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
设计概论——设计美学-图文
色彩的自然属性 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相、明度、纯度
四、设计美的范畴
3.1 设计美概述
形式美的法则
① 和谐 ② 对比 ③ 对称 ④ 比例 ⑤ 重心
一、中国古代普遍的美学观
以“味” 为美
3.2 中国设计美学观
以“意” 为美
以“道” 为美
以“同构” 为美
以“文” 为美
3.2 中国设计美学观
它的本质是人的物质、精神要求均得到满足。
艺术美主要追求一种审美价值,而设计美往往是一种综合的美,而非单一的美。
3.1 设计美概述
三、设计美学的特征 (一)应用性
19世纪前 19世纪后
哲学主导
逐渐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造,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
现代工业萌芽阶段
美学开始关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
因此,现实应用性是设计美学的首要特征。
3.1 设计美概述
三、设计美学的特征
(八)市场性 设计美学研究的依托
市场规律
市场竞争的法则造就了设计的审美趣味。
市场需求法则和市场规律是设计师创造的基 本原
是对每一个设计师最基本的要求。
3.1 设计美概述
设计美学的特征都有哪些?
3.1 设计美概述
四、设计美的范畴
二、科技至上的美学观
3.3 西方设计美学观
工业革命:水晶宫博览会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人与产品
3.1 设计美概述
人与环境
功能与形式
诸多关系
3.1 设计美概述
三、设计美学的特征
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审美因素。 它对传统的“美” 的意义进行了扩展和再认识。 “装饰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在不改变物体的情况下使物体得到改变”——贡布西里《秩序感》
设计美学的分类
设计美学的分类
1. 形式美学:关注设计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包括形状、线条、比例、对称等元素。
形式美学强调形式的简洁、和谐和统一性,以创造美感和吸引力。
2. 功能美学:强调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它关注设计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同时考虑使用的便利性、效率和人体工程学等因素。
3. 材料美学:探索不同材料的特性和美感。
材料美学关注材料的质感、颜色、光泽和纹理等特性,以及如何将材料的特性与设计目标相结合。
4. 色彩美学:研究颜色对设计的影响。
它包括颜色的情感、象征意义、搭配和调和等方面,以创造出适宜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
5. 动态美学:关注设计作品在运动、变化和交互过程中的美感。
它包括动画、动态图像、交互式设计等领域,强调运动的流畅性、节奏感和视觉吸引力。
6. 文化美学:考虑设计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它关注文化符号、传统、价值观等因素对设计的影响,以创造出与特定文化相关的美感。
7. 情感美学:强调设计作品如何引发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它关注情感、情绪和情感连接等方面,以创造出令人愉悦、感人或引人思考的设计。
这些分类只是设计美学的一些常见方面,实际上设计美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领域,涵盖了众多因素和维度。
不同的设计领域和文化背景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定的美学标准。
自考设计美学知识点
自考设计美学知识点一、概述设计美学是指科学规律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旨在提供优美、实用和富有审美价值的设计作品。
它涉及到色彩、形状、材质、布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并注重人们对设计作品的感知和体验。
二、色彩美学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2. 色彩的搭配原则:a. 对比原则:冷暖对比、明暗对比、互补对比等。
b. 同色系原则:同一色系内的色彩搭配相近,形成和谐统一。
c. 色彩情感传递:色彩在设计中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三、形状美学1. 基本形状的表达意义:圆形代表温暖与亲近,方形代表稳重与规整,三角形代表活力与动感等。
2. 形状的比例与平衡:黄金分割比例在设计中的运用,保持视觉上的平衡和和谐。
四、材质美学1. 材质的表面质感与手感:光滑、粗糙、润泽等。
2. 材质的适应性与可持续性:选择适合设计作品功能和实际需求的材质,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五、布局美学1. 对齐原则:将元素按照线条或边缘对齐,形成整体感。
2. 空间的利用与分割:合理规划布局,突出主题,避免过分拥挤或过于空旷。
六、表达与体验美学1. 表达设计主题与核心理念:通过设计作品传递信息和触发情感共鸣。
2. 用户体验与互动:注重用户对设计作品的舒适度、便利性、互动性等方面的体验。
七、符号与象征美学1. 符号的象征意义:图形、字体、图案等在设计中所代表的意义。
2. 文化与社会符号的运用:根据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选择合适的符号和象征。
八、时尚与创新美学1. 跟随时尚潮流与追求独特个性的平衡:设计师需要了解并吸收时尚趋势,同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2. 创新设计的突破与实用性的平衡:设计作品要具备实用性,同时通过创新的设计元素进行突破,吸引用户的注意。
九、空间美学1. 室内空间的布局与体验:合理规划空间结构,提升用户体验。
2. 室外空间的景观设计:结合周边环境,营造融入自然的美丽景观。
结语设计美学是设计师必备的知识点,它涉及到设计作品的方方面面。
04026 设计美学 第1章
美学设计代码:04026精讲课包包老师设计课程代码:04026课程名称:《设计美学》教材名称:《艺术设计与美学》主编:刘子川版次:2011年1月第1版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何谓现代设计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010203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0405当代语境中的中国设计当代设计美学的批判目录概述设 计 观 念 与 美 学 思 想美学批判重点美学设 计第一节 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第二节 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第三节 设计美学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造物活动与设计现代设计诞生的综合背景现代科学观的建立基于工业化大生产的现代社会总景观基于机器文明的现代艺术现代设计的概念及诞生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概念及诞生设计的含义及表现形态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现代设计的三大范畴设计与工程设计、设计与艺术的区别设计美学的概念设计美学的形成与发展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设计美的特征设计美学的类别1 造物活动与设计【单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生活有着一般动物所不能比拟的种种智能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物活动。
