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综合较难教师用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较难题型

(完整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较难题型

一、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型问题( 顶点式中考要点 ). 把二次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 2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1 个单位, 所得到的图象对应的二次函数关系式是 y (x 则 b 、 c 的值为 10. 抛物线 y x 2ax 4的顶点在 X 轴上,则 a 值为 11. 已知二次函数y 2(x 3)2,当 X 取 x 1和 x 2时函数值相等,当 X 取 x 1+x 2时函数值为 12. 若二次函数 y ax 2k ,当 X 取 X1 和 X2( x 1 x 2)时函数值相等 , 则当 X 取 X1+X2时,函数值为 13. 若函数 y a (x 3)2过(2. 9)点,则当 X =4时函数值 Y =14. 若函数 y (x h )2 k 的顶点在第二象限则, h 0, k 0 15. 已知二次函数当 x=2 时 Y 有最大值是1 . 且过(3 . 0)点求解析式?17. 已知抛物线在 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6二、一般式交点式中考要点18. 如果抛物线 y=x 2-6x+c-2 的顶点到 x 轴的距离是 3, 那么 c 的值等于( ) (A ) 8 (B ) 14 (C ) 8 或 14( D )-8 或 -14 19. 二次函数 y=x 2-(12-k )x+12, 当 x>1 时,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x<1 时,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减小, 则 k 的值应取 ( (A ) 12 ( B )11 ( C )10(D ) 9 20. 若 b 0 ,则二次函数 y x 2bx 1的图象的顶点在 ( A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1. 不论 x 为何值 , 函数y=ax 2+bx+c (a ≠ 0) 的值恒大于 0 的条件是 ( )A.a>0, △ >0B.a>0, △ <01)2则原. 如果函数 y (k3)x k2. ( 08 绍兴)已知点3k 2y 1 ) ,2, 1 ),形状开品与抛物线 y= - 2x 2相同,这个函数解析式为kx 1 是二次函数 , 则 k 的值是 _ .( 兰州 A .若 y 1 B .若 C .若 x 10 y 2,则 x 1 x 2,则x 2y 2 D .若 x 1 10) 抛物线 x 1 x 2 x 2 ,则y 1 y 2 y 1 b y 2 c 图像向右平移2 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 个单位, 所得图像的解析式为 y 2x 3,A . b=2 C . b=-2 . 抛物线 c=2 , c=-1 (m 1)x 2ax B. b=2 D. b= -3 c=0,(m 23m 4)x 5以 Y 轴为对称轴则。

第十六章二次函数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二次函数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二次函数学情与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旨在分析第十六章关于二次函数的学情和教材。

通过对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材内容的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有关教学策略和教材优化的建议。

学情分析在学情分析中,我们对学生在研究二次函数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发现:1. 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掌握较为牢固,如函数的表达形式和图像特征。

2. 学生在解二次方程和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错误。

3. 部分学生在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难题,对于如何把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入。

4. 学生在理解二次函数的变换和平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准确把握图像在坐标平面上的变化。

教材分析在教材分析中,我们对第十六章关于二次函数的内容进行了评估和研究。

以下是我们的观察和建议:1. 教材对于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介绍较为清晰和详细,学生易于理解。

2. 教材对于解二次方程和求解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讲解较为简单,可能需要更多的例题和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教材在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例题较少,建议增加更多的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教材对于二次函数的变换和平移方面的讲解较为简略,可能需要更多的图示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策略和建议基于学情和教材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教学策略和建议:1. 强调解二次方程和求解二次函数最值的方法,提供更多的例题和练,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2.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教学中注重二次函数的变换和平移的讲解,使用图示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4.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加强合作研究和互助研究的氛围。

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议对于第十六章二次函数的教学有所帮助。

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项讲解(经典)

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项讲解(经典)

第16题QP N Oyx初中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项讲解引言:二次函数综合题题目难度较大,也称压轴题。

解压轴题有三个步骤: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审题要全面审视题目的所有条件和答题要求,在整体上把握试题的特点、结构,以利于解题方法的选择和解题步骤的设计。

二次函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解答题的倒数几个题目中。

选择题和填空题时易时难。

解答题较难,一般有2—3小题。

第1小题通常是求解析式:这一小题简单,直接找出坐标或者用线段长度而确定坐标,进而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即可。

第2—3小题通常是以动点为切入口,结合三角形、四边形、圆、平移、对称、解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等知识呈现,知识面广,难度大;解这类题要善于运用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认真分析条件和结论、图形的几何特征与代数式的数量结构特征的关的关系,系,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需要心态平和,切记急躁:当思维受阻时,要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并重新审视题意,注意挖掘隐蔽的条件和内在联系;既要防止钻牛角尖,又要防止轻易放弃。

一、重庆一中13—14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二次函数习题1212..如图,直线y kx c =+与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都经过y 轴上的D 点,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其对称轴为直线1x =,且OA OD =直线y kx c =+与x 轴交于点C (点C 在点B 的右侧)则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0abc >; ; ②②30a b +>; ; ③③10k -<<; ④k a b >+; ; ⑤⑤0ac k +>A .1 B .2 C .3 D .4 16.如右图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20ax bx c ++>时x 的取值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8.已知抛物线.已知抛物线2122y x x =-+的图象如左图所示,点N 为抛物线的顶点,直线ON 上有两个动点P 和Q ,且满足22PQ =,在直线x=1DCBAoyx第12题xy OEB A第25题 xyOEBA备用图备用图轴的对称图象的解析式为轴的对称图象的解析式为 ________关于关于对称图象的解析式为对称图象的解析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关于顶点旋转______ 对称轴为 _ ____ _ ____ x 时,时,Yy x O 22x21(轴的交点:抛物线与的图像与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①有两个交点抛物线与24b acx a-③没有交点抛物线与)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 与与212212)()(y y x x -+- 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元的价格调查,平均每天销售90箱,价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分)分)开口方向0112Oxy 对称轴对称轴在对称轴在与;与轴交于正半轴;与25.已知二次函数()22a +b=0+b=0;;的横坐标分别为的横坐标分别为-1,3-1,3-1,3,,0;②20a b +=; ③⑤只有 D.5x)三点. ,)三点.x,)过点xA 72x = B(0,4) A(6,0) E F xyO 为斜边且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若存,5-4-3-2-1-1 2 3 4 5 5 4 3 2 1 AEBC¢1-O2l1lx y【陈老师*专用】二次函数综合题21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 ,过B 作⊙作⊙A A 的切线L.(1)以直线l 为对称轴的抛物线过点A 及点(及点(00,9),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D ,过D 作⊙作⊙A A 的切线DE DE,,E 为切点,求此切线长;为切点,求此切线长;(3)点F 是切线DE 上的一个动点,当△上的一个动点,当△BFD BFD 与EAD EAD△相似时,求出△相似时,求出BF 的长的长 .。

二次函数实际问题(含答案)难度较大

二次函数实际问题(含答案)难度较大

二次函数实际问题1、某公司在固定线路上运输,拟用运营指数Q量化考核司机的工作业绩.Q=W+100,而W的大小与运输次数n及平均速度x(km/h)有关(不考虑其他因素),W由两部分的和组成:一部分与x的平方成正比,另一部分与x的n倍成正比.试行中得到了表中的数据.次数n 2 1速度x 40 60指数Q 420 100(1)用含x和n的式子表示Q;(2)当x=70,Q=450时,求n的值;(3)若n=3,要使Q最大,确定x的值;(4)设n=2,x=40,能否在n增加m%(m>0)同时x减少m%的情况下,而Q的值仍为420?若能,求出m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某公司销售一种新型节能产品,现准备从国内和国外两种销售方案中选择一种进行销售.若只在国内销售,销售价格y (元/件)与月销量x (件)的函数关系式为y =1001-x +150, 成本为20元/件,无论销售多少,每月还需支出广告费62500元,设月利润为w 内(元)(利润 = 销售额-成本-广告费).若只在国外销售,销售价格为150元/件,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成本为a 元/件(a 为常数,10≤a ≤40),当月销量为x (件)时,每月还需缴纳1001x 2 元的附加费,设月利润为w 外(元)(利润 = 销售额-成本-附加费).(1)当x = 1000时,y = 元/件,w 内 = 元;(2)分别求出w 内,w 外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x 的取值范围);(3)当x 为何值时,在国内销售的月利润最大?若在国外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与在国内销售月利润的最大值相同,求a 的值;(4)如果某月要将5000件产品全部销售完,请你通过分析帮公司决策,选择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销售才能使所获月利润较大?参考公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2(0)y ax bx c a =++≠3、研究所对某种新型产品的产销情况进行了研究,为投资商在甲、乙两地生产并销售该产品提供了如下成果:第一年的年产量为(吨)时,所需的全部费用(万元)与满足关系式,投入市场后当年能全部售出,且在甲、乙两地每吨的售价,(万元)均与满足一次函数关系.(注:年利润=年销售额-全部费用)(1)成果表明,在甲地生产并销售吨时,,请你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甲地当年的年销售额,并求年利润(万元)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成果表明,在乙地生产并销售吨时,(为常数),且在乙地当年的最大年利润为35万元.试确定的值;(3)受资金、生产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某投资商计划第一年生产并销售该产品18吨,根据(1),(2)中的结果,请你通过计算帮他决策,选择在甲地还是乙地产销才能获得较大的年利润?x y x 2159010y x x =++p 甲p 乙x x 11420p x =-+甲x w 甲x x 110p x n =-+乙n n。

《二次函数》教案8篇(二次函数应用教案设计)

《二次函数》教案8篇(二次函数应用教案设计)

《二次函数》教案8篇(二次函数应用教案设计)下面是整理的《二次函数》教案8篇(二次函数应用教案设计),欢迎参阅。

《二次函数》教案1教学目标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的情况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之间关系的探索。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问题1.任意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几个交点?问题2.猜想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可能会有几个交点?可以借助什么来研究?二、探索活动活动一观察在直角坐标系中任意取三点A、B、C,测出它们的纵坐标,分别记作a、b、c,以a、b、c为系数绘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观察它与x轴交点数量的情况;任意改变a、b、c值后,观察交点数量变化情况。

活动二观察与探索如图1,观察二次函数y=x2-x-6的图象,回答问题:(1)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为A(,),B(,)(2)当x=时,函数值y=0。

(3)求方程x2-x-6=0的解。

(4)方程x2-x-6=0的解和交点坐标有何关系?活动三猜想和归纳(1)你能说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其它情况吗?猜想交点个数和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有何关系。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个数由什么来判断?这样我们可以把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点、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和根的判别式三者联系起来。

三、例题分析例1.不画图象,判断下列函数与x轴交点情况。

(1)y=x2-10x+25(2)y=3x2-4x+2(3)y=-2x2+3x-1例2.已知二次函数y=mx2+x-1(1)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2)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有一个交点?(3)当m为何值时,图象与x轴无交点?四、拓展练习1.如图2,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B。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1《二次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1.1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以及会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对于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但是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其图像和性质更加复杂,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2.学会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3.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使用多媒体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二次函数的特点;3.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二次函数的PPT;3.实际问题的例题;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抛物线射击、最大利润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二次函数的特点。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二次函数的知识。

教师选取一些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拓展问题,如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教案(优秀9篇)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教案(优秀9篇)

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教案(优秀9篇)二次函数教学教案参考篇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大家的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h(h是实数)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探索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二张第一张:(记作§2.8.1A)第二张:(记作§2.8.1B)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k≠0)和一次函数y=kx+b(k≠0)后,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0时,一次函数y=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和二次函数y=ax2+bx+c(a≠0),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探索有关问题。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题方法与技巧

2024年4月下半月㊀解法探究㊀㊀㊀㊀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题方法与技巧◉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兴平乡中心小学㊀王建勤㊀㊀基于中考数学试题的研究可以发现,二次函数的知识点在初中数学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内容较多,题目较复杂,考题难度较大.特别是二次函数问题经常会在中考压轴题中出现.下面对有关二次函数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进行总结.1解析式问题找㊁代㊁解在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遵循 找㊁代㊁解 的解题思路,解决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图1例1㊀如图1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 =12的抛物线经过B (2,0),C (0,4)两点,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为点A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找:找出题目中抛物线上的相应坐标信息.如B (2,0),C (0,4),对称轴直线x =12.代:代入到二次函数y =a x 2+b x +c (a ʂ0).解:进一步求解二次函数解析式.注:解析式问题需要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二次函数学习基础.为此,在开展解析式问题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梳理二次函数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做题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2动点问题设㊁找㊁论有关动点问题,主要有x 轴上的动点问题㊁二次函数对称轴上的动点问题以及抛物线上的动点问题三种情况.求解时,首先假设出动点的坐标,由题干中的隐藏关系找出相应的等式,最后根据情况分类讨论,并根据合理性解出正确的结果.例2㊀已知抛物线y =-2x 2+2x +4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若P 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一点,设四边形C O B P 的面积为S ,求S 的最大值.设:设P (n ,-2n 2+2n +4)(0<n <2).找:如图2,过点P 作x 轴㊁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F ,E ,连接O P .由此可知S =S әC O P +S әP O B =12O C n +12O B (-2n 2+2n +4)=-2(n -1)2+6.图2论:当且仅当n =1时,S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6.注:动点问题需要学生耐心思考,找出题干中的关系式,这也是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重难点所在.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克服解决动点问题时的恐惧心理,运用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三部解题法加强训练.3面积问题找㊁拆㊁设面积问题常以求解三角形面积或四边形面积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求解三角形面积㊁求解两个三角形交点的坐标位置㊁求解三角形或四边形面积最大时的动点坐标这三大问题.图3例3㊀如图3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5x +6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点C ,且直线y =x -6过点B ,与y 轴交于点D ,点C 与点D 关于x 轴对称,已知P 是线段O 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M ,交直线B D 于点N .当әMD B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根据题干,可以发现本道题在考查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求点P 的坐标.但仍需先求出әMD B 面积的最大值,再从中寻找答案.找:找出әMD B 的面积关系.已知在әMD B 中,B 和D 是定点,M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可以使用铅垂模型求解,即线段MN 将әMD B 分割为有公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әMN D 和әMN B .拆:根据上述陈述,可以得到S әM D B =S әMN D +S әMN B =12MN |x B -x D |.设:设点P 坐标为(m ,0),则M (m ,-m 2+5m +6),N (m ,m -6),于是MN =-m 2+4m +12,所以S әM D B =12MN |x B -x D |=-3m 2+12m +36=-3(m -2)2+48,当且仅当m =2时,S әM D B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48,此时点P 的坐标为(2,0).注:教师在开展有关二次函数面积问题题型训练17解法探究2024年4月下半月㊀㊀㊀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找出面积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求面积的方法,如割补法㊁铅垂法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1].其次,利用面积求解方法引导学生灵活解决面积问题.4几何图形存在性问题找㊁解㊁论中考有关二次函数几何图形存在性问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存在性,且以考查特殊三角形和四边形居多.通常几何图形会与面积最值或动点问题搭配考查,灵活性较高,难度较大.图4例4㊀如图4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A 和B ,其中点A 的坐标为(-3,0),且过点B 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点D (-2,-3).过x 轴上的点E (a ,0)(点E 在点B 的右侧)作直线E F ʊB D ,且与该抛物线相交于点F ,试分析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四边形B D F E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满足条件的实数a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找:根据题干内容,学生能够轻松求出直线B D 的解析式为y =x -1,则直线E F 的解析式为y =x -a .根据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这一定理可知,若想四边形B D F E 为平行四边形,只需满足D F 与x 轴平行即可.解:若D F 与x 轴平行,则点D 和点F 的纵坐标相等,即点F 的纵坐标为-3.而F 为直线E F 与抛物线的交点,设F 的横坐标为m ,根据B E =D F ,可得a -1=m +2,即m =a -3,则F (a -3,-3).论:将F (a -3,-3)代入y =x 2+2x -3,可以解出a 1=1,a 2=3.当a =1时,点E (1,0)与点B 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a =3时,点E (3,0)符合题意.所以,当且仅当a =3时,四边形B D F E 为平行四边形.注:关于二次函数几何图形存在性问题的内容较为丰富,出题方式较为灵活,因此,学生需要加强训练,把握解决二次函数几何图形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和解题质量.5最值问题设㊁找㊁论最值问题是二次函数的常考题型,最值问题通常与面积问题一同出现.因此,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割补法或铅垂(铅垂高,水平宽)法求出几何图形的面积,再通过数式关系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例5㊀如图5,已知抛物y =a x 2-2a x +c 经过点C (1,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坐标图5为(-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y =34x 交抛物线于S ,T 两点,M 为抛物线上A ,T 之间的一个动点,过M 作M E 垂直x 轴于点E ,M F ʅS T 于点F ,求M E +M F 的最大值.本题根据解决解析式问题的步骤,可以很快得出抛物线y =-12x 2+x +32.对于第(2)问,可以通过设㊁找㊁论的步骤求解.设:设点M 的坐标为(t ,-12t 2+t +32),直线O T 交M E 于G ,则G (t ,34t ).找:找出M E +M F 的表达式.M E =-12t 2+t +32,O G =54t ,M G =-12t 2+14t +32.由s i n øO G E =s i n øM G F =45,得M F =45M G =-25t 2+15t +65.所以,可得M E +M F =-910t 2+65t +2710=-910(t -23)2+3110.论:当且仅当t =23时,M E +M F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3110.注:最值问题首先需要学生找到目标函数的表达式,然后化简等式.其次,最值问题需要学生正确计算出数式的答案,保证运算的准确率[2].综上所述,初中对二次函数的考查内容虽然灵活复杂[3],但是若学生能够利用解析式问题㊁动点问题㊁面积问题㊁几何图形存在性问题和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并进行适当的训练,就能提高有关二次函数的解题能力.参考文献:[1]陆立明.二次函数综合题解题分析与备考策略 以南宁市中考数学二次函数题型为例[J ].中学教学参考,2022(17):22G24.[2]陈丽黎.类比探究透本质,数形结合双翼飞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 的教学设计与反思[J ].中学数学,2022(12):45G46.[3]王国强,华云锋.慢教学:初中生数感培养的课堂新样态 以 二次函数 单元起始课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2022(10):7G10.Z27。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较高难度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较高难度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度二次函数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二次函数c bx ax y ++=2(a ≠0)的图像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x =1,有如下结论:① c <1 ②2a +b =0 ③2b <4a c ④若方程02=++c bx ax 的两个根为1x ,2x ,则1x +2x =2.则结论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如图是二次函数2y=ax +bx+c 的部分图象,由图象可知不等式2ax +bx+c<0的解集是【 】A .1<x<5-B .x>5C .x<1-且x>5D .x <-1或x >53.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反比例函数a y x=与一次函数y bx c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 =ax +b 与二次函数y =ax 2+8x +b 的图象可能是( )5.如图是二次函数y=ax 2+bx+c 图象的一部分,其对称轴是x=﹣1,且过点(﹣3,0),下列说法:①abc <0;②2a ﹣b=0;③4a+2b+c <0;④若(﹣5,y 1),(0,y 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 1<y 2,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6.若函数y=mx ²+(m+2)12m+1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m 的值为( )A .0B .0或2C .2或-2D .0,2或-27.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 +c (a ≠0)的图像如图,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 >0;②b<a +c ;③4a +2b +c >0;④2c <3b ;⑤a +b >m (am +b )(m ≠1的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1O x =1y xA 、2个B 、3个C 、4个D 、5个8.已知抛物线2(41)21y x m x m =-++-与x 轴交于两点,如果有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大于2,另一个交点的横坐标小于2,并且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点(0,12-)的下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1164m << B .16m < C .14m > D .全体实数9.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2y ax b =+与2y bx ax =+的图象,只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k 和函数y=﹣kx 2+4x+4(k 是常数,且k ≠0)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1.若二次函数222y ax bx a =++-(a b ,为常数)的图象如下,则a 的值为( )A .1 D 12.抛物线222y x x =-+-经过平移得到2y x =-,平移方法是( )A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 .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C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D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13.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对称轴为直线x =−1,给出下列结果:(1)b 2>4ac ;(2)abc >0;(3)2a +b =0;(4)a +b +c >0;(5)a −b +c <0.则正确的结论是( )A .(1)(2)(3)(4)B .(2)(4)(5)C .(2)(3)(4)D .(1)(4)(5)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4.如图,抛物线2y ax bx c =++(0a >)的对称轴是过点(1,0)且平行于 y 轴的直线,若点P (4,0)在该抛物线上,则4a ﹣2b+c 的值为 .15.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x 1,0)且1<x 1<2,与y 轴正半轴的交点在点(0,2)的下方,下列结论:①a <b <0;②248b ac a ->-;③4a+c <0;④2a -b+l ﹤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写序号) .16.已知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b+c <0;②a-b+c <0;③b+2a <0;④abc >0.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17. 抛物线a bx ax y 32-+=经过A (1-,0)、C (0,3-)两点,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

