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广场裙楼和主楼沉降差分析研究.docx

合集下载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作者:齐国丽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第19期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主流。

但在促进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建筑施工当中出现的,主楼与裙楼之间沉降差异问题,主楼与裙楼之间由于基础设计不当造成沉降差异,这种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埋下安全隐患。

为了消除隐患,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对其主楼与裙楼之间的基础进行合理设计,降低沉降差异出现的可能性。

本文将针对其处理方式进行探讨,以提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沉降差异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在多数高层建筑中,常常由于停车、储存等需要而建设地下室,而为了达到便捷的目的,多会在主楼与裙楼之间建设便捷通道,当结构延伸至周边时,就会产生沉降问题,沉降问题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因此要在建筑施工时对基础设计做出管理,降低沉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

对于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产生沉降差异的处理方式一般可总结为“放”、“抗”、“调”三种。

“放”指设置沉降缝,分割主楼与裙楼,使其各自沉降,互不干扰,具有改善因沉降不均匀而导致出现附加内力令结构无法承受从而发生结构变形的问题。

“抗”是指使用砂卵石层或者较为坚硬的基岩等作为端承桩来避免沉降差的出现,或者使用刚度大的基础利用其本身刚度来抵抗沉降的发生。

“调”是在施工设计中依据建筑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放”与“抗”的防沉降措施,调整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沉降,降低沉降差异。

1.沉降缝问题1.1沉降缝设置方式(1)悬挑法将裙楼基础向后退,用挑梁断开裙楼基础与主楼基础间的连接。

此种方式只适用于裙楼为单个房屋时的情况,当裙楼在两个以上时,由于需要在其中一屋内设置柱子,因此一般不会被设计师所采纳。

(2)柱基相互穿插布置将高层建筑的主楼柱基和裙楼柱基在交接处相互交错穿插,使主楼与裙楼基础断开,形成沉降缝,若出现柱基交错设置困难,则此种方式难以实行。

商业广场裙楼和主楼沉降差分析研究.docx

商业广场裙楼和主楼沉降差分析研究.docx

商业广场裙楼和主楼沉降差分析研究张科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0摘要:对商业广场裙楼及其主楼建筑来说,其基础各部分(高层主楼区域、裙房区域、纯地下室区域)荷载差异较大,控制差异沉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实践,针对该类型结构设计提出沉降考虑,同时结合工程实例,从地下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差异沉降控制等需作重点论述,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沉降分析;沉降调节1.项目概况某市中心广场项目位于市工业园区湖西CBD核心区域,北临苏绣路、南到苏惠路、西起星阳街、东至星港街,地块东侧面向金鸡湖城市广场。

拟建场地地理位置详见图1.1。

该中心广场项目占地面积约15.4公顷,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单体9个。

2.沉降协调考虑分析2.1 考虑沉降的结构设计原则本结构设计应当结合荷载特性、结构类型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等综合考虑,考虑工程水文地质、总体规划要求、环境条件,并对技术、经济、环保和使用效果作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对于地下结构需要设置变形缝时,则应同时采取合理措施来满足缝两侧结构的沉降差。

当不设置沉降缝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差异沉降及其影响。

控制绝对沉降和差异沉降值,使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2.2 基于沉降考虑的桩基设计本工程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对本工程桩筏基础考虑沉降的设计理论。

对于一般工程的桩筏基础设计中,会考虑到筏板计算理论、群桩计算理论以及桩间土承载力计算理论。

针对当前工程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采取有限元方法,通过利用静力平衡、边界上竖向位移连续、节点对应关系等,再考虑到单元的约束条件,然后由程序进行计算。

本工程结合以往大底盘结构的设计的理论分析以及工程实测数据表明,对本大底盘结构以及群桩模型采取简化处理。

同时对群桩设计时进行合理的简化处理,对桩土简化为支承在筏板各节点处的竖向弹簧,假设支承刚度为桩基刚度矩阵[]pK。

某商住楼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某商住楼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某商住楼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具体分析,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处理对策,得出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结论,希望可以帮助到同样有此类困惑的同行。

[关键词]裙房;加筋灰土垫层;沉降后浇带;不均匀沉降一、工程概况该商住楼主楼14 层,北侧带2 层裙房,主楼宽15.7m,高45.6m,裙房宽7.3m,高9.0m,长度均为95.42m。

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为框架结构。

基础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主裙楼同厚度),主楼北纵墙外4.5m 处设后浇带,宽800mm。