在人类造物形成的过程中,必先经过造物者的预先计划和思考,这种预先的设想与计划即为设计。
工业革命2 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单选、简答】1.18世纪60年代—世界已逐渐不再由手工业产品构成,而开始主要由工业产品所建构。
2.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在大工业文明中被分解。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欧洲和美国新艺术运动德国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2 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单选、简答】3.探索和试探(1)科学取代神学(2)先进生产力(3)新观念和新方式第一章 第一节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2 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单选、简答】4.深层次背景2 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单选、简答】4.深层次背景:(1)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科学观取代了自人类诞生以来的各类神学观,成为人类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先进的生产力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新的现代社会景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总景观。
04026设计美学复习资料
04026设计美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美学体系中的一门年轻分支学科,是现代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设计美学是一门自下而上的美学,它将美学的原理广泛的运用于设计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中,包括功能性、审美性和伦理性。
2.后现代主义风格:广义的指现代主义之后各种各样的运动风格,包括后现代主义风格、解构主义风格、新现代主义风格、高技派风格等,狭义的概念是仅指一种称为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形式。
3.大地艺术: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具有探索精神的雕塑家放弃传统的创作材料和艺术作品的永久性,走出画廊、美术馆,选择到自然中去创作自己的作品。
4.整体性设计:指设计不仅只是对某一产品进行设计,而是包括企业生产品牌形象的树立和推广设计、系列产品设计、包装设计、营销策划设计和相关环境设计等内容。
5.现代设计:是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产物,是解决艺术、功能与机器生产之间的冲突的手段,是现代工业批量化生产的条件下,把产品的功能性、造型的审美性、使用的舒适性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的设计。
6.威廉.莫里斯:是生活在英国19世纪后半期杰出的艺术设计家、手工艺人、画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是拉斯金思想的直接继承人。
7.中国固有样式建筑: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伴随着反帝爱国情绪和民族意识,普遍高涨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建筑形式,主要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固有样式建筑并不是纯粹传统的“宫室式”,而是一种受西方建筑思潮强烈影响而成的近于折中主义的新形式。
8.蒙德里安:风格派核心人物,他称自己的风格为“新造型主义”,他认为垂直线和平行线组合成的几何形体是艺术形式最基本的要素,没有体积感的原色是最纯粹的色彩,并创作了《红、黄、蓝》系列油画。
9.波普设计风格: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设计风格,它主张艺术反映生活就应当把那些最常见、最流行、最为人熟知的物品搬进画面中来,并用最通俗、最平淡、最为人熟知的方法加以表现。
设计美学
•
•
• 广义:工业设计是以大工业机器生产为背 景的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两者的自觉结合 ,它可以包括工业设计这种特殊的创造性 活动,设计出来的工业产品和为实施这种 设计而创造出来的新型设施、环境,以及 整体上对这一设计活动的组织。 • 狭义:工业设计主要指工业产品或工业制 品从材料、结构、功能、造型、色彩到包 装、展示、市场销售等多方面的综合而系 统的设计,它是广义工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
• 信息社会强化了个 人孤独和私人化重 任。 • 在信息社会里,人 们从事教学、科研、 电子商务等活动, 通过网络传播、获 取和利用信息,网 页成为信息和思想 传播交流的主要形 式。
• 基于服务的设计 销售带给人们的 不仅仅是商品, 还有生活理念等 附加价值,这种 附加价值还能够 刺激消费的持续 再生,促进企业 品牌的成熟和传 播。
• 设计美学中的 人性化趋势是 时代和社会进 步的体现。充 分、变通的考 虑设计需求, 以便使设计作 品更适合消费 者的心理和个 性需求应是设 计不懈的追求。
设计美学的生态化趋势
• 生态化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美学倾向,对于 人们生活和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有 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日益严 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生态化设计趋势为设 计之路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课题。 •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建立在消耗地球的自然资源 基础上。虽然人类使用需求得到满足,但是付出 的代价却是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 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应该充分建立生态意 识,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为出发点实施设 计。
设计美学
审美范畴论
