数为50人B.骑车人数占总人数的20%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D.步行人数为30人二、填空题9.人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正常情况下,空气中含氧量为21%左右,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氧气的扇形圆心角是度.10.某市各类学校占该市学校总数的百分比如下:若根据这个统计表制作扇形统计图,则“中学”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11.如图是某班全班4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验分数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计算优良率(分数80分以上包括80分的为优良)为(填入百分数).12.某中学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如图所示(每人只参加一项),其中参加美术小组的学生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学生多15人,则参加体育小组的学生与参加科技小组的学生人数之和是人.13.为了解晋州市文苑社区20~60岁居民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嘉嘉和淇淇对该社区相应年龄段的部分居民展开了随机问卷调查(每人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并将调查数据整理后绘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在参与调查的居民中,处于41-60岁且最常用微信支付的人数为人;(2)若该社区中20~60岁的居民为12800人,则其中20-40岁的居民中最常用现金支付方式的人数约为人.三、解答题14.购物支付方式日益增多,主要有:A微信,B支付宝,C现金,D其他.数学兴趣小组对消费者的支付方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得到如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消费者?(2)补全条形统计图;(3)求扇形统计图中D对应的圆心角度数.15.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每天锻炼1小时”的号召,某校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小红对该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每人只能选其中一项)并绘制了下面的两幅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红这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喜欢乒乓球的学生约有多少人?四、综合题16.学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以八年级(1)班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为样本,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统计(A级:90分~100分;B级:75分~89分;C级:60分~74分;D 级:60分以下),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八年级(1)班学生的总人数是,m=;(2)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八年级(1)班D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17.(1)收集数据,一般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按顺序写出字母代号即可).A.明确调查问题;B.展开调查;C.选择调查方法;D.确定调查对象;E.记录结果;F.得出结论.(2)根据某次会议中两个阶梯教室的统计图(两个阶梯教室人数均满足:80≤人数≤200),嘉淇同学得出三个结论.请你对这些结论做出判断.如果你认为结论正确,请在括号中填写“正确”,不用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结论不正确,请在括号中填写“不正确”,并举出一个反例.结论①:第一阶梯教室的男生人数可能比第二阶梯教室的男生人数少();结论②:第二阶梯教室的女生人数一定比第一阶梯教室的女生人数多();结论③:第二阶梯教室中的女生人数一定比男生人数多().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C3.【答案】B4.【答案】D5.【答案】B6.【答案】A7.【答案】B8.【答案】D9.【答案】75.610.【答案】72°11.【答案】75%12.【答案】16513.【答案】(1)80(2)32014.【答案】(1)解:68÷34%=200(名),答: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200名;(2)A支付方式的人数为200×40%=80(名),D支付方式的人数为200−(80+68+32)=20(名),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解:在扇形统计图中D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20200=36°.15.【答案】(1)解:由统计图可知,20×40%=50(名)答:这次一共调查50名学生.(2)解:可求出打乒乓球的人数为:50−20−10−15=5(名),补全统计图如下图所示,(3)解: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所占比例为:550×100%=10%∴该校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有2000×10%=200,答:估计该校喜欢乒乓球的学生约200人.16.【答案】(1)50;46(2)解:D等级的人数为:50−10−23−12=5(人)补全图形如下:(3)解:550×360°=36°.∴八年级(1)班D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36°. 17.【答案】(1)ADCBEF(2)正确|不正确|正确。

