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地铁隧道涌水突泥采取的防控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隧道防涌水突泥技术

隧道防涌水突泥技术

防涌水突泥技术1、工程概况:鹰嘴岩隧道位于重庆东南部,左线隧道全长3247米,全隧单面坡,坡度为-1.85%。

隧道进口位于酉阳境内,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明显,属于岩溶剥蚀峰从洼地中山地貌区,峰丛底座相连,地形切割较大,溶蚀沟槽发育,地面高程830~870之间,隧道埋深约170米,隧道左侧为阿蓬江,溶洞的正上方为一片斜坡山岭,左右侧分别有一山谷,植被发育,无明显洼地漏斗。

隧道围岩岩性为灰岩,隧址区属于阿蓬江水系,可溶岩分布区,地表主要发育溶沟溶槽,区内大气降雨形成的短时洪流多沿山中的溶蚀沟槽向落水洞排泄进入地下水系,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水,松散岩类孔隙水。

该溶洞位于鹰嘴岩隧道ZK39+835~840处,离鹰嘴岩隧道进口洞口约300米,隧道位于半径为1000的圆曲线上,纵坡为-1.85%,设计为Ⅳ级围岩,采用S4C支护参数,格栅钢架1.0米/榀,喷射C20砼厚度18CM,Φ22药卷锚杆L=300CM,间距1.0×1.0米,C25砼衬砌40CM。

2、ZK39+835溶洞的施工经过2007年2月26日,隧道左线开挖至ZK39+835时掌子面出露一溶洞,其位臵位于行车方向左侧边墙至拱腰处,露出的溶腔高约5~7米m左右,内充填黑色的流塑壮的填充物,无水,溶腔周边围岩整体性较好,在准备进行初期支护施工时,溶洞内的填充物大量坍塌,坍塌的填充物为黄色与黑色的泥状物,拌有臭味。

填充物坍塌至2007年3月1日基本稳定,填充物坍落约300多方。

从坍塌后的溶腔高约从拱顶上去约10~15米,溶腔朝右线斜向后发展,溶腔岩壁的倾角约70°,走向与隧道轴线约成20°。

在2007年3月1~3日对溶洞的初期恢复施工,根据当时的情况,经四方现场踏勘,对该溶洞处的初期支护参数进行了调整具体为:由原来的格栅拱架变更为I18的型钢拱架支护,钢架间距为50cm;喷砼厚度由原来的18cm变更为25cm;钢筋网片由原来的单层网片变更为双层网片。

涌水突泥防范措施

涌水突泥防范措施

涌水突泥防范措施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及某些预料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洞内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很大,施工中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

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根据预报情况提前加设积水井、加设抽水设备,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迅速排出,以防大量地下水在洞内囤积,造成危害。

(1)对突水的预测根据施工图提供地质资料,加强该段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分别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进行200m长距离地质探测,在TSP203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中出现异常的地段采用EKKO地质雷达进行40m范围内的探测进一步明确前方岩层、地质情况,在物探资料同时出现异常的部位,采用超前钻探进一步明确该异常体的具体情况,在钻孔出现喷水时采用相似比拟法对涌水量、水压、赋水规模、补给情况等进行分析预测。

为确保掌子面作业安全,对掌子面向后方10m范围内采用Φ25钻杆进行开挖轮廓外5.0m进行钻探,进一步明确洞室周边地下水挤压岩体的情况,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确定施工措施和方案根据设计的地质资料、地面地质补充勘察结果、综合物探预测预报、超前钻孔探测和径向探测结果,必须按设计的排水量布设洞内排水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特殊材料填充、超前帷幕注浆固结等不同的施工方案。

①人员配置洞内排水,选用有经验的专业队伍,上岗前先培训后上岗,确保洞内排水的可靠性。

②备用排水措施项目部在每个洞口已设了完整的移动泵站一套,如遇突发涌水,泵无法正常使用,移动泵站即可进行排水。

③特殊材料充填如预先探明隧道底部的岩溶水规模小于5000m3,且为静水,静水压小于 2.5Mpa,补给水量在正常情况下小于排泄水量时,依次采用填充碎石、填砂、注入C15混凝土等对溶腔进行实物充填,充填范围不小于隧道洞室直径的2倍,以确保隧道在开挖时的安全。

隧道突发涌水灾害预防措施及救援预案

隧道突发涌水灾害预防措施及救援预案

隧道突发涌水灾害预防措施及救援预案隧道突发涌水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灾害事件,其发生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此,针对隧道突发涌水灾害,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救援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隧道突发涌水灾害的预防措施和救援预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预防措施1.筑起防护墙在隧道内部设置一定高度的防护墙是预防涌水灾害的有效手段。

防护墙可以起到阻挡涌水的作用,防止涌水扩散到隧道其他区域,减轻灾情的损失。

2.加固隧道结构合理设计和施工隧道结构是预防涌水灾害的重要环节。

在隧道的设计阶段,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隧道的开挖方式与放样位置。

在施工阶段,要加强对隧道结构的监控与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安全隐患,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3.完善排水系统隧道内部的排水系统是防止涌水灾害的重要措施。