• 形式美: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 技术美: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 的审美价值 • 功能美: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和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设计美学知识点
设计美学知识点设计美学是指将审美理论和设计原理应用于设计过程中的一门学科。
它探讨了如何通过色彩、形状、比例、平衡等要素来创造有吸引力和艺术效果的设计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设计美学知识点,帮助读者加深对设计美学的理解和应用。
一、色彩搭配与情感表达色彩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感知。
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情绪和意义。
例如,红色常被用来表达热情和力量,蓝色则常常代表冷静和安全。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来传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增强作品的视觉吸引力。
二、形状与空间利用形状是指设计中的线条、几何形式和图形。
不同的形状能够给人不同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例如,曲线形状常被视为柔和和优雅的象征,而直线形状则常常被用来表达力量和稳定。
在设计中,合理运用形状可以增强设计作品的整体美感,并控制视觉焦点的聚焦度。
空间利用是指通过布局、层次和排列方式来组织和利用设计中的空间。
合理的空间利用能够影响人们对整体设计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层次感和布局,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流线,使设计作品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三、比例与平衡比例是指设计中的物体和元素之间的大小、长度和宽度的相对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能够使设计作品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舒适。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比例关系决定了它们的整体和谐感。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图片和空白的比例关系决定了设计的视觉平衡性。
平衡是指设计中元素之间的相对稳定和统一,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设计中左右两侧的元素在形状、颜色和数量上相似或相等,能够给人一种稳定和整齐的感觉。
不对称平衡则指左右两侧的元素在形状、颜色和数量上不完全相同,能够产生一种有趣和活泼的效果。
在设计中,合理运用平衡原则可以增强作品的统一性和观赏性。
四、动静结合与节奏感动静结合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元素的位置、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来产生动态感。
例如,在网页设计中,通过运用动态图片、滚动效果和强调重点的动画效果,可以增加设计的活力和吸引力。
美学与设计美学的关系
美学与设计美学的关系
美学是一个原理和科学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美的概念、美
的形式、美的心理、美的价值等。
美学和设计美学都是关于美的研究,但它们的研究对象
和角度有所不同。
美学研究的是所有形式的美,包括自然美、美术美、音乐美、文学美和人的美等等。
美学是对美的范围和深度的探讨,它帮助我们理解美的本质和趣味,以及美的规律和价值。
而设计美学则更加专注于为人类创造美的方式和手段,它致力于提高和优化人们的生活、
工作、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视觉体验。
设计美学是以形式和功能为重点,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和创造性。
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形
式所表达的功能,达到人们想要的感受和体验。
在设计美学中,美学价值不仅是审美方面,而且对功能和实用性的优化。
一种成功的设计通常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但在设计过程中,美学并不是最主要的考
虑因素。
设计师还要执行完善的研究,以确定设计的目的和目标受众,他们的需求和市场
动态。
另外,设计美学还包括如何利用材料和技术加强设计的效果和表现力。
它还涉及对色彩、比例、形状、空间、图形和文本等各种元素的研究和运用。
因此,美学和设计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美学为设计美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而设计美学则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有关美的实践表现形式和创造方法的研究和分析。
它们的
关系是相互支配、相互促进的,美学和设计美学共同致力于为人类创造美、提高生活质量
和幸福感。
什么是设计美学
什么是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什么意思?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
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
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但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我国对它的研究在理论上比较滞后,在应用上的认识也不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其等同于传统的美学艺术学科。
因此,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出发,对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学科定位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要准确把握该学科的定位,就必须明确该学科的基础理论。
就其形成和发展来看,设计美学的产生及发展和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一方面,以技术为核心的工业文明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的诞生,现代设计则直接影响了设计美学的产生,促成了它的基本理论的形成。
另一方面,设计美学的研究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理论,针对现代设计在审美和艺术上如何与技术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方式和途径。
设计美学不但是现代工业社会人们对设计普遍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学和艺术理论发展到当代社会,突出现实应用化特征的必然。