八年级下册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八年级下册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用对数据进行统计;
2.会用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3.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数学课的喜欢程度”的调查的设计、收集数据、汇总数据、表示统计结果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判断、提出建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片、表格
教学过程。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1统计的初步认识知识与技能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2.多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能够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过程与方法1.经历数据的处理过程,学会合作学习,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2.在形成猜想和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利用数据的收集解决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体验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所学知识是有价值的.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品尝发现带来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据收集的全过程.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一、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现象,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师:李小姐有一个工厂,管理人员有李小姐,6个亲戚;工作人员有5个领工,10个工人和1名学徒,现在需要增加一个新工人.小张姐姐应征而来,与李小姐交谈,李小姐说:“我们这里的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是每周300元.”小张姐姐工作几天以后,找到李小姐说:“你欺骗了我,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每周3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300元呢?”李小姐说:“小张,平均工资是300元,不信,你看这张工资表.”人员李小姐亲戚领工工人学徒合计工资/人/周 2 200 250 220 200 100 -人数 1 6 5 10 1 23工资总数 2 200 1 500 1 100 2 000 100 6 900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李小姐说平均每周工资300元是否欺骗了小张姐姐?学生兴奋异常,思维活跃、讨论交流,积极性很高.二、合作讨论,探索新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提问学生代表发言.生甲:平均工资是300元,李小姐没有欺骗小张姐姐.理由是:通过计算,由 6 900÷23=300.教师给予肯定:通过计算说明问题,有一定依据.生乙:不对,我认为小张姐姐受骗了,因为300元不能反映工人的平均工资.理由是:因为李小姐每周就有2 200元,而剩下的22人的工资总和只有4 700元.这样计算:4 700÷22≠300,所以300元不能反映工人的平均工资.分析得很好,有理有据.同学们,他们两人说得都有道理.李小姐从老板的角度出发,根据工资表说她的工厂平均工资不错,每周是300元.小张姐姐从工人的角度出发根据工资表说明工人的平均工资不到300元,说明相同的数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无论从什么角度去解释,如果没有数据,能说明问题吗?学生进一步体会,讨论,从中感受数据的作用.三、小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在进行调查之前,先组织学生就调查什么问题,向谁调查,用什么方法调查,可能会得到怎样的数据等问题进行讨论,明确目的.1.思考:为了解全班同学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你将怎样进行调查?教师小结: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范围——选择调查方法——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2.教师用事先准备好的统计表选学生代表调查.让学生依照步骤获得数据并进一步初步整理,学生活动过程中,要精心组织,进行必要的引导,画统计图时,要提醒学生标注刻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点拨.3.公布调查结果,想一想和我们预想的结果是否相同.4.探究教材“大家谈谈”,对于这几个问题要求学生放开思路,交流体会,回顾反思统计的过程,解释结果,让学生体会由数据收集到分析决策的一般过程.5.思考:调查数据的一般过程是什么?统计的一般过程可以用下面框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实际问题―→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合理决策统计分析表示数据四、巩固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五、总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引导学生从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步骤等方面总结.六、作业教材第4页“习题”.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1统计的初步认识一、创设问题情境二、合作讨论,探究新知三、小组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过程四、巩固练习五、总结六、作业。