基底下统一换填3:7 灰土垫层,加3 层土工筋带,厚3m,每边超出筏板边2.4m。

室外地面-1.1m,基底-5.38m。

二、地质条件根据地勘报告,地质条件如下:场区位于东山倾斜平原下部,自然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微倾,勘察手段采用钻探、探井和静力触探、标贯、室内土工试验和水土质分析等。

①填土层,上部以杂填土为主,下部以素填土为主,含砖块、水泥块、灰土块等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腐殖物等。

稍湿~湿,稍密,高压缩性。

具I 级非自重湿陷,湿陷量计算值Δs=90~167mm。

层底深度7m 左右(基底下3m 左右),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取70KPa。

②粉土,湿~稍湿,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层厚6.5~7.0m,fak 取130KPa,仅在西南角深10.5~13.0m 处有轻微湿陷,Δs=65mm。

③粉质粘土,可塑~软塑,中压缩性,层厚3.5m~5.6m,平均4.5m,fak 取170KPa。

④粉质粘土,可塑~软塑,间以硬塑,中压缩性,层厚6.0m~7.0m,平均6.5m,fak 取200KPa。

⑤粉质粘土,可塑,间以硬塑,中压缩性,最大揭露厚度10m,最大揭露深度35m。

fak取220KPa。

地下水位埋深17m 左右。

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三、地基处理方案根据地勘报告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参考《化工建(构)筑物地基加筋垫层技术规程》(HG/T20708-2011),全部挖除基底下3m 厚不均匀的湿陷性杂(素)填土,换填3:7 灰土垫层加3 层土工复合筋带。

带裙楼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

带裙楼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

带裙楼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随着经济的发展, 建筑业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因建筑功能的需要, 在其周围常常设有辅助性的、与主体建筑相呼应的裙楼。

带裙楼的高层建筑在主楼和裙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高差、荷载差以及结构刚度差, 容易使基础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 从而对地面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在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 不均匀沉降问题是难题之一, 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讨论。

1 处理主楼与裙楼基础连接的常用方法1.1 沉降缝的设置按建筑地基基础规范, 在建筑高度和荷载差异部位、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的部位, 宜设沉降缝。

当地基压缩性高, 厚度较大, 主楼与裙楼之间差异沉降很大时,应该将两者基础之间用沉降缝完全断开。

设置沉降缝将主楼与裙楼基础分开, 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

在早期高层建筑主、裙楼的设计中, 为避免沉降差造成房屋开裂乃至破坏, 常在两者相邻处设置沉降缝, 并采用双柱、双墙等措施将结构断开。

有时为避免对裙房基础产生过大的下沉影响, 裙房基础应尽可能离开主楼基础一段距离。

1.2 整体基础的采用当基础在岩石层或卵石层上, 或采用桩基、深墩, 主楼与裙楼之间差异沉降很小时, 一般可以将主、裙楼的基础做成整体, 不必设缝。

高层建筑主、裙楼的设计中, 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同置于刚度很大的箱基或厚筏基础上, 以抵抗差异沉降引起的内力; 二是通过桩基支撑在基岩或承载力较大的持力层上; 三是地基土软弱, 后期沉降量大时, 也可将裙房放在悬挑基础上, 但悬挑基础不能长。

1.3 主楼与裙楼基础的联合设计主楼与裙楼基础的联合设计, 是指主楼与裙楼采取不同的基础形式, 但中间不设沉降缝。

通过我国近30 年来的工程实践, 联合设计的要点可归纳为: 其一,考虑裙房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沉降计算方法与确定合理的差异沉降, 观察地区性持久的沉降数据。

其二, 基本设计原则是尽可能减少主楼的重量和沉降量( 例如采用轻质材料、采用补偿式基础或柱基) , 同时在不导致破裂的前提下提高裙房基础的柔性, 甚至可能采用独立柱基。

防止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基础不均匀沉降措施

防止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基础不均匀沉降措施

此位置弯矩 不大 , 剪力也不 大 ; 也可选 在 多 , 面就细说其 中的三种处理方 法 :) 下 1 设置沉 降缝 ; ) 置沉 降 板 的变形缝反弯点 附近 , 2设 梁、 板的中部 , 弯矩虽大 , 但剪力很小 。且 竖 向宜 自下而 上对齐 留 后浇带 ;) 3 将主楼与裙房基础连成整体 。 设 。在沉降后浇 带处 , 混凝 土虽 为后 浇 , 但钢 筋不 能 断开 。如 果
上 , 了解决高层主楼 的 “ 限” 为 侧 问题 , 要在 双梁 、 双柱 、 墙之 间 双 填塞密实 的粗 砂等材 料 。另 外 , 了解决 防水 问题 , 在 主楼 与 为 要 裙房 之间的所有地下部分连接处设 置止水带 。
防止高层 建筑主楼 与裙房基础不 均匀沉降措施
路 书海