要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性,及时清理排水口和泥沙,防止堵塞。

同时,要定期检查排水渠道和设施的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4.设置液位监测系统在隧道内部设置液位监测系统是及时掌握隧道水位变化情况的有效手段。

液位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隧道内部液位的高低,一旦发现液位异常上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以避免涌水灾害的发生。

5.加强安全防护教育隧道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防护教育和培训,掌握应对突发涌水灾害的预防和救援知识。

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检查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二、救援预案1.定期演练针对隧道突发涌水灾害,要制定完善的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演练可以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熟悉救援装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2.成立救援队伍建立专业的隧道突发涌水救援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救援队伍。

队员要接受相关的专业培训,具备救援知识和技能,熟悉救援器械的使用,能够独立完成救援任务。

3.完善通信和联络系统在隧道内部设置通信和联络系统是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

隧道涌水突泥的防治技术综述

隧道涌水突泥的防治技术综述
砂 袋挡 墙 和 掌子 面 中突 泥 体 进 行 封 闭 , 起 到 止 浆 的作 用 。 施作止浆墙时 , 在 止 浆 墙 与初 期 支 护 之 间 预 埋 注 浆 管 , 在周 边 渗 漏 时 , 进 行注 浆 堵 漏 , 保 证 止
1防水措施 在初期支护与二 次衬砌之 间应敷设一层无纺 土工布 、 HDP E 自粘防水 板[ 5 ] 。防水板敷设应从边墙下部设置引水管处至拱部连续施作 , 采 用无钉 铺设方法固定, 固 定处 应 补 强 。拱 墙 及 仰 拱 二 次 衬 砌 采 用 防水 混 凝 土 泵 送
2治 理 涌水 突 泥的 方 法
某些 隧道在处理高压 富水空腔的 问题则是采取“ 释能 降压 、 注浆加 固 ” 的原理。 “ 释能降压” 即对超 前地质预报探测到富水空腔, 通过钻孔排水、 设 置泄水支洞等方 法达到 排水、 排泥 ( 碎石) 的作用 , 降低空腔充填 泥浆 的势 能。“ 注浆加 固” 即对空腔释能降压后残留的填充物进行注浆加 固, 改 良空 腔内地层条件 , 为下步超前支护等处治措施创造条件 。此方案有效解 决了 高压富水空腔突水突泥 、 运 营水害安全 隐患、 支护结构抗 高水压荷载施 工 费用 高、 难度大等技术难题。 2 _ 2 _ 4超 前 支 护 及 开 挖 技 术 为保 证 隧道 空腔 中 突 泥 的 稳 定 , 不 因 下 部 开 挖 继 续 突 泥 ,在 进 行 了 长 孔 注 浆 加 固措 施 的 基 础 上 , 一般还需要在隧道拱部外缘施作长管棚并注双 液浆进行加固超前支护。超前管棚支护 是在隧道开挖 轮廓线周边上 , 间隔 定距离, 沿洞轴以较小的外插角钻孔 , 安 装惯 性矩较大的厚壁钢管 , 利用 钢管作为纵 向支撑, 钢 格栅拱架作为横 向环 形支撑 , 构成整体刚度较大 , 能

隧道岩溶高压涌水、突泥施工措施

隧道岩溶高压涌水、突泥施工措施

隧道岩溶高压涌水、突泥施工措施暗河主管道在隧道以上发育,是引导产生大型地下水突出的最不利地段。

因此对岩溶水及暗河的妥善处理是防止岩溶高压涌水、突泥问题出现之关键。

施工中将根据设计地质资料、结合超前预报资料和现场实际,查明暗河溶洞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发育程度、地下的情况等。

对暗河地段,采用注浆堵水、限量排放,分部开挖,及时封闭,衬砌紧跟,加强量测,确保安全。

对隧道穿越暗河地段分别以引、堵、越、绕等措施进行处理。

超前探测:采用超前钻孔探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地质预报,并预测开挖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水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及支护手段。

施工对策及主要技术措施:穿越高水压段的施工处理主要由围岩注浆固结圈、喷锚支护、排水系统、抗水压衬砌结构四部分组成。

围岩注浆固结圈:通过注浆封闭,加固、提高岩体完整性,使其成为具有止水和承载能力的结构体,形成围岩注浆固结圈,以限制排水量,实现限量排放,并与喷锚支护一起共同保证施工期间洞室稳定及安全。

注浆方式采用超前帷幕预注浆、径向注浆、局部注浆、补注浆四种形式。

超前帷幕预注浆:每一循环长度30m,注浆加固的固结范围为衬砌轮廓线外3m。

开挖后径向注浆:固结范围正洞为衬砌轮廓线外5m。

局部注浆分为局部超前注浆、开挖后局部注浆等几种。

根据超前地质预报探明的局部岩溶实际分布(定位、定量)或开挖后地下水渗流状态分别采用。

补注浆为按上述三种注浆方式实施后,仍未达到设计要求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注浆手段一种或多种进行补充注浆。

