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颈椎病诊疗

合集下载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颈椎病亦称颈部综合征,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其病因病机可概况为以下几点:•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久病体弱,肝血不足,肾精亏损,经脉失去濡养,可致肢体筋膜弛缓,手足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肝肾不足,气血亏损,除了可引起肢体不利等症外,还有耳鸣、目眩等症。

•此外肾虚不能养肝,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也能引起眩晕等症。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颈椎病包括了椎动脉型、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的大部分症状。

痰湿凝阻、经络瘀滞•痰是机体发生病理变比的产物,由人体的津液凝聚变化而成。

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加上寒热燥湿等外邪因素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和运行,停聚在机体某个部位,造成气血、经络运行不畅,这样又导致了人体出现新的功能障碍。

•痰湿凝阻引起的证候相当广泛,在人体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症状。

•痰湿上逆头部多见眩晕,阻于四肢者多见四肢麻木疼痛。

•临床所见由风痰引起的呕吐、头晕、突然跌倒、四肢麻木,由寒痰引起的骨痹刺痛、四肢不举、厥冷等症状,包括了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的许多症状。

外伤•是指跌仆、闪挫等对筋、骨、皮肉的损伤。

外伤所致的颈肩痛,是指由于闪、挫所致的筋络、筋膜、肌肉等软组织受伤(包括急、慢性损伤)以及关节错位造成的症状,即所谓的骨错缝、筋出槽症状。

•临床上可见肩、背、肢体痛等症,此时以疼痛为主。

风寒湿痹、经络受阻•由于风、寒、湿三种外邪侵入身体,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与关节疼痛、酸麻、重着及屈伸不利等。

•古代医家归纳的这些风寒湿痹所引起的各种症状,其中包括了现代所指的颈椎病症状。

•特别是痛痹、着痹所致的症状,包括了大部分的根性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常规治疗1.理筋手法患者低坐位,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以滚、揉、点压、拿捏、弹拨等手法按摩颈肩部肌肉,治疗20分钟,以患者肌肉松弛、有舒适感为度。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颈椎病颈椎病或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

虽然颈椎的先天性畸形也可发生颈椎病,但绝大多数颈椎病人系进入中老年后,肝肾亏虚,筋骨退变,导致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在外因方面,颈部扭伤、慢性劳损、风寒痹着,均可引发和加重颈椎病的症状。

【诊断】颈椎病的分型很多,目前比较常用的分型有:落枕型(或称颈型)、痹证型(或称神经根型)、痿证型(或称脊髓型)、眩晕型(或称椎动脉型)、五官型(或称交感神经型)等。

1.落枕型颈椎病颈背疼痛反复发作,发则颈项酸痛不适,延及上背部,重者俯仰旋转欠利,状如落枕。

初则发作3〜5天后缓解,很快又复发,渐发展至长期颈背酸痛而无明显的缓解期。

凡中年以后常发落枕,颈椎X片有骨质增生、生理弧度变直、韧带钙化等改变者,可明确诊断。

2 .痹证型颈椎病以一侧上肢疼痛、麻木为多见。

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化,关节囊松弛,椎间孔变窄,均可影响颈神经根而产生症状。

根据主诉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作疼痛、麻木和萎缩三个亚型。

疼痛型:发病较急,肩臂疼痛较重,肌力和肌张力可略有减弱,多数为一侧发病,颈部酸痛,患者头部可微向患侧偏,以减轻症状。

夜间症状加重时可影响睡眠,睡眠时常选择较合适的卧位,或患侧在上的侧卧,或加高枕头的仰卧等,以求减轻症状。

麻木型:最多见,发病较慢,麻木以手指为主,或1〜2个手指麻,或5个手指均麻,少数两手均麻,或有上臂、前臂麻木不仁,致触觉迟钝,痛温觉减退。

唾眠时亦可因颈部姿势、肩臂所处位置不同而使症状加重或减轻。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椎纵叩试验可呈阳性。

萎缩型:很少见。

患侧上肢疼痛麻木均不严重,但患侧上肢肌力减弱,日久则大、小鱼际等肌肉萎缩,重则影响体力劳动。

3 .痿证型颈椎病起病很慢,先为双下肢麻木乏力,以致肢体沉重,肢冷难温,步履不灵,喜用拐杖助行,通过治疗休息,可以缓解,形成时好时坏、逐步加重的过程,渐致步态不稳、跛行。

