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

合集下载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激发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使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辩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本课以中考考纲为指导思想,以古代诗歌的鉴赏为认识对象,研究古代诗歌的特征、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以及鉴赏的角度和方法,引导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增强中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应试能力,并梳理形成我校《语文核心素养》课题的代诗歌鉴赏学习专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教学方法:1、诵读法: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要培养起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必须学好课内的古诗词。

与过去的古诗词学习相比,我们不仅要能多读成诵,准确无误地理解作品内容,还要能有意识的用鉴赏的眼光去品赏作品,并把有关鉴赏的知识在课本中点划圈钩,以便日后复习。

2、拓展法:结合背景,理解古诗词学好课内的古诗词,绝对是形成鉴赏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定要做到重点把握。

诵读欣赏1

诵读欣赏1
学生诵读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赏析诗歌: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 (2)、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
(3)这首诗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花”。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生可广泛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诵读欣赏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诗歌内容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诵全诗。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3.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拔引导品味赏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1.情境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

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板书课题)2.质疑自探(1)自读诗歌,感知诗的节奏、韵律。

(2)读懂文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及中心思想。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1.明确任务(1)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2)老师出示引导性问题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依据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②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③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2.分组学习学生就自探内容及教师出示的引导性问题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展示点拨(1)学生就自探内容和分组交流的内容进行展示。

(2)老师随学生的展示进行点拨①秋季而且是深秋。

白露为霜。

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曹丕《燕歌行》中也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天是一个令人感伤的季节。

仿句说如:秋天是一个萧瑟肃杀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

秋天是一个凄凉的季节。

……小结:自古以来,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肃杀,最为伤悲。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诵读欣赏教学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古诗词三首,体会诗词中精美句子的妙处。

学习诗词运用想像表达情感世界的手法。

2、运用诵读法,提高学生诗词鉴赏及审美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热爱我国古诗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词意境,感悟诗中感情。

2、经典诗句鉴赏,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方法:诵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诗词三首一、初读,通诗意。

1、导入: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典诗词无疑又是光前裕后的璀璨明珠。

熟读这些古诗,可以增知识、冶性情、养神气、净心灵,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同学们背了不少古诗词,谁能给我们背几首?鼓励学生各显神通,积极背诵自己掌握的古诗词。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请同学们分别读一下这几首诗。

(2)弄清下列词语的意思:“次北固山下”中的“次”:万籁:钟磬:唱黄鸡:3、自由读: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并分别说说诗的大意。

二、熟读,会意境。

1、引导学生再读诗词,深入领会诗词的'意境。

2、意境,就是通过读诗所领悟到的“眼前有画,心中生情”的一种境界。

同学们分别说说你都领悟了哪些境界?三、诵读,赏妙句。

1、充分肯定学生的领悟以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说明理由。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配乐诵读教师先示范读,学生用心听,再跟读。

四、小结吟诵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快乐。

这几首诗都是故事中的名篇,“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饱含哲理;“曲径通幽”让人浮想联翩;“铜雀春深”充满思辨;“流水能西”令人乐观向上。

请同学们尽情吟诵这几首诗,进一步领会是个所描写的境界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至背诵。

第二课时泰戈尔诗三首一、情境导入1、着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光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评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评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评课稿引言《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评课稿将对该课文进行全面分析,包括课文背景介绍、内容梗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和措施等方面。

通过本评课稿的撰写,旨在通过对该课文的深入研究和评析,提供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参考。

课文背景介绍《诵读欣赏七子之歌》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必修课文之一。

该篇课文是一首诗歌,由七个独立的篇章组成,每篇都描述了不同追求的人物形象。

通过这几个形象的描绘,诗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内容梗概《诵读欣赏七子之歌》由七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描述了一个追求者的形象。

以下是各个篇章的内容梗概:1.第一七子:描述一个对理想充满热情的青年,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2.第二七子:描述一个渴望知识的年轻人,他通过阅读书籍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3.第三七子:描述一个追求美的艺术家,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来表达对美的崇敬。

4.第四七子:描述一个热爱自然的人,他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并且希望保护环境。

