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

合集下载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新型农民的职业化培育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在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新型农民的成长和发展,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有必要深入分析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新型农民的职业化培育。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水平不高目前,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户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很多农村青少年的教育水平较低,他们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现代农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 就业渠道狭窄传统农业的发展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而现代农业对于新型农民的要求较高,需要他们具备较为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然而农村地区的专业培训机构和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导致新型农民的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3. 技术更新滞后农村地区的技术更新相对滞后,很多农民仍然停留在传统农耕模式,缺乏现代农业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使得新型农民在现代农业中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新的农业发展需求。

4. 缺乏创业意识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劳力输出地,许多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对于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意愿较低,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创业环境较差,新型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农村贫困户的收入水平相对低下。

低收入不仅影响了新型农民的职业发展动力,也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教育投入针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低的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师资力量的培养。

可以推广农村教育信息化,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水平。

2. 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政府可以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对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和知识传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

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

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

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

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

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

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

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

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产业链上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等职业的农民。

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致力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资金缺乏。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许多农民家庭资金状况有限,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贷款和补贴等方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筹集资金,解决他们资金缺乏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问题还包括技术不足。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但一些农民缺乏相关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机会,使他们难以应对复杂的农业生产经营工作。

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解决技术不足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市场营销能力不足。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但一些农民缺乏市场营销知识和经验,导致他们的农产品难以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和价格。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营销培训,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支持,帮助他们提升市场营销能力,解决市场营销能力不足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还面临着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但一些农民在生产经营中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培训,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提倡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和利用资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资金缺乏、技术不足、市场营销能力不足和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推动绿色生产等方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相关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战略,这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缓解农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农业技术培训、创业资金等方面,但目前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仍然不足,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难以落地。

2. 缺乏专业技能培训。

虽然政府多次提出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但是实际上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仍然不够,很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技术门槛高、市场信息不足等困难。

3. 缺乏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

许多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初期面临市场信息不足、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导致创业失败率较高。

4. 土地流转难题。

土地流转是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前提,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土地流转难题,许多农民依然面临土地流转不畅、土地流转费用过高等问题。

5. 就业观念的转变困难。

传统农民的就业观念较为固化,许多农民更愿意做传统的种地、养殖等工作,而不愿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创业。

二、对策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创业补贴等方面,为新型职业农民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 落实技能培训计划。

政府应该落实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3. 建立市场信息交流平台。

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市场信息交流平台,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

4. 推动土地流转改革。

政府应该加大土地流转改革力度,简化流转手续,降低流转费用,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支持。

5. 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利与弊。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势和潜力,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创业。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产业的转变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

新型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农民的基本技能,还需要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在实际培育过程中存在着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农业培训机构和渠道相对有限,很多农民无法接受到系统化的农业培训,导致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一些新型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并不为农民所熟知,他们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的了解,无法及时调整种植和养殖结构,导致农业产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农业产业化不足的问题。

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依然存在,许多农民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方法和技术,无法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农产品质量和规模化生产能力都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盈利能力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

一些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理解,无法把握农业政策和市场动向,导致经营农业的风险增大。

农民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不足,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缺乏应对能力,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加以解决。

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建立农业专业化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班、农业科技展示会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和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产业化经营水平。

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农民投资农业科技和设施改造,引导他们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提升,提高农民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有专业、有技能的农民。

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农村实现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培育一大批有着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管理技能和创业精神的优秀农民,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民素质和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推进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1. 观念不足。

部分农民仍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文化和务农观念上,并不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缺乏现代文明的意识。

2. 专业技能不足。

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相关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一些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技术含量低、效益不高等问题。

3. 创业精神不足。

部分农民依赖于政府补贴和传统种植方式,缺乏自主创新和创业意识,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和应用度不高。

4.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一些农民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不高,限制了他们获取最新农业信息和市场动态的能力。

5. 社会支持不足。

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市场渠道狭窄、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导致他们在创业过程中面临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

二、对策1.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3. 激发创业精神,推动农民创新。

组织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农民关注市场需求,鼓励他们开展专业化种植、养殖和加工,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 推广信息技术,增强农民信息化能力。

加强对农民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和管理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指通过培养和选拔具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农民,以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培训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农技人员相对不足,导致农业培训机构的不完善,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与农业实际需求脱节,造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难以推进。

应该加大投入,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

农民在完成培训后,由于技能水平有限、经验不足、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原因,很难找到稳定的合适就业岗位。

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对脱节,城市企业对农民工招聘门槛较高,也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就业。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务农观念转变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农民教育长期以来注重的是务农技能的传承,忽略了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导致了很多农民对于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的接受度较低。

