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借鉴】注会CPA-审计-2017讲义全新编辑.docx
CPA审计讲义
第一编审计基本原理本编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知识,对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审计要素、审计目标与认定、审计风险、审计计划(重要性)、审计证据(函证、分析程序)、审计抽样、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简单介绍了相关的审计流程,使学员能在系统学习前对审计课程有初步了解。
本编内容总体难度适中。
考试时,多以客观题或简答题为主,尤其审计计划、审计程序中的函证、审计抽样是简答题很好的考点,同时综合题涉及本章的可能性也很大(如:审计目标与认定、审计计划、函证等)。
第一章审计概述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审计要素、审计目标及认定、审计的固有限制、审计基本要求(职业怀疑、职业判断等)、审计风险、审计流程等相关内容。
本章难度较大,尤其是第3节审计目标中关于认定的理解,是教材的难点,也是考核综合题的必备知识点,除第3节之外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了一些基础知识,为后续章节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预计本年分值应该在5分左右。
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一、审计的定义【相关链接】股份公司的运作模式管理层(财几点启示:(1)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客观原因——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权的分离;(2)注册会计师审计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特征——独立、客观、公正。
(一)审计的定义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的传统核心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二)审计含义的理解1.审计的用户: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
2.审计的目的: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由于审计存在固有限制,注册会计师据以得出结论与形成审计意见的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因此,审计只能提供合理保证,不能提供绝对保证。
2017年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班讲义课件-338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前言一、近三年试题及命题规律分析(一)试题分析1.近年题型题量分析年均保持4:6的比例,而且综合题均为30分。
2.考题难度及特点分析客观题大部分难度不高,主要来自于教材本身,但个别题目涉及知识点的延伸。
简答题的难度也较适中,主要是分析性和简单实务性的题目,但要求考生在把握好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注意答题思路和技巧的运用。
综合题是难度最高的题目,主要是理论与实务的高度结合,或实务性较强的题目;对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知识具有一定的融会贯通能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因此这部分题目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题目。
考生应力争在客观题和简答题中拿到接近及格的分数。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除少数不太重要的章节没有直接涉及题目外,大部分章节均有直接命题;而且重要章节所占分数和题目均较多,如质量控制、独立性、审计目标、审计抽样、风险评估及应对、销售与收款、生产与存货等章节经常会以简答题或综合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二)命题规律总结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命题,遵循着“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结合实务”的原则。
“全面考核”就是试题要达到一定的覆盖面,题目基本覆盖教材和考试大纲的所有内容,即使是非重点内容,也会考查少量的题目。
“重点突出”就是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考查,在考试中占大部分,特别是简答题和综合题主要来自重要知识点。
“理论结合实务”是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对审计的理论和实务进行重点考查。
审计本身的理论性和实务性都较强,所以经常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结合在一起命题。
如将风险评估与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实质性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再如将审计重要性、审计意见和审计报告及相关的会计知识结合起来等等。
因此,考生就要在掌握好审计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务融会贯通。
二、教材的基本框架2012年教材共八编24章,具体如下:第一编审计环境(第1、2章)第二编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3、4章)第三编审计基本原理(第5章~第10章)第四编审计测试流程(第11、12章)第五编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第13章~第16章)第六编对特殊项目的考虑(第17章~第21章)第七编完成审计工作与出具审计报告(第22、23章)第八编质量控制(第24章)三、2012年教材的主要变化2012年审计教材与2011年教材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原来的8编29章,缩减为8编24章,可以说,教材变化的主旋律是“删减”,重大变化概括如下:1.整章删除共五章,具体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的审计、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审计、特殊审计领域及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
审计笔记cpa
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审计知识点汇编第一编审计的基本原理第一章审计概述审计的性质[2]审计的含义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刘圣妮老师提示:熟读30遍,并背诵】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二是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三是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四是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注册会计师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五是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
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业务类型区别合理保证(财务报表审计)有限保证(财务报表审阅)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在可接受的审阅风险下,以消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阅意见,提供有意义水平的保证。
该保证水平低于审计业务的保证水平证据收集程序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受到有意识的限制,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所需证据数量较多较少检查风较低较高险财务报表的可信性较高较低提出结论的方式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
例如:“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4年l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4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例如:“根据我们的审阅,我们没有注意到任何事项使我们相信,ABC公司财务报表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CPA审计精华培训讲义
CPA审计精华培训讲义一、引言CPA(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实的一种专业审阅工作。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PA审计的核心要点,本培训讲义将重点介绍CPA审计的精华内容。
通过学习本讲义,考生能够提高对CPA 审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审计概述2.1 审计定义和目标审计是指一种系统性、独立的过程,通过获取、评估证据,来确定某个实体的特定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合规,并最终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的目标是增加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和公正性,从而提高信息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2.2 审计程序和流程审计程序包括初步审计程序、定性审计程序和定量审计程序。
初步审计程序主要包括了解实体及其环境、内部控制评估和风险评估等。
