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文论课件
《马列文论》课件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01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是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反映与建设的工具。
02
文学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文学是为无产 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工具。
03
文学具有党性,无产阶级文学是党的文学 ,是党的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04
文学具有民族性,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是 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特征。
毛泽东思想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 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了文学的人民 性和革命性。
斯大林主义时期,斯大林提出了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强调了文学的 民族性和人民性。
古典马克思主义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 提出了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强 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阶级性。
列宁主义时期,列宁提出了文学的党性 原则,强调了文学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 地位。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总结词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在社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 念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详细描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独特的审美形式和思想内容,能够影响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提高人们的审美 能力和思想觉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塑造典型人物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认为典型人物是历史的产物,要求作家在创作 中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来反映社会历史进程和人民心声。
表达无产阶级立场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倡导无产阶级革命,要求作家在创作中表达无产 阶级立场,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探讨文学作品 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阶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1980
2.2.3 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学传统
马克思恩格斯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 马克思恩格斯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丰 富广博的文学知识为他们后来研究文学问题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古希腊以来的文学传统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文 学理论产生的土壤, 学理论产生的土壤,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研究社会问题和文学问题的理论武库。 作家研究社会问题和文学问题的理论武库。
2.2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与内涵
文学活动论 文学反映论 艺术生产论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艺术交往论 文学与人的全面解放
2.2.1 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 人的一种活动,建立“文 人的一种活动,建立“ 学活动论” 学活动论” 马克思区分了人的生活活 马克思区分了人的生活活 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1804
黑格尔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 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 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 主要著作: 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 法哲学原理》 《逻辑学》、《法哲学原理》、 历史哲学》 美学》 《历史哲学》、《美学》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卢卡契 Georg Lukacs 1885—1971
