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课堂如何渗透养成教育
课堂如何渗透养成教育高平四中李荣耀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性、最关键的环节。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和情操,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而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养成教育。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渗透养成教育呢?一、学理论提高认识,引领“课堂教学中养成教育的渗透”知而从行,思高行远。
提高教师对养成教育的认识是课堂养成教育渗透的首要内容。
课堂中养成教育渗透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教师思想认识到位不到位,认识的程度如何。
有句话说得好,认识有多高,效果就有多好。
为此学校给全校教职工印发了《养成教育的意义》、《养成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师礼仪》等等相关资料。
并多次组织养成教育专题讲座,学习讨论了关鸿羽、郭振有、孙云晓等著名教育专家的养成教育理论,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理论水平学校还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做客四中,向老师们讲解心理知识及学生生理特点。
为老师深入理解学生提供可依据的科学平台。
二、分学科提出要求,促进“课堂教学中养成教育的渗透”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风采,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学生的作派、说话的表情都很像当年的某位老师,甚至有的写字都像当年的某个教师,这都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养成教育。
不同的是每一学科又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在要求教师言行规范的时候,应对不同学科提出不同的养成教育要求。
我学校自“课课有德育,人人争当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譬如:音乐课上,教唱《妈妈的笑脸》这支歌时,让学生了解妈妈养育自己,辛苦工作的不易;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2024年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7篇
2024年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7篇语文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班级人数,50人。
经过上学期的努力,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
但是两级分化比较明显,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个别学生仍需提高。
二、教材分析:在语文学习上,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语文学习中,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数学学习中,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量的计量方面,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图形图形和变换.四、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1、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3、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4、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6、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7、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在语文课中渗透养成教育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在语文课中渗透养成教育
贺建芳 ( 富县岔 口中心 小学 陕西富县 培养 一个知书达礼 、举止文明的孩子 ,是社会、家长和学校 的共同愿望。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 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 教育就 是培养 习惯。 ”可见行为习惯 的培养对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是多么 的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地 习惯 呢? 良好的行 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 的基础 ,也是人素质高低 的体 现。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大教育家孔子云 :“ 少年居性 ,习 770 ) 2 5 1 的熏陶。我们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 ,比我们 老 套的说教要更有成效。虽然孩子身上 已经有 了这样 或者那样的坏 习惯 ,但我相信只要逐步引导 ,还是能让每个孩 子都有一个正确 的是 非 、 善恶 观 。 4 不 良的习惯在教师的关怀中消失 .
出版 社 . 9 1 7 9
[】钟 启泉 ,黄志成编著.西方德 育原理。西安 :陕西人 民 3 3 高尚的品质在细节 中形成 . 教 育 出版 社 .19 98 什么是对的、善的、恶 的,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他 【 孙云晓 , 4 】 邹泓主编. 习惯好人 生一 好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好 们的头脑 中没有一个明确 的概念 , 这需要我们老师一步步 的引导。
2 0 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 ,我会利用一切时机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 习惯 .北 京 :北 京 出版 社 . 0 5
冒 曛 冒圆圈 ◇
一
圈
o 一l - 2 峨 杜 2 1年第0期 C 13 9 IN0 .0 8 o 2 4 N 4 / S 1 59 1 5F S 04 1 .
孔子 曾说 :“ 少成若 天性 ,习惯如 自然。 ”这充分说明人在 自 惯之为常。 ”因此 ,人 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 ,去建立一种 良好 的习 然状态下 ,不假思索 ,不费心思 ,更不用意志去控 制而形成的某 惯。 小学老师在培养学生 良好行 为习惯 方面有着不容忽视 的责任。 种行 为,就是一种 习惯。所谓 习惯也可以理解称人的一种 自动化 笔者想就此谈谈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的行 为,而坏 习惯也是一种 自动化行为。 1 良好的 习惯在教学活动 中培养 . 作为班主任我深刻 的理解 不管什么样子 的孩子他们都有追求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言 习惯 ,教师要选择了学生感兴趣 的活 上进 ,希望获得别人肯定和赞扬 的渴望 ,那个孩子也不想故意与 动 ,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言行甚至思考的习惯。 老师作对 , 他们之所 以经常的犯错是 因为他们 已有了习惯在作祟。 例一 ,为了培养学生说话和读书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 当班 主任 、任课教 师将这些 “ 问题 “ 孩子提溜到德育 处任你处置 应该采用 口才历练 ,即使使课堂效率下 降也在所 不惜 ,从逼迫学 时 ,你在教育过程 中一定要多一些理智的思考 ,减少一些情绪化 生说 ,到引导学生说 ,到学生愿意说 ,敢说 ,会说 ,强化 日常学 的语言和手段。