定性审计程序涉及审计证据的获取、评价和分析。
定量审计程序则是进行具体数额的计算和核对。
审计流程包括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2.3 审计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审计对象所发表意见的不正确可能性的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可能不能防止或及时发现错误和欺诈的风险。
审计师需要通过评估和管理审计风险和控制风险,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审计程序3.1 初步审计程序初步审计程序是进行审计工作的起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实体及其环境:包括行业竞争状况、法规要求、经营策略等。
•内部控制评估:评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有效性。
•风险评估:评估对财务报表影响较大的风险和相关控制风险。
3.2 定性审计程序定性审计程序是对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以下步骤:•审计证据获取:收集并记录相关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评价:确定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审计证据分析:对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
3.3 定量审计程序定量审计程序是对具体数额进行计算和核对,以确认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主要步骤包括:•数字准确性核对:核对财务报表中的数字是否准确。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word讲义第八章 审计抽样(完整版)-36页文档资料
第八章审计抽样本章命题思路及备考策略本章在2009年~2019年每年都考了一个6分的简答题。
面对如此清晰的考试题规律,任何针对题型和分值的总结和分析似乎都显得多余。
最近3年题型、题量、考点分析抽样方法与应用,属于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经典。
审计抽样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属性抽样、非统计变量抽样、传统变量抽样和PPS抽样。
其中,2019年以前属性抽样与PPS抽样各分别考核过两次简答题,2019年考核了传统变量抽样的简答题,但迄今为止尚未考核非统计变量抽样。
本章数学色彩较浓。
为帮助大家从整体上理解审计抽样,在对本章各个知识点展开说明之前,我们先对审计抽样的过程进行一些简要介绍。
一个完整的审计抽样应当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确定审计目标和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信赖过度风险、信赖不足风险、误受风险、误拒风险);2.根据目标确定抽样总体;3.按一定的方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4.对抽出的样本进行审查,确定样本中偏差数(错报金额);5.根据样本误差,在既定的抽样风险下推断总体偏差率(总体错报)上限;6.将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错报额)比较,形成抽样结论。
以上步骤中,第1,4,6这三个步骤属于审计业务的专业范围,因此在本章教材中找不到这3个步骤的相关内容;第2步既涉及的审计知识,又涉及到抽样知识,属于审计与抽样的结合。
在实施第2步骤的过程中,抽样专家要反复向注册会计师询问有关审计目标的具体含义,以便他构成总体,注册会计师也要关注抽样专家构成的总体,以便确定从这个总体中取得的审计证据是否与审计目标相关。
第3个步骤是一种纯粹的抽样操作技术;第4个步骤完全属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问题,可以说,第13至第16章中讲述的正是这一步骤的相关知识的应用;第5步又回到了纯粹的抽样领域;最后一步属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范围。
上述步骤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审计抽样从审计出发最终回到审计的专业过程,即:1.由注册会计师根据专业需要提出审计问题;2.运用抽样知识进行审计抽样的整体布局;3.根据抽样专业知识确定并选取一定数量的具体业务(样本);4.注册会计师对这少量业务进行审查(节省了大量时间);5.在一定的可信赖程度下根据样本比率或金额推断总体;6.根据推断结果对总体形成审计结论。
2017注册会计师-经济法核心精讲班讲义(可编辑).doc
2017注册会计师-经济法核心精讲班讲义(可编辑)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考点】法律渊源(P)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由ldquo全国人民代表大会rdquo制定法律()基本法律:由ldquo全国人民代表大会rdquo制定()一般法律:由ldquo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dquo制定【解释】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ldquo基本法律rdquo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解释】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作出的法律解释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法规()行政法规:由ldquo国务院rdquo制定()地方性法规:由ldquo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rdquo制定【解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对ldquo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rdquo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规章()部门规章:由ldquo国务院部委及其直属机构rdquo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由ldquo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rdquo制定【解释】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权就ldquo 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rdquo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解释】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解释】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司法解释:由ldquo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rdquo 制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ldquo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dquo解释或者决定。
CPA审计背诵资料
2011CPA审计背诵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第三节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P30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二节鉴证业务基本准则P44 第三节质量控制准则** P55 第五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P77 第六章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 P94 第七章审计目标*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审计工作前提P131 第八章审计计划第二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P151 第三节审计重要性** P156 第九章审计证据第三节函证*** P176 第四节分析程序** P183 第十章审计抽样** P188 第十二章审计工作底稿P240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P255 第十四章风险应对** P302 第十五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P325 第十六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 P357 第十七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P384 第二十章货币资金的审计P429 第二十一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P447 第二十二章审计沟通P467 第二十三章利用他人的工作第一节利用内部审计工作P485 第二节利用专家的工作* P489 第二十四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P497 第二十五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第一节审计会计估计** P515 第二节关联方的审计* P529第二十六章完成审计工作第五节书面声明* P570 第二十七章审计报告** P576 第四节非标准审计报告* P588 第二十八章特殊审计领域* P621 第五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P642==================================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审计的含义P7审计是一个系统化过程,即通过客观地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需要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原因。