葛兰西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 主要著作: 狱中札记》 1947) 主要著作:《狱中札记》(1947) 狱中书简》 1947) 《狱中书简》(1947) 文化霸权”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是支配者与反支配者之 间文化能力的较量。 间文化能力的较量。无产阶级通 过取得文化的领导权而取得统治 权。 历史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坚持真善美的统一文学批评标准
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 1891—1937
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四章[19页]
他的新感性美学搭建了心理学与政治学、美学之间的桥梁,表现出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独特视角和思想力量。
三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美学
(一)在弗洛伊德的幻想理论基础上界定了作为幻想的艺术
在马尔库塞看来,现实原则也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幻想在人类历史之中也 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自己的真理性内容,它不顾一切理性的作用而保 护了受理性压抑的人与自然全面亲和的欲望。
三 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美学
赫伯特·马尔库塞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马尔库塞一生著述丰富,如《爱欲与文明》、 《单面人》、《审美之维》等。他突出的贡献是 把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对人的 存在和解放进行精神心理分析,张扬从性欲到爱 欲的转化的新感性,以之构成革命与解放的内在 动力,形成人类美好的现实与生活方式。
第二大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 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第三个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 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二 列斐伏尔的新浪漫主义美学
亨利·列斐伏尔是现代法国思想大师,著有60多部著作、300余 篇论文。他试图“重新发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在美学方面,他张 扬着革命浪漫主义,表达对未来可能性的积极肯定,重视通过文化 革命来实现人类美好的未来。
艺术作为一种幻想表明了它与快乐原则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成对现实理性 原则的否定与超越,使人摆脱束缚,具有革命的功能。艺术的解放功 能或者政治功能不是通过政治斗争本身或者政治思想内容来实现的。 艺术的革命意义却在自律的形式之中,在具体的审美形式的创造上。 艺术否定非自由的功能受审美形式和审美原则的支配,艺术的形式赋 予内容以快乐的性质,风格、节奏、韵律引进了一种本身令人愉快的 审美秩序。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6版PPT第一讲
02
对文化专制舆论的批判
普鲁士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思想统治,竭 力控制书报和媒体,限制著作家和创作家的写 作自 由 , 大 造 推 行 文 化 专 制 主 义 的 舆 论 。 而 这 些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性质的条文, 听 起来 并 不 冷 酷 , 多 半 是 用 装 扮 成 文 明 的 语 言 修 辞 表 达 出 来 的 。 比 如 说 “要 谦 逊 ” “要 严 肃 ” “要 合乎 真 理 ” 等 等 。
03
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
马克思论证了风格的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 因素的辩证的统一性。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了 风格 的 主 体 性 因 素 。 他 指 出 : “同 一 个 对 象 在 不 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 各个 不 同 方 面 变 成 同 样 多 不 同 的 精 神 性 质 。” 表 现同一个对象,由于创作主体的审美个性、审 美意 识 、 价 值 取 向 的 差 异 , 使 反 映 不 可 能 是 纯 客观的摄照和摹拟,而必然打上主观意志的印 记 ,带 有 各 不 相 同 的 精 神 特 质 。 这 是 符 合 艺 术 创作的规律的。
从 风 格 的 主 体 性因 素 和 风 格 的客 体 性 因 素 的 辩 证 关 系 来 看 , 正 如 马 克 思 所 指 出 的 那 样 : 损 害 了 主 体 的 权 利 , “也 损 害 了 客 体的 权 利 ”; 反 之 亦 然 , “损 害 了 客 体 的 权 利 ”, 也 损 害 了 主 体 的 权 利 。 因 此 “合 乎 真 理 ” “扩 展 真理 ” 理 应 成 为 一 切 理 论 工 作 者 、 舆 论 工 作 者 和 文 艺 工 作 者 的 座 右 铭 。
因 此 , 作 家 “有 权 利 表 露 自 己 的 精 神面 貌 ”, 展 示 主 体 的 “精 神 个 体 性 的 形 式 ”。 另 一 方 面 , 马 克 思 又 强 调 风 格 的 客 体 性 因 素 。 重 视客 观 对 象 的特征、属性,尤其是外部世界的客观真理性 对 作 家 的 创 作 个 性 和 创 作 风 格 的 制 约性 。 马 克 思 说 : “难 道 探 讨 的 方 式 不 应 当 随 着 对 象 改 变 吗 ? 当 对 象 欢 笑 的 时 候 , 探 讨 难 道 应 当严 肃 吗 ? 当 对 象 悲 痛 的 时 候 , 探 讨 难 道 应 当 谦 逊吗 ? ” 在 马 克 思 看 来 , 学 术 研 究 和 艺 术 把 握 对象 的 途 径、方式、结果和目的都应当遵从和符合表现 对 象 的 客 观 属 性 , 特 别 是 要 探 讨 和 追 求 对象 世 界 的 客 观 真 理 性 。 马 克 思 写 道 : “如 果 我 们 撇 开 一 切 主 观 的 东 西 即 上 述 情 况 不 谈 , 难 道 对象 本 身的性质不应当对探讨发生一些即使是最微小 的影响吗?