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提醒和鼓励 ,才能有利于学 习总 的口才培训和锻炼 能力 ,使 口才训练和传递信息 ,交流沟通 生 良好 习惯的形成 ,也有利于我们老师 自己的心理健康 。 通过 教育 ,学生身上的坏习惯逐渐改掉 ,慢慢养成 良好的行 信息互为提高 。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 、演讲 比赛 、辩论等形式开 为 习惯 。可见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 中,一定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 展 口才训练 ,促进读书成 为学生学习和平时生活的主题 内容 。 例二 ,为 了培养孩子的行为 习惯 ,第一 ,教师应充分利用班 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5 家校联合 。养成教育效果最好 . 会课 ,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 的教育。通过讲解、师范 、榜样激励 叶圣陶曾说过 ,“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 ,目的在养成习惯 ,增 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 ,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 “ 服从集体 ,服从命 令” 的思想 ,具有 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 ,保证整个班集体 随时 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 ,仍然要从多方面 受教育 ,并且要 自我 表现 出 “ 活而不乱 ,严而不死”的 良好班风班貌 ;第二 ,小学语 教育 ,其 目的还是在养成 习惯 ,增 强能力。习惯越 自然越好 ,能 ”让孩子始终保持 良好 的行为习惯 ,家庭的作用也 文教 师作为班 主任参与到学生 的课件活动 中,既锻炼 了身体 ,也 力越增强越好。 能随机性的对班级学生不良行为就事纠正 ;第三是充 分发挥了班 是不可忽略。我们 家长也经常反映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简直就是 干部 的职能作 用,提醒、监督 、制止班 级违规行为 ,经过师生的 天壤之别。那么大的差距究竟问题在哪呢? 其实,我不说 大家也 共同努力 ,半个学期 以来 ,学生 的安全意识和纪律性都有很大的 明白这个责任就在我们 家长。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 ,父母 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家庭教育与孩子 的成长同步 ,并且带有持 提升 ,基本上杜绝了打 闹和叫骂的不良行为。 续性与稳定性等特点 ;家长 的言传 身教 、情境影响对孩子更具有 2 .良好的行为需要榜样来引导 “ 的力量是无 穷的” 榜样是会活动的教科书 , 榜样 , 具有生动 、 感染性和潜移默化。对此,上个学区我组织 了多次家长学校活动 , 具体 、形象的特点 ,对小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 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交流育子心得 ,开展专题讲座等 ,就是希 对他们养成 良好的行为 习惯 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指 导作用。在 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 ,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 我们要始终坚信 :“ 把一个信念播种 下 培养 学生行为 习惯 的时候 ,榜样 尤其是老师的师范教育是无声的 力量,教 师自觉拾 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等 ,学生受到这种行 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 为的影响也会 自觉去做 ,长期坚持 ,学生就会逐步形成 良好的行 个习惯 i把一个 习惯播种下去 ,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 ;把一个性 。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 为习惯 。因此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教师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 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的生活态度 ,健全 的人格,是一点一滴进行培养的 ,是通过不断 学 生 ,更 多 的时候 是用 自 己的 实 际行 动 塑造 学生 。 如 要 求学 生 注 的熏 陶,正面教育而形成 的,因此教师,要付出耐心,恒心 ,爱 意卫生保洁 ,不乱丢果皮纸屑。每天我走进校 园,如果发现校 园 心去教育孩子 ,让学生健康快 乐的成长。 内地面上有纸屑 ,我都会很 自然地弯腰把 它捡起来 ,放进垃圾桶 ; 要求学生不要在楼道 大声喧哗 ,我必须会轻声细语第对学 生说话 参考文献 等等。总之, 要求学生做到的。 我们老师应努力要求 自己先做到。 []孙云晓 。 卜 卫 主编. 1 培养独 生子女 的健康人格.天 津: 教师时刻注意 自己的的一言一行 ,并没有随时指责孩 子们 的 天 津教 育 出版 社 . 9 17 9 做的不到的地 方,而是 随时和孩 子们一起纠正错误 ,收到了意想 [】孙云晓主编.杰 出青年 的童年与教 育.南京 :江 苏教 育 2 不到的效 果,班集体的公共事务都有学生热心参 与,对于份 内的 事情没有学生互相推诿了。
浅析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
一
1写字。俗话说 “ . 字如其人” 这说 明一个人书写的好 ,
个与作家、 作品对话的过程 , 这个过程让心灵得以洗礼,
坏关系到其 自身的形象 问题 。现代社会在发展, 学技术 科
在进步 ,— al Em i 取代了书信, 键盘取代 了纸笔, 出现了“ 拇指
聆 听 , 于 用耳 朵 捕 捉说 话 者 的关 键 信 息 , 若 如 此 , 可 善 倘 就 以使谈 话 愉快 地 进行 。 语 文 课上 有 时候 会 出现 这样 的状况 : 生对 教 师 提 出 学
荀 子在 《 劝学 》 中如 此 写道 : 积 土成 山, 雨兴 焉 ; “ 风 积水
文 课堂 教 学 本 身就 是 师 生 、 生生 、 生与 文 本之 间的对 话 , 如
果 听话 者 不 认真 听 的话 , 堂 教 学 就会 出现短 路 。为 了学 课
生更好地参与课堂, 为了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 , 首先应教会 他们学会听话。不管是听讲 , 是听他人说话, 还 都要认真, 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其 次要抓住关键内容 , 避免答非所
中总会 出现 一些 不搭 调 、 和谐 的 声音 , : 不 如 严肃 的课 堂 上 ,
工整 , 备课必须认真书写。同时 , 指出学生中的楷模 , 让书 写差的学生有榜样可学 。 在书写有进步时, 应给 以鼓励; 在 没有进展时, 应指出问题, 交给方法; 态度不端正时, 应加以 批评 。 例如 , 我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下这样 的字眼“ 希望 你的字写得和你人一样美( ”用这样的语言暗示学生注 帅) ,
族 ” 人 们渐 渐 习惯 了键 盘 机械 似 的打 字 , 慢 淡化 了最 。 慢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阅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渗透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精神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德育渗透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强,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人生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态度,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学素养。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理解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技能训练,更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途径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是最重要的渗透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学生的榜样,积极向上、正直诚实,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处世。