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及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他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他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的是()A.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你班谁最适合当班长C.某年级全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D.想了解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情况解析:A选项应采用媒体调查法;B选项应采用民意调查法或选举形式;C选项应采用问卷调查法;D选项应采用上网搜索.故选B.方法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1)某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解析:(1)要了解此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需要实地调查;(2)要调查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需要查阅有关资料;(3)该问题需要动手实验.解:(1)实地调查;(2)查阅有关资料书或从互联网上查;(3)实验法.方法总结:①对调查范围比较小且容易调查的应采用实地调查;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探究点二:调查问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有烦躁、焦急不安、恐慌、愤怒、嫉妒等情绪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听别人劝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有哪些呢?男、女同学排除烦恼的方法有没有区别呢?请对此做一番调查.这对你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要调查的是什么问题?(2)你要调查哪些人?(3)你要用什么分式进行调查?(4)你要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什么问题?解析:从数学的角度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条件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依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解:(1)心情不好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2)身边的同学们.(3)询问交谈的方式.(4)如“上次你的测验成绩不理想,怎么没看出你心情不好呢?”等.方法总结:主要步骤: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范围,选择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以上各步骤具体进行时要灵活,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新建成的红星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共500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析:决定自行车车棚面积的因素有两个,即自行车的数量与每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因此收集数据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解:调查方案如下:(1)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吗?A.经常是B.不经常是C.很少是D.从不是(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或估计存放1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方法总结:确定调查方案时必须明确两个问题:(1)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探究点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4)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由统计图所描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了解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及被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解:(1)97.(2)35+28=63(人),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63人.(3)97+2397+23+35+28+10+7×100%=60%,所以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为60%.(4)答案不唯一,如“其他”的人数最少,只有17人;不吸烟的人数最多,达142人等.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 ⎩⎪⎪⎨⎪⎪⎧方式:调查问卷、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 试验、网上搜索等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4)展开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讨论、辩论、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8.2 抽样调查第1课时 普查与抽样调查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并能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及简单的抽样调查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小号同学为了估计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镇的人口和全镇七年级学生人数做了调查:全镇人口约3万,七年级学生人数为200.全市人口约60万,由此推断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约为4000,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为6000,与估计有很大偏差,这是怎么回事呢?统计的初步认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调查方式的选择(内江中考)下列调查中,①调査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中,由于考察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采用普查方式;②中,考察对象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③中,要保证“神州9号”的成功发射,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所以要对其零部件进行普查;④中,为了保证每个旅客的安全,必须对所有乘客进行安检,即普查.故选B.方法总结: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D.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解析:A中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如果普查,所有炮弹都报废,这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中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的调查因为普查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中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的调查,因为数量众多,无法进行普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中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的调查,适用于普查,人数确定,普查准确,故此选项正确.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要求较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探究点二:总体、个体、样本(巴中中考)今年我市有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故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方法总结:(1)总体、个体、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个体构成了总体,样本取自于总体,因此,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2)在总体、个体、样本中所提到的考察对象都是问题中的数量指标,是“量”而不是“物”.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学生D.500解析:本项调查中的考察对象是“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因此样本是“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故选B 项.方法总结:在分析总体、个体和样本时,一定要认真体会“考察对象”的含义,否则容易出现误选C 的错误.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收集、加工、整理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第2课时 样本的代表性1.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有不同的结果,理解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2.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是“用局部估计总体”.一、情境导入为了解某中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样本的选取为了了解学校大门出口处每天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以帮助学生安全离校,有下面几个样本来统计大门出口处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样本选取合适的是( )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C.选取每周星期日为样本D.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选两周作为样本解析:选项A 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广泛性;选项B 抽取样本难度过大,没有必要性;选项C 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 对个体进行分类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具有代表性,普查与抽样调查普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的概念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故选D.方法总结:开展调查前,首先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使样本在总体中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样本容量应足够多.判断下面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1)检查某啤酒厂即将出厂的啤酒质量情况,先随机抽取若干箱(捆),再在抽取的每箱(捆)中,随机抽取1~2瓶检查;(2)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百姓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价;(3)调查某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状况,在该市每所小学的每个班级选取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教育部为了调查中小学乱收费情况,调查了某市所有中小学生.解析:本题应看样本是否为简单随机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解:(1)合适,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2)不合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多数农民是不上网的,所以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不具有代表性.(3)不合适,选取的样本中个体太少.(4)不合适,样本虽然足够大,但遗漏了其他城市里的这些群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分层选取样本,除了上述原因外,每班的学生全部作为样本是没有必要的.方法总结:判断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2)选取的样本各层都要有,各层是否有遗漏;(3)用整体随机抽样的,要看所选群体能否代表总体. 三、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的统计概念后,对统计学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统计图表的识别和制作,以及如何通过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学生将学习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来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他们对统计图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基本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

2.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实际案例等内容。

2.统计图表模板: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实践案例:选取与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进行实际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基本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并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组数据进行分析。

每组学生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图表。

数学181统计的初步认识1

数学181统计的初步认识1
01 定量数据
定量数据是指可以量化的数据,例如长度、重量 、年龄等。
02 定性数据
定性数据是指无法用数值表示的数据,例如性别 、血型等。
03 顺序数据
顺序数据是指具有等级关系的数据,例如评分、 评级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01 数据的收集
数据的收集是指通过调查、观察、试验等方式获 取数据的过程。
02 数据的整理
03 统计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数据的有用信息,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统计学的起源与发展
01 统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是为了解决 国家管理和人口普查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统计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涵盖了更广泛的数据分析和推断领域
03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已经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经 济学等多个领域交叉,形成了许多新的分支和研 究方向
联程度。
直方图
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 情况,可以直观地看 出数据分布的规律和
特征。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
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计算方法是所有数据的 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中位数
反映数据中间位置的指标 ,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 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就 是中位数。
众数
反映数据出现次数的指标 ,在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 的数就是众数。
统计学的重要性
统计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需要处 理和分析各种数据
统计学的方法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结构和特征,从而做出更明智 的决策
统计学在政府、商业、医学、环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统计学的各个分支
描述统计学
案例二:应用回归分析预测股票价格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是统计单元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起源、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学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等。