2017年注会第十九章审计报告讲义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主要关注考点1.审计意见的类型(教材修订)2.审计报告的要素(教材修订)3.关键审计事项概述(新增)4.确定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框架(新增)5.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新增)6.不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情形(新增)7.就关键审计事项与治理层沟通(新增)8.审计工作底稿中的记录关键审计事项(新增)9.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情形10.确定非无保留意见的类型11.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12.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段13.与治理层的沟通14.比较信息的含义及审计责任15.审计报告举例:对应数据和比较财务报表16.与其他信息相关概念(教材修订)17.阅读并考虑其他信息(教材修订)18.当似乎存在重大不一致或其他信息似乎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应对(教材修订)19.当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时的应对(教材修订)20.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需要更新时的应对(教材修订)21.以“其他信息”为标题在审计报告中单独部分披露(教材修订)第一节审计报告概述(略)第二节审计意见的形成【考点】审计意见的类型(教材修订)(一)无保留意见如果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注册盔甲是应对其发表无保留意见。
无保留意见,是指当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时发表的审计意见。
(二)非无保留意见非无保留意见,是指对财务报表发表的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规定,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1)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财务报表整体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2)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不能得出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的结论。
教材P413表19-1 判断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图2-2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第三节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考点】审计报告的要素(教材修订)(一)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要素1.标题;2.收件人;3.审计意见(重点);4.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重点);5.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6.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重点);7.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8.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重点);9.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10.报告日期(重点)。
注册会计师CPA《审计》讲义
共23章: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21章)、职业道德(22-23章)第一章审计概述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考点一】审计的定义(一)审计定义:指CPA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预期使用者:管理层和公众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指公众(二)理解要点1.审计的用户(为了谁?):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A+C),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即合理保证)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为了什么?):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C)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保证程度(能够到什么程度?):应当合理保证,不能绝对保证。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
审计存在固有限制,不能绝对保证。
4.独立性和专业性(凭什么?):是审计的基础,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CPA来执行,CPA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既应当独立于A和C)5.审计报告(提交什么?):就是CPA把审计结果传递给有关财务报表使用者。
【例1•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审计定义-2016年)A.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和后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产品)B.如果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则该项业务不属于审计业务D.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多数是结论性而非说服性的(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考点二】保证程度(一)CPA的专业服务划分其中,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均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阅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可能是合理保证鉴证业务,也可能是有限保证鉴证业务。
相关服务均不需要提供保证。
(二)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水平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注会CPA_审计_2017__讲义全新编辑
共23章: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21章)、职业道德(22-23章)第一章审计概述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考点一】审计的定义(一)审计定义:指CPA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预期使用者:管理层和公众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指公众(二)理解要点1.审计的用户(为了谁?):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A+C),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即合理保证)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为了什么?):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C)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保证程度(能够到什么程度?):应当合理保证,不能绝对保证。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
审计存在固有限制,不能绝对保证。
4.独立性和专业性(凭什么?):是审计的基础,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CPA来执行,CPA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既应当独立于A和C)5.审计报告(提交什么?):就是CPA把审计结果传递给有关财务报表使用者。
【例1•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审计定义-2016年)A.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和后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产品)B.如果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则该项业务不属于审计业务D.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多数是结论性而非说服性的(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考点二】保证程度(一)CPA的专业服务划分其中,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均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阅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可能是合理保证鉴证业务,也可能是有限保证鉴证业务。
相关服务均不需要提供保证。