喷锚支护:喷锚支护由20cm厚C20钢钎维喷射混凝土,拱墙系统锚杆组成,Ⅴ级围岩辅以格栅钢架,使其与注浆加固结圈共同组成限流体系,同时具有维护注浆固结圈结构性能的作用。

保证施工期间洞室稳定。

防排水网络系统:在喷锚支护与模筑混凝土衬砌之间全环铺设复合式防水板,设置纵、环向排水盲沟将水引入侧沟排出,施工缝嵌钢片或橡胶止水带,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网络系统。

抗水压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其净空预留20cm补强或衬砌结构调整空间。

隧道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隧道施工过程中,突发涌水和突泥等问题屡屡发生,一旦发生此类事故,不仅会造成现场工作困难,还可能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发生隧道涌水突泥事件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置。

问题分析隧道涌水突泥是施工中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其产生原因可能是隧道和地层之间的裂隙,压力不稳定等多种复杂原因所致。

具体分析原因后,在现场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采取措施进入隧道前,必须先判断现场隧道涌水突泥的严重程度。

如果涌水量较小,可以采取简单的方法手段进行处理,如增加排水量、封堵漏水等措施。

如果情况较严重,需要采取更为专业科学的救援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处置方案现场处置在现场采取的具体措施应根据隧道涌水突泥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的处置方案如下:1.隔离现场:在现场设置隔离区域,防止外界人员随意进入现场。

2.评估风险:评估施工现场涌水突泥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3.封堵漏水:对涌水和淤泥进行封堵,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并避免引起二次灾害。

4.排水处理:将现场的水和淤泥引流到设定的排水口,并利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对水源进行处理。

5.停工检查:在监测到隧道涌水突泥事件后,及时停工检查施工相关情况,确保施工车间和人员的安全。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处理,更好地保障了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品质。

后续处理在隧道涌水突泥事件解决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相关事项的处理,如:1.检查设备:对涉及到现场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检查防护措施:对防护措施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处理涉及人员:部署医护人员到现场对涉及人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等措施。

总结由此可见,在施工现场发生隧道涌水突泥等类似意外事件时,必须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在涉及到隧道施工时,安排现场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将为施工意外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提供关键的帮助。

隧道突泥涌水处置方案

隧道突泥涌水处置方案

隧道突泥涌水处置方案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突然出现泥涌、水涌等灾害事故时,如何及时处置并降低损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针对隧道突泥涌水的处置方案,以保障人员安全和隧道运行正常。

1. 突泥涌水的原因隧道工程是在地下挖掘的,由于地质环境多变,包括土层、岩层、水层等不同地层结构因素,而这种多变性会在隧道施工中导致不同程度的泥涌和水涌问题。

(1)泥涌:是指隧道边墙或顶部破坏后,地下泥土、石块等物质突然流出,迅速填满洞口,造成隧道两侧或中间部分不同程度的堵塞和变形。

(2)水涌:是指隧道内壁石层或土层受到破坏后,地下水流突然涌出来,形成类似水龙头似的水柱,流速极快,不仅会对隧道背后的支护结构造成破坏,同时还可能淹没工地和往来车辆。

2. 突泥涌水的应急处理方法突泥涌水是一个紧急事故,需要快速、果断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故的发展,并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可能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2.1 停机疏散在突发泥涌水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停止运输机械设备和工人,保持现场安静,以免作出不及时的反应,造成事故的扩大。

同时,应按照预定预案,有条不紊地疏散已经进入隧道内的人员,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2.2 利用支护材料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泥涌问题,当突然泥土涌出时,可以立即使用石方或者支护材料进行堆积,使得泥涌速度减慢,同时还可以减小泥涌对其它设施和人员的冲击力。

在对泥涌进行了初步的控制后,可以再开始其他的处理工作。

2.3 封堵泉眼在突发水涌事故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快堵住泉眼或减少水流量。

封堵泉眼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铁皮、掘土机等机械工具。

这些方法可以减少水的流量,提高泵站负荷,降低管道压力,并减小施工现场的淹水程度。

2.4 排水设备在水涌问题中,通常需要增加排水设备以减少水的流量,同时加快水的排出。

可以考虑增加或更换有效的排水设备。

配备完善的排水设备可以帮助将隧道内的水排除,保证施工安全,同时减少水力压力的影响。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

隧道突泥涌水预防措施1、做好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1)根据隧道工程的要求,按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和《监测方案》的内容,及时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合理选择监测断面,适时埋设测点并采集数据。

每日量测数据当天进行整理和分析;配备充足的仪器、设备,并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能正常工作;要求监测人员每日对监测数据及时输入为电子文档并进行备份,防止因数据丢失造成的报告不及时。

