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导引课件-第二部分:诗、文的阅读与欣赏资料讲解
《文学欣赏》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最新) (1)
第 17 页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四、诗歌欣赏技巧→(二)熟悉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具有多义性,即一个词或词组有着两重以上的含义,且有的含义明确,
有的含义不明确。
第 18 页
1) 双关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
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 音等属性,有意使语句具有 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多义性
2)情韵义
情韵义是指由诗歌历 史沉淀生成的特定意韵, 是“诗的成语”。
中国古代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则将它们统称为诗歌。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一、什么是诗歌
第6 页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 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鲜明的节奏、 和谐的音韵,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 式的美。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第7 页
《诗经》反映的时代是自周初至春秋中 叶,共500多年,其多数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 感,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涉及 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第 24 页
第二节 什么是文学欣赏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一)先秦时期
第 25 页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产生了具有
楚文化独特光彩的新体诗——楚辞。这是一
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 民间乐诗,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
指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 社会生活的诗,通常没有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 挽歌、牧歌和讽刺诗等。
第一节 什么是文学
二、诗歌的分类→(二)现代诗歌的分类
第 10 页
✓ 格律诗
✓ 散文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的诗。它要求篇有定
《文学欣赏导引》
《文学欣赏导引》1.文学作品的阅读概说:文学文本与文学的鉴赏第一,文学文本解读把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融汇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
第二,文学文本解读的一般过程一般性阅读: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
主要是初步把握组成文本的字、词、句、段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领会文本在特殊的词、句组合中包含的基本意思,乃至文本的基本主旨。
由于读者在进入具体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过程之前,对这一个文本大体总是陌生的,读者的积极参与总要在对于文本逐渐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出现。
因此,一般性阅读大体上也是一个相对被动的“非生产性”的阅读过程。
细读:在一般性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运用等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的过程。
文学文本中的语词运用,并不像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那样,仅仅通过它们的辞典义来完成一种指称的或认知的功能,更多的是要传达一份情味,显示一种旨趣。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之处,作家们常常要打破语言的常规,在特殊的语境中赋予语词新的意义。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经过细致的玩索,才能透过字面发现它们的情味、妙处。
批评性阅读:将文学文本与作者、与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的过程。
文学文本的解读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个人化的反应,我们还要能够对文本的美学趣味、社会意义、审美价值等作出分析和判断。
批评性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所作的审美判断总是带有个体体验性质,总会受到个体艺术趣味的影响,但是,批评性阅读毕竟是一种认识活动,读者不能完全从自己的个人反应出发去对文本作判断,而应该尽可能地站在一定的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文本。
《文学欣赏引论》课件
• 文学欣赏的基本概念 •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 • 文学作品的分类与流派 • 文学欣赏的方法与技巧 • 文学欣赏的实践与应用 • 文学欣赏的未来发展
01
文学欣赏的基本概念
文学欣赏的定义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读者在 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感 受、体验和认识,它涉及到对文学作 品的美学特征的发现和评价。