(二)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水平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审计学专业课讲义word版(全)共73页文档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一、审计的概念关于审计定义的不同观点:中国审计学会1989年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
”中国审计学会1995年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美国会计学会(简称AAA)在1972年给审计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并评价与各种经济活动及事项的申明有关的系统过程,以便查明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各有关利害关系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审计准则公告第一号》中,给审计下了一个较为狭义的定义:“独立人员对财务报表加以检查,搜集必要证据。
其目的是对这些报表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化情况表示意见。
”上述各项定义所包括的共同含义是:(1)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2)审核检查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是审计工作的核心;(3)审计对象必须明确;(4)审计工作过程是收集和整理证据,以确定实际情况;(5)审计工作必须有对照的标准和依据,才能从中引出审计结论;(6)审计结果向各有关利害关系人报告。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关于独立审计的定义作如下表述: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
第二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二、审计的对象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监督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的概括。
(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审计的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济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注会CPA-审计-2019--讲义全新编辑
共23章: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21章)、职业道德(22-23章)第一章审计概述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考点一】审计的定义(一)审计定义:指CPA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预期使用者:管理层和公众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指公众(二)理解要点1.审计的用户(为了谁?):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A+C),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即合理保证)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为了什么?):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C)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保证程度(能够到什么程度?):应当合理保证,不能绝对保证。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
审计存在固有限制,不能绝对保证。
4.独立性和专业性(凭什么?):是审计的基础,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CPA来执行,CPA 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既应当独立于A和C)5.审计报告(提交什么?):就是CPA把审计结果传递给有关财务报表使用者。
【例1•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审计定义-2016年)A.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和后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产品)B.如果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则该项业务不属于审计业务D.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多数是结论性而非说服性的(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考点二】保证程度(一)CPA的专业服务划分其中,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均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阅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可能是合理保证鉴证业务,也可能是有限保证鉴证业务。
相关服务均不需要提供保证。
(二)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水平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注会CPA_审计_讲义(1)
共23章: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21章)、职业道德(22-23章)第一章审计概述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考点一】审计的定义(一)审计定义:指CPA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预期使用者:管理层和公众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指公众(二)理解要点1.审计的用户(为了谁?):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A+C),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即合理保证)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为了什么?):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C)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保证程度(能够到什么程度?):应当合理保证,不能绝对保证。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
审计存在固有限制,不能绝对保证。
4.独立性和专业性(凭什么?):是审计的基础,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CPA 来执行,CPA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既应当独立于A和C)5.审计报告(提交什么?):就是CPA把审计结果传递给有关财务报表使用者。
【例1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审计定义-2016年)A.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和后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产品)B.如果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则该项业务不属于审计业务D.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多数是结论性而非说服性的(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考点二】保证程度(一)CPA的专业服务划分其中,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均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阅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可能是合理保证鉴证业务,也可能是有限保证鉴证业务。
相关服务均不需要提供保证。
(二)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水平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注册会计师cpa会计重点的讲座讲义_资料全
CPA会计重点讲座讲义第一单元金融工具会计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涉及到教材中第二章金融资产、第九章负债和第十章所有者权益的内容)例如,甲公司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10亿元,则购入债券方乙公司形成金融资产(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发行债券方形成金融负债(应付债券);又如,甲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10亿元,则购入股票方形成金融资产,发行股票方形成权益工具(股本)。
