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1-2课时 人教(新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变废为宝有妙招》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废物的价值,学会将废物进行再利用,从而达到环保和资源节约的目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废物的再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于废物再利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废物的再利用方式和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废物的价值,学会将废物进行再利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资源节约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废物的再利用方式,学会将废物变废为宝。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废物再利用的方式。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废物再利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废物的价值。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废物再利用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废物再利用案例和图片。
2.准备废物再利用的实践活动材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废物再利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废物再利用的方式。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废物的价值,学会将废物进行再利用。
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废物再利用的过程。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或者其他有用的物品。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于废物再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变废为宝有妙招第2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说课稿道德与法治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2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变废为宝有妙招》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并学会节约资源。
本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从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质量,文明生活。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暴增的垃圾",第二板块的话题是"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教材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垃圾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将废弃物再利用,理解政府推行的垃圾分类政策。
个人和国家共同努力,为改善生活质量与环境,尽到自己的力量。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插图中呈现了学生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量、减少资源浪费的做法。
"帮助垃圾找家"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垃圾分类的方法与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厨余垃圾的自述",了解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好处,进一步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
"相关链接"呈现了深圳市垃圾分类行动的实例,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了范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深圳市垃圾分类的做法,为社区、家庭和班级垃圾分类想妙招。
"研究废弃物再利用记录表"引导学生分组研究,动手动脑,思考怎样将垃圾变废为宝,为之后的自主创意展搭建桥梁,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学生联系生活,寻找废弃物再利用的方法,与同伴合作,在家长的协助下发挥环保创意。
二、说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处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经历了前几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知道不能随手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具备简单的环保知识;在道德情感上也有所发展,对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有基本的判断力,初步具备将外界环境状况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的思考能力。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2课时)
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三“我们的社区生活”第11条:了解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属于环保教育主题,共三课,分别是《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和《低碳生活每一天》,本单元引导学生从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关注垃圾的再利用,倡导学生过低碳、绿色的生活,体现了从知到行的递进过程。
本课的编写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并学会节约能源。
《变废为宝有妙招》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暴增的垃圾”,旨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垃圾的来源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明白如果不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宝贵资源,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进行垃圾分类,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
第一个板块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第二个板块解决的是“该怎么做”的问题。
三、学情分析经过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等多方位环保宣传教育,四年级学生已对“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变废为宝”等有一定了解,但深度和广度不足,表现为对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其危害欠深入的了解,对垃圾与资源两者之间的联系也缺乏认识和体会。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暴增的垃圾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第一课时暴增的垃圾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暴增的现状和危害。
2. 加深对垃圾和资源两者之间的联系认识,体会垃圾回收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深刻认识生活中暴增的垃圾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教学过程照片导入,初步感知“垃圾围城”之痛。
今年暑假,老师回了一趟山区的老家,发现老家变富裕了,高楼取代了砖瓦房,曾经泥泞的小路铺上了水泥……老师为老家变富裕的同时,也深深为老家的未来担忧。
究竟担忧什么?咱们来看我拍的两张照片。
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第十一课,名为《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
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如何妙用废弃物品,化废为宝。
二、教学目标1.知道废物可以变废为宝,了解如何妙用废物;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3.使学生懂得重视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三、教学重点1.教导学生如何将废物变废为宝;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3.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妙用废物;2.如何让学生意识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内容及步骤(一)热身(5分钟)1.老师播放一段关于垃圾分类的视频,以引起学生对垃圾分类和环保的关注;2.老师通过互动提问,让学生们了解有哪些常见的废物。
(二)讲授课文(30分钟)1.导入课题:在残旧的物品中,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有用的东西呢?我们可以将这些废物变废为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2.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并指导学生画出课文中提到的图画;3.讲解课文重点内容:介绍残旧衣物、废旧报纸、空饮料瓶等物品的妙用,并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手工制作示范;4.带领学生讨论: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正在推行的环保措施,你们认为我们还能做什么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呢?(三)活动实践(30分钟)1.活动要求:学生们可以带来一些自己不需要但还能使用的废旧物品,经过互相交流,小组内可以选择任意一种物品进行手工制作;2.老师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并亲自示范制作过程;3.学生们按照小组内分工,一起进行手工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询问学生是否有问题需要解答;2.给学生提供一些家庭实践和课外作业,让学生更多地阅读有关环保的知识和进行自我实践。
六、教学方法通过课文的讲授、实物展示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妙用废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 》
相关链接
“妈妈,你今天对垃圾进行分类了吗?”“奶奶,这个菜 叶要跟其他生活垃圾分开!”..这样的话语常常出现在深圳 市的许多学生家庭中,他们已成为家庭中垃圾分类的小小 监督员。深圳市2015年8月1日开始实施《深圳市生活垃 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推出了多个创新举措:编制了《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设立了“资源回收日”, 开展了垃圾分类和减量达标学校、小区、公园等创建活动 。到2016年年底,共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学校100所。 深圳率先从学校开始,从娃娃抓起,每年推选100名生活 垃圾分类和减量学生“推广大使”,带领同学推广实施生 活垃圾分类,逐步走向“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 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一课时
生活垃圾 医疗垃圾
工业垃圾 建筑垃圾
暴增的垃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 见到各种各样的垃圾。
小小分享会
1、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垃圾?你知 道这些垃圾是怎么来的吗? 2、在日常生活中,你和你的家人 都会产生哪些垃圾?
