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阳光双语初中八年级数学第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1.1全等图形教案2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1.1全等图形教案2新版苏科版【教学目标】1.认识全等图形,理解全等图形的概念与特征。
2.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
3.通过观察、画图等活动,积累对全等图形的体验,感受图形的变化。
【教学重点】全等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教学难点】借助图形的运动认识和设计全等图形【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悟全等欣赏图案:思考:这些图案有哪些共同特征?二、寻求共性,形成概念思考:结合上面图形的特征,你能说出全等图形的概念吗?三、回归生活,赏析全等1.指出下列图案中的全等图形;2.说说你生活中见过的全等图形的例子.四、概括特征,辨析全等1、交流:请同学们看课本第7页图1-1。
从中找出全等图形,并思考这些图形是通过什么方法变化而来的?2.思考:(7)与(14)、(6)与(10)为什么不全等?(1)与(3)是经过怎样的变换方式?(2)与(11)呢?五、操作体验、理解全等1. (课本第7页)观察网格纸中的图(1)、(2)、(3)中两个全等图形,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交流: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由第一个图形得到第二个图形;②请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第三、四个图形,说说你的想法.图(1)图(2)图(3)六、合作探究,设计全等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沿着网格线把正方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图形.七、回顾反思,升华全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八、分层作业,巩固全等1.必做题:(1)课本P8习题1.1第1、2、3题.(2)如图,试沿着虚线把图形分成两个全等图形.2.选做题:请你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全等方面的数学小文章.。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教案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本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边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推理证明问题
2.积极讨论,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
本课时重难点及学习建议重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本课时教学
资源使用
多媒体
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一、复习巩固
判别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巩固练习:
例题1、 AC=BD,∠1=∠2,
求证:△ABC≌△BAD
例题2 AB=AD,B,D 分别是AC,AE的中点,求证:△A DC≌△ABE 例题3. C是 AE 的中点,AB//CD 且 BC//DE ,求证:AB=CD
例题4 AB=AC,BE 、CD是中线,
求证: BE=CD
理解记忆
已经学过的两个判定方
法
学生讲解
如何证明
找两个学生讲解
一定要会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养成一种定势告诉这个条件立刻想到
什么
回顾中线的定义
例题5 AB//CD,AE=FD,BE//CF,求证:BE=CF
例题5已知:△AED≌△BEC
求证:△AEC≌△BED 告诉平行,想到角相等
告诉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得到很多东西
看你具体需要什么条件
课后反思与经验总结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复习》优秀教学设计-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根据题意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2、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完了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一题多解、变式教学的措施促使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重点1、进一步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根据题意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2、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能根据题意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种,它们分别是(填简称),其中直角三角形专用的是(填简称)。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对应练习(一)小组讨论,活用方法例1、已知:如图,AD=BE,AC=BC,CD=CE,请你试用不同方法证明:△AEC≌△BDC(二)题组训练,总结经验1.(A组)如图1,△ABC中,AB=AC,AD平分∠BAC,则依据 (填简称)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此题第一个空还有其它答案吗?23图1 图2 2. (B 组)已知:如图2, ∠C=∠E ,∠1=∠2,AC=AE ,求证:AB=AD反思:你从此题得到了什么解题经验?3.(B 组)已知:如图,AB =CD ,AB ∥DC .求证:AD ∥BC , AD =BC反思:你从此题得到了什么解题经验?4. (C 组)如图,AB =AC ,BD ⊥AC 于D ,CE ⊥AB 于E ,交BD 于P ,求证:PD =PE反思:你从此题得到了什么解题经验?(三)随堂小测1、(A 组)如图,已知AB=AD ,试用四种不同方法添加适当条件使得三角形全等。
(1)添加条件 后, 可判定△ABC ≌△ADC ,依据是 (填简称);(2)添加条件 后,可判定△ABC ≌△ADC ,依据是 (填简称);(3)添加条件 后,A B CD可判定△ABC≌△ADC,依据是(填简称);(4)添加条件后,可判定△ABC≌△ADC,依据是(填简称)。
苏科版八数上第1章全等三角形《1.2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2)
A BC DEF《1.2 全等三角形》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2.理解全等图形的基本特征,掌握全等图形的识别方法;3.经历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了解用图形变换识别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4.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理解平移、翻折、旋转等全等变换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课前专训图 1图 2 图 3 图4如图1 ,△ABC 与△DBC 中,是公共边. 如图2 ,△ABC 与△EFD 中,若BE =CF ,则=. 如图3 ,△PEN 与△PFM 中,是公共角.如图4,△ABC 与△EBD 中,若∠ABE =∠DBC ,则=. 要求:对类似隐含基本条件的图形要掌握. 二、复习1.下面描述“全等形”的三种不同说法,哪种是恰当的? ①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②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2.全等变换三种形式: 要求:学生口答. 三、新知: 1.图片欣赏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每组图片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我们把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全等图形。
则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的三角形) 要求:学生观察图形,回答问题,引入全等三角形,并板书课题. 2.新知探究ABABC DEPM NFEO DCBA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两个能重合的三角形叫全等的三角形如图所示,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 ; B 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例如△ABC 与△DEF 全等,记作“△ABC ≌△DEF ”, 读作“△ABC 全等于△DEF ”△ABC ≌△DEF ,则其对应元素如下: 对应顶点:A 与 D, B 与E ,C 与 F 对应边:AB 与DE,BC 与 EF,CA 与 FD 对应角:∠A 与∠D ,∠B 与∠E ,∠C 与∠F(上面两个三角形全等就不能写成△ABC ≌△EFD,因为点A 对应的点为点D ,而不是点E 。
