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西师大版

秋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西师大版
1.创设情境,把学 生生活中的问题转 化为数学研究的对 象。 2、优化数学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 转变为学生可以体 验的数学事实。
创设学生喜欢、熟 悉的情境“野生动 物园”激发儿童主 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交流, 并且教师参与到个 别组的交流中,引 导学生按不同事物 类型分类数数,并 且进行有序观察。 通过教师参与,渗 透分类观察的方 法。
同桌间互问互答 c. 让学生从 1 数到 5,再倒着数一遍。
学生自由表述。
通过亲自摆一摆, 让学生感知每一个 数都是在前一个数 的基础上添 1 得来 的。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 体感知数与数之间 的横向联系。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 数的表述,加深学 生对数的概念的理 解,让学生体会身 边处处有数学。
2
吗?为什么?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
1
2.谈话:老师拿出 3 个苹果,你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 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 个别组的活动中。
二、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 1~ 5 的顺序。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 示这个数的。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 到实践中去,让学 生通过摆学具进一 步体会数的基本含 义,使学生在丰富 的操作和实践活动 中逐步形成数的概 念,发展数感。
生可以举出 1 和 3 或者 2 和 2 的数字卡片。
6
( 2)师:老师请你们拿着豆豆,同位 互相猜。 ( 3)师:老师再请你们和书上 19 页的 这位小朋友玩猜一猜的游戏, 请你把猜 的结果写在书上。 2. 举数字卡片练习 .
学生共同参与。
3. 连线练习(先连组成 5 的,再连组 成 4 的)
学生共同参与。 抽学生连线
学生集体数数
全班参与。学生根据教师说的数,用手指 表示。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10以内的数;2.学生能够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3.学生能够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以及简单的变形方法。

教学内容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1.让学生看黑板上的数字1~10;2.数出1的个数、2的个数……10的个数;3.引导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并可以简单地说出10以内数的规律;4.让学生练习用不同的方式将10以内的数拼成一个数串。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及其规律,能够灵活地组合并说出数串。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去认识和组合10以内的数。

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过程1.首先让学生接触加法,让他们了解加号的意义,让他们做简单加法练习;2.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的运算法则,让其自己总结加法的性质;3.对于减法的引入,教师让学生听过一段小故事,来引导学生知道减法的概念;4.引导学生观察减法的运算法则,让其自己总结减法的性质;5.通过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6.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练习来巩固和加深自己对于加减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以及运算法则,能够自己总结这两种运算的性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减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1.课前导入,让学生能够透过生活去认识10以内的数;2.演讲教学,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3.带领学生研究和思考,让其总结加减法的性质;4.集体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教师及同龄人的互相评价以及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解学习的重要性,令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总结通过这次数学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10以内的数,学习加减法的概念以及运算法则,并能够在课后巩固练习,利于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

10的加减法-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的加减法-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的加减法-西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能够识别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符号:“+”、“-”,并能正确朗读问题。

•能够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能够运用10以内加减法计算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运算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计算。

三、教学准备黑板、白板、粉笔、书本、教具(计数器、小球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课前问候,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复习“加法”和“减法”等基础知识。

2. 新课讲解(1)呈现例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

(2)标出计算符号“+”、“-”,逐步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3)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练习。

3.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口算和书写练习,变换题目形式,培养灵活运用10以内加减法的能力。

4. 教学拓展将两个加数不一定都是个位数的问题进行讲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堂小结(1)学生进行口算,教师抽查答案,并解释正确的方法。

(2)对本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预告下节课内容。

五、教学评价(1)教师现场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总结,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指导。

六、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例:5 + 3 = 8 6 - 2 = 4实际问题:(1)小明有5个苹果,他买了3个苹果,他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答:小明一共有8个苹果。

(2)小张手里有6个玩具,他送了2个给小李,他现在手里还有几个玩具?答:小张手里还有4个玩具。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0-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概念2. 10以内数的读写3. 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概念、读写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入数学课堂,激发他们对10以内数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2)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读写0-10的数字,并让他们互相检查。