应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和经营思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培养成本高的问题。

由于新型农民需要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培养成本较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效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培训,降低培养成本。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着培训资源不足、就业渠道不畅、务农观念转变和培养成本高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培训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培训,降低培养成本。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业等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更高附加值和增加就业。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于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教育培训不足我国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但是由于教育资源不足,很多农民无法得到系统的培训。

2. 资金支持不足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项目投资、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很多农民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的创业活动。

3. 缺乏市场信息和营销手段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的信息,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农民缺乏及时的市场信息,导致生产销售困难。

缺乏营销手段也成为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之一。

二、对策建议加强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包括农业、养殖、加工等领域的专业技能培训。

可以引入企业、专业机构等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专项资金支持机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项目、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创业,提升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

3. 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信息,帮助农民调整产销结构,提高产销效益。

加强对农产品的品牌营销,建立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支持合作社组织支持农民组建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生产、采购、加工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组建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5. 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融资支持、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激发农民的发展潜力和创业热情。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之一。

但是,在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主要探讨这些问题以及对策。

一、问题1. 培育质量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地区的新型农民培育质量不高,培育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和兴趣的了解和关注,导致部分学生的职业兴趣无法得到充分发掘和培育。

2.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培训机构在进行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时,新型农民需要适应和创新,如果没有创新能力,就难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发展机会。

3.产业和地区不匹配在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中,存在着以“流行”为导向的培育,导致培训机构和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过于关注当前市场热门行业和地区,而忽略了自身优势和发展前景。

这种培育方式容易导致人才和产业之间不匹配,从而导致部分新型农民失业和重新选择职业。

二、对策1. 注重个性化培育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培育,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制定培育计划,让学生在培育过程中的兴趣得到发展和提高。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和创新地发展农村产业。

对于新型农民的培育,应该重视人才和产业的匹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和地区,防止盲目选择和职业失误。

4.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的质量,防止出现低质低效的培养情况,从而提高新型农民的职业素质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在培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控。

只有融合多种方法和策略,注重培育质量和效果,才能够实现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的目标和意义。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与对策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的农业从业人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问题分析1. 技术水平不高:传统农民由于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缺乏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 缺乏市场意识:许多农民缺乏对市场需求和行情的了解,生产经营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导致农产品滞销和经营困难。

3.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针对传统农业人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4. 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但目前仍存在资金难、政策不明确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加大对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其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

2. 注重市场化培训:加强市场需求分析,开展市场导向的培训,培养农民对市场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加强营销、市场营销等培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 健全培育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价、激励和退出机制,完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4. 多渠道支持: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农民融资渠道,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创新。

以上对策旨在解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问题,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够给新型农民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存在问题;对策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帮助更多的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更好地实现生产,这本身也是一名新型的农民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农村生产力和劳动力正在慢慢地朝着城市和非农业领域转移,导致很多农业生产岗位出现了无人问津和无人可守的问题,这会间接阻碍农业的发展。

为此,我们应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

1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培育对象的数量明显不足。

据统计,仅2015年某区的乡村人口数量达到了28.05万人,农村人口的数量为18.75万人,留守在农村的劳动人口仅仅为10.58万人,占据农村总人口数的一半不到。

而真正的生产能人和经营能人的实用型人才还不足农村劳动力的20%。

从以上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技能型人才出现严重缺失和减少的情况。

1.2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

从我国多地农村劳动者的构成比例来看,25岁以下的劳动力人口占13.8%,25~50岁的劳动力人口占58.32%,51岁以上的劳动力人口占27.59%。

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绝大多数的年龄都在51岁以上,劳动人员的文化程度整体明显偏低。

而劳动者素质的偏低也将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的发展。

1.3多数劳动者未参加过系统的培训。

我国多地农村的劳动者人口,真正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数仅仅占总人数的0.6%,而没有参加过培训的人数则占据到94.4%[1]。

虽然有很多农村已经开展了包括阳光工程、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培育、退耕还林等工程以及其他类型的培训项目,也有很多地方积极开展了关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但是真正参加培训的人员只占总人数的8%。

在参与培训的这些人员中,真正获得农业部门颁发的行业职业技能证书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整体持证人数只占总人数的7.05%。

这样一个比例的数据还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

最新文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最新文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我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抓手,紧扣“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四位一体培育环节,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内容方式,强化培训管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存在问题一是乡村人才流失严重,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留在家里务农的人以妇女、老人、小孩居多,能够承接网络经济时代的旅游文化产业、电商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和长期扎根农村、从事农村技术研究推广的“土专家”、“田秀才”严重匮乏,本土人才缺失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职业农民培育的首要问题。