《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一、命题与定理1、定义:一般地,能明确指出概念含义或特征的句子,称为定义。
例如: (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 有六条边的多边形,叫做六边形.2、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如:(1)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真命题)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真命题) (3) 同位角相等;(假命题) (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假命题) (5)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真命题)3、把一个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4、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是正确的命题,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二、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
2).全等三角形性质: (1)对应(2)对应角相等(3)周长相等 (4)面积相等例1.已知如图(1),ABC ∆≌DCB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例2.如图(2),若BOD ∆≌C B COE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图1) (图2) ( 图3)例3.如图(3), ABC ∆≌ADE ∆,BC 的延长线交DA 于F ,交DE 于G,105=∠=∠AED ACB , 25,10=∠=∠=∠D B CAD ,求DFB ∠、DGB ∠的度数.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BE 、CF 分别是AC 、AB 两条边上的高,在BE 上截取BD=AC,在CF 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 ,连接AD 、AG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章 全等三角形 1.2 全等三角形》公开课教案_22
1、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它们的对应顶点
2、在上面的实验中,我们对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用不同的方法变换出许多不几何图形,大家仔细寻找一下,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变化了,它们的对应角和对应边是否也发生了变化?
[实验结论]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所能作出的推理)
练习:第10页第1、2题
由学生自己先做(或互相讨论),然后回答,若有答不全的,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板演
作业
第12页习题第1、2、3题
板书设计
复习例1板演
………………
………………
…………
…………
教学后记
(2)将重合的两翻折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给出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某一个顶点为中心旋转0~~180度,观察移动过程中两个三角形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给出出现的各种不同的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课题
第1章全等三角形
课时分配
本课(章节)需1课时
本节课为第1课时
为本学期总第课时
1.2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会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
重点
本节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
难点是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2)
《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主备人
备课时 间
第周
第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全等三角形复习(二)
个性化备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进一步熟悉勾股定理,能用勾股定理求边长
2、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过程方法
经历概念和定理的复习过程,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复习,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3、讨论答疑:
4、展示提升:
5、课堂小结:
6、当堂达标:
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6 B:1,1, C:6,8,11 D:5,12,23
2、若 中, ,高AD=12,则BC的长为()
A:14 B:4 C:14或4 D:以上都不对
3、如 图, ,则AD=;
4、如图,已知一根长8m的竹杆在离地3m处断裂,竹杆顶部抵着地
教学重点
勾股定理
教学难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导入:
2、 自学自测:
知识回顾:
1、如图:在Rt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的作用:
自测:
1、在Rt△ABC中,∠C=90°,a=12,b=16,则c的长为()
A:26 B:18 C:20 D:21
2、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 C: D:3
3、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 ,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底与 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等 边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八(上)数学第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含答案)
八(上)数学第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含答案)一.全等图形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四.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六.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一.全等图形(共5小题)(1)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3)三角形全等的符号“全等”用符号“≌”表示.注意:在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4)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1.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A.90°B.120°C.135°D.15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两个图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相同B.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C.图形全等,只与形状、大小有关,而与它们的位置无关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则∠A的大小是.4.如图为正方形网格,则∠1+∠2+∠3=()A.105°B.120°C.115°D.135°5.如图,在孔雀开屏般漂亮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共8小题)(1)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说明: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以及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③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注意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理论依据,应用时要会找对应角和对应边.