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
高一年级军训学分认定办法
高一年级社会实践学分认定说明
按照《银川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安排,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参加了军训和社会诚信调查两项社会实践活动。
军训历时5天,凡圆满完成军训任务者,获得2学分;缺勤学生不得分。
社会诚信调查历时7天,调查报告优秀的小组,每人获得2学分;基本合格的小组,每人获得1学分。
社会诚信调查未获得满分的学生,可以利用寒假,进一步调查,改写报告,精益求精,争取获得满分。
军训缺席的同学,可以参加下届高一新生军训,补齐学分;在其它学校参加军训的学生,务必提供相关学校正规证明。
凡本人认为军训和社会诚信调查两项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存在差错的学生,在1月15日以前可以向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定领导小组提出复议申请,同时提供相关证据。
学校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定领导小组将在认真核查的基础上于1月21日前做出答复,并书面通知申请者本人。
联系地点:政教处
联系人:高淑萍老师
联系电话:4104228 4104808
银川一中学生社会实践学分认定领导小组
2005年1月11日。
高级中学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高级中学学分认定实施方案
一、宗旨
本方案旨在通过推行高级中学学分认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有益
成长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为学生未来学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范围
1、学生参加的有益活动包括:政治法律类、科技文化类、艺术体育
类和新兴活动类活动,应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脱产学习及社会实践等活动;
2、承认学分的高级中学考试主要包括: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高中
阶段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各类考试、普通高等学校统招考试等。
三、审核机制
1、活动申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应在活动前提交相关活动
申请,申请表需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名单等。
2、活动审核及认定:学校设立专门活动审核小组,对活动申请表审
核通过后,可根据活动类型及活动质量给予学分认定;
3、学分认定:学校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长、质量等因素,给予学
分认定,学分认定有效期自活动完成时起三年内有效。
四、学分认定标准
1、政治法律类:
参加党校学习。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以及管理制度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以及管理制度1. 学分确认1.1 学分定义高中新课程学分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各类课程学习并通过相应考核后所获得的学分。
学分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1.2 学分计算方式高中新课程学分实行累计制,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课程标准学分:每门课程设有一个标准学分值,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 实践环节学分:学生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可根据相应标准转化为实践环节学分。
- 选修课程学分: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修读选修课程,每门选修课程设有一个学分值,通过考核后获得相应学分。
1.3 学分确认流程学分确认流程如下:1. 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向所在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
2. 学校对学生的学分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确认。
3. 学校将学生学分信息录入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并进行公示。
4. 学生可在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中查询自己的学分信息。
2. 管理制度2.1 学分管理职责- 学校:负责学分认定的具体实施,审核学生学分申请,确保学分信息的准确性。
-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的学分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学分政策的贯彻执行。
2.2 学分认定标准- 课程学习:学生需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成绩合格即可获得学分。
- 实践环节:学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提交相关成果,经审核合格后获得学分。
- 选修课程:学生需按照学校选修课程安排参加学习,通过考核后获得学分。
2.3 学分认定原则- 公平公正:学分认定过程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确保每个学生的合法权益。
- 激励创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分类管理:根据课程类型和实践环节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学分认定标准和管理制度。
2.4 学分认定流程- 学生提交学分认定申请。
- 学校进行学分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确认。
- 学校将学生学分信息录入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系统。
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办法
XX中学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的方案要求,为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高中新课程的顺利推进,结合我校高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学分认定的主体1.学校是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学校认定在校学生的学分。
2.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并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下设若干个学分认定小组。
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
二、学分认定的基本内容学分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经历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用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和达到的发展程度。
(一)学分的基本构成要素1.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课程模块修习课时记录。
2.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课程模块修习过程反映。
3,修习完的课程模块考试成绩。
(二)学术性课程学分认定L修习课时记录认定。
学校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原则上都必须全程参加课时修习。
学习参加课程修习的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90%方为合格。
学生修习学时由授课教师登记。
2.模块考试成绩认定。
模块考试成绩包括阶段测试和终结测试。
阶段性测试由科任教师根据教学进程进行的过程性考核,其权重最大只能占模块考试成绩的30%o模块学习结束,由市教研室或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命题,并进行终结测试。
测试除书面笔试外,还应包括听说能力测试、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和术科测试等。
模块成绩达到总分的60%以上为合格。
以上各方面均为合格者,才能给予相应的模块学分。
(S)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1.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以课题评价形式认定。