调查一下家庭和学校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小发现:调查统计后,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为社区、家 庭或者班级想一 个垃圾分类的妙 招吗?
有些物品,不是它们真的没用了,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再利用它们的方 法。请你说说下列物品,还有哪些利用的方法?还有其他物品也有许 多不同的利用方法吗?请你也一并说一说。
变废为宝创意展
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变废为宝创意设计,并向大家展示你 们的作品吧!
垃圾的危害
垃圾焚烧会产生多种致癌物质,特别 是露天楚烧垃圾,对人、动物、植物 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知识窗
垃圾的超长“寿命” 电池:约100年 混合废塑料:约30万年 玻璃瓶及玻璃制品:约100万年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变废为宝有妙招》是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废物的利用价值,学会通过创意和动手实践将废物变成有用的物品,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废物的再利用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实际的例子和创意,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于废物再利用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
然而,他们在废物再利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废物再利用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将想法付诸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废物的利用价值,学会通过创意和动手实践将废物变成有用的物品。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废物再利用的例子,并能够通过创意和动手实践将废物变成有用的物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将想法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废物的再利用问题。
2.实例教学法:提供一些实际的废物再利用例子,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动手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废物再利用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废物再利用的项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废物再利用例子,包括图片和实物。
2.准备一些废物材料,供学生进行再利用实践活动。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废物的再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废物再利用例子,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变废为宝有妙招》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的一课,主要围绕“垃圾的分类与利用”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和利用,就能把垃圾变成宝物。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实践操作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变废为宝”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环保意识,他们对于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垃圾的分类不明确,对废旧物品的利用不够创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垃圾的分类,激发他们利用废旧物品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明确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的利用价值,学会一些简单的废物利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利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垃圾的利用价值。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准备一些废旧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利用价值。
如废旧报纸可以制作成手提包,废旧衣物可以制作成拖把等。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1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所讲解的内容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第二课「11变废为宝有妙招」中的「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物品,倡导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此外,本课还融入了科技元素,介绍了通过科技手段将垃圾变废为宝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
通过此课,帮助学生认识到废物的再利用价值,激发环保意识并加以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了解如何正确处理和分类垃圾。
•了解垃圾的再利用价值。
2. 能力目标•具备环保意识,正确处理垃圾。
•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垃圾处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通过图片或现场展示垃圾堆,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呈现:通过示范和介绍,引导学生正确分类垃圾,了解垃圾的各种再利用价值。
•小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小组,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设计制作废旧材料制作出有用的物品。
•科技元素:通过PPT或实例,介绍科技手段还可以将废物变废为宝的实际应用和现实意义。
•课后作业:通过家庭调查、精心设计、实践操作等形式,继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废物减量、分类和再利用中来。
2.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者图片展示垃圾堆如何影响我们的印象,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垃圾问题。
第二步:知识点呈现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和分类垃圾,例如,厨房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等,介绍各种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和垃圾的再利用价值。
例如:废旧布料可以制作成衣服和小物件;旧玩具可以制作成手机支架;废旧金属可以制作成各种实用器具等。
第三步:小组活动学生自行组织小组,通过思维导图、手工制作等方式,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设计制作废旧材料制作出有用的物品。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1《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2课时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快递包装越来越复杂,商品完好的同时,快递垃圾却越来越多!》
2.小讨论:看完这个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呢?你认为回收快递包装袋包装盒,有必要吗?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谈自己看完视频的感受。
3.生表述对于回收快递包装袋包装盒的看法。
15.小小生活专家: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呢?
16.知识窗:可回收物
17.试一试:这些垃圾中哪些是可收回再利用的资源?
学生活动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垃圾状况有初步的感知。
3.通过镜头记录垃圾堆积的情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当前社会垃圾暴增的现状。
环节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说一说:在日后的生活当中,你会怎样处理垃圾?
2.师小结:垃圾挤占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我们要携起手来,一起为减少垃圾而努力!