江西省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

江西省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

江西省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一.二次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1.(2022•江西)跳台滑雪运动可分为助滑、起跳、飞行和落地四个阶段,运动员起跳后飞行的路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中实线部分所示),落地点在着陆坡(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上,着陆坡上的基准点K为飞行距离计分的参照点,落地点超过K点越远,飞行距离分越高.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标准台的起跳台的高度OA为66m,基准点K 到起跳台的水平距离为75m,高度为hm(h为定值).设运动员从起跳点A起跳后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x2+bx+c(a≠0).(1)c的值为 ;(2)①若运动员落地点恰好到达K点,且此时a=﹣,b=,求基准点K的高度h;②若a=﹣时,运动员落地点要超过K点,则b的取值范围为 ;(3)在(2)的条件下,若运动员飞行的水平距离为25m时,恰好达到最大高度76m,试判断他的落地点能否超过K点,并说明理由.二.二次函数综合题(共2小题)2.(2023•江西)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Rt△ABC中,∠C=90°,D为AC上一点,CD=,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B→A匀速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以DP为边作正方形DPE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正方形DPEF 的面积为S,探究S与t的关系.初步感知(1)如图1,当点P 由点C 运动到点B 时,①当t =1时,S = ;②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为 .(2)当点P 由点B 运动到点A 时,经探究发现S 是关于t 的二次函数,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求S 关于t 的函数解析式及线段AB 的长.延伸探究(3)若存在3个时刻t 1,t 2,t 3(t 1<t 2<t 3)对应的正方形DPEF 的面积均相等.①t 1+t 2= ;②当t 3=4t 1时,求正方形DPEF 的面积.3.(2021•江西)二次函数y =x 2﹣2mx 的图象交x 轴于原点O 及点A .感知特例(1)当m =1时,如图1,抛物线L :y =x 2﹣2x 上的点B ,O ,C ,A ,D 分别关于点A 中心对称的点为B ′,O ′,C ′,A ′,D ′,如表:…B (﹣1,3)O (0,0)C (1,﹣1)A ( , )D (3,3)……B '(5,﹣3)O ′(4,0)C '(3,1)A ′(2,0)D '(1,﹣3)…①补全表格;②在图1中描出表中对称后的点,再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接各点,得到的图象记为L '.形成概念我们发现形如(1)中的图象L'上的点和抛物线L上的点关于点A中心对称,则称L'是L的“孔像抛物线”.例如,当m=﹣2时,图2中的抛物线L'是抛物线L的“孔像抛物线”.探究问题(2)①当m=﹣1时,若抛物线L与它的“孔像抛物线”L'的函数值都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x的取值范围为 ;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m取不同值时,通过画图发现存在一条抛物线与二次函数y=x2﹣2mx的所有“孔像抛物线”L'都有唯一交点,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能是 (填“y=ax2+bx+c”或“y=ax2+bx”或“y=ax2+c”或“y=ax2”,其中abc≠0);③若二次函数y=x2﹣2mx及它的“孔像抛物线”与直线y=m有且只有三个交点,求m的值.三.四边形综合题(共2小题)4.(2022•江西)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在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PEF(∠P=90°,∠F=60°)的一个顶点放在正方形中心O处,并绕点O逆时针旋转,探究直角三角板PEF与正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变化情况(已知正方形边长为2).操作发现(1)如图1,若将三角板的顶点P放在点O处,在旋转过程中,当OF与OB重合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当OF与BC垂直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一般地,若正方形面积为S,在旋转过程中,重叠部分的面积S1与S的关系为 ;类比探究(2)若将三角板的顶点F放在点O处,在旋转过程中,OE,OP分别与正方形的边相交于点M,N.①如图2,当BM=CN时,试判断重叠部分△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如图3,当CM=CN时,求重叠部分四边形OMCN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拓展应用(3)若将任意一个锐角的顶点放在正方形中心O处,该锐角记为∠GOH(设∠GOH=α),将∠GOH绕点O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GOH的两边与正方形ABCD的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2,请直接写出S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用含α的式子表示).5.(2021•江西)课本再现(1)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小明只撕下三角形纸片的一个角拼成图1即可证明,其中与∠A相等的角是 ;类比迁移(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C与∠ADC互余,小明发现四边形ABCD中这对互余的角可类比(1)中思路进行拼合:先作∠CDF=∠ABC,再过点C作CE⊥DF于点E,连接AE,发现AD,DE,A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方法运用(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AC,∠BAC=90°,点O是△ACD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连接OA,∠OAC=∠ABC.①求证:∠ABC+∠ADC=90°;②连接BD,如图4,已知AD=m,DC=n,=2,求BD的长(用含m,n的式子表示).四.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6.(2021•江西)如图1,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为直径,点C作CE⊥AB于点E,连接AC.(1)求证:∠CAD=∠ECB;(2)若CE是⊙O的切线,∠CAD=30°,连接OC,如图2.①请判断四边形ABC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当AB=2时,求AD,AC与围成阴影部分的面积.五.相似形综合题(共1小题)7.(2023•江西)课本再现思考我们知道,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反过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可以发现并证明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理证明(1)为了证明该定理,小明同学画出了图形(如图1),并写出了“已知”和“求证”,请你完成证明过程.已知:在▱ABCD中,对角线BD⊥AC,垂足为O.求证:▱ABCD是菱形.知识应用(2)如图2,在▱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D=5,AC=8,BD=6.①求证:▱ABCD是菱形;②延长BC至点E,连接OE交CD于点F,若∠E=∠ACD,求的值.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共1小题)8.(2023•江西)图1是某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内的雕塑,将其抽象成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已知点B,A,D,E均在同一直线上,AB=AC=AD,测得∠B=55°,BC=1.8m,DE=2m.(结果保小数点后一位)(1)连接CD,求证:DC⊥BC;(2)求雕塑的高(即点E到直线BC的距离).(参考数据:sin55°≈0.82,cos55°≈0.57,tan55°≈1.43)江西省2021-2023三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二次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1.(2022•江西)跳台滑雪运动可分为助滑、起跳、飞行和落地四个阶段,运动员起跳后飞行的路线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中实线部分所示),落地点在着陆坡(如图中虚线部分所示)上,着陆坡上的基准点K为飞行距离计分的参照点,落地点超过K点越远,飞行距离分越高.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标准台的起跳台的高度OA为66m,基准点K 到起跳台的水平距离为75m,高度为hm(h为定值).设运动员从起跳点A起跳后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x2+bx+c(a≠0).(1)c的值为 66 ;(2)①若运动员落地点恰好到达K点,且此时a=﹣,b=,求基准点K的高度h;②若a=﹣时,运动员落地点要超过K点,则b的取值范围为 b> ;(3)在(2)的条件下,若运动员飞行的水平距离为25m时,恰好达到最大高度76m,试判断他的落地点能否超过K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66;(2)①基准点K的高度h为21m;②b>;(3)他的落地点能超过K点,理由见解答过程.【解答】解:(1)∵起跳台的高度OA为66m,∴A(0,66),把A(0,66)代入y=ax2+bx+c得:c=66,故答案为:66;(2)①∵a=﹣,b=,∴y=﹣x2+x+66,∵基准点K到起跳台的水平距离为75m,∴y=﹣×752+×75+66=21,∴基准点K的高度h为21m;②∵a=﹣,∴y=﹣x2+bx+66,∵运动员落地点要超过K点,∴x=75时,y>21,即﹣×752+75b+66>21,解得b>,故答案为:b>;(3)他的落地点能超过K点,理由如下:∵运动员飞行的水平距离为25m时,恰好达到最大高度76m,∴抛物线的顶点为(25,76),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5)2+76,把(0,66)代入得:66=a(0﹣25)2+76,解得a=﹣,∴抛物线解析式为y=﹣(x﹣25)2+76,当x=75时,y=﹣×(75﹣25)2+76=36,∵36>21,∴他的落地点能超过K点.二.二次函数综合题(共2小题)2.(2023•江西)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Rt△ABC中,∠C=90°,D为AC上一点,CD=,动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C点出发,在三角形边上沿C→B→A匀速运动,到达点A时停止,以DP为边作正方形DPE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正方形DPEF 的面积为S,探究S与t的关系.初步感知(1)如图1,当点P由点C运动到点B时,①当t=1时,S= 3 ;②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为 S=t2+2 .(2)当点P由点B运动到点A时,经探究发现S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并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信息,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及线段AB的长.延伸探究(3)若存在3个时刻t1,t2,t3(t1<t2<t3)对应的正方形DPEF的面积均相等.①t1+t2= 4 ;②当t3=4t1时,求正方形DPEF的面积.【答案】(1)①3;②S=t2+2;(2)S=t2﹣8t+18(2≤t≤8),AB=6;(3)①4;②正方形DPEF的面积为.【解答】解:(1)①当t=1时,CP=1,又∵∠C=90°,CD=,∴S=DP2=CP2+CD2=12+()2=3.故答案为:3;②当点P由点C运动到点B时,CP=t,∵∠C=90°,CD=,∴S=DP2=CP2+CD2=t2+()2=t2+2.故答案为:S=t2+2;(2)由图2可得:当点P运动到点B处时,PD2=BD2=6,当点P运动到点A处时,PD2=AD2=18,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4,2),∴BC===2,AD==3,∴M(2,6),设S=a(t﹣4)2+2,将M(2,6)代入,得4a+2=6,解得:a=1,∴S=(t﹣4)2+2=t2﹣8t+18,∴AC=AD+CD=3+=4,在Rt△ABC中,AB===6,CB+AC=2+6=8,∴抛物线的解析式为S=t2﹣8t+18(2≤t≤8);(3)①如图,则∠AHD=90°=∠C,∵∠DAH=∠BAC,∴△ADH∽△ABC,∴==,即==,∴DH=,AH=4,∴BH=2,DH=CD,∵存在3个时刻t1,t2,t3(t1<t2<t3)对应的正方形DPEF的面积均相等,∴DP1=DP2=DP3,∴CP1=t1,P2H=4﹣t2,在Rt△CDP1和Rt△HDP2中,,∴Rt△CDP1≌Rt△HDP2(HL),∴CP1=HP2,∴t1=4﹣t2,∴t1+t2=4.故答案为:4;②∵DP 3=DP 1,DH =DC ,∠DHP 3=∠C =90°,∴Rt △DHP 3≌Rt △DCP 1(HL ),∴P 3H =CP 1,∵P 3H =t 3﹣4,∴t 3﹣4=t 1,∵t 3=4t 1,∴t 1=,∴S =()2+2=.3.(2021•江西)二次函数y =x 2﹣2mx 的图象交x 轴于原点O 及点A .感知特例(1)当m =1时,如图1,抛物线L :y =x 2﹣2x 上的点B ,O ,C ,A ,D 分别关于点A 中心对称的点为B ′,O ′,C ′,A ′,D ′,如表:…B (﹣1,3)O (0,0)C (1,﹣1)A ( 2 , 0 )D (3,3)……B '(5,﹣3)O ′(4,0)C '(3,1)A ′(2,0)D '(1,﹣3)…①补全表格;②在图1中描出表中对称后的点,再用平滑的曲线依次连接各点,得到的图象记为L '.形成概念我们发现形如(1)中的图象L'上的点和抛物线L上的点关于点A中心对称,则称L'是L 的“孔像抛物线”.例如,当m=﹣2时,图2中的抛物线L'是抛物线L的“孔像抛物线”.探究问题(2)①当m=﹣1时,若抛物线L与它的“孔像抛物线”L'的函数值都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则x的取值范围为 ﹣3≤x≤﹣1 ;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m取不同值时,通过画图发现存在一条抛物线与二次函数y=x2﹣2mx的所有“孔像抛物线”L'都有唯一交点,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可能是 y=ax2 (填“y=ax2+bx+c”或“y=ax2+bx”或“y=ax2+c”或“y=ax2”,其中abc≠0);③若二次函数y=x2﹣2mx及它的“孔像抛物线”与直线y=m有且只有三个交点,求m 的值.【答案】(1)①(2,0);②所画图象见解答;(2)①﹣3≤x≤﹣1;②y=ax2;③m=±1.【解答】解:(1)①∵B(﹣1,3)、B'(5,﹣3)关于点A中心对称,∴点A为BB′的中点,设点A(m,n),∴m==2,n==0,故答案为:(2,0);②所画图象如图1所示,(2)①当m=﹣1时,抛物线L:y=x2+2x=(x+1)2﹣1,对称轴为直线x=﹣1,开口向上,当x≤﹣1时,L的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抛物线L′:y=﹣x2﹣6x﹣8=﹣(x+3)2+1,对称轴为直线x=﹣3,开口向下,当x≥﹣3时,L′的函数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3≤x≤﹣1时,抛物线L与它的“孔像抛物线”L'的函数值都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故答案为:﹣3≤x≤﹣1;②∵抛物线y=x2﹣2mx的“孔像抛物线”是y=﹣x2+6mx﹣8m2,∴设符合条件的抛物线M解析式为y=a′x2+b′x+c′,令a′x2+b′x+c′=﹣x2+6mx﹣8m2,整理得(a′+1)x2+(b′﹣6m)x+(c′+8m2)=0,∵抛物线M与抛物线L′有唯一交点,∴分下面两种情形:i)当a′=﹣1时,无论b′为何值,都会存在对应的m使得b′﹣6m=0,此时方程无解或有无数解,不符合题意,舍去;ii)当a′≠﹣1时,Δ=(b′﹣6m)2﹣4(a′+1)(c′+8m2)=0,即b′2﹣12b′m+36m2﹣4(a′+1)•8m2﹣4c′(a′+1)=0,整理得[36﹣32(a′+1)]m2﹣12b′m+b′2﹣4c′(a′+1)=0,∵当m取不同值时,两抛物线都有唯一交点,∴当m取任意实数,上述等式都成立,即:上述等式成立与m取值无关,∴,解得a′=,b′=0,c′=0,则y=x2,故答案为:y=ax2;③抛物线L:y=x2﹣2mx=(x﹣m)2﹣m2,顶点坐标为M(m,﹣m2),其“孔像抛物线”L'为:y=﹣(x﹣3m)2+m2,顶点坐标为N(3m,m2),抛物线L与其“孔像抛物线”L'有一个公共点A(2m,0),∴二次函数y=x2﹣2mx及它的“孔像抛物线”与直线y=m有且只有三个交点时,有三种情况:i)直线y=m经过M(m,﹣m2),∴m=﹣m2,解得:m=﹣1或m=0(舍去),ii)直线y=m经过N(3m,m2),∴m=m2,解得:m=1或m=0(舍去),iii)直线y=m经过A(2m,0),∴m=0,但当m=0时,y=x2与y=﹣x2只有一个交点,不符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m=±1.三.四边形综合题(共2小题)4.(2022•江西)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在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PEF(∠P=90°,∠F=60°)的一个顶点放在正方形中心O处,并绕点O逆时针旋转,探究直角三角板PEF与正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变化情况(已知正方形边长为2).操作发现(1)如图1,若将三角板的顶点P放在点O处,在旋转过程中,当OF与OB重合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1 ;当OF与BC垂直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1 ;一般地,若正方形面积为S,在旋转过程中,重叠部分的面积S1与S的关系为 S1=S ;类比探究(2)若将三角板的顶点F放在点O处,在旋转过程中,OE,OP分别与正方形的边相交于点M,N.①如图2,当BM=CN时,试判断重叠部分△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如图3,当CM=CN时,求重叠部分四边形OMCN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拓展应用(3)若将任意一个锐角的顶点放在正方形中心O处,该锐角记为∠GOH(设∠GOH=α),将∠GOH绕点O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GOH的两边与正方形ABCD的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2,请直接写出S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用含α的式子表示).【答案】(1)1,1,S1=S;(2)①证明见解析部分;②﹣1;(3)S2的最小值为tan,S2的最大值为1﹣tan(45°﹣α).【解答】解:(1)如图1,若将三角板的顶点P放在点O处,在旋转过程中,当OF与OB重合时,OE与OC重合,此时重叠部分的面积=△OBC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1;当OF与BC垂直时,OE⊥BC,重叠部分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1;一般地,若正方形面积为S,在旋转过程中,重叠部分的面积S1与S的关系为S1=S.理由:如图1中,设OF交AB于点J,OE交BC于点K,过点O作OM⊥AB于点M,ON ⊥BC于点N.∵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OM=ON,∵∠OMB=∠ONB=∠B=90°,∴四边形OMBN是矩形,∵OM=ON,∴四边形OMBN是正方形,∴∠MON=∠EOF=90°,∴∠MOJ=∠NOK,∵∠OMJ=∠ONK=90°,∴△OMJ≌△ONK(AAS),∴S△PMJ=S△ONK,∴S四边形OKBJ=S正方形OMBN=S正方形ABCD,∴S1=S.故答案为:1,1,S1=S.(2)①如图2中,结论:△OMN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过点O作OT⊥BC,∵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BT=CT,∵BM=CN,∴MT=TN,∵OT⊥MN,∴OM=ON,∵∠MON=60°,∴△MON是等边三角形;②如图3中,连接OC,过点O作OJ⊥BC于点J.∵CM=CN,∠OCM=∠OCN,OC=OC,∴△OCM≌△OCN(SAS),∴∠COM=∠CON=30°,∴∠OMJ=∠COM+∠OCM=75°,∵OJ⊥CB,∴∠JOM=90°﹣75°=15°,∵BJ=JC=OJ=1,∴JM=OJ•tan15°=2﹣,∴CM=CJ﹣MJ=1﹣(2﹣)=﹣1,∴S四边形OMCN=2××CM×OJ=﹣1.(3)如图4﹣1中,过点O作OQ⊥BC于点Q,当BM=CN时,△OMN的面积最小,即S2最小.在Rt△MOQ中,MQ=OQ•tan=tan,∴MN=2MQ=2tan,∴S2=S△OMN=×MN×OQ=tan.如图4﹣2中,当CM=CN时,S2最大.同法可证△COM≌△CON,∴∠COM=α,∵∠COQ=45°,∴∠MOQ=45°﹣α,QM=OQ•tan(45°﹣α)=tan(45°﹣α),∴MC=CQ﹣MQ=1﹣tan(45°﹣α),∴S2=2S△CMO=2××CM×OQ=1﹣tan(45°﹣α).5.(2021•江西)课本再现(1)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小明只撕下三角形纸片的一个角拼成图1即可证明,其中与∠A相等的角是 ∠DCE′ ;类比迁移(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C与∠ADC互余,小明发现四边形ABCD中这对互余的角可类比(1)中思路进行拼合:先作∠CDF=∠ABC,再过点C作CE⊥DF于点E,连接AE,发现AD,DE,A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AD2+DE2=AE2 ;方法运用(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AC,∠BAC=90°,点O是△ACD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连接OA,∠OAC=∠ABC.①求证:∠ABC+∠ADC=90°;②连接BD,如图4,已知AD=m,DC=n,=2,求BD的长(用含m,n的式子表示).【答案】(1)∠DCE′.(2)AD2+DE2=AE2.(3)①证明见解析部分.②.【解答】(1)解:如图1中,由图形的拼剪可知,∠A=∠DCE′,故答案为:∠DCE′.(2)解:如图2中,∵∠ADC+∠ABC=90°,∠CDE=∠ABC,∴∠ADE=∠ADC+∠CDE=90°,∴AD2+DE2=AE2.故答案为:AD2+DE2=AE2.(3)①证明:如图3中,连接OC,作△ADC的外接圆⊙O.∵点O是△ACD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点O是△ADC的外心,∴∠AOC=2∠ADC,∵OA=OC,∴∠OAC=∠OCA,∵∠AOC+∠OAC+∠OCA=180°,∠OAC=∠ABC,∴2∠ADC+2∠ABC=180°,∴∠ADC+∠ABC=90°.②解:如图4中,在射线DC的下方作∠CDT=∠ABC,过点C作CT⊥DT于T.∵∠CTD=∠CAB=90°,∠CDT=∠ABC,∴△CTD∽△CAB,∴∠DCT=∠ACB,=,∴=,∠DCB=∠TCA∴△DCB∽△TCA,∴=,∵=2,∴AC:BA:BC=CT:DT:CD=1:2:,∴BD=AT,∵∠ADT=∠ADC+∠CDT=∠ADC+∠ABC=90°,DT=n,AD=m,∴AT===,∴BD=.四.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6.(2021•江西)如图1,四边形ABCD内接于⊙O,AD为直径,点C作CE⊥AB于点E,连接AC.(1)求证:∠CAD=∠ECB;(2)若CE是⊙O的切线,∠CAD=30°,连接OC,如图2.①请判断四边形ABCO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当AB=2时,求AD,AC与围成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答;(2)①是菱形,理由见解答;②+π.【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D,∵AD为⊙O的直径,∴∠ACD=90°,∴∠D+∠CAD=90°,∴∠CBE+∠CAD=90°,∵CE⊥AB,∴∠CBE+∠BCE=90°,∴∠CAD=∠BCE;(2)①四边形ABCO是菱形,理由:∵∠CAD=30°,∴∠COD=2∠CAD=60°,∵CE是⊙O的切线,∴OC⊥CE,∵CE⊥AB,∴OC∥AB,∴∠DAB=∠COD=60°,由(1)知,∠CBE+∠CAD=90°,∴∠CBE=90°﹣∠CAD=60°=∠DAB,∴BC∥OA,∴四边形ABCO是平行四边形,∵OA=OC,∴▱ABCO是菱形;②由①知,四边形ABCO是菱形,∴OA=OC=AB=2,∴AD=2OA=4,由①知,∠COD=60°,在Rt△ACD中,∠CAD=30°,∴CD=2,AC=2,∴AD,AC与围成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AOC+S扇形COD =S△ACD+S扇形COD=××2×2+=+π.五.相似形综合题(共1小题)7.(2023•江西)课本再现思考我们知道,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反过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吗?可以发现并证明菱形的一个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理证明(1)为了证明该定理,小明同学画出了图形(如图1),并写出了“已知”和“求证”,请你完成证明过程.已知:在▱ABCD中,对角线BD⊥AC,垂足为O.求证:▱ABCD是菱形.知识应用(2)如图2,在▱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D=5,AC=8,BD=6.①求证:▱ABCD是菱形;②延长BC至点E,连接OE交CD于点F,若∠E=∠ACD,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答过程;(2)①证明见解答过程;②.【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O=DO,又∵BD⊥AC,垂足为O,∴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AB=AD,∴▱ABCD是菱形.(2)①证明:∵▱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8,BD=6,∴AO=CO=AC=4,DO=BD=3,又∵AD=5,∴在三角形AOD中,AD2=AO2+DO2,∴∠AOD=90°,即BD⊥AC,∴▱ABCD是菱形;②解:如图,设CD的中点为G,连接OG,∴OG是△ACD的中位线,∴OG=AD=,由①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ACD=∠ACB,又∵∠E=∠ACD,∴∠E=∠ACB,又∵∠ACB=∠E+∠COE,∴∠E=∠COE,∴CE=CO=4,∵OG是△ACD的中位线,∴OG∥AD∥BE,∴△OGF∽△ECF,∴,又∵OG=,CE=4,∴.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共1小题)8.(2023•江西)图1是某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内的雕塑,将其抽象成如图2所示的示意图.已知点B,A,D,E均在同一直线上,AB=AC=AD,测得∠B=55°,BC=1.8m,DE=2m.(结果保小数点后一位)(1)连接CD,求证:DC⊥BC;(2)求雕塑的高(即点E到直线BC的距离).(参考数据:sin55°≈0.82,cos55°≈0.57,tan55°≈1.43)【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答;(2)雕塑的高约为4.2m.【解答】(1)证明:∵AB=AC,∴∠B=∠ACB,∵AD=AC,∴∠ADC=∠ACD,∵∠B+∠ACB+∠ADC+∠ACD=180°,∴2∠ACB+2∠ACD=180°,∴∠ACB+∠ACD=90°,∴∠BCD=90°,∴DC⊥BC;(2)解:过点E作EF⊥BC,垂足为F,在Rt△DCB中,∠B=55°,BC=1.8m,∴BD=≈=(m),∵DE=2m,∴BE=BD+DE=(m),在Rt△BEF中,EF=BE•sin55°≈×0.82≈4.2(m),∴雕塑的高约为4.2m.。