3. 新课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10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

4. 实践环节(15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

5. 总结环节(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要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目。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年级上数学教案中,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的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教学(第1课时)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比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教学(第1课时)
书写在田字格的左边,开口向左。
在课本上的田字格中试一试。
“=”“<”“>”的书写
书写在田字格的左边,开口向右
在课本上的田字格中试一试。
课堂练习
1.游戏。 2比5小。
5比2大。
2.画一画。 (1)画
与 同样多。
2.画一画。 (2)画
与 同样多。
2.画一画。 (3)画
比 多。
2.画一画。 (4)画
西师大版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比较
第1课时
课前导入
数一数,比一比。 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
探究新知
“=”“<”“>” 数一数: ( 3 )只, ( 4 )只, ( 3 )朵。
“=”“<”“>”的认识
( 3 )只,
…… ……
( 4 )只,
……
( 3 )朵。
3=
3 读作:3等于3。
……
( 4 )只,
……

( 3 )朵。
3<

小 小于号

4 读作:3小于4。

“=”“<”“>”的认识
前面 < 后面
的数
的数

小于号
少、小
多、大
“<”“>”的使用方法
大数 > 小数 小数 < 大数
“=”“<”“>”的书写
书写在田字格的左边, 两条线的长度是相等的。
在课本上的田字格中试一试。
“=”“<”“>”的书写
比较
第2课时
课前导入
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多少吗?
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去比较,还可以 拿两种物体一个对应一个地去比较。
探究新知
比大小
可以用数数的方法去比较。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_教案6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_教案6

比较【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正确使用。

2.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思想。

【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儿真美,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

瞧,谁飞来了?你能用哪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

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较多少。

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

怎样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一个对着摆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1.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花和蜜蜂,观察你发现了什麽?老师:蜜蜂的只数3,花儿的朵数也3,3和3 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用3=3表示,中间的符号是等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写。

2.练习:老师摆4个圆,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你能再说一个几等于几的式子吗?比较,多与少。

3.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蜻蜓和蜜蜂,你发现了什麽?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是3,4比3多,我们就说4大于3,写作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符号。

学生练习读,并且书写。

蜜蜂是3,蜻蜓是4,3比4少,就说3小于4,写作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符号。

学生读并且书写。

4.观察讨论4>3,3<4,你发现了什麽?5.小结: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花儿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一样,你会吗?6.练习:(1)摆3个圆,5个三角形,比较大小。

三、巩固练习比较生活中的物体。

四、本课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比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能比较,同学们可以自己练习一下,相互之间再进行交流。

数学西南师大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优秀活动设计

数学西南师大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优秀活动设计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比一比,做一做
课时
1
累计课时
3
三维目标
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以及会判断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多少
重点难点
小组活动探讨初步比较物体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快乐。
关键点
活动过程
备注
媒体
复习旧知识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谁能把这些数数给大家听?
说出生活中多些.少些.同样多的例子。
课堂活动。出示图片。四.布置作业。
五角星.纸袋.各种文具.卡片
板书设计2.比一比 Nhomakorabea高矮长短大小
教学反思
安全
德育
2.比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
每组桌上有两个口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有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起把他们倒出来看一看吧?
你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吗?
比大小。
出示两个球,一大一小,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球的大小。
比多少。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同样多)
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引导学生说出多些.少些)
二.新授课
1.教学高矮。
(1)创设情境。
(在黑板上方贴一个五角星,下方也贴一个五角星)
谁愿意把黑板上的五角星摘下来?
老师为什么能拿到上方的五角星呢?
刚才那位小朋友为什么拿不到上方的五角星呢?
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高矮的问题。
(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请两位个子差不多的小朋友上台,分别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材分析“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安排。

第1单元是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单元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认数与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基础,让学生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并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对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顺序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认识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体验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3.初步体会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4.规范书写数字、符号、算式,培养学生认真看、算、写的良好习惯。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教学建议(1)重视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