研究性学习占15学分,可以完成3个课题,每个课题5分学分。
也可以完成5 个课题,每个课题3学分。
也可完成两个课题,第一个课题5学分,第二课题10学分。
评价认定研究性学习学分主要依据5个方面的材料:(1)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2)每次课题研究学习活动的记录; (3)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材料(包括原始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4)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的小结;(5)课题研究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等)。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证及管理手册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证及管理手册概述本手册旨在为高中新课程学分认证及管理提供指导和规范。
通过遵循本手册的要求,学校可以确保学生的学分认证工作得到正确处理,并保持管理流程的简洁和无法律纠纷。
目标1. 保证学生的学分认证工作准确无误。
2. 简化学生学分认证流程,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3.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学分认证过程合规。
学分认证流程1. 学分认定- 学生在高中新课程中完成的课程,需满足相应的学分要求。
- 学分要求可根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局的规定进行制定。
- 学校需确保学生的学分认定符合相关规定。
2. 成绩记录-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成绩记录系统,准确记录学生的成绩信息。
- 学生的课程成绩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学生和家长。
- 成绩记录应包括学科名称、学分数、课程成绩等信息。
3. 学分认证申请- 学生在完成相应学分要求后,可向学校提交学分认证申请。
- 学校应提供学分认证申请表格,并规定申请提交的时间和方式。
- 学生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成绩单、课程证书等。
4. 学分认证审核- 学校应设立学分认证审核小组,负责审核学生的学分认证申请。
- 审核小组应核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和相关证明材料,确保学生符合学分认证要求。
- 审核结果需及时通知学生和家长。
5. 学分认证管理- 学校应建立学分认证管理制度,明确学分认证的管理责任和流程。
- 学分认证管理制度应包括学分认证的申请、审核、记录和通知等环节。
- 学校需定期评估和改进学分认证管理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法律要求- 学校在进行学分认证工作时,需遵守教育局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 学校应确保学分认证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不得歧视任何学生。
- 学校需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得泄露或滥用学生信息。
以上为高中新课程学分认证及管理手册的概要内容。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具体操作和管理,确保学生的学分认证工作顺利进行。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以及管理制度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以及管理制度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以及管理制度,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相关政策和规定。
学分确认制度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制度是指根据学生在各门课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对其学分进行确认和管理的制度。
学分确认是评价学生研究成果和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
学分管理制度
1. 学分计算规则
学分的计算是根据学生在每门课程中的成绩和学时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学时要求,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2. 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
学校根据教育部门的指导意见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设置和学分分配方案。
各门课程的学分分配应公平合理,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研究需求。
3. 学分转换和认可
学生在不同学校之间转学或跨学科选修课程时,需要进行学分转换和认可。
具体的转换和认可规则由学校或教育部门制定,确保学分的公正和有效。
4. 学分记录和查询
学校应建立学生学分记录系统,记录每位学生的学分情况,并及时更新。
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查询渠道,随时了解学分情况。
学分确认的重要性
学分确认是学生学业发展和升学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合理的学分确认制度能够激励学生努力研究,促进学术进步和个人成长。
结论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以及管理制度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学分管理制度,确保学分的准确确认和有效管理,为学生提供公正的学业评价和发展机会。
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学分确认过程,合理规划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
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的方针。
我们将介绍学分定级的目的以及相关管理策略。
请注意,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细节应根据各地教育政策和学校要求来确定。
学分定级目的学分定级是为了评估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成果,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通过学分定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并帮助学校和家长了解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表现。
学分定级原则学分定级的原则如下:1. 公平公正:学分定级应基于客观评估标准,独立于个人偏见和主观因素。
2. 目标导向:学分定级应以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科要求为基础,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简单明确:学分定级应遵循简单明确的原则,避免过度复杂和繁琐的评估方式,以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学分定级管理策略为了有效管理学分定级,我们提出以下策略:1. 评估标准制定:根据学科要求和教育政策,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被客观评估。
2. 多元评估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3. 及时反馈: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供学分定级的结果和评估反馈,帮助他们了解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表现,并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和指导。
4. 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学分定级的原则和标准。
结论高中新课程学分定级及管理方针的制定旨在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够被准确评估,并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
通过遵循公平公正、目标导向和简单明确的原则,以及采取评估标准制定、多元评估方式、及时反馈和教师培训等管理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学分定级,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和个人成长。