(2)由于岩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隧道周边存在的隐伏岩溶和高承压水直接影响着施工安全,因此,岩溶隧道施工中需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周边岩溶探查等施工地质工作,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富水、岩溶隧道的施工工序管理范畴中。

(3)地质预报可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等方法,对围岩的破碎和富水程度进行预测和验证。

及时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反馈,以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2、隧道遇不良地质措施(1)当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充填型溶洞等富水岩溶地段时,应采取注浆预加固、堵水等措施,以有效地改善隧道周边既有岩体的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必要时采用长管棚等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

特别应注意注浆效果的检查与评定,只有注浆达到预期加固效果时,才允许开挖。

(2)当隧道穿越地段虽地下水发育,但水压不高、围岩自稳能力较好时,可采用先开挖、后注浆的方式,以加快施工进度。

3、隧道防、排水(1)地下水发育的岩溶隧道,当采取“以排为主、排堵结合”的原则可能造成地下水大量流失、环境遭到破坏时,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设计原则。

(2)隧道结构应设有完备的防、排水系统,同时应尽可能地维持原有的地下水系统,破坏时,应采取工程措施(导流洞等)予以修复。

(3)根据两端线路坡度情况,采用较大的纵坡,并结合其内轮廓采用较大尺寸的水沟,以避免水淹道床,提高隧道工程运营质量。

突泥突水地段采取的预防方案(一)

突泥突水地段采取的预防方案(一)

突泥突水地段采取的预防方案(一)当隧道开挖或地质预报没有发现明显的溶洞管道,而开挖面又出现较大的涌水量时(单点出水量在50L/min以上)采用帷幕注浆堵水。

采用此方案时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由围岩注浆固结堵水圈、初期支护、排水系统和抗水压衬砌结构四部分组成。

(1)围岩注浆固结堵水圈,通过向围岩注浆,形成围岩注浆固结堵水圈,减少其渗透系数,以限制排水量。

注浆方式及注浆方案:注浆方式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后注浆、局部注浆、补注浆四种方式相结合:1)、超前帷幕注浆:当隧道开挖或地质预报没有发现明显的溶洞管道,而开挖面又出现较大的涌水量时(单点出水量在50L/mim以上)采用帷幕注浆堵水。

①、注浆加固范围:对于乌池坝隧道孔隙性石灰岩,以堵水为目的的注浆加固圈范围不宜少于开挖线以外5m.②、注浆长度及止水盘的厚度:根据乌池坝隧道的地质条件和目前国产钻机的性能,为保证注浆质量,每一注浆长度定为25m为宜。

开挖长度为20m,留足5m厚的岩盘作为止水盘。

对于IV级及以上围岩地段,止水盘的表面喷射20cm厚C20的混凝土进行加强。

③、注浆材料:注浆材料根据要求选用具有结石强度高、可灌性好、抗渗透、抗腐蚀、无污染、耐久性好等特点的抗分散超细型TGRB水泥基灌浆材,水灰比0.4-0.5;但局部揭示岩溶管道流,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具有快凝、早强、抗流失性能的水反应型浆材,如采用水泥及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

水泥浆以525号硅酸盐水泥制成,水灰比为1:0.6~1:1.水玻璃的浓度为35Be(波美度),模数为2.4.水泥与水玻璃的配合比(体积比)1:0.6~1:1,凝胶时间1~3分钟。

