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
材料物理性能实验六四探针法测半导体电阻率
![材料物理性能实验六四探针法测半导体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30c344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6.png)
材料物理性能实验六四探针法测半导体电阻率引言:材料的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半导体材料中,由于带电载流子的特殊特性,其电阻率与探测方法有一定的关联。
因此,对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测试与分析是十分关键的。
实验目的:通过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样品的电阻率,分析半导体电阻率的特点。
实验器材与材料:1.半导体样品2.四探针测试仪3.电源4.万用表5.连接线实验步骤:1.将四探针测试仪的四个探针插入半导体样品的表面,探针之间应呈正方形或矩形排列,并保持一定的间距。
2.打开四探针测试仪,选择合适的电流和电压范围,并进行零点校准。
3.调节电源,使电流通过半导体样品。
4.采集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5.换一个电流方向,重复步骤46.将采集到的数据带入电阻率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半导体样品的电阻率。
7.执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数据处理:根据步骤6,将采集到的电压和电流数值带入下面的公式计算半导体样品的电阻率:ρ=(V*a)/(I*l)其中,ρ为电阻率,V为电压,I为电流,a为电流方向上的电流距离,l为垂直电流方向上的电流距离。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半导体样品的电阻率与其物理性质有关。
半导体的电阻率通常较高,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在常温下,半导体的电阻率通常较大,因为带电载流子在晶体内处于散乱运动的状态,导致电阻增大。
当温度升高时,带电载流子的能量增大,散射减少,电阻率减小。
此外,不同类型的半导体(n型或p型)其电阻率也有所不同。
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四探针法测量时,应保持探针与半导体样品的接触良好,防止有氧化层或其他杂质影响测量结果。
2.在调节电流和电压范围时,应注意不要超过半导体样品所能承受的最大值,以免损坏样品。
3.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时,应尽量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结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半导体样品电阻率可用于分析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半导体的电阻率通常较高且温度敏感。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作业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d0d371a0b4e767f5acfce49.png)
第一章无机材料的受力形变1 简述正应力与剪切应力的定义2 各向异性虎克定律的物理意义3 影响弹性模量的因素有哪些?4 试以两相串并联为模型推导复相材料弹性模量的上限与下限值。
5 什么是应力松弛与应变松弛?6 应力松弛时间与应变松弛时间的物理意义是什么?7 产生晶面滑移的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8 什么是滑移系统?并举例说明。
9 比较金属与非金属晶体滑移的难易程度。
10 晶体塑性形变的机理是什么?11 试从晶体的势能曲线分析在外力作用下塑性形变的位错运动理论。
12 影响晶体应变速率的因素有哪些?13 玻璃是无序网络结构,不可能有滑移系统,呈脆性,但在高温时又能变形,为什么?14 影响塑性形变的因素有哪些?并对其进行说明。
15 为什么常温下大多数陶瓷材料不能产生塑性变形、而呈现脆性断裂?16 高温蠕变的机理有哪些?17 影响蠕变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18 粘滞流动的模型有几种?19 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第二章无机材料的脆性断裂与强度1 试比较材料的理论强度、从应力集中观点出发和能量观点出发的微裂纹强度。
2 断裂能包括哪些内容?3 举例说明裂纹的形成?4 位错运动对材料有哪两方面的作用?5 影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6 Griffith关于裂纹扩展的能量判据是什么?7 试比较应力与应力强度因子。
8 有一构件,实际使用应力为1.30GPa,有下列两种钢供选:甲钢:sf =1.95GPa, K1c =45Mpa·m 1\2乙钢:sf =1.56GPa, K1c =75Mpa·m 1\2试根据经典强度理论与断裂强度理论进行选择,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9 结构不连续区域有哪些特点?10 什么是亚临界裂纹扩展?其机理有哪几种?11 介质的作用(应力腐蚀)引起裂纹的扩展、塑性效应引起裂纹的扩展、扩散过程、热激活键撕裂作用引起裂纹扩展。
12 什么是裂纹的快速扩展?13 影响断裂韧性的因素有哪些?14 材料的脆性有哪些特点?通过哪些数据可以判断材料的脆性?15 克服材料脆性和改善其强度的关键是什么?16 克服材料的脆性途径有哪些?17 影响氧化锆相变的因素有哪些?18 氧化锆颗粒粒度大小及分布对增韧材料有哪些影响?19. 比较测定静抗折强度的三点弯曲法和四点弯曲法,哪一种方法更可靠,为什么?20. 有下列一组抗折强度测定结果,计算它的weibull模数,并对该测定数据的精度做出评价。
材料性能测试报告
![材料性能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98b7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a.png)
材料性能测试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详细测试和分析。
通过对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质量和适用性,从而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测试方法物理性能测试密度测试采用测量材料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材料的密度。
通过在已知质量的材料上测量浮力,再利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到密度值。
硬度测试采用万能硬度计对材料进行硬度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通过观察材料某一位置上的塑性变形来判断硬度。
化学性能测试腐蚀性测试针对具体应用场景,选取适当的化学试剂对材料进行浸泡或涂覆,观察材料在一定时间内的腐蚀情况,评估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力学性能测试强度测试采用拉伸试验、压缩试验或弯曲试验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强度测试。
通过施加力并记录变形,分析应力-应变关系,得到材料的强度参数。