宁夏银川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试行)
宁夏银川一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试行)(2005年2月18日)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是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其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弥补将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所存在的片面性,使评价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为使评定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指导,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
评价要有助于对学生在一个阶段中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全面鉴定,从而了解和评估教育目标达成的状况;有助于为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体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的整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评定原则1、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要充分体现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既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重视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公民素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以及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审美情趣。
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和谐发展。
3、过程性原则:要充分发挥成长记录袋的作用,综合运用观察、交流、访谈、考评等方式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4、协商沟通原则: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要加强协商沟通,使学生评价工作成为学生本人、学生之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情况,并被学生所接受。
三、组织机构1、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主任:马精凭副主任:岳维鹏赵莉(小)成员:朱庆林张文鑫李宏图刘艳萍王孝贤陈凤霞胡卫国家长3人(从年级家长委员会成员中产生)2、班级评定小组组长:班主任成员:本班的任课教师(3名)、学生代表(3名)四、评定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确定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基础性发展目标分为6个项目21个要素。
银川一中 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综合素质评价样表
综合素质评定的目的
希望能够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学 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弥补将学业考 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终结性评 价体系所存在的片面性,使评价能全 面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 理素质、学习能力等诸要素,促进学 生全面和谐发展。
综合素质评定的原则
原则 全面性 原则 激励性 性原则 过程性 原则 戴的所指 我的解读 要充分体现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评价学生 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和谐发展 综合运用观察、交流、访谈、考 评等方式客观、公正、科学的评 价学生。 使学生评价工作成为学生本人、 学生之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 的交互活动,使评价结果能够最 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发展情 况,并被学生所接受。 有奖有惩,奖励(正 面引导)为主 注重过程监控和行为 跟进
奖证书等等。
学生:创建并保管
成长记录袋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创建并保管。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首先要确定收集的内容—— 充分体现自身个性的东西,使自己的情趣、特长有 所体现,所有资料要真实,记录要详实。 然后按照计划有意识地收集反映自己学习和进步的 最佳成果,撰写对该作品的说明或选择该作品的理 由。对实物型作品,有条件的同学可将实物拍成照 片收集。 分学段或学期制作成长记录目录,制作一份个性化 的个人简历,将上述内容装在成长记录袋首页。 每个学期结束交导师指导,主动征求导师的意见和 建议,每学年结束时个人要做出书面总结和反思。
使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度更高, 课堂教学管理更为细腻 对学生而言,由外在的约束,可以逐步 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学习行为,内化为良 好的学习品质 对班级而言,对浓厚学风的形成应起到 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方法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方法1. 学分确认1.1 总则根据《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和《高中新课程设置与实施指导意见》,学生需通过课程研究、实践探究、综合素质评价等途径获得相应学分,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1.2 学分认定标准- 课程研究:学生需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参加课程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 实践探究:学生需完成实践探究项目,提交实践报告,经指导教师评审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 综合素质评价:学生需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表现优秀,可获得相应学分。
1.3 学分确认流程1. 学生完成课程或活动后,向所在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
2. 学校组织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学分申请进行审核。
3. 审核通过后,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学分信息录入学分管理系统。
4. 学生可在学分管理系统中查询学分认定结果。
2. 学分管理2.1 学分管理职责学校负责对学生的学分进行管理,确保学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教务处、年级组、班主任等相关部门协同完成学分管理工作。
2.2 学分调整在学分认定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需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调整:1. 学生申请的课程或活动与实际参与的课程或活动不符。
2. 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存在虚假情况。
3. 学生在课程或活动中存在违纪、作弊等行为。
2.3 学分查询与更正1. 学生可在学分管理系统中查询自己的学分信息,如有疑问,可向学校教务处提出查询申请。
2. 学校教务处在接到学生查询申请后,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核实结果反馈给学生。
3. 如需更正学分信息,学校教务处应及时修改学分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并通知学生。
3. 学分认定与管理的监督与保障3.1 监督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学分认定的公平、公正、公开。
3.2 保障措施1.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分认定与管理制度,明确学分认定的标准、流程和责任。