陈 尚云
要 : 于高层 建筑主楼 与裙 房高差悬殊 , 对 上部 结构荷载分布很不均 匀, 导致基础发生过 大的不均 匀沉 降, 设置制过 大不均 匀沉 降的发 生, 免房屋墙体 开裂 , 从 避 结构整体 或局部倾 斜 甚 至倒 塌情况的 出现 。
关键 词 : 主楼裙房 , 基础 不均匀沉降, 降缝 , 沉 沉降后浇带 , 整体基 础
中图分类号 :U 7 T 42 文献标 识码 : A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我国开始 大量建造 高 裙房分开施 工( 先施工 主楼 , 待其 基本 建成 , 降基本 稳定 , 施 沉 再
1 设 置沉 降缝
为 防止建 筑物各部分 由于地基 不均 匀沉 降引 起房 屋破 坏所
梁、 板跨 度不大 , 一次将 钢筋 留设 ; 果跨 度较 大 , 可 如 可按 规定 断 开, 在浇筑沉降后 浇带混 凝 土前连 接好 即可 。后 浇带 的配 筋 , 应 能承担 由浇筑混凝 土成为一个整体后 的差异沉 降而产生 的 内力 ,

调整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差异沉降的方法

调整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差异沉降的方法

调整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差异沉降的方法作者:郭丽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建筑主楼不断增多,并附带低层裙房,因高层建筑的主楼及裙房之间的荷重差异较大,让主楼及裙房产生了较大的沉降差异,为保证高层建筑的主楼及裙房建设质量安全及经济性,有必要采取合理的差异沉降方法进行调整,本文就高层建筑中主楼及裙房差异的沉降调整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主楼;裙房;高层建筑;差异沉降中图分类号: [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多,并且主楼不断增高,裙房不断增大,主楼及裙房间的处理日益复杂化,在高层建筑设计当中,需要考虑沉降的差异性问题,当前主楼及裙房的沉降处理差异方法主要以放为主,抗比较少,本文就差异沉降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

沉降缝的设置在不等的高层建筑建设中,沉降缝设置是惯用的差异沉降处理方法,属于“放”的一种处理方法,普通房屋结构整体布置当中,考虑温度收缩、沉降及复杂体形等对房屋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会用伸缩缝、沉降缝及防震缝等变形缝把房屋分为多个较为规则的单元,以消除温度应力、沉降差与复杂体形所带来的影响。

根据地基的基础设计要求来看,建筑物的高度或者荷载存在差异时,可进行沉降缝设置。

抗震设计规范当中也要求,对于平立面不规则及体形复杂的建筑结构,根据实际需求,可设置适当的防震缝。

根据这些要求,很多公共建筑当中,设置了变形缝。

这些沉降缝具有设计简单,不必考虑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结构内力等优点,但沉降缝也存在双墙、双柱与双梁等现象,并且平面及立面应用受到限制,另外,沉降缝的宽度仅有1cm,隔墙难以实施防水处理,电气管线及采暖通风等设置也不方便,这些缺点限制了沉降缝的设置。

后浇带设置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运用后浇带方法可有效解决沉降缝中的缺点,此方法为先放后抗的设置方法,通常后浇带设置于主楼与裙房交接的位置,该位置结构受力比较少,例如板、梁的反弯点。

商业会所主体结构沉降观测简报

商业会所主体结构沉降观测简报
-1.10
21
3563.03

3562.74
-0.29
多云
3562.24
-0.50
-0.79
多云
3561.85
-0.39
-1.18
22
3567.59

3567.27
-0.32
多云
3566.74
-0.53
-0.85
多云
3566.19
-0.55
-1.40
23
3571.78

3571.61
-0.17
多云
3571.04
-0.20
多云
3616.41
-0.43
-0.63
多云
3615.91
-0.50
-1.13
14
3533.64

