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中特2014-04-12
2014年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复习资料(5篇)
2014年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复习资料(5篇)第一篇:2014年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复习资料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体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λ1、人民民主专政λ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λ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λ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1、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1)国体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掌握。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相同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于我们的国情。
——邓小平(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对敌人的专政。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第三、从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政体所谓政体,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总结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2014中特复习提要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特理论复习提要一、题型1.辨析题4*5,20分2.简答题5*10 50分3.材料分析题1*10 4、论述题1*20二、参考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什么?答: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规则的总和。
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设,它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民族区域自制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答:党的建设面临四个考验---执政考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维护社会稳定)、改革开放考验(坚定推进改革开放,解放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考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抵制拜金主义对党的腐蚀)外部环境考验(经济全球化发展,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党的建设面临的四个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增强四种意识----忧患、创新、宗旨(为人民服务)、使命意识(实现民族复兴)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对外开放,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优化对外贸易结构,进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基本平衡)、继续坚持“引进来”(引进资金、人才、技术,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技术交流,参与世界竞争)、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对内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促进对内开放,相辅相成)。
毛概(中特)复习要点
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考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主要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1)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1)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检验总结。
(2)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名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命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毛概中特是什么意思
毛概中特是什么意思在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而其中一个常常被提及的是“毛概中特”。
那么,毛概中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毛概”的含义。
毛概,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创立的一整套科学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中特”一词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中”在这里指的是“中国”,即该理论体系是围绕中国的历史、国情、人民群众等情况展开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
其次,“特”则表示“特色”,即该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所不同。
毛概中的“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性和实践性:毛概中特强调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毛泽东认为,理论必须从实践中提炼出来,并具有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毛概中特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毛概中特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毛泽东认为,只有通过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同时,毛概中特还强调党务必密切联系群众,依靠广大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
3.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概中特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基本矛盾,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不断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
同时,毛概中特也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政策。
4.独立自主和国际主义:毛概中特主张中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
同时,毛概中特还倡导国际主义精神,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强调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压迫和剥削。
总之,毛概中的“特”是指毛泽东思想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独立自主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独特性。
毛概
毛概选择:1924-1927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组装夺取政权"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毛科学的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1945年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正式阐述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1956年,八大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反右"扩大化,"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文革。
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为核心,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
"拨乱反正"。
197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国情: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发展不平衡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命题;十三大制定了基本路线;1992年,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87年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
1990年,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深入阐述1992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黑猫白猫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毛概2014
毛概2014第一篇:毛概2014第一章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哪些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有何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是中特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毛3、毛和中特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4.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5.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将他所犯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待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概中特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概中特知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新三民主义D.邓小平理论正确答案:B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毛概中特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 )。
A.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战时期D.新中国成立以后正确答案:B解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举行了以三大武装起义为代表的近百次起义,但由于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大都以攻占城市为目标,结果损失惨重。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果断地做出了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井同山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革命独创性道路的开辟和新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故本题选B。
知识模块:毛概中特3.《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翻译者是( )。
A.陈独秀B.李大钊C.陈望道D.李达正确答案:C解析: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全译本在上海出版。
故本题答案选C。
知识模块:毛概中特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下列各项中不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的是( )。
A.群众路线B.实事求是C.统一战线D.独立自主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毛概和中特社
1.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1981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3.1984.1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4.党的十三大提出,市场与计划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是覆盖全社会的”。
5.1992南方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6.1992.6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一是突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二是两者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但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不具有属性,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特征,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8.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的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含义)。
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理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014中特复习参考题
2014中特复习参考题
1、真正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与特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的内涵与意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于社会主义事业有什么意义?
5、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理论与现实根据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涵与意义。
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依据与路径。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特征与实现路径。
9、当前实现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与路径。
10、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的意义和内涵。
2014毛概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5.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6.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共产党是土地革命时期探索出的新的革命道路。
即在中国共产党的的领导之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在一起。
走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的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7.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
8.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我们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重庆大学2014级毛中特答案
(1)三个自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坚定三个自信,就必须深刻理解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增强理论自觉性和坚定性。
道路自信是指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历史运动在当代中国路径选择的合理性自信。
具体而言包括: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的肯定和认同;在与改旗易帜后的苏联及东欧地区,照搬西方模式的某些拉美、非洲国家,陷于金融危机的西方国家等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道路优越性的理性把握;对走中国道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充足信心。
理论自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性自信。
既表现为对理论本源真理性的信心,深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获得了理论上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表现为对理论体系科学内涵以及严密逻辑的充分理解和自觉把握;还表现为深信这一理论体系可以正确指导我国现代化实践,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实现与创新的正义性的理解与认同。
即坚信我们的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坚信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既内含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凸现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历史情境,维护和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发展进步;坚信制度选择的合理性,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诸多内在的共性。
第一,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
三个自信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自身的理论基础,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毛中特、毛概辨析题(全)
1.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T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革命自己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时期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2.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F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它们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它们是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F(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包括他青年学生时代的思想和晚年思想,而在这两个阶段,毛泽东个人思想中有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思想观点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同时,毛泽东之外的党的其他许多卓越领导人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的思想,是既有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
F“三个代表”的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不仅仅是三句简单的表述,它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
毛中特简答题
毛概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答: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
—继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发展最后,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展。
—相同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答: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5.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以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6.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2014-2016年考研政治毛概部分真题及解析