通过言传和身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阅读材料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文学作品和语文课文,让学生接触到真善美,感受人生的情感和人性的复杂,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分析和反思。
学生也是德育渗透的主体,他们应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培养自身的美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进行。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文学作品的背景、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引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感悟其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意蕴。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使命。
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小学中,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
学校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2. 教师德育意识不强部分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培养。
3. 教学内容缺乏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更多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少有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对道德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4. 学生自身道德素养不足一些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建议1. 加强学校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培训和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
语文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
语文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融合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由此可见,只有在渗透核心素养教育,语文教学才是完整的。
那么,怎样将语文教学与核心素养教育实现融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利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主阵地,在这里学生除了学到语文知识外,还可以学到许多人生的哲理。
例如一年级上册一篇课文《明天要远足》,讲述的是一位小姑娘在一次远足前忐忑不安,辗转反则的心理。
从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姑娘那纯真、好奇、乐观的性格,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可贵品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要永远保持希望与梦想,不被生活中的任何挫折与危险吓倒的乐观的态度。
二、利用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最好机会,而有针对性的语文活动,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演讲会、朗诵会、黑板报、读书活动等等诸多语文活动,都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舞台。
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
”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
三、利用作业评改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作业做得是否合格,是否规范,是否正确,最能体现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让学生保持作业本封面的整洁。
再次,要求学生作业在整洁规范的基础上,做到语言表述的优美、内容表达的精确。
这样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让他们在做作业中体会做人的规范,了解做人不但要外表美,心灵更要美。
四、通过说话训练,教育学生克服困难,完善自我。
读文章能陶冶人的情操,训练讲话也能塑造人的品格。
因此,在说话训练教学中,应该不是为“说”而“说”,而是做到“说”中“育人”,即在说话训练中,围绕说话目的,结合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选取恰当的说话题材,通过说话,达到既训练写话能力,又培养人格熏陶思想的目的。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实向善·尚美养德”的教学目标下一以贯之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所以,在课堂上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了“五会”“三个一”“三个有”等规范在学生身上的体现。
从课堂上我们能够看到,学生经过五年的培养,初步具备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也拥有了和同伴分享交流学习成果的方法。
在这节课上,学生阅读不停,书写不停,思维不停,进步不停!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养”字上下足了功夫,主要亮点有三——一是“顺养”,顺学而导,顺成而养。
老师在课堂上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针对学生随时闪现的好习惯的火花,能即时捕捉并给予评价激励,以此来提醒和引导更多的学生发扬和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是“渗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较好地处理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老师在教学中以读为本,读为特色,读贯始终,有目标,有梯度,有方法,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去感悟,去生发对人物的感情。
语言的使用用一条读的主线串了起来。
我很欣赏老师这样的观点——每个词语都是有故事、有情境的,会学习的孩子能透过语言的表面感受到它背后的东西。
这不就是很好的方法引导和教育渗透吗?学生也正是通过赏读文中优美的句段并实行了合理的想象,才真切地感受到了孙晋芳高超的球技和宽大的胸怀,也才领悟到了作者艺术化表现手法的魅力。
三是“自养”,所有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教是为了不教,养也是为了不养,如果学生能自养自成,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境界。