二次函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次函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次函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函数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九年级数学教学中,二次函数又是重中之重。

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二次函数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这一模块的知识。

鉴于此,教师应找到学生在二次函数学习中产生困难的原因并对此深入分析,在找到原因后,教师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教学呈现出高效性。

关键词:二次函数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引言二次函数是学生在简单基础的一次函数之外所接触到的函数部分内容。

尽管相对于更加复杂的三次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简单许多,但相对于一次函数而言难度大大增加,并且对学生接下来的函数部分学习有着准备性、基础性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绝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不同,教师在联系一次函数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方式方法,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简单一次函数进行基本的复习,在融会贯通的前提下优化整体教学质量。

1初中生学习二次函数困难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存在困难的因素有很多。

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二次函数知识本身的原因。

因为函数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相比较之前学生学习过的一次函数,图象所反应出的性质更加复杂。

此外,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也是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由于实际问题产生的背景复杂,涉及到的变量多,使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存在很大的困难;其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够,并且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真正形成,他们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思维只能停留在具体数字的认识上;其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陈旧。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还选择照本宣科,忽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判断哪些为二次函数时,教师往往以题海战术训练学生,这样会使学生达不到理解的程度。

2二次函数教学的有效策略1.巧用信息技术,降低理解难度二次函数呈现出一定的抽象性,对学生而言,容易使他们产生思维的障碍,鉴于此,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①

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①

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①一.二次函数综合题(共4小题)1.(2023•娄底)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1,0)、点B(5,0),交y轴于点C.(1)求b,c的值.(2)点P(x0,y0)(0<x0<5)是抛物线上的动点.①当x0取何值时,△PB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PBC面积的最大值;②过点P作PE⊥x轴,交BC于点E,再过点P作PF∥x轴,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EF,问:是否存在点P,使△P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3•长沙)我们约定: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1=a1x2+b1x+c1与y2=a2x2+b2x+c2同时满足+(b 2+b1)2+|c2﹣a1|=0,(b1﹣b2)2023≠0,则称函数y1与函数y2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根据该约定,解答下列问题:(1)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1=2x2+kx+3与y2=mx2+x+n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求k,m,n的值;(2)对于任意非零实数r,s,点P(r,t)与点Q(s,t)(r≠s)始终在关于x的函数y1=x2+2rx+s的图象上运动,函数y2与y1互为“美美与共”函数.①求函数y2的图象的对称轴;②函数y2的图象是否经过某两个定点?若经过某两个定点,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1=ax2+bx+c与它的“美美与共”函数y2的图象顶点分别为点A,点B,函数y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两点C,D,函数y2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两点E,F.当CD=EF时,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该正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若不请说明理由.3.(2023•常德)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O为坐标原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3)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若∠ACO=∠PBC,求P点的坐标.4.(2023•张家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6,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6).点D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1,求△AOD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2,过动点D作DP∥AC交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于点P,连接PA,PB,记△PAD 与△PBD的面积和为S,当S取得最大值时,求点P的坐标,并求出此时S的最大值.二.三角形综合题(共1小题)5.(2023•常德)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延长DA至E,连接EB.EC.(1)求证:△BAE≌△CAE;(2)在如图1中,若AE=AD,其它条件不变得到图2,在图2中过点D作DF⊥AB于F,设H是EC的中点,过点H作HG∥AB交FD于G,交DE于M.求证:①AF•MH=AM•AE;②GF=GD.三.四边形综合题(共1小题)6.(2023•郴州)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延长BC至点E,使CE=AD,连接DE交射线AC于点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猜测线段CF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①线段CF与BD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如图3,连接AE.设AB=4,若∠AEB=∠DEB,求四边形BDFC的面积.四.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7.(2023•长沙)如图,点A,B,C在⊙O上运动,满足AB2=BC2+AC2,延长AC至点D,使得∠DBC=∠CAB,点E是弦AC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过点E作弦AB的垂线,交AB于点F,交BC的延长线于点N,交⊙O于点M(点M在劣弧上).(1)BD是⊙O的切线吗?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证明;(2)记△BDC,△ABC,△ADB的面积分别为S1,S2,S,若S1•S=(S2)2,求(tan D)2的值;(3)若⊙O的半径为1,设FM=x,FE•FN•=y,试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五.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共1小题)8.(2023•娄底)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始终是当代中华儿女永不褪色的信仰,国旗上的每颗星都是标准五角星,为了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数学老师组织学生对五角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延长正五边形的各边直到不相邻的边相交,得到一个标准五角星,如图,正五边形ABCDE的边BA、D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EAF的平分线交EF于点M.(1)求证:AE2=EF•EM;(2)若AF=1,求AE的长;(3)求的值.六.相似形综合题(共1小题)9.(2023•益阳)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点D在边AC上,将线段DA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A′,线段DA′交AB于点E,作A′F⊥AB 于点F,与线段AC交于点G,连接FC,GB.(1)求证:△ADE≌△A′DG;(2)求证:AF•GB=AG•FC;(3)若AC=8,tan A=,当A′G平分四边形DCBE的面积时,求AD的长.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二次函数综合题(共4小题)1.(2023•娄底)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1,0)、点B(5,0),交y轴于点C.(1)求b,c的值.(2)点P(x0,y0)(0<x0<5)是抛物线上的动点.①当x0取何值时,△PB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PBC面积的最大值;②过点P作PE⊥x轴,交BC于点E,再过点P作PF∥x轴,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EF,问:是否存在点P,使△P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b=﹣4,c=﹣5;(2)①当x0=2.5时,S的值取最大,最大值为;②存在,当△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4,﹣5),(﹣,6﹣).【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过点A(﹣1,0)、点B(5,0),∴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1)(x﹣5)=x2﹣4x﹣5,∴b=﹣4,c=﹣5;(2)由(1)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5,令x=0,则y=﹣5;∴C(0,﹣5)∴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5,P(x0,﹣4x0﹣5),①如图,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BC于点D,则D(x0,x0﹣5),∴S△PBC=OB•PD=×5×(x0﹣5﹣+4x0+5)=﹣+x0=﹣(x0﹣2.5)2+,∴当x0=2.5时,S的值取最大,最大值为;②存在,理由如下:由题意可知,PE⊥PF,若△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PE=PF,由①可得,PE=x0﹣5﹣x02+4x0+5=﹣+5x0,∵PF∥x轴,∴F(4﹣x0,﹣4x0﹣5),∴PF=|2x0﹣4|,解得x0=﹣1(舍)或x0=4或x0=﹣或x0=+(舍),).2.(2023•长沙)我们约定: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1=a1x2+b1x+c1与y2=a2x2+b2x+c2同时满足+(b 2+b1)2+|c2﹣a1|=0,(b1﹣b2)2023≠0,则称函数y1与函数y2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根据该约定,解答下列问题:(1)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1=2x2+kx+3与y2=mx2+x+n互为“美美与共”函数,求k,m,n的值;(2)对于任意非零实数r,s,点P(r,t)与点Q(s,t)(r≠s)始终在关于x的函数y1=x2+2rx+s的图象上运动,函数y2与y1互为“美美与共”函数.①求函数y2的图象的对称轴;②函数y2的图象是否经过某两个定点?若经过某两个定点,求出这两个定点的坐标;否则,请说明理由;(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1=ax2+bx+c与它的“美美与共”函数y2的图象顶点分别为点A,点B,函数y1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两点C,D,函数y2的图象与x轴交于不同两点E,F.当CD=EF时,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正方形?若能,求出该正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若不请说明理由.【答案】(1)k的值为﹣1,m的值为3,n的值为2.(2)①函数y2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②函数y2的图象过定点(0,1),().(3)当CD=EF时,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正方形,该正方形面积的取值范围为S>2.【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a2=c2,a1=c2,b1=﹣b2≠0,∴m=3,n=2,k=﹣1.答:k的值为﹣1,m的值为3,n的值为2.(2)①∵点P(r,t)与点Q(s,t)(r≠s)始终在关于x的函数y1=x2+2rx+s的图象上运动,∴对称轴为x=,∴s=﹣3r,∴,∴对称轴为x=.答:函数y2的图象的对称轴为x=﹣.②,令3x2+2x=0,解得,∴过定点(0,1),().答:函数y2的图象过定点(0,1),().(3)由题意可知,,∴,∴CD=,EF=,∵CD=EF且b2﹣4ac>0,∴|a|=|c|.1°若a=﹣c,则,要使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正方形,则△CAD,△C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D=2|y A|,∴,∴,∴b2+4a2=4,∴,∵b2=4﹣4a2>0,∴0<a2<1,∴S正>2,2°若a=c,则A、B关于y轴对称,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不能构成正方形,综上,当a=﹣c时,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正方形,此时S>2.3.(2023•常德)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C,顶点为D.O为坐标原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四边形ACDB的面积;(3)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若∠ACO=∠PBC,求P点的坐标.【答案】(1)y=﹣x2+4x+5;(2)30;(3).【解答】解:(1)∵AO=1,tan∠ACO=,∴OC=5,即C的坐标为(0,5),∵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且过C的坐标(0,5),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代入得:,解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4x+5;(2)y=﹣x2+4x+5=﹣(x﹣2)2+9,∴顶点的坐标为(2,9),过D作DN⊥AB于N,作DM⊥OC于M,四边形ACDB的面积=S△AOC+S矩形OMDN﹣S△CDM+S△DNB=;(3)如图,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在第一象限,当∠ACO=∠PBC时,连接PB,过C作CE⊥BC交BP于E,过E作EF⊥OC于F,∵OC=OB=5,则BC=5,∵∠ACO=∠PBC,∴tan∠ACO=tan∠PBC,即,∴,∴△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C=FE=1,∴E的坐标为(1,6),所以过B、E的直线的解析式为,令,解得,或,所以BE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为,即所求P的坐标为.4.(2023•张家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6,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6).点D为线段BC上的一动点.(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如图1,求△AOD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2,过动点D作DP∥AC交抛物线第一象限部分于点P,连接PA,PB,记△PAD 与△PBD的面积和为S,当S取得最大值时,求点P的坐标,并求出此时S的最大值.【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6;(2)△AOD周长的最小值为12;(3)P点为.S的最大值为.【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x﹣6),将(0,6)代入上式得:6=a(0+2)(0﹣6),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x﹣6)=﹣x2+2x+6;(2)作点O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E,连接EC、EB,∵B(6,0),C(0,6),∠BOC=90°,∴OB=OC=6,∵O、E关于直线BC对称,∴四边形OBEC为正方形,∴E(6,6),连接AE,交BC于点D,由对称性|DE|=|DO|,此时|DO|+|DA|有最小值为AE的长,∴AE===10,∵△AOD的周长为DA+DO+AO,AO=2,DA+DO的最小值为10,∴△AOD的周长的最小值为10+2=12,(3)由已知点A(﹣2,0),B(6,0),C(0,6),设直线BC的表达式为y=kx+b,将B(6,0),C(0,6)代入y=kx+b中,则,解得,∴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6,同理可得:直线AC的表达式为y=3x+6,∵PD∥AC,∴可设直线PD表达式为y=3x+a,由(1)设P(m,﹣m2+2m+6),将P点坐标代入直线PD的表达式得a=﹣m2﹣m+6,∴直线PD的表达式为:,由,得,∴D(m2+m,﹣m2﹣m+6),∵P,D都在第一象限,∴S=S△PBD+S△PAD=S△PAB﹣S△DAB=|AB|[(﹣m2+2m+6)﹣(﹣m2﹣m+6)]=×8×(﹣m2+m)=﹣m2+9m=﹣(m2﹣6m)=﹣(m﹣3)2+,∵﹣<0,∴当m=3 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此时P点为.解法二:利用平行等积,将△PAD面积转化为△PCD的面积,那么△PAD与△PBD的面积之和等于△PBC的面积,即求△PBC的面积最大值.二.三角形综合题(共1小题)5.(2023•常德)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延长DA至E,连接EB.EC.(1)求证:△BAE≌△CAE;(2)在如图1中,若AE=AD,其它条件不变得到图2,在图2中过点D作DF⊥AB于F,设H是EC的中点,过点H作HG∥AB交FD于G,交DE于M.求证:①AF•MH=AM•AE;②GF=GD.【答案】(1)证明见解答过程;(2)①②证明见解答过程.【解答】证明:(1)∵AB=AC,D是BC的中点,∴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又∵E在AD上,∴EB=EC,在△BAE和△CAE中,,∴△BAE≌△CAE(SSS);(2)①连接AH,∵A,H分别是ED和EC的中点,∴AH为△EDC的中位线,∴AH∥DC,∴∠EAH=∠EDC=90°,又∵DF⊥AB,∴∠AFD=90°,又∵HG∥AB,∴∠FAD=∠AMH,∴△AFD∽△MAH,∴=,∴AF⋅MH=AM⋅AD,∵AE=AD,∴AF⋅MH=AM⋅AE;②∵AB=AC,∴∠ABC=∠ACB,∵∠ABD=∠ADF=∠AHM,∴∠AHM=∠ACB,∴△AMH∽△DAC,∵A、H分别为ED和EC中点,∴AH为△EDC的中位线,∴==,∴AM=AD,即M为AD中点,∵AF∥GH,∴G为FD中点,∴GF=GD.三.四边形综合题(共1小题)6.(2023•郴州)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延长BC至点E,使CE=AD,连接DE交射线AC于点F.(1)如图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猜测线段CF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①线段CF与BD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如图3,连接AE.设AB=4,若∠AEB=∠DEB,求四边形BDFC的面积.【答案】(1),理由见解析过程;(2)①成立,理由见解析过程;②.【解答】解:(1),理由如下:如图,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ABC=∠ACB=∠BAC=60°,∵DG∥BC,∴∠ADG=∠ABC=60°,∠AGD=∠ACB=60°,∠GDF=∠CEF,∴△ADG为等边三角形,∴AD=AG=DG,∵AD=CE,AB﹣AD=AC﹣AG,∴DG=CE,BD=CG,又∠DFG=∠CFE,∴△DGF≌△ECF(AAS),∴CF=GF=CG=BD;(2)①成立,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D作DG∥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G,∵△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C,∠ABC=∠ACB=∠BAC=60°,∵DG∥BC,∴∠ADG=∠ABC=60°,∠AGD=∠ACB=60°,∠GDF=∠CEF,∴△ADG是等边三角形,∴AD=AG=DG,∵AD=CE,AD﹣AB=AG﹣AC,∴DG=CE,BD=CG,又∠DFG=∠CFE,∴△DGF≌△ECF(AAS),∴CF=FG=CG=BD;②如图,过点D作DG∥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A作AN⊥DG,交BC于点H,交DE于点N,则:AN⊥BC,由①知:△ADG为等边三角形,△DGF≌△ECF(AAS),∴,∵△ABC为等边三角形,,,∵∠AEB=∠DEB,EH=EH,∠AHE=∠MHE=90°,∴△AEH≌△MEH(ASA),∴,,∵△DGF≌△ECF,∴∠CEF=∠MDN,DG=CE,∴∠AEH=∠MDN,∴tan∠AEH=tan∠MDN,∴,设MN=y,DG=CE=x,则:EH=CE+CH=2+x,,∴=①,∵DG∥BC,∴△ABC∽△ADG,∴,即:,联立①②可得:(负值已舍去),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S△ACE=CE•AH=×(4+4)×2=4+4,∴==,∴S△CEF=(4)=4+2,∴四边形BDFC的面积=S△ADG﹣S△ABC﹣S△DFG=S△ADG﹣S△ABC﹣S△CEF==.方法二、在DE上截取,EM=EA,连接BM,CD,过点C作CH⊥AB于H,∵△ABC是等边三角形,CH⊥AB,AB=4,∴BH=AH=2,∠BCH=30°,∴CH=BH=2,∵AE=EM,∠AEB=∠DEB,BE=BE,∴△ABE≌△MBE(SAS),∴BM=AB=4,∠ABC=∠MBE=60°=∠ACB,∴AC∥BM,∴△DBM∽△DAF,∴,∴,∴CF=2,∴S△ADF=×AD×CH=4+4,S△BCD=4,∵=,∴S△CDF=2+4,∴S四边形BDFC=.四.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7.(2023•长沙)如图,点A,B,C在⊙O上运动,满足AB2=BC2+AC2,延长AC至点D,使得∠DBC=∠CAB,点E是弦AC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过点E作弦AB的垂线,交AB于点F,交BC的延长线于点N,交⊙O于点M(点M在劣弧上).(1)BD是⊙O的切线吗?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证明;(2)记△BDC,△ABC,△ADB的面积分别为S1,S2,S,若S1•S=(S2)2,求(tan D)2的值;(3)若⊙O的半径为1,设FM=x,FE•FN•=y,试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答案】(1)BD是⊙O的切线;理由略;(2);(3)y=x,0<x≤1.【解答】解:(1)BD是⊙O的切线.证明:如图,在△ABC中,AB2=BC2+AC2,∴∠ACB=90°.又点A,B,C在⊙O上,∴AB是⊙O的直径.∵∠ACB=90°,∴∠CAB+∠ABC=90°.又∠DBC=∠CAB,∴∠DBC+∠ABC=90°.∴∠ABD=90°.∴BD是⊙O的切线.(2)由题意得,S1=BC•CD,S2=BC•AC,S=AD•BC.∵S1•S=(S2)2,∴BC•CD•AD•BC=(BC•AC)2.∴CD•AD=AC2.∴CD(CD+AC)=AC2.又∵∠D+∠DBC=90°,∠ABC+∠A=90°,∠DBC=∠A,∴∠D=∠ABC.∴tan∠D==tan∠ABC=.∴CD=.又CD(CD+AC)=AC2,∴+BC2=AC2.∴BC4+AC2•BC2=AC4.∴1+()2=()4.由题意,设(tan∠D)2=m,∴()2=m.∴1+m=m2.∴m=.∵m>0,∴m=.∴(tan∠D)2=.(3)设∠A=α,∵∠A+∠ABC=∠ABC+∠DBC=∠ABC+∠N=90°,∴∠A=∠DBC=∠N=α.如图,连接OM.∴在Rt△OFM中,OF==.∴BF=BO+OF=1+,AF=OA﹣OF=1﹣.∴在Rt△AFE中,EF=AF•tanα=(1﹣)•tanα,AE==.在Rt△ABC中,BC=AB•sinα=2sinα.(∵r=1,∴AB=2.)AC=AB•cosα=2cosα.在Rt△BFN中,BN==,FN==.∴y=FE•FN•=x2•=x2•=x2•=x2•=x.即y=x.∵FM⊥AB,∴FM最大值为F与O重合时,即为1.∴0<x≤1.综上,y=x,0<x≤1.五.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共1小题)8.(2023•娄底)鲜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始终是当代中华儿女永不褪色的信仰,国旗上的每颗星都是标准五角星,为了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数学老师组织学生对五角星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延长正五边形的各边直到不相邻的边相交,得到一个标准五角星,如图,正五边形ABCDE的边BA、D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EAF的平分线交EF于点M.(1)求证:AE2=EF•EM;(2)若AF=1,求AE的长;(3)求的值.【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答;(2)AE的长为;(3)的值为.【解答】(1)证明:∵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BAE=∠AED=108°,∴∠FAE=180°﹣∠BAE=72°,∠AEF=180°﹣∠AED=72°,∴∠F=180°﹣∠FAE﹣∠AEF=36°,∵AM平分∠FAE,∴∠FAM=∠MAE=∠FAE=36°,∴∠F=∠MAE,∵∠AEM=∠AEF,∴△AEM∽△FEA,∴=,∴AE2=EF•EM;(2)解:设AE=x,由(1)可得:∠F=∠FAM=36°,∴FM=AM,由(1)可得:∠FAE=∠AEF=72°,∴FA=FE=1,∵∠AME=∠F+∠FAM=72°,∴∠AME=∠AEF=72°,∴AM=AE,∴AM=AE=FM=x,∴ME=EF﹣FM=1﹣x,由(1)可得:AE2=EF•EM,∴x2=1•(1﹣x),解得:x=或x=(舍去),∴AE=,∴AE的长为;(3)连接BE,CE,∵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AB=AE=DE=CD=BC,∠BAE=∠AED=∠EDC=∠ABC=∠BCD=108°,∴△ABE≌△DCE(SAS),∵AB=AE,ED=DC,∠BAE=∠CDE=108°,∴∠ABE=∠AEB=36°,∠DEC=∠DCE=36°,∴∠EBC=∠ABC﹣∠ABE=72°,∠ECB=∠BCD﹣∠DCE=72°,由(1)可得:∠FAE=∠FEA=72°,∴∠FAE=∠EBC,∠FEA=∠ECB,∴△FAE≌△EBC(ASA),由(2)得:=,∴=,∴=,∴设△ABE的面积为(﹣1)k,则△AEF的面积为2k,∴△ABE的面积=△DEC的面积=(﹣1)k,△AEF的面积=△BCE的面积=2k,∴五边形ABCDE的面积=△ABE的面积+△DCE的面积+△BCE的面积=2k,∴==,∴的值为.六.相似形综合题(共1小题)9.(2023•益阳)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点D在边AC上,将线段DA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A′,线段DA′交AB于点E,作A′F⊥AB 于点F,与线段AC交于点G,连接FC,GB.(1)求证:△ADE≌△A′DG;(2)求证:AF•GB=AG•FC;(3)若AC=8,tan A=,当A′G平分四边形DCBE的面积时,求AD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答;(2)证明见解答;(3)AD=.【解答】(1)证明:∵∠A+∠AGA'=90°,∠A'+∠AGA'=90°,∴∠A=∠A',∵AD=A'D,∠ADE=∠A'DG=90°,∴△ADE≌△A′DG(ASA);(2)证明:∵∠AFG=∠ACB=90°,∠FAG=∠CAB,∴△AFG∽△ACB,∴=,∴=,∵∠FAC=∠GAB,∴△FAC∽△GAB,∴=,∴AF•GB=AG•FC;(3)解:∵tan A===,AC=8,∴BC=4,∴S△ACB=16,设DE=DG=x,则AD=A'D=2x,AE=A'G=x,∴A'E=A'D﹣DE=2x﹣x=x,∴S△ADE=S△A′DG=x2,∵△A'FE∽△A'DG,∴==,∴S△A'FE:S△A'DG=1:5,∴S四边形DGFE=S△A'DG=x2,∵S△ACB=S△ADE+S四边形DCBE,A′G平分四边形DCBE的面积,∴S△ACB=S△ADE+2S四边形DGFE,∴16=x2+x2,x2=∴x1=,x2=﹣(舍),∴AD=.。