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大多数农民缺乏长远职业规划,传统小农思想严重,市场观念淡薄,对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有些群众认为农业收益低、农事劳动辛苦、社会地位低等,许多有能力的农村年轻人向城镇转移,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在家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不强、积极性不高。

二是学员遴选不够严格,培育效果不明显。

尽管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对职业农民的职业属性和分类认识不全面、掌握不精准、执行不严格,培育对象甄别遴选存在需求和供给之间信息不对等、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有的培训机构与农民接触少、掌握信息不全面,培育的针对性精准度不高,加之大部分种植业培训在务作生产旺季进行,农民忙于田间作业,加大了培训组织难度。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有些乡村为完成培训指标,硬性安排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在家劳动力参加培训,基本没有考虑农民的产业基础条件和参加培训意愿,导致出现需要培训的得不到培训,不需要培训的经常受培训,大大降低了培训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逐渐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新型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还需要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培训不足是制约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传统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资金支持不足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瓶颈问题。

农民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施改造、技术更新等,而目前缺乏足够的金融支持。

农村教育发展不畅、土地流转困难、市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也制约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增加资金支持,推动农村教育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00字】1.2 问题意识在当前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农民新型职业化需要一定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但目前存在着培训不足的情况,导致农民无法掌握所需的新技术和知识,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

缺乏资金支持也是制约农民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农民缺乏资金投入,无法发展新业务或提升产业水平。

农村教育不畅也是一个问题,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农民无法获得与新型农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土地流转困难也是一大障碍,农民难以获得土地资源,影响了他们发展新型农业。

缺乏市场信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导致经营不畅。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现状,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顺利发展。

2. 正文2.1 培训不足培训不足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有的培训方式和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不同新型农民的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教育水平不高、培训方式单一、农村环境恶劣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

教育水平不高是当前农民培育的主要问题之一。

许多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方面,可以推广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为农民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以开展农民大学或农业科普讲座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培训方式单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另一个问题。

目前,农民培训大多是通过传统的面对面培训方式进行的,这存在时间和空间限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引入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培训。

通过互联网等各种线上教育平台,提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培训课程,使农民可以在家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农村环境恶劣也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来了困难。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学习和培训条件。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可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和信息化水平。

可以引入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缺乏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问题。

农民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有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来解决。

可以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技术服务中心,汇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支持。

可以鼓励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与农村合作社或企业合作,建立学校和农田相结合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与农业相关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培育模式不足、培训内容简单、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合理的对策和解决方式。

一、培育模式不足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以传统的集中式培训为主,这种模式的培育方式过程较为单一,培训内容比较简单,无法满足新型农民个性化需求,影响了职业农民的实际培养效果。

对策:应当引入分散式培训,根据不同职业农民需求,开展专业化培训,来增强农民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将这些农民吸引到品牌农业基地等场所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培训内容简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内容应当与现实问题与农业市场开发紧密结合,加大对农业多项技术和知识的讲解和应用训练,保证农民具备丰富的技能和知识,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更好得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对策:在培训中要增加技能培训课程,适当提高培训门限,同时加强职业培训、专业培训,对职业农民进行“家门口”培训,争取将高端的技能培训带到乡村。

三、机制不完善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存在诸多问题,政策执行上出现认识偏差、控制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

长期缺乏有效的机制建设,缺乏相应的管理、评价和监督机制,导致了职业农民的能力和素质难以提升,在市场上无法获得更多价值。

对策:建立相应的机制保障,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策执行,开展相关管理及监管工作,发现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呼吁并起诉,以维护农民的权益。

同时加强研究,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

综上所述,要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倡导全社会的农业文化、职业教育、果园领导者和职业农民之间加强互动,建立共同发展和提高的良好机制。

通过采用科学严谨的训练模式、详实扎实的培训内容、完善的改革机制,才能实现较好的职业农民计划。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新型农民职业化是指传统农民转变为具有现代理念、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培育新型农民的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存在短缺。

这就给农村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制约了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

2. 土地流转难题农民在传统的土地所有权观念下,对土地有着较强的情感认同,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村劳动者进行规模化经营,从而制约了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3. 就业机会不足由于农村就业机会较为有限,很多农村青年在完成学业后选择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就业,而不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4. 传统观念束缚在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着较为保守的农村观念,农民长辈对新型农民的理念和技术知识持有排斥态度。

这些观念束缚也给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推进土地流转政府在土地流转方面应倡导相关政策,推动土地流转,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规模化经营的企业或合作社,增加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同时也为新型农民的培育创造更好的条件。