3533.27
-0.37
多云
3532.84
-0.43
-0.80
多云
3532.68
-0.16
-0.96
15
3579.8

3579.41
-0.39
多云
3579.00
-0.41
-0.80
多云
3578.55

3560.02
-0.48
-3.01

3559.41
-0.61
-3.62

3559.12
-0.29
-3.91
22

3563.78
-0.50
-3.81

3563.22
-0.56
-4.37

3562.85
-0.37
-4.74

多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变形缝设置探讨

多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变形缝设置探讨

多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变形缝设置探讨作者:丁浩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1期【摘要】阐述了目前多高层建筑中少设或不设变形缝的做法。

主楼与裙房之间,可以通过总体结构布置和构造上采取措施来减少沉降、温度收缩和体形复杂引起的问题,达到不设变形缝的目的。

【关键词】变形缝;基础;沉降;差异沉降前言在一般房屋结构的总体布置中,考虑到沉降、温度收缩和体形复杂对房屋结构的不利影响,常常用变形缝将房屋分成多个较规则的结构单元,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应力和体形复杂对结构的危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均有相关要求。

但在多高层建筑中,常由于建筑使用要求和立面效果考虑,以及防水处理困难,采暖通风、电气管线设置不便,且费工费料等诸多因素,而希望少设缝或不设缝。

因此,在多高层建筑中,目前总的趋势是少设缝或不设缝。

从总体结构布置和构造上采取措施来减少沉降、温度收缩和体形复杂引起的问题。

在已建成的不少大型重要公共建筑中,其长度远大于规范要求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平面和立面建筑质量分布及结构刚度分布并不均匀,高度和荷载相差悬殊,而不设变形缝,由于采取了比较有效的措施,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就不设缝情况进行简要探讨。

1 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缝的基本情况及相应措施主楼与裙房分开设缝主要是考虑沉降,如果计算主楼与裙房沉降差不大,采取措施后能减少沉降差、可以不设沉降缝的话,则可不必为抗震要求设防震缝。

就是说,如果只是考虑抗震而无须考虑沉降时,主楼与裙房之间可不设变形缝。

可见主楼和裙房之间设不设缝的关键在于其沉降差的大小。

多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房之间不设缝的主要特点如下:(1)选用地基较好、压缩系数较小的持力层。

如地区地质土层分布情况较好,地质状况有条件将差异沉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我们可以利用压缩性较小的地基减少总沉降量和差异沉降。

另外基础部分大部分都要做 1~2 层地下室,形成补偿基础,基底的附加压力减小,对不设缝结构将更为有利。

沉降变形分析报告

沉降变形分析报告

沉降变形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工程项目的沉降变形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得出关于沉降变形的结论和建议,以提供给工程方和有关部门参考和决策依据。

2. 数据采集与处理为了准确获取工程项目的沉降变形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数据采集:- 定点观测法:在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不同时间节点,选取若干代表性地点进行沉降监测; -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工程项目范围内的地表变形信息; - 实测法:通过实地测量和利用测绘仪器等,对工程项目周边地表进行沉降测量。

数据采集完成后,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3. 数据分析与评估3.1 沉降分布分析通过对采集的沉降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工程项目各地点的沉降分布情况。

根据沉降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大小,我们将沉降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等级:轻微、中等、严重。

具体的沉降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地点沉降等级位置1 轻微位置2 中等位置3 严重……3.2 变形评估在进行沉降变形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工程项目的变形情况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变形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得出了工程项目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形幅度和变形速率。

根据变形数据的变化趋势,我们对变形程度进行了分级评估。

具体的变形评估结果如下:时间段变形等级2020年1月轻微2020年2月中等2020年3月严重……3.3 原因分析从沉降变形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分析了导致沉降变形的可能原因。

可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基础土壤的物理特性、地下水位的变化、施工工艺和质量、自然地质条件等等。

具体原因的分析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4.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的沉降变形分析结果和原因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 工程项目各地点的沉降程度和变形等级有明显差异,需重点关注严重和中等程度的沉降地点和变形严重地段; - 需要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导致沉降变形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质量,特别是对于涉及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的环节。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基础沉降差的处理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基础沉降差的处理方法