马克思主义课件
辉煌:
第一、 第一、《手稿》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开端,从而为美学、文艺学找到了了真正的科 学理论基础。 第二、《手稿》初步表述了一种崭新的历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 第二、 律,解答了长期围绕着人们头脑的“历史之谜”‘。 第三、 第三、《手稿》在解答“历史之谜”的同时,又为解答“美学之谜”,开 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前景和全新的思路。 第四、《手稿》通过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论述,通过对异化劳动和人 第四 类历史发生、发展的论述,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同时也 初步探讨了艺术哲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为这些领域 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二、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演进 马克思、
1、保尔拉法格 保尔 拉法格 第一个在法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和研究文学现象的人 浪漫主义的根源》 《浪漫主义的根源》; 2、弗梅林 梅林 莱辛传奇》 第一位真正的专门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 《莱辛传奇》 3、普列汉诺夫 俄国第一位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领域的 先驱者 ; 4、列宁 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列宁主义阶段。 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列宁主义阶段。 5、毛泽东 毛泽东文艺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 6、“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状况
"天火“ 是指引导人们走向理想王国的真理的火
光。
(三)东方的太阳正在升起 东方的太阳正在升起 黑格尔的亚洲是起点,欧洲是终点的观点: (四)马克思文艺学的发展过程中当前迫切需 要解决的我认为是以下四个问题: 要解决的我认为是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第一:方法论问题 第二: 第二:学风问题 第三: 第三:民族传统问题 第四: 对话与交流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课件
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过度解读与评价
解读过度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解读往往过于强调其反叛和颠覆性,忽视了其 中的创新和实验性。
评价过高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价过高,将其视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颠 覆和超越,忽视了其中的问题和缺陷。
PART 05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未 来发展
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
哲学与社会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可以与哲学和社会学进行交叉研 究,探讨文学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的关系。
文化研究
结合文化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 化意义和价值观念。
心理学与文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作家的创作动机和作品人物的心 理活动,揭示文学作品的深层心理结构。
对全球化时代的适应与调整
定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强 调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结合,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和修正。
特点
西方马克思主义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强调意识形态、文化和心理层面 的分析,同时也关注工人阶级和其他社会群体的主体性和解放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文学作品来揭示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动态。
促进跨学科研究
03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促进了文学、文化和社会学之间的跨学科
研究,推动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PART 04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局 限性
过于强调阶级意识与政治立场
阶级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过于强调阶级意识,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忽视了文学的其他价值和功能。
1 2 3
20世纪初欧洲社会政治背景 一战后欧洲社会动荡不安,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 运动高涨,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马列文论 课件
文学院
SiNingDa
序论
• • • • 中文专业要学习和掌握三大专业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魅力与价值 马克思主义文论是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 在当下对马克思、恩格斯进行学术意义上的 解读是十分必要的 • 建设当代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 系,就必须实现三个转换:西方文论的中国 化转换,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马克 思主义文论的当代性转换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形成
•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 • 2.2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形成的代表著作
★ 第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形成期
• 1837—1847 • 主要标志: 是马克思发现了唯物史观,初步 • 形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 主要著作: ①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 • (马克思); ② 《神圣家族》 • (马恩); ③ 《关于费尔巴哈 • 的提纲》(马); ④ 《德意志 • 意识形态》(马、恩); ⑤ 《哲学的贫困》(马)
恩格斯
•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1820—1895,在文艺 方面身受其母亲和外祖父的影响,后天 的自学,对文艺的兴趣等因素造就了其 艺术素养
列宁语
• “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 作,就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 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
1.3
文化理论条件
• 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思想,尤其是柏 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贺拉斯和朗吉弩斯的诗 论与美论 • 《理想国》、《文艺对话录》、《诗学》、 《修辞学》、《诗艺》、《论崇高》,欧洲 久远的文论思想传统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 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间接的影响 • 二是18、19世纪欧洲和德国的特殊时代文化 氛围
• ⓒ
注意: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的含义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1 在文学艺术中,何谓再现?何谓表现?何谓典型?2 试论艺术的真实。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模拟。
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其次,是艺术上的再现。