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②

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②

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②一.二次函数综合题(共6小题)1.(2023•岳阳)已知抛物线Q1:y=﹣x2+bx+c与x轴交于A(﹣3,0),B两点,交y轴于点C(0,3).(1)请求出抛物线Q1的表达式.(2)如图1,在y轴上有一点D(0,﹣1),点E在抛物线Q1上,点F为坐标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点E,F使得四边形DAEF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将抛物线Q1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Q2,抛物线Q2的顶点为K,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H,抛物线Q1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CPK=∠CHK?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23•衡阳)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2ax+3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 轴交于点C,连接AC,过B、C两点作直线.(1)求a的值.(2)将直线BC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交抛物线于B′、C′两点.在直线B ′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定点D,无论m取何值时,都是点D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ACO=45°,若存在,请求出直线BP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23•怀化)如图一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8与x轴交于A (﹣4,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作直线AC,连接PA、PC,求△PAC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设直线l1:y=kx+k﹣交抛物线于点M、N,求证:无论k为何值,平行于x轴的直线l2:y=﹣上总存在一点E,使得∠MEN为直角.4.(2023•湘西州)如图(1),二次函数y=ax2﹣5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4,0),B (b,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b的值.(2)在二次函数位于x轴上方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作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E,连接CE,作以CE为直径的圆.点E′是圆在x轴上方圆弧上的动点(点E′不与圆弧的端点E重合,但与圆弧的另一个端点可以重合),平移线段AE,使点E移动到点E′,线段AE的对应线段为A′E′,连接E′C,A′A,A′A的延长线交直线E′C于点N,求的值.5.(2023•邵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x+c经过点A(﹣2,0)和点B(4,0),且与直线l:y=﹣x﹣1交于D、E两点(点D在点E的右侧),点M为直线l上的一动点,设点M的横坐标为t.(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N.若0<t<4,求△NED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点R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一点,若以B、C、M、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R的坐标.6.(2023•永州)如图1,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经过点F(0,5),顶点坐标为(2,9),点P(x1,y1)为抛物线上的动点,PH⊥x轴于H,且.(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直线OP:交BF于点G,求的最大值;(3)如图2,四边形OBMF为正方形,PA交y轴于点E,BC交FM的延长线于C,且BC⊥BE,PH=FC,求点P的横坐标.二.四边形综合题(共1小题)7.(2023•湘潭)问题情境:小红同学在学习了正方形的知识后,进一步进行以下探究活动: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任意取一点G,以BG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BEFG,将正方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特例感知:(1)当BG在BC上时,连接DF,AC相交于点P,小红发现点P恰为DF的中点,如图①.针对小红发现的结论,请给出证明;(2)小红继续连接EG,并延长与DF相交,发现交点恰好也是DF中点P,如图②.根据小红发现的结论,请判断△AP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规律探究:(3)如图③,将正方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α,连接DF,点P是DF中点,连接AP,EP,AE,△APE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三.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8.(2023•永州)如图,以AB为直径的⊙O是△ABC的外接圆,延长BC到点D.使得∠BAC =∠BDA,点E在DA的延长线上,点M在线段AC上,CE交BM于N,CE交AB于G.(1)求证:ED是⊙O的切线;(2)若,BD=5,AC>CD,求BC的长;(3)若DE•AM=AC•AD,求证:BM⊥CE.四.几何变换综合题(共1小题)9.(2023•岳阳)如图1,在△ABC中,AB=AC,点M,N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接MN.初步尝试:(1)MN与AC的数量关系是 ,MN与AC的位置关系是 .特例研讨:(2)如图2,若∠BAC=90°,BC=4,先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α为锐角),得到△BEF,当点A,E,F在同一直线上时,AE与BC相交于点D,连接CF.①求∠BCF的度数;②求CD的长.深入探究:(3)若∠BAC<90°,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得到△BEF,连接AE,CF.当旋转角α满足0°<α<360°,点C,E,F在同一直线上时,利用所提供的备用图探究∠BAE与∠AB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湖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二次函数综合题(共6小题)1.(2023•岳阳)已知抛物线Q1:y=﹣x2+bx+c与x轴交于A(﹣3,0),B两点,交y轴于点C(0,3).(1)请求出抛物线Q1的表达式.(2)如图1,在y轴上有一点D(0,﹣1),点E在抛物线Q1上,点F为坐标平面内一点,是否存在点E,F使得四边形DAEF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E,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将抛物线Q1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Q2,抛物线Q2的顶点为K,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H,抛物线Q1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CPK=∠CHK?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2x+3.(2)存在,E(﹣2,3),F(1,2).(3)点P的坐标为(1,0)或(﹣2,3).【解答】解:(1)∵抛物线Q1:y=﹣x2+bx+c经过A(﹣3,0),C(0,3)两点,∴,解得:,∴抛物线Q1的表达式为y=﹣x2﹣2x+3.(2)存在点E,F使得四边形DAEF为正方形.理由:如图1,过点E作EG⊥x轴于点G,则∠AGE=90°=∠AOD,∵A(﹣3,0),D(0,﹣1),∴OA=3,OD=1,∵四边形DAEF是正方形,∴AE=AD=DF,∠DAE=∠ADF=90°,∵∠EAG+∠DAO=90°,∠DAO+∠ADO=90°,∴∠EAG=∠ADO,∴△EAG≌△ADO(AAS),∴AG=OD=1,EG=OA=3,∴E(﹣2,3),当x=﹣2时,y=﹣x2﹣2x+3=﹣(﹣2)2﹣2×(﹣2)+3=3,∴点E在抛物线上,过点F作FL⊥y轴于点L,同理,△DFL≌△ADO(AAS),∴FL=OD=1,DL=OA=3,∴OL=DL﹣OD=3﹣1=2,F(1,2).(3)抛物线Q1上存在点P,使得∠CPK=∠CHK.∵y=﹣x2﹣2x+3=﹣(x+1)2+4,∴抛物线Q1的顶点坐标为(﹣1,4),∵将抛物线Q1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Q2,∴抛物线Q2的解析式为y=﹣(x+1﹣2)2+4=﹣(x﹣1)2+4,∵抛物线Q2的顶点为K,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H,∴K(1,4),H(3,0),过点K作KT⊥y轴于点T,连接BC,如图2,过点C作PS⊥y轴交BK于点S,交抛物线Q1于点P,连接PK,则T(0,4),∴KT=TC=1,∠KTC=90°,∴△CKT是等腰直角三角形,∴∠KCT=45°,CK=KT=,∵OH=OC=3,∠COH=90°,∴△CO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HCO=45°,CH=OC=3,∴∠KCH=180°﹣∠KCT﹣∠HCO=90°,∴tan∠CHK===,∵∠CPK=∠CHK,∴tan∠CPK=tan∠CHK=,∵tan∠BCO==,∴∠BCO=∠CHK,∵BK∥OC,∴∠CBK=∠BCO,∴∠CBK=∠CHK,即点P与点B重合时,∠CPK=∠CHK,∴P1(1,0);∵SK=1,PS=3,∴tan∠CPK==,∴∠CPK=∠CHK,∵点P与点C关于直线x=﹣1对称,∴P(﹣2,3);综上所述,抛物线Q1上存在点P,使得∠CPK=∠CHK,点P的坐标为(1,0)或(﹣2,3).2.(2023•衡阳)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2ax+3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 轴交于点C,连接AC,过B、C两点作直线.(1)求a的值.(2)将直线BC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交抛物线于B′、C′两点.在直线B ′C′上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定点D,无论m取何值时,都是点D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BC+∠ACO=45°,若存在,请求出直线BP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a=﹣1.(2)存在,D(,).(3)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PBC+∠ACO=45°,直线BP的解析式为y=﹣x+1或y =﹣3x+9..【解答】解:(1)∵抛物线y=ax2﹣2ax+3与x轴交于点A(﹣1,0),∴a+2a+3=0,∴a=﹣1.(2)存在定点D,无论m取何值时,都是点D到直线B′C′的距离最大.∵y=﹣x2+2x+3,当x=0时,y=3,∴C(0,3),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B(3,0),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将直线BC向下平移m(m>0)个单位长度,交抛物线于B′、C′两点,∴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m,设D(t,﹣t2+2t+3),过点D作DE∥y轴,交B′C′于点E,作DF⊥B′C′于点F,设直线B′C′交y轴于点G,如图,∴E(t,﹣t+3﹣m),∴DE=﹣t2+2t+3﹣(﹣t+3﹣m)=﹣t2+3t+m,∵OB=OC=3,∠BOC=90°,∴∠BCO=∠CBO=45°,∵B′C′∥BC,∴∠B′GO=∠BCO=45°,∵DE∥y轴,∴∠DEF=∠B′GO=45°,∵∠DFE=90°,∴△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DE=(﹣t2+3t+m)=﹣(t﹣)2+(+m),∵﹣<0,∴当t=时,DF取得最大值(+m),此时点D的坐标为(,).(3)存在.当∠PBC在BC的下方时,在y轴正半轴上取点M(0,1),连接BM交抛物线于点P,如图,∵A(﹣1,0),B(3,0),C(0,3),M(0,1),∴OB=OC=3,OM=OA=1,∠BOM=∠COA=90°,∴△BOM≌△COA(SAS),∴∠MBO=∠ACO,∵∠CBO=45°,∴∠CBP+∠MBO=45°,∴∠CBP+∠ACO=45°,设直线BM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BM的解析式为y=﹣x+1,联立,得,解得:(舍去),,∴P(﹣,);当∠PBC在BC的上方时,作点M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M′,如图,连接MM′,CM ′,直线BM′交抛物线于P,由对称得:MM′⊥BC,CM′=CM=2,∠BCM′=∠BCM=45°,∴∠MCM′=90°,∴M′(2,3),则直线BM′的解析式为y=﹣3x+9,联立,得:,解得:(舍去),,综上所述,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PBC+∠ACO=45°,直线BP的解析式为y=﹣x+1或y=﹣3x+9.3.(2023•怀化)如图一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8与x轴交于A (﹣4,0)、B(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点P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作直线AC,连接PA、PC,求△PAC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设直线l1:y=kx+k﹣交抛物线于点M、N,求证:无论k为何值,平行于x轴的直线l2:y=﹣上总存在一点E,使得∠MEN为直角.【答案】(1)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8,顶点坐标为(﹣1,﹣9);(2)S△PAC的最大值为8,点P(﹣2,﹣8);(3)证明见解答.【解答】(1)解:∵抛物线y=ax2+bx﹣8与x轴交于A(﹣4,0)、B(2,0)两点,∴,解得:,∴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8,∵y=x2+2x﹣8=(x+1)2﹣9,∴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9);(2)解:∵抛物线y=x2+2x﹣8与y轴交于点C,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mx+n,则,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2x﹣8,设P(t,t2+2t﹣8),过点P作PF∥y轴,交AC于点F,如图,则F(t,﹣2t﹣8),∴PF=﹣2t﹣8﹣(t2+2t﹣8)=﹣t2﹣4t,∴S△PAC=S△PAF+S△PCF=PF•(t+4)+PF•(﹣t)=2PF=2(﹣t2﹣4t)=﹣2(t+2)2+8,∵﹣2<0,∴当t=﹣2时,S△PAC的最大值为8,此时点P(﹣2,﹣8);(3)证明:∵直线l1:y=kx+k﹣交抛物线于点M、N,∴x2+2x﹣8=kx+k﹣,整理得:x2+(2﹣k)x+﹣k=0,∴x M+x N=k﹣2,x M x N=﹣k,∵y M=kx M+k﹣,y N=kx N+k﹣,∴y M﹣y N=k(x M﹣x N),∴MN2=(x M﹣x N)2+(y M﹣y N)2=(1+k2)(x M﹣x N)2=(1+k2)[(x M+x N)2﹣4x M x N]=(1+k2)[(k﹣2)2﹣4(﹣k)]=(1+k2)2,∵设MN的中点为O′,∴O′(,k2﹣),过点O′作O′E⊥直线l2:y=﹣,垂足为E,如图,∴E(,﹣),∴O′E=k2﹣﹣(﹣)=(1+k2),∴O′E=MN,∴以MN为直径的⊙O′一定经过点E,∴∠MEN=90°,∴在直线l2:y=﹣上总存在一点E,使得∠MEN为直角.4.(2023•湘西州)如图(1),二次函数y=ax2﹣5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4,0),B (b,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b的值.(2)在二次函数位于x轴上方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使?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作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E,连接CE,作以CE为直径的圆.点E′是圆在x轴上方圆弧上的动点(点E′不与圆弧的端点E重合,但与圆弧的另一个端点可以重合),平移线段AE,使点E移动到点E′,线段AE的对应线段为A′E′,连接E′C,A′A,A′A的延长线交直线E′C于点N,求的值.【答案】(1)y=﹣x2﹣5x﹣4,b=﹣1;(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3)1.【解答】解:(1)∵二次函数y=ax2﹣5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4,0),B(b,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4),∴,解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5x﹣4,当y=0时,得:﹣x2﹣5x﹣4=0,解得:x1=﹣4,x2=﹣1,∴B(﹣1,0),∴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5x﹣4,b=﹣1;(2)不存在.理由如下:如图,设M(m,﹣m2﹣5m﹣4),∵A(﹣4,0),B(﹣1,0),C(0,﹣4),∴AB=﹣1﹣(﹣4)=3,OB=1,OC=4,∵点M在二次函数位于x轴上方的图象上,且,∴,整理得:m2+5m+8=0,∵Δ=52﹣4×8=﹣7<0,∴方程无实数根,∴不存在符合条件的点M;(3)如图,设CE′交x轴于点M,∵A(﹣4,0),C(0,﹣4),∴OA=OC=4,∵点E与点A关于原点O对称,∴OE=OA=OC=4,∵∠AOC=∠EOC=90°,∴∠OAC=∠OCA=45°=∠OCE=∠OEC,∴AC=EC,∵CE为圆的直径,∴∠CE′E=90°,∵平移线段AE,使点E移动到点E′,线段AE的对应线段为A′E′,①当点E′与点O不重合时,∴A′E′=AE,A′E′∥AE,∴四边形AEE′A′是平行四边形,∴A′A∥E′E,A′A=E′E,∴∠ANE′=∠CE′E=90°,∠MAN=∠MEE′,∴∠ANC=90°,在Rt△ANM和Rt△COM中,∵∠MAN=90°﹣∠AMN,∠MCO=90°﹣∠CMO,∴∠MAN=∠MCO,∵∠OAC=∠OCE=45°,∴∠CAN=∠ECE′,又∵∠ANC=∠CE′E=90°,在△ANC和△CE′E中,,∴△ANC≌△CE′E(AAS),∴CN=EE′,∴AA′=CN,∴,②当点E′与点O重合时,此时点N与点O重合,∴AA′=EE′=OE=4,CN=CO=4,∴,综上所述,的值为1.5.(2023•邵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x+c经过点A(﹣2,0)和点B(4,0),且与直线l:y=﹣x﹣1交于D、E两点(点D在点E的右侧),点M为直线l上的一动点,设点M的横坐标为t.(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M作x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N.若0<t<4,求△NED面积的最大值.(3)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点R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一点,若以B、C、M、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R的坐标.【答案】(1)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4;(2)△NED面积的最大值是7;(3)R的坐标为(,)或(,)或(,)或(,)或(,).【解答】解:(1)把A(﹣2,0),B(4,0)代入y=ax2+x+c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4;(2)联立,解得或,∴D(2+,﹣3﹣),E(2﹣,﹣3+),∵点M为直线l上的一动点,横坐标为t,∴M(t,﹣t﹣1),∴N(t,﹣t2+t+4),∴MN=﹣t2+t+4﹣(﹣t﹣1)=﹣t2+2t+5,∴S△NED=MN•|x D﹣x E|=×(﹣t2+2t+5)×2=﹣(t﹣2)2+7,∵﹣<0,0<t<4,∴当t=2时,S△NED取最大值7,∴△NED面积的最大值是7;(3)在y=﹣x2+x+4中,令x=0得y=4,∴C(0,4),设M(t,﹣t﹣1),R(m,n),又B(4,0),①当BC,MR为对角线时,BC,MR的中点重合,且BM=CM,∴,解得,∴R(,);②当BM,CR为对角线时,BM,CR的中点重合,且BC=CM,∴,解得或,∴R(,)或(,);③当BR,CM为对角线时,BR,CM的中点重合,且BC=BM,∴,解得或,∴R(,)或(,);综上所述,R的坐标为(,)或(,)或(,)或(,)或(,).6.(2023•永州)如图1,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经过点F(0,5),顶点坐标为(2,9),点P(x1,y1)为抛物线上的动点,PH⊥x轴于H,且.(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如图1,直线OP:交BF于点G,求的最大值;(3)如图2,四边形OBMF为正方形,PA交y轴于点E,BC交FM的延长线于C,且BC⊥BE,PH=FC,求点P的横坐标.【答案】(1)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5;(2)的最大值为;(3)点P的横坐标为.【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经过点F(0,5),顶点坐标为(2,9),∴,解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4x+5;(2)过点G作GT⊥x轴于点T,如图所示,在y=﹣x2+4x+5中,令y=0得0=﹣x2+4x+5,解得x=5或x=﹣1,∴A(﹣1,0),B(5,0),∵F(0,5),∴BO=FO=5,设直线BF的解析式为:y=kx+5,∴y=5k+5,解得k=﹣1,∴直线BF的解析式为y=﹣x+5,由G在直线BF上,设G(m,﹣m+5),∵G在直线OP上,直线OP为,∴﹣m+5=m,∴,∴,由P(x1,y1)在抛物线y=﹣x2+4x+5上,知P(x1,﹣+4x1+5),∴,∵S△BPG=S△BPO﹣S△BOG,∴==﹣1=﹣1=﹣1,∵==,∴=﹣1=﹣1=﹣1=﹣(x1﹣)2+,∵,,∴当时,取最大值,最大值为;(3)设MF交PH于T,如图:∵OBFM为正方形,F(0,5),∴FM=BM=OF=BO=5,∠MBO=90°,FC∥OB,∵PH⊥x,∠MBO=90°,FC∥OB,∴MTBH为矩形,∴TH=MB=FM=5,∵PH=FC,∴PT=MC,∵BC⊥BE,∴∠MBC+∠MBE=90°,∵∠MBO=90°,∴∠OBE+∠MBE=90°,∴∠OBE=∠MBC,∴∠CMB=∠EOB=90°,∴△EOB∽△CMB,∴,∵OB=MB,∴EO=MC,∵PH=FC,∴PT=MC,∴EO=MC=PT,设EO=MC=PT=a,∴PH=PT+TH=5+a,E(0,a),∵A(﹣1,0),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kx+b,则,∴,∴直线AP的解析式为y=ax+a,∵PH=a+5,P在直线AP上,∴a+5=ax+a,∴,即P点横坐标为,∴x1=,y1=a+5,∴a=,y1=+5∴+5=﹣+4x1+5,∴﹣4+5=0,∴(x1+1)(﹣5x1+5)=0,解得x1=1或x1=或x1=,∵x1≥,∴x1=,∴点P的横坐标为.方法2:设P(m,﹣m2+4m+5),∴OH=m,PH=﹣m2+4m+5,∵=tan∠EAO=,∴=,∴EO=5﹣m,∵BC⊥BE,∴∠CBM=90°﹣∠MBE=∠EBO,∵∠CMB=90°=∠EOB,BM=OB,∴△CMB≌△EOB(ASA),∴CM=EO=5﹣m,∴CF=CM+FM=5﹣m+5=10﹣m,∵PH=CF,∴﹣m2+4m+5=10﹣m,解得m=或m=,∵m≥,∴m=,∴点P的横坐标为.二.四边形综合题(共1小题)7.(2023•湘潭)问题情境:小红同学在学习了正方形的知识后,进一步进行以下探究活动:在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任意取一点G,以BG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BEFG,将正方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特例感知:(1)当BG在BC上时,连接DF,AC相交于点P,小红发现点P恰为DF的中点,如图①.针对小红发现的结论,请给出证明;(2)小红继续连接EG,并延长与DF相交,发现交点恰好也是DF中点P,如图②.根据小红发现的结论,请判断△AP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规律探究:(3)如图③,将正方形BEFG绕点B顺时针旋转α,连接DF,点P是DF中点,连接AP,EP,AE,△APE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过程详见解答;(2)△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APE仍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1)如图1,延长FG,交AC于H,∵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BC=CD,FG=BG,CD∥AE,FG∥AE,∠CGH=∠BGF=90°,∴∠CHG=45°,CD∥FG,∴∠ACB=∠CHG,∠CDP=∠HFP,∠DCP=∠FHP,∴CG=GH,∴CG+BG=GH+FG,∴BC=FH,∴CD=FH,∴△CDP≌△HFP(ASA),∴点P是DF的中点;(2)如图2,△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延长EG,交AD的延长线于点M,设DF和EG交于点Q,∵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BAD=90°,∠BEG=45°,AD=AB,BE=EF,AD∥BC∥EF,∠BAC=45°,∴∠M=45°,∠M=∠GEF,∠MDQ=∠EFQ,∴∠M=∠BEG,∴AM=AE,∴AM﹣AD=AE﹣AB,∴DM=BE,∴DM=EF,∴△DQM≌△FQE(ASA),∴DQ=FQ,∴点Q和点P重合,即:EG与DF的交点恰好也是DF中点P,∵∠BAC=45°,∠BEG=45°,∴∠APE=90°,AP=EP,∴△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如图3,△APE仍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延长EP至Q,是PQ=PE,连接DQ,延长DA和FE,交于点N,∵DP=PF,∠DPQ=∠EPF,∴△PDQ≌△PFE(SAS),∴DQ=EF,∠PQD=∠PEF,∴∠N+∠ADQ=180°,∵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BEFG是正方形,∴∠BAN=∠DAB=90°,∠BEN=∠BEF=90°,AB=AD,BE=EF,∴∠N+∠ABE=360°﹣∠BAN﹣∠BEN=360°﹣90°﹣90°=180°,DQ=BE,∴∠ABE=∠ADQ,∴△ADQ≌△ABE(SAS),∴AE=AQ,∠DAQ=∠BAE,∴∠BAE+∠BAQ=∠DAQ+∠BAQ=∠BAD=90°,∴∠QAE=90°,∴AP⊥EQ,AP=PE=,∴△AP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三.圆的综合题(共1小题)8.(2023•永州)如图,以AB为直径的⊙O是△ABC的外接圆,延长BC到点D.使得∠BAC =∠BDA,点E在DA的延长线上,点M在线段AC上,CE交BM于N,CE交AB于G.(1)求证:ED是⊙O的切线;(2)若,BD=5,AC>CD,求BC的长;(3)若DE•AM=AC•AD,求证:BM⊥CE.【答案】(1)证明见解答过程;(2)BC=3;(3)证明见解答过程.【解答】(1)证明:∵AB是⊙O的直径,∴∠ACB=90°,∴∠BAC+∠ABC=90°,∵∠BAC=∠BDA,∴∠BDA+∠ABC=90°,∴∠BAD=90°,∴ED是⊙O的切线;(2)解:∵∠BAC=∠BDA,∠ACB=∠DCA=90°,∴△ACB∽△DCA,∴,∴,解得BC=2或BC=3,当BC=2时,CD=BD﹣BC=3,当BC=3时,CD=BD﹣BC=2,∵AC>CD,即>CD,∴BC=3;(3)证明:∵AB是⊙O的直径,∴∠ACB=∠DCA=90°,∵∠BAC=∠BDA,∴△ABC∽△DAC,∴,∴AC•AD=CD•AB,∵DE•AM=AC•AD,∴DE.AM=CD•AB,∴,∵∠BAM+∠CAD=∠CDE+∠CAD=90°,∴∠BAM=∠CDE,∴△AMB∽△DCE,∴∠E=∠ABM,∵∠EGA=∠BGN,∴∠EGA+∠E=∠ABM+∠BGN=90°,∴∠BNG=90°,∴BM⊥CE.四.几何变换综合题(共1小题)9.(2023•岳阳)如图1,在△ABC中,AB=AC,点M,N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连接MN.初步尝试:(1)MN与AC的数量关系是 MN=AC ,MN与AC的位置关系是 MN∥AC .特例研讨:(2)如图2,若∠BAC=90°,BC=4,先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α为锐角),得到△BEF,当点A,E,F在同一直线上时,AE与BC相交于点D,连接CF.①求∠BCF的度数;②求CD的长.深入探究:(3)若∠BAC<90°,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得到△BEF,连接AE,CF.当旋转角α满足0°<α<360°,点C,E,F在同一直线上时,利用所提供的备用图探究∠BAE与∠AB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MN∥AC;(2)①∠BCF=30°;②;(3)∠BAE=∠ABF或∠BAE+∠ABF=180°.【解答】解:(1)∵AB=AC,点M,N分别为边AB,BC的中点,∴MN是△ABC的中位线,∴,MN∥AC;故答案为:MN=AC,MN∥AC;(2)特例研讨:①如图所示,连接EM,MN,NF,∵MN是△BAC的中位线,∴MN∥AC,∴∠BMN=∠BAC=90°,∵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α为锐角),得到△BEF,∴BE=BM,BF=BN;∠BEF=∠BMN=90°,∵点A,E,F在同一直线上,∴∠AEB=∠BEF=90°,在Rt△ABE中,M是斜边AB的中点,∴,∴BM=ME=BE,∴△BME是等边三角形,∴∠ABE=60°,即旋转角α=60°,∴∠NBF=60°,BN=BF,∴△BNF是等边三角形,又∵BN=NC,BN=NF,∴NF=NC,∴∠NCF=∠NFC,∴∠BNF=∠NCF+∠NFC=2∠NFC=60°,∴∠FCB=30°;(2)如图所示,连接AN,∵AB=AC,∠BAC=90°,∴,∠ACB=∠ABC=45°,∵∠ADN=∠BDE,∠ANB=∠BED=90°,∴△ADN∽△BDE,∴,设DE=x,则,在Rt△ABE中,,则,在Rt△ADN中,AD2=DN2+AN2,∴,解得:或(舍去),∴;(3)如图所示,当点C,E,F在同一直线上时,且点E在FC上时,∵AB=AC,∴∠ABC=∠ACB,设∠ABC=∠ACB=θ,则∠BAC=180°﹣2θ,∵MN是△ABC的中位线,∴MN∥AC,∴∠MNB=∠MBN=θ,∵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得到△BEF,∴△EBF≌△MBN,∠MBE=∠NBF=α,∴∠EBF=∠EFB=θ,∴∠BEF=180°﹣2θ,∵点C,E,F在同一直线上,∴∠BEC=2θ,∴∠BEC+∠BAC=180°,∴A,B,E,C在同一个圆上,∴∠EAC=∠EBC=α﹣θ,∴∠BAE=∠BAC﹣∠EAC=(180°﹣2θ)﹣(α﹣θ)=180°﹣α﹣θ,∵∠ABF=α+θ,∴∠BAE+∠ABF=180°,如图所示,当F在EC上时,∵∠BEF=∠BAC,BC=BC,∴A,B,E,C在同一个圆上,设∠ABC=∠ACB=θ,则∠BAC=∠BEF=180°﹣2θ,将△BMN绕点B顺时针旋转α,得到△BEF,设∠NBF=β,则∠EBM=β,则α+β=360°,∴∠ABF=θ﹣β,∵∠BFE=∠EBF=θ,∠EFB=∠FBC+∠FCB,∴∠ECB=∠FCB=∠EFB﹣∠FBC=θ﹣β,∵,∴∠EAB=∠ECB=θ﹣β,∴∠BAE=∠ABF,综上所述,∠BAE=∠ABF或∠BAE+∠ABF=180°.。

