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文言文课本回归精练 必修1 始得西山宴游记 Word版含解析]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加考内容 文本材料要点归纳、分析和鉴赏(159张ppt)
第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答题区域在第一层。
第三步:提炼信息。根据语意和题目要求,对主要信息进行 提炼与整合。文段中“在健康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能以剥 夺农村为手段来发展自己”是这段话的中心观点,接下来作者 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农村对城市的价值。最后,还对城市的过激 错误行为进行告诫。这种过激错误行为即主要信息。
【解题指导】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要求。 仔细阅读题干,“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表明本题具
有开放性,要以文本为基础,适度联系现实,最好有自己独到的 见解。
第二步,阅读文本,把握观点。 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本观点。如“在健康的城市化进程 中,城市不能以剥夺农村为手段来发展自己”“农村的价值会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增加”“考察一座城市的发展是否健康, 一定要看它与周边农村的关系是否和谐”等。
如2012、2011、2010三年都考了议论性文段,2009年是记 叙性文段,2008年是说明性文段。
2 .要点摘录法 抓住材料中概括性的语句,特别要抓住统领全篇的中心词 句,用来归纳要点。如2012年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的第1题,只 要抓住“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 必需品”“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 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 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 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从这三个关键句中摘录关键词句就 能组织答案。
【要点归纳】1.文中认为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是什么?(3分) 【审题推断】
仔细阅读材料及题干,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 出的结论。
【信息1】 题干要求回答“文中认为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是什么”。 推论: ①“文中”要求对原文划分层次,提取主干信息。②“突出” 要求对提取的主干信息进行比较、概括,找出最主要的问题。 【信息2】 所以,推进健康的城市化,必须从狂热圈地中清醒过来,善待农 村,反哺农村。 推论: “狂热圈地”是当前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创新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编 第1章 文言双基的回归与训练 文言文精品课件 苏教版必修1
• 答案:1.省略句(大家)相互枕垫着躺在船 中睡觉。2.判断句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 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3.宾语前 置句 但今天在什么地方!4.宾语前置句 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5.定语后置句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牙齿,没有强健的 筋骨。6.状语后置句 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 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点击此处进入 能力提升
•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古 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坏人的党羽、帮凶 • 8.白露横江 •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 9.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 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总括
• 7. 是 • 居是州,恒惴栗(《始得西山宴游记》) ( ) • 是己而非人(《问说》) ( ) • 然 后 是 非 乃 定 (《 报 任 安 书 》 ) ( ) • 安 能 辨 我 是 雄 雌 (《 木 兰 诗 》) ( ) • 无 乃 尔 是 过 与 (《 季 氏 将 伐 颛 臾 》) ( )
• 二、古今异义词,写出古义 • 1.师不必贤于弟子 • 古义: _____________ ;今义:表 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游于是乎始 古 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连词,表承接
• 2. •
• 3.