但他们对统计学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的理解,缺乏对统计学本质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统计学的意义和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统计学的起源、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学的起源、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学的方法。

2.难点:统计学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统计学的意义。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如“某班有50名学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思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的初步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统计学的起源、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学的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十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及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他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他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的是()A.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你班谁最适合当班长C.某年级全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D.想了解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情况解析:A选项应采用媒体调查法;B选项应采用民意调查法或选举形式;C选项应采用问卷调查法;D选项应采用上网搜索.故选B.方法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1)某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解析:(1)要了解此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需要实地调查;(2)要调查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需要查阅有关资料;(3)该问题需要动手实验.解:(1)实地调查;(2)查阅有关资料书或从互联网上查;(3)实验法.方法总结:①对调查范围比较小且容易调查的应采用实地调查;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探究点二:调查问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有烦躁、焦急不安、恐慌、愤怒、嫉妒等情绪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听别人劝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有哪些呢?男、女同学排除烦恼的方法有没有区别呢?请对此做一番调查.这对你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要调查的是什么问题?(2)你要调查哪些人?(3)你要用什么分式进行调查?(4)你要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什么问题?解析:从数学的角度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条件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依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解:(1)心情不好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2)身边的同学们.(3)询问交谈的方式.(4)如“上次你的测验成绩不理想,怎么没看出你心情不好呢?”等.方法总结:主要步骤: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范围,选择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以上各步骤具体进行时要灵活,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新建成的红星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共500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析:决定自行车车棚面积的因素有两个,即自行车的数量与每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因此收集数据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解:调查方案如下:(1)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吗?A.经常是B.不经常是C.很少是D.从不是(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或估计存放1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方法总结:确定调查方案时必须明确两个问题:(1)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探究点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 ; (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 (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 (4)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由统计图所描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了解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及被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解:(1)97.(2)35+28=63(人),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63人.(3)97+2397+23+35+28+10+7×100%=60%,所以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为60%.(4)答案不唯一,如“其他”的人数最少,只有17人;不吸烟的人数最多,达142人等.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方式:调查问卷、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试验、网上搜索等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4)展开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讨论、辩论、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8.2 抽样调查第1课时 普查与抽样调查统计的初步认识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并能区分普查和抽样调查.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及简单的抽样调查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小号同学为了估计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镇的人口和全镇七年级学生人数做了调查:全镇人口约3万,七年级学生人数为200.全市人口约60万,由此推断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约为4000,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七年级学生人数为6000,与估计有很大偏差,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调查方式的选择(内江中考)下列调查中,①调査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9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中,由于考察对象数量较少,可以采用普查方式;②中,考察对象具有破坏性,宜采用抽样调查;③中,要保证“神州9号”的成功发射,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所以要对其零部件进行普查;④中,为了保证每个旅客的安全,必须对所有乘客进行安检,即普查.故选B.方法总结:普查和抽样调查是两种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下列调查,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B.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D.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解析:A中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如果普查,所有炮弹都报废,这样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中了解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的收视率的调查因为普查工作量大,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C中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的调查,因为数量众多,无法进行普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中了解某班学生对“扬州精神”的知晓率的调查,适用于普查,人数确定,普查准确,故此选项正确.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要求较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探究点二:总体、个体、样本(巴中中考)今年我市有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其中说法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故正确的是①④.故选C.方法总结:(1)总体、个体、样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的个体构成了总体,样本取自于总体,因此,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2)在总体、个体、样本中所提到的考察对象都是问题中的数量指标,是“量”而不是“物”.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学生D.500解析:本项调查中的考察对象是“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因此样本是“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故选B项.方法总结:在分析总体、个体和样本时,一定要认真体会“考察对象”的含义,否则容易出现误选C的错误.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经历收集、加工、整理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第2课时样本的代表性普查与抽样调查1.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有不同的结果,理解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2.了解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是“用局部估计总体”.一、情境导入为了解某中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样本的选取为了了解学校大门出口处每天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以帮助学生安全离校,有下面几个样本来统计大门出口处在学校放学时段的车流量,样本选取合适的是()A.抽取两天作为一个样本B.以全年每一天为样本C.选取每周星期日为样本D.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各选两周作为样本解析:选项A样本容量太小,不具有广泛性;选项B抽取样本难度过大,没有必要性;选项C样本不具有代表性;选项D对个体进行分类按比例随机抽取样本.样本具有代表性,符合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故选D.方法总结:开展调查前,首先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使样本在总体中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其次样本容量应足够多.判断下面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1)检查某啤酒厂即将出厂的啤酒质量情况,先随机抽取若干箱(捆),再在抽取的每箱(捆)中,随机抽取1~2瓶检查;(2)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百姓对央视春节晚会的评价;(3)调查某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状况,在该市每所小学的每个班级选取一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4)教育部为了调查中小学乱收费情况,调查了某市所有中小学生.解析:本题应看样本是否为简单随机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解:(1)合适,这是一种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2)不合适,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多数农民是不上网的,所以调查的对象在总体中不具有代表性.(3)不合适,选取的样本中个体太少.(4)不合适,样本虽然足够大,但遗漏了其他城市里的这些群体,应在全国范围内分层选取样本,除了上述原因外,每班的学生全部作为样本是没有必要的.方法总结:判断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1)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2)选取的样本各层都要有,各层是否有遗漏;(3)用整体随机抽样的,要看所选群体能否代表总体.三、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统计的初步认识PPT课件