后期可出现二便失控,难于行走,双上肢肌力减弱,形成瘫痪重症,幸较少见。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骨科疾病,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颈椎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为了规范中医诊疗颈椎病的方法和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规范。

诊断准则1. 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体征,结合中医四诊观察和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判断是否患有颈椎病。

2.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症状: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上肢放射痛、头晕、头痛等。

治疗原则1.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原则是以调整失衡状态为重点,通过中药治疗、推拿按摩、针灸等手段来改善病情。

2. 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可采用温经活血、疏风止痛、祛邪通络等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1. 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适宜的中药方剂,如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中药组方。

2. 中药治疗应在合格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

推拿按摩1. 推拿按摩可通过手法的柔和、轻缓以及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颈椎病的疼痛。

2. 推拿按摩应由专业的中医按摩师进行操作,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病情调整力度和频率。

针灸疗法1. 针灸疗法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2. 针灸疗法应由合格的中医师进行操作,注意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和穴位。

注意事项1. 中医治疗颈椎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盲目进行自我治疗。

2.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适当运动,避免颈部受凉和过度用力。

3. 如出现过敏反应或病情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颈椎病中医诊疗的规范,包括诊断准则、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中医诊疗颈椎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在接受中医治疗前,患者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引言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颈椎受损等原因引起。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属于"五劳七伤"范畴,主要病因为肝肾不足、气血不畅等原因引起。

本文将探讨颈椎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诊断
通过中医诊断,对于颈椎病患者需要了解其症状,包括是否有头晕、眼花、耳鸣、肩背疼痛等情况。

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脉象,以及舌象等情况,帮助确定病情。

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针对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配方,如桂枝茯苓丸、四物汤等。

同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以采用针灸疗法,如风池、大椎、天柱、太阳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

运动治疗
对于颈椎病患者,定期进行正确的颈椎保健运动也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颈部转动、头部左右转动、头部前后倾等。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

预防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坚持良好的姿势惯
- 颈部需要保持适当活动
- 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等
结论
中医诊疗方案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大大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痛苦。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也十分重要,需要重视自身的颈椎健康。

中医护理中颈椎病的治疗方案与效果评估

中医护理中颈椎病的治疗方案与效果评估

中医护理中颈椎病的治疗方案与效果评估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经常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方案和效果评估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护理中颈椎病的治疗方案及其效果评估。

首先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案。

中医认为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肌肉疲劳导致气血运行阻滞引起的。

因此,中医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为主要方法。

具体来说,中医常采用中药配方、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来治疗颈椎病。

中药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内服或外敷的方式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配方包括川芎、当归、白芍、桑枝等,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能够改善颈椎病患者的痛症和运动功能。

此外,还有一些外用的中药制剂,如龙骨膏、穴位贴敷等,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疲劳和局部的疼痛。

针灸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传统疗法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舒筋活络。

针灸治疗对于颈椎病的疼痛、肌肉紧张症状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常用的针刺穴位包括风池、天柱、天突等,这些穴位与颈椎相关的经络相连,针刺后能够改善气血循环,舒缓症状。

另外,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颈部和周围的肌肉组织来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压等,这些手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缓解症状。

针对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首先是疼痛缓解情况的评估。

疼痛是颈椎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通过问诊、视觉模拟评分工具等方式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观察治疗后疼痛情况的改善程度。

其次是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估。

颈椎病患者常常面临运动受限的情况,包括颈部转动、抬头等活动受限。

通过观察患者的运动范围和活动能力,评估治疗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最后是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的评估。

颈椎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功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标准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病变类型,中医诊断标准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归类。

一般而言,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医病名:一般称为颈椎病,也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寒湿型颈椎病、痹阻型颈椎病等。

2. 证型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颈部疼痛、肩背痛、手臂麻木、肢体无力等,结合舌脉等中医诊断方法,进行证型分析。

常见的证型包括风寒湿困、痹阻不利等。

3. 辨证依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疼痛的性质、疼痛的部位、疼痛的程度等,结合舌脉等中医辨证方法,确定具体的辨证依据。

常见的辨证依据有阳寒内阻、气血不足等。

4. 治疗原则:根据辨证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

一般来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原则为祛风湿、活血止痛,温阳通络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诊断标准是通过综合病史、症状和体征等进行判断的,因此诊断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主观性。

此外,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在颈椎病的诊断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最终的诊断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1.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体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

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

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

CT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中医诊疗规范颈痹病(颈椎病)

中医诊疗规范颈痹病(颈椎病)