学生活动
先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总结提升,再次呼吁孩子们树立新的资源观,辩证地看待垃圾与资源问题。
6.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本单元选用的图文资料全部来源于生活,带给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思考。开展教学活动更要紧密切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及保护问题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还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在课堂教学及活动中,只有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他们才能真正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绿色生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变废为宝有妙招》是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可以再次利用,通过动手实践和创意设计,将废弃物变成有用的物品,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实例和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实例,学会用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物品,并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废弃物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参与实践活动。
然而,学生在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实例,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可以再次利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实例,学会用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物品。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物品,发现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实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将废弃物变成有用的物品。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导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废弃物的价值。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制作有用的物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创意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实例,准备制作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废弃物,如塑料瓶、纸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实例,如用塑料瓶制作花瓶、用纸盒制作收纳盒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新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11、变废为宝有妙招教案
6、看了深圳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为社区、家庭或者班级想一个垃圾分类的妙招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垃圾分类的妙招,并在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号召学生将有效的方法在班级使用,然后推广到各个家庭,再推广到亲朋好友中,并建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这个方法,使之更加完善。
厨余垃圾——食物残余
有害垃圾——废电池、过期药品、日光灯管、电灯泡、电子元件、药品、放射性物质。
其它垃圾——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
教师相机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垃圾物品,引导学生给这些垃圾分分类。
4、认识厨余垃圾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要做饭,就会产生大量的厨余垃圾,下面我们重点了解一下厨余垃圾。
买东西的时候,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就不要乱买,买回来也没用。
买东西的时候,可以自带购物袋,不用超市里的塑料袋。
饭店吃饭,吃多少点多少,不要多点,如果吃不完的可以打包。
少用一次性的物品,减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的浪费。
2、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在想,如果把垃圾在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再利用,有的可以经过回收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有用的资源,这该多好啊!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垃圾分类方面的知识。
2019年,南京每天大概会产生8000吨左右生活垃圾,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垃圾是生活垃圾。
2017年,上海整座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达2万吨,具体点来说,若是用载重2吨的卡车来装这些垃圾,可以从人民广场排到朱家角!
这一数据还2017年的。
4、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都这样惊人,那整个地球生活着60亿人口,一天将会产生多少垃圾呢?不用调整统计,也知道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事实上,垃圾的暴增正在挤占我们宝贵的生存空间。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11.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案
用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回收利用垃圾的意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观看上海世博会的椅子视频介绍。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分享感受。
椅子和垃圾形成对比,给学生以冲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垃圾分类,环保助力
1.师:生活中我们学会垃圾分类,就可以向环保更近一步啦!
3.选取材料小组合作变废为宝.
学生观察教师作品并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
直观展示变废为宝作品,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小组讨论,集体智慧运用。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1.能够积极参与教师布置 的课前调。
2.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发言。
3.能够积极开动脑经思考并有创新意识。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整理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学会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他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2.那么关于垃圾分类你想了解什么呢?看来同学们对于垃圾分类有好多感兴趣的问题,那我们就把自己最关心或最感兴趣的问题用一句话写在老师发下来的表格里好吗?注意问题表达要明确具体,语句通顺。
课件出示要求:关于垃圾分类你想了解什么?把你最关心的或最感兴趣的1-2个问题写在老师发下来的表格里。注意问题表达要明确具体,语句要通顺。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学设计1-2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教学设计1-2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是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本节课的主题是“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废物的价值,学会如何将废物变废为宝,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思考。
但学生在环保意识方面仍有待提高,本节课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废物的价值,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废物的价值,学会将废物变废为宝。
2.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废物的价值,并学会将废物变废为宝。
2.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和废物利用的实物。
2.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废物利用的手工材料,如纸箱、塑料瓶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废物利用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废物是否可以变成宝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废物的案例,如废旧报纸制成的手提包、废旧塑料瓶制成的花瓶等,让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可能性。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废物利用的实践活动,如用废旧纸箱制作收纳盒、用废旧塑料瓶种植绿植等。
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教案1-2课时
11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4类垃圾,知道垃圾的危害,懂得垃圾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2.引导学生懂得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观察、调查研究、阅读感悟、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能做到废品的再利用。
2.难点: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垃圾污染感受较少,但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意识。
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生认真观看体会。
2.师:这些垃圾,你见过吗?你还见过哪些垃圾?(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探究“垃圾”问题。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暴增的垃圾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说一说(1)生阅读教材第80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垃圾?☆你遇到这些垃圾会如何处理?(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第81面的活动园(1)生阅读教材第81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你们家一天会生产多少垃圾吗?☆根据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第82面的阅读窗。
(1)生阅读教材第82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垃圾有哪些危害呢?☆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敢想?(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迅速超大了垃圾家族,其危害可不仅仅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11 变废为宝有妙招 1-2课时人教(新版)11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4类垃圾,知道垃圾的危害,懂得垃圾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2.引导学生懂得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观察、调查研究、阅读感悟、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能做到废品的再利用。