统计的初步认识PPT课件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调查的一般步骤
表示调查结果
人数 20 15 10 5
用表格和统计图表示调查结果
10% 30%
20% 40%
0 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喜欢
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喜欢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收集数据的方式
问题2.1 在上面的问题中,除了问卷调查外,还可以使用其他什么调查方法?
调查表
问题选项 代号
喜欢
A
比较喜欢
B
一般
C
不喜欢
D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调查的一般步骤
汇总调查数据
用画“正”字的方式统计选择不同选项的人数
选项 A B C D
合计
统计表
画 “正”字计数 人数/名
正正正
15
正正正正
20
正正
10

5
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50
百分比 30% 40% 20% 10% 1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收集数据的方式 问题2.4 由统计调查结果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了解到对体育课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各有 多少人以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统计的一般过程
在上面的问题中,了解某班全体同学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可以进行 全面调查.了解某学校或某省全体八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为了 节省时间和人力,可以采用抽样调查.在这些问题中,都可以通过实际调 查获得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通过计算百分比了解有多大比例的学生 喜欢体育课.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4.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 C ) ①问题应尽量简明;②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问 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④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⑤问 卷应简洁.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

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

18.1统计的初步认识教案

承德县八年级数学学科课时教案签批领导:签批日期:年月日使用日期:年月日生:相同点:都能了解喜欢哪种节目的人数最多和最少。

不同点:条形图能得出具体喜欢每种节目的人数。

扇形图能得出各种人数的百分比。

师:由统计调查结果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了解到本班学生喜欢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各有多少人以及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师:出示全面调查的概念:刚才我们对全班同学都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思考:调查数据的一般过程是什么?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课件展示师质疑:1.结合上面的例子讲解,试着解决书中对班级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做一个统计。