5.第五七子:描述一个渴望和平的人,他希望人们能够团结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6.第六七子:描述一个崇尚正义的人,他希望能够为社会不公正的事情做出改变。

7.第七七子:描述一个追求真理的思想家,他通过深入思考来寻求人生的真谛。

通过以上七个部分的描绘,整篇诗歌呈现出追求美好、追求理想的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阅读《诵读欣赏七子之歌》,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通过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呈现诗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描述的追求者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诗歌的解读和理解。

2.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引导。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

诵读欣赏《乡愁》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材版本:人教版2. 年级:八年级3. 学科:语文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乡愁》;(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2)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把握;(2)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余光生的生平背景;(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诗歌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乡愁》,学生跟读;(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2)学生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4. 情感体验:(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思念之情;(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故事,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5. 诗歌创作:(1)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交流。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背诵《乡愁》;(2)写一篇关于家乡的诗歌或散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鼓励有创意的表达;3. 诗歌创作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关注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文字运用。

诵读欣赏 导学案

诵读欣赏  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5月日
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主备:徐耀祖审核:吉留锋
备课时间:5月5日上课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朗诵的基本技巧:句调、重读、停顿、感情。

2.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情感。

3.通过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能说出浸渍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深深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自主学习】
1.小序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2.七子的诗章按怎样的顺序?
【合作探究】
你觉得《澳门》这一章朗读体现了这种情感吗?——你可以抓住具体的语句作一些评点!
体会情感:阅读《澳门》
例——“太久了”:1553年,澳门就实际上被葡萄牙占领,是“七子”中离开母亲最久的,说“太久了”符合历史;但仅仅如此吗?还有深沉的孤苦和悲怆!还有刻骨的恨!把婴儿从母亲的襁褓里抢走,这下手的人是何等的凶残!——因此,“太久了”宜读得徐缓沉郁一些。

诗人把七个地方比作七个孩子,你满意你的同伴用朗读为我们再现的这个“台湾”的形象吗?——“台湾”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说说《台湾》形象
【拓展延伸】
七子之中只有台湾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你的心情如何?你能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副对联、一首诗表达你的心情吗?
【当堂检测】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的呢?
2.《七子之歌》由七首独立的短章组成,它的总的主题体现是什么?
3.闻一多在上世纪20年代写下的这篇《七子之歌》,传达了他怎样的心声?
反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2.掌握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包括对韵律、对仗、用词等艺术特点的分析。
-古诗的鉴赏不仅仅是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艺术形式的欣赏。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从专业角度评价古诗。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鉴赏方法,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古典音乐、山水画作等,为学生营造一个与古诗相匹配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对古诗中意象的把握和体会。
-古诗中的意象往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意象并体会其情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深入到古诗的内部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律动和文化底蕴。
3.学生在表达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时,可能缺乏条理性和深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5.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古诗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师挑选学生进行个别示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视频,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4、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一、导入新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知道这是李商隐的名诗句,下面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夜雨寄北》。

二、粗读课文,了解背景。

(一)、知人论世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待600余首。

李商隐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壮志,可惜“运与愿违”,他“一生襟抱未尝开”,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

他与杜牧生活在同一时代,被世人并称为“小李杜”。

秋雨绵绵中的有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

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二)、析诗题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

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

1、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文内容,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提示”有关资料。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仿照“导读”中的思维训练题的思路格式,结合本文教学目标,去自行设计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3、四人小组讨论,集中精选有代表性的2~3题写在纸上,与此同时,教师要及时巡视,把握各小组提问的方向,不至于漫无边际,并鼓励、辅导滞后的学生大胆提问。

三、研读课文、析疑辨疑。

1、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及时收集汇总,概括归类。

2、筛选学生的问题时应积极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采纳,然后公布本课的思维训练题,及时表扬积极提问和善于体提问的小组。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版