④、钻孔布置:对于裂隙中等发育的围岩单孔注浆的扩散半径1.5~2m,为使注浆加固范围达到5m,需沿隧道周边布置两排孔。

为检查注浆效果在断面中部布置3个检查孔。

⑤、注浆压力:注浆压力与岩层裂隙发育程度、涌水压力、浆液材料的粘度和凝胶时间长短有关。

乌池坝隧道最大埋深为488m,注浆压力不超过5MPa为宜。

隧道工程施工中涌水突泥灾害的处置技术

隧道工程施工中涌水突泥灾害的处置技术
随后 在 1 1月 1 5 日、 1 1月 1 6日、 1 1月 1 7 日 , 同 一 位 置 又 先 后
突泥 的 形 成 机 理 . 应 属 断层 破 碎 带 涌 水 突 泥 地 质 灾 害【 1 _
3 涌水突泥处置施工 技术
为 了安 全 处置 涌水 突 泥 地质 灾 害 .参 建 单 位邀 请 并 组 织 专 家深 入 灾害 现 场 进 行 细致 的调 查和 研 究 分析 .切 合 工 程 实 际情 况制 定 了加 固改 良地 质 . 综合治水 , 超 前预 支 护 通过 溃 口
道。 该隧道位处丘陵 区. 剥蚀构造 , 气候 温 暖 , 为亚 热 带 海 洋 季 风 气候 , 雨季为每年的 5 - 9月 , 雨量 丰 沛 。 隧 道 围 岩 主 要 由 燕
( 该 断 裂破 碎 带 具 有 良好 的连 通 性 山 早 期 侵 入 花 岗岩 与 南 园 组 凝 灰 岩 构 成 ,最 高达 到 2 6 0 m 埋 具 备 了涌 水 突 泥的 携 带 物 ; 为 涌 水 突 泥 下 泄 提 供 了便 利 通 道 : ( 3 ) 隧 道 围岩 原 始 深。 该 隧 道 区域 内发 育 有 多条 裂 隙密 集 带 与 断 层 构 造破 碎 带 , 与导 水 性 , 在重力作用下 . 松 散 破 碎 岩 地 质 构造 复 杂 多 变 . 具 有 良好 的 富水 性 与 导 水 性 特 征 。 该 隧道 应 力状 态 因掘 进 开 挖 而 发 生 变化 . 正 常 日涌 水 量 2 3 8 7 m , 最 大 日涌 水 量 达 3 2 5 9 m , 对隧道 施 工 体 顺 着断 裂 面 发 生 竖 向位 移 ,贯 通 了 断层 中地 下 水 的 下 泄 通 道, 大 量 风化 物质 随 地 下 水 流 涌 出 , 导 致 涌 水 突 泥 灾 害 。 涌 水 影 响显著。

隧道断层突水涌泥综合整治技术

隧道断层突水涌泥综合整治技术

隧道断层突水涌泥综合整治技术摘要:简述了隧道突泥涌水的特征,结合岩溶涌突水的主要影响因素,详细阐述了中铁七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在某隧道出口对出现涌水突泥现场采取的具体措施,成功的处置了突水涌泥地质灾害,供广大施工一线技术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断层,突水涌泥,整治技术1前言隧道处于山谷内,洞身处于地下水位下,断层发育,地下水常年侵泡、软化、冲蚀围岩,导致局部地段泥岩砂岩成泥状和粉砂状,隧道开挖后遇断层水而流出形成涌水突泥,从而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严重制约工程顺利进展,本文结合隧道出口工程实际从断层地带涌水突泥后的处置措施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

2涌水突泥基本情况2014年10月9日隧道出口掌子面施至DK60+832.8进行立架,左侧拱脚以上1m开始坍塌,泥砂并伴随水呈流出,泥砂按自然坡堆积,最大粒径10cm,体积约60m3;10日凌晨3点突水突泥量逐渐增大,水质浑浊,堆积体积增大,泥砂漫延20余m,停止立架;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封闭,3时40分将掌子面全部封闭,并安排专人对掌子面进行监测;9点48分掌子面左侧突然崩裂,泥砂漫流40余m,出现险情后立即将掌子面作业人员撤离,两台湿喷机因泥石流漫流未及时撤出被掩埋。

突水突泥发生后及时用219、159、80mm钢管及100mm的塑料软管配两台15KW、两台7.5KW的水泵及时将水抽出隧道外,初始值为60m3/h,峰值为260m3/h,到2014年10月10日上午11:00泥砂漫流仍在继续。

隧道洞内监控量测数据无异常,二衬台车至掌子面无法进行监控量测。

地表DK60+750~900线路中线左右50m拉警戒线,派专人观测。

截止14日16时洞内水量基本稳定,水流量为70m3/h,总涌水量12000余m3。

3突水涌泥后应急处置措施3.1出现涌水涌泥迅速撤离现场施工人员,及时加强警戒,在洞内距二衬台车50m外拉警戒线,设缓冲区,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3.2安排专职电工及时切断掌子面附近的电源;设3名专职安全员对洞内进行24小时值班观察水情及淤泥情况,涌水涌泥稳定后,安排安排专人负责对突水涌泥进行清理。

浅谈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及预防整治措施

浅谈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及预防整治措施

浅谈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及预防整治措施摘要:隧道突水、涌泥为仅次于坍方的等地质灾害,对人员及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本文对突泥、涌水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不同成因,提出了预防和整治对策,为隧道涌水突泥灾害的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隧道工程涌水突泥成因预防整治措施1 前言随着我国隧道、矿山、水利及其它地下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遇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断复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有挑战性,特别是高压、富水区高埋深岩溶隧道面临高压突泥、涌水的危险,本人在工作过程中,多次遇到突泥涌水事故,结合工作经验,对突泥涌水成因进行详细地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对隧道突泥、涌水灾害的防治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2 成因分析隧道涌水的实质是地下水原有的输水网络或存储条件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平衡而导致失稳的现象,其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但隧道涌水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压力水存在,即一是富水,水量大,二是水有压力,即水头在隧道开挖面上方,这是形成涌水的两个必要条件。

压力水来源主要有承压水层、断层裂隙水、溶洞积水、暗河、地表水经裂隙补充、煤系地层中的老窖水及矿山老积水等;突泥造成的主要不良地质为位于岩溶发育地区的溶洞以及围岩中软弱夹层和淤泥带、煤矿采空区和其他矿洞积存的淤泥带、富水断层破碎带。