五、颈痹病(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称为颈椎病。

相当于中医“项痹病、眩晕病”范畴。

【临床表现】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诊断要点】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疗方案及原则】(一)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二)针灸疗法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腹针、头针、手针、火针、铍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牵引疗法(四)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五)中医辨证论治(六)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等。

(七)运动疗法:康复锻炼。

九)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辩证论治】1、风寒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

2、血瘀气滞证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3、痰湿阻络证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颈椎病中医辨证的治疗原则

颈椎病中医辨证的治疗原则

颈椎病中医辨证的治疗原则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现代人群。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根据患者表现的不同症状和体质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颈椎病中医辨证的治疗原则:一、辨证分型中医认为,颈椎病可以分为风寒湿痹、阴虚阳亢、肝肾不足等不同的证型。

在治疗颈椎病时,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确定病情具体属于哪一类,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疏风散寒、祛湿止痛对于风寒湿痹型颈椎病患者,中医常采用疏风散寒、祛湿止痛的治疗方法。

可以选用温经通络的艾灸、拔罐疗法、针灸等手段,帮助患者祛除体内的风、寒、湿邪气,缓解颈椎部位的疼痛和不适感。

三、滋阴降火、益肝肾阴虚阳亢型颈椎病患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此时需要通过滋阴降火、益肝肾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可选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龟板、胡黄连等,帮助平复肝肾的失衡,调整体内阴阳平衡,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四、活血化瘀、理气调经对于肝肾不足型颈椎病患者,中医常推荐活血化瘀、理气调经的治疗方案。

可以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材料,如川芎、赤芍等,帮助患者改善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综上所述,颈椎病中医辨证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辨证分型、疏风散寒、祛湿止痛、滋阴降火、益肝肾、活血化瘀、理气调经等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懈努力地调理身体,以期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在于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颈椎病症状有着显著的疗效。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颈椎病中医辨证的治疗原则有所帮助。

中医说—颈椎病

中医说—颈椎病

中医说——颈椎病中医学将颈椎病分为落枕型、痹证型、痿证型、脊髓型和五官型。

但由于目前中医对颈椎病辨证缺乏统一认识,直接影响了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因此,中医治疗颈椎病应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颈椎病隶属中医学“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的病因,无外乎外感风寒湿邪、慢性劳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外伤、畸形等几个方面。

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气血瘀滞,经络痹阻不畅,“不通则痛”,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客居经脉,气血瘀滞为标。

一般认为肝肾亏虚、筋骨劳损,复加风寒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痰浊痹阻经络产生痛、麻、酸、重是本病主要的病因病机;肾精亏虚,脊髓不充,骨骼退变,而发生骨赘,压迫刺激神经、血管、韧带等而发生颈僵痛诸症。

颈椎病治则治法1、落枕型落枕型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相当于西医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最为常见。

以颈部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

约半数以上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

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X线平片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征或骨质增生。

本型颈椎病目前有以下治疗方法。

(1)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本法在落枕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甚广,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颈椎病,临床治疗本证大部分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收效甚著。

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180例,总有效率98.33%。

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110例,总有效率98.2%。

用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通过与颈舒颗粒疗效比较显示,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在有效率及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优于颈舒颗粒,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通过研究发现加味桂枝葛根汤较西药西乐葆及妙乐,疗效持久,不易复发,体现出治病求本的中医治疗思想。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一: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

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

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

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准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

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

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

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意。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治疗】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关节粘连为治则。

颈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颈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颈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颈椎病是指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引起颈椎周围软组织及神经根、脊髓受压或刺激,导致颈 部疼痛、肩背痛、上肢放射痛、肌肉无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中医诊断颈椎病主要依据以 下几个方面:
1. 病史:了解患者的病程、症状的发生和变化情况,是否有外伤、劳损等因素。
2. 望诊:观察患者颈部的形态、皮肤颜色、肌肉萎缩等情况。
3. 闻诊:倾听患者的自述症状,如颈部疼痛、头晕、头痛等。
颈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4. 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颈部疼痛的性质、部位、放射情况、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切诊:通过对患者的颈椎进行触诊、按摩等手法,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局部压痛点等。
6. 辨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舌苔、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 气血等特点。
综合以上诊断标准,中医可以确定颈椎病的病因、病位、病机,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见于中年人,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我国某些地区成人发病率约38%-52%。

1948年Brain等提出了颈椎病为一独立疾病,几十年来随着科学医学的发展,尤其是CT、MR1等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对颈椎病的病因病理有了较深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发展,效果也有较大的提高。