韧性测试采用冲击试验、弯曲试验或断裂试验等方法,对材料进行韧性测试。
通过施加冲击力或弯曲力,观察材料破裂的方式和强度衰减情况,评估材料的韧性。
测试结果与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密度测试结果经过密度测试,得到材料A的密度为1.21 g/cm³,材料B的密度为2.05g/cm³。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材料A相较于材料B而言,密度较小。
硬度测试结果通过硬度测试,得到材料A的硬度为90 HB,材料B的硬度为130 HB。
从硬度值可以看出,材料B比材料A更耐磨。
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腐蚀性测试结果在对材料A进行腐蚀性测试后,发现材料A没有发生明显的腐蚀现象。
然而,对材料B进行腐蚀性测试后,发现材料出现了局部腐蚀。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强度测试结果在拉伸试验中,材料A的抗拉强度为200 MPa,材料B的抗拉强度为300 MPa。
通过对比两种材料的抗拉强度,可以得出材料B的强度更高。
韧性测试结果经过冲击试验,得到材料A的韧性为30 J/m²,材料B的韧性为45 J/m²。
从韧性值可以看出,材料B相较于材料A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4376da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1.png)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能是指材料在物理方面的性质和行为,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光学性能等。
这些性能对于材料的使用和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地评估和测试材料的物理性能,科学家和工程师使用了各种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
一、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是衡量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的一种性能。
主要指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延展性等。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测试、压缩测试、剪切测试和弯曲测试等。
1.拉伸测试拉伸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
在拉伸测试中,材料样品被施加拉伸力,通常通过测量载荷和伸长量来计算拉伸应力和应变。
拉伸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产生可观察的塑性变形的应力。
2.压缩测试压缩测试用于测量材料在受压力下的性能。
将材料样品放入压力装置中,施加压力使其受到压缩,通过测量载荷和位移来计算压缩应力和应变。
压缩强度是指材料在压缩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3.剪切测试剪切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抗剪切能力。
将材料样品放入剪切装置中,施加剪切力使其发生剪切变形,通过测量载荷和位移来计算剪切应力和应变。
剪切强度是指材料在剪切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弯曲测试用于评估材料在弯曲载荷下的行为。
将材料样品放入弯曲装置中,施加弯曲力使其发生弯曲变形,通过测量载荷和位移来计算弯曲应力和应变。
弯曲强度是指材料在弯曲过程中承受的最大应力。
二、热学性能热学性能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行为。
主要包括热膨胀性、热导率、比热容等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热膨胀测试、热导率测试和比热容测试等。
1.热膨胀测试热膨胀测试用于测量材料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膨胀或收缩。
在热膨胀测试中,材料样品被加热或冷却,通过测量长度变化来计算热膨胀系数。
2.热导率测试热导率测试用于测量材料传导热的能力。
在热导率测试中,材料样品的一侧被加热,另一侧被保持在恒定温度,测量两侧温度差来计算热导率。
3.比热容测试比热容测试用于测量材料吸热或放热的能力。
材料物理性能 实验一材料弯曲强度测试
![材料物理性能 实验一材料弯曲强度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eeabf47b90d6c85ed3ac677.png)
实验一 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复合材料弯曲强度的意义和测试方法,掌握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聚合物材料弯曲性能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弯曲是试样在弯曲应力作用下的形变行为。
弯曲负载所产生的盈利是压缩应力和拉伸应力的组合,其作用情况见图1所示。
表征弯曲形变行为的指标有弯曲应力、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挠度等。
弯曲强度f σ,也称挠曲强度(单位MPa ),是试样在弯曲负荷下破裂或达到规定挠度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挠度s 是指试样弯曲过程中,试样跨距中心的顶面或底面偏离原始位置的距离(㎜)。
弯曲应变f ε是试样跨度中心外表面上单元长度的微量变化,用无量纲的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挠度和应变的关系为:h L s f 62ε=(L 为试样跨度,h 为试样厚度)。
当试样弯曲形变产生断裂时,材料的极限弯曲强度就是弯曲强度,但是,有些聚合物在发生很大的形变时也不发生破坏或断裂,这样就不能测定其极限弯曲强度,这时,通常是以试样外层纤维的最大应变达到5%时的应力作为弯曲屈服强度。
与拉伸试验相比,弯曲试验有以下优点。
假如有一种用做梁的材料可能在弯曲时破坏,那么对于设计或确定技术特性来说,弯曲试验要比拉伸试验更适用。
制备没有残余应变的弯曲试样是比较容易的,但在拉伸试样中试样的校直就比较困难。
弯曲试验的另一优点是在小应变下,实际的形变测量大的足以精确进行。
弯曲性能测试有以下主要影响因素。
① 试样尺寸和加工。
试样的厚度和宽度都与弯曲强度和挠度有关。
② 加载压头半径和支座表面半径。
如果加载压头半径很小,对试样容易引起较大的剪切力而影响弯曲强度。
支座表面半径会影响试样跨度的准确性。
③ 应变速率。
弯曲强度与应变速率有关,应变速率较低时,其弯曲强度也偏低。
④ 试验跨度。
当跨厚比增大时,各种材料均显示剪切力的降低,可见用增大跨厚比可减少剪切应力,使三点弯曲更接近纯弯曲。
⑤ 温度。
就同一种材料来说,屈服强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脆性强度大。
材料测试方法
![材料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9cdf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5.png)
材料测试方法材料测试方法是指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测试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各项指标,为材料的选用、设计和生产提供依据。
