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必修三第2课宋明理学课件(共24张PPT)
![必修三第2课宋明理学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a6df41caaedd3383c4d341.png)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 林则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郭巨埋儿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 异同?
程朱理学 理学思想 不 哲学范畴 同 点 方法论 代表 实质 共 同 点 内容 “理”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一、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1)儒学因佛道冲击而陷入困境。 (2)三教合一 (3)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宽松 (4)北宋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 矛盾需要强化君权意识。
二、什么是理学?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 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关怀人生的 新儒学。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故 名。
• 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功夫,格一物, 理会一事都要穷尽。 根据材料和教材,请思考: 二程和朱熹关于认识论上的异同?
⊙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观点
程朱理学有何影响? 万物的本原(世界观) 求理的方法(认识论)
二程
朱熹
天理是 达普遍天理 宇宙万 格物致知 物的本 天理就是三纲 明道德之善 原 五常
把天理和伦理 道德直接联系 起来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春打击
孟 子 秦 始 皇 董 仲 舒
西汉:正统
为往圣继绝学 ——宋明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我也来
最近有点烦
我来也
韩愈:复兴儒学!
唉!一烦就是几百年: 魏晋南北朝面临挑战 隋朝欲“三教合一” 唐朝三教并行,正统地位难保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影响
程朱 理学 代表
郭巨埋儿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 异同?
程朱理学 理学思想 不 哲学范畴 同 点 方法论 代表 实质 共 同 点 内容 “理”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一、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1)儒学因佛道冲击而陷入困境。 (2)三教合一 (3)北宋重文轻武政策宽松 (4)北宋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 矛盾需要强化君权意识。
二、什么是理学?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 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关怀人生的 新儒学。它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故 名。
• 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功夫,格一物, 理会一事都要穷尽。 根据材料和教材,请思考: 二程和朱熹关于认识论上的异同?
⊙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观点
程朱理学有何影响? 万物的本原(世界观) 求理的方法(认识论)
二程
朱熹
天理是 达普遍天理 宇宙万 格物致知 物的本 天理就是三纲 明道德之善 原 五常
把天理和伦理 道德直接联系 起来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春打击
孟 子 秦 始 皇 董 仲 舒
西汉:正统
为往圣继绝学 ——宋明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我也来
最近有点烦
我来也
韩愈:复兴儒学!
唉!一烦就是几百年: 魏晋南北朝面临挑战 隋朝欲“三教合一” 唐朝三教并行,正统地位难保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影响
程朱 理学 代表
宋明理学课件PPT
![宋明理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297f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7.png)
天人合一
宇宙的运行与人伦道德相ຫໍສະໝຸດ ,天道与人道相互关 联。无为而治
宇宙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人与宇宙的关系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人生活在宇宙之中,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息息相关。
人与天道相通
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应与天道相符合,以实现天人合一。
人对宇宙的认识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人可以认识宇宙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更好 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道德教育
宋明理学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之为人之本,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 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和谐社会
宋明理学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和谐稳定,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倡导和谐、稳定 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内心平静
宋明理学家强调儒家政治伦理,主张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以德治国 ,认为政治应当以仁义道德为基础。
天理与政权
理学家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原则,政权应服从天理,政治权力 应当基于天理而非私欲。
民本思想
理学家强调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政治应当以保 障人民福祉为目标。
政治制度设计
三纲五常
理学家重新阐释了三纲 五常的政治制度设计,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和 臣子的忠诚义务。
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影响了后世的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如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颜元等人都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塑造了民族精神
宋明理学所强调的道德、仁义等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成为 了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宇宙的运行与人伦道德相ຫໍສະໝຸດ ,天道与人道相互关 联。无为而治
宇宙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干预。
人与宇宙的关系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
人生活在宇宙之中,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宇宙息息相关。
人与天道相通
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应与天道相符合,以实现天人合一。
人对宇宙的认识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人可以认识宇宙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更好 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道德教育
宋明理学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道德是人之为人之本,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道 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倡导和谐社会
宋明理学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和谐稳定,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倡导和谐、稳定 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内心平静
宋明理学家强调儒家政治伦理,主张君主的道德责任和以德治国 ,认为政治应当以仁义道德为基础。
天理与政权
理学家认为天理是宇宙间最高的原则,政权应服从天理,政治权力 应当基于天理而非私欲。
民本思想
理学家强调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政治应当以保 障人民福祉为目标。
政治制度设计
三纲五常
理学家重新阐释了三纲 五常的政治制度设计, 强调君主的道德责任和 臣子的忠诚义务。
国文化传播到了海外,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
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影响了后世的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流派,对后世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如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颜元等人都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
塑造了民族精神
宋明理学所强调的道德、仁义等价值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成为 了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1张ppt)
![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b1e4c8b14e852458fb5785.png)
四、不忘初心——理学传承
照亮民族
(留人 宋取生 )丹自 文心古 天照谁 祥汗无 青死 。* ( 清匹天 )夫下 顾有兴 炎责亡 武。* (要粉 明留身 )清碎 于白骨 谦在浑 人不 间怕 。* (岂苟 清因利 )祸国 林福家 则避生 徐趋死 之以 。*
点亮人生
修身养性十二诀:敬、静 坐、早起、读书不二、读 史、谨言、养气、保身、 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 作字、夜不出门。
材料3: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 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 ——《朱子语类》 材料4:天下只有一个理,在天为命,在义(社会) 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5:陈抟(著名道士)以《先天图》传种放,种 放传穆修,穆修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宋史·朱震传》
人人皆可成圣!