山东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

山东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

山东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一.一次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1.(2023•日照)要制作200个A,B两种规格的顶部无盖木盒,A种规格是长、宽、高都为20cm的正方体无盖木盒,B种规格是长、宽、高各为20cm,20cm,10cm的长方体无盖木盒,如图1.现有200张规格为40cm×40cm的木板材,对该种木板材有甲、乙两种切割方式,如图2.切割、拼接等板材损耗忽略不计.(1)设制作A种木盒x个,则制作B种木盒 个;若使用甲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y张,则使用乙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 张;(2)该200张木板材恰好能做成200个A和B两种规格的无盖木盒,请分别求出A,B 木盒的个数和使用甲,乙两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张数;(3)包括材质等成本在内,用甲种切割方式的木板材每张成本5元,用乙种切割方式的木板材每张成本8元.根据市场调研,A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a元,B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20﹣a)元,两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均不能低于7元,不超过18元.在(2)的条件下,两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分别定为多少元时,这批木盒的销售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二.二次函数综合题(共5小题)2.(2023•淄博)如图,一条抛物线y=ax2+bx经过△OAB的三个顶点,其中O为坐标原点,点A(3,﹣3),点B在第一象限内,对称轴是直线x=,且△OAB的面积为18.(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点B的坐标;(3)设C为线段AB的中点,P为直线O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CP,将△ACP沿CP翻折,点A的对应点为A1.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1,P,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23•东营)如图,抛物线过点O(0,0),E(10,0),矩形ABCD的边AB在线段OE 上(点B在点A的左侧),点C,D在抛物线上.设B(t,0),当t=2时,BC=4.(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t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保持t=2时的矩形ABCD不动,向右平移抛物线,当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矩形的边有两个交点G,H,且直线GH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时,求抛物线平移的距离.4.(2023•枣庄)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1,0),C(0,3)两点,并交x轴于另一点B,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M与y轴交于点D.(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H是x轴上一动点,分别连接MH,DH,求MH+DH的最小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D,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23•日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抛物线y=﹣ax2+5ax+2(a>0)交y轴于点C,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该抛物线于点D.(1)求点C,D的坐标;(2)当时,如图1,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P 为直线AD上方抛物线上一点,将直线PD沿直线AD翻折,交x轴于点M(4,0),求点P的坐标;(3)坐标平面内有两点E(,a+1),F(5,a+1),以线段EF为边向上作正方形EFGH.①若a=1,求正方形EFGH的边与抛物线的所有交点坐标;②当正方形EFGH的边与该抛物线有且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之差为时,求a的值.6.(2023•聊城)如图①,抛物线y=ax2+bx﹣9与x轴交于点A(﹣3,0),B(6,0),与y 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P是x轴上任意一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Q在抛物线上,若以点A,C,P,Q为顶点,AC为一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3)如图②,当点P(m,0)从点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时(点P与点A,B不重合),自点P分别作PE∥BC,交AC于点E,作PD⊥BC,垂足为点D.当m为何值时,△PED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三.三角形综合题(共1小题)7.(2023•临沂)如图,∠A=90°,AB=AC,BD⊥AB,BC=AB+BD.(1)写出AB与BD的数量关系.(2)延长BC到E,使CE=BC,延长DC到F,使CF=DC,连接EF.求证:EF⊥AB.(3)在(2)的条件下,作∠ACE的平分线,交AF于点H,求证:AH=FH.四.四边形综合题(共2小题)8.(2023•淄博)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小红以“矩形的旋转”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1)操作判断小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ABCD和CEFG拼成“L”形图案,如图①.试判断:△ACF的形状为 .(2)深入探究小红在保持矩形ABCD不动的条件下,将矩形CEFG绕点C旋转,若AB=2,AD=4.探究一:当点F恰好落在AD的延长线上时,设CG与DF相交于点M,如图②.求△CMF 的面积.探究二:连接AE,取AE的中点H,连接DH,如图③.求线段DH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9.(2023•东营)(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BD的中点,M是AB的中点,N是DC的中点.求证:∠PMN=∠PNM.(2)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如图②,延长图①中的线段AD交MN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线段BC交MN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EM=∠F.(3)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如图③,在△ABC中,AC<AB,点D在AC上,AD=BC,M是AB的中点,N是DC 的中点,连接MN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G,连接GD.若∠ANM=60°,试判断△CGD的形状,并进行证明.五.圆的综合题(共3小题)10.(2023•枣庄)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是的中点,过点C做射线BD的垂线,垂足为E.(1)求证:CE是⊙O的切线;(2)若BE=3,AB=4,求BC的长;(3)在(2)的条件下,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11.(2023•日照)在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的数学活动课上,小霞小组通过探究得出:在平面内,一组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请应用此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如图1,△ABC中,AB=AC,∠BAC=α(60°<α<180°).点D是BC边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到线段AE,连接BE.(1)求证:A,E,B,D四点共圆;(2)如图2,当AD=CD时,⊙O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求证:AC是⊙O的切线;(3)已知α=120°,BC=6,点M是边BC的中点,此时⊙P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直接写出圆心P与点M距离的最小值.12.(2023•济宁)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CB,BE切⊙O于点B,过点C作CF⊥OE交BE于点F,EF=2BF.(1)如图1,连接BD,求证:△ADB≌△OBE;(2)如图2,N是AD上一点,在AB上取一点M,使∠MCN=60°,连接MN.请问:三条线段MN,BM,D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3.(2023•泰安)如图,△ABC和△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CE=90°,点E在线段AC上,BC,DE相交于点F,连接BE,BD,作EH⊥BD,垂足为点H,交BC与点G.(1)若点H是BD的中点,求∠BED的度数;(2)求证:△EFG∽△BFD;(3)求证:=.七.相似形综合题(共2小题)14.(2023•济南)在矩形ABCD中,AB=2,AD=2,点E在边BC上,将射线A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交CD延长线于点G,以线段AE,AG为邻边作矩形AEFG.(1)如图1,连接BD,求∠BDC的度数和的值;(2)如图2,当点F在射线BD上时,求线段BE的长;(3)如图3,当EA=EC时,在平面内有一动点P,满足PE=EF,连接PA,PC,求PA+PC的最小值.15.(2023•菏泽)(1)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垂足为点G.求证:△ADE∽△DCF.【问题解决】(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延长BC到点H,使CH=DE,连接DH.求证:∠ADF=∠H.【类比迁移】(3)如图3,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11,DE=8,∠AED=60°,求CF的长.山东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较难题)知识点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一次函数的应用(共1小题)1.(2023•日照)要制作200个A,B两种规格的顶部无盖木盒,A种规格是长、宽、高都为20cm的正方体无盖木盒,B种规格是长、宽、高各为20cm,20cm,10cm的长方体无盖木盒,如图1.现有200张规格为40cm×40cm的木板材,对该种木板材有甲、乙两种切割方式,如图2.切割、拼接等板材损耗忽略不计.(1)设制作A种木盒x个,则制作B种木盒 (200﹣x) 个;若使用甲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y张,则使用乙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 (200﹣y) 张;(2)该200张木板材恰好能做成200个A和B两种规格的无盖木盒,请分别求出A,B 木盒的个数和使用甲,乙两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张数;(3)包括材质等成本在内,用甲种切割方式的木板材每张成本5元,用乙种切割方式的木板材每张成本8元.根据市场调研,A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a元,B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20﹣a)元,两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均不能低于7元,不超过18元.在(2)的条件下,两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分别定为多少元时,这批木盒的销售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答案】(1)(200﹣x),(200﹣y);(2)制作A种木盒100个,B种木盒100个;使用甲种方式切割的木板150张,使用乙种方式切割的木板50张;(3)A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18元,B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11元时,这批木盒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750元.【解答】解:(1)∵要制作200个A,B两种规格的顶部无盖木盒,制作A种木盒x个,故制作B种木盒(200﹣x)个;∵有200张规格为40cm×40cm的木板材,使用甲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y张,故使用乙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200﹣y)张;故答案为:(200﹣x),(200﹣y);(2)使用甲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y张,则可切割出4y个长、宽均为20cm的木板,使用乙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200﹣y)张,则可切割出8(200﹣y)个长为10cm、宽为20cm 的木板;设制作A种木盒x个,则需要长、宽均为20cm的木板5x个,制作B种木盒(200﹣x)个,则需要长、宽均为20cm的木板(200﹣x)个,需要长为10cm、宽为20cm的木板4(200﹣x)个;故,解得:,故制作A种木盒100个,制作B种木盒100个,使用甲种方式切割的木板150张,使用乙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50张;(3)∵用甲种切割方式的木板材每张成本5元,用乙种切割方式的木板材每张成本8元,且使用甲种方式切割的木板150张,使用乙种方式切割的木板材50张,故总成本为150×5+8×50=1150(元);∵两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均不能低于7元,不超过18元,∴,解得:7≤a≤18,设利润为w元,则w=100a+100(20﹣a)﹣1150,整理得:w=850+50a,∵50>0,∴w随a的增大而增大,故当a=18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850+50×18=1750(元),则此时B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20﹣×18=11(元),即A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18元,B种木盒的销售单价定为11元时,这批木盒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1750元.二.二次函数综合题(共5小题)2.(2023•淄博)如图,一条抛物线y=ax2+bx经过△OAB的三个顶点,其中O为坐标原点,点A(3,﹣3),点B在第一象限内,对称轴是直线x=,且△OAB的面积为18.(1)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求点B的坐标;(3)设C为线段AB的中点,P为直线O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CP,将△ACP沿CP 翻折,点A的对应点为A1.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1,P,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3x;(2)(6,6);(3)存在,P点坐标为(,)或(﹣,﹣)或(+6,+6)或(﹣+6,﹣+6).【解答】解:(1)∵对称轴为直线x=,∴﹣=,∴b=﹣a①,将点A(3,﹣3)代入y=ax2+bx,∴9a+3b=﹣3②,联立①②可得,a=,b=﹣3,∴函数的解析式为y=x2﹣3x;(2)设B(m,m2﹣3m),如图1,过A点作EF⊥y轴交于E点,过B点作BF⊥EF交于F点,∴△OAB的面积=•m(m2﹣3m+3+3)﹣3×3﹣(m﹣3)(m2﹣3m+3)=18,解得m=6或m=﹣3(舍),∴B(6,6);(3)存在点P,使得以A1,P,C,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A(3,﹣3),B(6,6),∴C(,),设直线OB的解析式为y=kx,∴6k=6,解得k=1,∴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设P(t,t),如图2,当BP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BC∥A1P,BC=A1P,∵AC=BC,∴AC=A1P,由对称性可知AC=A1C,AP=A1P,∴AP=AC,∴=,解得t=,∴P点坐标为(,)或(﹣,﹣);如图3,当BC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BP∥A1C,BP=A1C,由对称性可知,AC=A1C,∴BP=AC,∴=,解得t=+6或t=﹣+6,∴P(+6,+6)或(﹣+6,﹣+6);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或(﹣,﹣)或(+6,+6)或(﹣+6,﹣+6).3.(2023•东营)如图,抛物线过点O(0,0),E(10,0),矩形ABCD的边AB在线段OE 上(点B在点A的左侧),点C,D在抛物线上.设B(t,0),当t=2时,BC=4.(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当t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3)保持t=2时的矩形ABCD不动,向右平移抛物线,当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矩形的边有两个交点G,H,且直线GH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时,求抛物线平移的距离.【答案】(1)y=x2﹣x;(2)当t=1时,矩形ABCD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抛物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4个单位.【解答】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x﹣10),∵当t=2时,BC=4,∴点C的坐标为(2,﹣4),∴将点C坐标代入解析式得2a(2﹣10)=﹣4,解得:a=,∴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x;(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AE=OB=t,∴AB=10﹣2t,当x=t时,点C的纵坐标为t2﹣t,∴矩形ABCD的周长=2(AB+BC)=2[(10﹣2t)+(﹣t2+t)]=﹣t2+t+20=﹣(t﹣1)2+,∵﹣<0,∴当t=1时,矩形ABCD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如图,连接AC,BD相交于点P,连接OC,取OC的中点Q,连接PQ,∵t=2,∴B(2,0),∴A(8,0),∵BC=4.∴C(2,﹣4),∵直线GH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直线GH过点P,由平移的性质可知,四边形OCHG是平行四边形,∴PQ=CH,∵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P是AC的中点,∴P(5,﹣2),∴PQ=OA,∵OA=8,CH=PQ=OA=4,∴抛物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4个单位4.(2023•枣庄)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1,0),C(0,3)两点,并交x轴于另一点B,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M与y轴交于点D.(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点H是x轴上一动点,分别连接MH,DH,求MH+DH的最小值;(3)若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问在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D,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2x+3;(2)MH+DH的最小值为;(3)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得以D,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Q的坐标为(1,3)或(1,1)或(1,5).【解答】解:(1)∵抛物线y=﹣x2+bx+c经过A(﹣1,0),C(0,3)两点,∴,解得:,∴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x+3;(2)∵y=﹣x2+2x+3=﹣(x﹣1)2+4,∴顶点M(1,4),设直线AM的解析式为y=kx+d,则,解得:,∴直线AM的解析式为y=2x+2,当x=0时,y=2,∴D(0,2),作点D关于x轴的对称点D′(0,﹣2),连接D′M,D′H,如图,则DH=D′H,∴MH+DH=MH+D′H≥D′M,即MH+DH的最小值为D′M,∵D′M==,∴MH+DH的最小值为;(3)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得以D,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2)得:D(0,2),M(1,4),∵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设P(m,﹣m2+2m+3),∵抛物线y=﹣x2+2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设Q(1,n),当DM、PQ为对角线时,DM、PQ的中点重合,∴,解得:,∴Q(1,3);当DP、MQ为对角线时,DP、MQ的中点重合,∴,解得:,∴Q(1,1);当DQ、PM为对角线时,DQ、PM的中点重合,∴,解得:,∴Q(1,5);综上所述,对称轴上存在点Q,使得以D,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Q的坐标为(1,3)或(1,1)或(1,5).5.