详细描述
理解作品主题是文学欣赏的关键环节。读者需要深入挖掘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意义,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 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品味作品语言
总结词
关注作品中的用词、修辞、句式等语言 特点,感受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VS
详细描述
品味作品语言是文学欣赏的重要方面。通 过对作品中的用词、修辞、句式等语言特 点进行细致的品味和分析,可以深入感受 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进一步领略作者 的创作魅力和表达技巧。
比较与拓展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可以更深入地 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发展脉络。
总结词
拓展阅读是扩大知识面和视野的重要途径,通过 拓展阅读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 文学作品。
详细描述
在比较时,可以从主题、人物、语言和结构等方 面入手,分析不同作品的异同点。同时,要注意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把握 文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文学欣赏具有反思性
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读者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问题,从而提升 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文学欣赏的意义
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文学欣赏,读者能够更好地发现 和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从而提 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文学欣赏导引
1.3.释义与辨味
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辨味”也即要能 “会心”“会意”:
把文字(词、句)转化为我们的内心感觉, 在一种有距离的透视中去遇会作者的“心”、“意”。
1.3.释义与辨味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之二) 眼穿当落日,心死着寒灰(杜甫《喜答行在所三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人是无港的船,时光是无岸的河,人漂泊着从上面走过
杜牧:九月九日齐山登高
1.1.文学文本与文学的鉴赏
文学欣赏的两个阶段:
文学欣赏的第一个阶段:由通晓文字(词、句), 比如细心领会组成文本的字、词、句、段之间的 关系和相互作用,细致体味文本在特殊的词、句 组合中包含的特殊意蕴,在语词符号的提示之下, 发挥联系与想象,感知文学形象的阶段。 文学欣赏的第二个阶段:在感知文学形象的基础 上,反复揣摩玩味,深入领会言下之意、言外之 意,并充分体味作品佳妙之处的阶段。这是文学 欣赏的目标。
18
1.3.释义与辨味
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 我也许会忍受黑暗; 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 寞 照耀得更加荒凉。
——狄金森《无题》
1.3.释义与辨味
文本的释义是一个需要综合运用我们已有的包括语 文本的释义 言、文学、文史等等在内的各种知识储备的过程。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9/24/2010
20
1.3.释义与辨味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北朝乐府民歌有《折杨柳歌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 人归不归。(隋末无名氏《送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 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 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文学欣赏》教学课件00绪论
一、 文学与文学欣赏
就是说,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根据自身对文学作品 的要求提出对文学作品的看法,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 象的美丑做出评判,融入了主观的认识、主观的感情色 彩。当然,人们欣赏文学作品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 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和审美活动 起到很大的影响。
一、 文学与文学欣赏
贰
文学欣赏的规律
二、 文学欣赏的规律
文学作品的欣赏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了解文学欣赏的前提、原则和过程, 有助于欣赏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 觉地按照规律办事,达到欣赏的效 果和目的,提高欣赏的水平和能力。
二、 文学欣赏的规律
(一) 文学欣赏的前提 文学欣赏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才能顺利进行。 欣赏者作为文学欣赏的主体,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储备,要能 够看懂作品的有关内容,能理清人物关系,能感受、理解文 学作品思想内涵和艺术表达美的修养与能力。文学作品作为 文学欣赏的客体,应具备丰富的内涵,有艺术和审美价值, 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主体和客体之间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契合度:一方面,文学作品自身有强大艺术感染力;另一方 面,读者能对文学作品加以审美欣赏,形成一种同构关系。 作品呈现生命价值观,读者对作品的欣赏品味则是对文学生 命活力的释放。