②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概念,一般地:对应边、对应角是对两个三角形而言,而对边、对角是对同一个三角形的边和角而言的,对边是指角的对边,对角是指边的对角.1.如图,△ABC≌△DEF,BC=7,EC=4,则CF的长为()A.2 B.3C.5 D.72.如图所示,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C≌△DE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DE,但AC不平行于DF B.BE=EC=CFC.AC∥DF,但AB不平行于DE D.AB∥DE,AC∥DF3.如图,已知△ABC≌△ADE,若∠A=60°,∠B=40°,则∠BED的大小为.4.如图,△ABC≌△A'B'C',其中∠A=36°,∠C'=24°,则∠B=()A.150°B.120°C.90°D.60°5.如图,△ABC≌△DEC,A和D,B和E是对应点,B、C、D在同一直线上,且CE=5,AC=7,则BD的长为()A.12B.7C.2D.146.如图,△ABC≌△AEF,AB=AE,∠B=∠E,则对于结论:其中正确的是()①AC=AF,②∠F AB=∠EAB,③EF=BC,④∠EAB=∠F AC,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7.如图,D在BC边上,△ABC≌△ADE,∠EAC=α°,则∠ADE的度数为.8.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F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 B.点C C.点B D.点A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共13小题)(1)判定定理1:SSS﹣﹣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判定定理2:SAS﹣﹣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判定定理3:ASA﹣﹣两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判定定理4:AAS﹣﹣两角及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判定定理5:HL﹣﹣斜边与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方法指引: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1.如图,∠C=∠E,AC=AE,点D在BC边上,∠1=∠2,AC和DE相交于点O.求证:△ABC≌△ADE.2.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B=DE,BF=CE,AB∥DE,求证:△ABC≌△DEF.3.如图,已知∠ABC=∠DCB.添加一个条件后,可得△ABC≌△DCB,则在下列条件中,不能添加的是()A.AC=DB B.AB=DC C.∠A=∠D D.∠ABD=∠DCA4.如图,已知∠ABC=∠DCB,要使△ABC≌△DCB,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ABC=∠ACB B.∠DCB=∠D C.AC=BC D.AB=DC5.如图,已知∠DOB=∠COA,补充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判定△ABO≌△CDO的是()A.∠D=∠B,OB=OD B.∠C=∠A,OA=OCC.OA=OC,OB=OD D.AB=CD,OB=OD6.如图,已知点B,E在线段CF上,CE=BF,∠C=∠F,∠ABC=∠DEF.试说明:△ABC≌△DEF.解:因为CE=BF(已知)所以CE﹣=BF﹣BE()即=在△ABC和△DEF中,所以△ABC≌△DEF().7.如图(1),AB=7cm,AC⊥AB,BD⊥AB垂足分别为A、B,AC=5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射线BD上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当点P运动结束时,点Q运动随之结束).(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并判断此时线段PC 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2)如图(2),若“AC⊥AB,BD⊥AB”改为“∠CAB=∠DBA”,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其它条件不变,当点P、Q运动到何处时有△ACP与△BPQ全等,求出相应的x的值.8.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B=CD=6cm,BC=10cm,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且t≤5.(1)PC=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当点P从点B开始运动的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vcm/s的速度沿CD向点D运动,是否存在这样的v值,使得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若存在,请求出v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A=∠D,AB=DE,添加以下条件,不能判定△ABC≌△DEF的是()A.∠B=∠E B.AC=DF C.∠ACD=∠BFE D.BF=CD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M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M,若AC=BC,∠AMB=∠BCD,求证:△ADC≌△CMB.11.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1)如图1,求证:△ABE≌△CDF.(2)如图2,连接AD、BC、BF、DE,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所有全等的三角形(除△ABE全等于△CDF外).12.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在BD上截取BF=AC,延长CE至点G使CG=AB,连接AF,AG.(1)如图1,求证:AG=AF;(2)如图2,若BD恰好平分∠ABC,过点G作GH⊥AC交CA的延长线于点H,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并用全等符号连接.13.如图,△ABC和△DEF的顶点B,F,C,D在同一条直线上,BF=CD,边AC与EF相交于点G,CG=FG,∠A=∠E.求证:△ABC≌△EDF.四.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5小题)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2、直角三角形首先是三角形,所以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都适合它,同时,直角三角形又是特殊的三角形,有它的特殊性,作为“HL”公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判定方法.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多,使用时应该抓住“直角”这个隐含的已知条件.1.如图所示,在△ABC中,AB=CB,∠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上,且AE=CF.求证:Rt△ABE≌Rt△CBF.2.如图,∠A=∠B=90°,E是AB上的一点,且AD=BE,∠1=∠2,求证:Rt△ADE≌Rt△BEC.3.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20,BC=10,PQ=AB,P,Q两点分别在线段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M上运动,且点P不与点A,C重合,那么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BC与△APQ 全等?4.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高,且BE=CD,求证:Rt△BEC≌Rt△CDB.5.如图(1),AB⊥AD,ED⊥AD,AB=CD,AC=DE,试说明BC⊥CE的理由;如图(2),若△ABC向右平移,使得点C移到点D,AB⊥AD,ED⊥AD,AB=CD,AD=DE,探索BD⊥CE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9小题)(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2)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BE⊥AC于点E,AD、BE相交于点H,AE=BE.试说明:(1)△AEH≌△BEC.(2)AH=2BD.2.如图,在△ABC中,∠C=90°,D是AC上一点,DE⊥AB于点E,BE=BC,连接BD,若AC=8cm,则AD+DE 等于()A.6cm B.7cm C.8cm D.9cm3.