(2023•日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抛物线y=﹣ax2+5ax+2(a>0)交y轴于点C,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该抛物线于点D.(1)求点C,D的坐标;(2)当时,如图1,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P 为直线AD上方抛物线上一点,将直线PD沿直线AD翻折,交x轴于点M(4,0),求点P的坐标;(3)坐标平面内有两点E(,a+1),F(5,a+1),以线段EF为边向上作正方形EFGH.①若a=1,求正方形EFGH的边与抛物线的所有交点坐标;②当正方形EFGH的边与该抛物线有且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之差为时,求a的值.【答案】(1)C(0,2),D(5,2);(2);(3)①(1,6),(4,6),(5,2);②a=0.5.【解答】解:(1)在y=﹣ax2+5ax+2(a>0)中,当x=0时,y=2,∴C(0,2),∵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5ax+2(a>0),∴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该抛物线于点D,∴C、D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D(5,2);(2)当时,抛物线解析式为,当y=0时,,解得x=﹣1或x=6,∴A(﹣1,0),如图,设DP上与点M关于直线AD对称的点为N(m,n),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AN=AM,DN=DM,,∴3m+n=12,∴n=12﹣3m∴m2+2m+1+144﹣72m+9m2=25,∴m2﹣7m+12=0,解得m=3或m=4(舍去),∴n=12﹣3m=3,∴N(3,3),设直线DP的解析式为y=kx+b1,∴,解得,∴直线DP的解析式为,联立,解得或,∴P(,);(3)①当a=1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x2+5x+2,E(1,2),F(5,2),∴EH=EF=FG=4,∴H(1,6),G(5,6),当x=1时,y=﹣12+5×1+2=6,∴抛物线y=﹣x2+5x+2 恰好经过H(1,6);∵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由对称性可知抛物线经过(4,6),∴点(4,6)为抛物线与正方形的一个交点,又∵点F与点D重合,∴抛物线也经过点F(5,2);综上所述,正方形EFGH的边与抛物线的所有交点坐标为(1,6),(4,6),(5,2);②如图,当抛物线与GH、GF分别交于T、D时,∵当正方形EFGH的边与该抛物线有且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之差为,∴点T的纵坐标为2+2.5=4.5,∴,∴a2+1.5a﹣1=0,解得a=﹣2(舍去)或a=0.5;如图,当抛物线与GH、EF分别交于T、S,∵当正方形EFGH的边与该抛物线有且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之差为,∴,解得a=0.4(舍去,因为此时点F在点D下方)如图,当抛物线与EH、EF分别交于T、S,∵当正方形EFGH的边与该抛物线有且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到x轴的距离之差为,∴﹣a()2+5a•+2=a+1+2.5,解得或(舍去);当时,y=﹣ax2+5ax+2=6.25a+2,当时,6.25a+2>6+a﹣,∴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0.5.6.(2023•聊城)如图①,抛物线y=ax2+bx﹣9与x轴交于点A(﹣3,0),B(6,0),与y 轴交于点C,连接AC,BC.点P是x轴上任意一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Q在抛物线上,若以点A,C,P,Q为顶点,AC为一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求点Q的坐标;(3)如图②,当点P(m,0)从点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时(点P与点A,B不重合),自点P分别作PE∥BC,交AC于点E,作PD⊥BC,垂足为点D.当m为何值时,△PED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答案】(1)y=;(2)Q(3,﹣9)或(,9)或(,9);(3)当m=时,△PDE的面积最大值为:.【解答】解:(1)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3)(x﹣6),∴﹣9=a•3×(﹣6),∴a=,∴y=(x+3)(x﹣6)=;(2)如图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由对称性可得Q1(3,﹣9),当y=9时,=9,∴x=,∴Q2(,9),Q3(,9),综上所述:Q(3,﹣9)或(,9)或(,9);(3)设△PED的面积为S,由题意得:AP=m+3,BP=6﹣m,OB=6,OC=9,AB=9.∴BC==3,∵sin∠PBD=,∴,∴PD=,∵PE∥BC,∴△APE∽△ABC,∠EPD=∠PDB=90°,∴,∴,∴PE=,∴S=PE•PD=(m+3)(6﹣m)=﹣,∴当m=时,S最大=,∴当m=时,△PDE的面积最大值为:.三.三角形综合题(共1小题)7.(2023•临沂)如图,∠A=90°,AB=AC,BD⊥AB,BC=AB+BD.(1)写出AB与BD的数量关系.(2)延长BC到E,使CE=BC,延长DC到F,使CF=DC,连接EF.求证:EF⊥AB.(3)在(2)的条件下,作∠ACE的平分线,交AF于点H,求证:AH=FH.【答案】(1)结论:AB=(+1)BD.理由见解析部分;(2)(3)证明见解析部分.【解答】(1)解:结论:AB=(+1)BD.理由:在BC上取一点T,使得BT=BD,连接DT,AT.设AB=AC=a,则BC=a.∵∠BAC=90°,AB=AC,∴∠ABC=∠ACB=45°,∵BD⊥AB,∴∠ABD=90°,∴∠DBT=45°,∵BD=BT,∴∠BDT=∠BTD=67.5°,∵BC=AB+BD=AC+BD=BT+AC,∴CT=CA=a,∴BD=BT=BC﹣CT=a﹣a,∴==+1,∴AB=(+1)BD;(2)证明:如图2中,在△BCD和△ECF中,,∴△BCD≌△ECF(SAS),∴∠CBD=∠E=45°,BD=EF,∴BD∥EF,∵BD⊥AB,∴EF⊥AB;(3)证明:延长CH交EF的延长线于点J.∵∠ACE=180°﹣∠ACB=135°,CH平分∠ACE,∴∠ACH=∠ECH=67.5°,∵∠ACB=∠E=45°,∴AC∥EJ,∴∠J=∠ACH=∠ECJ=67.5°,∴CE=EJ=CB,∵BC=BD+AB,EJ=EF+FJ,∴FJ=AB=AC,∵∠AHC=∠FHJ,∠ACH=∠J,∴△ACH≌△FJH(AAS),∴AH=FH.四.四边形综合题(共2小题)8.(2023•淄博)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小红以“矩形的旋转”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1)操作判断小红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矩形纸片ABCD和CEFG拼成“L”形图案,如图①.试判断:△ACF的形状为 等腰直角三角形 .(2)深入探究小红在保持矩形ABCD不动的条件下,将矩形CEFG绕点C旋转,若AB=2,AD=4.探究一:当点F恰好落在AD的延长线上时,设CG与DF相交于点M,如图②.求△CMF 的面积.探究二:连接AE,取AE的中点H,连接DH,如图③.求线段DH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答案】(1)等腰直角三角形;(2)探究一:;探究二:DH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解答】解:(1)在Rt△ABC中,AC=,在Rt△CFG中,CF=,∵AB=GF,BC=CG,∴AC=CF,∴△ACF是等腰三角形,∵AB=GF,∠FGC=∠ABC=90°.BC=CG,∴△ABC≌△FGC(SAS),∴∠ACG=∠GFC,∵∠GCF+∠GFC=90°,∴∠ACG+∠GCF=90°,∴∠ACF=90°,∴△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探究一:∵CD=GF,∠FMG=∠DMC,∠G=∠CDF=90°,∴△CDM≌△FGM(AAS),∴CM=MF,∵AC=CF,CD⊥AF,∴AD=DF,∵AB=CD=2,AD=DF=4,∴DM=4﹣CM,在Rt△CDM中,CM2=CD2+DM2,∴CM2=22+(4﹣CM)2,解得CM=,∴MF=,∴△CMF的面积=2×=;探究二:连接DE,取DE的中点P,连接HP,取AD、BC的中点为M、N,连接MN,MH,NH,∵H是AE的中点,∴MH∥DE,且MH=DE,∵CD=CE,∴CP⊥DE,DP=PE,∵MH∥DP,且MH=DP,∴四边形MHPD是平行四边形,∴MD=HP,MD∥HP,∵AD∥BC,MD=CN,∴HP∥CN,HP=CN,∴四边形HNCP是平行四边形,∴NH∥CP,∴∠MHN=90°,∴H点在以MN为直径的圆上,设MN的中点为T,∴DT==,∴DH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方法二:设AC的中点为T,连接HT,∵HT是△ACE的中位线,∴HT=CE=1,∴H在以T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DT==,∴DH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9.(2023•东营)(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D=BC,P是对角线BD的中点,M是AB的中点,N是DC的中点.求证:∠PMN=∠PNM.(2)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如图②,延长图①中的线段AD交MN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线段BC交MN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EM=∠F.(3)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如图③,在△ABC中,AC<AB,点D在AC上,AD=BC,M是AB的中点,N是DC 的中点,连接MN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G,连接GD.若∠ANM=60°,试判断△CGD的形状,并进行证明.【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答】(1)证明:∵P是BD的中点,N是DC的中点,∴PN是△BCD的中位线,PM是△ABD的中位线,∴PN=BC,PM=AD,∵AD=BC,∴PM=PN,∴∠PMN=∠PNM;(2)证明:由(1)知,PN是△BDC的中位线,PM是△ABD的中位线,∴PN∥BC,PM∥AD,∴∠PNM=∠F,∠PMN=∠AEM,∵∠PNM=∠PMN,∴∠AEM=∠F;(3)解:△CGD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③,取BD的中点P,连接PM、PN,∵N是CD的中点,M是AB的中点,∴PN是△BCD的中位线,PM是△ABD的中位线,∴PN ∥BC ,PN =BC ,PM ∥AD ,PM =AD ,∵AD =BC∴PM =PN ,∴∠PNM =∠PMN ,∵PM ∥AD ,∴∠PMN =∠ANM =60°,∴∠PNM =∠PMN =60°,∵PN ∥BC ,∴∠CGN =∠PNM =60°,又∵∠CNG =∠ANM =60°,∴△CGN 是等边三角形.∴CN =GN ,又∵CN =DN ,∴DN =GN ,∴∠NDG =∠NGD =CNG =30°,∴∠CGD =∠CGN +∠NGD =90°,∴△CGD 是直角三角形.五.圆的综合题(共3小题)10.(2023•枣庄)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是的中点,过点C 做射线BD 的垂线,垂足为E .(1)求证:CE 是⊙O 的切线;(2)若BE =3,AB =4,求BC 的长;(3)在(2)的条件下,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答案】(1)证明见解答.(2)BC的长为2.(3)阴影部分的面积为.【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OC,∵点C是的中点,∴,∴∠ABC=∠EBC,∵OB=OC,∴∠ABC=∠OCB,∴∠EBC=∠OCB,∴OC∥BE,∵BE⊥CE,∴半径OC⊥CE,∴CE是⊙O的切线.(2)解:如图,连接AC,∵AB为⊙O的直径,∴∠ACB=90°,∴∠ACB=∠CEB=90°,∵∠ABC=∠EBC,∴△ACB∽△CEB,∴,∴,∴.答:BC的长为2.(3)解:如图,连接OD、CD,∵AB=4,∴OC=OB=2,在Rt△BCE中,,∴,∴∠CBE=30°,∴∠COD=60°,∴∠AOC=60°,∵OC=OD,∴△COD是等边三角形,∴∠CDO=60°,∴∠CDO=∠AOC,∴CD∥AB,∴S△COD=S△CBD,∴.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1.(2023•日照)在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的数学活动课上,小霞小组通过探究得出:在平面内,一组对角互补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请应用此结论,解决以下问题:如图1,△ABC中,AB=AC,∠BAC=α(60°<α<180°).点D是BC边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到线段AE,连接BE.(1)求证:A,E,B,D四点共圆;(2)如图2,当AD=CD时,⊙O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求证:AC是⊙O的切线;(3)已知α=120°,BC=6,点M是边BC的中点,此时⊙P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直接写出圆心P与点M距离的最小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答】(1)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AD,∠DAE=α,∴∠BAC=∠DAE,∴∠BAC﹣∠BAD=∠DAE﹣∠BAD,即∠BAE=∠CAD,又∵AB=AC,∴△ABE≌△ACD(SAS),∴∠AEB=∠ADC,∵∠ADC+∠ADB=180°,∴∠AEB+∠ADB=180°,∴A、B、D、E四点共圆;(2)证明:如图所示,连接OA,OD,∵AB=AC,AD=CD,∴∠ABC=∠ACB=∠DAC,∵⊙O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AOD=2∠ABC,∴∠AOD=2∠ABC=2∠DAC,∵OA=OD,∴∠OAD=∠ODA,∵∠OAD+∠ODA+∠AOD=180°,∴2∠DAC+2∠OAD=180°,∴∠DAC+∠OAD=90°,即∠OAC=90°,∴OA⊥AC,又∵OA是⊙O的半径,∴AC是⊙O的切线;(3)解:如图所示,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G、F,连接AM,PM,如图:∵AB=AC,∠BAC=120°,∴∠ABC=∠ACB=30°,∵点M是边BC的中点,∴,AM⊥BC,∴,,在Rt△BGF中,,∴FM=BM﹣BF=3﹣2=1,∵⊙P是四边形AEBD的外接圆,∴点P一定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点P在直线GF上,∴当MP⊥GF时,PM有最小值,∴∠PFM=∠BFG=90°﹣∠ABC=60°,在Rt△MPF中,PM=MF•sin∠PFM=1×sin60°=,∴圆心P与点M距离的最小值为.12.(2023•济宁)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CB,BE切⊙O于点B,过点C作CF ⊥OE交BE于点F,EF=2BF.(1)如图1,连接BD,求证:△ADB≌△OBE;(2)如图2,N是AD上一点,在AB上取一点M,使∠MCN=60°,连接MN.请问:三条线段MN,BM,DN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答;(2)MN=BM+DN,理由见解答.【解答】(1)证明:∵CF⊥OE,OC是半径,∴CF是圆O的切线,∵BE是圆O的切线,∴BF=CF,∵EF=2BF,∴EF=2CF,sin E==,∴∠E=30°,∠EOB=60°,∵CD=CB,∴=,∴OC⊥BD,∵AB是直径,∴∠ADB=90°=∠EBO,∵∠E+∠EBD=90°,∠ABD+∠EBD=90°,∴∠E=∠ABD=30°,∴AD=BO=AB,∴△ABD≌△OEB(AAS);(2)解:MN=BM+DN,理由如下:延长ND至H使得DH=BM,连接CH,BD,如图2所示,∵∠CBM+∠NDC=180°,∠HDC+∠NDC=180°,∴∠HDC=∠MBC,∵CD=CB,DH=BM,∴△HDC≌△MBC(SAS),∴∠BCM=∠DCH,CM=CH,由(1)可得∠ABD=30°,∵AB是直径,∴∠ADB=90°,∴∠DCB=180°﹣∠A=120°,∵∠MCN=60°,∴∠BCM+∠NCD=120°﹣∠NCM=120°﹣60°=60°,∴∠DCH+∠NCD=∠NCH=60°,∴∠NCH=∠NCM,∵NC=NC,∴△CNH≌△CNM(SAS),∴NH=MN,∴MN=DN+DH=DN+BM,∴MN=BM+DN.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1小题)13.(2023•泰安)如图,△ABC和△CDE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CE=90°,点E在线段AC上,BC,DE相交于点F,连接BE,BD,作EH⊥BD,垂足为点H,交BC与点G.(1)若点H是BD的中点,求∠BED的度数;(2)求证:△EFG∽△BFD;(3)求证:=.【答案】(1)60°;(2)证明过程详见解答;(3)证明过程详见解答.【解答】(1)解:∵△ABC、△CDE是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BC=45°,∠CED=∠CDE=45°,∴∠CFE=180°﹣∠ACB﹣∠CED=90°,∴EF=DF=DE,∵BH=DH,EH⊥BD,∴BE=DE,∴EF=BE,∴cos∠BED=,∴∠BED=60°;(2)证明:由(1)得:∠CFE=90°,∴CF⊥DE,∴∠BFD=∠EFG=∠BHE=90°,∵∠BGH=∠EGF,∴∠DBF=∠FEG,∴△EFG∽△BFD;(3)证明:如图,作BQ∥AC,交EH的延长线于点Q,∴△BGQ∽△CGE,∴,∠Q=∠CEH,∠QBE=∠AEB,∴,设∠DBF=DEH=α,由(1)知:BC是DE的垂直平分线,∴BE=BD,∴∠EBF=∠DBF=α,∴∠AEB=∠ACB+∠EBF=45°+α,∠CEH=∠CED+∠FEG=45°+α,∴∠AEB=∠CEH,∴∠Q=∠QBE,∴BE=EQ,∴=.七.相似形综合题(共2小题)14.(2023•济南)在矩形ABCD中,AB=2,AD=2,点E在边BC上,将射线A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交CD延长线于点G,以线段AE,AG为邻边作矩形AEFG.(1)如图1,连接BD,求∠BDC的度数和的值;(2)如图2,当点F在射线BD上时,求线段BE的长;(3)如图3,当EA=EC时,在平面内有一动点P,满足PE=EF,连接PA,PC,求PA+PC 的最小值.【答案】(1)∠BDC=60°,;(2);(3)4.【解答】解:(1)∵矩形ABCD中,AB=2,,∴∠C=90°,CD=AB=2,,∴,∴∠BDC=60°,∵∠ABE=∠BAD=∠EAG=∠ADG=90°,∴∠EAG﹣∠EAD=∠BAD﹣∠EAD,即∠DAG=∠BAE,∴△ADG∽△ABE,∴;(2)如图2,过点F作FM⊥CG于点M,∵∠ABE=∠AGF=∠ADG=90°,AE=GF,∴∠BAE=∠DAG=∠CGF,∠ABE=∠GMF=90°,∴△ABE≌△GMF(AAS),∴BE=MF,AB=GM=2,∴∠MDF=∠BDC=60°,FM⊥CG,∴,∴,设DM=x,则,∴DG=GM+MD=2+x,由(1)可知:,∴,解得x=1,∴;(3)如图3,连接AC,将△AEP绕点E顺时针旋转120°,EA与EC重合,得到△CEP',连接PP',矩形ABCD中,AD=BC=,AB=2,∴tan∠ACB==,∴∠ACB=30°,∴AC=2AB=4,∵EA=EC,∴∠EAC=∠ACE=30°,∠AEC=120°,∴∠ACG=∠GAC=90°﹣30°=60°,∴△AGC是等边三角形,AG=AC=4,∴PE=EF=AG=4,∵将△AEP绕点E顺时针旋转120°,EA与EC重合,得到△CEP',∴PA=P'C,∠PEP'=120°,EP=EP'=4,∴,∴当点P,C,P′三点共线时,PA+PC的值最小,此时为.15.(2023•菏泽)(1)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垂足为点G.求证:△ADE∽△DCF.【问题解决】(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延长BC到点H,使CH=DE,连接DH.求证:∠ADF=∠H.【类比迁移】(3)如图3,在菱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BC上,AE=DF=11,DE=8,∠AED=60°,求CF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3.【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C=∠ADE=90°,∴∠CDF+∠DFC=90°,∵AE⊥DF,∴∠DGE=90°,∴∠CDF+∠AED=90°,∴∠AED=∠DFC,∴△ADE∽△DCF;(2)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D∥BC,∠ADE=∠DCF=90°,∵AE=DF,∴Rt△ADE≌Rt△DCF(HL),∴DE=CF,∵CH=DE,∴CF=CH,∵点H在BC的延长线上,∴∠DCH=∠DCF=90°,又∵DC=DC,∴△DCF≌△DCH(SAS),∴∠DFC=∠H,∵AD∥BC,∴∠ADF=∠DFC,∴∠ADF=∠H;(3)解:如图3,延长BC至点G,使CG=DE=8,连接DG,∵四边形ABCD是菱形,∴AD=DC,AD∥BC,∴∠ADE=∠DCG,∴△ADE≌△DCG(SAS),∴∠DGC=∠AED=60°,AE=DG,∵AE=DF,∴DG=DF,∴△DFG是等边三角形,∴FG=DF=11,∵CF+CG=FG,∴CF=FG﹣CG=11﹣8=3,即CF的长为3.。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评课稿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评课稿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评课稿一、引言《二次函数》是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该章节,学生能够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像特征,进而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本篇评课稿将对《二次函数》这一章节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教材设计和教学策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二、教材设计评价1. 教材内容梳理《二次函数》这一章节设计得较为严谨,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一般式表达; - 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如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 - 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比较; - 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内容难度适中教材设置的内容难度适中,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

