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测试题一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 曹刿论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请见(guì) 又何间.焉(jiān) 小惠未遍.(biàn)B.小信未孚.(fú) 牺牲玉帛.(bó) 遂.逐齐师(suí)C.肉食者鄙.(bǐ) 登轼.而望之(shì) 望其旗靡.(mí)D.夫.战,勇气也(fú) 下视其辙.(zhé) 弗.敢专也(fú)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2)小惠未遍.(3)神弗福.也 (4)衣食所安.(5)弗敢专.也 (6)必以信.(7)小信未孚. (8)虽不能察.(9)望其旗靡. (10)彼竭.我盈(11)齐师.伐我 (12)牺牲..玉帛(13)公将鼓.之 (14)忠之属.也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彼竭我盈,故克之.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又何间.焉其间.千二百里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D.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5.下列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下列句子在语序上与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何以战?B.虽不能察,必以情。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微斯人,吾谁与归?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填空。

(1)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时期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体史书。

(2)《曹刿论战》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曹刿利用了作战中“,, ”的特点,趁敌军士气衰竭之际一举战胜了敌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20《曹刿论战》同步练习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曹刿.()小惠未遍.()小信未孚.()又何间.()焉公与之乘.()长勺.()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3.下面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乡人曰公问其.故B.故克之.公将鼓之.C.登轼而.望之再而.衰D.何以.战可以.一战4.与“小大之狱”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肉食者谋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5.与“其乡人曰”中“其”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颓然乎其间C.增其旧制D.其如土石何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 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9.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10.曹刿论战“论”了哪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1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1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宗泽传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泽兵进至卫南①,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

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①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②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

③等:同样。

④大河:黄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惠未遍________②故克之________③先驱云前有敌营________④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________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泽挥众直前与________战,败之(4)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同步检测1(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同步检测1(含答案)

同步检测一一、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又何间.焉( ) ②肉食者鄙. ( ) ③牺牲玉帛. ( )④登轼.而望( ) ⑤夫.战()⑥望其旗靡.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齐师.伐我()又何间.焉()肉食者鄙.()何以.战()弗敢专.也()弗敢加.也()师:军队间:参与鄙:目光短浅以:凭借专:独自享用加:以少报多。

3.列举文中能体现庄公“鄙”的句子(不少于三句)。

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各句。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5.曹刿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其实这样做也正符合了战前的政治上的准备: ______________ 。

6.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

①伐( ) ②将( ) ③请( )④谋( ) ⑤惠( ) ⑥必( )7.下面各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小惠未徧”的“徧”同“遍”。

B.“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

C.“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刿。

D.“齐人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

8.下面各句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全文,回答问题。

9.对语句意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十年春,齐师伐我。

意思是: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B.又何间焉?意思是:你又何必参与呢?C.何以战?意思是:您为什么一定要打这一仗呢?D.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意思是: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

10.这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11.文中“我、公、肉食者”所指的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鲁庄公、当权者B.指鲁国、鲁庄公、高官厚禄者C.指鲁国、公众、生活优裕的人D.曹刿、公众、当权者12.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义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小大之狱.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夫战,勇气..也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àn) 牺牲玉帛.(bó) B.遂.逐齐师(suí) 下视其辙.(zhé) C.望其旗靡.(mǐ) 肉食者谋.之(móu) D.小信未孚.(fú) 公将驰.之(chí)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4.补出下列省略句中省略的部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必以分人。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④可以一战。

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仿照示例,在理解画线词含义的基础上,写出相应的成语。

示例:Ⅰ三而竭:殚精竭虑Ⅱ观其辙:南辕北辙①齐师伐我:②齐人三鼓:③惧有伏焉:④望其旗靡:⑤小信未孚:⑥夫大国,难测也:⑦未能远谋:⑧故克之:6.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材料: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

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

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7.班级正在开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同步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曹刿论战》同步训练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选项中,画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曹刿(kuì)又何间焉(jiàn)肉食者鄙(bǐ)小惠未遍(biàn)B.玉帛(bó)陟罚臧否(zhì)咨诹善道(zōu)下视其辙(zhé)C.登轼(shì)公与之乘(chèng)中道崩殂(cú)以遗陛下(wèi)D.弗敢加也(fú)遂逐其师(sùi)彼竭我盈(jié)望其旗靡(mǐ)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要紧的,还是自己要有信心。

B.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麦苗在霜冻时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①,②,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A.①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B.①穿老羊皮背心,着大靸鞋,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C.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②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D.①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②爬高高的梯田,上山梁,绕山嘴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

B.我们要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检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检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检测试卷1.本文选自《左传》,旧传为________时期________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________体史书。

2.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具体来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开始追击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

3.出自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他“登轼而望”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肉食者谋之B.忠之属也C.公将驰之D.彼竭我盈,故克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虽有名马公问其故.B.必以.分人以.中有足乐者C.其.乡人曰舍其.文轩D.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7.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1)必以()分人(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8.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夫战,勇气也。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鄙:(2)乃.入见乃:(3)弗敢加.也加:(4)神弗福.也福:(5)再.而衰再:10.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11.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参考答案1.春秋左丘明编年2.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军三鼓后齐军辙乱旗靡时3.一鼓作气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5.B6.C7.(1)之(2)断之(3)鼓气鼓气8.(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以实情判断。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0课《曹刿论战》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辙.(zhé) 登轼.(shì) 肉食者鄙.(b ǐ)B .弗.(fú)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C .竭.(jié) 败绩.(jì) 望其旗靡.(m ǐ)D .驰.(chí) 远谋.(móu) 又何间.焉(ji ān )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又何间.焉(参与)B .肉食者鄙.(卑鄙)C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D .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3. 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B .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C .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D .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4. 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 .衣食.所安 肉食.者鄙B .小信.未乎 必以信.C .肉食者谋.之 未能远谋.D .肉食者.鄙 二者.不可得兼5.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可以一战。

