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美学思想盘点--兼说普生新著《我说东坡》

合集下载

【知识梳理】——苏轼

【知识梳理】——苏轼

【知识梳理】——苏轼第四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一.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二.以儒学体系为根本,浸染释、道思想是苏轼人生观哲学基础。

三.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结合,人生态度乐观旷达。

四.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深刻理解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逆境促成其创作。

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善于翻新出奇的议论文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的完美结合辞赋和四六一.自然与雄放。

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推崇韩欧。

独特性:(一)认为文章的艺术具独立价值,并不仅是载道工具,其表现功能是精神活动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

”(《答虔倅俞括》)(二)苏轼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规律;主张文章应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提倡艺术风格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二.兼收并蓄的艺术气魄。

苏轼散文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一)渊源:孟子和战国纵横家雄放气势、庄子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二)表现力高,风格随着表现对象不同而变化自如,自然畅达;(三)韩文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取得气势的雄放;苏文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同样目的,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

三.议论文。

(一)早年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范增论》;有许多独到见解,如《留侯论》《平王论》见解新颖深刻,富启发性。

(二)早年政论文也有类似风格特点,之后纵横家习气遂减弱,如元祐后的奏。

(三)杂说、书札、序跋等。

善于翻新出奇,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往往夹叙夹议,兼带抒情,以艺术感染力加强逻辑说服力,更具美文性质。

如《日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四.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功能交融,如《石钟山记》。

五.苏文以“辞达”为准则,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如其笔记小品,如《记承天夜游》。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一、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青年时代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提出过许多改革政治的有益建议,但是他和当时新党与旧党在政见上都有所不合,因此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还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然而不幸的遭遇也使他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民,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穷而后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也使他对释老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解脱,故而在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上,受庄学和禅学的影响颇深。

二、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1.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苏轼认为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创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者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是否认识得很清楚很正确,二是对已经认识了的事物如何运用艺术方式充分地把它表现出来。

他要求文学家、艺术家不但要“知”之深,还要善于“能”,认为这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

2.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苏轼认为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使创作对象(“物”)“了然于心”。

从文学家、艺术家的主体方面说,必须要进入“虚静”、“物化”的精神境界。

这样,才有可能排除各种与创作无关的主观或客观因素之干扰,对“物”作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充分地掌握它的内在特点和规律。

3.论艺术想像和形象捕捉苏轼认为不论是诗还是画,审美意象的构成都要经过一个“妙想”的过程。

“妙想”,即是指艺术想象,因为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而是和外界的各种生动景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维活动。

4.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1)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描写,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态的,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和刻画的总的原则是:“随物赋形”,“尽物之态”。

(2)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

苏轼认为要得自然真态的关键在努力做到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

苏轼的诗学思想

苏轼的诗学思想

苏轼的诗学思想苏轼的诗学思想诗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四川峨眉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世称“三苏”。

他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其写词的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苏轼的诗学思想是一个非常深的一个思想体系。

但大体上也可分为四个方面:有为而作的思想、自然天成的思想和写作笔法、诗画史相结合的诗词思想、以才学为诗的诗词思想。

第一、“有为而作”的思想”:对于苏轼诗歌根本的理解,就是以诗言志,也是既诗于情,其诗词于情感在他的诗词中很难区别,因为他对于此两个方面都有所论述。

一方面他激烈地将诗歌作为“有为而作”,针砭时弊的药方,一方面,他又强调了“文以达吾心”的文学的达心适意的功能。

也就是说,苏轼不仅把诗歌视为是“言志”,也把他看作是审美地方法。

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苏东坡不仅仅是文学家,还是政治家、哲学家,这深深的影响了他的美学思想和诗歌创作方式。

政治家的胸怀、哲学家的目光,使他更多地注目于时代、社会、人生等哲理性的思考,使他有许多的个人思想、观点、理解、道理需要作直接的阐发,从而进一步要求诗歌能够表达反映出更复杂的思想、更深刻的思辨。

_道水心_苏轼的文艺美学观

_道水心_苏轼的文艺美学观

2012.7下半月\·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评析·李婕郭盟等就是说,男女的幽会直接导致事实婚姻的发生。

其三,幽会诗的情调有焦虑、羞怯,也有从容大胆、无所顾忌的。

如《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写女子担心父母家人的责骂、担心邻居的闲话,让情郎别再翻墙攀树过来与自己约会。

《召南·野有死麕》的女子在约会时害怕被人发现,羞怯告诫男子“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动作慢点、轻点,不要惊动了狗。

还有《摽有梅》女子的焦急、迫切。

当然,也有不少诗把两性幽会的事情表现的从容、欢快、大胆,如《溱洧》、《野有蔓草》、《丘中有麻》等。

这可能反映了男女幽会被社会逐渐接受的变化。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经时代男女私相幽会、自行奔就已经形成了风气。

这种风气是何时从“仲春之月”的限制约会发展到社会普遍现象,我们还不得而知,或许,春秋中后期礼崩乐坏的历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诗经》幽会诗从最初的基于周代生育压力的“摽梅之叹”到后来的无所顾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注释:①闻一多.闻一多全集·诗经新义[M].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86.②褚斌杰等主编.中国文学通史系列·先秦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06.③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仪礼注疏(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0-69,104.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周礼注疏(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61-364.⑤[清]·戴震.戴震集·文集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⑥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毛诗正义(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93.(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人文与法学系)“道水心”:苏轼的文艺美学观郭盟摘要:苏轼以其个体生命意识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奠定了其“自然论”文艺观的哲学基础,以日常生活为创作场地,受随物赋形的水之道启发,形成文艺观的精髓“道水心”,通过寻求个体情感与物性相互映照的天造文章,追求繁华落尽的平淡美学。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与“能”、“道”与“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眉山的一位著名诗人、画家和散文家。