材料测试方法的选择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测试方法。
首先,力学性能测试是材料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材料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对于确定材料的使用范围、设计结构和预测材料的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得到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指标,为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提供依据。
其次,物理性能测试也是材料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等指标的测试。
这些指标对于材料的热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
另外,化学性能测试也是材料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化学性能测试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腐蚀性能、耐热性能等指标的测试。
这些指标对于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耐高温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耐腐蚀、耐高温的产品。
此外,表面性能测试也是材料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表面性能测试包括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硬度、表面清洁度等指标的测试。
这些指标对于材料的表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表面质量良好的产品。
综上所述,材料测试方法是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通过测试可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等各项指标,为材料的选用、设计和生产提供依据。
选择合适的材料测试方法对于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产品结构。
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ba53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4.png)
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材料性能测试是化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对于研发和制造各种化学材料,如金属、塑料、橡胶、高分子材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材料性能测试,可以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等,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力学性能是材料工程中最常见的性能之一,主要包括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指标。
常用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
拉伸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通过对试样施加正向力来测定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
压缩试验用于测定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性,常用于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测试。
弯曲试验则用于测定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2. 热学性能测试方法热学性能测试涉及材料的导热性、热膨胀性等性能指标。
导热性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热学性能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常见的导热性测试方法有热传导仪法和热释电法等。
热膨胀性测试用于测定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和体膨胀系数,常见的测试方法有膨胀仪法和激光干涉法等。
3. 电学性能测试方法电学性能测试是研究材料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电学性质的方法。
电导率测试是电学性能测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于测定材料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常用的电导率测试方法有四探针法、电导率仪器法等。
介电常数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电导率和介电耗散因子,常见的测试方法有介电分析法和介电谐振法等。
4. 光学性能测试方法光学性能测试主要用于研究材料的光学特性,如折射率、透射率、反射率等。
透射率测试是光学性能测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用于测定材料对光的透明程度。
反射率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对光的反射能力,常见的测试方法有透射—反射法和半球积分法等。
折射率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在光场中的折射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折射光栅法和竖直玻璃分杯法等。
总结而言,化学领域中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涵盖了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材料测试报告
![材料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12b5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f.png)
材料测试报告一、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对新开发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以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产品的后续生产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二、测试对象。
本次测试对象为XX材料,该材料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三、测试内容。