•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 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指小学学校教育
• 11.吾从而师之 • 古 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连词,表目 • 的或结果 • 1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古义: ____ ;今义:把理想、希望、 感情放在 • 答案:1.不一定 2.从此 3.小的方面学 • 习了 (某人或某物上面 ) 4.一般人 5.这样以后 6.广泛地学 习 7.爪子和牙齿 8.白茫茫的水汽 9.两 个词。凡:所有,总共;是:代词,这 10.用来……的 11.从,跟从;而,连词,
最新文档-【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探究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课件 苏教版-PPT精品文档
牛早卧在地上,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 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 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 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 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7 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用力飞快地收 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哀哀地叫 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 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也一个 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5分) 【审题推断】
细审文本及题干,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推断出的 结论。 【信息1】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推论: 以壁顶为观察点。
【信息2】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 推论: 从视觉方面描写。 【信息3】 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 敢向下看。 推论: 从听觉及内心感受来写,生动形象,使人如临其境。
2 人和牛“不敢再往 前动半步”侧面表现 怒江峡谷的高峻险 恶,又与领队及汉子 的勇敢无畏形成反 衬。
3
视觉、听觉、内心感 受写所处的环境,写 出了怒江的“一派森 气”。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4 那马平时 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 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 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 弹不得。
2010年江苏卷 《溜索》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 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 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 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 情感取向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文言文课本回归精练 必修4 滕王阁序并诗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滕王阁序并诗一、通假字青雀黄龙之轴(“”同“”, )二、古今异义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古义: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2.俨骖于上路..古义:今义:指走上路程;动身3.所赖君子见机..古义:今义:看机会;看形势4.阮籍猖狂..古义:今义:狂妄而放肆,含贬义三、一词多义1.交⎧⎪⎪⎨⎪⎪⎩台隍枕夷夏之交()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魏公子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2.何⎧⎪⎪⎨⎪⎪⎩童子何知,躬逢盛饯()阁中帝子今何在()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3.相⎧⎪⎪⎪⎨⎪⎪⎪⎩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无如季相(《高祖本纪》())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吕公者,好相人(《高祖本纪》)()4.已⎧⎪⎪⎪⎪⎨⎪⎪⎪⎪⎩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庭中始为篱,已为墙(《项脊轩志》)()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捕蛇者说》)()5.言⎧⎪⎪⎨⎪⎪⎩一言均赋,四韵俱成()遂去,不复与言(《渔父》)()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目.吴会于云间( )2.名词作状语(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萍水..相逢( )(3)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3.名词的使动用法徐孺下.陈蕃之榻( )4.名词的意动用法襟.三江而带.五湖(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1)台隍枕夷夏之交.( )(2)山原旷其盈视.( )2.动词的使动用法(1)腾.蛟起.凤( )(2)川泽纡其骇.瞩( )(3)屈.贾谊于长沙( )(4)窜.梁鸿于海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四美.具,二难.并( )(2)宾主尽东南之美.( )2.形容词作动词(1)烟光凝而暮山紫.( )(2)穷.岛屿之萦回( )(3)响穷.彭蠡之滨(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宾主尽东南之美。
【全程复习方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含13年最新模拟题)专项提升作业 苏教版
"【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含13年最新模拟题)专项提升作业苏教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莫言没穿燕尾服陈祖芬诺贝尔文学奖发奖的几天后,我去参加中国作协的一个会,会上有莫言。
在电梯里,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一脸善意、一脸热诚、一脸崇敬地望着我:你也是来开作家会的吗?我明白他看到的不是我,是莫言。