根据患者的症状或征候群特点,结合其是由于椎管内及其临近部位何种组织受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五型。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症”,“痉症”,“痿症”,“眩晕”等范畴。

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 .颈型颈椎病(1)症状①.颈部酸胀痛及不适感。

②.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颈痛突然加剧。

(2)体征③.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

④.颈部生理曲度减少或消失,患侧棘突间可有轻度压痛。

(3)辅助检查:X线片见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者消失,有部分病例呈轻度的楔形变。

2 .神经根型颈椎病(1)症状①.颈枕部或颈肩部有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

②.沿受累颈神经根的走行方向有酸胀痛或烧灼样或刀割样痛,或有触电样或针刺样串麻感。

③.病史中常有先颈肩痛而逐渐反复发作和逐渐加重,再发展到放射痛;也有是一次外伤而发作,颈部活动受限制。

④.咳嗽或解大便时颈肩痛及上肢放射痛加重。

⑤.上肢感到发沉及无力等现象。

(2)体征①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②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颈试验)。

③受损害的神经根分布区出现感觉减退。

④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⑤受损害的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无力或肌萎缩。

(3)辅助检查①.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盘间隙狭窄或增生,屈伸动态颈椎侧位片上显示病变节段不稳,斜位片上看到骨刺突入椎间孔。

②.有条件者可选择性做CT、MR1等检查。

3、脊髓型颈椎病(1)症状①自觉颈部无不适,四肢麻木无力,手变得笨拙,步态蹒跚,如踩棉花感,易跌倒,双腿发紧,跨越障碍物困难。

中医骨伤科颈椎病的中医推拿治疗

中医骨伤科颈椎病的中医推拿治疗

中医骨伤科颈椎病的中医推拿治疗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颈椎病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代病”。

长时间的低头看手机、电脑,不良的坐姿,缺乏运动等因素,都让我们的颈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从而引发了各种不适症状。

而在中医骨伤科领域,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主要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肝肾亏虚等因素有关。

而中医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整复筋骨,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中医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手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揉法、按法、推法、拿法、扳法等。

揉法是用手掌或手指的指腹在患处做轻柔的回旋揉动,能够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或痛点上进行按压,以通经活络、止痛化瘀;推法是用手掌或手指沿着经络或肌肉的走向进行推动,以促进气血运行;拿法是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肌肉,可缓解肌肉紧张;扳法则是通过特定的手法对颈椎进行扳动,以调整颈椎的关节位置。

在进行中医推拿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和评估。

通过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了解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情况,同时结合 X 光、CT、MRI 等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明确颈椎病的类型、病变部位和程度,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对于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医推拿主要侧重于放松颈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医生会在患者的颈部、肩部、上背部等部位运用揉、按、推、拿等手法,重点放松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等肌肉。

同时,还会点按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通常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除了颈部疼痛外,还常常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在推拿治疗时,除了放松颈部肌肉外,还需要针对受压的神经根进行调理。

医生会通过手法调整颈椎的关节位置,减轻神经根的受压,同时配合点按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位,以缓解上肢的症状。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项痹)的中医诊疗方案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间盘的慢性退行性变,导致颈部关节失稳引起颈椎骨、关节与颈部软组织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从而刺激、压迫脊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和周围软组织,出现颈臂痛、头晕、心悸,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属于中医“项痹病”、“颈筋急”、“肩颈痛”等X畴。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项痹BGS000西医病名:颈椎病M47.821二、疾病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XX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并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X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X在德主编,人民卫生)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 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3.脊髓型:早期下肢发紧,行走不稳,如履沙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受压脊髓节段以下感觉障碍,肌X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

X线片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人椎管。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推荐方药:活血化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当归,赤芍,生地黄等。

3.痰湿阻络证治法:化痰祛湿,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二陈汤加减。

陈皮,半夏,苍术,厚朴,枳实,生姜等。

4.肝肾不足证治法:滋肾养肝,益气补血。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牛膝,巴戟天,菟丝子等。

5.气血亏虚证治法:益气养血,滋阴润燥。

推荐方药:四物汤加减。

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黄精,枸杞子等。

三、注意事项1.治疗应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2.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劳累过度。

3.饮食应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4.治疗期间应注意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5.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眩晕发作时,病人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头颈部的活动。

可以使用药物治疗,如晕车药、镇静剂等,以缓解症状。

此外,也可以采用物理治疗,如颈部按摩、牵引等,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眩晕症状。