本册教科书从学习5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的培养。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5以内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直观判断能力。

(2)联系实际让学生初步体会计算的必要性。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具体直观的事例出发,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

(3)重视直观操作与语言表达的有效结合。

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开展有趣的、直观的数学活动,让他们自主地去感受、发现和交流;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系统。

(4)鼓励学生探索和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与策略。

如学习加法“3+2”时,出现了“接着数4,5”及“3与2合起来是5”两种方法。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掌握10以内的数的数码和大小顺序,能够认识并快速写出10以内的数。

2.能够在10以内逐数数、跨数数和反复数,并能正确说出所数数字和数的个数。

3.学会将10以内数表述为分解式,理解分解式的意义和内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10以内的数的数码和大小顺序的掌握。

2.逐数数、跨数数和反复数的学习。

3.10以内数表述为分解式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拍手、鼓掌等方式,热烈欢迎孩子们来到课堂,营造开心祥和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10分钟)教师拿出一盒糖果,将所有糖果拿出来,问学生:“这里有多少个糖果?”引导学生逐一数数,再问:“数完后,你们能不能继续数出下一个糖果的数量?”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的无限性,认识到数是有顺序的,引出10以内数的概念。

3. 10以内数的认识(20分钟)1.给学生一个大小写有数字 0-9 的数码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排队,看谁排得最快。

2.让学生看数字卡片,分别叫出卡片上数字的名称,将数字按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强化10以内数字的排列顺序。

3.学生通过手指模拟计数,逐一数数到10,并练习从任何一个数字开始数,从任何一个数字结束数。

4.谈论10以内的数是如何排列的,10是个什么样的数字,对其中的顺序记忆的重要性与不同排列方式的差别进行理解和解释。

4. 逐数数、跨数数和反复数(20分钟)1.逐数数: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数到5、6、7、8、9等数。

2.跨数数: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数比如从3开始每隔2个数的数列,即数3、5、7、9。

3.反复数: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数比如从2开始,每个数反复数2次,即数2、2、3、3、4、4、…… 。

5. 分解式及其运用(25分钟)1.教师给出一些小石子,让学生用小石子分成2份、3份、4份等不同数量,并把小石子的数量用数字写下来,从而学习数的分解。

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1课时1~5的认识(1)教材第7~91.能认、读、数、写1~52.经历数、摆、比、画等操作过程,将数与物体个数对应起来,初步3.积极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能与其他同学愉重点:写1~5师: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这句话中有哪几个数字:小红的书包里有1个文具盒,2本书,3本本子,4支铅笔,5师揭示课题:刚才我们说了1、2、3、4、5这几个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5这5个数字朋友。

(板书:1~5(一)教学例1出示例1师启发观察:一群可爱的数字娃娃藏在这幅升国旗图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把你看生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师指导学生全面观察,用带有数字的话说一学生摆出1师小结:1面国旗、1根小棒,它们的数量都是1,我们用数字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两只小鸟、三个同学、四盆花、五棵树”用小棒表示,该怎样摆?用数字几表示?(2~5生从1读到5(二)教学例2师:同学们刚才从图中找出了1~5这些数字娃娃,你们能用圆片表示出这些数吗?请用圆片表示出数字1生摆出1个圆片表示数字1师启发思考:摆圆片表示数字2。

想一想,1是怎么变成2生发现1再添上1就是2,在摆圆片的过程中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师:摆圆片表示数字3、4、5。

(教法同数字2生摆圆片,发现3、4、5师:原来数字娃娃1、2、3、4、5之间还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我们一起来边摆边说:1添上1是2,2添上1是3……4添上1是5。