这位电梯男说:我真是太懊恼了,我来北京买到了莫言的一摞书,本来好高兴的,可是昨天刚寄回老家,就在这饭店里遇到了莫言!唉,我要是没寄回去让他给我签个名多好!幸亏我和他合了影。
说着他热热地看我一眼,我知道他看的还不是我,是莫言,但我还是很感动。
莫言获奖给世界增添一份美好,譬如对这位电梯男,也譬如瑞典很多店里,瑞典文的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红高粱》等,成为圣诞礼物在热销。
电梯男拿起手机就要给我翻找照片,不过电梯门开了,我要去会场了,那里没有照片上的莫言,但是有真人莫言。
作家们请莫言讲讲去瑞典领奖前后的种种。
开始我没有看到莫言,不是因为他坐在犄角旮旯,而是因为开会时我从来不大看得见他。
他不喧哗,少言语,而且他那衣着好像隐身衣似的能把他隐去,略去。
这位从来对衣着忽略不计的人,去瑞典前,他该穿什么服装,也成了一道公众讨论题。
他说:如果满台燕尾服,就他穿对襟棉袄?而且中装到底是什么?是马褂?是长袍?有人说是汉服,可是又有人说汉服类同日本和服。
领奖后就有人对莫言说要用双倍的钱买下他穿过的燕尾服,莫言当然不卖。
他戏言:从赚钱的角度讲,做燕尾服也对了。
铁凝插话说,一位德国朋友来电告诉她,原先觉得莫言土得掉渣,领奖时穿起燕尾服竟是比很多人都精神。
莫言依然用他的低低的又非常高密的声音说:在座各位都可以得这个奖,可是授给了我,我也没办法。
我看莫言,没穿燕尾服,没有系纯白坚挺的领结,身旁没有瑞典国王或者皇后,也没有他领奖时的《中国舞曲》。
原来,莫言还是莫言。
好像前些天没有去过瑞典,没有那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曾经”的辉煌,从来没有发生过。
【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理解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课件 苏教版
【信息2】 文章中间“伶俐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 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 免害”“既然十之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 的希望适得其反了”。 推论: 分析问题——“捧”的两种动机:谋利与免害;“捧”的后果: 与希望适得其反。
第二节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一讲 理 解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内涵阐释 重要概念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含文章主题思想、能 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对文章全局整体把握,又 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一般涉及以下三点:
2.考查特点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在我省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题目难 度不大。如:
⑥举知县的例子, 说明“捧”能助长 贪欲。 ⑦举都督的例子, 说明“捧”能腐蚀 人格。
最奇怪的是北几省的河道,竟捧得河 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 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料愈壅愈高, 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 堤”咧,“护堤”咧,“严防决堤”咧, 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 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 于这样。⑧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有删改)
⑨得出结论:“捧” 只会自讨苦吃, “挖”才是自求多 福之道。
【阅读启示录】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要善于从上下文中寻找相关句子。如关
于“挖”的深意论述,选文末段对其做了剖析,通过这些句子, 我们就能形成对“挖”的深意的准确认识。
【全程复习方略】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加考内容 名著名篇阅读配套专题强化复习课件 苏教版
推论: B项,应是觉新给觉慧写了一封“非常恳切的信”。
【信息2】
选项E:直到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他才不得不停手。原 著:当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时,葛朗台把刀子对着梳妆匣, 望着女儿,迟疑不决。而且还问女儿:“你敢吗,欧也妮?” 直到葛朗台太太晕过去之后,他才不得不停手。 推论: E项,应是妻子昏过去之后,葛朗台才不得不停手。
“被丈夫抛弃,投河自杀”得1分,但 表述不准确,周朴园不是鲁侍萍的丈 夫。“亲生儿子和亲生女儿相爱”, 表述不到位,得1分。“大儿子和小女
儿被雷劈死”表述错误,不得分,应
为大儿子周萍开枪自杀,小女儿四凤 触电而死。仅答出3点,另外3点未答
出,失3分
实际得分:2分
增分提示:
1.依分赋点,确定答案。因为本题难度不大,所以,几
(2)《雷雨》中的侍萍经历了哪些人生悲苦?(6分) 【审题推断】 细审本题,结合原著内容,写出你读取的有效信息和由此 推断出的结论。
【信息】
原著内容:侍萍经历了两个家庭:在周家,被周朴园遗弃,重 逢遭斥,与儿子不能相认,痛心于女儿的悲苦命运,承受儿女 接连死亡的打击;在鲁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等。题干信息: 人生悲苦。
2011年高考 江苏卷
【规律总结】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对名著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相 关名著名篇的主要情节、精彩片段、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形象 等的叙述和判断上。其中,概括重要故事情节成为江苏卷考查 的重点;而提炼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更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将
成为高考的热点。
(2011·江苏卷)名著阅读题(15分)
D.哈姆莱特组织戏班子演了一出《捕鼠机》,通过这场奇特
的“戏中戏”,最终证实了克劳狄斯杀兄娶嫂、篡位夺权的罪 行。 E.老葛朗台一看到查理留给欧也妮的梳妆匣,就掏出刀子想 撬下一块金板,直到女儿拿出刀子以自杀护匣,他才不得不停 手。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文言文课本回归精练 必修2 六国论 ]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六国论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同“”,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同“”, )二、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思厥先祖父..古义: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②,理固宜然..①颠覆①古义:今义:a.介词,表示另提一事;b.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古义:今义: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5.