突泥涌水聚集在岩层中积聚了一定能量,由于超前探测手段不及时,未进行有效的排放消除积聚的能量,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因为坚硬的不透水层逐步减少,当不透水层承压能力少于水头压力时,不透水层被破坏,大量的水在压力作用下短时间突出,就造成涌水;当水中夹杂大量软弱填充物时,就形成突泥。

当隧道施工时存在以上情况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要探明开挖掌子面前方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方案才能施工。

3 整治措施3.1预防措施隧道突泥涌水爆发时速度特别快(本人施工的云南大五山引水隧道曾爆发三次突泥涌水事故,其速度为15m/s),一旦爆发,人员根本来不及撤离,会带来人员伤害及大量财产损失,因此对突泥涌水主要是预防为主。

隧洞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洞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洞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在地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涌水、突泥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会对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

二、原因分析涌水和突泥是隧洞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而其发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情况下,隧洞构造设计不合理,地质条件不清楚、地下水含量高、隧道养护不到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涌水和突泥。

三、应对措施1.现场勘察:当突泥、涌水等事件发生时,需要首先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涌水、突泥的具体严重程度、发生范围和原因。

据此,设计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2.按照计划进行处置: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例如,在涌水的情况下,要做好隔离、排水工作;在突泥的情况下,要对滑坡等危险区域进行监控和巡视。

而在实施处置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人员不会受到威胁。

3.密切监测:在处置过程中,应该对突泥、涌水现状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掌握现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

四、处置注意事项1.充分调查:在实施隧道工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勘测、调查。

特别是在运用非常规施工方法时,要更加重视地质调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论证。

2.做好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定专门处置方案。

3.保持沟通:在整个处置过程中,要保持联系,积极沟通,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工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五、总结针对隧洞涌水和突泥问题,我们必须制定良好的现场处置方案,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及时有效地应对问题。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我们要密切监测现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使得在施工过程中更加顺利。

地铁车站施工涌水涌泥现场处置方案

地铁车站施工涌水涌泥现场处置方案

地铁涌水涌泥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源监控方式、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具体危险源监控方式、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见附表1。

1.2事故征兆及条件1.2.1事故征兆1.基坑出现变形过大,开裂,有倒塌迹象;2.基坑壁质地较差,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涌水情况,施工区域潮湿;3.地下管线破坏,市政道路或桥梁变形过大,出现开裂、坍塌现象;4.地面过大隆沉,塌陷,地表水灌入基坑。

1.2.2事故条件1.地连墙施作未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方案施工。

2.基坑开挖前未作排水措施,水位未降至开挖面以下,开挖时出水塌方。

3.开挖过程中未及时施作桩间网喷混凝土和安装钢支撑。

4.施工作业期间,未加强监测测量,现场疏于管理,施工作业人员现场安全意识较差。

2应急组织及职责2.1应急组织机构2.1.1项目部设置应急领导小组,项目部现场应急领导小组下设6个救援专业组,即:综合协调组、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物资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和事故调查组。

2.1.2成立由项目部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现场应急领导小组。

其组成人员如下: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生产经理、项目总工、安全总监、商务经理、协调经理成员:安全质量部、工程技术部、物质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合约法务部、财务资金部2.1.3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安全质量部。

2.1.4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框图详见图2.1。

图2.1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框图2.2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职责2.2.1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职责1.执行公司应急指挥部处置突发事故的决策和指令。

2.迅速了解事故相关情况及已采取的先期处置情况,及时掌握事件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3.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5.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涌水突泥险情的处置技术

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涌水突泥险情的处置技术

土木与建筑工程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涌水突泥险情的处置技术蒋明明(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南湘潭411100)摘要:我国现代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作为现代化文明标志之一的高速公路,是国家文明的象征,是连接现代各个文明的传输系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在高速公路带来便捷的同时,其隧道工程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隧道涌水突泥的现象愈发严重。

为解决高速公路隧道修建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影响而出现的涌水突泥等现象,保证施工进度与安全,本文结合工程案例,研究了高速公路隧道涌水突泥处置施工技术,从而有效提高隧道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涌水突泥险情处置技术中图分类号:U4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2)03(b)-0151-03高速公路建造期间,隧道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在施工期间面临诸多阻碍与风险。

水文、地质及自然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到隧道工程的稳定性,导致出现各种形式的地质灾害。

在此之中,涌水突泥已经成为隧道建造期间产生概率较高的一种地质灾害,在断层破裂带的作用下,体现出显著的突发特点,会耗费地表的水资源,使自然环境受到不良影响,容易产生围岩不牢固、地表下陷等问题,导致作业人员、机器设备、隧道自身等面临风险挑战,若处理不妥当,会降低隧道施工效率,并对将来的安全使用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隧道项目的运营收益。