随 着城 市 建 设 步 伐 的 加 快 ,高 层 建 筑 以 有 效 利 用 空 间 资
占 地 面 积 少 等 优 势 , 数 量 迅 速 增 加 。 项 目开 发 方 出 于 建
吏用 功 能 上 的 需 要 。或 建 筑 造 型 的 需 要 , 常 把 高 层 建 筑 的 娄与 裙 楼 紧 紧 连 在 一 起 。 因 主 楼 与 裙 楼 层 数 相 差 较 多 。荷
这 样处理。
3 调 整 施 工 顺 序 。 主 楼 施 工 工 期 长 。沉 降 大 。待 主楼 封 .
Hale Waihona Puke 顶 后 。沉 降 基 本 稳 定 。 所 以 ,应 先 施 工 主 楼 。再 施 工 裙 楼 房 。
使 后 期 沉 降 接 近 。 后 浇 带 的混 凝 土 浇 注 后 ,主 楼 与 裙楼 连 成 整
加 内 力 来 计 算 配 筋 量 。 需 加 强 的 区域 为 主楼 外 的一 、二 两 跨 裙 楼范围。
( )后 浇 带 的 位 置 和 构 造 三
楼 一 部 分 基 础压 在 主楼 基 础 上 ,主楼 与裙 楼 有沉 降 差 时 ,对 裙 楼 不 利 ;先 施 工 主楼 再 施 工裙 楼 有 时 场 地 或 时 间 也 不 允 许 。不 论 采 用 上 述 何 方 法设 置沉 降缝 。其 目的 都 是 希 望 将 高 层 与 低 层 分 开 , 即在 墙 体 或 柱 问 设 沉 降 缝 ,缝 两 侧 均 设 独 立 抗 侧 力 结 构 。该 缝 贯 通 上 部 结 构基 础 本 身 ,基础 需 要 进 行 特 殊 处 理 。 但
下 室 渗 漏 问 题 也 不 容 易解 决 。 总 之 。采 用 “ ” 方 法 似 乎 比 较 简 单 省 事 ,其 实 给 结 构 、 放

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沉降相关问题讨论

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沉降相关问题讨论

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沉降相关问题讨论摘要:该文介绍了高层建筑基础沉降产生的因素,讨论了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时与沉降相关的一些问题,着重提出了主楼与裙房基础的调平设计方法,给出减少沉降差的技术措施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裙房基础设计沉降差随着建筑功能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高层住宅楼、商住楼、写字楼、饭店等主楼经常在相邻侧边设有多层或低层裙房,其主楼地下室与裙房地下室连成一体,用做车库、机电设备用房或人防。

有的主楼旁没有裙房,但是有地下车库与主楼地下室连成整体,也可以认为是带裙房高层建筑的特殊形式。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在主楼和裙楼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荷载差异,容易使基础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从而对主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在带裙房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不均匀沉降问题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点之一,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讨论。

1 沉降的产生因素地基沉降量是指地基土在上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时地基表面的沉降量。

地基沉降大小与地基的底部大小有着直接关系。

一般,建筑物的层数越高,自重就会越大,作用在基础底面上的接触压力就越大,地基的竖向变形即沉降量值也就越大。

土体压缩主要是由于土中孔隙体积的减小,也就是孔隙中一部分水和空气被挤出,?同时土颗粒重新排列,靠拢挤紧。

不同土的压缩性也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如应力历史、应力路线、温度等)和土的本身性状(如土粒粒度、成分和结构、有机质、孔隙水)。

2 沉降差相关的基础设计方法(1)主楼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

高层建筑设计的早期阶段,由于对带裙房高层建筑沉降解决受设计理论、实际经验、观测数据等因素的影响,为稳妥起见,要解决两者间的沉降不均问题,主楼与裙楼之间大多采用设置沉降缝的方法。

采用双柱、双墙等措施将结构完全断开,让沉降不同的两个结构单元自由运动,也就是所谓“放”的办法。

为了解决高层主楼的侧限问题,要在沉降缝之间填塞密实的粗砂等材料;在主楼与裙楼之间的所有地下部分连接处设置止水带,可以解决防水问题,这些止水带虽然有一些变形的性能,但毕竟是有限的,过大的沉降,将会使防水失效;为了尽量避免沉降较大的主楼对用沉降缝另一侧的裙楼基础产生过大的下拉力,裙楼基础最好要远离主楼,裙楼的上部结构往往要靠悬挑来解决,但这样,又限制了裙楼与主楼的基础。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

浅谈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作者:戚克华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3期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的存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城市中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的增多。

主楼和裙楼之间的基础设计是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一旦存在缺陷,那么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楼之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沉降差异,影响到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的基础设计工作。

现本文就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处理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楼;裙楼;基础设计;沉降缝城市高层建筑的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的增多,而人民较为关注的是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楼之间的基础设计是建设高层建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的设计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的稳定。

因此需要加强对主楼和裙楼之间基础设计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其的设计质量,只有这样,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才有保障。