刺客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接近于死亡6.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7.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三、一词多义1.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以亡其家(《鲁周公世家》)()2.故⎧⎪⎪⎪⎪⎨⎪⎪⎪⎪⎩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故遣将守关者(《鸿门宴》)()故臣复取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刺客列传》)()3.胜⎧⎪⎪⎪⎪⎨⎪⎪⎪⎪⎩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并诗》)() 4.暴⎧⎪⎪⎪⎨⎪⎪⎪⎩暴霜露,斩荆棘()暴秦之欲无厌()自暴自弃()虽有槁暴(《劝学》)()暴雨()5.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6.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诚不得已()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十三学得琵琶成(《琵琶行并序》)()7.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义.不赂秦(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以地事.秦(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名词作状语(1)日.削月.割( )(2)理.固宜然( )(3)并力西.向(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1)盖失强援.( )(2)秦以攻.取之外( )2.动词的使动用法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形容词作动词(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始速.祸焉(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2014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文言文课本回归精练 必修5 报任安书(节选)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报任安书(节选)一、通假字1.其次诎体受辱 (“”同“”)2.其次关木索 (“”同“”, )3.见狱吏则头枪地 (“”同“”, )4.及罪至罔加 (“”同“”,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同“”)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同“”)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同“”)8.则仆偿前辱之责 (“”同“”)二、古今异义1.意气..①勤勤恳恳....②①古义:今义:a.意志和气概;b.志趣和性格;c.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②古义: 今义:指勤劳而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今义: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3.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义:今义: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今义: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十分”、“极” 6.下流..多谤议 古义: 今义:指卑鄙龌龊 三、一词多义1.责()()⎧⎪⎨⎪⎩则仆偿前辱之责()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出师表》2.辱⎧⎪⎪⎪⎪⎨⎪⎪⎪⎪⎩其次不辱身()曩者辱赐书()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岳阳楼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其辱人贱行(《五人墓碑记》)()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陈涉乃立为王(《陈涉世家》)()4.用()()()⎧⎪⎪⎪⎨⎪⎪⎪⎩而用流俗人之言()用之所趋异也()以为小礼无所用(《魏公子列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木兰不用尚书郎(《木兰诗》)5.重()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重为乡党所笑()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并序》)()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离骚》)()重岩叠嶂(《三峡》)()山重水复疑无路(《游山西村》)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6.通⎧⎪⎪⎪⎪⎨⎪⎪⎪⎪⎩通邑大都()通古今之变()通其狂惑()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政通人和(《岳阳楼记》)()通计一舟(《核舟记》)()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1)若望仆不相师.( )(2)衣.赭衣,关三木( )(3)孙子膑.脚( )(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2.名词作状语(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倡优..所畜(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1)太上不辱.先( )(2)思垂.空文以自见( )2.动词的为动用法且勇者不必死.节(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请略陈固陋..(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2.形容词作动词(1)流俗之所轻.也( )(2)曷足贵.乎(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李斯,相也。
高考苏教语文(山东专用)一轮复习优化课件:必修一 文言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8 . ① 善 行 ② 与 …… 友 好 ③ 善 于 ④好,对 ⑤做好,处理好 9.①兴起 ②发动,调发 ③兴盛, 复兴 ④起、起来 ⑤兴办、举办 10.①走路 ②去,前往 ③实行,做 ④行为,品行 ⑤古诗的一种体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一编 教材回扣提升
第一编 教材回扣提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一编 教材回扣提升
必修一 文言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文篇目:《劝学(节选)》《师说》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言知识回扣
一、通假字