5去掉1是4,4去掉1是3……2去掉1是1(三)教学例3师启发:在摆圆片的时候,表示数字2是摆了2个圆片,在生活中2还可以表示什么?先看教材第7页例3自学,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学生先独立思考,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数量是2的物品,理解数字2师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是2师:1、3、4、5可以表示什么,同桌的学生相互说一说,比比谁说学生先同桌交流,师组织大组交流,对说得多及与众不同的组给予表师小结:每一个数字都很奇妙,所有个数是1的物品都可以用1表示,所有个数是2的物品都可以用2表示……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表示这(四)教学例4师:你能用手来比数字1~5吗?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1. 教材与课标要求教材本课教材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课标要求本课涵盖以下数学初步概念和技能:•数的认识与比较•数量关系的认识•算法的初步认识•数学语言的初步认识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读写1-10以内的数字•理解1-10以内整数的大小关系•认识10的数字规律•掌握数的排列方式能力目标•锻炼观察、记忆、比较、分类等基本思维能力•培养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阅读及书写能力情感目标•体验数与数之间的奇妙关系•形成初步学习思想和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合作和交流意识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0以内的数•通过数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掌握数的排列方式,理解10的数字规律4.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数的大小关系和排列方式,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巩固数的认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社会性教学通过合作学习、小组互助学习等社会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5.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1-10的数字牌和实物玩具让学生逐一回忆并读出数字,复习1-10数的名称和写法。

步骤二:数的比较比较5和6的大小,引导学生借助数轴将其进行比较,并比较其他数的大小,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数的大小关系。

步骤三:探究10的数字规律展示10以内的数字牌和棋盘,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找出10的数字规律,并解释10的特殊性质。

步骤四:数的排列方式通过展示少儿童话故事《十个骑士》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尝试理解并模仿故事中10个骑士的排列方式,并掌握其他数的排列方式。

步骤五:巩固练习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尝试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积木中的数字,并根据大小顺序排列。

另外,可以在课堂活动中随机抽取数字让学生读出其名称和书写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认知。

步骤六:课堂总结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答当天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而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培养学生对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力,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0以内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2. 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让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10以内数的概念。

2. 采用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唱数歌、数数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0-10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1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10以内数的概念,学会正确读写0-10的数字。

3. 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技巧。

4. 巩固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解决实际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发现自身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题目。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西师大版我是一名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数的读写、数的比较、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数的组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的比较和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数的读写、数的比较、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数的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数轴图、计数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数一数、写一写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0以内数的读写和比较。

2. 数的读写:讲解数的读写规则,如“1”读作“一”,“2”读作“二”,引导学生跟读和书写。

3. 数的比较:通过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4. 数的加减法运算: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如“1+2=3”,“31=2”,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5. 数的组成:讲解数的组成原理,如“3”可以由“1”和“2”组成,“4”可以由“1”和“3”组成,引导学生进行组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数的读写2. 数的比较3. 数的加减法运算4. 数的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写出10以内的数。

2. 答案:(1)1、2、3、4、5、6、7、8、9、10。

(2)3<4、4>2、2<5。

(3)1+2=3、31=2、42=2。

(4)5可以由1和4组成、6可以由1和5组成、7可以由2和5组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数的读写和比较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同时,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也有待提高,需要加强练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5课时 5以内数的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5课时 5以内数的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5课时5以内数的减法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一、复习1.让学生回忆3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口诀。

2.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口算练习。

二、新课1. 导入教师拿出2个同色的游戏帽子,每个帽子里分别有5个球。

将其中一个帽子里的1个球拿出来,放到桌子上,问学生还有几个球在帽子里。

2. 观察、实验、总结1.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球和帽子里的球,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分别在纸上画出桌子上的球和帽子里的球,并用减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口算,算出帽子里还有几个球。

3. 讲解1.介绍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讲解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4. 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完成一些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练习。

2.分组竞赛,让学生通过口算竞赛来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1.让学生举几个例子,介绍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操作教学法3.竞赛教学法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理解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学生能否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同时结合操作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评估环节中,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口算竞赛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育,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0的加减法(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10的加减法(教案)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10的加减法课程目标:1. 理解和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够运用10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学教材。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10的加减法,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向学生介绍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10的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三、实践与探究(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数学题目,要求学生运用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典型题目,邀请学生上台解答。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

