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高考一轮复习建议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答案:一方面,积极利用好网络,追求丰富多彩的网络文 化生活,学习和促进先进健康文化的传播,文明上网;另 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 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考点透析
1.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3.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 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预习自测
1.判断正误 (1)大众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 (2)只有通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才是人民大众 喜闻乐见的文化。(×)
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 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落后文化,通过不断的 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 决抵制,依法取缔。 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 本文化权益,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化风尚。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1 正确对待文化市场中的文化 现象
高考扫描:2013 年江苏,24,选;2013 年山东,21,选。
【典例导引】 (2013 年江苏政治,24,2 分)近年来,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文化产品日益多样,文化消 费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 新情况,一些人将贩卖隐私 的花边新闻、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当作了自己的精神 正餐。 这说明( ) A.文化建设要贴近群众 B.文化消费心理决定文化消费行为 C.要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鉴赏力 D.政府应提供更多健康的文化产品
2014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我们所讲的“文化”包括
D
①语言和文字 ②自然科学和科技 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④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⑤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⑤⑥
经济的发展。
(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该市 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3)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该市大力发展教 育事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 力支持。
2、文化与综合国力
(1)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 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2)提高文化竞争力 必要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文化发展上面临 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 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
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10】:在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是整个经济
增长率的近两倍;在日本,仅文化娱乐业的经济收入,就 与其汽车工业的产值相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加深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的 认识 ②要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要加大传统文化保护力度,抵制外国文化影响
考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相互影响
决定
经济
决定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单选题1.(2023·四川绵阳·三模)2023年2月,在雅典大学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和学者的双向流动促进中希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两国人民将走得更近、更亲。
这表明()①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②中心的成立拓宽中希文化交流传播的手段③推动人员交往是融洽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不断学习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中外文化的交流体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两国关系,①③正确。
②:文化传播的途径有教育、人口迁徙、商贸、政治经济文化,朋友聚会等,手段是大众传媒,②排除。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四川达州·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观点。
这是因为()①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③发展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海纳百川、熔铸百家④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定中华优秀法治思想,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这是因为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且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所以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故①④正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热度★★★)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各民族文化无论优劣,一律平等。
4.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6.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开展文化申遗能够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8.中法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9.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中确定的。
10.《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11.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12.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13.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4.文化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15.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6.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18.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9.文化交流消融了文化多样性。
20.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22.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文化传播。
23.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4.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25.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热度★★★)26.文化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7.文化多样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8.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9.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0.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模块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含解析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复习集成块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基础自修快通关]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2](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要求(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辨清:文字≠汉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注意:决定文化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和政治。
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和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是外在原因。
1.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2017年10月30日,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的成功入选(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②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④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不是文化创新的体现,①不选;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②正确;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没有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不选;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④正确。