他出生于1037年,去世于1101年,被誉为“文学巨匠”和“艺术天才”。

他的多才多艺和卓越的书画艺术天赋,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苏轼的才华横溢,表现于他在各个艺术领域的造诣。

他擅长书法,精于楷书、行书和草书,其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家。

在绘画方面,他尤其擅长山水画,其画作充满诗意,将自然美景和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在诗词、散文等领域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面发展的艺术家。

苏轼的文艺思想,展现了他对艺术和美学的独特见解。

他主张“无意于佳乃佳”,强调创作应追求自然、真实、深刻,反对矫揉造作和刻意求工。

他认为,艺术创作应以表达情感和意境为目的,而非以技巧和形式为重心。

这种艺术理念,不仅体现了苏轼对艺术的高度追求和严格要求,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苏轼看来,艺术与民生息息相关。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民生活的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他以独具匠心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表达了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这种民生的精神,为当时的文艺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中国古代文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艺术气质与文艺思想是他全面发展的文学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才华横溢使他成为文学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而他的文艺思想则体现了他对艺术和美学的独特见解。

这种对艺术的高度追求和严格要求以及对民生的,使苏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仅在于他的艺术成就,更在于他对后世文艺发展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苏轼,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和艺术大家,他的艺术思想在文图关系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理论背景、苏轼的绘画理念、苏轼的文学创作和苏轼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等方面,深入研究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

苏轼生活在一个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为他的艺术思想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苏轼文学中的美学体验

苏轼文学中的美学体验

偷窥,中国文学少有的美学经验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渺,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褪残红青杏小”,由春入夏的季节,花已经有一点凋落了,红色慢慢凋零,杏花落了以后,青色的杏子慢慢出来了。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各位注意一下这个画面的描绘,几乎到了没有主观性的白描,就是春天的燕子飞起来,那绿水绕着几户人家流过去。

我们几乎可以把它翻译成宋代一个非常美的小品、山水画。

“枝上柳绵吹又少”,柳树上的棉絮越吹越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们前面提到词的句子有很高的独立性,所以我们会发现“天涯何处无芳草”其实就提供了这样的经验。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不一定知道它是苏轼的句子,可是它一直在被大家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会用到“天涯何处无芳草”,好的文学作品会让它的某些句子变成成语。

“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止是在讲一个自然现象,同时它也扩大成为一个心理经验,好像对生命有很大的鼓励。

我前面提到我最大的愿望是盖一座庙,凡是这种句子我都会把它做成签,放在庙里,一个失恋的人如果抽出“天涯何处无芳草”,大概会很高兴的,它变成了一种扩大性的人生体验。

下面一段非常有趣,是一个男子几乎偷窥似地去看一个女子在荡秋千,这一段的描绘,我觉得大概是中国文学里少有的一种活泼俏皮的美学经验,而这个经验在一个严肃的父权的男性文化里,是非常难出来的,它甚至比欧阳修的“白发戴花君莫笑”还要精彩。

“墙里秋千墙外道”,苏轼有些诗让你觉得怎么会这样写?墙里面有秋千,墙外面有一条路,讲没讲不是一样吗?实际上像苏轼这种高手,当他没有大事件的时候,任何的东西可以信手拈来。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行人”就是路上有行人在走,就是苏轼自己。

“墙里佳人”,墙面有一个美丽的少女在荡秋千,一面荡一面在笑。

如果是拍摄一个影片的话,大概是苏轼踮起脚尖,一直想看那个女孩子多漂亮,笑声那么美好的那个感觉。

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

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第一篇: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读苏轼诗词有感苏轼的美学思想之我见——读苏轼诗词有感苏轼,是一位千年难得的旷世奇才,其诗文辞赋,绘画书法,都可谓是登峰造极,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学艺术财富。

初识苏轼,是小学一篇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并没有浓墨重彩,只寥寥几字让我记住了西湖的美。

在后来中学时学到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读后怅然若失。

这是一首苏轼吊念亡妻王弗的词。

十年之后,他与继配王闰之结婚的第六个年头。

某日,是王弗的忌日。

他魂梦相扰,犹记得她小轩窗,正梳妆的样子,不禁情深难抑,宛然可见。

可知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淡淡数笔间勾勒出苏轼对亡妻的深情,十年犹如弹指挥间。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纵使夜来幽梦相遇,便是深爱之极,“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任凭一句都无法说出口,惟有流泪凝望。

喜欢看苏轼的词,虽有时并不能完全理解诗词中所承载的感情,但这份读苏轼的诗词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是别的诗人无法比拟的。

老庄的道家的审美论提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一种自然的审美论。

我赞同这种观点,真正的美不是用多么华丽的语言去修饰去堆砌而成的,而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如出水芙蓉的美人,如山泉畅饮之甘甜,给人的感受无需任何华丽的言语所描述,依旧可以如此震撼。

而真正的情感也无需太多华丽繁冗的文字去雕琢,如同苏轼的《江城子》,寥寥数句,最朴质的话语,却真正的触动了读诗人的心,美而不言!曾在朱光潜先生《谈美》中看到人们对待“古松的三种态度”。

一为科学性,犹如植物学家会关注于古松的年代与生长情形;二为实用性,犹如建筑师或伐木工人,更关注于古松的宽高度与砍伐的成本或价值所在;三为审美性,犹如艺术人士对待古松的审美态度,是超功利的,很纯粹的精神与情感的审美关系。

而一旦画家因其之美执意将其画出供自己和他人娱乐享受,或照相师因其之美而忘记只是单纯的欣赏,并将其拍摄成炫耀的图片,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出现本身就破坏了其古松本身之美,不能称为最初纯粹的审美性了。

《东坡笔记: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与思想解析》

《东坡笔记: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与思想解析》

东坡笔记: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与思想解析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思想家,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巨人。

他的作品以豪放、直率、才思敏捷和洒脱自如而著称,被后人称为“东坡体”。

苏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深思熟虑、充满智慧的思想家。

本文将对苏轼的作品和思想进行解析,以期深入了解这位伟大文化名人的魅力所在。

引言:苏轼的背景和生平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是一名朝廷官员,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