第一部分金融资产知识点1: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金融资产的学习思路是,将四类金融资产分为二条线,期末分别按“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计量:知识点2:交易性金融资产二、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分为取得时、持有期间和处置时三个步骤:【例1·综合题】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情况如下:①2010年12月5日购入股票100万元,发生相关手续费、税金0.2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投资收益 0.2贷:银行存款 100.2②2010年12月31日,该股票收盘价为108万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未实现收益)③2011年1月5日处置,收到110万元借:银行存款 11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未实现收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公允价值变动 8投资收益(110-100) 10(已实现收益)知识点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也可分为取得时、持有期间和出售时三个步骤:应注意的是,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下跌分为二种情况处理:如果公允价值正常下跌,其公允价值变动冲减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如果公允价值发生暴跌或连续性下跌,则应计提减值,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不能把损失“藏”在资本公积中。
注会考试(CPA)辅导《审计》讲义.doc
注会考试(CPA)辅导《审计》讲义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考点一】报考与注册【相关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1.高等专科以上学历;2.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注册成为执业会员:1.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2.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
【考点二】业务范围【关键词】审计业务、审阅业务、其它鉴证业务、相关服务业务【相关规定】1 .审计业务(法定业务)⑴审查企业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⑵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⑶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⑷办理法律法规、行政法规规定其它审计业务,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
2.审阅业务(法定业务)3.其他鉴证业务(法定业务)4.相关服务(非法定业务)(1)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⑵代编财务信息⑶税务服务、管理咨询等。
【例题】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依法承办审计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业务。
对于服务业务而言,下面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如果某位注册会计师只从事执行商定程序业务,表明他停止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B.注册会计师的审阅业务和税务服务业务均属于法定业务,非注册会计师不能办理C.注册会计师执行的相关服务业务,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D.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从事代编财务报表业务满两年的可以申请注册【答案】C【解析】A:既然执行商定程序业务属于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即便只执行这类业务, 也属于执行注册会计师业务。
B:税务服务不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其他人员(如税务师)也可以执行;D:注册之前的两年实习,应当是实习审计业务。
【考点三】会计师事务所【关键词】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的债务承担【相关规定】1.会计师事务所的类型⑴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⑵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2.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承担个人会员的义务⑴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由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承担责任;事务所出资人所承担 的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⑵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债务由合伙人按出资比例或协议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责任, 合伙人承担的责任属于连带责任。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讲义-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20页)
第四编对特殊事项的考虑——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
主要包括审计会计估计、关联方审计、考虑持续经营假设和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本章既可以考查客观题,也特别可能在简答题或综合题中涉及到,分值相对较高。
本章主要内容:【知识点】审计会计估计会计估计的审计思路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和评估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中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最终形成审计结论。
一、会计估计的性质★(一)什么是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在缺乏精确计量手段的情况下,采用的某项金额的近似值。
会计估计一般包括存在估计不确定性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额,以及其他需要估计的金额。
(二)会计估计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会计估计通常是被审计单位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的,其准确程度取决于管理层对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作出的主观判断。
由于会计估计的主观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较大,注册会计师应确定会计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属于特别风险。
三、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与会计估计相关的估计不确定性的程度,并根据职业判断确定识别出的具有高度估计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是否会导致特别风险。
四、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基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1)管理层是否恰当运用与会计估计相关的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2)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是否恰当,并得到一贯运用,以及会计估计或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不同于上期的变化是否适合于具体情况。
测试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以及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五、实施进一步实质性程序以应对特别风险★★在审计导致特别风险的会计估计时,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实质性程序时需要重点评价(确认、计量、披露):(1)管理层是如何评估估计不确定性对会计估计的影响,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对财务报表中会计估计的确认的恰当性可能产生的影响;(2)相关披露的充分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基础讲义-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20页)
第四编对特殊事项的考虑——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
主要包括审计会计估计、关联方审计、考虑持续经营假设和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本章既可以考查客观题,也特别可能在简答题或综合题中涉及到,分值相对较高。
本章主要内容:【知识点】审计会计估计会计估计的审计思路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和评估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中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最终形成审计结论。
一、会计估计的性质★(一)什么是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在缺乏精确计量手段的情况下,采用的某项金额的近似值。
会计估计一般包括存在估计不确定性时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额,以及其他需要估计的金额。