所以,探讨设计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首先必须从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入手。
工业革命以后,技术水平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导致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期。
相应地,工业技术的发展引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即传统手工生产中的审美形式如何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
也就是说,大批量、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是否需要审美与艺术的参与?如确实需要,又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审美与艺术特征?同时,现代工业产品的形态如何满足现代人审美的需要?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迫使艺术家们不得不考虑现代工业生产的形态问题,不得不把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投射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上去。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
设计美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形式美学:形式美学指的是设计元素之间的组合、比例和空间缩放等,也就是设计中的形式要素。
例如:字体、颜色、布局、构图、线条、形状、图案等。
这些要素在设计过程中的精细处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设计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2.感性美学:感性美学是指设计中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气氛、情境等因素,它能够触动人的灵魂,引发共鸣和情感共鸣。
例如:情感色彩、气氛营造、情境符号等。
3.功能美学:功能美学是指设计在实用性、便利性和时效性方面的追求,即设计所服务的功能目标。
例如: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网页的易用性、建筑的实用性等。
4.文化美学:文化美学是指设计所体现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文化精髓、地域特色、历史积淀等。
比如说,对于一款APP的设计,形式美学就体现在它的颜色、字体、图标等方面;感性美学则与其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相关,例如音乐APP以渐变的梦幻色调和流畅的线条体现浪漫爱情;功能美学则就是设计者对用户体验和使用便利性的关注,例如APP的布局、操作方式、反馈机制等;文化美学则可能涉及到该APP所服务的用户所在的地域、文化习惯、历史时代等。
综合上述要素,一个优秀的APP设计能够实现形式的优美、情感共鸣、实用性和文化符号等多方面价值的统一。
设计美学名词解释
二、名词解释1、设计设计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社会生产活动,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萌芽,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内。
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运动,其含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依据肯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的原型保存在生产者的头脑中,生产者也就是设计者。
在另一些情况下,设计是独立的运动,生产者依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2、美学美学是一门建立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底上,研究美、美感、美的制造及美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3、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美学体系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是在现代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根底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理论而开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美学,它把美学原理广泛的应用于设计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中,包含了设计的成效性、审美性、理论性。
4、水晶宫“水晶宫〞采取的是装配温室的方法,用玻璃和钢铁建成的庞大外壳。
“水晶宫〞是英国工业革命为19世纪送来的一份建筑大礼,也是英国工业革命成果最好的展示,并在现代设计的开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5、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因为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艺术的手工业,反对大工业生产。
在他的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之下,一批年轻的画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仿效他的主张和实验,形成了一个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的设计运动高潮,史称“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是家具与室内装饰,如莫里斯“红屋〞的设计。
其它工艺美术运动使金属制品的现代功用凸显出来,与家具、陶瓷相比,金工设计更少装饰。
6、德意志制造联盟在反对装饰和否认“青春风格〞的背景下,为探讨艺术、技术和工业的有机结合,德国一群热心的建筑家、艺术家、企业家联合起来,并得到政府的支持,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
联盟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德国工业产品的质量,并全面宣传和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设计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设计美学是一门研究设计的哲学和艺术的学科,它涵盖了设计的美感、美学原则、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等方面。
设计美学不仅是一种概念和理论的研究,更是一种实践和体验的积累。
本文将从设计美学的不同角度进行总结和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1. 美学与设计美学是研究美的学科,包括对美的感受、美的原理、美的价值和美的表达等内容。