2.如果要调查某学校八年级全体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应该怎么调查?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做法总结:调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学生2分钟独立完成学生说收集数据的方法,统计的一般步骤1.数据收集的方式:2.调查数据的一般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的内容)课堂小结分钟)3.调查的分类: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达标检测(每题2分,共10分)C.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D.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2.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B.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C.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D.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3.班长对全班同学说:“请同学们投票,选举一位同学”,你认为班长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的失误是()A.没有明确调查问题B.没有规定调查方法C.没有确定对象D.没有展开调查4.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①问题应尽量简明;②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④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⑤问卷应简洁.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⑤5.已知全班有40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回答:上学方式步行骑车乘车划记正正正人数9所占百分比乘车占的百分比是.能力提升6.在数学、外语、语文3门学科中,某校一年级开展了同学们最喜欢学习哪门学科的调查(一年级共有200人).(1)调查的问题是什么?(2)调查的对象是谁?(3)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40人最喜欢学语文,60人最喜欢学数学,80人最喜欢学外语,其余的人选择其他,求最喜欢学数学这门学科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4)根据调查情况,把一年级的学生最喜欢学习某学科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填入下表:语文外语数学其他人数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5)画出统计图(柱状图或饼状图)板书设计18.1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调查的方法:①实地调查法;②媒体调查法;③问卷调查法;④实验记录法⑤举手表决二、统计的一般步骤三、调查的分类(1)全面调查(2)抽样调查布置作业完成4页课后练习教后反思。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采用何种方式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
侵权必究
名校课堂
二 数据的收集过程 讨论: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
班长选举过程
侵权必究
名校课堂
班长选举过程
第一步:选全班最信赖同学做班长. (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
第二步:询问全班每个同学.
(确定调查对象)
第三步:民主投票
(选择调查方法)
第四步:投票
(展开调查)
第五步:唱票,计票
(收集并整理数据)
第六步:确定班长人选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侵权必究
名校课堂
归纳总结
统计的一般过程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实际问题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合理决策
统计分析
表示数据
侵权必究
名校课堂
例3 某中学七年级共1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 家庭经济情况,校长决定做一次调查,每个同学发 一张调查问卷,等同学们填好后再收起来统计整理, 则在这次调查活动中,
例4 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 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 的人数是 97 ;
(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 是多少人?
(2)35+28=63(人), 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 的人数是63人.
侵权必究
名校课堂
思考:除问卷调查外,你还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数据吗?
查 阅 资 料
访问
实地调查
试 验
侵权必究
测 量
名校课堂
想一想
侵权必究
测量 调查
实验
名校课堂
典例精析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课件(共20张PPT)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课件(共20张PPT)
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1.会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描述数据. 2.经历数据处理几个过程,体会统计图的决策 作用.
在各种媒体上,经常看到很多统计数 据和统计图表.你知道这些数据和图表是怎 么得到的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 下面一些问题:
◆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收视情况?
运动名称 划记 乒乓球 正正正
羽毛球 正正正
篮球 正正 足球 正
合计
50
人数 16
15 10
9 50
百分比 32% 30% 20% 18% 100%
请填表和画出它的条形统计图.
解:人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乒乓球 羽毛球 篮球 足球 名称
2.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整个圆表示总体,那么扇形__A__代表
◆班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
◆某小区每百户家庭的汽车拥有量?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们对新闻、体育、动画、 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 么做?
问卷的方式 如何调查?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们对体育课的喜欢程 度,你会怎么做?
我们按下面的程序进行调查:记录调查的数据,对 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看看有什么结果.
请用表格整理上面的数据,并推断这种点心的甜度是否适中.
解: 甜度
A B
划记
人数 3 7
由表可看出,这种 点心的甜度适中.
C
19
D
4
E
3
小结
谈谈你的收获和疑问……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明确调查问题 设计调查选项 确定调查范围 选择调查方式
实施调查
汇总调查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数据
合理决策
统计分析
表示数据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练习
班里举办演讲比赛,小明、小亮、小红成绩 优异,进行决赛. (1)用什么方式决定他们的获奖名次? (2)如果由班长一人指定他们的名次,说服力大 吗? (3)由全班同学作评判,每人选一名自己认为最 好的演讲者.经过统计,3人的票情况如下表,请 你计算每人的得票数.按照得票数应如何确定获 奖名次?
演讲人 画“正”字计数 得票数 名数 小明 正正正 小亮 正正 小红 正正正正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活动的基本环节 及各环节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请采用画图的方式或列举的方式表示.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我们需要分几个步骤进行?
问题选项 代号 1 喜欢 比较喜欢 2 3 无所谓 4 不喜欢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明确调查问题 设计调查选项
有多少人喜欢数学 喜欢、比较喜欢、无所谓、不喜欢 全班同学 以不计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表
确定调查范围
选择调查方式 实施调查 汇总调查数据 表示调查结果
每人在自己选定的选项代号上画“√”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18.1 统计的初步认识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数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练题.过 了一会儿,老师通过两种方式了解大家的 完成情况.一种是巡视,一种是请同学举 手示意. 数据收集、分析数据、进行决策的统 计过程。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采用什么方法 能够了解全班同学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呢?让 我们做一次调查,记录调查的数据,看看有 什么结果.
用画“正”字的方式统计各选项的人数 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调查结果
山东星火国际传媒集团
请使用下面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你所调查 得到的数据. 统 计 表
选项 喜 欢 画“正”字计 人数/名 数 百分比
比较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合计
人数/名
统计图
喜欢 比较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山东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