如何致良知、知行合一?
材料5:静坐息思虑,无事时省察。──王阳明 材料6:人必须在事上去磨练,这样才能清静时也 安定,变动时也安定。
──摘自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7: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不能分离, 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与知相分离的行,不 是笃行。 ──摘自王阳明《传习录》
以理杀人
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 ‚节烈‛妇女。这些妇女有夫亡 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有 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 也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 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 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 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 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 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 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 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 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 以兼养孩子。
双凤洛阳创理学
第3课 宋明理学精美课件(共47张PPT)
![第3课 宋明理学精美课件(共4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ac00240066f5335a81217a.png)
化,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反对空谈义理。
言论三:李贽认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
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必长,女子之见必 李贽提倡男女平等,反对歧视妇女, 短,又岂可乎?”他还赞扬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爱是“同 主张婚姻自主。 声相应,同气相求”。
【学思之窗】
思考:李贽给耿定向的这封信,说 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主张工商皆本。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 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当时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 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 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4.(2000年广东卷)黄宗羲、 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 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①生活在明末清初 ②参加过抗清斗争 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 ④受到文字狱迫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5.(08广东单科)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 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 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 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 壮阔的景象?
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 弱小 ②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的压制 ③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黄 羲宗
作 品
顾 武炎
王 之夫
《读通鉴论》
《明夷待访录》 《天下郡国 利病书》
主 张
点相 同 点不 同
①抨击君主专制 ①倡导经世致 ①世界是物质 的,变化有规律; 提出“天下为主 用 ②事物是可认 君为客”,以天 ②把亡国和亡 识的。③静止 下之法代一家之 天下相区分 是相对,运动 是绝对的 法 ② 农工商皆本 明末清初人,参加抗清斗争,隐居著书立说;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猛烈抨击君 倡导经世致用 朴素唯物论和 主专制制度 和爱国精神 辩证法思想
宋明理学 (共21张PPT)
![宋明理学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85f447db307e87101f696b2.png)
2.邵雍:重新排列、解释64卦。系统的思辨,将宇 宙结构与人的精神结构合二为一。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准确的表达了理学 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二程:
4、程颢、程颐
①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 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好境界也是仁;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程
“人伦者,天理也。”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象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山 先 生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认识论:发明本心。
B、王守仁:
阳
明
①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先
生
②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课堂活动2 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 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 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 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专题一 第三节 宋 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什么是理学?
• 以“理”或者“天理”为核心的 观念系统,称之为“理学”。
• 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的新的儒学体系。
•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融合佛道 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 的新儒学体系。
宇宙自然 伦理道德 思辨哲学 (主要) 理学
3.张载:开创气学一派;准确的表达了理学 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4.二程:
4、程颢、程颐
①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 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好境界也是仁;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程
“人伦者,天理也。”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象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山 先 生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认识论:发明本心。
B、王守仁:
阳
明
①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先
生
②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课堂活动2 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 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 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 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 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专题一 第三节 宋 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什么是理学?
• 以“理”或者“天理”为核心的 观念系统,称之为“理学”。
• 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的新的儒学体系。
•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想,融合佛道 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 的新儒学体系。
宇宙自然 伦理道德 思辨哲学 (主要) 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心学”形成背景
• 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封建专制统 治陷入危机
•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宇宙观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陆九渊的观点
南宋
伦理观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认识论
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宇宙观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阳明的观点
明朝
伦理观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特点与影响
“程朱理学”的特点
通过“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规范、等级制度与天理结合起来,论 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和神圣性,从而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程朱理学”的影响
•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 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治。
•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
“二程”的观点
北宋
宇宙观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 有理后有物
伦理观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和 天理联系起来
朱熹的观点
南宋
宇宙观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 “三纲五常”
伦理观 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程朱理学”
认识论
“致良知”“知行合一”
项目
程朱理学
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伦理观 “存天理,灭人欲” 不
同 认识论 “格物致知” 点
哲学 领域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陆王心学
“心”是万物的本原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本质 相 同 内容 点
影响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3课
知识点
01 程朱理学内容与影响 02 陆王心学内容 03 课时总结
魏晋南北朝
儒学受到佛教、道教冲击
隋朝
“三教合一”
唐朝
三教并行,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宋朝
程朱理学
宋明
陆王心学
“理学”来源
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 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其中,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 就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