2. 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3.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拓展。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学生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经验。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题,供学生巩固和拓展。

2. 鼓励学生运用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10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加减法概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3课时 比 较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3课时 比 较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3课时比较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比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认识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

3.能够简单地进行加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游戏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感与态度1.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学会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

2.加减法的初始认识。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初步认识大小关系,学会比较大小。

三、教学过程设计活动1:引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2:新知讲解1.引出加数和被加数的概念,导入加法的概念。

2.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知加法的本质,掌握一些小技巧。

活动3:练习与巩固1.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减法练习。

2.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加减法的认识。

3.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巩固对大小关系的认识。

活动4:拓展与应用1.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运用所学知识。

2.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和大小关系认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方法1.经常性的课堂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设计一些小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检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教师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五、教学注意事项1.教师应当多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在教学中,应当多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切忌死板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材分析“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两个单元安排。

第1单元是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2单元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认数与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基础,让学生切实打好这一基础并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对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1、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顺序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认识5以内数的大小,认识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体验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3.初步体会加法与减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4.规范书写数字、符号、算式,培养学生认真看、算、写的良好习惯。

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难点.重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

难点:0的认识。

⏹教学建议(1)重视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

本册教科书从学习5以内数的认识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数感的培养。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5以内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和直观判断能力。

(2)联系实际让学生初步体会计算的必要性。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学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具体直观的事例出发,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加减法计算的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

(3)重视直观操作与语言表达的有效结合。

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开展有趣的、直观的数学活动,让他们自主地去感受、发现和交流;要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系统。

(4)鼓励学生探索和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与策略。

如学习加法“3+2”时,出现了“接着数4,5”及“3与2合起来是5”两种方法。

学习减法“5-2”时,出现了“5,倒着数4,3”,“3+2=5,5-2=3”及“5可以分为2和3”等算法。

教学时,学生选择和使用哪一种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自我选择,让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和判断,并在这样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1~5的认识 10的认识 1比较 15以内数的加法 15以内数的减法 1复习课 1总课时数 61~5的认识 1课时⏹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7~P9,认识1~5这5个数。

.⏹教学提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并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

首先让学生观察例题图,看清画面,感受情境,通过“小朋友在干什么?”“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面国旗?”……进行启发性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重点、难点重点: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难点: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5个小圆片。

学生每人准备5根小棒、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

如.谈话法、主题画导入、奖品激励法、等。

谈话法:教师: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

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学生:根小棒和5个小圆片。

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到5的数。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主题画导入:课件出示第7页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奖品激励法: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大家看!(出示5面小红旗)我的这些礼物,要送给坐得最端正、听课最专心、发言最积极、表达最完整的、书写最漂亮的同学。

大家数一数,老师准备了几面红旗?(学生自由数)也就是有几名同学会得到奖励?……探求新知1.教学活动1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境,最后定格为例1的情境图。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学生:在升国旗。

教师: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中有3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5颗五角星。

教师: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3和5吗?能不能找到别的数?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又有几颗?启发学生更深人、细致地找图中的数,如:学生曱:我明白了。

国旗上有1颗大五角星,周围有4颗小五角星,一共有5颗五角星。

学生乙:有1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个同学在敬礼。

学生丙:5棵小树,旗台左边2棵,右边3棵,共5棵。

教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就从图中找出了1,2,3,4,5这5个数,真了不起。

师引导:“你怎样看,数数的时候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呢?”生1:“我们数的时候要注意顺序”.生2:“我们多数一遍”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深入观察”两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从图中找到了1〜5的数,而且通过深入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从中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大家看看身边,你能找到哪些数字?”指名学生回答。

2.教学例2教师:同学们能从图中找出1〜5的数,你们会用小圆片摆一摆,并数出1〜5的数吗?学生:会!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