有利于促进我国建行业的蓬勃发展。

1、设置沉降缝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关注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还重视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高层建筑的过程中会加强对高层建筑使用功能设计的重视,并尽可能的增加建筑的使用工功能,极大的满足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

然而随着建筑项目施工功能的增多,建筑工程中的沉降缝也会随之而增多,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就现阶段高层建筑的建设现状而言,过多的沉降缝会严重的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特别是地震高发地区的高层建筑,通过沉降缝的设置,将整体的高层建筑分割几个不同的部分,一旦发生地震灾害,严重碰撞现象会出现,造成高层建筑的坍塌,因此,在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沉降缝设置的重视,立足于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沉降缝的设置,控制好高层建筑沉降缝的数量,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高层建筑主楼和裙楼之间基础工程存在的沉降差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使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保证。

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结构设计中的防治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结构设计中的防治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结构设计中的防治对策探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建筑业中,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造成建筑物基础沉降不均匀的原因很多。

除地震等外部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设计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导致沉降不均匀。

由于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未按要求观测沉降,或勘测人员对基础位置选择不当,都会导致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

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会对整个建筑物、建筑物墙体以及建筑物的整体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本文具体分析了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简述了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危害,提出了若干改进方案,希望能对我国建筑业有所贡献。

关键词: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防止与对策0.引言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

很多建筑公司为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增加楼层数,但楼层越高,对建筑结构基础稳定性的要求越高。

为确保基础的稳定,必须对基础进行改造,以防止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

在不均匀沉降情况下,局部基础会出现内部结构裂缝或整个建筑物因不同作用力而发生倾斜,严重影响居民的安全。

为此,基础设施必须加强,以保持统一性。

1.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原因分析1.1基础结构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尽管在建筑工程中,沉降是常见的现象,但不均匀沉降给施工和使用带来较大风险。

影响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危险因素有三:第一,建筑物倾斜度。

如果地基不正常下陷,整个建筑物就会朝着某个方向倾斜,使建筑物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第二,当建筑内墙开裂时,基础设施的垂直方向会被大量的剪切力所破坏。

第三,在基础设施部分移交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运行,对使用过程中的人员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2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1)调查失误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察,明确场地地质结构和水文成分。

如果存在测量误差,就会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进而导致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

勘察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能准确地找出地质细节;如因探测深度失误导致并未识别出震陷液化层、、湿黄土层,由于探测深度的误差不能识别,导致不均匀沉降。

楼房沉降报告.docx

楼房沉降报告.docx

楼房沉降报告.docx楼房沉降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楼房沉降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以便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建议。

本报告分为以下章节:2. 沉降原因分析2.1 地基不牢固通过对地基的检测和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地基不牢固的情况,如土质松散、基础设施问题等。

2.2 地下水位变动考虑地下水位变动对沉降的影响,如是否存在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基收缩等情况。

2.3 地震活动评估附近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地震引起的沉降现象。

3. 沉降程度评估基于实地勘测和测量数据,对楼房沉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包括沉降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等指标。

4. 影响分析分析楼房沉降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如是否导致裂缝、变形等问题,以及对使用功能的影响。

5. 应对措施5.1 加固处理针对楼房沉降问题提出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包括地基处理、结构加固等。

5.2 持续监测建议对楼房进行持续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沉降问题的变化和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

6. 结论根据对楼房沉降现象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对于已经发生沉降的楼房,应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并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安全。

附件:1. 实地勘测报告2. 测量数据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地基:指建筑物的基础部分,直接承受建筑物及其地面上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下。

2. 地震活动:指地球地壳发生震动的现象,通常由地壳中断层运动引起。

地震活动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3. 持续监测:指对已经发生沉降的楼房进行连续的监测和观测,以便及时发现沉降变化和趋势。

楼房沉降报告1. 背景介绍本报告旨在对楼房沉降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解决方案。

本报告按照以下章节组织:2. 沉降原因分析2.1 地质特征分析对区域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考察地壳结构和地下地质状况,确定区域地下条件是否对楼房沉降产生了影响。

2.2 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评估楼房的建筑材料质量,包括土壤、水泥、钢筋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导致沉降。

某广场不均匀沉降处理实例及分析

某广场不均匀沉降处理实例及分析

某广场不均匀沉降处理实例及分析摘要:本文通过河北某文化广场沉降处理实例及分析,介绍当较厚的人工回填土作为外部荷载对原地基土产生附加应力,且该附加应力超过原土层承载力,以及具有湿陷性的人工回填土在水渗入时产生湿陷,最终导致广场构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的加固措施。