2.难点: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垃圾污染感受较少,但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意识。
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生认真观看体会。
2.师:这些垃圾,你见过吗?你还见过哪些垃圾?(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探究“垃圾”问题。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暴增的垃圾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说一说(1)生阅读教材第80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垃圾?☆你遇到这些垃圾会如何处理?(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第81面的活动园(1)生阅读教材第81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你们家一天会生产多少垃圾吗?☆根据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第82面的阅读窗。
(1)生阅读教材第82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垃圾有哪些危害呢?☆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敢想?(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迅速超大了垃圾家族,其危害可不仅仅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
活动与探究四:看一下第83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83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会垃圾分类吗?☆下面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危害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减少垃圾变废为宝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第84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减少垃圾污染?☆你有什么合适的方法吗?(4)师小结:如果把垃圾的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在利用,有的可以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的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1)生阅读教材第85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看到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丢,那就很难在利用,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利润,就要进行垃圾分类。
从那之后,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却可以再利用。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第86面的相关链接(1)生阅读教材第86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能为你的生活周边想一个垃圾分类的好妙招吗?☆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想法?(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86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活动与探究四:调查(1)生阅读教材第87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能研究出以上三种方法吗?☆你会选择哪些废弃物进行分类再改造?(4)师小结:有些事物不是他们真的没用了,而是我没有发现在利用他们的方法。
(三)师总结:了解了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懂得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
我们要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1.变废为宝有妙招暴增的垃圾:原因及危害措施:减少垃圾变废为宝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5 这些事我来做教案(2课时)5 这些事我来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懂得要尽量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2.学习并掌握做家务活的技能。
3.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家务擂台赛、阅读感悟、小讨论、学习交流会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承担家务活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学习掌握做家务的技巧,坚持做好家务活。
2.难点:坚持做好家务活。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好吗?比赛的内容就是看谁做的家务活多。
生:好。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家务擂台赛1.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问一问(1)生阅读教材第3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平时做过哪些家务活呢?(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开展擂台赛。
(4)比一比,看看谁做的家务活多。
2.活动与探究二:议一议(1)生阅读教材第33页内容,并看看知识窗(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回想一下自己在做家务活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呢?☆你认为做家务活有什么好处?(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我们尝试着做家务,不仅能减轻大人不能负担,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还会有许多收获。
目标导学二:愿做哪种人1.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通过这篇日记,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可以从主人公的身上学到什么呢?(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当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2.活动与探究二:讨论(1)生阅读教材第3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觉得这些孩子可爱吗?☆你能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吗?(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习并掌握做家务活的技能。
第二课时(一)导入1.情境导入。
2.师:有时我们确实想帮家人做些家务活,但家人对我们不放心等等,不让做,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三:不让做怎么办1.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说一说(1)生阅读教材第3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大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家务活呢?☆你有过那次的烦恼吗?说给大家听听。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做家务活,而是大人们不让我们做这个,不让我们做那个。
他们总是担心。
2.活动与探究二:阅读文中第37面的一封信。
(1)生阅读教材第3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从这封信中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的方法与父母交流?(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3.活动与探究三:想一想,议一议(1)生阅读教材第3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假如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办?(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38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目标导学三:与“家务活”签约1.活动与探究一:比一比,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第39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假如有些家务活你不会做,你应该怎么办?☆假如可以学,你会向谁学呢?(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39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2.活动与探究二:阅读一下书中的知识窗(1)生阅读教材第40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除此你知道哪些家务小窍门?☆你认为这些家务小窍门对你有帮助吗?(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40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三)师总结:我们要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自理自立、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板书设计。
5.这些事我来做展示自己会做的家务活儿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学做家务活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4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案(2课时)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激发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2.让学生懂得管理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就是爱父母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小记者提问和采访、讨论、提建议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关心体谅父母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体谅父母的辛劳,管理好自己,用自己的行动体贴父母。
2.难点:管理好自己,用自己的行动体贴父母。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父母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父母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体验父母的辛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一日三餐是谁做的?生:爸爸妈妈。
师:除此以外,爸爸妈妈还为我们做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很多,很辛苦!今天我们就来体会一下爸爸妈妈有多辛苦。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爸爸妈妈多辛苦1.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看一看(1)生阅读教材P24页三幅图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有没有在家帮父母做个家务活?☆你是否体会过父母做这些家务活的辛苦?(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2.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说一说(1)生阅读教材第25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