A.战于长勺。

B .夫战,勇气也。

C .何以战?D .再而衰,三而竭。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现其永久魅力。

B .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融入了特有的爱国情怀。

C .通过不断的努力,使他的模拟考试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D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是勇气不足和谋略不当。

7.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

”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曹刿论战》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曹刿论战》同步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jiàn)牺牲玉帛.(bó)B.遂.逐齐师(cuì)下视其辙.(zhé)C.望其旗靡.(mǐ)肉食者谋.之(mòu)D.小信未孚.(fú)公将驰.之(chí)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弗福.也福:福气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C.虽不能察.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测:描测,估计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5.下列各句中的“属”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神情与苏、黄不属B.在骨髓,司命之所属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属予作文以记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再而衰,三而.竭足肤皲裂而.不知C.公将鼓之.登轼而望之.D.望其.旗靡被其.辙乱二、能力提升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民弗从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1 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1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曹刿论战一、课文知识与理解〔一〕解释以下加点字。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徧.〔〕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谋〔〕夫战.,勇气也..玉帛〔〕肉食者〔〕〔二〕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2〕齐师败绩〔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三〕区分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2、民弗从.也彼竭我盈,故.克之战那么请从.3、曹刿请.见4、又何间.焉战那么请.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其.乡人曰6、肉食者谋之.公问其.故公与之.乘望其.旗靡登轼而望之.〔四〕指出以下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2、公将鼓之〔五〕指出以下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古义:今义: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6、虽.不能察古义:今义:7、再.而衰古义:今义:8、又何间.焉古义:今义:9、必以情.:古义:今义:〔六〕翻译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七〕阅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

1、用原文语句答复以下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HY?〔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7〕能表达曹刿HY事思想的句子是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6、以下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比照〔用自己的话概括〕:〔八〕文学史常识<曹刿论战>选自,这是我国著名的体史书,表达的是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HY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练习题(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曹刿论战》练习题(1)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一、翻译下列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何以战?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二、判断题:()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过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它生动地说明,战争实力占决定性的作用。

()2. 全文的关眼是“远谋”一语,通过人物对话,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

()3.文章开篇就指出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对象,战争的性质和鲁庄公决定应战。

()4. 文中只说“公将战”而不提其他事情,实际上是说庄公决定主动出战,也是为下文“曹刿请见”作铺垫。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说明曹刿对这次战争已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鄙陋也有认识,肯定了“请见”的必要,这句话正是全文的纲领。

()6.曹刿对鲁庄公的前两次回答都可以否定指出庄公所说的不过是“小惠”和“小信”,并强调了“民从”和“孚”的重要性,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7.曹刿适时选择出击追杀的时机,他采取了后发制胜,以智取胜的战术。

()8.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修辞技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宗国的政治热忱。

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以曹刿的驽钝,浮躁反衬出庄公的机敏持重。

三、问答题:1. 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2.怎样评价鲁庄公?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曹刿的认识?4.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5.分析鲁国能战胜齐国的原因。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

曹刿论战练习题(试题设计一)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

(1)齐师伐我()(2)肉食者鄙()(3)小信未孚()(4)又何间焉()(5)神弗福也()(6)衣食所安()(7)小惠未徧()(8)牺牲玉帛()(9)弗敢加也()二. 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参见《曹刿论战》课后练习第三题。

三. 翻译下列句子:1. 何以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必以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忠之属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可以一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阅读:文段(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 用原文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__________。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 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曹刿论战》测试题一
1.《曹刿论战》一文选自,传说是(人名)所作。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①齐师伐.我()②小大之狱.()
③遂逐.齐师()④望其旗靡.()
3.在文中,曹刿认为凭借什么条件可以与齐国一战?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分)
4.文中何处体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5.本文记述的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这场战争中鲁国的胜利给人很多启示。

请从做人或做事方面,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3分)
《曹刿论战》测试题二
1.《曹刿论战》相传作者是,时期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①公将鼓.之()②忠.之属也()
③肉食者鄙.()④牺牲
..玉帛()
3.用自己的话说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的意思。

(2分)
4.语言凝练,不加赘述,是“史家笔法”之一。

鲜明的人物形象,“因言语”便“可知”。

从曹刿的语言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进行简要分析。

(2分)
5.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文中举例说明,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分)
《曹刿论战》测试题三
1.《曹刿论战》是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撰。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①弗敢加.也()②衣食所安.()
③一鼓作.气()④齐师败绩
..()
3.战争题材在《左传》中写的最好,章句勾连,有声有色,这篇文章就是一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4.本文的精彩之处在于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本文详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2分)
5.本文是一篇记述战争的佳作,作者既在叙事中吸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

鲁庄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结合具体情节谈一谈。

(3分)
《曹刿论战》测试题四
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名著。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①彼竭我盈.()②公将驰.之()
③又何间.焉()④小惠未徧.()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4.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怎么看?(2分)
5.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一谈。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