关键词:不均匀沉降;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湿陷性;自重湿陷性Deal with and analysis a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squareWANG Shi1,YANG Qiu—ling1,LIU Jin—bo2(Build University of Shan Dong;Department of Foundation—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Abstract: This text introduces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methods when a square come into being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Introduces artificial backfill soil generate extra tension to foundation,and the extra tension surpass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Selfweight collapse loess generate collapsibility, thereby lead to the square generat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and analysis the causes, also introduces adoptment the strengthening measure.Keywords: differential settlement;bored pile;later-grouting;collapsibility;selfweight collapsibility1.工程概况广场建成前该场地为冲沟一部分,后经人工清平、填土、机械分层碾压密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广场裙楼和主楼沉降差分析研究
张科
广东呈斯意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对商业广场裙楼及其主楼建筑来说,其基础各部分(高层主楼区域、裙房区域、纯地下室区域)荷载差异较大,控制差异沉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实践,针对该类型结构设计提出沉降考虑,同时结合工程实例,从地下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差异沉降控制等需作重点论述,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沉降分析;沉降调节
1.项目概况
某市中心广场项目位于市工业园区湖西CBD核心区域,北临苏绣路、南到苏惠路、西起星阳街、东至星港街,地块东侧面向金鸡湖城市广场。

拟建场地地理位置详见图1.1。

该中心广场项目占地面积约15.4公顷,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单体9个。

2.沉降协调考虑分析
2.1 考虑沉降的结构设计原则
本结构设计应当结合荷载特性、结构类型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等综合考虑,考虑工程水文地质、总体规划要求、环境条件,并对技术、经济、环保和使用效果作综合比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对于地下结构需要设置变形缝时,则应同时采取合理措施来满足缝两侧结构的沉降差。

当不设置沉降缝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差异沉降及其影响。

控制绝对沉降和差异沉降值,使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2.2 基于沉降考虑的桩基设计
本工程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对本工程桩筏基础考虑沉降的设计理论。

对于一般工程的桩筏基础设计中,会考虑到筏板计算理论、群桩计算理论以及桩间土承载力计算理论。

针对当前工程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采取有限元方法,通过利用静力平衡、边界上竖向位移连续、节点对应关系等,再考虑到单元的约束条件,然后由程序进行计算。

本工程结合以往大底盘结构的设计的理论分析以及工程实测数据表明,对本大底盘结构以及群桩模型采取简化处理。

同时对群桩设计时进行合理的简
化处理,对桩土简化为支承在筏板各节点处的竖向弹簧,假设支承刚度为桩基刚度矩阵[]
p
K。


过采取弹性地基考虑,按实测土的参数转化为相应刚度的弹簧作用于筏板下。

结合以往桩基沉降普遍现象以及相关的沉降监测数据现象表明,对于软土中的桩基,其沉降主要由于桩身压缩、桩端刺入变形和桩端平面以下土层受群桩荷载共同作用而出现的压缩变形,该沉
降压缩变形量主要由以下几个分量所组成。

鉴于本工程中具有较高的施工工艺,以及持力层地质条件较好,因此使得桩端刺入变形相对减少。

计算桩顶沉降可简化只需要计算桩身压缩和桩端土层整体沉降。

通过采取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来计算出群桩中每根桩的桩端沉降。

群桩中的桩的刚度同样可以表示成桩顶荷载和桩顶沉降的比值:
[][][][]Sp Sb P
K p
+=,式中:[]P 为桩顶荷载;[][]p
b S S +为桩端沉降和桩身压缩之和,其通过
采取桩顶沉降量来最终确定。

筏板-桩基共同作用分析方程可以用下式表达:
[][](){}[]P U K K p
F
=+。

式中:[]F K ,[]P
K 分别基于上部刚度的底板结构刚度矩阵和桩基结
构的刚度矩阵;{
}U 为基础位移向量;[]P 为上部荷载等效矩阵。

通过上述方程可以得出筏板上各节点位移向量,从而可以计算出各个桩基节点的位移,最后再计算出底板各节点处的内力。

2.3 沉降差调节
对于目前设计较多的商业住宅群工程,其由多幢主体高层、附属裙房、商业、地下车库等统一设置于一个连通大底盘上,尺寸较大,为超长超宽结构,且基础各部分(高层主楼区域、裙房区域、纯地下室区域)荷载差异较大,控制差异沉降显得尤为重要。