1.木直中绳, 以为轮______同______,
________
【自我校对】 1.①横渡 ②终止 ③与世隔绝 ④ 到了极点 ⑤非常 2.①借助、利用 ②借,借给 ③与 “真”相对,虚假,假装 3.①眺望,向远处看 ②盼望,希望 ③声望,名望 ④月满为望,指农历每 月十五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①听见 ②见闻知识 ③听说 ④ 使……听见 ⑤闻名,出名 5.①道理 ②主张、思想、学说 ③ 道义 ④说,谈论 ⑤志向、理想、观 点
______ 同 ______ 同
1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_____同______,
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自我校对】 1. 煣 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受 授 传授 3.不 否 指不向老师求教 4.生 性 天赋,资质 5.有 又 再;暴 曝 晒干 6.僇 戮 刑辱的意思 7.缪 缭 连结,盘绕 8.尊 樽 酒杯 9.冯 凭 乘 10.趣 趋 往,赴 11.知 智 智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6.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全程复习高考语文(苏教)一轮复习配套专题强化复习:文言文阅读(78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常见虚词 1.了解古今变化 2.关注代词 3.辨明意义用法 4.注意特殊情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了解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
(1)有的消失了。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的意思是“在这里”,现在已经不用了。 (2)少数沿用下来。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于是”现在还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1.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 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一 个双音词。 3.遇到多义词时,要慎重推断其在具体语句中的正确义 项。 4.古文通假现象普遍,如果遇上的生词用本义、引申义、 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它是不是通假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声韵均不相同。如: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 语境,即上下文。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
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 有一个确定的含义。
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就 是我们“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有的用法发生变化。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也”是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而现代汉语的“也”是 表示重复的副词。
(4)有的已被别的词所代替。 如:无能为也矣。 助词“矣”已被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了”(“呢” “啊”) 所代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关注代词
对于代词以外的文言虚词的词性,特别是一些不典型的 或很难区分的词的词性,如果不能分辨,不要纠缠,因为 高考不考文言词的词性这类专门的语言学知识。
2014高考语文(苏教山西专用)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梳理(全套解析
文言文知识梳理(一)[必修一]知识细梳理劝学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虽有.槁暴.()(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也()使之然也()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今义:阴间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躁也..者,用心寄托今义:把抽象的思想情感等放在具体的人身上或事物上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今义:指读书用功或对某事物肯动脑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望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先达德隆望.尊()七月既望.()(2)假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汉人未可假.大兵权()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强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1 苏教版
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1 必修一——《劝学(节选)》、《师说》、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重点掌握“可以”、“所以”、“以为”三个词的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
了解一下通假规律。
3.背诵《劝学》、《师说》、《赤壁赋》全文。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金就.砺则利颓然就.醉 B.⎩⎪⎨⎪⎧逝者如斯.斯.天下之民至焉 C.⎩⎪⎨⎪⎧ 虽.有槁暴虽.一毫而莫取 D.⎩⎪⎨⎪⎧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不知日.之入 C.⎩⎪⎨⎪⎧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3.说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①而⎩⎪⎨⎪⎧登高而.招 侣鱼虾而.友麋鹿 扣舷而.歌之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②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不拘于.时,学于.余 寄蜉蝣于.天地4.“而”字作为连词,最难辨别的是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因为它们连接的均是动词或动词短语。
如何区别呢?首先,从意义上辨析。
表承接关系的,前一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后一动词(或动词短语)有先后、相连关系。
如“卧而梦”,“梦”是“卧”的结果。
而表修饰关系的,前一动词对后一动词起着修饰作用,或说明其方式或描述其情态。
如“客喜而笑”,“而”表修饰,“喜”是“笑”的方式或情态。
其次,可以用试就词语的办法来辨析。