3. 发展农村产业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吸引农村青年留在农村,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4.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农村居民树立现代理念,改变传统观念,接受新型农民的理念和技术知识,进而推动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5. 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促进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发展。

在财政扶持、科技创新、土地流转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为新型农民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在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培训资源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当前,农业培训机构数量不足、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限制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更多的农业培训机构,加大培训师资的培养力度,完善培训课程设置,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中存在农业科技推广水平不高的问题。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还不够,农民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就业安置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新型职业农民在找工作时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鼓励新型职业农民自主创业,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和帮助,开展农村产业扶贫,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第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存在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在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时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培养出来的新型职业农民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培养质量,应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监督和评估,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农民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市场竞争能力。

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待遇不清楚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新型职业农民在社会地位、社会保障、收入待遇等方面与传统农民存在着差别,但农民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不够,容易出现误解和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待遇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民身份的认同感,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民的支持和信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资源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不足、就业安置问题、培养质量不高和农民对待遇不清楚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加以解决。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新型农民的职业化培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新型农民职业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在农村地区,许多农民仍然抱持着传统的农耕观念,认为农业是“老黄牛耕地,老黄狗放哨”的体力活,缺乏职业化意识。

这种传统观念难以改变,成为制约新型农民职业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2. 技能培训不足现代农业对农民的技能和知识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的职业培训体系并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农民缺乏相关的职业培训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市场对农民的需求。

3. 就业机会不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劳动力逐渐被替代,农民的就业机会日益减少。

尤其在农村地区,农业外出务工也成为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这使得农业劳动力流失加剧。

4. 缺乏创业意识许多农民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务农观念上。

这使得农民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5. 政策扶持不到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职业化培训和创业,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政策扶持并不够细化和全面。

二、对策建议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农民职业化观念的转变,让农民摆脱传统的务农观念,认识到农业也是一种职业,需要技能和知识的支撑。

可以利用新媒体和科技手段,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的职业化意识。

2. 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农民技能需要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建立职业培训中心、设立职业技术学校、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和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

3. 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为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需要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前农村发展的大趋势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成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点。

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缺乏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社会认可度不高、农民自身意识与观念不够等。

为此,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问题一:缺乏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目前,许多农民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导致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经营效益偏低。

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为重点。

对策:1. 增加培训资源和培训力度,在乡村和县市等地设立相关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

2. 鼓励农民参加技术交流和研讨会,会议等活动,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区农业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农民的培训方案、教材和教学计划。

问题二:社会认可度不高农村地区的职业农民认可度较低,主要原因是一部分人持有农民就是务农的观念,无法理解职业农民的概念,因此导致社会认可度不高。

1.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鼓励农民参加各种农业竞赛、展示和交流活动,展示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秀表现和实践成果。

问题三:农民自身意识与观念不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除了需要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农民本身的自我认识和观念提高,必须让农民重新认识到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方向和必要性。

1.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农民明确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农民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2.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产品市场营销和物流配送,提高他们对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的认识和理解。

3. 支持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鼓励农民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的形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研究与探讨Y2392019年5月·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振芳 侯喜萍(1.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都分校,陕西 咸阳 712000;2.咸阳市秦都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重要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在关键在农民。

要想确保我国农民致富增收的目标得以实现,就需要重点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相应的工作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1.1 农民自身专业素质较低就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说,普遍存在着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社会大众认为农民是一项职业卑微的职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动强度较大,经济收入低。

很多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农业劳作,大量青少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流失,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

再加上农村地区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整体生产能力较差,抵御市场风险不足。

农村地区现有的保障体制由于比较落后,并且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社会服务水平较差,很多高素质的人才无法长期服务于农业生产。

上述多种制约因素都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进程,不利于农民群众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不利于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1.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投入不足很多基层政府部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视程度不足,普遍存在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投入经费不高的问题。

很多基层地区的政府部门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到经济项目投资当中,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去投入较为欠缺,从而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良好的资金基础。

由于培育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独立的工作场所,缺乏必要的培训设施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产生了不利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新型职业农民是伴随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完善产生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由此可见,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让农民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是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农民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关键词: 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对策
1.新时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1.1有利于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

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加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具有相应社会保障和社会地位的职业化路子,解决有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的问题;
1.2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转变。

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解决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的问题;
1.3有利于促进农民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变。

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使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逐步走上“家庭经营+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组织化路子,解决保供增收长效机制的问题。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职业农民, 才能使农牧业科技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培养一大批既掌握生产技能又善于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更好地实现农牧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只有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才能发挥出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新农村建设才有持续推进的力量源泉。