2.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学分认定工作的培训,提高学分认定的质量。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认及管理流程1. 学分确认1.1 课程学分认定根据《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学生需通过考试、考查、实践等方式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
各学科教师需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认定学分。
1.2 学分认定标准- 考试课程:学生成绩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80%以上,即可认定为学分。
- 考查课程:学生成绩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60%以上,即可认定为学分。
- 实践课程:学生完成课程规定的实践活动,经教师评估合格,即可认定为学分。
2. 学分管理2.1 学分记录学校需建立学分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记录。
各学科教师在认定学分后,需将学生的学分信息输入学分管理系统。
2.2 学分审核学校设立学分审核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的学分进行审核。
学分审核委员会需定期对学生的学分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学分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3 学分查询与更正学生可通过登录学分管理系统,查询自己的学分记录。
如发现学分记录有误,可向学科教师或学分审核委员会提出更正申请。
3. 学分兑换与认定3.1 学分兑换学生可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竞赛等,获得额外学分。
额外学分可兑换为相应课程学分。
3.2 认定方式- 活动类: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经评审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 竞赛类:学生参加各级别的竞赛,获得规定奖项,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4. 学分管理流程4.1 学分认定- 教师评估:教师对学生研究成果进行评估,认定学分。
- 输入系统:教师将学分信息输入学分管理系统。
4.2 学分审核- 审核委员会审核:学分审核委员会定期对学分记录进行审核。
- 反馈审核结果:审核委员会将审核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
4.3 学分更正- 学生提出更正申请:学生发现学分记录有误,向教师或学分审核委员会提出更正申请。
- 审核委员会处理:学分审核委员会对更正申请进行处理。
4.4 学分兑换- 学生参加活动或竞赛: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竞赛。
- 获得额外学分:学生获得额外学分,兑换为相应课程学分。
【学分认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学分认定的原则(一)规范性原则。
学校必须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要求、程序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认定。
(二)公正性原则。
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公正、公平、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真实性原则。
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依据原始实证,真实、客观、可靠。
二.学分认定的条件(一)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七个领域的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课时的4/5以上;2、学生在模块修习过程中表现良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3、学生在模块学习结束后,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考试(考查),成绩合格;4、每个模块通常为36个学时,2个学分;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18个学时, 1个学分;选修Ⅱ每个模块18个学时,1个学分,也可以36个学时,2个学分。
(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和学习过程记录;2、学生获得的成果;3、学生自评、互评及指导教师评价记录;4、每1学分不少于18个学时,每个活动小组不超过8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活动计划、总结;2、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包括: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或项目、访问对象的评价、联系电话、签名(盖章)等内容;3、学生参加社区服务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每学期不少于2个工作日,高中三年内累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四)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记录、总结;2、学校或相关单位的证明材料;3、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可获得2个学分;4、学校组织的集中军训时间不少于5天,可获得2个学分。
三.学分认定的组织设立学分认定委员会、科目学分认定小组、班级评分小组的三级管理(一)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担任主任,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任副主任,成员有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教研组长;其职能是把握学分认定政策、管理学分档案、协调、监督;。
【学分认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学分认定的原则(一)规范性原则。
学校必须按照全省统一的标准、要求、程序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认定。
(二)公正性原则。
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公正、公平、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三)真实性原则。
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依据原始实证,真实、客观、可靠。
二.学分认定的条件(一)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七个领域的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修习该模块的学时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课时的4/5以上;2、学生在模块修习过程中表现良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3、学生在模块学习结束后,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考试(考查),成绩合格;4、每个模块通常为36个学时,2个学分;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18个学时, 1个学分;选修Ⅱ每个模块18个学时,1个学分,也可以36个学时,2个学分。
(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开题报告或活动方案和学习过程记录;2、学生获得的成果;3、学生自评、互评及指导教师评价记录;4、每1学分不少于18个学时,每个活动小组不超过8人。
(三)综合实践活动社区服务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活动计划、总结;2、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包括: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或项目、访问对象的评价、联系电话、签名(盖章)等内容;3、学生参加社区服务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每学期不少于2个工作日,高中三年内累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四)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学分认定的条件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记录、总结;2、学校或相关单位的证明材料;3、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可获得2个学分;4、学校组织的集中军训时间不少于5天,可获得2个学分。