艺术上的所谓的“再现”,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表现:文学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想象、理想、幻想等)直接表达出来。
典型:文学艺术作品中,作者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而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人物形象。
文学艺术审美认识的特征,就是通过个别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
文学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和美的享受中达到对于生活真理的领悟,通过富有感染性的艺术形式达到对于生活规律性的认识,就因为它创造了典型。
2、第二个问题艺术的真实首先,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从生活真实中提炼、加工、概括和创造出来的,通过艺术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本质、规律的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
艺术真实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重要品格,是艺术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条件。
它是艺术作品善和美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生命力的保障。
艺术真实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
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以反映生活的本质真实。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
它是艺术家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真实辩证统一的结晶。
它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
它可以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也可以以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和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达到艺术的真实。
艺术真实并不要求照搬生活现象,并不排斥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
它的真谛在于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内在规律和内在逻辑的艺术吻合。
马克思主义文论
马克思主义文论一、导论(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论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简称为马克思主义文论。
2、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诞生于马克思的《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美学诞生于19世纪的中期,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成熟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审美能力产生于劳动,从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逐渐培育起原始的美的观念,产生审美的渴望起,便开始了人类创造美的历史;审美对象产生于劳动。
劳动成果的美的创造又反过来要求劳动过程的美的创造,即劳动组织,劳动场景乃至劳动秩序的和谐协调,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热情,使劳动本身变成一种最高的需要,一种能使身心愉悦的活动,即建立劳动本身的美。
4、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坚持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文论原则。
恩格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指出:“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可以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经典规定。
典型化原则(恩格斯):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该如此。
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指出:“我局不是反对倾向诗本身……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应当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5、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属性:其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文学艺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其二,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无产阶级。
其三,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达工人们的普遍情绪。
其四,他们坚持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1、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东方的发展,主要精力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几个发展阶段。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论PPT
•
于是,在七月革命的强烈反响之中, 在黑格尔哲学和歌德的诗歌——它被理解 为一种反教会的力量——的激励下,把海 涅和伯尔内当作榜样,把乔治·桑和拉蔼 尔看作缪司女神,一群年轻作家崛然而起; 他们不久就被标上了“青年德意志”的名 字。他们要把文学和生活交融在一起。他 们要求清除掉在宗教和道德中居主宰地位 的陈规旧习,要求两性间的结合和离异有 更为自由的形式,要求一种新的泛神论的 宗教。 •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的主流》 (第六分册青年德意志)第447页
席勒(1759-1805)
莎士比亚(1564~1616)
• 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 1825~1864) • 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全德工人 联合会创始人。接受黑格尔的哲学体 系。1859年出版了历史剧《弗兰 茨·冯·济金根》。
• 《弗兰茨·冯·济金根》剧情: • 骑士济金根怀抱改造帝国、统一 国家的雄心大志。起初,他寄希望于 皇帝查理五世,希望在皇帝领导之下 实现民族统一的大业。可是,皇帝的 所作所为令他失望,于是他决定夺取 皇冠,依靠自己去实现理想。为此目 的他采取了迂回的策略,那就是,先 攻打一个帝国选侯,然后再去摘取皇 冠。可是,在攻打那个帝国选侯时, 他受到诸侯的联合围攻,终于兵败身 死。 • 《济金根》是一出历史悲剧。
马 克 思 与 燕 妮
马克思与燕妮在 孩子时就一直是 朋友。燕妮比马 克思大4岁。马 克思写了三本诗 集送给燕妮分别 是《爱之书》 (第一部)、 《爱之书》第二 部和《歌之书》。
•
马克思由于他具有特别敏锐和睿智 的头脑,从他与同时代人的接触中获得 了很多的启发。他采纳了鲍威尔的尖锐 的,甚至是可怕的宗教批判,把它当作 自己分析政治学-经济学等等的样板; 他接受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系统 的改造,否认黑格尔思想是至高无上的, 而以一种彻底的人本主义为出发点;施 蒂纳是所有青年黑格尔分子中最具有否 定精神的一个,他使马克思不得不超越 费尔巴哈有点静止的人本主义;最后, 赫斯是德国共产主义思想的第一个宣传 者,他首先把激进思想应用在经济学方 面。 • ——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 马克思》第171页。
一·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PPT课件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伟大作 家,他的一生经历,是典型的 西班牙人的冒险生涯。
主要著作:《堂·吉诃德》、 《惩恶扬善故事集》、田园牧 歌体小说《伽拉泰亚》
通过对堂·吉诃德游侠生活遭 遇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抨击教会的专横,揭示人民的 困苦。