2.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20篇)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20篇)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计划篇11.紧密结合高考形势,吃透20__《考试说明》精神,明确《考试说明》中每一个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明确出题点并找出规律,搞好知识点全面复习。
以《考试说明》为行动指南,20__年和20__全国一卷为基本例题,揣摩20__年命题趋势,探讨各种题型及其应对策略,以策略指导教学实践。
2.给学生留足自己思考和实践的时间,拒绝满堂灌。
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上下工夫,使学生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度;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领悟为基础、以学生的运用为落脚点。
3.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步骤都有所悟,有所得。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清晰审题能力、感悟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
4.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
5.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具体计划安排坚持“三条腿”(专题、作文、阅读)走路。
基本能力要求(比如字体、卷面、规范化等)贯串其中;以练为主,讲练结合。
(1)第一阶段(20__年6月1日至20__年10月1日):第一轮课本复习。
重点在于古诗文和课本教材的作文素材拓展。
(2)第二阶段(20__年11月~20__年4月1日):第二轮考点专题复习,重点是:语言表达与运用、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作文教学。
指导思想:查漏补缺,攻破难点,狠抓热点,强化训练。
(3)第三阶段(20__年4月1日~20__年6月1日):综合训练。
复习思路是归纳高考试题规律,强化答题意识,积累答题技巧,查漏补缺。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全面复习和专项突破相结合,分析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做题方案,狠抓落实。
高考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考点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特 别
提பைடு நூலகம்
示
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
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 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 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潜移默化
文化对人影响,一般不 是有形的、强制的,也 含义 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 区 目的地接受的。 角度 实现 别 形式 要求 从影响的过程和方式看 文化氛围;文化活动 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 化活动,提高素养
考点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误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 默化的、无法选择的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 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 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 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3)人们应当提高辨别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 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抑 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海口市灵山中学蔡山英
考点考向概览 考点概览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 足于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主线, 重点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特点,优秀文化的作用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 ②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主要通过体现类题型考查文化 ③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 影响人的表现、特点等,材料 的作用 题主要通过体现类、原因类和 意义类三类题型,综合考查文 化对人的作用和对社会的作用
考点二、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误区:处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 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 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 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 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处在良好 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2)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 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 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 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 化熏陶,才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教案-人教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点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 古代辉煌的历程2 源远流长的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1)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明,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二者是包含关系。
(2)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有其合理性。
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剖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2.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剖析: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剖析: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4.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甲骨文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剖析: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易混点一:混淆汉字和民族节日的相关知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矫正训练1]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
高三艺术生如何进行一轮文化课复习
高三艺术生如何进行一轮文化课复习大多数高三艺术生是普通生文化生眼中的另类,究其原因是艺术生的文化课基础是比较差的,艺术生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在高一、高二阶段甚至自初中开始就未能打好文化课基础,所以文化课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上了高三以后,由于大部分时间又用在了专业课学习上,到最后阶段冲刺文化课的时候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考试多、导致很多学生没有信心、缺乏文化课学习动力、心浮气躁,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笔者结合10多年的文化课备考经验,给同学们提出七点建议。
第一,调整好心态,合理定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的认识自己,虽然基础差,但是毕竟还有三个月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完全可以来查漏补缺,扭转乾坤。
另外艺术生文化课本身要求的分数也不是太高,只要自己有信心,满怀豪情斗志,就一定能够战胜高考。
第二,确定近期目标,明确努力方向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要有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明确方向和激发前进的动力,当然,制定的目标一定要实事求是,例如英语学科平时的成绩就是50分,那么近期的目标可以定为60分,一般情况下,通过近期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这样你自己的压力就不会太大。
当你达到60分以后,再定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
这样到高考你会发现量的积累终于迎来了质的飞跃。
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认真做好每一天艺术生学习文化课,一定要重视落实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做好每一天。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每天给自己列出一个学习任务清单,即把每天要看、要练的内容列出来,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做到“日日清”。
第四,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艺术生学习文化课,往往一开始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成绩搞上去,所以潜意识里就希望能够走捷径,把时间都花在做题上面,其实这样做效果不明显。
事实上,在第一阶段复习中必须找出自己的基础薄弱点或者知识体系中的断层,找准基础知识的起点和却失点,然后强化薄弱点。
必须认识到,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其实就是课本,最重要的练习就是基础练习。
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计划
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计划
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计划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 制定详细的复习时间表:根据考试科目和重要性,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确保