三.学分认定的组织设立学分认定委员会、科目学分认定小组、班级评分小组的三级管理(一)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担任主任,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任副主任,成员有教务处主任、教科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教研组长;其职能是把握学分认定政策、管理学分档案、协调、监督;。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1. 引言本文档旨在阐述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的纲要,以便学校和教师能够清楚地了解学分的确定和管理流程,并依据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操作。
2. 学分确定2.1 学分定义学分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单位,它代表着学生在特定学科或领域所获得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学分的确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2.2 学分分配原则学分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原则:- 学分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程度。
- 学分应基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包括考试、作业、实验、项目等。
- 学分应根据学科或领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进行合理分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3 学分确定流程学分的确定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 学科或领域教师制定学分确定标准和评价方法。
2. 学生参与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和要求。
3. 学科或领域教师进行学习成果评价。
4.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学生所获得的学分。
3. 学分管理3.1 学分记录学校应建立学生学分记录系统,记录每位学生所获得的学分情况。
学分记录应包括学科或领域、学分数、学习成果评价等信息,以便于学生和教师进行学分管理和查询。
3.2 学分管理责任学校和教师应共同承担学分管理的责任。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确保学分管理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记录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并与学校进行学分数据的核对和更新。
3.3 学分管理流程学分管理的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 教师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记录学生所获得的学分。
2. 学校对学分数据进行核对和更新。
3. 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学分情况,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成果。
4. 学校定期对学分记录进行审核和归档,以备查阅和管理需要。
4. 总结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对学分的确定和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帮助学校和教师明确学分相关政策和要求,并规范学分的确定和管理流程。
通过合理的学分分配和有效的学分管理,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规范学分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本纲要。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纲要适用于我国高中阶段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学分定义学分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课程研究、实践活动等方式所取得的学业成就。
第二章学分确定第四条学分设置高中新课程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
学生需修满规定数量的学分才能毕业。
第五条学分计算1. 必修课程:每门课程设置2学分,共6学分。
2. 选修课程:每门课程设置1学分,学生需修满4学分。
3. 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研究性研究等,共设置4学分。
第六条学分获取1. 课程研究:学生参加课程研究,经考试、考查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
2. 实践活动: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完成规定任务后,可获得相应学分。
3. 其他方式:学生可通过其他途径(如竞赛、科研等)获得学分,具体办法由学校制定。
第三章学分管理第七条学分管理职责学校负责学分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学分认定、统计、公示等。
第八条学分认定1. 课程学分:教师根据学生课程研究情况,给予学分认定。
2. 实践学分:教师根据学生实践活动表现,给予学分认定。
第九条学分统计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学分进行统计,确保学分数据准确无误。
第十条学分公示学校定期将学生学分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家长、学生和社会的监督。
第四章学分认定与审核第十一条学分认定程序1. 学生提交学分认定申请。
2. 教师对学生情况进行评价,给出学分认定意见。
3. 学校学分管理负责人对学分认定情况进行审核,确认学分。
第十二条学分审核1. 学校学分管理负责人对学生提交的学分进行审核。
2. 对有异议的学分,学校学分管理负责人可进行复核,必要时组织重新认定。
第五章学分查询与申诉第十三条学分查询学生可随时查询本人学分情况,如有疑问,可向学校学分管理负责人咨询。
第十四条学分申诉1. 学生对学分认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学分管理负责人提出申诉。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执行方案
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与执行方案1. 学分认定概述1.1 学分定义高中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践探究、社团活动等多种途径,积累相应学分,以完成学业要求。
本方案所称学分,是指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中所获得的、经认定后的学习成果。
1.2 学分认定原则- 公平性:确保所有学生同等条件下获得学分认定机会。
- 科学性:学分认定标准应科学合理,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
- 激励性:通过学分认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2. 学分认定标准2.1 课程学分- 必选课程:学生须按规定修满所有必选课程学分。
- 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与发展方向选择修读选修课程,积累相应学分。
2.2 实践教学学分- 实验实习:完成规定的实验实习项目,获得相应的实践教学学分。
- 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积累实践教学学分。
2.3 综合素质评价- 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获得相应综合素质评价学分。
- 学业成绩:学业成绩优秀,符合规定标准,获得综合素质评价学分。
3. 学分认定流程3.1 认定机构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学分认定工作,设立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
3.2 认定程序- 学分申请:学生向学校提交学分认定申请。
- 材料审核: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 学分认定:根据审核结果,对学生学分进行认定。
- 结果反馈:将学分认定结果反馈给学生及家长。
4. 学分执行与管理4.1 学分执行学生需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和学分要求,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完成学分要求。
4.2 学分管理学校建立学分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分进行实时记录和管理,确保学分数据准确可靠。
4.3 学分认定结果应用学分认定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用于学生毕业、升学等环节。