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 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 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 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但丁 Alighieri Dante
1265—1321
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 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 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单是那 个兰斯和他的狗克莱勃就比全 部德国喜剧加在一起更具有价 值。莎士比亚往往采取大刀阔 斧的手法来急速收场,从而减 少实际上相当无聊但又不可避 免的废话。
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法哲学原理》、 《历史哲学》、《美学》等。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但是,困难不在于理解希 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 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 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 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 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 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德国古典哲学、美学
•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 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 批判》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黑格尔
Friedrich Hegel
1770— 1831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 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
文学理论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ppt课件
• 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 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 坚持群众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做到社会 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 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第三节 关于文学队伍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按照艺术规律促进文艺创作,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 深入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典型化创造。 ➢ “推陈出新”:向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学习,从中外文
学艺术遗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获得借鉴,从而进行革新 创造。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 发展的背景
冯雪峰 1903—1976
浙江义乌人。现代著名诗人、文 艺理论家。
主要著作:《湖畔》、《乡风与 市风》、《回忆鲁迅》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 化的过程中,冯雪峰是最有代表 性的人物,革命现实主义理论是 其理论批评的核心内容,生活、 真实、主观力等命题是其重要组 成部分。
胡风 1902—1985
• 主旋律: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的主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 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 是要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来进行领导。
➢要把加强和改善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精神文明建 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和深入群众
文艺事业是社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 母亲。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PPT课件
b,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不仅 成为整个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一个组成部 分,同时还履行着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的职能。对消费者来说,大众文化妨碍了 人们自主作出评判和与意识地决策的个体 的发展。如电视节目的主题几乎一律是反 极权主义的,这种表面的、公开的信息系 统使观众相信这个制度的自由性,而在同 时却用来指导受众接受隐藏的极权主义的 寓意,接受这个制度的客观性、合法化。
入理智之年。 (2)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都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 • 双重幻灭”的境遇促使他们选择马克思主义 • 一重幻灭:对资本主义本身的幻灭。两次世界大
战的恶果带来了思考 • 二重幻灭:对苏联的幻灭。
6
• 西马发展的三个阶段 • (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20世纪
20-30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的共产党内产生了一些与前苏联和 共产国际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有着很 大思想分歧的观点、理论和思潮。西方马 克思主义趋于形成。卢卡契、葛兰西、布 莱希特等是其代表人物。
24
马尔库塞对艺术的认识
• 艺术的特质 • 他认为艺术这个词不能用单纯的语言技巧来说
明,也不能用单纯的意识形态来说明,而应当 用永恒的审美品质来说明(也就是用美学的标 准)。他认为美学的标准就是审美形式的标准 (例如红楼梦之所以是艺术就是作者将现实的 社会内容转化成了审美形式。而这个审美形式 不仅指语言更重要的是指整个艺术作品。这样 整部艺术作品是以现实为基础,又是这个现实 的“对立物”。
28
• 他承认大众文化使文化享受退化为了文化 消费;大众文化的“商品偶像的风格”表 明了文化为集权服务的性质。但是他进一 步强调大众文化的价值评价主要取决于大 众传媒作为交往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而不仅仅是市场规律。
马列文论第一单元PPT课件
.
7
2,“劳动创造了美”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这一 观点,揭示了劳动是美的根源。
(2)由于劳动,人的本质对象化,使劳动产品具有肯 定人的本质,使人能够在其中直观自身的意义。
(3)劳动创造了美,是就人类社会中之所以存在美的 事物的总根源来说的,并不是说客观世界的美都是劳 动创造的,也不是说凡劳动创造的一切都必然是美的。
8
3,“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界”)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 (2)指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在自然界打上人的烙印,
使人的本质在自然界客观地展开。
(3)这一观点揭示了美和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
9
4,“人的本质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
.
11
6、“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
(2)由于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不同,具有全面性、 自由性和自觉性,不仅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 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 象上去,从而使产品的造型体现出两个尺度的综合, 符合美的规律。
(2)指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改造外在事物,把自己的本 质力量(一切感性、理性和实践能力的总和)实现在 对象身上,使对象体现出人的本质,从而能使人在对 象上直观自身。
(3)这一观点揭示了美和美感的根源。
(4)“人的本质对象化”和“人化的自然”或“自然 的人化”在含义上大致相同。
.
10
5,两种“尺度”
.