1.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密度、强度、硬度等指标的测试;2. 化学性能测试,主要针对耐腐蚀性能进行测试;3. 热学性能测试,包括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指标的测试;4. 其他特殊性能测试,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特殊性能的测试。
四、测试方法。
1. 物理性能测试,采用密度计、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设备进行测试;2. 化学性能测试,采用酸碱溶液进行腐蚀实验,观察材料的耐腐蚀性能;3. 热学性能测试,采用热膨胀仪、导热系数测试仪进行测试;4. 其他特殊性能测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设备进行测试。
五、测试结果。
1. 物理性能测试结果,XX材料的密度为Xg/cm³,拉伸强度为XMPa,硬度为XHBS;2. 化学性能测试结果,XX材料在酸碱溶液中的腐蚀率为X%,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能;3. 热学性能测试结果,XX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为X×10^-6/℃,导热系数为XW/m·K;4. 其他特殊性能测试结果,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测试,得出相应的测试结果。
六、测试结论。
经过测试,XX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物理、化学和热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建议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进一步验证其性能,并不断优化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七、测试建议。
1. 进一步完善测试方法,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加强对XX材料的长期性能测试,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3. 持续跟踪XX材料的研发进展,及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结果的有效性。
八、测试报告附录。
1. 物理性能测试原始数据;2. 化学性能测试原始数据;3. 热学性能测试原始数据;4. 其他特殊性能测试原始数据。
材料检测方案范文
![材料检测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cd6b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8.png)
材料检测方案范文材料检测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可以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下面将提出一种材料检测方案,包括常见的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以及检测流程等内容。
一、材料检测方法1.成分分析法:通过对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含量和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常用的成分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2.物理性能测试法:对材料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磁性能等。
常用的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测试、热膨胀系数测定等。
3.结构分析法:通过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晶粒大小、材料形态等。
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
4.外观检查法:通过对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材料的颜色、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等。
常用的外观检查方法包括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等。
二、材料检测设备1.光谱分析仪:用于分析材料的元素含量和成分,可进行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等。
2.拉伸试验机:用于测试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
3.硬度计:用于测定材料的硬度,常用的硬度计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等。
4.热膨胀系数测定仪:用于测定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膨胀系数。
5.X射线衍射仪:用于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粒大小。
6.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和表面缺陷。
三、材料检测流程1.样品准备:按照检测要求,从生产批次中随机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并进行标识。
2.材料表面检查:对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光洁度、表面缺陷等。
3.材料成分分析:采用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定其含量和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4.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测试设备,对样品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进行测试。
5.材料结构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样品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等进行分析。
材料物理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491688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3.png)
材料物理性能1. 引言材料物理性能是指材料在物理方面的性能特征与表现,包括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能能够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预测材料的行为以及进行工程设计和优化。
2. 力学性能2.1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的能力,一般表示为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剪切模量(Shear modulus)和泊松比(Poisson ratio)。
- 杨氏模量描述了材料在受拉或受压时的弹性性能,可以算作是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比例系数。