已知:如图,在△ABC与△AEF中,点F在BC上,AB=AE,BC=EF,∠B=∠E,AB交EF于点D.下列结论:①∠EAB=∠F AC;②AF=AC;③F A平分∠EFC;④∠BFE=∠F AC中,正确的有()个.A.1B.2C.3D.44.如图,AD为△ABC的中线,DE平分∠ADB,DF平分∠ADC,BE⊥DE,CF⊥DF.(1)求证;DE⊥DF;(2)求证:△BDE≌△DCF;(3)求证:EF∥BC.5.已知如图,在△ABC和△ADE中,AB=AD,AC=AE,∠1=∠2.求证:BC=DE.6.如图,点A,F,D,C在同一直线上,BC,EF交于点M,∠B=∠E=90°,AF=CD,AB=DE.求证:(1)Rt△ABC≌Rt△DEF;(2)MF=MC.7.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50°,D为BC上一点,BF=CD,CE=BD,那么∠EDF等于()A.55°B.60°C.65°D.70°8.如图,在△ABC中,AB=2,∠ABC=60°,∠ACB=45°,D是BC的中点,直线l经过点D,AE⊥l,BF⊥l,垂足分别为E,F,则AE+BF的最大值为()A.B.2C.2D.39.如图,在△ABC中,AB=AC=3,∠B=∠C=50°,点D在边BC上运动(点D不与点B,C重合),连接AD,作∠ADE=50°,DE交边AC于点E.(1)当∠BDA=100°时,∠EDC=°,∠DEC=°.(2)当DC等于多少时,△ABD≌△DCE,请说明理由;(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ADE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可以,请求出∠BDA的度数;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六.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共15小题)(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应用用全等寻找下一个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全等的性质和判定往往是综合在一起应用的,这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已知和求证,分清问题中已知的线段和角与所证明的线段或角之间的联系.(2)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的辅助线做法:①把三角形一边的中线延长,把分散条件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是解决中线问题的基本规律.②证明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可采用“截长法”或“补短法”,这些问题经常用到全等三角形来证明.(3)全等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一般方法是把实际问题先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其中,画出示意图,把已知条件转化为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关键.1.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的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三角形全等中的()A.SSS B.ASA C.AAS D.SAS2.公路上,A,B两站相距25千米,C、D为两所学校,DA⊥AB于点A,CB⊥AB于点B,如图,已知DA=15千米,现在要在公路AB上建一报亭H,使得C、D两所学校到H的距离相等,且∠DHC=90°,问:H应建在距离A站多远处?学校C到公路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如图,为了测量B点到河对面的目标A之间的距离,在B点同侧选择了一点C,测得∠ABC=75°,∠ACB=35°,然后在M处立了标杆,使∠CBM=75°,∠MCB=35°,得到△MBC≌△ABC,所以测得MB的长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这里判定△MBC≌△ABC的理由是()A.SAS B.AAA C.SSS D.ASA4.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尺如图所示放置在∠AOB的两边上,其中直角三角尺的短直角边分别与∠AOB的两边上,两个直角三角尺的长直角边交于点P,连接OP,且OM=ON,若∠AOB=60°,OM=6cm,则线段OP=cm.5.王强同学用10块高度都是2cm的相同长方体小木块,垒了两堵与地面垂直的木墙,木墙之间刚好可以放进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AC=BC,∠ACB=90°),点C在DE上,点A和B分别与木墙的顶端重合.(1)求证:△ADC≌△CEB;(2)求两堵木墙之间的距离.6.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点A、B间的距离,在河岸BM上截取BC=CD,作ED⊥BD交AC的延长线于点E,垂足为点D.(DE≠CD)(1)线段的长度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2)请说明(1)成立的理由.7.如图,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时,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过点D画出BF的垂线DE,当点A,C,E在同一直线上时,可证明△EDC≌△ABC,从而得到ED=AB,则测得ED的长就是两点A,B的距离.判定△EDC≌△ABC的依据是()A.“边边边”B.“角边角”C.“全等三角形定义”D.“边角边”8.如图,树AB与树CD之间相距13m,小华从点B沿BC走向点C,行走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E,此时他仰望两棵大树的顶点A和D,且两条视线的夹角正好为90°,EA=ED.已知大树AB的高为5m,小华行走的速度为1m/s,求小华行走到点E的时间.9.小明同学有一块玻璃的三角板,不小心掉到地上碎成了三块,现要去文具店买一块同样的三角板,最省事的是()A.带②去B.带①去C.带③去10.如图,将一根笔直的竹竿斜放在竖直墙角AOB中,初始位置为CD,当一端C下滑至C'时,另一端D向右滑到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滑过程中,始终有CC'=DD'B.下滑过程中,始终有CC'≠DD'C.若OC<OD,则下滑过程中,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C'=DD'D.若OC>OD,则下滑过程中,一定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C'=DD'11.如图,公园里有一座假山,要测假山两端A,B的距离,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和B的点C,分别延长AC,BC到D,E,使CD=CA,CE=CB,连接DE.这样就可利用三角形全等,通过量出DE的长得到假山两端A,B的距离.其中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A.SSS B.ASA C.AAS D.SAS12.如图,两根旗杆间相距20米,某人从点B沿BA走向点A,一段时间后他到达点M,此时他分别仰望旗杆的顶点C和D,两次视线的夹角为90°,且CM=DM.已知旗杆BD的高为12米,该人的运动速度为2米/秒,则这个人运动到点M所用时间是秒.13.如图,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点F,C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D在BE的异侧,如果测得AB=DE,AB∥DE,AC∥DF.若BE=14m,BF=5m,则FC的长度为m.14.如图,仪器ABCD可以用来平分一个角,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与AD,使它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15.某段河流的两岸是平行的,数学兴趣小组在老师带领下不用涉水过河就测得的宽度,他们是这样做的:①在河流的一条岸边B点,选对岸正对的一棵树A:②沿河岸直走20m有一树C.继续前行20m到达D处;③从D处沿河岸垂直的方向行走,当到达A树正好被C树遮挡住的E处停止行走;④测得DE的长为5米.(1)河的宽度是米.(2)请你说明他们做法的正确性.《全等三角形》教案参考答案一.全等图形(共5小题)1.C;2.B;3.95°;4.D;5.315°;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共8小题)1.B;2.D;3.100°;4.B;5.A;6.B;7.90°﹣;8.A;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共13小题)1.;2.;3.A;4.D;5.D;6.BE;等式的性质;BC;EF;ASA;7.;8.(10﹣2t);9.D;10.;11.;12.;13.;四.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5小题)1.;2.;3.;4.;5.;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共9小题)1.;2.C;3.D;4.;5.;6.;7.C;8.A;9.30;100;六.