而设计美学则是将美学的理论和原则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研究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美的表达和传达。
2. 设计美感设计美感是人们对设计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和认知体验,它包括色彩的美感、形状的美感、布局的美感、材质的美感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美感的把握和运用,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设计作品。
3. 设计美学原则设计美学原则是设计实践中的基本指导原则,包括对称与不对称、平衡与不平衡、重复与变化、比例与尺度、色彩与对比、节奏与动态等内容。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这些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来创造出更具美感和视觉效果的设计作品。
4. 设计美学的价值设计美学不仅关注美的表达和传达,更关注设计作品对人们情感和心灵的触动和启发。
优秀的设计作品能够通过设计美学的价值,营造出更具意义和生命力的设计体验。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主题1. 设计美学的诞生与发展设计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哲学美学和视觉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关注的问题包括设计与美学的关系、设计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设计美学的历史发展和当代特征等内容。
2. 设计美学的理论建构设计美学的理论建构包括美的定义与感知、美的原理与规律、美的标准与价值、美的表达与传达等方面。
这些理论建构为设计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和支持。
3. 设计美学的实践与创新设计美学的实践与创新是设计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它涉及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表达和设计创新等方面。
设计美学的实践与创新是将设计美学的理论和原则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创造出更具美感和价值的设计作品。
设计美学的六大要素
设计美学的六大要素引言:设计美学是一门关于设计原则、审美理论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
在设计中,美学要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影响人们对设计作品的感知和评价。
本文将探讨设计美学的六大要素,包括比例、对比、平衡、重复、节奏和重点。
一、比例(Proportion)比例是设计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它指的是不同部分之间的大小和量度的关系。
恰当的比例使得设计作品看起来和谐、平衡,并能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一个设计的比例应该是统一、协调的,不要让任何一个元素过大或过小,以免破坏整体的美感。
合理运用比例可以使得设计作品更加吸引人并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二、对比(Contrast)对比是指通过在设计中使用不同的元素来创造出鲜明的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并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对比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形状、材质、大小等方面来实现。
对比度越大,效果越明显。
适度的对比能够增加视觉的层次感和冲击力,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 颜色对比颜色是设计中常用的一种对比手法。
通过使用互补色、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等,可以让设计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2. 形状对比在设计中运用不同形状的元素,如圆形和方形的结合,可以产生有趣的视觉效果和对比。
3. 大小对比适当的大小对比可以使设计更有层次感。
通过使用大尺寸元素和小尺寸元素的组合,可以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效果。
三、平衡(Balance)平衡是指设计中各个元素之间的重量和分布的关系。
一个设计是否平衡,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作品的感受。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
1. 对称平衡对称平衡是指设计中两侧的元素在形状、大小和颜色上相互对称,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
对称平衡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适用于正式和庄重的设计。
2. 不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是指设计中两侧的元素在形状、大小和颜色上不完全相同,但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分配达到平衡的效果。
不对称平衡给人一种活泼、随意的感觉,适用于创意和有趣的设计。
设计美学重点
第一章什么是设计美学1·设计活动是艺术活动的延伸,其目的是加强产品的美学品质2·艺术表现方式演化经历了3种形态:最早是声音的表现方式,其次是图像的表现方式,现今为文字的表现方式。
3·艺术的产生:1) 模仿说2)劳动说3)游戏说4)巫术说4·艺术的存在方式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第一,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品中,存在于艺术品蕴含的以意象为主的精神性中。
第二,艺术现实地存在于人的审美活动中、审美经验里。
第三,艺术整体存在于艺术创作→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5·什么是审美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在审美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而心理活动则指人的知、情、意。
因此审美心理学也可以说是一门研究和阐释人们美感的产生和体验中的知、情、意的活动过程,以及个性倾向规律的学科。
按照这种广义的理解,审美心理学还要研究和说明人类从事各种文学艺术活动时的心理活动和特征。