普 天 同 庆
渣 滓 洞
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 因煤少渣多而得名。位于重庆市郊乐 山一带,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 形隐蔽。1938年起这里被国民党特务 机关改造成秘密监狱,专门关押和迫 害革命者,江竹筠、许建业等烈士曾 关押人员最多时达300多人。在解此放关前押夕过,。国许民多党可纵歌火可焚泣烧、了英渣勇滓悲 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壮命的者事,迹其便余发皆生不在幸此牺。牲。渣滓洞看守 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为了从精神上瓦 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 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 回头是岸”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 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
• ⑵个人的生命可以被消灭,但革命的意志 是毁灭不了的,革命自有后来人。
• ⑶表明了诗人随时愿意为革命事业流血牺 牲的决心。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刘长风杨峰洲 )荆州中山公园景点“渣滓洞”竟出现如此一幕: 游客只要投入硬币,就能让“美蒋特务”鞭“革 命烈士”。
作业:
• 读《红岩》一书 • 查资料收集革命诗篇。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 --布莱克

• ⒈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 ⒉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要革 命,要扭转颠倒的乾坤,要
• ②诵读《花》,完成练习 •
⒈诗人反复写\“我爱花\”,实际是表达他怎 样的情感?
• ⒉\“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 花在新生。\”诗句的含义是什么?
• ⒊\"我爱花,我愿为祖国/开一朵绚丽的血红的
• ⑴实际是表达他对坚强的生命无限热爱的 感情。
革命烈士诗二首

七年级诵读欣赏练习题

七年级诵读欣赏练习题

七年级诵读欣赏练习题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诵读欣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朗读水平,还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

诵读欣赏,首先要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

正确的读音和恰当的语调能够让作品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

比如,在朗读诗歌时,重音和停顿的处理就显得尤为关键。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字要读得稍长且重一些,突出月光的明亮;“霜”字也需重读,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清冷之感。

而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望”字要延长读音,体现出诗人抬头仰望时的专注和深情;“思”字则要轻读,展现出那份深沉而含蓄的思乡之情。

其次,要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在诵读中真正传达出作品的韵味。

比如,杜甫的《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国家动荡,百姓流离失所。

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我们在诵读时应语调低沉、缓慢,表现出诗人的沉痛和忧伤。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要读出悲愤和无奈,让听众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亲人离散的痛苦。

再者,注意节奏的掌握也很重要。

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节奏特点。

散文通常节奏较为舒缓,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要读得轻松、欢快,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而文言文的节奏则相对紧凑,像《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诵读时要简洁明快,体现出古代经典的庄重和简洁。

下面我们来做几道关于诵读欣赏的练习题,加深一下理解。

第一题:请朗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说说你是如何处理重音和停顿的,以及这样处理的原因。

第二题:阅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的情感,并尝试用恰当的语调进行诵读。

第三题:有一篇现代散文《荷塘月色》的片段,标注出你认为应该注意节奏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第四题:比较李白的《将进酒》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在诵读节奏上的差异。

诵读欣赏教案

诵读欣赏教案
2.学生用心读诗,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
四、看谁“背”得快: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这三首诗,看谁能全部背出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
2把后面诵读欣赏中的古诗词熟读成诵。
教学反思:
激趣。
检查预习
学生揣摩语气的同时加深理解
学生自主探究
《次北固山下》: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到洛阳。
《赤壁》:
断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烂掉,我捡起来磨洗认清它出自前朝。倘若不是东风给予周郎方便,春色幽深的铜雀台早就锁着二乔了。
《浣溪沙》:
山下碧绿的兰草芽尖,浅浅地浸入潺潺流淌的澄澈小溪中,涛涛松林间蜿蜒着一条黄澄澄的沙石小路,遇雨没有一点烂泥。暮色苍茫,细雨霏霏,这里传来杜鹃鸟一声声凄厉的哀鸣。
3.带着感情朗读。(小组间比赛)三、 Nhomakorabea味语言:
1.刚才同学们已经领会了诗的意境,再读古诗,说一说在这三首诗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并说明你欣赏的理由。
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整体感知:
1.齐读这四首诗
2.熟读这三首诗,向同学们描述一下你所领会到的意境。
教学内容
诵读欣赏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进入诗歌的意境。
2.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