每个科目都得到充分的复习时间。
2. 复习资料准备:整理课堂笔记、教材重点、习题集等资料,确保有充足的复习材料
来辅助复习。
3. 主动解决疑难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参加学习班或者组织小组复习,尽快解决不
懂的知识点。
4. 过往试卷复习:做过去的高考试题,查漏补缺,理清知识框架,提高解题能力。
5.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
专注力和学习效率。
6. 关注心理健康: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考试。
7. 多做总复习:在每周末或每月末进行一次全面总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计划的大致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你学业有成,取
得优异成绩!。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多样性。
●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握好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要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我们应该怎样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自觉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
(2)双面交流。
(3)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社会制度的更替(2)科学技术的进步(3)思想运动(4)教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及策略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一、时间安排:2017.5.10至2018.3.15经济生活:20_年5月10日——20_年第一学期放暑假(前三单元);暑假补课期间(8月1日——7日)第四单元政治生活:暑假补课期间(8月7日——18日)——20_年10月15日左右文化生活:20_年10月16日——20_年1月6(2个半月)哲学生活:20_年1月7日——20_年3月15日二、复习思路:基础能力过关(考点复习)高考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考点复习,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构建知识体系,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强化综合训练,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
鉴于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任何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都是错误的!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主要目标:体现一个“系”字。
建立知识系统观、结构观。
这是我们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目标。
将零散的知识点连结成线,基本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
形成知识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对知识的记忆,形成脑图,也是便于在解答论述题和分析说明题时能形成发散性的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联接点,也能更便于建立解题的宏观思维。
2、主要特点:抓住一个“细”字。
主要在知识点的把握上体现要细致。
第一轮复习,要不留死角,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每一个考点,使基础能力过关。
弄清每一考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或原理,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
高考的单项选择题的一个特点就是切入口小,切入口小事实上也表现考察的内容也更加细小。
3、主要方法:引用一个“例”字。
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事例(时事热点)来说明知识点,另一方面是应用高考题为例进行讲解。
在第一轮复习中主要采用的是《走向高考》这本书。
高考学生第一轮复习计划模板(10篇)
高考学生第一轮复习计划模板(10篇)高考学生第一轮复习计划模板篇1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教学案的编写、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时间大约在2月10-5月1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在此阶段复习时,注意充分利用“复习要点”,以课本为基础,回归课本,厚书薄读,以专题为载体,针对性复习,全面把握历史知识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采取教师系统讲解与学生熟记相结合,实行预测—复习、检测,巩固练习与检测相结合。
这一阶段以学生复习为主,教师指导。
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一遍要细要慢,一般是要先从教材中找到考点,然后分析考点,最后还要强化识记考点;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针对高考、题型分析、加强训练,回归课本,这一阶段,老师讲解为主,时间是在5月1日-5月27日,将四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高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
因此,认真研究高考改革态势,深入剖析高考命题思路,引导学生科学训练,确保能在高考中轻松夺取高分。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既是真题也是范题,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认真研究这些考题,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以便结合实际指导复习。
根据高考试题来编制综合试卷。
第三阶段是查漏补缺模拟测试,时间大约在5月27日——高考,根据列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要把握试题解题特点,加强解题方法的研究指导,提高学生解答历史试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的解题策略指导,注重新题型探究式问答题的研究,只有这样,历史复习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才会烤出好的成绩。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分类讲解:文化生活(一)
2015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分类讲解:文化生活(一)第一部分:文化与社会主编:贾海琴老师一、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教育”、“历史”、“节日”、“科技”、“习俗”、“音乐”、“舞蹈”、“价值观”、“世界观”等;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世界各个都有相同或者独立的文化存在,只有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文化的存在;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每一个民族或者区域都存在自己特有的文化,例如:回族人民对“猪”的尊敬和其他民族不同等;二、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与文明含义接近)。
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3、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4、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5、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文化的含义进行理解:第一、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如原始森林);第二,纯经济的东西不是(如交换、分配);第三、纯政治的东西不是文化(如政党、选举);跟踪试题:6、【特别关注】(1)人是文化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文化。
文化所体现的是人与人(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意识形态文化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这类文化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语言、文字等等,这种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6、【跟踪试题】:(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不属于文化现象的有()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科学、文学、艺术D.商品交换【解析】:根据上面第5点描述的内容:纯自然、纯经济、纯政治的形式不属于文化现象,B 选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纯政治的东西,所以不属于文化现象;D选项商品交换是一种纯经济的东西,所以不属于文化现象。
2020高三一轮复习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 3.(2013·课标全国Ⅰ)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 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 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 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 一步印证( )
•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不能决定人
优秀文化作品以其感染力和感召 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 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增强精神力 量,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全面发展
侧 重 广 度 , 强 调 侧重力度,强调 侧重综合素质,
侧重 人 格 的 完 善 , 强 在具体行动中文 强调人的核心素
点 调 人 的 主 观 领 域 、化转化为人们行 质的提高,使全
-22-
5.(2017·江苏)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 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 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 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 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 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 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 起人们的精神共鸣。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内容。 5.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6.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7.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我国人民精神世界