一、 文学与文学欣赏
(一) 文学 广义的文学,指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 献,包括纯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 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是一种文化型的文 学观念。如我国在魏晋时期以前,西方在 18世纪以前都是这一观念。
图文 汉字的故事
一、 文学与文学欣赏
狭义的文学,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 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 小说、散文等。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 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创作者 的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 社会生活。这是一种审美型的文学观念。
文学欣赏导引课件第二部分诗、文的阅读与欣赏
6/3/2020
课件
8
2.1.诗语与诗味
§ 由外形式的熔铸唤起独特的审美感觉。
由于诗的外形式具有的人工化特征,形式具 有的能够将读者与实际生活情景离间开来的功 能,使诗能够有效地唤起读者的形式感(形成 诗的韵律和节奏),将读者从日常生活的感觉 状态引入文学欣赏的审美状态,使读者顺利地 进入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
6/3/2020
课件
13
2.1.诗语与诗味
§ 语言的佯谬,即乖谬悖理,不合常情。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只是你倾倒的小酒壶
阴山动
黄河西来,大江东去
龙门开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有一条黄河,你已够热闹的了
惊涛与豪笑
大江,就让给苏家那兄弟吧
万里涛涛入海
天下二分
那轰动匡庐的大瀑布 都归了蜀人
视觉上:分行排列,错落有致,句式整齐; 听觉上: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
合于音律。
6/3/2020
课件
3
2.1.诗语与诗味
§ 最大限度地突出了语言文本的形式美。
诗通过各种语言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语言在句 式上的整齐的美、在声调上的抑扬的美、在韵律 上的回环的美等,都发挥到了极致。这使诗能以 它的美视、美听来唤起读者的美感。
调质:指语音的长短、疾徐、高低、轻重等。 《元和韵谱》: 平声者哀而安, 上声者厉而举, 去声者清而远, 入声者直而促。
6/3/2020
课件
22
2.2.声音与意味
“委婉”与“直率”、“清越”与“铿锵”、“柔弱” 与“刚强”、“局促”与“豪放”、“沉落”与 “飞扬”、“和蔼”与“暴躁”、“徐缓”和“迅 疾”,不只在意义上对立相反,而且从调质上来说, 也有明显的反差。由于与人的情感、情绪的运动节 奏和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层面的声音、节奏 的选择、组合等音律技巧的运用,也就能够通过 “调质” 形成一种特殊意味的“暗示”,并唤起某 种相应的情绪体验。通过选择富于暗示性或象征性 的调质,往往能营造出独特的情绪氛围,引导读者 去体味文本特殊的情调韵致。
《赏析指导 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步骤一) 。
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
一色,寓问于答,简炼 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 中(步骤二)。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 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步骤三)。
横江词(其一) 李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横江词(其一) 李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雄浑壮阔(雄健、境界辽阔)
骨力雄健,气势浩瀚,境界辽阔。雄浑辽阔是盛唐诗 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朝气蓬勃的活力和欣欣向荣 的景象,其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作,大多具有
此特征。
王昌龄《出塞》:“青海长云暗雪上,孤城遥望玉门 关。”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 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沉郁顿挫
清新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 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 之情。大部分山水田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 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步骤
一)。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
高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指导》 PPT课件
四、古诗文诵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四)诵读积淀,熟读成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欧阳修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
余老师在执教《迢迢牵牛星》 郑桂华老师在执教《爱莲说》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三、古诗词诵读的教学意义