3、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手术后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控制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以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

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抗炎药、利尿剂等,同时也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理疗、按摩、牵引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此外,也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如颈部功能训练、现代康复训练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脊髓功能。

针灸疗法对于治疗眩晕是有效的,无论是椎动脉型还是交感型的诊断,大多数患者在第一次下针后都能缓解眩晕症状。

然后根据患者情况,可以施以其他方法巩固疗效。

中医辨证用药的方法有温阳利水法、化痰祛湿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法等。

对于阳虚不足的情况,可以使用大补元阳的方法,使用参芪附子等药物,效果很快。

对于阴虚阳亢的情况,可以使用滋阴潜阳的方法。

眩晕症状往往伴随恶心呕吐,因此在中药内服之前,必须先用针刺或艾灸(或隔姜灸),取穴内关、外关、风池、大椎、印堂、百会、足三里等,以调理气机,使清阳得以升、痰湿浊阴得以降,眩晕可暂解,胃纳亦可下膈而不至于呕吐。

中医经典对颈椎病

中医经典对颈椎病
其中有很多症状类似颈椎损伤及颈椎病。其治则仍然 是当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法则。
2024/7/19
13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指出“凡拔伸, 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 有正拔 伸者, 有斜拔伸者”“若骨出向左, 则向右边拔 入, 骨向右出, 则向左拔入”。
这些原则不论在骨折整复, 还是在颈椎病等软 组织损伤的治疗上都在采用。
2024/7/19
10
葛洪《肘后方》&王叔和《脉经》
葛洪在《肘后方》中应用药物治疗类似疾病, 如“虎骨膏”、“丹参膏”、“独活酒”等。
他对类似疾病的治则主要以辛温活血为主, 配合膏摩。
内服药多为酒剂或用酒送服, 认为酒能活血。 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类似疾病的治疗要
“以药熨之, 摩以风膏, 灸诸治风穴。”
2024/7/19
12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书中提出瘀血致痹证、致瘫的病机、症状,
如“……有瘀血, 灌注四肢, 烦满不安……诸般风疾, 左瘫右痪, 手足顽麻”, “瘀血留滞, 外肿内痛, 肢节痛 倦”。
并提出了内伤经络气血的七步治法。
如第六步用麻丸子治疗“……百治不止, 手足久损, 筋 骨差爻, 举动不能, 损后伤风湿, 支节挛缩, 遂成偏废。 劳伤筋骨, 肩背疼痛, 四肢疲乏, 动作无力, 常服壮筋骨, 活经络, 生气血”。
2024/7/19
22
药物治疗方面(2)
然而,古人认为方药治疗并不总是有效的,就 象《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的那样: “痛定于 肩背,此着痹之类,必用外治之药,以次提之, 煎药不能取效也。”
这说明为什么临床上往往见到外用药效果胜于 内服药,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的道理。
2024/7/19
23

中医谈颈椎病诊疗

中医谈颈椎病诊疗

二、寒淫证 (外寒证)
1、基本特点: ( 1 )寒为阴邪,凝闭收引,清冷下 趋。 (2)显症拘紧,沉静,清稀,暗淡 ( 3 )传变比较单纯,易动水饮,易 的鉴别:
(1)概念不同


伤寒证——指寒邪外袭肌表,阻遏卫阳所表现的实寒证。
中寒证——指寒邪直中脏腑、气血,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所表现的里实寒证。




辨六淫证候
辨六淫证候是根据病人所表 现的症状、体征对照六淫的致 病特点,通过分析辨别疾病当 前病理本质中是否存在着六淫 证候。
一、风淫证
1、基本特点 (1)风为阳邪、轻扬升散、善行数 变,而为百病(外感病)之长 (2)显症来去迅速、游连不定、动 摇多变,而以外扰上达为主 (3)传变多易卒感即发,内外相引, 错杂相兼。
外感风邪及风毒,新病突 起,符合痒、麻、动、抽等风 邪致病的证候特点。同时应熟 悉外风证与内风证在概念、成 因、证候表现上的异同及外风 与寒、热、火、湿、痰、水、 毒等邪兼并为病的名称,如风 寒、风热等。
在临床上,因机体内部的病 理变化而出现上述症状,与外 界风邪无关,称之为"内风", 将在脏腑辨证中详述,不属本 章范畴。

何谓颈椎病?