第二章设计的发展过程1·人类为什么需要设计·为自己生存而设计·为他人生存而设计·为共同发展而设计2·创造分为哪几个阶段·心理准备阶段——创意产生的萌芽期·构思酝酿阶段——决定设计思路的走向和方案出台·思路的明朗阶段——由想象到实施、由模糊到清晰的阶段·方案验证阶段——设计成果初步完成之后而进行的一个整体检查工作第三章设计美的产生与存在1美是来源于客观,不依靠人的意志而存在,是一种主观赐予,是人的意志体现两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这种活动的过程,依照客观情况去评价,看其是否能够真实地按照客观情况进行了设计和构思,凡是依照客观实际设计的产品就是美的;二是着眼于这种活动的结果,从所设计产品的实际效果入手,看其是否能给使用者带来实际利益,凡是用着方便,能够给人带来实际利益的产品就是美的2社会美的特点·社会内容见长·人造胜于自然·具有相对稳对性3自然美在设计中的体现与类型体现:首先,设计师所选择的材料应来源于自然其次,设计水平仍然是决定产品美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类型:首先,使用类其次,以物比德类再次,娱情畅神类4艺术美的特点·指向感情·很强的创造性·是纯精神的第六讲形式美及规律1、形式美的历史发展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理形式”;柏拉图——“理式”;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罗马诗人贺拉——“合理与合式”;这四种概念成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四种形式概念,也深深影响了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
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其产生与设计学科的确立有着密切关系。
设计美学的产生、发展与现代设计的发展是同步的。
从广义上讲,只要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使用功能的造型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设计”。
与艺术不同的是,设计中所谓美感与使用功能,不只是由设计师来感受与判断,还要由生产者、消费者来判断。
因此,设计美的研究还要在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心理的、艺术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为依据。
狭义上的设计,是以大批量地生产满足人的全面需求的产品为目的所进行的创造性的生产实践活动,这样就可以把设计定义为一种准备行为。
学习设计美学要理清几个概念,即什么是设计,什么是美学,什么是设计美学以及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等诸多问题。
根据设计美学学科的定位,可以看出设计美学要处理设计与人、技术与艺术、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设计美不以艺术中作品的美为评价的标准,而是以设计与人的关系的合目的性为评价标准,即以设计产品是否满足主体的使用、是否与环境和谐等问题为评价标准。
从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上表现为,设计与现代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和材料、技术与审美的关系。
功能与形式的方面表现为,设计是否能够适时保持功能与形式和谐尺度。
这些都是设计美学与美学研究不同的表现,设计要满足使用者的方便和外形美观两方面的要求,所以不能以外观的美丑来恒定产品的优劣。
设计美学研究的对象:一是纵向地对设计美学史的研究,把设计放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中做动态研究,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设计美的规律。
二是横向地对设计要素和原理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分析设计趋势、提高设计审美水平,进而起到指导设计实践活动。
设计美的要素包括形式美、材料美、技术美、功能美等方面的内容。
三是研究设计美学教育,对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加以积累和发扬,推广设计美学的优秀理念。
主要包括设计审美教育的内涵、途径、方法、实施等。
设计美学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根据设计门类的不同,可以把设计美学分为:广告设计美学、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包装设计美学、建筑设计美学等;二是根据设计的实施效果又可分为平面设计美学、三维设计美学。
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设计中的美学原则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在设计中所遵循的一系列美学理念和原则,用于指导设计的创作和评价。
这些美学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功能性和人性化的作品,使其在视觉上和感官上给人以愉悦和满足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设计中的美学原则。
1.平衡:平衡是指在作品中各个元素的分配和组织达到一种和谐和稳定的感觉。
可以通过对比色、大小、形状和位置等来实现平衡,以使设计看起来舒适和谐。
2.对比:对比是通过突出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来增加设计的视觉趣味和吸引力。
对比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纹理等方面的差异。
3.重复:重复是指在设计中多次使用相同或类似的元素,以创建一种统一和连贯感。
重复可以是颜色、形状、线条、图案等方面的重复。
4.重点:重点是指在设计中突出或强调一些元素,以引起观众的注意。
重点可以通过对比色、大小、形状、位置等方式来实现。
5.色彩:颜色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传达情感、情绪和意义。
在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和组合应考虑到色彩的互补、对比和平衡等原则。
6.比例和尺寸:比例和尺寸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可以影响设计的整体感觉和平衡。
合理的比例和尺寸可以使设计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和舒适感。
7.简约和追求纯粹:简约和追求纯粹是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原则。
通过去除不必要的元素和细节,设计可以更加简洁明了,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8.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可以帮助设计师理解观众的认知和感知方式,从而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易于理解的作品。
例如,使用适当的排列、分组和对比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9.运动与动态:设计中的运动和动态可以通过线条、形状、颜色和动画等方式来表达。
这能够增加设计的视觉动感和活力,同时也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0.细节和质感:细节和质感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加设计的复杂性和深度。
通过合理选择和运用细节和质感,可以使设计更加真实、立体和富有张力。
综上所述,设计中的美学原则是指一系列用于指导设计创作和评价的美学概念和原则。