苏轼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被誉为“童蒙天才”。

他以文学天赋著称,诗词、散文、文言文应有尽有,无所不能。

在政治方面,苏轼曾担任过一些重要职位,但由于他的直率和不合时宜的言行,他多次遭到流放和贬谪。

尽管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波折,但他依然对文学和思想的追求保持了一贯的热情和激情。

苏轼作品的特点1. 豪放洒脱的诗词苏轼的诗词以豪放洒脱、真实自然为特点,反映了他直率、开朗的性格。

他的诗词充满了对自然、人生、爱情的热爱,表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领悟。

苏轼的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2. 丰富多样的散文苏轼的散文作品丰富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他的散文既有对社会时事和政治问题的评论,也有对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观的描写。

苏轼的散文语言通俗流畅,思想深刻,给人以很大的启示和反思。

3. 反映社会问题的文言文苏轼的文言文作品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历史事件和政治现象的评论,也有对人性和道德问题的探讨。

苏轼的文言文语言严谨,行文条理清晰,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性。

苏轼思想的主要特点苏轼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作品和他的行动中。

他对世界、人生、艺术和政治问题都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1. 爱国主义思想苏轼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

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为祖国作出贡献的决心。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析苏轼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论文篇1苏轼的词创作是从他中年出任杭州通判时开始的,他最早的作品《浪淘沙·咋日出东城》和《南歌子·海上乘槎侣》,前者写春天之景,语言平易流畅,意境虽无过人之处,倒也清新可爱;后者写钱塘江潮,苏轼词的豪迈气概和诙谐风格微有端倪。

统观全局,苏轼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政治、情爱、农村三类作品。

苏轼是满怀热情投入到政治生活中的,但是不幸的家庭经历、多蹇的仕途命运、严酷的权力争斗使他蒙受了一次次打击。

在作品中,有对理想的热情,有落魄的郁愤,有逆境中的不甘沉沦,真实细致地反映了苏轼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轼还是"性情中人",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大都写得真切感人。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说:"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私情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① 彭乘:《墨客挥犀》。

② 见原词序。

③ 陆游:《老学庵笔记》。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密州任上,距苏轼元配夫人王弗去世正好十年。

词的起片开门见山,直抒感慨,丝毫不用铺垫和渲染,将思念和盘托出,有不吐不快之势。

生死殊途,南北相隔;仕途的失意,人生的苦闷,满腑凄凉无处倾诉。

接下来退一步讲"纵使相逢应不识,"因为自己早已不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了。

下片写梦中相见,结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一个文艺美学典型

苏轼:一个文艺美学典型

苏轼: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典型杨存昌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和谐,即追求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表现与再现、情与理、形与神、言与意的辩证统一。

如果说秦汉是这种和谐美学的奠基时期,魏晋六朝是和谐意识的自觉时期,那么由唐至宋、元则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美学的成熟时期,明中叶以降,和谐美学则逐渐走向裂解和新变。

生活于北宋中期的苏轼,思想上吞吐道、儒,出入佛、禅,心胸旷达、博学多识,不仅在诗词、文赋、书画各艺术领域都留下传世之作,而且在美学思想上也海纳百川、自成一家,可说是中国古典和谐美学的一个典型。

一、儒、道、禅合流:苏轼和谐美学的思想基础李泽厚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以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为特色的庄子哲学,以及并不否弃生命的中国佛学——禅宗,加上屈骚传统,……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精神和灵魂。

”[1]我认为,从美学和艺术精神上看,屈骚传统体现为积极入世、发愤抒情,其大旨近于儒家艺术追求。

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想基础,大体上可归结为儒、道、禅的相异互补,三者此消彼长、杂糅交织,从不同方面给中华美学提供了滋养。

儒家强调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统一,强调理性、道德,以积极入世为人生和美学的理想,在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前提下,高扬了集体人格。

道家则注重人与自然、与绝对无限之道的统一,注重感性、自由,以逍遥齐物、远害全生为人生和美学追求,通过身与物化、泯灭人与外物的界限肯定个体的自然生命价值。

禅宗则把一切纳入内心,以内心包容万有,强调个体心灵感受的唯一实在性,通过顿悟,消除人与自然、社会、集体、他人的对立,消除真与善、美与丑的差别,只要求返观自性,自悟本心,把理性与感性、自由与必然、无目的性与目的性通通纳入内向自省的直觉静观。

如果说儒与道所追求的是性质不同的外向和谐,禅宗则追求空灵、寂静的内在和谐,三者缺一不可,共同铸造了以和谐为特色又偏于表现、写意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体系。

苏轼生活的时代,儒道禅三家合流,并融入士人的生活和艺术理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四 诗之律:讲究法度
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终始关键,有开
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 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答洪驹父 书 》) 《名贤诗话》云:黄鲁直自黔南归,诗变前 体。且云:“须要唐律中作活计,乃可言诗。 以少陵渊蓄云萃,变态百出,虽数十百韵, 格律益严。盖操制诗家法度如此。”
六、论艺术意境的创造
《题渊明饮酒诗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
山,境与意会,此句正有妙处。近岁俗本皆 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 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 疾。

《书黄子思诗集后》: 予尝论书,以谓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 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 宗师,而锺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 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 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 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 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 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 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 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闽人黄子思, 庆历、皇佑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 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 以一唱而三叹也。
一 诗之用:不怨之怨也
士有抱青云之器而陆沉林皋之下,与麋鹿同
群,与草木共尽,独托于无用之空言,以为 千岁不朽之计。谓其怨邪?则其言仁义之泽 也;谓其不怨邪?则又伤己不见其人。然则 其言不怨之怨也。 (《胡宗元诗集序》)

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

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

苏轼诗歌的美学思想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渊源。

首先,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

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人世的精神,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