如某塔楼范围为核心筒,剪力墙较多,其地下室具有足够的刚度,能较好的调节不均匀沉降,即使上部荷载差异较大,亦可不设沉降缝,但必须对沉降对结构等各方面的影响采取深入分析。

从工程实践表明,通过设置沉降后浇带既能减少各建筑因荷载不同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也解决了“地下室统一贯通建设,上部结构分期实施”,因上部各单体施工时间不同步所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本工程地下室裙楼与主楼连成整体,通过后浇带在结构施工期间把主楼和裙楼分开,主楼施工完成后,再通过浇筑后浇带来实现主楼和裙楼的连成整体。

后浇带浇筑时则应当在沉降量完成50%-80%后,再采取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小主裙楼沉降差。

但值得注意的事,对于后浇带应当设置在反弯点的位置附近,同时其宽度选取800~1000mm。

对于地基承载力较高的情况,则可以试算出裙楼和主楼两者的沉降差,通过让两者之间的沉降来使其沉降后的标高达到一致。

3.实例分析
本工程地下室平面长121,宽89.6m,商业广场上有9栋单体,8栋单体建筑功能均为办公楼,建筑层数为26层,建筑高度为90.5m,办公楼单体的结构类型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另外有一栋为高层酒店,建筑层数为20层酒店,建筑高度为77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面以上办公楼和酒店之间由裙房整体连接,属双塔结构。

该工程采用变刚度桩基工程,两幢塔楼采用桩径800mm、桩长51m的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第9-1层粉砂夹粉质黏土。

裙房与外扩地下室采用桩径600mm、桩长31m的钻孔灌注桩抗拔桩。

26层办公楼底板厚度设计为1.6m,20层酒店底板厚度设计为1.3m,裙房与外扩地下室底板厚度0.8m。

对本工程竣1年后对其采取沉降量测量,实测最大沉降量分别是:26层办公楼为14mm,20层酒店楼为12mm,4层裙房为10mm。

对商业裙楼和塔楼之间一般均设置后浇带,待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

从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对于外扩地下室的沉降很小甚至为零,主楼虽有一定的沉降,但由于在结构封顶时已完成部分沉降。

针对此,本工程沉降调节采取的设计,为了将主楼和裙房之间的沉降差控制在20~30mm以内,再考虑到高层建筑桩基础竣工时一般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0%左右,因此在设计桩基时先将主楼的计算沉降控制在60~70mm左以内,然后按“弹簧常数法”计算主楼承台板内力。

外扩地下室(地面以上无大建筑物)的计算沉降为零;当结构封顶时认为主楼沉降完成30%~50%左右,按此沉降差计算外扩地下室程底板内力;
通过对本工程3#~9#塔楼以及塔楼一跨范围内裙房下的桩反力计算,其计算结果见图1~图3所示。

其中,“平均桩反力标准值(KN)”为区域内所有桩在标准组合(恒*1.0+活*1.0)下桩反力的平均值,“最大桩反力标准值(KN)”为区域内所有桩在包络所有标准组合(考虑偏心荷载)下桩反力的最大值。

通过计算结果表明,主楼及过渡区桩反力在平均荷载和偏心荷载下均满足规范要求,
并在某些区域有一定富余,这也是按照变刚度调平的设计思路去控制主楼绝对沉降量,也就是塔楼蝶形沉降区域下的桩数并非按承载力控制而是为满足预期沉降得出的设计结果。

图1 3#~9#塔楼桩反力计算结果
图2 靠3#~9#塔楼区域的裙房桩反力计算结果(700mm桩径)
靠塔楼区域裙房桩反力计算结果(800桩)
1000200030004000
50006000靠
3#






4#






5#






6#






7#






8#






9#





(K N )
平均桩反力标准值(KN)(恒+活)
最大桩反力标准值(KN)(偏心荷载)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
图3 靠3#~9#塔楼区域的裙房桩反力计算结果(800mm 桩径)
4. 结语
对于商业裙楼和塔楼之间采取整体设计,而不采取分缝处理,对此分析其沉降并且采取有效的沉降协调是关键,文章通过结合工程实例,对地下室沉降影响采取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沉降调节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叶天生. 大底盘高层对单层地下室的沉降影响及内力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9) :95-182. [2] 冯国均; 张苏玲.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与地震响应研究 [J]. 山西建筑. 2008(04) :30-31. [3] 将卓峰. 某高层住宅楼地下室沉降分析 [J]. 中外建筑. 2012(05) :28-34.
作者简介:张科(1979-) 男, 湖北武汉人,工程师 ,从事工作:结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