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共15小题)1.D;2.;3.D;4.4;5.;6.DE;7.B;8.;9.C;10.D;11.D;12.4;13.4;14.;15.5;。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知识梳理:1.全等三角形的由来:全等三角形是从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一个常用模型,从________到全等三角形是一种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关系,这是我们在数学学习当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定义: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_______,对应角______;对应边上的________;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边上的________;对应___的______________;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1)(_S_):1._________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_A_):2._____和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斜三角形3._____和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A__);(__S);4._____和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_”5.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1)已知两边:①找夹角→②找直角→③找第三边→ ___(2)已知一边一角:①边角相对→找另外任一角→ ___②边角相邻→AASASA SAS 找边的对角找边的另一邻角找角的另一邻边6.全等三角形的简单应用利用全等三角形可以测出不能(或不易)直接测量长度的线段长,例如,河宽,或利用全等测量小口瓶的内径等。
同步题型复习(一)全等的定义和性质例 1.已知如图(1),ABC ≌DCB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教案:期末复习1-全等三角形
初中数学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年 级学科教师授课时间教学课题期末复习(一):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三角形的五种判定方法,会用相关判定方法进行证明。
3、会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定理。
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全等的五种判定方法的运用。
2、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定理的运用。
教学内容知识归纳1、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符号:“≌”读作“全等于”,如图,△ABC 和△'''C B A 全等,记作:△ABC ≌△'''C B A 读作:△ABC 全等于△'''C B A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如△ABC ≌△'''C B A ,则点A 与'A 、B 与'B 是对应顶点。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区别与联系对应边、对应角是对两个三角形而言的,指两条边、两个角的关系,而对边、对角是对同一个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关系而言的,对边是指角所对的边,对角是指边所对的角.例如:下图中,AB与DE是对应边,∠B与∠DEF是对应角;而在△ABC中BC是A的对边,∠B是AC边的对角.5、找对应边、对应角的常用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对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的对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最小角)。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优秀教案.docx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典型例题评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质及其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开放性变式题的练习、分析,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创新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相关的知识和例题,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论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同桌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生的猜想,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勇气。
利用“归纳小结”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习惯及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利用图形的变换,对学生进行所谓“形变质不变,万变不离其宗”的数学思想渗透;让学生知道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体会事物之问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展示多彩的几何变换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拓宽学生的信息量、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对几个变式问题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常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教学难点】: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方法的运用【教学突破点】:学生通过在探究问题时的合作交流与对结论的探求猜想、教师对例题及学生回答的评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探究问题的兴趣、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教法、学法设计】:合作探究式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课前准备】:课件、三角板【教学弓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已知一边一角(边与角相邻):找夹这个角的另一边 —AD=CB(SAS)找夹这条边的另一角—a zACD=zCA«ASA),找边的对角 —► zD=zB(AAS)思路引导9 促 进 发展 1、如图,已知△ ABC 和ADCB 屮,AB 二DC,请补充一个条 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AABC 竺 ADCBo 找夹角一► ZABC=ZDCB (SAS)培养学生结合 题目中的已知 条件、图形中 的隐含条件, 分析和寻找全 等三角形证明 的所须条件, 训练学生的解 题思路和解题 技巧。
(八年级数学教案)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学习目标】(复习)
知识目标:
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证明简单的全等三角形问题。
5.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综合运用。
6.会在给定的方格图中画出符和条件的格点三角形。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条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感觉。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在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和全等三角形条件以及角平分线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条件以及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难点:加强应用型与探究型题型训练
【学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复习提纲
复习课本内容,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从哪几方面考虑?为什么?