5
4,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是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作家在塑造人物时,应该从现实的 人出发,而不是从某种抽象的观念出发。 要按照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本来面貌真实的 描 写人物,像马克思所要求的那样,写出 人物的“非批判的、本来的形象”;而不 应该把现实的人变为抽象的观点,不应该 对人物形象做脱离实际的“理想化”,像 马克思所批评的那样,是人物变为“批判 的变态”。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三、文艺创作应当确立正确的“出发点”
四、从各阶级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把 握其规律性 五、人的本质和性格对社会环境的依赖 关系 六、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艺术繁荣 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的诗集《爱之书》 (第一部)、《爱之书》 (第二部)、《歌之书》 (第三部)都是献给燕 妮•冯•维斯特华伦的。
马克思后来他不主要从事文学创 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浪漫派的诗歌是理想主义的,诗歌把他 的艺术同爱情变成了某种彼岸世界的存 在,诗意的想象不能代替对社会的批判。
从事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著述以及共产 主义理论的建立而无暇顾及 。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一、《序言》、《导言》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文艺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 定 (一)文艺是上层建筑之一,它在一定的 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所 决定 (二)文学艺术随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化
三、特定历史时期内物质生产同艺术生产 发展的特殊关系 (一)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 的 (二)怎样理解希腊艺术的不朽魅力
课堂讨论选题 1、如何理解希腊艺术的永久的典范性? 2、艺术生产有何特殊性? 课外作业选题 1、举例说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 平衡关系。 2、举例说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平 衡关系。
马克思:《致斐迪南 拉萨尔》 恩格斯:《致斐迪南 拉萨尔》
一、《致斐迪南 拉萨尔》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关于历史悲剧的问题 (一)历史剧创作中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 (二)悲剧因素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巴黎的秘 密》作了精辟的分析批判。他一方面肯 定这部小说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也指 责欧仁· 苏所宣扬的以阶级调和、道德感 化等来改良社会的措施,以及对人民革 命力量的鄙视。这些正和青年黑格尔派 的“思想哲学”具有同样反动的实质。
一、《神圣家族》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对欧仁· 苏小说《巴黎的秘密》的批 判 三、坚持人物塑造中的现实主义原则
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 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 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 是这一交通要道却被城外的河水所阻断, 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 能通行,公元605年李春奉命在河上建设 一座大型石桥以结束长期以来交通不便 的状况。(善)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美)
一、《致玛 哈克奈斯》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现实主义艺术家的勇气 三、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四、作家的生活实践、世界观和创作的 关系 五、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使命
课堂讨论选题 1、为什么说城市姑娘中的环境不够典型? 2、如何理解现实主义作家的勇气? 课外作业选题 1、何谓典型环境? 2、如何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关系?
2)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人物形象,应该 具有独立的个性。 3)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人物形象,还应 该有他自身的性格逻辑。 四、马克思对小说《巴黎的秘密》及其评 论者施里加所作的批判的时代意义
课堂讨论选题 为什么说欧仁· 苏小说《巴黎的秘密》 是反现实主义的? 课外作业选题 1、何谓“思辩哲学”? 2、如何理解人物塑造中的现实主义原 则?
马列文论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马列文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分 割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论著是迄今 文艺理论科学的最高成就。它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和阐述一 切文艺现象,不仅探讨了文艺的社会本质、文 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而且探讨了文艺作品的构成,以及文艺创作、 文艺批评等方面的重要规律。
法国 雷蒙•罗维 Raymond Loeway (1889-1988)
忍受饥饿的人(食物) 忧心忡忡的穷人(最美的风景) 贩卖矿物的商人(矿石)
功利主义(美被遮蔽)——去功利主义(美被解蔽)
思考练习题
1、什么是美? 2、美和审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马克思 恩格斯:《神圣家族》
对欧仁苏小说《巴黎的秘密》和施里加 评论中的思辨幻想的批判
(二)反对文学创作中的抽象化和自然 主义,要求把所描写的事实同特定的社 会历史环境联系起来 四、文学要表现革命的无产者
恩格斯:《卡尔 格律恩 “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一、对格律恩关于“人”的观点的批判 二、从美和历史的观点评歌德 三、作家、艺术家应面向时代的现实生活
课堂讨论选题 1、卡尔· 格律恩是如何解释人的? 2、如何理解人的历史具体性? 课外作业选题 1、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如何理解美学和历史的统一?