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

他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等诗作,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现实主义名篇。

其次,主张诗贵传神。

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

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

苏轼的诗歌创作,在体物传神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如写西湖夏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

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

(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

苏轼反复强调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空静心态,来源于他对佛老之学的认识,在佛、道二教中,“空静”、“虚空”的要义都是达到“无我”之境而得万物之本,对艺术家来说,摒除杂念,保持空静的心态,正可以获得最人的思维空间以创造深情远韵的艺术境界。

再次,崇尚天工与清新。

“天工”,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

苏轼提出的天工清新的审美标准,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感情率真。

苏轼在很多诗文中,都以感情是否真实作为评诗的标准。

如《读孟郊诗二首》中写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苏轼特别推重陶潜,就因为陶诗情真:“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其二,意境清新。

苏轼在诗歌创作中,能凭借生花妙笔,描绘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如《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

苏轼的文学思想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和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和“能”、“道”和“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和“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东坡新传》有感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苏东坡新传》有感

26乡音书香政协XIANGYIN2024-0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很小的时候,我就能对着中秋之月背诵苏东坡的名句,但是全本地阅读苏轼全传,却是很久以后了,最早看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也翻看过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苏轼全集校注》,而找到李一冰所著的《苏东坡新传》,是因为读了余秋雨的散文《苏东坡突围》,中间援引大量的史料即是来自此书。

李一冰曾在台湾入狱4年,饱受波折困苦,因此他笔下的苏东坡,亦是从出狱后到黄州,虎口余生走向旷达自在,从现实中的接二连三的无情打击中走向意志坚强与生命韧性的苏东坡。

作者把自己的悲辛苦难熔铸在此书之中,把饱满的情感灌进了东坡形骸,因此,看过此书,能看到更深刻、更具体、更形象生动的苏东坡,在苏东坡一次一次受到排挤、流放的时候,也能在字里行间,感觉到作者的叹息。

书中引用了大量翔实的史料,既有苏东坡的诗词,也有往来信札,还有许多上书谏议。

让我们看到了不仅仅有苏东坡的诗文才情,还有他缜密细致的思维,为民请命的热切,不畏强权的耿直。

十几年后再读东坡全传,感悟很深,在李一冰史笔勾陈之下,苏东坡脚下丈量过的城市,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构成了一条曲折的人生之路。

一、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眉州-京城登科-凤翔-开封-徐州)“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是东坡居士在酒酣耳热之际,豪情满怀的写照。

眉州,这个古老而秀美的地方,孕育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少年。

他,就是苏轼,一位风华初露就名动京师的才子。

他的才华如同璀璨的星辰,在蜀地的夜空中熠熠生辉。

由蜀入京登科,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他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期待,踏上了人生的新征程。

苏家祖籍河北栾城县(今石家庄市栾城区),虽后世居于眉州山清水秀之地,但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英姿勃发的精神。

这种精神,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有酒,有朋友,有诗,更有那份“何日遣冯唐”的期待。

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家和人民尽忠职守。

苏轼美学思想

苏轼美学思想

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

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一、强调"诗须要有为而作"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

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在《凫绎先生诗集叙》中赞扬颜太初的诗文:"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要以伐病。

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可见,所谓"有为而作",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伐病"的功效。

苏轼曾写过一首《戏足柳公权联句》诗,其序云:"宋玉对楚王:'此独大王之雄风也,庶人安得而共之?'讥楚王知己而不知人也。

柳公权小子与文宗联句,有美而无箴,故足成其篇云。

"其诗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唐文宗)。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一为居所移,苦乐永相忘。

愿言均此施,清阴分四方(苏轼补句)。

"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

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

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

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 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

"①这说明苏轼确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

他的《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等诗作,正是在这种文学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现实主义名篇。

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苏轼美术论述

苏轼美术论述

苏轼美术论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散文家。

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而闻名于世。

苏轼对美术的论述极富指导意义,他强调艺术创作应该追求真实和自然。

他主张“写临事应如其主”,即艺术作品应该真实地表现出创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不能脱离实际、空洞无物。

他认为艺术创作应该通过观察和感悟自然界的万象来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

苏轼尤其重视描绘人物形象。

他提出“人物得神则全”,意味着在绘画中要捕捉人物的神态、性格和精神状态,以展现出他们的真实内心世界。

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备对人性的敏锐观察力,通过细致的筆觸来刻画人物的细腻情感。

苏轼在论述山水画时尤为卓越。

他认为山水画是创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的完美结合,既要有具体的山川水体,又要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意境。

他主张“眼不入山深处,心不随水透底”,告诫艺术家不能陷入刻意追求外表的陷阱,而应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意境。

苏轼还独具见解地论述了书法艺术。

他认为书法应该强调“意足形美”,即在保持字形完整的基础上,更要表现出书写者的情感和思想。

他提出“字有心,字有情,字有神”,追求书法作品的内在表达力和神韵。

苏轼不仅对于艺术创作有着独到见解,同时也注重艺术修养的培养。

他强调“养气、养神、养志”,认为艺术家应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才能够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获得更高的艺术成就。

总的来说,苏轼的美术论述涵盖了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并通过对自然、人物、山水等元素的观察和深刻理解,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艺术创作原则。

他的论述强调真实、自然和思想的表达,通过艺术作品来体现创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对后世的艺术创作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苏轼的绘画观点

苏轼的绘画观点

苏轼的绘画观点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和艺术家。

他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还对绘画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热爱。

在他的诗词中,经常可以看到对绘画的赞美和观点。

苏轼对绘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绘画应该从写实中追求表现的艺术,同时也注重意境和精神的表达。

苏轼认为绘画应该追求写实和表现的艺术。

他在《东坡乐府》中写道:“我即不画山水,亦不作文。

但才子与佳人,不离其室。

”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绘画的观点,他认为绘画应该通过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自然界的美。