(二)会计估计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会计估计通常是被审计单位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的,其准确程度取决于管理层对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的结果作出的主观判断。
由于会计估计的主观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较大,注册会计师应确定会计估计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属于特别风险。
三、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与会计估计相关的估计不确定性的程度,并根据职业判断确定识别出的具有高度估计不确定性的会计估计是否会导致特别风险。
四、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基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1)管理层是否恰当运用与会计估计相关的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2)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是否恰当,并得到一贯运用,以及会计估计或作出会计估计的方法不同于上期的变化是否适合于具体情况。
测试管理层如何作出会计估计以及会计估计所依据的数据五、实施进一步实质性程序以应对特别风险★★在审计导致特别风险的会计估计时,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实质性程序时需要重点评价(确认、计量、披露):(1)管理层是如何评估估计不确定性对会计估计的影响,以及这种不确定性对财务报表中会计估计的确认的恰当性可能产生的影响;(2)相关披露的充分性。
【审计】注会审计讲义
【关键字】审计第一编第一章审计概述考情分析本章近三年累计考了16分选择题,年均5.3分,属于高频率、高分值、中难度的章节。
本章内容讲解提示:1.本章对不少内容,如审计报告,管理层责任,重大错报风险等,仅作简要介绍,需要在后续各章中逐渐深化。
2.相对来说,第2、3、4、5节更加重要,其中,第3节可能直接涉及综合题,需要理解并在以后逐渐熟悉;第2,4,5节更适宜考选择题,需要记忆。
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一、审计定义及其理解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财务报表审计定义包含了若干专业名词,需要在后续各节中展开说明。
就该定义本身来说,可从以下5个方面理解:1.审计的用户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审计的保证程度是合理保证。
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但低于绝对保证。
4.审计的基础是独立性[D22Z]和专业性[打铁先要自身硬,这个硬,包括道德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执行。
注册会计师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被审计单位与预期使用者独立吗?]。
5.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D19Z]。
注册会计师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审计意见,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予以传达。
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D1Z-D19Z]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D21Z-D22Z]执行审计工作,能够形成这样的意见。
[例题单选真题2014]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审计的目的是增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B.审计可以有效满足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C.审计涉及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如何利用相关信息提供建议D.财务报表审计的基础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答案]C[解析][原文/规定]审计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23章: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控制(21章)、职业道德(22-23章)第一章审计概述第一节审计的概念与保证程度【考点一】审计的定义(一)审计定义:指CPA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
❤预期使用者:管理层和公众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指公众(二)理解要点1.审计的用户(为了谁?):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A+C),即审计可以用来有效满足(即合理保证)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的需求。
2.审计的目的(为了什么?):是改善财务报表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预期使用者(C)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即以合理保证的方式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度,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
3.保证程度(能够到什么程度?):应当合理保证,不能绝对保证。
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
审计存在固有限制,不能绝对保证。
4.独立性和专业性(凭什么?):是审计的基础,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CPA来执行,CPA应当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预期使用者。
(既应当独立于A和C)5.审计报告(提交什么?):就是CPA把审计结果传递给有关财务报表使用者。
【例1•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业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审计定义-2016年)A.审计业务的最终产品是审计报告和后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产品)B.如果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则该项业务不属于审计业务D.执行审计业务获取的审计证据大多数是结论性而非说服性的(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考点二】保证程度(一)CPA的专业服务划分其中,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均属于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审阅属于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可能是合理保证鉴证业务,也可能是有限保证鉴证业务。
相关服务均不需要提供保证。
(二)财务报表审计是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在可接受的低审计风险水平下,以积极方式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2.收集审计证据的程序:CPA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审计过程,获取充分、适当证据,证据收集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3.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CPA应当在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后才能形成结论。
【提示】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4.检查风险:CPA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从而确保审计风险处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5.财务报表的可信性:CPA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6.财务报表审计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Eg:一、审计意见我们审计了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R1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6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6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考点三】CPA审计和政府审计(新增)(一)审计监督体系第二节审计要素【考点一】鉴证业务要素(新增)(一)三方关系人【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鉴证业务应当具备的特征的有(ABCD )。
A.使用的标准适当且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B.CPA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C.CPA的结论以书面报告形式表述,且表述形式与所提供的保证程度相适应D.鉴证对象适当(二)鉴证对象(鉴证对象信息)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鉴证业务,鉴证对象是鉴证对象信息(比如,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比如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