所谓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盘、关 节等组织的退行变化,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脊髓、 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一种征状复杂的综 合症候群,称为‚颈椎综合症‛。 1948年以来,国际上逐渐采用‚颈椎病‛的命名。

• 1、临床表现

颈椎病十分常见,发病率很高。由于颈椎的解剖 特点,上颈椎的神经分布到头部,中及下颈椎的神经分布 至肩臂、手以及心胸肺胃部位;椎动脉从第六颈椎横突孔 向上经第一颈椎横突沟进入大脑。因此颈椎病的症状除了 颈部的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外,还可以表现为很多症状, 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眼花、眼部干涩、眼前发 暗、肩臂疼痛,手指麻木、恶心、胸闷、呼吸不畅、胃脘 不舒等症状。如果引起颈脊髓的压迫可产生下肢麻木无力 等 症 状 。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中医辨证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颈椎部位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而针对颈椎病的治疗,中医有着独特的辨证方法。

本文将就颈椎病的中医辨证进行详细介绍。

中医辨证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观察病情、询问病史、望闻问切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对于颈椎病患者,中医辨证可以分为气血虚弱、风寒湿邪、痰湿内蕴、肝肾阴虚等几种类型。

首先是气血虚弱型的辨证。

气血虚弱是指患者气血亏虚,导致颈椎部位缺乏养分和能量的供应,从而引发疼痛和僵硬。

此时,患者往往表现出精神疲乏、面色苍白、舌质淡白等症状。

对于这种类型的颈椎病,中医治疗主要以益气养血为主,可以选择一些补气养血的药物,如人参、黄芪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多补充营养物质。

其次是风寒湿邪型的辨证。

风寒湿邪是指外界的寒湿气候进入人体,使得颈椎部位的血流不畅,导致疼痛和不适。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局部疼痛、感觉冷痛等症状,舌苔白腻。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治疗主要以祛风散寒为主,可以选择一些温经散寒的药物,如羌活、防风等,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潮湿的天气。

第三种是痰湿内蕴型的辨证。

痰湿内蕴是指人体内湿气积聚,堆积成痰,进而阻碍颈椎部位的气血流通,引发疼痛和不适。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往往表现为头重脑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苔薄白而湿。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治疗主要以祛痰化湿为主,可以选择一些祛湿化痰的药物,如半夏、陈皮等,同时还需要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寒湿的食物。

最后是肝肾阴虚型的辨证。

肝肾阴虚是指患者肝肾功能不足,导致颈椎部位的气血流通受阻,引发疼痛和僵硬。

这种类型的颈椎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症状,舌质红少苔薄。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治疗主要以养肝肾为主,可以选择一些滋补肝肾的药物,如枸杞子、山药等,同时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并进行适当的调理。

总之,对于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精确的辨识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 中 老 年 人 群 中 97 %患有脊椎疾病,近年 来,又呈现出年轻化的 趋 势 , 在 40 岁 以 下 的 人 群 中 , 40 % 以 上 的 人脊椎有各种疾病 , 儿 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 高 达 25 % 以 上 。

脊椎病虽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 ,但其病变过程往往 开始于青壮年 ,甚至少年时期。由于人体的代偿能 力 ,在病变的早期可能不表现出症状 ,随着时间的 推移 ,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 ,破坏了人体的代偿能 力 ,就会产生脊椎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随着人类 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 , 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 腰 椎病的发病率将有上升趋势。如果能对腰椎病的 各种致病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疾病的 早期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将可以减少脊椎疾病的 发病率 ,推迟发病的时间 ,减轻发病的程度。
2. 概念 : 感受外界风邪(及风毒)所出现的符合 “风”性特 征的证候。 3.病因:六淫之“风”(包括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即风毒。 4.临床表现: 汗出恶风、脉浮(太阳中风); 皮肤瘙痒、丘疹(风毒袭表); 口眼歪斜,麻木不仁(风中经络); 肢体抽搐,关节游走作痛(风痹)等 5. 常见证名 : 风邪袭表证、风客肌肤证、风邪犯肺证、风水 相搏证、风邪中络证、风毒窜络证等。

何谓颈椎病?