因此,大力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新时期农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2.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新农村相继启动了各种各样的农民培训项目, 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现阶段的农民科技培训远不能适应广大农民的需要, 与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2. 1 培训对象积极性不高。

从近几年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
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懂得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导致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人员难凑齐成为举办培训中存在的最大难题,通常是乡村上,硬性通知每家必须有一人要参加培训任务时,农民才能勉强到场,个别家庭以完成任务的态度,让一些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参加以凑人数。

大多数农民普遍只顾眼前,很少考虑长远,他们觉得打工赚钱才是主要的目,让放下手中的活去参加培训,他们觉得不划算。

所以很多地区只有采取发放洗衣粉、笔记本等纪念品以及误工费来诱惑农民前来培训,面对这样的现状,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2. 2 培训部门统筹协调不够。

从当前农民培训涉及的部门来看,有农口各单位、科技、教育、劳动、妇联、共青团和科协等。

各单位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 出现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工作重叠、职责分散的管理体制, 特别是少数部门受部门利益驱使, 往往把一些培训工作限定在该部门或系统内进行, 从而使农民培训工作陷入盲目无序的状态, 导致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内容不系统、不深入、难持续, 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农民受训后难见成效, 严重影响农民培训工作的成效。

2. 3 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新。

从农民培训的现状来看,有些培训的内容不是农民所需要的,培训的方法也不适合农民的实际,部分培训受部门利益驱动,不是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不是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产业需求进行培训,是什么赚钱就培训什么,怎么样培训能完成上级任务就怎么样培训,经常出现搞大培训,一锅煮,不考虑农民实际技能的层次性,内容缺乏灵活性、可操作性。

同时由于大多数培训老师是从各业务单位临时抽来的专业技术人员。

没有什么参考性的讲义,都是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问题为主,再查阅或下载一些资料现学现卖。

对整个技能培训没有总的统筹和规划,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的现象非常突出。

另外,个别老师在培训中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也是影响农民认真听课的一个主要因素,许多农民因为听不懂专业名词而不太愿意接受培训。

2.4教育培训条件较差。

普遍存在培训缺场所、教学缺设施、下乡缺工具、
实习缺基地等问题;
2.5是农民培训机制还不健全。

培训主体比较弱,社会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存在“月亮不圆、星星不亮”的突出问题。

3.新时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我在农民培训中接触到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真正搞好培训,让技能培训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把钥匙,必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 1 加强领导,完善管理。

各级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统筹组织和管理。

为保证农民培训工作的落实,建立了评比考核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通过不定期电话访问农民、进村入户访谈,认真细致的开展培训需求调查,让农民填写绩效评价表等形式督查验收培训情况,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效果和培训档案进行严格考核,最后对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打分,对培训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

3. 2 改进方式,提高效果。

在农民培训过程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以贴近农民实际为切入点,以农民需要、接受、满意为出发点,以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做到一切从农民实际出发,一切尊重农民意愿,一切维护农民利益。

既要考虑人们生活需要,又要考虑农民收入增加。

农民文化水平差异很大,教育培训不能千篇一律。

一要理论联系实际,讲课时将一些较深的理论通过打比喻、说实例等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二要到种植、
养殖现场,通过讲、问、现场会诊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讲解生产中坚持培训适合农民口味的原则。

3. 3 整合资源,丰富培训内容。

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在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业推广服务机构为支撑,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手段,扩大培训规模,丰富培训内容。

通过广播电视讲座、幻灯、投影、现场示范、科技宣传栏、技术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让农民从枯燥的书本教育中走出来,在感受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

3.4坚持政府统筹原则。

把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和政策扶持等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现代农业建设规划,按照“政府统筹、农业部门主管、受委托机构承办”的原则规范实施。

原则上由县级政府发布认定管理办法并作为认定主体,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实施,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办具体事务和建立运行信息管理系统
3.5坚持是农民自愿原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制也不能限制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认定,主要通过宣传引导、培养推动和政策牵引,让农民在得实惠中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

3.6坚持是动态管理原则。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强培养认定工作,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建立退出机制,对严重违规违法、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破坏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生产经营水平低下的,应按规定及程序予以退出
3.7重点加强对留地农民教育培训。

留地农民是现实的生产经营主体,要通过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特别是发展面向留地农民的免费农科中等职业教育和农业系统培训,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留地农民加快培养成为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
3.8研究设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专项。

把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纳入规划,重点加强县级校标准化建设、流动教学服务车配备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能力
3.9加强扶持政策研究。

主要研究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包括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要制定出台一批扶持政策,重点把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措施,细化落实到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