2016考研政治毛中特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A.群众路线B.独立自主C.实事实是D.改革创新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毛中特的精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故选C。
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
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重大关系。
"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A.集中力量向科学进军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十大关系所围绕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故选B。
7.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
这表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过程B.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C.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社会生产的矛盾运动过程D.社会性质与发展程度的有机统一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根据材料描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选出最优选项B。
8.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今天的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各方面成绩卓著。
毛概笔记第二节
毛中特第二节课官方笔记一、本章/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三、配套练习题一、教材节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知识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南昌起义第一枪;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三湾改编新型人民军队;井冈山根据地革命根据地。
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选择】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条件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简答】1.压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内无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
2.农民:近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这就要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简答】1.国情: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2.历史:大革命存留的政治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3.党: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以及政策的正确,又构成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和意义【选择】土地革命:基本内容。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
农村革命根据地:战略阵地【知识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一、统一战线1、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简答】阶级: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革命: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2、两个联盟【选择】3、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简答】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正确对待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二、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选择】1、武装斗争的经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三、党的建设1、党的建设的经验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选择】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选择】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四、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简答】1、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2、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自考毛中特-毛概考点分析课件复习资料
答案:C。 解释: 党的十五大归纳的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际上 都涉及到中国根本出路的问题,第一个任务解决了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根本出路;第二个历史任务解决了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3.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 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A]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 [B]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 [C]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 [D]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
解释:工农民主政权对待地主阶级是敌视的,主要以消灭 地主阶级为目的;“三三制”政权形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 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对地主区别对待,其中开明 绅士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性质相同而名称不同的政 权形式,因此A项可以排除。而人民民主专政将地主阶级 整体列入了专政的对象,因此与工农民主政权和苏维埃政 权对待地主阶级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CD也被排除。
自考常考题型——选择题
1.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旧”阶段转化到“新” 阶段的根本标志是
[A]中国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 [B]中国革命主要对象的变化 [C]中国革命基本性质的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自考常考题型——选择题
答案:A 。 解释: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由资产阶级转变为无产阶级。B项 革命的主要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项革命的 基本性质没有变,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D 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还是帝国主义与人民大 众、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 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04-13
【高频考点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921.7——1927.7(开始萌芽)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关于亲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7——1935.1(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独创性地探索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标志着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八七会议(1927年8月)提出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基本路线:”三湾改编“ (1927年9月)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遵义仁义: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代表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等(记忆:红星在山上纠 正本本) 例: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基础上,提出党在民主革命中的基本路线 B写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 D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 终达到共同富裕。 • 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 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毛泽东精髓:实事求是 • 毛泽东灵魂:(是群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例: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和”事实求 是“联系起来表述,更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开放性,体现 了它的()的统一。 • A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 B科学性、理论性和革命性 • C理论性、实践性和革命性 • D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 基本路线 • 十三大提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而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基本纲领 • 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 • B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 • D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 • 例:十七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 国建设成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A富强,民主,文明,科学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C富强,民主,文明,发达D富强,民主,和谐,兴旺
• 新民主义总路线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主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但仍然是资 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这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 • 新民主主义特点:有新的领导阶级;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分;它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 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有() •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小资产阶级
例: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集中解决的问题是() A党的理论建设问题B党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C党的思想路线问题D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1935.1——1945.8(达到成熟)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7毛)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完整形成。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 族解放的道路》 代表作:《<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 义论》等 例:毛泽东思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的形成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形成 C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D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1945.9——1976(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 代表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论人 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记忆:在晋绥两论矛盾任务、讲形势论民主关系矛盾) 1976——至今(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 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 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 【高频考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 • • • • • • • • • • • • • 一、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 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除了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优点外,还有三个特殊优 点: 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 性 2.分布集中,大多在沿海城市和厂矿企业,便于形成一支重要力量 3.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 例: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具有自己的特殊优点是() A人数众多,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发动广大农民群众 B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C和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D人数虽不多,但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便于组织
• • • •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统一战线 两个联盟:劳动者与劳动者;劳动者与非劳动者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的基本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3.党的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 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 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记忆:主宗子八) 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是() 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理论建设 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它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主要标志 B它是具有独创性的关于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 C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D它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理论
•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 • 政治: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经济: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 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 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 领) • 新民主主义的5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 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军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毛泽东在《中国的 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 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建设红色政权。
【高频考点一】邓小平理论
• • • • • • • • • • •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准备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 步提出的阶段。 初步形成:十二大到十三大。 十二大制定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丰富发展阶段:十三大到十四大。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 成熟阶段:十五大。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 章。 例:根据邓小平的构想,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下列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明确了全党的工作重心必须向经济建设转移 B它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C它对落后国家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D它进一步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步骤等全局性重大问题
• 1.经济建设 • 实现”四个现代化”(周恩来1964年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 会议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 • 2.政治建设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 3.文化建设 • 4.党的建设加强政党的建设,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政治 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首次提出加强执政党建设是七届二中全会 例: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 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会议是() A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八大D十七届四中全会
【高频考点三】社会主义发行和建设理论
• 一、社会主义发行和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义社会。 • 主要矛盾:1949年——1952年,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矛盾; • 1952年——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 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 农业:方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 工业:方针(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 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指出:(政治)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经济)实行”统筹兼顾、适 当安排“(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科学 文化工作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采取”古为今用“ 对待外国文化采用”洋为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