- 剪切模量衡量了材料在受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
- 泊松比描述了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在两个垂直于受力方向的平面上的变形比例。
2.2 强度强度是指材料在承受外力作用下能够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强度可以分为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
不同类型的力学性能指标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2.3 脆性和韧性脆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的性质,表现为材料的断裂韧度较低;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性质,表现为材料的断裂韧度较高。
脆性和韧性是相对的,不同材料的脆性和韧性特点不同。
3. 热学性能3.1 热膨胀系数热膨胀系数描述了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对长度、体积或密度的变化率。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可以影响它在温度变化下的热膨胀或收缩行为。
3.2 热导率热导率是指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的是单位时间内单位温度差下,通过单位横截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热导率可以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性能。
3.3 热容量热容量是指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的能力,以及在冷却时释放热量的能力。
热容量可以用于描述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热稳定性和热响应行为。
4. 电学性能4.1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材料导电的能力,表示单位长度内单位面积上的电流。
电导率可以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电性能。
4.2 介电常数介电常数是指材料对电场的响应能力,表示单位电场下单位体积内储存能量的能力。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题汇总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c852260bd64783e09122b75.png)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题1、利用热膨胀曲线确定组织转变临界点通常采取的两种方法是: 、2、列举三种你所知道的热分析方法: 、 、3、磁各向异性一般包括 、 、 等。
4、热电效应包括 效应、 效应、 效应,半导体制冷利用的是 效应。
5、产生非线性光学现象的三个条件是 、 、 。
6、激光材料由 和 组成,前者的主要作用是为后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晶格场。
7、压电功能材料一般利用压电材料的 功能、 功能、 功能、 功能或 功能。
8、拉伸时弹性比功的计算式为 ,从该式看,提高弹性比功的途径有二: 或 ,作为减振或储能元件,应具有 弹性比功。
9、粘着磨损的形貌特征是 ,磨粒磨损的形貌特征是 。
10、材料在恒变形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弹性应力逐渐 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能力称为 。
1、导温系数反映的是温度变化过程中材料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
( )2、只有在高温且材料透明、半透明时,才有必要考虑光子热导的贡献。
( )3、原子磁距不为零的必要条件是存在未排满的电子层。
( )4、量子自由电子理论和能带理论均认为电子随能量的分布服从FD 分布。
( )5、由于晶格热振动的加剧,金属和半导体的电阻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6、直流电位差计法和四点探针法测量电阻率均可以消除接触电阻的影响。
( )7、 由于严格的对应关系,材料的发射光谱等于其吸收光谱。
( )8、 凡是铁电体一定同时具备压电效应和热释电效应。
( )9、 硬度数值的物理意义取决于所采用的硬度实验方法。
( )10、对于高温力学性能,所谓温度高低仅具有相对的意义。
( )1、关于材料热容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热容是一个与温度相关的物理量,因此需要用微分来精确定义。
B 实验证明,高温下化合物的热容可由柯普定律描述。
C 德拜热容模型已经能够精确描述材料热容随温度的变化。
D 材料热容与温度的精确关系一般由实验来确定。
材料物理性能与测试
![材料物理性能与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3495f6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6.png)
为材料选择和优化提供依 据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可以帮助选择合适 的材料,提高产品的性能。
通过测试结果,可以优化材料的组成 和制备工艺,达到更好的性能。
促进材料科学的发展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 实验数据和验证方法。
通过测试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推 动材料科学的进步。
02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的方 法与技术
01
热稳定性和燃烧性能测试
热稳定性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燃烧性能测试可以预测材料的燃烧特性和安全性。
02
光学性能测试
01
透明度和折射率测试
透明度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对光的透过程度。 折射率测试可以测量材料对光的折射能力。
02
光学薄膜和光学器件测试
光学薄膜测试可以评估材料在光学器件中的应用效果。 光学器件测试可以测量材料在光学系统中的性能表现。
02
材料在创新领域的应用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 升级。 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在航空航天、能源领域等 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科学的突破可以带来新的功能和性能, 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的必要性
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材料物理性能测试,可以确保产 品符合设计要求。
可靠性测试可以预测材料在长期使用 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材料物理性能与测试
目录
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 性与应用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的 方法与技术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的 发展趋势