(三)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2.标准的特征(1)相关性:相关的标准有助于得出结论,便于预期使用者作出决策;(2)完整性:完整的标准不应忽略业务环境中可能影响得出结论的相关因素,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3)可靠性:可靠的标准能够使能力相近的CPA在相似的业务环境中,对鉴证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4)中立性:中立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无偏向的结论;(5)可理解性:可理解的标准有助于得出清晰、易于理解、不会产生重大歧义的结论。
(四)证据:是CPA提出鉴证结论的基础。
证据的特征(1)审计证据在性质上具有累积性,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获取的。
(2)审计证据还可能包括从其他来源获取的信息,如以前审计中获取的信息(前提是CPA 已确定自上次审计后是否已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这些信息对本期审计的相关性)或事务所接受与保持客户或业务时实施质量控制程序获取的信息。
(3)除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其他来源和外部来源获取的(右)外,会计记录(左)也是重要的审计证据来源。
同样,被审计单位雇用或聘请的专家编制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审计证据。
(4)审计证据既包括支持和佐证管理层认定的信息,也包括与这些认定相矛盾的信息。
(5)在某些情况下,信息的缺乏(如管理层拒绝提供CPA要求的声明)本身也构成审计证据,可以被CPA利用。
(五)鉴证报告针对财务报表审计,鉴证报告是CPA应当针对鉴证对象信息(比如,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符合适当的标准,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发表能够提供一定保证程度(比如,财务报表审计的合理保证)的结论。
【考点二】审计业务要素审计业务要素包括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A)、财务报表(B)、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C)、审计证据(D)和审计报告(E)。
1.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分别指CPA、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其中,最核心的是CPA。
2.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属于CPA的“鉴证对象信息”。
3.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在中国境内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即为“企业会计准则”。
4.审计证据:CPA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这把“尺子”,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判断“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从而获取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的审计证据。
5.审计报告(图1-5中的E):CPA按照职业道德守则和审计准则的要求,设计和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考点三】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一)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1.三方关系人分别指CPA、管理层(责任方)和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2.审计业务三方之间的关系CPA对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方)负责编制的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以增强除管理层(责任方)之外的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3.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人中,管理层(责任方)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可能是同一方,也可能不是同一方。
例如,某公司同时设有董事会和监事会,监事会需要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督。
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虽然来自同一企业,但不是同一方。
又如,一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预期使用者)可能聘请CPA对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管理层(责任方)直接负责的特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但高层管理人员对全资子公司承担最终责任。
责任方与预期使用者是同一方。
(二)CPA1.CPA的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2.CPA确认其责任的方式:CPA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3.CPA利用专家协助其工作:CPA可以利用专家协助执行审计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CPA 应当确信包括专家在内的项目组整体已具备执行该项审计业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充分参与该项审计业务和了解专家所承担的工作。
(三)责任方1.责任方:即被审计单位管理层。
2.与责任方(管理层和治理层)相关的责任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应当认可并理解其应当承担的下列责任:(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如适用);(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CPA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CPA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向CPA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CPA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四)预期使用者1.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组织或人员。
2.预期使用者分为管理层和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CPA的审计意见主要是向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提供,但客观上可能对管理层有用,因此,管理层也是预期使用者之一。
3.预期使用者可能是特定的使用者如果审计业务服务于特定的使用者或具有特殊目的,CPA可以很容易地识别预期使用者。
例如,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要求企业提供一份能反映财务状况且经过CPA审计的财务报表,那么,银行就是该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
4.预期使用者可能主要是指与财务报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CPA可能无法识别使用审计报告的所有组织和人员,尤其在各种可能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时。
此时,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那些与财务报表有重要和共同利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CPA应当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或与委托人签订的协议识别预期使用者。
例如,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中,预期使用者主要是指上市公司股东。
5.审计报告的收件人应当尽可能地明确为所有的预期使用者第三节审计目标【考点一】审计的总体目标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CPA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考点二】认定(一)认定: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CPA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解读】1.认定是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对财务报表各要素作出的表达。
2.管理层的表达有明确的,也有隐含的。
3.CPA识别的错报源于管理层认定中不恰当的表达,如果管理层的认定存在不恰当的表达,CPA则根据管理层认定的“不恰当”的表达确定财务报表错报的类别。
【例•单选题】与交易和事项、期末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和披露均相关的是(完整性)。
【考点三】具体审计目标图1-7 认定、审计目标、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A.如果财务报表中没有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列报为短期借款,违反了准确性和计价目标(需要对长期借款重分类调整,违反“分类和可理解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