设计美学
第六章设计美学第一节设计与美学一、设计美学1、美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是人的天性,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由于美的存在和发展,于是一门研究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科学——美学,也就产生了。
事实上,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几乎和人类起源相同时。
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各种遗留物 , 包括建筑、基葬群、石器、陶器以及最初的装饰品等等,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古代居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代居民所理解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审美情趣。
在以后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美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它始终未能摆脱从属于哲学、文艺学的附属地位。
美学作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学科 , 确立于十八世纪中叶的德国。
1750年 ,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专著《美学》出版,标志着美学的诞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又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的范畴、审美感受、艺术鉴赏、审美创造等基本问题。
(美的本质: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美的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科技美。
美的范畴: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
)2、设计美学设计美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审美创造和审美特征的设计学分支,是一门涉及到设计的审美本质、形态、特点、心理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
20 世纪设计学科的飞速发展使许多设计的美学问题凸现出来 , 尤其是关于设计本质、设计的方向、设计的方法论、设计趣味、设计语言、设计批评、设计与社会以及设计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有待深入思考。
设计亟需用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阐释,历时一个世纪,设计美学学科已在建立。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产品、环境和设计过程以及三者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关系。
包括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产品的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 设计过程中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关系等等。
设计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错觉:错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广泛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错觉的外延非常大,它既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颜色错觉等视错觉,也包括空间定位错觉、轻重错觉等其他感觉到错觉和各感觉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错觉,还有一定主、客观条件下思维推理错误所引起的错觉。
后者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艺术心理学家将图画再现整个看成是错觉现象。
现代设计中加以利用的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距离感和心理空间,其实也都是错觉现象。
CI设计:指企业形象设计或者说企业识别设计,是一种促进企业树立鲜明市场形象和社会形象的系统化视觉识别造型设计及其有关运作。
它常用象征方式进行形、色结合的设计,以企业主体标志、标准色彩、制服、有统一性的产品造型及商标、广告、厂房设备色彩标志等共同构成识别系统。
自觉的CI设计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最早的努力甚至可以追溯到德国新艺术运动(青年风格派)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
设计的结合性:设计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要依赖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经过蕴含着传统的文化中介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的交换:一方面,设计活动必须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自己活动所需要的原料、人力、物资、信息等;另一方面,设计活动将从生态环境获得一切通过创意指导下进一步影响设计。
设计的结合性除了考虑环境的要求外,还包含以下的内容:尊重文化特点,符合文化精神,进入传统的发展脉络。
因此,设计才可能促进围绕它的生态环境发生有益的变化,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理想的和谐的“人-人造物-环境”系统。
这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第四度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视点和空间感受在发生变化。
观看角度的这种在时间上延续的移位就给传统的三度空间增添了新的一度空间。
就这样,时间就被命名为“第四度空间”。
其实“第四度空间”无非是指空间感的时间规定性。
单纯一律:这种排斥或忽略差异和对立因素的形式上量的一致关系,包括色彩、线条、形状、形体的一致的扩展和一致的重复。
可以说简单重复的齐一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节奏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传统设计中的审美认识
设计艺术的美感来自审美主体对它的只管把握和使用经验,它是以感觉为基础的。
设计之美中的造型美、结构美、材质美、形式美等,无不以它们具体的、生动的可感知形象,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审美感官。
设计艺术的美感就来自于我们的感觉世界,人的感觉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意识之间的渠道,是审美主体与设计美感之间的沟通桥梁。