先抽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教师说一个数学生摆一个数,再由同桌的两个学生一个说数一个摆小圆片,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摆小圆片学生说出相应的数。

也可以让学生用5个小圆片摆一个美丽的图案,最好能在图案中找到1〜5这5个数。

学生曱:我摆的小熊图。

第1排有1个小圆片,第2排有2个小圆片,有3个蓝色的小圆片,第2,排一共有4个小圆片,一共是5个小圆片。

学生乙:我摆的梅花图。

中间有1个小圆片,再用2个小圆片对着中间的小圆片摆,3个小圆片是红色的,四周有4个小圆片,一共是5个小圆片。

最后教师说数,学生摆学具,如教师说3,学生可以摆3个小圆片,可以摆3根小棒,可以伸出3个手指头,也可以拿出3本书。

在整个拼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设计意图】教学中设计了多种摆小圆片的方式,这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摆小圆片的方式,使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不断加深对1〜5的认识。

摆图案既是学生深入认识1〜5的数的重要的环节,也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教学例3教师:通过刚才的拼摆,同学们知道2可以表示什么?.学生:可以表示2个小圆片、2根小棒、2颗糖、2本书、2个学生……教师:可以表示这么多的东西,那么1,3,4,5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略)教师:生活中的1,2,3,4,5又可以表示些什么呢?比如说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哪些用1,2,3,4,5表示的数。

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把自己想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抽几个学生回答。

学生曱:教室里有1块黑板,1个学习园地。

学生乙:张桌子坐2个同学,4张桌子排成1排。

教师:1,2,3,4,5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些什么?学生相互讨论后,教师抽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学生听。

[点评: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既使学生感受到数的普遍适用性,又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4.教学例4教师: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5个数。

教师边教读儿歌:“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弯弯衣帽钩。

”边在“田”字格里示范写1,2,3,4,5,写完一个引导学生书写一遍,并讲明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同学们会写这5个数了吗?学生:会写了。

教师:请大家翻开书,看一看例4,谁来说一说题中要求我们怎样做?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我们先用手比一比,再画一画小圆,然后读一读这个数,最后写出这个数。

教师:同学们会做吗?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抽一个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示范写数“1”。

教师:同学们会写吗?学生:会。

教师:好。

大家先给自己的小手和小嘴分一分工,然后再按书上的要求写一写。

学生书写时,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眼睛和书保持一个半个手臂以上,坐姿要端正)写完后,抽几个同学的课本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然后请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个同学写得最好,请写得好的学生介绍经验。

教师: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添上1是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演示来说明这几句话的意思吗?学生演示。

(略)教师:你从中发现什么?.指导学生说出:我发现我们学的这几个数一个比一个多1。

【设计意图】写数也是这节课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中可以体现教师的示范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题目的意思,通过用手指演示一下书中重要的几句话,引导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巩固新知填数游戏师在黑板上摆一卡片,找学生来摆卡片上的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字。

然后教师举一个卡片,让学生拿卡片按照顺序站在教师身边。

5.教学例5教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会儿就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现在再看老师手上的小棒。

出示小棒。

教师:数一数有多少根小棒?学生:1,2,3,4,5,一共5根。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你们手上的小棒,看是不是也是5根啊?学生:是。

教师:很好,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把这5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棒分一分,能有几种分法?学生独立分小棒。

教师:把你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指名学生介绍一下分小棒的方法,并展示。

教师:小朋友们的分法可真多,现在大家能结合刚才分小棒的过程把书上的表补充完整吗?学生:能。

学生完成后抽一名学生的表来展示。

教师:大家从这个表中可以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5根小棒可以分成2根与3根,1根与4根,3根与2根,4根与1根。

教师:根据刚才分小棒以及填表我们知道了5是可以分成1与4,与3,与2,与1,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达标反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并分组讨论。

.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第2题做游戏。

答案:第二题:一支笔,一本书,一元钱,一个硬币,一辆车,一块黑板,一个故事……◆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同学的学习过程在脑海里重放,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帮助学习注意到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