5. 附则5.1 解释权本方案的解释权归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所有。
5.2 生效时间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适时予以修订。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
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一、背景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高中新课程学分的确定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纲要。
二、学分确定原则1. 学分确定应遵循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2. 学分确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个人特长,鼓励多元化研究和综合素质发展。
3. 学分确定应基于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学生的研究成果得到充分认可和评价。
三、学分管理措施1.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分管理制度,明确学分的获取和使用规则。
2.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记录和更新学生的学分信息。
3. 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学分的审核和评估工作,确保学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学校应加强学生学分的指导和辅导工作,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业,提高学分获取效率。
四、学分转换和认可1. 学分转换应遵循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2. 学分转换应确保学分的转换比例合理,保证学生的研究成果得到有效认可。
3. 学分认可应基于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五、学分管理责任1. 学校应明确学分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
2. 学校应加强对学分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学分管理能力和水平。
3. 学校应建立学分管理的监督机制,确保学分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六、学分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学分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 学校应积极配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评估工作,主动接受检查和指导。
七、附则1. 本纲要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纲要解释权归本学校所有。
以上为《高中新课程学分确定及管理纲要》的主要内容,供参考使用。
---。
宁夏银川一中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
宁夏银川一中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条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有关要求,为了规范我校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校,实施者是任课教师。
第三条学校成立学分审定委员会(由学校课程实施小组兼),并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设立若干学分认定小组(由备课组兼任)。
学分审定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担任,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
第四条认定学生学分须具备的条件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选修且经过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第五条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一)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课时的5/6以上,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分不低于15个课时;(二)学分认定考试成绩合格(100分制,60分以上合格;120分制,72分合格;150分制,90分以上合格);(三)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表现等考核合格。
第六条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第七条对学生提出的学分认定申请,教学班任课教师要综合学生出勤情况、考试考核情况等进行审核,并提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须有实践场所、服务对象单位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过程的翔实记录。
第八条学分审定委员会下设的学分认定小组对任课教师提出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审定委员会提出是否认定学分的意见。
第九条学分审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确定是否认定学分。
第十条学分审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第十一条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
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学分审定委员会要书面向学生通知原因。
学分认定及管理暂行规定
XX市回民高级中学学分认定及管理暂行规定学分管理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课改的配套措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构建适应社会需要和教育自身开展需要的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的需要。
实施学分管理,既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那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构造,也有利于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原那么,发挥教师专长,促进教育知识更新和科研水平提高。
为有效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分的认定和管理,促进高中新课程方案顺利实施,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XX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豫教基(2021]138号) 、?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教基[2021]530号) 和?XX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管理方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我校学分认定管理规定。
一、学分认定管理的领导机构1.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马昌永副主任:黄述学成员:李社渊,耿春智,X凤华,陈忠民,逯传敏,沙宏伟,X健,孟召雷及各年级组长。
2.学科学分认定小组组长:学科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成员:学科任课教师3.综合实践活动学分认定小组(1)研究性学习小组组长:X健,程黎成员:年级组长、班主任、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指导教师(2)社区效劳、社会实践小组组长: 逯传敏副组长: 沙宏伟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二、学分认定的根本原那么1、多样性原那么。
突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书面测试与非书面测试相结合;2、过程性原那么。
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而且要关注过程,将过程性评定等级与模块测试成绩相结合;3、开展性原那么。
兼顾学生的差异和特长,使学生潜能得到发挥,通过选修和活动课来实现;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那么。
为了更有效地监控教育质量,将学分认定与学科水平测试相结合。