(五)学会做人,见诸行动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
晨起缝破衣 郑板桥 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 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 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 不衣逆母怀,衣之情内伤。
四、古诗文诵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诵读赏析,细节品味
2.让学生自己悟出“重读点”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古诗文诵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诵读赏析,细节品味
4.可配合表情动作来体会感情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四、古诗文诵读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诵读赏析,细节品味
5.诗词结尾句可酌情适当放缓语速, 拖长音节
延留:指对古诗词的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
(二)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表演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古诗文的意境之美。
文学欣赏实用PPT学习教案
读者在欣赏文第学7页/共作14页 品时应遵循以 下要求。
8
一、以审美为主导,综合分析价 值
文学作品鉴赏活动除实现审美价值 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价值成分、诸 如认识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理教 育价值和政治价值等。
文学欣赏是伴随感情活动的形象思维活动,文学欣赏中的认识活 动主要是一种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评论,但是,对文学作品的形 象及其所包含的意蕴,只有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全面的、深刻的感受。
文学欣赏是感性和理性或感受、体验、理解和鉴别的有机统一。
第6页/共14页7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读者又会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 和生活经验,来理解或解释作品中的形象, 有时甚至会以自己的经验来丰富与补充作 品里形象的内涵。第2页/共14页
文学欣赏既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又是 3
一、文学欣赏是一种包含感情的审美享受活动
文学作品总是以情感人,使读者或愉悦, 或激昂,或悲哀,或愤怒。
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被作品中生动鲜 明的艺术形象所吸引,所感染,引起情感 上的反应,从而认识到它所反映的社会生 活面貌,并进而理解它的本质意义。
文学欣赏实用
会计学
1
第一章 文学欣赏概述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基本要求 思考与练习
第1页/共14页
2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基本特征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是文学作品的四 大样式。
在文学欣赏过程中,一方面作品所塑造的 形象,会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特定的、具体 的艺术境界,激发起读者思想感情的波涛;
《文学欣赏导引王先霈王耀辉》教学大纲.doc
第二章诗、文欣赏概说:诗、文的分野及其文体特征这里所说的诗,指我们通常所说的诗歌,而这里所说的文,也仅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与诗、小说、戏剧文学剧本相并列的文艺性散文。
诗和散文的区别当然是显在的。
诗的文体特征诗的文体特征,体现在它的外形式和内形式两个层面上。
在所有文学样式中, 诗首先以其独特的外形式将自己与其他的文学作品样式区别开来。
从视觉上看,诗要求分行排列,句式上或格式严谨,整齐划一,或长短变化,错落有致。
听觉上则要求合辙押韵,节奏分明,抑扬顿挫,合于音律。
诗的特殊的文本形式,最大限度地造就了诗歌语言突出的形式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通过各种语言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语言在句式上的整齐的美、在声调上的抑扬的美、在韵律上的回环的美等,都发挥到了极致。
这使诗不仅能够以其丰富的情味感染人,也能以它的独特的外形式唤起我们的美感。
更重要的是,诗借助自己的外形式造就的突岀的形式感,往往能够有效地将我们从口常实用思维带入诗的审美思维过程。
诗的内形式,则是指与诗的外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
具体说来,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等。
诗要传达的诗情、诗意、诗味,来自于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体验,是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发现。
而这些内容也往往是独特的、微妙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或言不可尽的。
为了完成这种不可传达的传达,诗选择了自己独特的表情形态,借助这些表情形态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
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使内心情感与足以唤起诗人这份情感的外物交互融汇,最终将幽玄飘渺的诗情化为心物交融、情景相生的意象、意境,或者熔铸为具有强烈暗示性、象征性、隐喻性的形象,使诗情得以感性显现。
散文的文体特征:第一,关于散文的“散”散文的“散”,确切说来,是指散文的“自由”。
从可直接感受的层面上看, 主要体现为它的选材无所拘限和它的表现形式没有定规。