表承接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然后”、“就”等词,意思不变;表修饰关系的,两个动词(动词短语)间可加“地”、“着”等词,意思不变。
请说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并体会一下辨析方法。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吾从而.师之 ③则群聚而.笑之 ④顺流而.东也 ⑤耳得之而.为声 ⑥到则披草而.坐 ⑦穷山之高而.止 ⑧箕踞而.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犹且从师而问焉.风雨兴焉.C.⎩⎪⎨⎪⎧生乎.吾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D.⎩⎪⎨⎪⎧假舟楫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6.看看下面一组句子,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同“”, )
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同“”, )
二、古今异义
1.以为凡是
..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
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2.然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3.游于是
..乎始
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三、一词多义
1.坐⎧
⎪
⎪
⎨
⎪
⎪⎩
因坐法华西亭()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坐以待毙()
2.为⎧
⎪
⎪
⎪
⎪
⎨
⎪
⎪
⎪
⎪
⎩
自余为僇人()
故为之文以志()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始⎧
⎪
⎪⎪
⎨
⎪
⎪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指异之()
游于是乎始()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六国论》)()
4.则⎧
⎪
⎪
⎪
⎪
⎨
⎪
⎪
⎪
⎪
⎩
醉则更相枕以卧()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5.与⎧
⎪
⎪
⎪⎪
⎨
⎪
⎪
⎪
⎪⎩
悠悠乎与颢气俱()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6.其⎧
⎪
⎪
⎪
⎪
⎪
⎨
⎪
⎪
⎪
⎪
⎪
⎩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其高下之势()
而莫得其涯()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7.引⎧
⎪
⎪
⎪
⎪
⎪
⎨
⎪
⎪
⎪
⎪
⎪
⎩
引觞满酌()
将军夜引弓(《塞下曲》)()
引兵欲攻燕(《秦始皇本纪》)()
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并诗》)()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
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
2.名词作状语
(1)日.与其徒上高山( )
(2)箕.踞而遨( )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而不知其所穷.( )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
(3)萦青.缭白.( )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望西山,始指异.之( )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是岁,元和四年也。
( )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 )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故为之文以志。
( )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因坐法华西亭。
( )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六、语句翻译
1.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翻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解析
一、答案:1.僇戮刑辱 2.趣趋往,赴
二、答案:1.“凡”意为“所有,总共”,“是”意为“这”
2.这样以后
3.从此
三、答案:1.动词,坐着/同“座”,名词,座位/介词,因为,由于/动词,坐守
2.动词,成为/动词,作,写/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介词,表被动,被/动词,是/动词,认为/语气词,放在句尾,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介词,对,向
3.副词,曾经/副词,才/动词,开始/名词,开始,开端/副词,起初
4.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副词,就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
“那么”/连词,“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连词,表承接/连词,表选择
5.介词,和/连词,和/动词,给予/动词,结交,亲附/动词,允许,同意/语助词,表反诘,相当于“吧”
6.代词,我的/代词,那些/代词,指代第三人称/副词,表推测/副词,抑,或许/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7.动词,拿起/动词,拉开/动词,率领/名词,序文/动词,拉,牵/动词,调转/动词,自杀/动词,疏导使流
四、答案:(一)1.入梦、做梦 2.(1)每天(2)像簸箕那样
(二)1.(1)边际(2)远方(3)青山;白水 2.以……为异
五、答案:1.判断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2.定语后置句、被动句(我)因此认为凡是这永州的有着奇异形态的山山水水,都被我享有了。
3.省略句所以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4.省略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
六、答案:1.自从我成为受刑戮的人以来,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
(采分点:“僇”“是”“惴栗”)
2.意有所至,梦也同往。
(采分点:“极”“趣”)
3.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缩,重叠到一起,尽收眼底。
(采分点:“攒蹙”“累积”“莫”)
4.青山白水相互萦绕,最远的地方一直与天交会,四面望去天地浑然
一体。
(采分点: “缭”“际”)
5.我拿起酒杯,斟满酒,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
(采分点:“引”“颓然”)
6.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与万物相融合。
(采分点:“凝”“冥合”)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