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审美活动中,情感是一种动力性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没有情感,也没有优秀的设计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活动。
审美情感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愉悦,不同于单纯的生理快感。
不过,在设计艺术的审美过程中,主体所获得的精神性的愉悦,是建立在生理快感满足的基础上,脱离了生理快感的满足,就不是设计艺术的审美,它就可能变为纯艺术的审美。
在审美活动中,情感因素往往为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注入强大的动力。
从审美感知开始,情感就开始发挥作用。
如果审美对象是比较熟悉的,其审美感知就会打开记忆的大门,使审美主体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如果审美对象是陌生的、新鲜的,新奇和期待促使审美主体加快感知,从而产生强烈的印象。
正因为情感对设计美感的形成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所以作为设计及其物化产品,设计师的情感物化在作品或产品中,因此,我们在对设计艺术进行美感分析时,会感受到设计师的情感脉络与喜怒哀乐。
审美理解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它就是要接受和“破译”设计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平面设计中的信息层是由构图或图形、色彩、文字编排等组成的;产品设计的信息层是由造型、色彩、功能、结构、肌理、装饰等组成的。
设计师为了更好地让接受者理解他的设计,很多时候就采用抽象化或简化、象征化图形,来迅速地传达信息,达到与接受者沟通的目的。
设计的审美文化不能简单地说它是物质文化,更不能说它是纯粹的精神文化。
它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是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的“本元文化”。
设计艺术是文化的产物,它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互相整合的结果。
正如鲍列夫所说:“迪扎因似乎是通过文化来借用的,也就是通过文化加工的形式来截取。
迪扎因的形式来自文化,正式在文化中,人们按照全人类的经验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
”可见,文化不仅制约着设计艺术的内容,也制约着设计艺术的形式。
设计文化也存在着东方与西方的分野,因为“东方文化的基础是直观的和美学的;而西方文化的基础则是实验的和科学的”。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设计,关键在于对设计的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说设计艺术的文化的一种形态,而不是设计师个人的自我表现。
因为文化的本义就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内为它的所有成员所赞成和沿用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因此文化的内涵中就有一种集体性的特征。
在这种文化土壤中创造出来的设计艺术,经过时间和空间的传播,在使用、改善、定型、传承的过程中,既显示了个人的设计智慧,又代表了群体的设计意志和设计力量。
设计艺术必须依赖具体的文化环境,设计艺术本身也在创造一种文化。
但设计艺术与传统之间是否丧失了必要的联系?是否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我看不是。
这要看是什么“传统”,传统有活的,也有死的。
在我看来,“传统”应该是一池不断流动的活水,这样,它才能给设计艺术以其实,是设计艺术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和养分。
设计师创造的设计文化,是被全社会不断接受,不断选择和不断优化的过程。
但是设计师个人的创造力在设计审美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往往是设计构思和设计表达的丰富资源。
不过我们对传统的认识和解读,不能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要把传统精神和创造的理念继承下来,结合时代生活进行“转换性的创造”,这样才能产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新时代特点的设计文化。
当代生活世界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即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
这不是某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态度的变化,而是一种历史的生成,也就是生活变成美的,而美变成生活的。
在这样一个走向美的时代里,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都需要美、艺术走进生活,并成为生活本身,而美、艺术的融入生活离不了设计艺术的参与其中,设计是连接美与生活的载体
并使二者融为一体。
设计与审美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正如格罗佩斯所言:“对于充分文明的生活说来,人类心灵上美的满足比起解决物质上的舒适要求是同等的甚至是更加的重要。
”
设计是伴随着劳动产生的,最初的设计几乎是伴随着祖先们用自制的石器敲击的那一刻形成的。
那时的工具只要是实用的,可以进行劳动的就是美的设计。
人们的审美是依靠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后来,大约在17000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开始利用钻孔、刮削、磨光等技术,并采用石块、兽牙、海贝等自然材料来制作装饰品。
它们是原始人类审美观念的反映,从这刻开始,实用性的真正转变为审美性,这些饰品体现了人类对于生活的信念和热爱。
可以说原始的审美观是由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开始的,自然中一些当时无法明知的现象或凶猛雄壮的动物,一切对他们造成威慑的形在他们眼里都有审美价值。
图腾的表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故而,我们在设计创作时,要以公众认可的价值标准为标准,以人们形成的审美情趣、审美取向为秩序。
唯有如此,才是推动文艺创作创新发展的良策。
也唯有如此,才能震撼人心、摄人心魄,才能让人敬仰,令人艳羡。
像豫剧大师常香玉的“戏比天大”,就道出了豫剧之美要比生活更美丽更纯真更可爱更朴实的美学观。
像孔繁森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宋鱼水的“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等,都道出一定时期、特定环境、特定行业中,老百姓所期盼的美的追求和境界。
这些美,是人们所期盼和向往的,始终存活在人们心灵中。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美丽情怀、高尚心灵、崇高境界,才受到老百姓的尊崇和膜拜,受到老百姓的喜爱、赞誉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