从选材上看,大到社会宇宙、H月星辰,小到沙石草木、花鸟虫鱼,山川地理、历史人文,都可以是散文的题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踞龙门
不止不休
他领赤壁
6/22/2020
13
2.1.诗语与诗味
§ 语序的颠倒、语词的错位
明月别枝惊鹊,轻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22/2020
14
2.1.诗语与诗味
§ 语词的活用
诗歌必须通过内形式的熔铸来传达诗情、诗 意、诗味的需要。
6/22/2020
16
2.2.声音与意味
在不同的文学文本类型中,诗无疑是最 讲究语音组合的。对于以四声为调质, 以平仄为主要特征的中国诗歌来说尤为 如此。运用丰富多变、和谐凑泊的声音 形式来表达形象和意味,是中国诗特有 的长处。
6/22/2020
2
2.1.诗语与诗味
§ 最大限度地突出了语言文本的形式美。
诗通过各种语言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语言在句 式上的整齐的美、在声调上的抑扬的美、在韵律 上的回环的美等,都发挥到了极致。这使诗能以 它的美视、美听来唤起读者的美感。
实际上,读者读诗,对于诗歌语言本身的 兴趣甚至会超过对于文本意义的兴趣。由于 汉语单词单字,诗句组合灵活的特点,因而 也更容易唤起读者对语言的兴趣。
6/22/2020
5
2.1.诗语与诗味
时来冷雨秋凉峭,醒梦诗魂绕。月明辞泪 怨愁情,夜寂断魂,归恨客心惊。 枝疏落叶 枯残日,雁唳驰风疾。苦声悲笛暮船征,远岸 露堤,幽树玉蝉鸣。
鸣蝉玉树幽堤露,岸远征船暮,笛悲声苦 疾风驰,唳雁日残,枯叶落疏枝。 惊心客恨 归魂断,寂夜情愁怨,泪辞明月绕魂诗,梦醒 峭凉,秋雨冷来时。
文学欣赏导引课件-第二部分: 诗、文的阅读与欣赏
2.1.诗语与诗味
诗语的外在特征:
从外在特征来讲,诗是一种以最“人工化”的语 言建构起一种能够给读者带来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 觉感受的文本样式。
视觉上:分行排列,错落有致,句式整齐; 听觉上: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
合于音律。
6/22/2020
11
2.1.诗语与诗味
诗语的内在特征:
体现为它对于语言常规的偏离。诗歌语言通 过对一般语言规则的有系统的偏离,形成对日常 语言习惯的有组织的“破坏”,从而造就出一种 高度陌生化的语言——语义的乖谬悖理、语序的 颠倒、语词的错位以及结构上的跳跃和省略等等, 成为诗歌语言的显著特征。而且,应该说,正是 这种“人工化”的对日常语言的“扭曲”,同时 也造就了诗的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6/22/2020
3
2.1.诗语与诗味
时来冷雨秋凉峭, 醒梦诗魂绕月明。 辞泪怨愁情夜寂, 断魂归恨客心惊。 枝疏落叶枯残日, 雁唳驰风疾苦声。 悲笛暮船征远岸, 露堤幽树玉蝉鸣。
——李知其:《退居集》
6/22/2020
4
2.1.诗语与诗味
鸣蝉玉树幽堤露, 岸远征船暮笛悲。 声苦疾风驰唳雁, 日残枯叶落疏枝。 惊心客恨归魂断, 寂夜情愁怨泪辞。 明月绕魂诗梦醒, 峭凉秋雨冷来时。
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
——[台湾]洛夫 :《今日小雪》
潮来潮去,左边的鞋印才下午, 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
——[台湾]洛夫:《雨之外》
6/22/2020
15
2.1.诗语与诗味
造成上述诗歌语言独有特征的原因
诗歌要求高度凝炼,因而必然会出现语言表 达上的跳跃和省略。
音韵和格律的要求而在句法上打破常规,出 现语序的颠倒、语词的错位等等。
——[美]卡明斯:《便条》
6/22/2020
10
2.1.诗语与诗味
诗的外形式具有的这种功能,在民歌 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大红公鸡抖翅膀叫,合作化之后我们上民校。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6/22/2020
6/22/2020
7
2.1.诗语与诗味
§ 由外形式的熔铸唤起独特的审美感觉。
由于诗的外形式具有的人工化特征,形式具 有的能够将读者与实际生活情景离间开来的功 能,使诗能够有效地唤起读者的形式感(形成 诗的韵律和节奏),将读者从日常生活的感觉 状态引入文学欣赏的审美状态,使读者顺利地 进入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
17
2.2.声音与意味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唐]韩愈 《听颖师弹琴》
6/22/2020
12
2.1.诗语与诗味
§ 语言的佯谬,即乖谬悖理,不合常情。
你曾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只是你倾倒的小酒壶
阴山动
黄河西来,大江东去
龙门开
此外五千年都已沉寂
而今反从你的句中来 有一条黄河,你已够热闹的了
惊涛与豪笑
大江,就让给苏家那兄弟吧
万里涛涛入海
天下二分
那轰动匡庐的大瀑布 都归了蜀人
无中生有
简单说来,即使读者将诗当作诗来读。
6/22/2020
8
2.1.诗语与诗味
我吃了你的冰箱里的梅子,它们也许是 你留着早餐吃的。对不起,它们太可口 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6/22/2020
9
2.1.诗语与诗味
我吃了 你的 冰箱里 的梅子 它们 也许是你 留着
早餐吃的 对不起 它们 太可口了—— 那么甜 又那么凉
6/22/2020
6
2.1.诗语与诗味
诗歌语言表达的对称美:
一年将尽夜,万里夜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弯:次北固山)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
汉语诗中的对偶最典型地体现了诗歌语言由其特殊的 语言组合形式造就的对称美。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最 大限度地造就了诗歌的整齐和谐,而且还大大拓展了 诗歌的表现空间。
6/22/2020
18
2.2.声音与意味
每一件文学作品首先是一个声音系列,从这个声 音的系列再生出意义。 (韦莱克、沃伦:《文学理论》)
※我们可以补充说,从这 个“声音系列”中再生出 来的“意义”,正是需要 我们去细心体味的情调韵 致或者说意味。
6/22/202019源自2.2.声音与意味沉默吧,隐匿你的感情, 让你的梦想深深的躲藏, 就让它们在心灵深处, 冉冉升起,有徐徐降落, 默默无言如夜空的星座。 ——观赏它们吧,爱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