这节课一开始,牛老师就把课文中的一句话变成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否应该把掌声分一半给二传手孙晋芳?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下子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老师顺势安排了学生的自主读识、合作读议,最终学生凭借自己和同伴的力量,形成了共识——“应该把掌声分一半给她”。
这不再是作者的呼唤,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声音。
另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养”,那就是这节课突出了我市“增量阅读”实验的特点。
在省内外,我们的“增量阅读”已经和山东的“海量阅读”、北京的“主题阅读”等成为几大阅读模式。
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5篇)
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5篇)一班级语文德育渗透(5篇)一班级语文德育渗透范文第1篇学校低班级同学可塑性强,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最佳时机。
现就学校低班级语文教学怎样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看法。
一、汉语拼音中的德育渗透汉语拼音教学是一班级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贯穿一班级学习的始终。
它的内容多且枯燥,作为老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培育同学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还要注意思想品德教育。
1.观看情境图,联系实际生活,挖掘德育内涵一班级语文的每课都有形象生动的情境图,老师可用来指导同学观看,学习相应的字母,进行德育教育。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学习了学问,又向同学进行了思想教育。
2.巧编故事,联系品德行为,指导现实生活一班级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与人相处的意识差。
在拼音教学中,我把拼音规章详细化、形象化,渗透与人共处的理念,培育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习惯和意识。
3.结合教学细节,拓展德育外延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应当以拼音教学为主,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消失。
在教复韵母"i'时,我问:你爱谁?我又问:我们要爱惜什么?同学说:我们要爱惜小树苗;我们要爱惜地球妈妈。
这些只是细节,每次只要三言两语,对同学却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识写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识字写字是学校语文的重要环节。
老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依据汉字结构规律,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
如教学"从'字时,我有意把"从'字左边的点写长,让同学与书上的"从'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何不同,哪种写法好看。
同学发觉书上的"从'左边"人'末笔改捺为点,书上的好看。
我又问:谁知道为何"从'左面的"人'末笔要改捺为点?同学回答:这样写能使字美观。
老师确定同学的想法后,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一直有"相互谦让'的好传统。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
语文德育渗透计划10篇语文德育渗透计划篇1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起着主导作用。
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也确保教学中德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小之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
在于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即使一块块的情感天地,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__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二、深挖教材中德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语文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简练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包罗万象。
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习惯养成教育内容摘要: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尤其是好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习惯养成教育应是学校教育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就语文学科而言,其兼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身,更应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关键词:语文教学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一.会说话说话即口语表达,一口流利的口语表达是现代人成功的必备素质。
语文课堂应教会学生说话,让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运用语文与人交际。
何谓会说话?是指说话者能够分清对象与场合(即时间、地点)进行得体、自然地口语表达。
会说话的人不仅使听话者赏心悦耳,更会使其有如沐春风之感;不会说话的人则会使听者心生厌恶,有时甚至会避而远之。
在课堂上或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不搭调、不和谐的声音,如:严肃的课堂上“英雄的牺牲”被学生说成“死了”、“挂了”。
身为人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选择得体的话语与人交谈。
二.会听话在人际交往中,说与听是同时出现的。
作为说话者,要说得得体;作为听话者,要听得明白。
听话者要学会倾听、聆听,善于用耳朵捕捉说话者的关键信息,倘若如此,就可以使谈话愉快地进行。
如果不会听话的话,将会阻碍交流的顺利进行。
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师生、生生、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听话者不认真听的话,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短路。
为了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为了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应教会他们学会听话。
三.会书写俗话说“字是门楼书是屋”、“字如其人”,这说明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体现了一个人的自身素质,一个人书写的好坏关系到其自身的形象问题。
现代社会在发展,科学技术在进步,e-mail取代了书信,键盘取代了纸笔,出现了“拇指一族”。
人们渐渐习惯了键盘机械的打字,慢慢淡化了最原始的书写。
这些都在不知不觉地影响到当今的中学生。
看到学生潦草、歪扭的字迹,甚为堪忧。