这部作品写了巴黎的监狱、病院、酒吧间 人生活,具有很强的揭露性。恩格斯在《大陆 上的运动》一文中肯定它说:“这本书以显明 的笔调描写了大城市的‘下层等级’所遭受的 贫困和道德败坏,这种笔调不能不使社会关注 所有无产者的状况。”但在如何拯救这个世界 的问题上,作者却开出了“慈善家”的药方, 因而受到傅立叶主义者和青年黑格尔派的推崇。
一、列宁论托尔斯泰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现实主义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一)现实主义创作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 (二)现实主义创作揭示社会生活的深度 (三)艺术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艺术 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三、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一)托尔斯泰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俄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二)托尔斯泰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表现 了俄国革命的力量和弱点
三、关于现实主义创作的问题 (一)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和 规律 (二)现实主义的人物塑造 (三)现实主义未来艺术的理想
课堂讨论选题 1、什么是席勒式创作? 2、如何理解莎士比亚化创作? 课外作业选题 1、如何理解悲剧的本质? 2、简要说明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恩格斯:《致敏 考茨基》
马列文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 课时 36学时 授课教师 龙怀珠教授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 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 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
(1818-1883)
虽然你的诗歌“天分着 实使我感到高兴,对它 我寄予很多期望,但是, 如果我看到你成为一个 平庸的诗人,我会感到 伤心的。” ——亨利•马克思
欧仁· 苏(1804-1857)是法国十九世纪中 叶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揭露了这个时 期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描绘了下层人 民的贫困状况。1842年发表的《巴黎的 秘密》曾引起强烈的反应。
《巴黎的秘密》写德国封建王公的儿子鲁 道夫同一个英国没落贵族女子相爱,生下一个 女儿。后来女方改嫁,把女孩托给公证人抚养, 以后这女孩就下落不明了。鲁道夫为寻访女儿, 周游世界,在巴黎下层社会乔装巡行,进行拯 救“堕落灵魂”的道德感化事业。最后他发现 妓女玛丽花就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把她救出火 坑,带回德国。在鲁道夫的感化下,玛丽花终 于皈依上帝,进了修道院并死在那里。
绪 论
一、学习目的要求 重点掌握马列文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了解马列文论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学习马列文论 的现实意义。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马列文论的历史和现状 2、马列文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3、学习马列文论的方法和意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的 历史背景 二、劳动创造了美 (一)从实践的观点看美的产生和美的 根源 (二)“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 量的对象化” (三)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恩格斯:《卡尔 倍克“穷人之歌”, 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
一、《卡尔 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 的社会主义”的诗歌》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 和阶级实质
三、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流派创作 思想、创作方法的批判 (一)反对文学创作中的唯心主义幻想, 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类的现实关系
一、《致敏 考茨基》写作的历史背景 二、关于艺术典型的塑造 三、艺术的倾向性和真实性
课堂讨论选题 1、如何理解黑格尔的“这一个”? 2、何谓人物的典型性? 课外作业选题 1、如何理解人物的共性与个性? 2、如何理解艺术的倾向性与真实性的 关系?
恩格斯:《致玛 哈克奈斯》
课堂讨论选题 为什么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课外作业选题 1、分析艺术家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2、如何理解托尔斯泰世界观和创作的矛 盾?
马列文论的出现是文艺理论史上的伟大 革命。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教学, 引导学生系统深入地阅读原著,完整准 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基本内 容,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文艺问 题的能力。
本课程要求以马列主义方法论为指导, 具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 际,结合丰富、具体的文学艺术现象解 读、阐释马列文论的原理和原则,用历 史的观点评价马列文论的意义和价值。
人的本质力量
体力
智力
世界、历史(劳动)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核心:劳动产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劳动创造了美
河北省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全长 50.82米,宽9米,主孔净跨度为37.02米。 全桥全部用石块建成,共用石块1000多 块,每块石重达1吨 。全桥仅一个大孔, 四个小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