首先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基本表达式,让学生对二次函数有一个初步了解。

然后结合图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接着比较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二次函数的特点。

最后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提高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应用能力。

3. 知识扩展不足教材在内容设计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是缺少相关知识的扩展。

例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零点问题以及与其他函数的组合等内容都可以进一步拓展和应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评价1. 探索引导教学《二次函数》这一章节采用了探索引导教学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发现顶点的位置与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关系等等。

这种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例分析与讨论教材和课堂教学中设置了一些实例分析与讨论的环节,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时,可以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对称性和开口方向,进而理解对称轴和开口情况的变化规律。

3. 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教材设计了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例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二次函数》教案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二次函数》教案

2024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1《二次函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培养学生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从图像和解析式两个方面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为后续学习二次方程和二次不等式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函数思维。

但在二次函数方面,学生可能对函数图像的解读、对称性、顶点坐标的求解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2.能够从实际问题中识别二次函数模型,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征。

2.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对称性、顶点坐标、开口方向等。

3.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

2.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3.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4.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

2.制作二次函数图像的课件,用于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3.准备一些关于二次函数性质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模型。

例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问题。

2.呈现(15分钟)展示二次函数图像的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顶点、开口方向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发现二次函数的性质。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4《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章“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第4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应用。

同时,运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2.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的练习题。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抛物线形的跳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个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讲解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以及如何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有答案)中考数学压轴题必做(经典)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有答案)中考数学压轴题必做(经典)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目背景07 年课改后,最后一题宽泛为抛物线和几何结合(主若是与三角形结合)的代数几何综合题,计算量较大。

几何题可能想许久都不能够动笔,而代数题则能够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就让很多考生能够拿到一些步骤分。

因此,课改此后,武汉市数学中考最后一题相对来说要比以前简单很多,而这也吻合教育部要求给学生减少负担的主旨,因此也会连续下去。

要做好这最后一题,主若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找到的简略的计算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加强自己的观察力,二是需要在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好的算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最后就是培养计算的耐心,做到计算又快又准。

题型解析题目解析及对考生要求(1)第一问平时为求点坐标、解析式:本小问要修业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属于送分题。

(2)第二问为代数几何综合题,题型不固定。

解题偏代数,要修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函数的平移,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要修业生有较好的计算能力,能够把题目中所给的几何信息进行转变,获取相应的点坐标,再进行相应的代数计算。

(3)第三问为几何代数综合,题型不固定。

解题偏几何,要修业生能够对题目所给条件进行转变,合理设参数,将点坐标转变成相应的线段长,再依照题目条件合理构造相似、全等,也许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将这些线段与题目成立起联系,再进行相应计算求解,此处要修业生能够熟练运用韦达定理,本小问综合性较强。

在我们解题时,经常有一些几何条件,我们直接在坐标系中话不是很好用,这时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相应的条件转变,变成方便我们使用的条件,以下为两种常有的条件转变思想。

1、遇到面积条件: a. 不规则图形先进行切割,变成规则的图形面积; b. 在第一步变化后仍不是很好使用时,依照同底等高,也许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性质,将面积进行转变; c. 当面积转变成一边与坐标轴平行时,以这条边为底,依照面积公式转变成线段条件。

2、遇到角度条件:找到所有与这些角相等的角,以这些角为基础构造相似、全等也许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转变成线段条件。