他认为绘画是一种表现手法,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

他追求绘画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希望通过绘画来传达他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苏轼注重绘画的意境和精神表达。

他认为绘画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写实,更重要的是要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他在《答琴师》中写道:“古人写意犹写形,今人写形不写意。

胸中无事亦无物,一曲高歌一曲哀。

”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绘画的观点,他认为绘画应该追求意境的表达,通过绘画来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他认为绘画是一种精神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

苏轼还注重绘画的技法和艺术表现力。

他认为绘画是一门需要技巧和才华的艺术,艺术家需要通过绘画技法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他在《石灰吟》中写道:“画工画好,画巧画高。

画巧者,画中有画;画高者,画外有画。

”这句诗中表达了他对绘画技法的重视,他认为好的绘画作品应该具备技巧和表现力,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境界。

苏轼的绘画观点是追求写实和表现的艺术,注重意境和精神的表达,同时也注重绘画的技法和艺术表现力。

他通过诗词和评论来表达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对后世绘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绘画观点不仅仅适用于古代,对于现代绘画艺术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和借鉴苏轼的绘画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绘画艺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展和创新绘画艺术。

谈东坡作文1000字

谈东坡作文1000字

谈东坡作文1000字岳云鹏在综艺节目中曾经说过,“谈东坡,真的不会写作文。

”这是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描述,也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许多人对于谈论东坡这位文学巨匠的无力感。

东坡,即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作品至今被人推崇与传颂。

谈论东坡,也意味着谈论中国文学的瑰宝,这样的话题实在是太过庞大。

话题再大,都要从理性认识开始。

所以,我在这篇作文中,试图从个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东坡的作品进行一番思考与分析,来谈谈我对东坡的理解与感悟。

东坡的作品有很多经典之作,比如《赤壁》、《江城子》等,这些作品无一不是字字珠玑,意境深远。

在东坡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答谢知县贺拔郎中书》,这是一篇令人叹为观止的文言短文。

文章始于一个不起眼的事情,东坡在县地里发现了一块奇石,为了将这块石头铸成一方印章,东坡特意找来贺拔郎中书,请求他帮忙。

面对东坡的请求,贺拔郎中书态度冷漠,让东坡感到受打击。

但东坡并没有气馁,反而以宽容与豁达的心态回应他:“不如此者,以君子之方,对子之礼。

”随后,在东坡的亲自监督下,印封最终完成。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非常具有东坡的个人特色,他的博学多才闻名于世,多才多艺且口才了得,文中他居然可以说出一连串莎、托:如果我是你,我也会像你一样反驳……如果我是你,我更会把所有的错误都反馈给你,让你感到耻辱不已……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写一篇文章叫《柯景腾,你来吧!》之类的:“柯景腾,你可来行行好吗?”用他在课堂上的例子来炮制自己的策略,教人仔细的思考口试问题、设问、举例、进行多角度思考等;东坡的仕途不顺,被贬为知县,但他并不因此沮丧,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以智慧和幽默的语言对待人生的种种变故。

他将困境视为挑战,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种乐观和自信不仅体现在他的文章中,更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东坡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作品充满了心灵的真挚与深情。