因此,教会学生进行规范、工整的书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引言: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始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引导、教材选择、课堂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教师引导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需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良好的品德。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日常语言中注重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1.引导学生说话文明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提醒学生讲礼貌、尊重老师;在学生与同学交流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使用脏话粗话,让学生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
2.引导学生助人为乐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助人为乐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懂得帮助别人。
3.引导学生守纪律语文课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需要学生遵守纪律。
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上课的态度和参加活动时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纪律意识。
二、教材选择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在教材选择上注重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
1.选择注重人文关怀的教材语文课本中应该选取善良、公正、友爱等主题,教材应该具有健康向上、人性关怀等因素,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德育的滋润,形成良好的品德观。
2.选择包含文化理念的教材教材不仅是语文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是文化理念的传达。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教材,引导学生爱国、尊师、孝敬父母等品德,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之余也了解国家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
三、课堂实践1.课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团队竞赛等方式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友善、互助等品德观念,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2.实践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义工、捐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奉献中获得成长。
结语:。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文字知识,更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
本文首先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德育教育在该阶段的意义,指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
接着分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与道德情操,以及如何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文章讨论了小学语文作业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结论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始终注意德育教育的渗透,实施德育教育需要全面培养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助力学生成长。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我们能更好地意识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文学修养、道德情操、语文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作业、影响、人文素养、道德观念、全面培养、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语文是人类思想文化的载体,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工具。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语文作为载体和工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赖于语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文字和语言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善、真、爱等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格和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重视语文教学,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养成教育与语文教学同行
起 教育学认 为: 德育与智 育的融合 与互动是 范 。这样学生容易 形成 清晰的概念 , 到明理 母 、 爷奶奶 , 爷 他们 给孩子取 名字 的情况 , 以及 敬老 爱幼助 人为 名字 的含义 , 而得出不 同时代 取名字 的方法 课 堂教学 的规 律 , 德育 与智 育血 肉相连 , 相互 导行 的作用 。布置学 生读 “ 从 促进 。语文教学 中, 渗透养成教育 , 学生容易理 乐”和 “ 举止 文明礼貌待人 ” 这两讲内容。 可设 和时代特征 ; 夸夸 我的 同姓人 ”, “ 由学 生在课 解, 乐于接受 , 愿意模仿 , 教育效果明显 。 生进行行为 习惯 的培养 、 进行养成教育的。
二 、 用 活 动 课让 学生 自我 教 育 利
展, 中困早 就有 “ 一室 不扫何 以扫 天下 ”的古 il孑 子 也 曾说 “ J; L i 少成 若天性 , 习惯 成 自然”,
意思或用 《 三字经 》 的话来 总结 文章所说 的道
利用 语文 实践活动课 、 礼仪课 进行 “ 学校 理 : 课后积极鼓 励学生进行 《 三字 经 》 的学 习 ,
在语 文教学 中, 有很多 时候 都是可 以对学 标准 ; ) 德在 于心 , 明在于行 ; ) 小 节 ” 给 同学 听 , (公 2 文 ( “ 3 增强荣 誉感 ; 仿名家 , 己名 ”, “ 取 根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礼仪教育
、
厉行 勤俭 节约 ; ) ( 诚实 守信 , 虚好学 等 。 和 自己喜欢 的一 句名言 , 8 谦 语文课 本中有许 多文质 兼美 的文章 , 很适 神 , 做一 张名 片 , 激励 来 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 《 小足球赛 》, 教育 学生 经过 认真思 考 ,确定 演 讲题 目并 撰 写成 自己 , 奋发 向上 。我闰是 礼仪之邦 , 让学生在我 然后以小组为单 位开展演讲 比赛活动 。大 们精心创设 的活动氛 围中 , 学 生在公共 场所要 注意 礼仪 ; 《 吵 》 课 文 , 上 争 一 培养 良好 的礼仪 习 教育 学生相互容 忍 , 宽容待人 , 错就改 ; 谈 家都把 《日常行 为规 范 》当作一 面镜 子 , 照 惯 , 知 《 对 长大成 为一 名具有 高 素质 的公 民 , 用行 动
浅析如何在教学中应用“选择——养成”的教育模式