所谓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盘、关 节等组织的退行变化,刺激或压迫了颈神经根、脊髓、 椎动脉和颈部的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一种征状复杂的综 合症候群,称为‚颈椎综合症‛。 1948年以来,国际上逐渐采用‚颈椎病‛的命名。

• 1、临床表现

颈椎病十分常见,发病率很高。由于颈椎的解剖 特点,上颈椎的神经分布到头部,中及下颈椎的神经分布 至肩臂、手以及心胸肺胃部位;椎动脉从第六颈椎横突孔 向上经第一颈椎横突沟进入大脑。因此颈椎病的症状除了 颈部的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外,还可以表现为很多症状, 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眼花、眼部干涩、眼前发 暗、肩臂疼痛,手指麻木、恶心、胸闷、呼吸不畅、胃脘 不舒等症状。如果引起颈脊髓的压迫可产生下肢麻木无力 等 症 状 。

千姿百态颈椎病是亚健康的元凶!
颈椎病——隐袭发作,早中期易被忽视,晚期有 致瘫危险。 颈椎病——是引起血压不稳、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 颈椎病——引起头痛、眩晕、耳鸣、视物模糊、 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 颈椎病——引起心慌、胸闷、气短、呃逆、心率 失常、房颤等。
颈椎病——亚健康--早衰--情绪不稳--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质量

(二)慢性劳损 这是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有关的因素。例如刺绣, 缝纫,誊写等长期低头工作时,可引起颈部关节囊、韧带等松弛乏力, 从而加速颈椎的退行性变化而逐步发生症状。
(三)风寒湿邪 老年体虚,腠理空疏、气血衰少,筋骨失于濡养, 风寒湿邪易于骤袭,痹阻经络,气滞血瘀,引起瘦痛不仁等症。 (四)邻近部位的疮肿 如咽部的乳蛾、喉痛,颈后部的对口、偏对 口等急性疮 肿,热毒壅滞红肿作脓,可波及到邻近的颈椎,引起小 关节亦潮红、渗出、韧带松弛等变化, 及由于疼痛使部分肌肉痉挛 收缩, 引起颈部疼痛,强直,斜颈,X线片可见颈椎半脱位等。
颈椎病——90%以上有更年期综合症、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症状。 颈椎病——可引起慢性胃痛、胃肠功能紊乱。 脊柱相关病症多达40余种,约占各类慢性病的80%以上, 易被误诊。 凡病因不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可考虑-脊柱病的可能。

在过去,颈椎病被视为 中老年的疾病,但目前不 少年轻人也饱受颈椎病之 苦。 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 重要的是坐的姿势要正确。 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要不 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 颈部。

3.感受风寒之邪 风寒湿邪外袭,客于太阳经脉,而使太阳经气不利;颈项 部为太阳经所主,故而出现颈项肩部筋脉强急而疼痛。
第二节 关于颈椎病

由颈椎间盘、小关节退变或(和)颈椎椎管内外软组织病 变引起的各种病症,称之为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综合症! 颈椎病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颈椎病病人因被误诊而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
田某 , 男 ,30 岁。头痛 3 年 , 痛 如针刺 , 固定不移 , 常在夜间加重 , 舌质紫暗,脉细涩。 要求:运用气血辨证进行辨证、 分析。
辨证:血瘀证。 分析: 痛如针刺、固定不移 : 瘀血内积 , 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 夜间疼痛加重:夜间血行较缓,瘀阻 加重。 舌质紫暗,脉细涩:瘀血内阻之象。

三、西医的脊椎病的发病





(一)椎间盘退化 30岁以后纤维环弹力降低可产生裂隙,软骨板也有变性,特别是髓核 的含水量减少,逐步弹性也减小,最后可致纤维化和钙化。整个椎间 盘的退化, 导致椎间盘变薄,X线片上可见到椎间隙狭窄。 (二)小关节改变 当椎间隙狭窄时,小关节所承受的力量因而增加, 日久也可引 起 损害,使椎间孔相应变小。 (三)韧带改变 黄韧带在中年以后多有肥厚改变,显著肥厚时可使椎管变小,脊 髓 后方可受压迫。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因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也可有 微小撕裂,继发 纤维化或钙化,钙化影也可在X线片上显示。 (四)骨质增生 椎间隙狭窄,韧带损伤引起血肿钙化,小关节过 度磨损等,均可 引起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以颈5、 6为好友部位。 骨刺既可发生症状,也有稳定的作用, 这与骨质增生的部位有关。 如颈椎侧后缘骨质增生时,可影响椎动脉的血流。
外感风邪及风毒,新病突 起,符合痒、麻、动、抽等风 邪致病的证候特点。同时应熟 悉外风证与内风证在概念、成 因、证候表现上的异同及外风 与寒、热、火、湿、痰、水、 毒等邪兼并为病的名称,如风 寒、风热等。
在临床上,因机体内部的病 理变化而出现上述症状,与外 界风邪无关,称之为"内风", 将在脏腑辨证中详述,不属本 章范畴。
具体病因
1。不良生活习惯与姿势是产生脊椎病的一个根源。 例如打麻将时间过长、睡眠不足引起脊背疲劳、 枕头过高过硬、歪着身子看书看电视等。 有关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中伏案学习不正 确姿势的约占总数的 70 %—80 %,种种不良的姿 势都容易使脊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 位,不仅使脊椎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 脊椎部的肌肉韧带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而发 生侧弯。此外,人体代谢紊乱,特别是钙、磷代 谢和激素代谢失调,往往容易发生各种脊椎病。
二、寒淫证 (外寒证)
1、基本特点: ( 1 )寒为阴邪,凝闭收引,清冷下 趋。 (2)显症拘紧,沉静,清稀,暗淡 ( 3 )传变比较单纯,易动水饮,易 伤阳气,多在气分
2.寒淫证实寒之伤寒、中寒、虚寒的鉴别:
(1)概念不同