3、全等变换有哪些?一个图形经过_ _ _ 后,位置变化了,但_ _ 都没有变,即_ _ _ 前后的图形全等。
4、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判定?(1)文字语言(2)符号表示
5、角的平分线性质和判定是什么?两者区别和联系
交流与点拨:
1、全等变换:平移、旋转、翻折用运动的观点分析两个静止图形
2、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区别与联系题设与结论互逆
3、角的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区别与联系。
复习点到直线距离概念。
初二数学上第一章全等三角形复习学案
第一章三角形全等复习教学案(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4.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证明简单的全等三角形问题。
5.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综合运用。
6.会在给定的方格图中画出符和条件的格点三角形。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条件以及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难点:加强应用型与探究型题型训练三、学习与交流复习课本内容,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定义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从哪几方面考虑?为什么?3、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判定?(1)文字语言(2)符号表示4、角的平分线性质和判定是什么?两者区别和联系5、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四、典型例题例:已知:如图,AC=AB,AE=AD,∠1=∠2.求证:∠3=∠4五、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 两个三角形只有以下元素对应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B. 两边及夹角C. 三个角D. 三条边2. 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 一锐角对应相等B. 两锐角对应相等C.一条边对应相等D.两直角边对应相等3. 在△ABC和△A′B′C′中,已知∠A=∠A′,AB= A′B′,在下面判定中错误的是( )A. 若添加条件AC=A′C′,则△ABC ≌△A′B′C′B. 若添加条件BC=B′C′,则△ABC ≌△A′B′C′C. 若添加条件∠B=∠B′,则△ABC ≌△A′B′C′D. 若添加条件∠C=∠C′,则△ABC ≌△A′B′C′4. 在△ABC和△A′B′C′中,①AB= A′B′,②BC= B′C′,③AC= A′C′,④∠A=∠A′,⑤∠B=∠B′,⑥∠C=∠C′,则下列条件组不能保证△ABC≌△A′B′C′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④⑤D.①③⑤二、解答题1、如图,AC=AD,BC=BD 求证:∠C=∠D2、如图, BD=CD,BF⊥AC,CE⊥AB.求证: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边上的点,连接BE,将△BCE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CF,连接EF,若∠BEC=60°,求∠EFD的度数.。
苏科版初二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个性化辅导教案
苏科版初二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个性化辅导教案授课日期:2021/09/23测试时刻:10-20分钟测试内容:1、对9 月16 日,第 1 次课,进行第1 轮复习。
2、对9 月16 日,就全等三角形及轴对称图形考点进行专项复习。
3、对9 月16 日,就上节课全等三角形考点进行专项复习。
4、对9 月23 日,就学生三角形全等判定及性质薄弱点进行专项复习。
5、对9 月23 日,第 2 次课,进行第2 轮复习。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3 B.(﹣)2=9 C.±=±3 D. =﹣22.如图,假如△ABC≌△DEF,△DEF周长是32cm,DE=9cm,EF=13cm,∠E=∠B,则AC为().A.10B.8C.12D.93.如图,Rt△ABC中,∠C=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D,若CD=4cm,则点D到AB的距离DE是()A.5cm B.4cm C.3cm D.2cm4.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B=∠DEF,BE=CF.若AC=5,则DF= .如图,∠BAC=100°,MN、EF分别垂直平分AB、AC,则∠MAE的大小为.测试成绩:分,正确率%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其性质,从而得出结论:全等三角形三条边探究1: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C与△A′B′C′,满足上述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你画出的△A′B′C′与△ABC一定全等吗?再通过画图比较的方式,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探究2: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画出个△A′B′C′,并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例1.如下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让学生独立摸索后口头表达理由,由教师板演推理过程.探究3:已知任意△ABC,画△A′B′C′,使A′B′=AB,A′C′=AC,∠A′=∠A.教师点拨,学生边学边画图,观看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依照前面的操作,得到结论: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简写成“边角边”或“SAS”).例2.如图,有—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能够直截了当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确实是A、B的距离,什么缘故?让学生充分摸索后,书写推理过程,并说明每一步的依据.通过上述的学习,学生差不多把握了从探究中总结结论的方法,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由此得到结论: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简写成“角边角”或“ASA”).要求学生参照前面的例子,总结出: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够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例题3 如图,AB∥CD,E、F分别为AB、CD上的点,且EC∥BF,连接AD,分别与EC、BF相交与点G、H,若AB=CD,求证:AG=DH证明:∵AB∥CD,∴∠A=∠D∵CE∥BF,∴∠AHB=∠DGC在∆ABH和∆DCG中,⎪⎧∠A=∠D∵⎨∠AHB=∠DGC⎩⎪AB=CD∴∆ABH≌∆DCG(AAS),∴AH=DG∵AH=AG+GH,DG=DH+GH,∴AG=HD例题4在△ ABC 中,D 是 AB 的中点,E 是 CD 的中点.过点 C 作 CF∥AB 交 AE 的延长线于点 F,连接 BF.求证:DB=CF.证明:∵E 为CD 的中点,∴CE=DE,∵∠AED 和∠CEF 是对顶角,∴∠AED=∠CEF.∵CF∥AB,∴∠EDA=∠ECF.在△ EDA 和△ ECF 中,∴AD=FC∵D 为AB 的中点,∴AD=BD.∴DB=CF.例题5下列银行标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备注:文本电脑复制,或者截图,然而,内容一定要全,讲什么就写什么,真真正正的教案,而不是提纲。
苏科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0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教案 (3)
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能用符号正确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通过全等三角形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自信,互相尊重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内容本节课提出了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等概念以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一节基础课,是以以前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基础,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今后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互动中探究,比较中认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大屏幕展示)1、展示生活图片(全等图形),提出问题:①指出图案中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