一元二次方程较难(60)-老师用

一元二次方程较难(60)-老师用

一元二次方程较难(60)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ax x 10-+=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可知a≠0,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由有实数根得△=b 2-4ac=1-4a≥0,解得因此可知a 的取值范围为a≠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题关键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判断△=b 2-4ac 的值即可.注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十数根; 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如图,将图甲表示的正方形纸片剪成四块,恰好拼成图乙表示的矩形.若=1x ,则 y 等于( )A.B. C. D.【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依题意得(x +y )2=y (y +x +y ), 而x =1, ∴y 2-y -1=0,∴y y 不能为负,∴y 故选B .【点睛】此题是一个信息题目,首先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会根据题目隐含条件找到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3.已知a≥2,m 2﹣2am+2=0,n 2﹣2an+2=0,则(m ﹣1)2+(n ﹣1)2的最小值是( ) A. 6 B. 3 C. ﹣3 D. 0 【答案】A【解析】已知m 2﹣2am+2=0,n 2﹣2an+2=0,可得m ,n 是关于x 的方程x 2﹣2ax+2=0的两个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m+n=2a ,mn=2,再由(m ﹣1)2﹣1)2=m 2﹣2m+1+n 2﹣2n+1=(m+n )2﹣2mn ﹣2(m+n )+2=4a 2﹣4﹣4a+2=4(a )2﹣3,因a≥2a=2时,(m 2+(n ﹣1)2有最小值,即(m ﹣1)2+(n ﹣1)2的最小值=4(a 2-3=4(22﹣3=6,故选A . 4.已知 ,则 的值是( )A. -2B. 3C. -2或3D. -2且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先移项得 ,即( ) ,然后根据“十字相乘法”可得 ,由此解得 =-2(舍去)或 . 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高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把其中的一部分看做一个整体,构造出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5.到2013底,我县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某校2011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450元,2013年发放的金额为625元.设每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 )A. 450(1+x )2=625B. 450(1+x )=625C. 450(1+2x )=625D. 625(1+x )2=45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每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2012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450(1+x )元,2013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450(1+x )2元,由题意,得:450(1+x )2=625. 故选:A .6.某企业因春节放假,二月份产值比一月份下降20%,春节后生产呈现良好上升势头,四月份比一月份增长15%,设三、四月份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120%1115%x -+=+ B. ()()2115%1120%x ++=- C. ()()2120%1115%x -+=+ D. ()()2115%1120%x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二月份的产值为(1-20%),然后根据平均增长率为x 可知四月份的产值是()()2120%1x -+,再根据四月比一月增长15%,可知()()2120%1115x -+=+%.故选:A7.某县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全县学校的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改造和更新.2014年县政府已投资5亿元人民币,若每年投资的增长率相同,预计2016年投资7.2亿元人民币,那么每年投资的增长率为( )A. 20%B. 40%C. -220%D. 2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每年投资的增长率为x , 根据题意,得:5(1+x )2=7.2, 解得:x 1=0.2=20%,x 2=﹣2.2(舍去), 故每年投资的增长率为为20%.故选:D.8.股票每天的涨、跌幅均不超过10%,即当涨了原价的10%后,便不能再涨,叫涨停;当跌了原价的10%后,便不能再跌,叫跌停.已知一支股票某天跌停,之后两天时间又张回到原价,若这两天此股票股价的平均增长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股票的一次跌停到原来价格的90%,再从90%涨到原来的价格,且涨幅不超过10%,这样上涨到原来价格,x表示平均增长率,可得90%(1+x)2=1故选:A9.方程(x-2)2=3(x-2)的根是()A. 2B. -2C. 2或-2D. 2或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先移项可得(x-2)2-3(x-2)=0,再提公因式分解因式可得(x-2)(x-2-3)=0,解得x=2或x=5.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关键是先要对方程移项,再根据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最后根据ab=0的形式的方程,可知a=0或b=0,或a=0且b=0,然后求解即可.10.设m是整数,关于x的方程mx2—(m—1)x+1=0有有理根,则方程的根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及图象中考考点分析对函数的考查内容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图像的性质与特征、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等。

考查的形式有选择、填空和解答。

其中函数型综合解答题的分值较大。

函数型综合题主要有:几何与函数相结合型、坐标与几何方程与函数相结合型综合问题,历来是各地中考试题中的热点题型.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建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方程的有关理论的综合.解题时要注意函数的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数信息的相互转化.例如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相应方程的根;点在函数图象上即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等.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中考命题的主要考查对象,由于这类题型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较好的区分度,因此是中考的热点题型,压轴题的主要来源,并且长盛不衰,年年有新花样.【例题精选】:例1:∆ABC 的边AB=6,BC=4,CA=3,在AB 边上取一点M ,设AM=x ,过M 作MP//CA 交BC 于P ,作MQ//BC 交AC 于Q 。

求四边形MPCQ 的周长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分析:题目的关键是将四边形PMQC 的边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由题意看出只有通过相似求出各边才行,因为有平行线就有相似形。

解:∵MQ//BC ,∴M QB CA M A B=,∴M Q x M Q x4623==,又∵PM//AC ,∴PMx PM x 36662=-=-,∴yx x =⨯+-⎛⎝ ⎫⎭⎪22362∴ y x =+136x 的取值范围为(06<<x )。

说明:x 的取值范围,要考虑图形中M 点在AB 边上运动,因此AM 的长度应当大于0而小于6。

考虑自变量取值范围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2.已知函数22y x x c =++的图象与x 轴的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12x x ,,且222122x x c c +=-,求c 及1x ,2x 的值.解:令0y =,即220x x c ++=,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时,该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 此时2240c ->即1c <. 由已知12122x x x x c +=-⎧⎨=⎩ ,∵ 222122x x c c +=-, ∴ ()22121222x x x x c c +-=-,∴()22222c c c --=- ,∴ 24c =,∴122,2c c =-=(舍去).当2c =-时,2220x x +-=,解得1211x x =-+=-综上:2c =-,1211x x =-+=-为所求.例3.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c bx x =++2有两个实数根21,x x ,且满足01>x ,112>-x x .相关链接 :若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的两根,则1212b c x x x x aa+=-=,.(1)试证明0>c ; (2)证明)2(22c b b +>;(3)对于二次函数c bx x y ++=2,若自变量取值为0x ,其对应的函数值为0y ,则当100x x <<时,试比较0y 与1x 的大小.解:(1)将已知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0)1(2=+-+c x b x∵ 21,x x 是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 )1(21--=+b x x ,c x x =⋅21 而01,0121>+>>x x x ∴0>c(2)212122124)()(x x x x x x -+=-1424)1(22+--=--=c b b c b ∵ 112>-x x ∴ 1)(212>-x x于是11422>+--c b b ,即0422>--c b b ∴ )2(22c b b +> (3)当100x x <<时,有10x y >∵ c bx x y ++=0200,1121x c bx x =++∴ )(12102010c bx x c bx x x y ++-++=-))((1010b x x x x ++-=∵ 100x x << ∴ 010<-x x 又∵ 112>-x x ∴ 112+>x x ,12121+>+x x x ∵ )1(21--=+b x x ∴ 12)1(1+>--x b 于是021<+b x ∵ 100x x << ∴ 010<++b x x由于010<-x x ,010<++b x x ,∴ 0))((1010>++-b x x x x ,即010>-x y ∴ 当100x x <<时,有10x y >例4. 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C 、D 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对对称点,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B 、D . (1)求D 点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值大于二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分析与解答 (1)由图可得C (0,3).∵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且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A (-3,0)、B (1,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1x =-,D 点的坐标为(-2,3). (2)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D (-2,3)、B (1,0)代入解析式,可得230k b k b -+=⎧⎨+=⎩,解得1,1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y x =-+.(3)当21xx <->或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二次函数的值.说明:本例是一道纯函数知识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的对称性、对称点坐标的求法、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等. 例5. 如图2-4-21,二次函数2(0)yax bx c a =++≠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坐标为(-1,0),点C (0,5)、D (1,8)在抛物线上,M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MCB 的面积.分析与解答 第(1)问,已知抛物线上三个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其解析式.第(20问,△MCB 不是一个特殊三角形,我们可利用面积分割的方法转化成特殊的面积求解.(1)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ax bx c=++,根据题意,得058a b c c a b c -+=⎧⎪=⎨⎪++=⎩,解之,得145a b c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5yx x =-++.(2)∵C 点的坐标为(0,5).∴OC =5.令0y =,则2450x x -++=,解得121,5x x =-=.∴B 点坐标为(5,0).∴OB =5. ∵2245(2)9y x x x =-++=--+,∴顶点M 坐标为(2,9).过点M 用MN ⊥AB 于点N ,则ON =2,MN =9. ∴11(59)9(52)551522MCB BNM OBC OCMN S S S S ∆∆∆=+-=+⨯⨯--⨯⨯=梯形说明:以面积为纽带,以函数图象为背景,结合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而产生的函数图象与图形面积相结合型综合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相关线段的长与恰当的点的坐标联系起来,必要时要会灵活将待求图形的面积进行分割,转化为特殊几何图形的面积求解. 例6. 已知抛物线2(4)24yx m x m =-+-++与x轴交于1(,0)A x 、2(,0)B x ,与y 轴交于点C ,且1x 、2x 满足条件1212,20x x x x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能否找到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使y 轴恰好平分△CPQ 的面积?求出k 、b 所满足的条件. 解答(1)∵△=22(4)4(24)320m m m -++=+>,∴对一切实数m ,抛物线与x 轴恒有两个交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124x x m +=-…①,12(24)x x m =-+…图2-4-21②.由已知有1220x x +=…③.③-①,得2124,228.x m x x m =-=-=- 由②得(28)(4)(24)m m m --=-+.化简,得29140m m -+=.解得121122,7.2,4,2m m m x x ====-=当时,满足12x x <.当27m =时,126,3x x ==-,不满足12x x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8yx x =--+.(2)如图2-4-22,设存在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交于点P 、Q ,使y 轴平分△CPQ 的面积,设点P 的横坐标为Q x ,直线与y 轴交于点E .∵1122PCE QCE P QS S CE x CE x ∆∆==∙∙=∙∙,∴P Qx x =,由y 轴平分△CPQ 的面积得点P 、Q 在y 轴的两侧,即PQx x =-,∴0PQ x x +=,由228y kx by x x =+⎧⎨=--+⎩得2(2)80x k x b +++-=.又∵P x 、Q x 是方程2(2)80x k x b +++-=的两根,∴(2)0P Q x x k +=-+=,∴2k =-.又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当28k b =-<且时,直线y kx b =+与抛物线的交点P 、Q ,使y 轴能平分△CPQ 的面积.故2(8)y x b b =-+<.说明 本题是一道方程与函数、几何相结合的综合题,这类题主要是以函数为主线.解题时要注意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图象信息与方程的代信息相互转化.例如:二次函数与x 轴有交点.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旗号有实数根,并且其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相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点在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就满足该函数解析式等.例7. 例13. 已知:抛物线y=ax2+bx+c 经过原点(0,0)和A (1,-3),B (-1,5)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以OC 为直径作⊙M ,如果过抛物线上一点P 作⊙M 的切线PD ,切点为D ,且与y 轴的正半轴交点为E ,连接MD ,已知E 点的坐标为(0,m ),求四边形EOMD 的面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延长DM 交⊙M 于点N ,连接ON ,OD ,当点P 在(2)的条件下运动到什么位置时,能使得四边形EOMD 和△DON 的面积相等,请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解:(1)∵抛物线过O (0,0),A (1,-3),B (-1,5)三点,图2-4-21∴{c=0a+b+c=-3a-b+c=5, 解得{a=1b=-4c=0;∴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 ;(2)抛物线y=x2-4x 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C (4,0),连接EM ;∴⊙M 的半径为2,即OM=DM=2; ∵ED 、EO 都是⊙M 的切线,∴EO=ED ,△EOM ≌△EDM ;∴S 四边形EOMD=2S △OME=2³12OM •OE=2m ; (3)设点D 的坐标为(x0,y0),∵S △DON=2S △DOM=2³12OM ³y0=2y0,当S 四边形EOMD=S △DON 时,即2m=2y0,m=y0; ∵m=y0,ED ∥x 轴, 又∵ED 为切线,∴D 点的坐标为(2,2);∵P 在直线ED 上,故设P 点的坐标为(x ,2), ∵P 在抛物线上, ∴2=x2-4x , 解得x=2±6;∴P (2+6,2)或P (2-6,2)为所求.例8. 如图9,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函数m y x=(0x >,m 是常数)的图象经过(14)A ,,()B a b ,,其中1a >.过点A 作x 轴垂线,垂足为C ,过点B 作y 轴垂线,垂足为D ,连结A D ,D C ,C B .(1)若ABD △的面积为4,求点B 的坐标;(2)求证:D C A B ∥;(3)当A D B C =时,求直线A B 的函数解析式.(1)解: 函数(0m y x x=>,m是常数)图象经过(14)A ,,4m ∴=.设B D A C ,交于点E ,据题意,可得B 点的坐标为4a a ⎛⎫ ⎪⎝⎭,,D 点的坐标为40a ⎛⎫ ⎪⎝⎭,,E 点的坐标为41a ⎛⎫ ⎪⎝⎭,, 1a > ,D B a ∴=,44A E a=-.由ABD △的面积为4,即14442a a ⎛⎫-= ⎪⎝⎭,得3a =,∴点B 的坐标为433⎛⎫ ⎪⎝⎭,.图9(2)证明:据题意,点C 的坐标为(10),,1D E =,1a > ,易得4E Ca=,1BEa =-, 111B E a a D E-∴==-,4414AEa a C Ea-==-. BEAED E C E ∴=. D C A B ∴∥.(3)解:D C A B ∥,∴当A D B C =时,有两种情况:①当A D B C ∥时,四边形A D C B 是平行四边形, 由(2)得,1B EA E a D EC E==-,11a ∴-=,得2a =.∴点B 的坐标是(2,2). 设直线A B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A B ,的坐标代入,得422k b k b =+⎧⎨=+⎩,解得26.k b =-⎧⎨=⎩,∴直线A B 的函数解析式是26y x =-+.②当A D 与B C 所在直线不平行时,四边形A D C B 是等腰梯形,则B D A C =,4a ∴=,∴点B 的坐标是(4,1). 设直线A B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把点A B ,的坐标代入,得414.k b k b =+⎧⎨=+⎩,解得15k b =-⎧⎨=⎩, ∴直线A B 的函数解析式是5y x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A B 的函数解析式是26y x =-+或5y x =-+.例9.如图10,已知抛物线P :y =ax 2+bx +c (a ≠0)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与y 轴交于点C ,矩形DEFG 的一条边DE 在线段AB 上,顶点F 、G 分别在线段BC 、AC 上,抛物线P 上部分点的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如下:(1) 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 若点D 的坐标为(m,0),矩形DEFG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并指出m 的取值范围;(3) 当矩形DEFG 的面积S 取最大值时,连接DF 并延长至点M ,使FM =k ²DF ,若点M 不在抛物线P 上,求k 的取值范围.若因为时间不够等方面的原因,经过探索、思考仍无法圆满解答本题,请不要轻易放弃,试试将上述(2)、(3)小题换为下列问题解答(已知条件及第(1)小题与上相同,完全正确解答只能得到5分):(2) 若点D 的坐标为(1,0),求矩形DEFG 的面积. 解:⑴ 解法一:设2(0)y ax bx c a =++ ,图任取x ,y 的三组值代入,求出解析式2142y x x =+-,令y =0,求出124,2x x =-=;令x =0,得y =-4,∴ 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A (2,0),B (-4,0),C (0,-4) . 解法二:由抛物线P 过点(1,-52),(-3,52-)可知,抛物线P 的对称轴方程为x =-1,又∵ 抛物线P 过(2,0)、(-2,-4),则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 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 A (2,0),B (-4,0),C (0,-4) .⑵ 由题意,AD D G AOO C=,而AO =2,OC =4,AD =2-m ,故DG =4-2m ,又BE EF BOOC=,EF =DG ,得BE =4-2m ,∴ DE =3m ,∴S DEFG =DG ²DE =(4-2m ) 3m =12m -6m 2(0<m <2) .⑶ ∵S DEFG =12m -6m 2(0<m <2),∴m =1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且最大面积是6 . 当矩形面积最大时,其顶点为D (1,0),G (1,-2),F (-2,-2),E (-2,0), 设直线DF 的解析式为y =kx +b ,易知,k =23,b =-23,∴2233y x =-,又可求得抛物线P 的解析式为:2142y x x =+-, 令2233x -=2142x x +-,可求出x 1613-.设射线DF 与抛物线P 相交于点N ,则N 1613--,过N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H ,有FN H E D FD E==161233----5619-+点M 不在抛物线P 上,即点M 不与N 重合时,此时k 的取值范围是k ≠5619-+k >0.若选择另一问题:⑵ ∵AD D G AOO C=,而AD =1,AO =2,OC =4,则DG =2,又∵FGCP ABO C=, 而AB =6,CP =2,OC =4,则FG =3,∴S DEFG =DG ²FG =6. 课后练习:1、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C(1,0),直线m x y +=与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其中A 点的坐标为(3,4),B 点在轴y 上. (1)求m 的值及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P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与A 、B 不重合),过P 作x 轴的垂线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E 点,设线段PE 的长为h ,点P 的横坐标为x ,求h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D 为直线ABDCEP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此时P2、如图2,已知二次函数24yax x c=-+的图像经过点A 和点B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3)点P (m ,m )与点Q 均在该函数图像上(其中m >0),且这两点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m 的值及点Q 到x 轴的距离3、如图3,已知抛物线c x b x a y ++=2经过O(0,0),A(4,0),B(3,3)三点,连结AB ,过点B 作BC ∥x 轴交该抛物线于点C.(1) 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 两个动点P 、Q 分别从O 、A 两点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 其中,点P 沿着线段0A 向A 点运动,点Q 沿着折线A →B →C 的路线向C 点运动. 设这两个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 (0<t <4),△PQA 的面积记为S.①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② 当t 为何值时,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并指出此时△PQA 的形状;③ 是否存在这样的t 值,使得△PQA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P 、Q 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27、(07海南中考)如图7,直线434+-=x y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C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C 和点()0,1-B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设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M ,求四边形AOCM 的面积; (3)有两动点D 、E 同时从点O 出发,其中点D 以每秒2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AC 按O →A →C的路线运动,点E 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A 按O →C →A 的路线运动,当D 、E 两点相遇时,它们都停止运动.设D 、E 同时从点O 出发t 秒时,ODE ∆的面积为S .①请问D 、E 两点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DE ∥OC ,若存在,请求出此时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请求出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③设4. 图4的二次函t 个月的利润总和S 与t 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提供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公司从第几个月末开始扭亏为盈;(2)累积利润S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截止到几月末公司累积利润可达30万元; (4)求第8个月公司所获利是多少元?5、(07年海口模拟二)如图5,已知抛物线c x b x a y ++=2的顶点坐标为E (1,0),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1).月)(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A 、B 是x 轴上两个动点,且A 、B 间的距离为AB=4,A 在B 的左边,过A 作AD ⊥x 轴交抛物线于D ,过B 作BC ⊥x 轴交抛物线于C. 设A 点的坐标为(t ,0),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 ①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 求四边形ABCD 的最小面积,此时四边形ABCD 是什么四边形?③ 当四边形ABCD 面积最小时,在对角线BD 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得△PAE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6、(07浙江中考)如图6,抛物线223y x x =--与x 轴交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A 、C 两点,其中C 点的横坐标为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