伤寒证——指寒邪外袭肌表,阻遏卫阳所表现的实寒证。
中寒证——指寒邪直中脏腑、气血,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所表现的里实寒证。


2。过劳或活动不足 有些职业会快速加重脊椎病的发展,如 教师、会计、司机,特别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常患 颈椎病,体力劳动者最易患腰椎病。每个人的脊 椎都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活动量过大,便会造成 脊椎的损伤;活动量不足,则会导致脊椎功能的 退化与减弱。运动员的功能可以是常人的几倍, 但是他们脊椎的强度不会是常人的几倍。为了追 求一个指标,凭着毅力取得某些比赛成绩的许多 运动员,他们出现脊椎病症状的年龄早于正常 人 。
面色晦暗——湿浊上泛面部; 头重如裹——湿邪在头,清阳被困;


胸闷脘痞、纳呆、恶心呕吐——湿在胸脘;
大便稀溏——湿邪困脾,脾失健运; 小便混浊、妇女带下量多——湿浊下注膀胱、胞宫;


苔滑腻,脉濡缓——湿证之舌脉;
关节肿痛、沉重,屈伸不利——湿注关节。
湿邪所致的病证较多, 且病情复杂,部位广泛,缠 绵难愈。其重要病机是气机 被遏,阳气受损,其主要治 法是利其小便,所谓“治湿 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脊椎病的中医诊治 (颈椎病)
一、关于脊柱疾病

脊椎病就是脊椎的骨质、惟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 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 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等。 主要症状:不能直立、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 降、颈肩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 严 重 者 可 能 导 致 瘫 痪 、 大 小 便 失 禁 等 。
血瘀证
(1)概念:指由瘀血内阻所致的证候。
(2)病因:外伤、跌仆;气滞、气虚;血寒、血热或湿热、痰 火等。
(3)临床表现:疼痛(刺痛、固定、夜甚)、肿块(质硬)、 出血(色紫、血块、反复)、色脉改变(唇舌爪甲紫暗、肌 肤甲错、脉涩或结代无脉)。 (4)辨证要点: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肿块、唇甲舌 紫暗、脉细涩为主要特征。
中医辩证

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六经辩证:是外感疾病的一种辩证方法,包括:三阴、三阳六种症候
气血津液辩证:是以气、血、津液失调所致病变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辩证方法。 六淫辩证:是一般外感发病的一种辩证方法,是以自然界的六气。(风、寒、 暑、湿、燥、火)
七情辩证: 是以精神活动之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依据的一种辩证方。 治疗八法要则: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
(二)肝肾亏虚,筋骨衰退

此为本病的重要原因。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 筋。《素问·上古天真论》‚六八肾气衰‛, * 七八肝气 衰,筋不能动‛,‘身体重,行步不正’。概括地叙述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脏气衰退,筋骨也会出现功能障碍,弓 I起各种症状。
二、外因

(一)急性颈椎外伤 颈椎的外伤性轻度骨折,轻微移位及颈部的重 要挫伤,可伴有颈椎间盘的损害及颈神经根的症状。

虚寒证(内)——指机体阳气不足,温煦无力所表现的里 虚寒证。
(2)病因、病位不同
伤寒证
中寒证 虚寒证
淋雨露宿
饮食生冷
肌表、太阳
严寒 肺胃肝心胞宫 心脾肾胞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