因此,项目负责人员应当深入探究涌水突泥的防范措施,降低隧道施工风险出现的概率,保证隧道的稳定,从而保证其能够顺利运作。

1隧道工程涌水突泥处置施工技术涌水突泥尽管有一定的突发特点,然而也具有短暂性稳固的特征,为此,在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涌水突泥灾害后,应利用恰当的时机采用科学的应对举措,一般采用的应对方案是先封堵,然后将水排出,最后增固。

在施工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制订健全的施工方案,之后,依据地质状况优化施工计划;抓好现场监控工作,另外采用科学的防水措施,在全部工作准备充分后才可以动工建设。

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

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

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突泥涌水问题成为制约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突泥涌水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突泥涌水专项施工方案。

2. 突泥涌水原因分析突泥涌水现象的出现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2.1 地质条件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异,一些地方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含水层较厚,地下水渗透性较强,容易引起突泥涌水。

2.2 施工方法不合理的施工方法也会加剧突泥涌水的风险,如挖掘机械操作不当、施工工序调配不合理等。

2.3 工程设计如果工程设计不合理,比如没有考虑地下水流方向、不合理的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等,都会导致突泥涌水的发生。

3. 突泥涌水防治措施为了防止突泥涌水,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3.1 前期勘察和预测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预测,确定地下水情况和突泥涌水的可能性,并及时调整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

3.2 加固地基和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加固地基和支护结构的措施,增强地下空间的稳定性,减少涌水风险。

3.3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合适的排水管道、井底泵站等,保证施工现场的排水畅通,减少积水。

根据地质情况和实际施工需要,合理调整施工工序,避免局部地质承压过大导致突泥涌水的发生。

3.5 突泥涌水应急预案制定突泥涌水应急预案,明确突发情况处理流程,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和设备,降低突泥涌水事件的影响。

4. 施工方案实施流程4.1 施工前准备•进行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预测•调整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设计并建设排水系统4.2 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不断监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如有突泥涌水情况,立刻执行应急预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措施5. 结论突泥涌水是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降低风险。

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应对突泥涌水事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防涌水突泥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防涌水突泥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防涌水突泥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涌水和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防范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防涌水突泥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1. 现场勘察在进行地质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

针对水源地、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多年降雨量等进行探测,尽可能了解和掌握当地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关注地下水位的位置、变化及水流量大、流速快的情况。

在勘察过程中应详细了解现场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等水文地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处理,并提出防治措施。

2. 治超保水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车辆超载、超速等问题,确保河道、河岸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正常的水循环条件,为防范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还要进行水土保持工作,防止雨水、泥土等地质物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水库防汛设施在水库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加强防汛措施,做好防范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准备工作。

要在水库上下游选择合适的防洪措施,加强基础工程的建设和加固,确保水库安全建设和运营。

4. 定期检查、维护对于已建设的水库和排水系统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水库、河道、排水沟渠等设施的畅通和稳定性。

及时清理淤泥和杂草,检查设施是否完好,排除漏水和渗水等问题,保持设施的正常功能。

5. 预测和预警在进行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认真监测和跟踪地下水位、水流量和泥沙含量等情况,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变更施工和运营方案,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应该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增强应急救援实力,确保及时响应和处理地质灾害事故。