②你还能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吗?【活动】将展示的两个图形(全等三角形)重叠在一起,要求学生观察同时引入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要求学生动手剪一剪2.获取概念1、全等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等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借助你制作的三角形,完成下列问题(1)当两个全等三角形时,叫做对应顶点,叫做对应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对应角。
(2)“全等”用符号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记做__________________则对应顶点:,对应角:____________,对应边:_____二.新知探究学生自己动手(每小组四名同学自主探讨)剪出一个三角形,找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将三角形平移、翻折、旋转后的图形画出来。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导学案新版苏科版
全等三角形章末复习一、知识框架:二、专题讲解:模块一:全等形一.知识点:1.全等形的概念: 。
2.判断全等形的方法:。
讲练结合1、下列四个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和④2、下面是5个全等的正六边形 A、B、C、D、E ,请你仔细观察 A、B、C、D 四个图案,其中与 E 图案完全相同的是( ) .模块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一、知识点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重合的顶点叫做,重合的边叫做,重合的角叫做。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讲练结合1、如下图所示,△ABC≌△BAD,且AC=BD.写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模块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知识点1、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2、应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在运用这个性质时,关键是要结合图形或根据表达式中字母的对应位置,准确地找到对应边或对应角,牢牢抓住“对应”二字.讲练结合1.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72° B.60° C.58°D.50°2.如图,△ABC≌△DEF,BE=4,AE=1,则DE的长是()A.5 B.4 C.3 D.23.如下图,△EFG≌△NMH,在△EFG中,FG是最长边,在△NMH中,MH是最长边,∠F和∠M是对应角,EF=2.1cm ,EH=1.1cm ,HN=3.3cm .(1)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2)求线段NM及线段HG的长度.模块四、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知识点(一)“边角边”(SAS)及其应用1、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__”或“________”.2、书写格式:在△ABC和△A’B’C’中,________________∴△ABC≌△A’B’C’(____)3、“ SAS ”的应用: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中的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问题,常用到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二)“角边角”(ASA)及其应用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__”或“________”2、书写格式:在△ABC和△A’B’C’中,________________∴△ABC≌△A’B’C’(_____)3、“ ASA ”的应用:在证明两个三角形中的角相等或线段相等常通过三角形全等来解决.(三)“角角边”(AAS)及其应用1、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或“_______”2、书写格式:在△ABC和△A’B’C’中,________________∴△ABC≌△A’B’C’(_____)3、“ SAS ”的应用: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中的角相等或线段相等等问题,常用到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四)“边边边” (SSS)及其应用1、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_________”或“_________”.2、书写格式:在△ABC和△A’B’C’中,________________∴△ABC≌△A’B’C’(_____)3、“SSS”的应用:证明两个三角形中的角相等或线平行等,常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讲练结合1.如图,已知∠ABC=∠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BAD的是( )A.AC=BD B.∠CAB=∠DBA C.∠C=∠DD.BC=AD2.如图所示,D点在△ABC的BC边上,DE与AC交于点F,若∠1=∠2=∠3,AE=AC,则( )A.△ABD≌△AFE B.△AFE≌△ADC C.△AFE≌△DFC D.△ABC≌△ADE3. 如图,点B在AE上,且∠CAB=∠DAB,若要使△ABC ≌△ABD,可补充的条件是.(写出一个即可)4.如图,把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棍的一端用螺钉铰合在一起,使长木棍的另一端与射线BC的端点B重合,固定住长木棍,把短木棍摆动,端点落在射线BC上的点C,D两位置时,形成△OBD和△OBC.此时有OB=OB,OC=OD,∠OBD=∠OBC,△OBD与△OCB_____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这说明.5.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AB=AC,AD=AE.求证:∠B=∠C.6.如图,△ABC中,∠ACB=90°,DC=AE,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CF⊥AE,垂足为点F,过点B作BD⊥BC 交CF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AC=CB;(2)若AC=12 cm,求BD的长.模块五、尺规作图一、知识点(一)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用直尺和圆规准确地按要求作出图形.不利用直尺的刻度,三角板现有的角度,及量角器.2.完成下面的作图语言:如图,,(1)做射线O′B′(2)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二)作三角形知道△ABC 的六个元素中的某三个元素,根据确定三角形的条件,以下四种情况可作出△ABC:讲练结合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线段OA 于点BB.以∠AOB的边OB为一边作∠BOCC.以点O为圆心画弧,交射线OA于点B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截取线段BC=AB2.下列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用量角器画∠AOB的平分线OPB.利用两块三角板画15°的角C.用刻度尺测量后画线段AB=10cmD.在射线OP上截取OA=AB=BC=a3.画三角形,使它的两条边分别等于两条已知线段,这样的三角形可以画个4.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第1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
知识梳理:
1.全等三角形的由来:全等三角形是从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一个常用模型,从________
到全等三角形是一种从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关系,这是我们在数学学习当中常用的一
种思维方法。