他的诗词中常常表达出对家园、亲人、友情等浓浓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美学思想盘点兼说普生新著‘我说东坡“涂㊀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北京100029)摘㊀要:盘点苏东坡的美学思想,鲜有人为㊂以其 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为总领,以物各有主的自然美㊁大爱惠民的社会美㊁千古绝唱的艺术美为经纬,以其名作为依据,进行有理有据的梳理和观照,从而揭示苏东坡的美学思想内涵㊂关键词:文理自然;社会美;艺术美;苏东坡;美学思想中图分类号:I 206.2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1047(2014)06-0003-05DOI :10.3969/j.issn.1672-1047.2014.06.02㊀㊀930年前的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春夏之交,苏东坡告别了四年零四个月(共五个年头)贬居的 安身之所 ㊁ 安心之所 ㊁ 安神之所 湖北黄州,在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的无奈中,暂时结束了 在困顿中崛起的 人生历程㊂本是量移河南汝州任团练副使,经东坡上奏皇帝恩准,后到了常州,并决定在此买房置地而居㊂他绝对不会想到,近千年之后,黄州人民还在想念他,纪念他,缅怀他,学习他㊂而恰在此时,我收到堂弟普生的新著‘我说东坡“(香港文艺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粗粗翻阅,不禁心潮澎湃㊁感慨万端,对家乡思念之情,挥之不去;对苏东坡崇敬之心,油然而生㊂有道是 三句不离本行 ,借此 苏东坡的百姓情怀与实践 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对其美学思想,试作盘点,兼评‘我说东坡“一书㊂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也许鲜为人知,普生 对苏东坡的一些巅峰之作,从美学视角进行品评 ,早在他任职于黄冈市(地)委宣传部之初㊂上世纪80年代,他即在我国著名美学家蔡仪主编的‘美学评林“第7辑(山东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上,发表过‘从东坡赤壁诗词看苏轼 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㊂文中提出: 珍藏在黄州东坡赤壁的前‘赤壁赋“㊁‘后赤壁赋“也好,‘念奴娇“(大江东去)㊁‘满庭芳“(归去来兮)㊁‘浣溪沙“(休将白发唱黄鸡)㊁‘临江仙“(夜归临皋)也好,都闪烁着 文理自然 就是美这一美学思想的光芒,换而言之,都是实践 文理自然 就是美这一美学思想的产物㊂ 他紧紧扣住我国优秀传统美学思想 文理自然 这个中心和要点,对苏轼的美学观进行了多方位㊁多视角㊁多侧面的探讨㊂对于自然美的崇尚,是中华民族美学思想的优秀传统,这一点与欧美的某些著名美学家显然不同㊂例如,西方美学理论发展之集大成者㊁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便公开地否定自然美㊂他认为 自然美只是为其它对象而美,这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的意识而美㊂ [1]3 人们从来没有单从美的观点,把自然界事物提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研究㊂我们感觉到,就自然美来说,概念既不确定,又没有什么标准,因此,这种比较研究就不会有什么意思㊂ [1]4他更进而得出结论说,必须 把自然美排除于美学范围之外 [1]156㊂而 文理自然 的美学思想,是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㊁美学家都肯定和推崇的㊂庄子在‘渔夫“㊃3㊃第16卷第6期2014年1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gang Polytechnic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16No.6Dec.2014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收稿日期:2014-11-10㊀㊀㊀作者简介:涂㊀途,男,本名涂武生,湖北武穴人,研究员,中国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㊂㊀㊀㊀注:此文为 隆重纪念苏东坡别离黄州930周年学术研讨会 发言稿㊂篇中就说过: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㊂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㊂他在‘天道“中还说: 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陆机的‘文赋“和刘勰的‘文心雕龙“,已深信不疑地进一步说明 文理自然 的真谛㊂陆机认定: 期穷形而尽相㊂ 刘勰则指出: 体物为妙,功在密附㊂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㊂ ‘我说东坡“的作者涂普生认为,到了苏东坡那里, 文理自然 便 更明白地形成为一种美学思想,并运用于文艺创作实践㊂ 而且,对于苏东坡来说,这种美学观念, 是比较成熟,比较系统的㊂首先,苏东坡提出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答谢民师书“),是表示 自然 的存在是客观的,是 文理 的基础㊂ 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 文发乎自然,理寓于自然,文理畅乎自然 ㊂大自然本身有取之不尽㊁用之不竭的美,它们是人的美感萌发和产生的本源和根基㊂从 泉石草木 到 花竹禽鱼 ,皆 各当其处,合于天造 ㊂而看似 无常形 的山石㊁竹木㊁水波㊁烟云, 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即都具有其客观存在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㊂只有目见耳闻㊁亲临其境,对现实美㊁生活美 深入其理,曲尽其态 ,才能创作出感人肺腑㊁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㊂例如,苏东坡初到黄州前两年,尽管常去赤壁矶上游览,可由于没有月夜泛舟赤壁的体验,未得自然之数,未能激发灵感和激情,便创作不出如‘赤壁赋“这样脍炙人口的篇章㊂只是过了两年多后,他陪同从庐山来黄州看望他的绵竹武都山道士杨世昌等人,乘着月色,泛舟赤壁,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㊂ 才一浑而就,完成了‘赤壁赋“散文诗美的建造㊂其次,从 文理自然 出发,必然要求艺术的真实㊂苏东坡在主张 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 ㊁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的同时,又强调艺术美更重要的是 神似 ㊂ 写真奇绝,见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夺真也㊂非故人倍常用意,何以及此,感服之至 ㊂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般的事物和现象,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㊁照抄,照葫芦画瓢, 画马不独画马皮 ㊂而是需要经过 去粗取精㊁去伪存真,由此及彼㊁由表及里 地去挖掘㊁发现㊁认识㊁再现其中的 文理 ,即客观世界的本质真理和规律性㊂然后才有可能 有见于中 ㊁ 而发于咏叹 ,达到 形神兼备 ㊁ 情景交融 的境界㊂最后, 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还意味着 文如万斛泉源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㊂这就是说,文艺创作要 根据所表现的对象的自然状态㊁特征㊁规律,自然地进行描写,不可人云亦云,千人一律,恪守陈规陋习 ㊂苏轼的诗词歌赋㊁书法绘画,尤其是在黄州创作的 两赋一词 等等作品,都是 文理自然 美学观实践的优秀成果,是这种思想有力的佐证㊂追求 文理自然 的美学思想,贯穿于苏东坡整个人生创作过程的始终;而黄州东坡赤壁词赋,更是集中地㊁突出地㊁多维地表现了这种美学观㊂物各有主 