浅析如何在教学中应用“选择——养成”的教育模式养成教育是少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总是从教育的内容出发,让学生去接受,实行硬性的灌输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开放,这种一成不变的德育模式与变化的社会、变化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因此,在教育改革的冲击下,我们不得不进行换位思考,从人即教育的主体出发,让教育的内容去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择——养成”的教育模式,就是将少年儿童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学生来选择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通过选择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
“选择——养成”的教育模式是人性化的、尊重个性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目标内容上,变教会顺从为教会选择;变高而空的目标为贴近儿童生活的、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变统一要求为分层要求。
在“选择——养成”教育模式内容的分类上,我们从情感、品格、行为、认知等几方面入手,确立12个可选择目标,主要体现为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强健体魄培养美感的教育、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民主与法制的启蒙教育、礼仪教育(角色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十二项教育内容。
并在其基础上,制定若干子目标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身不足或需达到发展的程度来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子目标,并在活动选题中,寻求适合完成目标的活动,这种递进式的选择既给学生提供了教育的依据,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施教与受教的活动中。
在教育方法上,变重结论灌输为重视发展学生判断、分析、选择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品德形成的全过程。
教师尊重个体差异,变包办代替为指导学生自主实践,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变单纯的机械训练为行为训练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首先,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规范意识。
其次,学生有目的、自觉地进行自我培养、自我发展。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
女
宣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养成教育
圃 陈 阳 雨
内容摘要 : 随着教育不 断的改革创新 , 养 成教 育逐 渐显现 , 养 成教 育是 一个很广 泛的概念 , 在具体落 实的过 程 中, 需要根据 学科特 点进行 必要的调整 , 从 而使其 发挥最大 的效果 , 但 是如何在学科教 学 中渗透 学生 的养 成 教育成为 了现在 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 本 文对养成教育 的概念 以及重要 意义进行 简单的阐述 , 并且提 出 了在 学 科教育 中渗透 学生养 成教 育的方法。 关键词 : 学科教 学 养 成教 育 方法
未来 的想象 , 并且 设定 一个切 实 可行 的 目标 ,让学 生 明 白奋 斗 拼搏 的意 义, 使其 有效 的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 。 2 . 在养 成教育 中形成合力 教育 学生 受 到 的教 育 主 要 来 自于学 校 和家长 , 将 其进 行有 机结 合才 能培 养 出全面 的人才 , 老师 可 以通过 各种 方式 与家长 进行 有效 的沟通 , 从 而达 到共 同培养 学生 的 目的 。比如 , 老师 可 以进行定 期 的家访 , 对学 生 的情况 进行 全面 的掌握 , 并且 与家 长共 同协 作达 到共 同教育 的效果 。再 比如 , 老 师可 以定期 的召 开家 长会 , 让家 长交 流讨 论在教 育 中遇到 的困难 , 并 且及 时 的提 出解 决措施 , 保 证养 成教 育更 好 的进行 , 从而对 学 生产生 积极 的影 响。 3 . 全面发展 , 相互促进 学 校 的教育 必须是 全方 位 的 , 而 养成 教育也必须 是全方 位的 。只有让 学生 得到德 智体 美劳 全方 面 的教 育 , 其才 能发展成 一个健全 的人才 。 但是 目前 的教 育 现状 是 学校 只注 重 学生 的分 数 , 使 得养 成教 育根本 无法 顺利 开展 。因此 需要对 教育观念进 行一定 的转变 , 加 大 养成 教 育 的力 度 , 使 养 成教 育渗透 到学 生 的学科 教育 中 , 从 而 对 学 生 的 行 为 和 思 想 产 生 一 定 的 积极 作用 。 4 . 提高老 师的综合 素质 老 师在 养 成教 育 中起 到 决定 性 的作 用 , 所以养 成教 育 的质量是 受到 教 师 自身 素质 的影响 , 因此 提高 教师 的综 合素质是 非常重要 的[ 3 j 。首先 , 要 让 教师对 教育 的 目的进行 转变 , 降低 教 育 的功 利性 , 并且 加强 养成教 育 的 培养 ; 其次 , 教 师要 不 断地 进 行 自我 完善, 从 而使其 自身 的行 为举止 更加 的规范 , 因此 才能对 学生 进行有 效 的 影 响 ;最 后要 站在育 人 的角度 上 , 认 真 的 研究 良好 行 为 习惯 的养 成 教 育 规律 , 并 且将 其 有效 的落 实 , 使 其 发 挥 其应有 的最大效果 。 5 . 运用 多种手段促 进养成教 育 首 先要 强调校 规 , 使其可 以对 养 成教育 起到一定 的规范作用 。根 据学 生 的认 知 来 对学 生 进行 行 为 习惯 的 养成 教育 , 并 且 老 师 可 以 对 学 生 进 行 小组 的划 分 ,让 其进行 必要 的讨论 , 从而 使其更 加 明 白养成 教育 的意 义 ; 其次 , 要运 用激 励机 制对养 成教 育进 行深 化 , 良好 的行为 方式需 要 日积月 累, 老师 需要 具有 一 定 的耐 心 , 另 外 老 师要善 于发现 学生 的优点 , 并 且对 其进 行适 当 的鼓 励 , 让学生 可 以感受 到 自己 的进 步 , 同时 培养 了学生 辨别 是 非的能力 , 从 而使 学生形 成 良好的 行 为习惯 ; 最后 , 要制 定评价 制度 , 对 养成 教育进行 有效 的落 实 。 评 价制度 对 良好行 为 习惯 教 育 起着 重 要 的引 导 和 监督 作用 , 比如 , 老师 可 以组 织 评选 活 动 , 让学 生选 出行 为表 现最好 的学 生 , 让 其可 以起 到一定 的榜 样作 用, 与此 同时 , 可 以起 到让 学 生 进行 自我 反省 的作用 , 从 而有效 的使 养成 教育 得到落 实。 综 上所 述 , 我 们 可 以 知道 , 随着 国家对教 育进行 改革 , 养 成教育 也逐 渐得 到越来 越多人 的关 注 。养成教育 可 以 对学 生 的 行 为起 到一 定 的 规范 作 用 ,使 其可 以形 成健全 的人 格 , 并 且 发展成 一个 全面 的人才 , 但是 如何 在 学 科教 学 中 渗透 学 生 的养 成 教育 是 问 题 的关 键 ,本 文 提 出一 定 的措 施, 希望 可 以对其起 到一 定 的促 进作 用。
“行为习惯”养成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08思想NEW WRITING语文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内容浸润、活动助推和制度保障,能催生、促进、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将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能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犹如增加语文教学中的含“氧”量,让语文教学更能播撒“行为习惯”的种子,进而让学生语文的学习犹如呼吸一样更为自然、自由。
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基于且为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关乎学生的一生。
一、内容浸润:着力催生行为习惯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以相关的内容为支撑。