的主流。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高考《文化生活》复习备考建议
(一)知识网络
第 二 单 元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要求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意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创新与借鉴、融合 创新与借鉴、 创新与借鉴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疑
第 一 单 元
似
点
1、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也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 文化也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是后天培育形成的 文化不会自动发展,需要人们去建设。 文化不会自动发展,需要人们去建设。
文 化 与 社 会
2、文明与文化
(含义略 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含义略) 文化 : (含义略),文明: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文化特指精神方面, 文化特指精神方面,文明可以是社会生活各方面 文化性质有两重性, 文化性质有两重性,文明应指社会的进步状态
(一)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依据考纲和课标) 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依据考纲和课标) (二)提炼主要原理或观点 (三)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明辨疑似点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延伸链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延伸链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构建知识体系 突出主干 突破主观题的方法则是在体系建构中把握重 点,做到宏观把握,微观落实。 (1)按书本结构顺序构建体系(第一轮复习) (2)以核心考点为中心构建体系(第二轮复习) (3)以热点知识为中心构建体系(第三轮复习) 要求学生自主构建,与同桌和小组交流、讨论 ,可以对照老师提供的参考答案和辅导资料进行 调整、完善。只有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对知识 的理解会更深刻、更全面,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
启示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就是要让那些功底扎实、 习惯和素质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高考试题是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以《考试 说明》为依据,以课本为源头。 考查考生知识的储备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是 高考的重要原则。 《文化生活》模块高考命题扩展性最强,知识范围 跨度大,很多时候要求从整个《文化生活》的知识来 进行思考,学生对此类题目较难把握。为了提高复习 的效率,在进行文化生活的复习时,必须帮助学生重 新建构知识体系,加强对答题方法的指导。
网络解读
一个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其包容性。 一个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个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两个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个意义: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 三种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四个内涵:民族精神的四个基本内涵。 四项要求:弘养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网络解读
一个态度: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一个原则:对待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两大特点:大众传媒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特点。 两大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 两大表现: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两大错误:“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 虚无主义”)。 三大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的途径。 四大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思想运动、教 育等影响文化的发展。 五大关系: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创新与借 鉴、融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 五大意义: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传播的意 义、传统文化的意义(影响)、文化创新的意义。
2013 年
文化建设等
37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 题 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 第 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 (3) 费提出合理建议。(10分) 问
年份
考
点
题 号
题型
2012 年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 37题 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 文化与综合国力、文 第 相关知识,谈谈对中 (2) 国文化要“走出去”, 化交流 、文化创新 问 更应“走进去”的认 识。(11分) 结合材料一,运用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 37题 《文化生活》的知 第 响、文化与经济的关 (1) 识,分析行政主管 系、文化对人的影响 问 部门发文“叫停” 的原因。(9分)
点
题号 选31 选32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灿烂的中华文化
2、2010年-2014年广东卷《文化生活》非选择题考点对比
年份
考 点
题 号
类型
文化创新、文 2014 化自觉和文化 年 自信
37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 题 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 第 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 (3)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 问 理态度。(10分)
2011 年
年份
考点Biblioteka 题号题型2010 文化创新 年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 37题第 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1)问 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10分)
二、《文化生活》的主要命题点及启示
1、文化的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综合国力;文化对人 的影响(优秀文化的作用)。 2、文化发展与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途径(根 本途径和具体途径); 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创新的主 体—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地域文化、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大众文化、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 5、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生活高考一轮复习建议
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讲灰姑娘
以考定研
高三复习的着力点
以学定教
研究考情
把握学情
复习从学生的问题出发,问题是教学的增长点
一、2010年-2014年广东卷 《文化生活》考点对比
1、2010年-2014年广东卷《文化生活》选择题考点对比
年份
2014年
考 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网络解读
一个实质: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精神力量。 一个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 人格的重要途径。 两个影响:文化作用于个人成长过程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两个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两个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两大表现:文化影响人有两大表现: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 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三大作用:文化塑造人生有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个 作用。 三个关系: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 发展的关系。
文化对人的影响
题号
选31
选32 选31 选32
文化的作用
2013年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年份
考
点
题 号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对人的影响、 选30 文化与实践的关系 2012年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的继承 选31 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011年 灿烂的中华文化 选31
选30
年份 2010年
考
三、文化生活一轮复习建议:
1.夯实基础、依纲据本、逐点扫描 (广度、深度、疑惑点、空白点、高频考点)
重视课本:不仅要看书本正文内容,而且要看教 材目录、序言、综合探究和单元小结,把书上 的例子、谚语、格言“一网打尽”。
客观题中,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能力的掌握情况。表述错误的选项的断定是 解答的重要一环,其中很多表述错误的选项平 时练习中涉及过。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基础知 识复习中,加强疑难易混知识的理解和区分, 选择题的练习中让学生养成对表述错误选项的 排查,这是做选择题的基本的有效的方法。文 化生活的基本知识理解相对较容易,关键是要 求学生在复习中注重易错易混点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