的自然美陆机在‘文赋“中写道: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香㊂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㊂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开篇即说: 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綺,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㊂ 艺术思维根源于客观存在的自然美㊁生活美,根基于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存在的自然而然的规律㊂按照苏东坡的 文理自然 就是美的思路,首先是大自然的美,引起我们的美感㊁联想㊁领悟㊁想象,于是引起创作冲动和形成艺术形象;尊重自然㊁认识自然㊁关爱自然㊁拥抱自然,便成为美学的第一要领㊂苏东坡在‘文说“中表白: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㊂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㊂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㊂如是而已,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㊂ 随物赋形㊁当行则行,艺术形象来源于自然界,如同苏辙提倡的游名山大川以养气, 充乎其中,而溢于其貌,动乎其容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㊂自然的境界与艺术境界自然而然地达到和谐一致㊁水乳交融,这才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根本㊂在苏东坡看来,自然万物,各有其态,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是天工造物使然㊂ 瞿塘迤逦尽,㊃4㊃巫峡峥嵘起㊂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㊂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 (‘巫山“)㊂‘我说东坡“着重分析了苏轼在黄州创作的 二赋一词 的自然美,提出了苏轼到黄州后之所以强调和崇尚自然美,是和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嬗变密切相关的㊂黄州赤壁的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等等自然景观,对苏轼从高峰云端坠入深渊的困境解脱,起着稀释积郁㊁重树信念的积极推动作用㊂他带着自然的眼光,悟出了人生新的寄托和前景㊂从刚开始的孤寂无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㊂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㊂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到终于寻找到一个 安身之所,安心之所,安神之所 ,这对他来说是莫大的慰籍和转换㊂黄州的山山水水㊁地理环境,正符合和满足他为调协和拨正人生道路所需要的勇气和灵气,带来了从未遇到过的大彻大悟的契机㊂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㊂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㊂休将白发唱黄鸡㊂ 苏轼于是也就由此向东坡的艺术高峰奋勇攀登㊂大爱惠民的社会美社会美是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与自然美都同属于客观存在的现实美㊂然而,尽管人类社会产生于自然界,并与大自然溶合于一体,可自然界事物作为客观存在具有它的自然性和独立性,是可以不依赖于人类生活的㊂社会事物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性,是指参与人力的或依赖于人类生活的㊂因此,自然美的现实性在于它的自然性,而社会美的现实性便表现为社会性,两者是有区别的,不可任意混淆和等同㊂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㊂社会美通常所指的也就是关系于社会主体的人的美㊂人的形体美㊁外表美属于自然美,人的内在美㊁心灵美则是社会美㊂生活在近千年封建社会的苏轼,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㊂正如他的世界观㊁人生观㊁价值观中明显地存在着种种矛盾一样,苏轼的美学思想也是相当错综复杂和层层叠叠的㊂可贵的是,‘我说东坡“的作者既没有回避和掩饰苏轼思想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和弱点,又没有完全追随以往某些苏学研究的老路,一味陷入争辩苏轼思想矛盾对立的主次,或所谓 儒道释的出入 怪圈和悖论;而是将视野转向它的流动㊁变化和飞跃的进程中,从历史和发展的辩证观点审视 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由此而得出比较正面㊁积极㊁符合实际的判断㊂书中用大量的文献和事实描述了苏轼人生历练和文学创作的蜕变和转化,从而登上文坛高峰的坎坷历程和历史文化背景㊂让读者信服地确认,苏东坡美学思想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㊂‘我说东坡“并未明确地解说社会美㊁甚至没有提到社会美的概念㊂可是,从书中对苏轼 文理自然 美学观的分析中,特别是从大量苏东坡精神在黄州形成的描述中,处处都包涵着社会美的解读㊂例如,苏轼由于 乌台诗案 面对死里逃生㊁罢官贬职,谪居黄州而没有萎靡不振,没有沉沦厌世,而是努力积极面对现实㊁主动调节心态,适应新的环境㊁迈向新的征程㊂并且自我修养身心,以屈求伸,以直报怨,这些品性,都能或多或少地彰显他的人格美㊁个性美㊂苏东坡被贬黄州,虽有职而无权,但当他发现鄂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㊁弃婴溺婴的陋习时,便主动地向当地政府官员献计献策,建议移风易俗㊁反 溺婴之风 ㊂他带头捐款,发动民间救助弃婴,与当地读书人和僧人成立了收养弃婴的慈善团体;同时,还请求政府制定措施干预弃婴㊁溺婴的不良行为㊂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移风易俗的成效,为广大民众所赞许㊂苏东坡来到黄州后不久, 连年大疫 ,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㊂他一再向友人讨要祖传治病秘方,不顾失约违誓,公布药方,施药救命, 所全活至不可数 ,挽救了不少百姓性命㊂东坡 初到黄州,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㊂ 只能 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 ㊂友人马正卿向州府为其求得 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 ,自力更生㊁自食其力,解决一家老小生活困难㊂他从劳动中体会和领悟到 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勤农天所直 ㊂ 四方天下同一云,甘露不为龙所隔 , 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㊂他因躬耕之地在东面山坡而自号 东坡居士 ㊂生活环境和生活方㊃5㊃式的变动,不能不带来思想感情的变化,苏轼转化为苏东坡,不仅仅只是个人名号的转变㊁符号的更迭,更多的则是新型品性美㊁人格美㊁心灵美的树立和再造㊂苏东坡为人表里澄澈,讲究风节操守㊂他抱有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有志于社会改革志向,屡受打击和摧折不改初衷㊂正如‘我说苏轼“一书所指出的那样,苏东坡在黄州谪居5年间,从困顿中崛起所彰显的启迪意义, 对于在人生道路上行进着的㊁且未免遇到曲折和坎坷㊁困顿和磨难的人来说,无疑具有莫可名状的战术价值和战略意义㊂ 人的言行美㊁品质美㊁性格美㊁情操美的感召效能和示范作用,具有超越时空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影响力㊂从美学角度来看,这就是社会美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意义㊂千古绝唱的艺术美文理自然 