对于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要让学生“知其然”,明晰行为习惯的相关内容。
这里,可以以《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为框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照下,发掘语文教材中相关的行为习惯养成因子。
内容浸润,能着力提升学生的品行。
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比比皆是,比如统编版一年级“语文园地一”中的“书写提示”,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书写文字的习惯;比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引导学生文明礼貌地与他人交流,等等。
以统编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3课识字—“口耳目”为例,其中有这样的行为习惯养成内容——“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并且配上了相关的图画内容。
这样,学生图文结合,不仅认识到“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的必要性,而且能掌握如何做到“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换言之,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知其应然”,更能让学生“知其实然”。
也就是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更要引导学生的实践,而且还要让这种实践成为一种常态。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体现学生本位、尊重学生的教育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却忽视对学生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同心理素质不能均衡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一个人终生受益。
诸多实践证明,凡是在各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对新接的三年级班进行了观察、了解和问卷调查,发现本班学生普遍学习惯较差,养成教育存地着严重缺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养成教育呢? 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加强思想引导,明确教育目标养成教育是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前提,教师要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制定出相应的改进目标,并率先垂范地参与、执行,会使学生形成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
目标的制定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例如,第一阶段的目标可定为: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周末及时评比,予以口头表扬;第二阶段的目标可定为:作业整洁、无差错,周末评比,有选择地给一周内无差错、书写工整的学生家长发表扬信;第三阶段的目标可定为:家庭作业正确,无欠量,周末评比表扬,并请部分家长座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必须使其从思想上明确,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并不是自己的脑子笨,而是自己的某些坏习惯所致。
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穿插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帮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逐步改掉粗心、贪玩等毛病,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养成完备的心理素质,取得学习的成功。
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让学生从主观思想上愿意接受,从行为习惯上积极努力,有利于实施养成教育。
二、严格行为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习逐步以优良的习惯代替过去形成的不良习惯,从头开始,从严训练。
当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计划一经确定,就应立即实施,不得有任何例外情况。
因为不良习惯往往是在你“例外”的情况下产生并逐步发展的。
1、看的习惯。
要求学生在老师讲课时,目光要注视着老师,眼睛要看着黑板,同时,教师可用手势、眼神等无声的语言进行指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可有意识地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回答问题,一次答不上来,二次再叫,反复多次训练,这些学生就能够注意听讲,注意看了。
2、听的习惯。
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导读,而且要听同学的答问,并随时做好补充答问准备,训练听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个别学生在别人答问时自己注意力的发散的现象。
检查听的效果,可检查学生复述内容是否定整、课堂答问是否准确等。
3、说的习惯。
主要指学生当众说话的习惯。
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声音响亮,表达清晰。
对口语表达有障碍的学生要耐心引导,不可急燥,可在班级内组织中头作文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开形式的活动,多提供机会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读的习惯。
在读的习惯训练中,可采取学生齐朗读、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的形式训练他们的发音和胆量,也可采取分角色读和默读训练他们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一些课外读物,指导背诵一些课文,正确处理读中的节奏、重音、停顿和语气等关键环节,达到抑扬起伏、错落有致的效果。
5、写的习惯。
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书写认真,字迹清楚,整洁大方,组词、造句、答问、作文等能够合乎既定的格式,句子通顺,叙述清楚,能够抓住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作业有质量,而且要求作业有速度。
检查的习惯。
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对提高学生成绩十分关键。
班级内、学校内可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作业展评,相互检查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逐步养成学生善于检查,善于分析问题,能够自觉订正的良好习惯。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应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反复多次,不断强化,及时总结。
三、激起学习兴趣,实施养成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形成一种内在的思维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教法要新颖、要有趣味。
第一堂课中的导入、板书、讲解、作业,都要有讲究,要新颖别致,灵活多样,激发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学生的兴奋度,提高教学成绩。