七年级诵读欣赏教案

七年级诵读欣赏教案

七年级诵读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诵读欣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诵读的兴趣。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诵读技巧,如语音、语调、重音、停顿等。

3、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诵读的基本技巧,能够有感情地诵读作品。

(2)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技巧运用到诵读中,使诵读更具表现力。

(2)如何让学生在诵读中深入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诵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对诵读有初步的了解。

2、示范法教师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诵读的魅力。

3、练习法学生进行诵读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提高诵读水平。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诵读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诵读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诵读欣赏。

2、知识讲解(7 分钟)(1)介绍诵读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诵读不仅是一种朗读方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

(2)讲解诵读的基本技巧,包括语音准确、语调抑扬顿挫、重音突出重点、停顿合理等。

3、教师示范(5 分钟)教师选取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春》,进行示范诵读。

在诵读过程中,注重运用所讲的技巧,将作品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诵读的魅力。

4、学生练习(15 分钟)(1)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诵读练习。

(2)教师巡视各小组,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5、小组展示(10 分钟)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诵读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作品赏析(10 分钟)(1)教师选取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与学生一起分析作品的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PPT课件 (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PPT课件 (2)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自勉联
“欲”,欲望。 人如果没有 欲望,就能 做到刚正不 阿,就如矗 立的石壁一 样刚强。
下联
壁 立 千 仞 , 无 欲
上联
乃海 大纳 。百
川 , 有 容
“纳”,吸取 “容”,宽 容。 做人应像大 海一般胸怀 宽广,待人 接物要学会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名胜联
作者借山海关居高临下之势, 写海阔天空、碧水白云的壮丽 景色,用海水每天的涨落与浮 云的消长表达人们对传说中的 孟姜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千里
学习目标:
1、认识“对联”这一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了解对联的特点、类型;
2、理解每幅对联的含义,并熟练背诵。
对联
• 对联 雅称「楹联」, • 俗称对子。它言简意 • 深,对仗工整,平仄 • 协调,是一字一音的 • 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 • 形式。可以说,对联
一、按用途分
• ◆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① 对联的 “上”“下”联
横批

联上

返回
对联的字数
8字 对联
人物 杰华 地天
灵宝
昆明大观楼长联
180字
返回
跳过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
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
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
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 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 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
上下联的语句结构相同、词性相同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

《少年歌》朱湘
• 内容 • 要点
• 前两节借助两个能激发 读者想象的意象表现了 少年的活泼与青春;第 三节直抒胸臆,表现了 少年的勃勃生机;第四 节点明了主旨 :希望年 轻人能够携手奔向“灿 烂的前程”。
何其芳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著 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四川人。 1929年开始文学创作,主攻诗歌 和散文。受新月派的影响较深, 也有唯美主义的倾向。新中国成 立后曾被选为过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人大代表。
• 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 朽的东西”的恨。爱憎分明,有憎就有爱。 青少年爱的是“永远热烈同勇敢”,“直 到死封闭眼皮”。作者认为青少年应该有 与“一切衰朽的东西”斗争到底的精神。
• 第四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我们 要翻一阕新声”怎么理解?
• 点明了“我们是新人”,携手奔向 “灿烂的前程”的主旨。“我们要翻一 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要改造旧中 国的理想。“来啊,搀起手”,形象地 说明要团结广大青少年一起奋斗,奔向 “灿烂前程”。尽管“灿烂的前程”究 竟是什么,当时的诗人心中并不清楚, 但它毕竟表达了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愿望。

写作特点
• “少年不识愁滋味”,活泼清
纯,追求理想,是历代青少年的
共同特征。诗人借助小羊、白云
这些意象,以轻快地笔调,勾勒
了新一代青少年的优美形象。整
首诗歌笔调欢快,格调清新,章
法整齐,韵调和谐,体现了新诗
格律化的特点。

• ,
丑奴儿.辛弃疾
休滋而 新层层滋少 。味今 词楼楼味年
欲识 强,,,不 说尽 说为爱爱知 还愁 愁赋上上愁

认读和运用
•泾
•jīng

wè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来自您成功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助您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