中的 自然 是个多义词,有着不同的涵义㊂它既可指大自然㊁自然世界,又有 不勉强㊁不局促㊁不呆板 , 自然而然 的意思㊂苏东坡 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同时还包涵 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 的多层次的深意㊂在‘我说东坡“一书中收入的‘谈谈苏轼 赤壁赋⓪的美的建造“㊁‘野趣美的流光溢彩“㊁‘浅谈苏轼 念奴娇㊃大江东去⓪的艺术美“等文中,作者进一步比较清晰和透彻地审视和解读了苏东坡关于如何处理现实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以及自然美㊁社会美如何转化为艺术美的哲理,阐述了苏东坡 文理自然 美学思想的独特性,及其艺术美的特殊魅力㊂苏东坡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㊂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 贵华而贱实 ,强调作家㊁艺术家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㊂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他曾提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在‘皋兰课业本原解“中也指出 凡诗文无论平奇㊁浓淡,总以自然为贵 ㊂他 强调天工,不饰雕琢 ,情由心生,喷薄而出㊂ 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㊂苏东坡在‘读孟郊诗二首“其二中说: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㊂他认为为文应 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 ,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要敢于革新独创,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书吴道子画后“)㊂他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 ,进一步还 了然于口与手 (‘答谢民师书“)㊂他用自身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多才多艺的创作实践,总结了文学艺术和形象思维的特殊规律㊂‘我说东坡“的作者认为, 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165页)㊂ 苏轼‘赤壁赋“正是通过索理论理 明理这么一个逻辑程序,把自然美推向艺术美的 ㊂艺术美的创造,是由艺术的认识达到艺术的表现的精细㊁复杂的过程,也是通过形象思维和想象,通过美的观念描绘和塑造艺术典型的过程㊂值得一提的是,‘我说东坡“一书从苏东坡作品的分析中,洞察和梳理出美的观念的特异性和规律性㊂作者赞同当代著名美学家蔡仪的观点: 美的观念是客观事物的美的反映 客观事物的美,是美的观念的根源㊂ 由此而引伸出 美感的发生是由于事物的美或其摹写与美的观念和谐一致 (第166页)㊂作者提出了个人理解和概括的 美的素 的概念,细致地罗列了它们的各种形式: 逸趣美的素㊁恬淡美的素㊁爱怜美的素㊁朦胧美的素㊁雄壮美的素㊁反差美的素㊁省度美的素㊁思辨美的素㊁理性美的素㊁空灵美的素㊁不规则美的素和穷形尽相的自然美的素,通过冷色与暖色相互衬映,动态与静态交错而陈,直观与理性交替隐现等艺术排列组合建造艺术美的素 (第168页)㊂这里总共罗列出10余种不同的 美的素 ,既有自然美㊁生活美的 原素 ㊁ 因素 ,也有社会美㊁人文美的 元素 ㊁ 要素 ,还有构成艺术美㊁综合美的 色素 ㊁ 音素 ㊁ 味素 ㊂ 这首词熔景观美㊁情真美㊁气质美㊁音韵美于一炉,可谓集美之大成㊂它是苏东坡文理自然就是美的美学思想又一结晶 ㊂由此不难发现,苏东坡的 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的系统性㊁多面性㊁层次性和丰富性之洋洋大观㊂同时, 这些美的素又是通过三条美感渠道 听觉㊁视觉和思维将诸因素组合起来,进入读者大脑,激起感官的快适及精神的快适等主体的感受 美感㊂造成轻快闲逸气氛 抑郁悱恻气氛 雄壮伟烈气氛 理性思辨气氛 轻快闲逸气氛这么一种变化的㊁富有迭宕起伏和深层思维的气氛,形成了情感回环 (第168页)㊂苏东㊃6㊃坡留下的大量优秀作品不仅气势磅礴㊁气度不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而且还呈现出流动感㊁时效性,循循善诱㊁循环往返㊂这样,也就令人信服地明白,他的作品为什么带来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和经久不息的生命力㊂如果简单地㊁静止地停留于作品思想内涵的解说,或者只从表面词章上去单一阅读和赏玩,便难免会误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㊂‘我说东坡“对苏轼 野趣美 的阐释,也值得一提㊂作者从‘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对照中,敏锐地觉察和挖掘到苏东坡 对美的殊异追求㊁对美的精心建造,对美感的奇妙激发,对美的独创的理论视角 ㊂尤其是 二赋 的描写对象,虽同为赤壁矶,却是一山一水㊁各有奇趣㊂‘后赤壁赋“的主体是写游览夜深中的赤壁之山,夜幕之下,走险探奇,色调朦胧,吊胆提心㊂东坡真实㊁生动地 勾勒了山之幽深㊁之险峻㊁之神奇㊁之怪异 ㊂ 这当中当然不乏穷形尽相的自然美的素,不乏出神入化的神韵美的素,不乏省度美的素㊂然而,就其主要而言,赋作者主要靠野趣美的因素和怪异美的因素激发读者美感,满足了读者的探奇心理和开拓欲望,从而产生美感,得到美的享受 ㊂ 野趣 通常是指 山野的情趣 ,古人有 萧疎野趣生,逶迤白云起 的诗句㊂按照作者在这里的解说,所谓 野趣美 的美感,是从奇特的大自然的景观中,感受到 野趣横生,有一种特殊的㊁难于言状的,并且带有一定的惊恐与刺激的乐趣㊂ 于是,前人所说之 若无前篇(指‘赤壁赋“),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㊂ 得以充分论证和注解㊂关于 两赋一词 中的‘念奴娇㊃赤壁怀古“,‘我说东坡“的 美学审视 ,则是别开生面地从 融景观美㊁情真美㊁气质美㊁音韵美于一炉 来进行综合性地分析和释读的㊂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作指导,分别就这篇 千古绝唱 中的景观美㊁情真美㊁气质美㊁音韵美,作了细致而详尽的解读,概括性地总结出 情真美是词人的情思的自然流露;景观美是词人 随物赋形 ,依其自然特征㊁形态㊁神韵,按照美的规律的建造;气质美是词人美的气质的自然地再现;音韵美,是词人文学语言自然地奔泻 总之,无论从自然美㊁社会美,还是从艺术美的视角去看,苏东坡都坚持主张和实践着 文理自然 的美学观; 文理自然 就是美的美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文艺创作和言行举止之中㊂‘苏联大百科全书“和‘苏联百科词典“专门有 苏轼 的条目,评价他为 中国宋代作家和政治家㊂有咏怀哲理㊁政治和风景的诗词㊂他的散文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富于浪漫主义激情㊂ 在由苏联著名美学家㊁我的老师奥甫相尼柯夫等人主编的‘美学史㊃世界美学思想文献“第1卷(苏联艺术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中,翻译和收入了苏轼的‘净因院画记“片断㊂奥甫相尼柯夫在专为这部‘文献“撰写的长篇序言中,认为苏轼的 吾所为文,必与道俱 ㊁ 无常形而有常理 ,便是强调要遵循客观规律性,并且肯定了苏轼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㊂应当说,苏东坡在世界美学思想史上,无疑地占有重要的地位㊂他不仅仅是四川眉山㊁湖北黄州㊁山东密州㊁登州㊁广东惠州㊁英州㊁江苏徐州㊁常州㊁安徽颖州㊁浙江杭州㊁河北定州㊁海南儋州㊁河南汝州 的骄傲,同时也是全中国㊁全世界的骄傲㊂普生一再强调: 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彰扬了黄州㊂ 此说似乎已成苏学界多数人共识,我紧随点赞:苏轼黄州化东坡,诗神颠沛历坎坷; 文理自然 美中美,千秋风韵万代歌!参考文献:[1]黑格尔.美学(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责任编辑:郭杏芳]㊃7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