总之,在防范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方面,我们需要在勘察、治超保水、水库防汛设施、定期检查、预测和预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这对于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 增 刊 1
水 点 位 置 、水 量 、水 压 等 。 (3)地质 探 孔 孔 径 (终 孔 )为 55 mm,钻 孔 外
偏 角 为 10°。 (4)根 据 超 前 钻 孔 探 水 (泥 )的 结 果 ,分 别 采 取
(1)隧 区 地 下 水 主 要 有 第 四 系 土 层 孔 隙 潜 水 、 基岩裂隙水。由 于 隧 道 范 围 内 基 岩 普 遍 出 露,覆 盖层薄,故第 四 系 土 层 孔 隙 潜 水 贫 乏。 地 下 水 以 基岩(红层)裂隙 水 为 主,龙 泉 山 山 脉 地 下 水 受 构 造 及 砂 岩 、泥 岩 接 触 带 控 制 ,较 发 育 。
(2)主 要 工 程 地 质 问 题 为 浅 层 天 然 气 、泥 岩 风 化剥 落 及 基 底 变 形、膨 胀 土、压 碎 岩、泥 岩 具 有 的 膨 胀 性 、石 膏 等 。
收 稿 日 期 :20190122
(3)隧 区 分 布 5 个 富 水 带:龙 泉 驿 断 层 富 水 带、卧 龙 寺 向 斜 富 水 带、龙 泉 山 大 背 斜 富 水 带、马 鞍 山 断 层 富 水 带 、砂 泥突泥不仅对作业环境有影响,也 会 使 掌 子 面 不 稳 定,使 喷 射 混 凝 土 和 锚 杆 施 工 效 果 降 低。 特
别 是 在 大 量 、高 压 涌 水 突 泥 的 情 况 下 常 常 造 成 重 大 事 故 ,施 工 期 间 应 通 过 采 用 相 关 技 术 和 探 测 手 段 做 好 防 控 工 作 。
(2)对隧道 开 挖 导 致 的 地 下 水 流 失 有 可 能 引 起地表环境变化并影响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段 落 ,采 取 “以 堵 为 主 ”的 防 水 措 施 。 3.2 充 分 发 挥 超 前 地 质 预 报 的 作 用
由于隧道围岩 地 质 条 件 复 杂,需 综 合 超 前 地 质预报手段探测掌 子 面 前 方 的 岩 溶 发 育 情 况 (规 模 、性 质 及 位 置 等 )、地 下 水 赋 存 情 况 (水 量 及 水 压 等 ),并 用 超 前 探 孔 进 行 验 证 ,据 此 进 行 涌 水 、突 泥 危险性判别。
(1)由于地 下 水 发 育,施 工 时 可 能 产 生 突 泥、 涌 水 等 危 及 施 工 安 全 的 岩 溶 、破 碎 带 发 育 地 段 ,根 据 “排 堵 结 合 ,综 合 治 理 ”的 原 则 ,通 过 注 浆 堵 水 加 固围岩,防止 突 泥、涌 水,确 保 施 工 安 全。 对 于 施 工 中 揭 示 的 岩 溶 管 道 水 、暗 河 ,在 不 影 响 地 表 环 境 的 前 提 下 ,采 取 “疏 导 引 排 水 为 主 ”的 治 水 原 则 。
经研究决定后布置了超前水平钻孔探测: (1)每次地质预报段长20m,开挖15m 后再 进行下一次地质 预 报,探 明 是 否 存 在 地 下 水 富 集 的情况。 (2)对于地质探 孔 出 水 (泥)点 要 详 细 记 录 出
60 犛犻犮犺狌犪狀犠犪狋犲狉犘狅狑犲狉
张 珍 贵 等 :针 对 地 铁 隧 道 涌 水 突 泥 采 取 的 防 控 施 工 技 术
关 键 词 :地 铁 隧 道 ;涌 水 ;突 泥 ;防 控 施 工 技 术 ;成 都 地 铁 18 号 线 ;龙 泉 山 隧 道
中 图 分 类 号 :U21;U23;[U25];U21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10012184(2019)增 1006003
1 概 述 成都地铁18 号 线 龙 泉 山 隧 道 位 于 天 府 新 站
第 38 卷 增 刊 1 2019 年 3 月
四 川 水 力 发 电 Sichuan Water Power
Vol.38,Supplement1 Mar.2 0 1 9
针对地铁隧道涌水突泥采取的防控施工技术
张 珍 贵, 张 秀 敏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分局,四川 彭山 620860)
(4)隧 址 区 发 育 龙 泉 驿 断 层 与 马 鞍 山 断 层 , 岩 体 破 碎 ,节 理 裂 隙 发 育 ,影 响 范 围 较 大 ,压 碎 岩 破 碎 ,完 整 性 差 ,对 隧 道 进 口 及 洞 身 影 响 较 大 ,隧 道 施 工 易 发 生 涌 水 、突 泥 、塌 方 、掉 顶 ,属 极高风险段。 3 涌 水 、突 泥 段 防 控 的 施 工 原 则 3.1 涌 水 、突 泥 段 的 处 理 原 则
~ 三 岔 湖 站 区 间 ,为 穿 山 越 岭 隧 道 ,采 用 双 洞 分 修 方案(线间距30 m),采用矿山法施工。 隧道设 置 2座 斜 井,均 为 主、副 斜 井。1 号 主 斜 井 中 线 与 隧 道左线线路 中 线 交 于 ZDK44+500,长 412 m;1 号副斜井 中 线 与 隧 道 左 线 线 路 中 线 交 于 ZDK44 +465,长 362 m;2 号 主 斜 井 中 线 与 隧 道 右 线 线 路中线交于 YDK47+800,长 295 m;2 号 副 斜 井 中线与隧道右 线 线 路 中 线 交 于 YDK47+840,长 275 m。隧区位于新 华 夏 系 第 三 沉 降 带 四 川 盆 地 西缘的川西褶皱 带 中,主 要 构 造 体 系 为 龙 泉 山 褶 皱 带 ,以 龙 泉 山 箱 状 大 背 斜 为 骨 干 ,包 括 一 系 列 走 向北20°~30°东的褶皱、冲断层等压性、压扭性 结 构 面,龙 泉 山 大 背 斜 轴 部 宽 阔 平 缓,两 翼 陡 然 下 降 ,延 伸 不 远 复 又 变 平 。 区 内 发 育 褶 皱 2 条 :卧 龙 寺 向 斜 与 龙 泉 山 大 背 斜 (三 大 湾 背 斜 );断 层 2 条 : 龙泉山断层与马鞍山断层。隧址区节理裂隙较发 育 ,主 要 以 构 造 裂 隙 为 主 ,浅 部 基 岩 多 为 风 化 卸 荷 裂隙。 2 主 要 施 工 难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