2、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教师教学的提问、讲解,应照顾到全班大多数学生,尤其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千万不可放弃,要通过他们的眼神、表情,掌握他们的理解情况,鼓励和启发他们逐步提高答问水平。
3、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游戏、兴趣活动,可有效地消除疲劳,增加兴奋度。
在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只要把握好度的关系,这种活泼多变的形式,对于巩固知识,开发智力,增强教学效果也是挺管用的。
四、形成教育合力,务求各方支持要使养成教育卓有成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人一时之力,需要教师的努力工作,更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要形成一股教育合力,长期持续地做好。
1、做好教师表率。
教师要为人师表,身作则,每件事情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处处为学生作表率。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先做到。
如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自己就必须板书工整、清晰;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自己就必须按时批改作业。
2、树立学生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更具号召力。
号召他们从零开始,从一做起,从我做起,不放弃每一件有益的小事,不做每一件有损良好习惯的事情,及时树立榜样,号召他们向身边的人看齐,比作业、比贡献、比进步,携手并进,团结互助,营造一个“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舆论氛围,提高全班整体水平。
3、争取家长支持。
养成教育单靠学校不行,单靠语文教师更不行。
因为学生的好多不良风气是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由于部分家长一味迁就,造成孩子任性、好动、懒惰等弱点,与养成教育相抵触。
因此,我们必须争取家长支持,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教师家访、家长访校等形成,及时分析教育现状,交流教育方法,提出共同要求,家校协调,形成一股强劲有力的教育合力,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9月22日在黄海影院剧聆听了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执教的《詹天佑》一课。
吉老师的设计、组织显示了一位特级教师的风采,让我们有许多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但对于《詹天佑》文本的处理,我也有两点不同的理解。
第一,既要感受詹天佑的爱国之情,又要感受他的爱国之才;对于《詹天佑》一课吉老师以感受詹天佑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主线,这条主线在课文中非常明显,学生也比较容易抓主。
但我认为,如果教师在处理詹天佑这一人物形象时,仅抓住他的爱国之情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他有爱国之才。
詹天佑1872年7月8日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美学生留学美国,在美国先后就学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81年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
回国以后,他参加并领导多项重要工程的建设。
但中国政府当时要想独立修建铁路,在各个方面都有困难。
特别是技术水平上,英国人、俄国人想不出中国还有修建铁路的人才,但他们没有注意到中国已经有了詹天佑。
这些内容在文本中比较零碎,但我们只要用心,抓住一两处片段与细节,就可使詹天佑的形象丰满起来。
第二,自主探究,也需老师做好预设。
詹天佑一课在介绍铁路建设中有提到了三段工程:居庸关、八达岭、青龙桥。
这三个工程詹天佑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施工方法。
如果让学生理解这三种不同的人施工方法的特点,吉春亚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根据文本画出示意图,然后进行“记者会”,既交流对文本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吉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新颖,目标也很明确。
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部分的处理显得很苍白,没有到位。
我个人认为,在这一部分对文本的自主探究中,缺少必要的预设。
既然是让学生画出示意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地形草图,就是这三处施工地点不同的地形地貌,这样学生才能比较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评吉春亚老师执教的《詹天佑》吉春亚老师在执教《詹天佑》一课中,很好地落实了她所提倡的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的这一教学思想。
抓“心”字做文章。
吉老师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引导学生从詹天佑的就职宣誓和詹天佑给养母的信中读出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决心与信心。
进而让学生读课文,读出詹天佑除了“决心”、“信心”,还有什么心呢?让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有所深入,并抓住关键的语句去细致品味詹天佑修筑铁路的坚定信念。
如: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的话及遇到困难时他的心里所想,吉老师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使得学生对詹天佑的了解更加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心。
落实语文本体。
课堂复习导入时,吉老师紧紧围绕字词展开:出示词语,让学生齐读,快速读词语,学生背词语,学生联系词语概括课文内容,齐背词语。
复习工作扎实有效。
在学完课文后,老师表露并出示了自己读完课文后的心声,让学生选择一些词语写出自己的心声,把你的心声向这位铁路之父说一说。
课堂中这些环节的设计,无不见吉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上落实了“听说读写背”,使语文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促进情感的共鸣。
对詹天佑勉励工作人员的话及遇到困难时他的心里所想这两个细节描写,教师把握准确,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反复齐读,在此基础上齐背,学生读得投入,背得精彩,让学生真正走进了詹天佑的内心世界,体味詹天佑面对当时的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决心、信心、爱国心。
体现自主学习。
在学习“勘测线路”这部分内容时,课文重点描写了三个典型工程引导学生根据要求选择自己的学习角色(我是杰出的詹天佑:画一项工程示意图并解说;我是细心的读者:从这些语句读出詹天佑的杰出智慧),学生根据要求静心读书。
在学生自学过后,吉老师分别让三个学生上台画工程示意图,创设情境让画图的同学进行解说,下面的同学提出质疑。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三个典型工程的理解由书本的文字阅读转化为图形,由图形内化为头脑中的思维,使得学生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的学习简单化,而且感兴趣。
吉老师说,教师要培养自己灵活巧妙的教学设计能力。
在这堂课中,吉老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艺术,让整节课的学习扎实而有效,富有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