三、学分认定方法和认定程序1.认定方法(1)学分认定以模块为单位,并根据该模块规定的学分分值予以认定。
宁夏高中学生学分
宁夏高中学生学分
宁夏高中学生学分是根据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要求而定的。
一般来说,高中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
具体的学分要求可能会因学校和学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下是一般的宁夏高中学生学分要求:
1. 必修课学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
这些科目通常是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学时安排,学生需要按照学校规定的学时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
2. 选修课学分:宁夏高中学生通常还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
这些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完成相应的学分要求。
3. 社会实践学分: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宁夏高中学生通常还需要参加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按照学校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学分。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学分要求可能会因学校和学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学生应该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学分的积累和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银川一中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的有关要求,为了规范我校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校,实施者是任课教师。
第三条学校成立学分审定委员会(由学校课程实施小组兼),并根据不同学习领域的特点设立若干学分认定小组(由备课组兼任)。
学分审定委员会成员由学校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担任,校长是学分认定的第一责任人;学分认定小组成员由同学科或同课程内容的任课教师担任。
第四条认定学生学分须具备的条件是:学校已经开设、学生已经选修且经过考核已经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模块)。
第五条学生修习的课程(模块)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条件是:(一)学生修习时间要至少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修习课时的5/6以上,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学分不低于15个课时;
(二)学分认定考试成绩合格(100分制,60分以上合格;120分制,72分合格;150分制,90分以上合格);
(三)实验操作、日常作业(报告)、技能、参与过程(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表现等考核合格。
第六条学生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第七条对学生提出的学分认定申请,教学班任课教师要综合学生出勤情况、考试考核情况等进行审核,并提出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须有实践场所、服务对象单位的书面评鉴意见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过程的翔实记录。
第八条学分审定委员会下设的学分认定小组对任课教师提出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审定委员会提出是否认定学分的意见。
第九条学分审定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确定是否认定学分。
第十条学分审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第十一条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
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学分审定委员会要书面向学生通知原因。
第十二条未获学分认定的学生对学校认定意见如有异议,可在得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学校学分审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学校学分审定委员会自接到学生复议申请之日起15日内召集有关教师、认定小组复议,作出决定并通知学生本人。
学生对学校给予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向学校学分审定委员会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第十三条学生因学分认定考试成绩不合格而不能获得学分的,可以申请补考或申请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
补考时间由学校安排。
补考或参加其他教学班相同学习模块的考试不得超过2次,仍不及格者,可申请重修、改修或放弃(必修课程和有必修学分要求的选修课程不得放弃,选修课程中要求获得必修学分的模块有其
他选择的除外)。
重修要在接到不认定学分的通知后1年之内完成,重修所用时间不得与先前修习所用时间累加。
同科课程(模块)重修不得超过2次。
学生因修习时间不足不能获得学分的,可在补足修习时间后认定。
第十四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且成绩二等奖以上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其相应学科的必修课程可以免部分或全部学时,但不可免考。
第十五条学校原则上不奖励学生学分。
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可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相应栏目予在真实记录。
第十六条学分认定情况要分别记入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高中学生发展评价报告。
学生学分认定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在该课程(模块)修习过程中所用时间(课时)、考试、考查、考核成绩、学分认定时间(年、月)等。
第十七条学校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分认定的诚信制度。
学校为任课教师、学分认定小组成员、学分审定委员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
在学分认定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要及时通报批评,造成恶劣影响的,要暂停或终止其学分认定资格。
第十八条学校接受上级业务部门对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十九条学校接受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学分认定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第二十条文化课学习领域科目学分认定质量的检查评估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为主要手段;其他学习内容学分认定质量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采用验证、访谈、考试考查、试题试卷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查评估。
学分认定质量检查评估的依据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一条获得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最低毕业要求学分,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第二十二条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条件是:
(一)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
(二)3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课程Ⅱ中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
(三)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四)基础素养评定合格。
第二十三条十规定自2004年秋季开学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