2.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定义: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_______,对应角______; 对应边上的________;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 对应边上的________;
对应___的______________;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 ,面积 。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4+1)
1._________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_S_):
2._____和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A_):
斜三角形
3._____和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A__);
4._____和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__S );
直角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________”(___):
5.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
(1)已知两边:①找夹角→ ②找直角→ ③找第三边→ ___
(2)已知一边一角:①边角相对→找另外任一角→ ___
②边角相邻→⎪⎩
⎪⎨⎧→→→AAS ASA SAS 找边的对角找边的另一邻角找角的另一邻边
6.全等三角形的简单应用
利用全等三角形可以测出不能(或不易)直接测量长度的线段长,例如,河宽,或利用全等
测量小口瓶的内径等。
同步题型复习
(一)全等的定义和性质
例1.已知如图(1),
ABC ∆≌DCB ∆,其中的对应边:____与____,____与____,____与____,
对应角: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与_______。
(图1) (图2)
变式1: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①若BOD ∆≌C B COE ∠=∠∆,,指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②若ADO ∆≌AEO ∆,指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AS )
例1.如图,AD 与BC 相交于O,OC=OD,OA=OB,求证:DBA CAB ∠=∠。
变式: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DC ,BE 、CE 分别平分∠ABC 、∠BCD ,且点E 在AD 上。
求证:BC=AB+DC 。
两角和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SA )
例2.如图,梯形ABCD 中,AB//CD ,E 是BC 的中点,直线AE 交DC 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E ∆≌FCE ∆。
变式:如图:BE ⊥AC ,CF ⊥AB ,BM=AC ,CN=AB 。
求证:(1)AM=AN ;(2)AM ⊥AN 。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AAS )
例3.如图,在ABC ∆中,AB=AC ,D.E 分别在BC.AC 边上。
且B ADE ∠=∠,AD=DE
求证:ADB ∆≌DEC ∆。
变式:已知:AC 平分∠BAD ,CE ⊥AB ,∠B+∠D=180°,求证:AE=AD+BE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SSS )
例4.如图,在ABC ∆中,M 在BC 上,D 在AM 上,AB=AC , DB=DC 。
求证:MB=MC 。
变式:如图,已知:AC ,BD 相交于O 点,且CD AB BD AC ==,。
求证:∠B=∠C 。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 HL )
例5.如图,△ABC 中,点D.E 分别是AB.AC 边上的点,BD=CE ,DF ⊥BC 于点F,EG ⊥BC,于点
G ,且DF=EG.求证:BE=CD 。
变式: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过点C 在△ABC 外作直线MN ,AM ⊥MN 于
M ,BN ⊥MN 于N.求证:MN =AM+BN.
(三)全等三角形综合问题
例6.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C=90°, BD 平分∠ABC, 交AC 于D.
(1) 若∠BAC=30°, 则AD 与B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 若AP 平分∠BAC ,交BD 于P, 求∠BPA 的度数。
B
F G C
D E A
A D
B
C O
例7.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结AD.AG。
求证:(1)AD=AG;
(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
变式:△DAC, △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
求证:(1)AE=BD (2)CM=CN (3) △CMN为等边三角形(4)MN∥BC。
C B
课堂小结: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对应边上的高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面积相等.
寻找对应边和对应角,常用到以下方法: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常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公共角常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常是对应角.
(6)两个全等的不等边三角形中一对最长边(或最大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一对最短边(或最小角)是对应边(或对应角).
要想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找出对应的元素是关键.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 边角边定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角边角定理(ASA):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边边边定理(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 角角边定理(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 斜边、直角边定理(HL):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运用三角形全等可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两直线垂直等问题,在证明的过程中,注意有时会添加辅助线.
课后作业:
1.如图,AD平分∠BAC,AB=AC,则此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
A.2对 B.3对 C.4对 D.5 对
2.下列说法:①有两个角和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有一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③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④有一个锐角和这个锐角所对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如图,AB∥CF,E为DF的中点.若AB=9 cm,CF=5 cm,则BD= cm。
4. 如图,在Rt△ABC中,∠ACB=90°,BC=2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cm,那么AE= Cm。
5. 已知:如图,AB=AE,∠1=∠2,∠B=∠E。
求证:BC=ED。
6. 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过D点的直线GF交AC于F,交AC的平行线BG于G
点,DE⊥DF,交AB于点E,连结EG.EF。
(1)求证:BG=CF。
(2)请你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课后作业答案:
1.C
2.D
3.4
4.3
5.∵∠1=∠2,∴∠1+∠BAD=∠2+∠BAD,即:∠EAD=∠BAC,
在△EAD和△BAC中
∴△ABC≌△AED(ASA),∴BC=ED.
6. (1)∵BG∥AC,∴∠DBG=∠DCF.∵D为BC的中点,∴BD=CD
又∵∠BDG=∠CDF,在△BGD与△CFD中,∵∠DBG=∠DCFBD=CD∠BDG=∠CDF
∴△BGD≌△CFD(ASA).∴BG=CF.
(2)BE+CF>EF
理由:∵ΔBDG≌ΔCDF∴DF=DG CF=BG又∵DE⊥GF∴EF=EG
在ΔBEG中∵BE+BG>EG∴BE+CF>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