01
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性 与应用
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关键作用
01 材料对产品性能的直接影响
材料的物理性能决定了产品的强度、硬度、 耐磨性等重要指标。 材料的导电性、热传导性等性能直接影响产 品的电子和热管理能力。 材料的透明度、光学性能对于光学器件和显 示屏等领域至关重要。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题A卷
![材料物理性能测试题A卷](https://img.taocdn.com/s3/m/32f42f4604a1b0717fd5ddd4.png)
第一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利用热膨胀曲线确定组织转变临界点通常采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2、列举三种你所知道的热分析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3、磁各向异性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
4、热电效应包括______ 效应、_________ 效应、 ________ 效应,半导体制冷利用的是 ________ 效应。
5、产生非线性光学现象的三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6、激光材料由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组成,前者的主要作用是为后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晶格场。
7、压电功能材料一般利用压电材料的__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__ 功能、____________ 功能或_____________ 功能。
8拉伸时弹性比功的计算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从该式看,提高弹性比功的途径有二: __________ 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 ,作为减振或储能元件,应具有________ 弹性比功。
9、粘着磨损的形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磨粒磨损的形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材料在恒变形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弹性应力逐渐__________ 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材料抵抗应力松弛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___ 。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导温系数反映的是温度变化过程中材料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
()2、只有在高温且材料透明、半透明时,才有必要考虑光子热导的贡献。
第 03-3 讲材料物理性能与测试PPT
![第 03-3 讲材料物理性能与测试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805230580216fc700afd09.png)
抗热冲击损伤性能
裂纹长度及强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1. 提高应力强度σ,减小弹性模 量E; 2. 提高材料的热导率,使R′提 高; 3. 减小材料的膨胀系数α; 4. 减少材料表面热传递系数h; 5. 减小产品的有效厚度。
考虑静力平衡条件,有: σ1 S1 + σ2 S2 = 0 联立上二方程,解得: σ1 = -(α1-α2)ΔT / [1/E1 + S1/(E2 S2)] , σ2 = (α1-α2)ΔT / [1/(E1 S1) + 1/E2]
热应力的计算
薄板的热应力图
热应力的计算
解得:
E x z T 1
构件的热膨胀或收缩受到约束时造成应 力;
相连接的两个构件存在温度差,构件间
相互约束造成热应力;
构件存在温度梯度,其间各部分相互约
束,钢化玻璃;
不同材料的组合和约束造成热应力。
热应力的产生
例如: 端头组合在一起的棒1和棒2,其长度相 同,均为L,截面积为S1、S2,线膨胀系数 分别为α1、α2,且α1 > α2,初始温度为T1, 最终温度为T2。试分析其因热膨胀而导致 的应力情况。
R Tmax 1
f
rm h 0.31
Tmax
f 1 1 E 0.31rm h
f 1 R E
'
第二热应力断裂 抵抗因子J/(cm· s)
抗热冲击断裂性能
rmh/4.18J/(cm· K) s·
不同条件下,材料瘁冷断裂的最大温差
定义:
f 1 R E
为第一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 )。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e6383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61.png)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引言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公认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测试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及其研究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结构分析、热性能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相关的表征技术。
一、物理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是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性能之一,常用的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密度测量、吸水性能测试、熔融指数测试等。
1. 密度测量密度是衡量材料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比重法、浮力法或压缩气体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其中,比重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称量样品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
2. 吸水性能测试吸水性能是衡量材料对水分的吸收能力的指标,可以通过浸泡法、浸水法或密闭测量等方法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材料的耐水性能及吸水后的性能变化。
3. 熔融指数测试熔融指数是衡量高分子材料熔融流动性能的指标,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熔体指数法、熔体流动速率法等。
通过测量熔融材料的流动性能,可以评估材料的加工性能以及与其他材料的相溶性。
二、化学结构分析化学结构分析是研究高分子材料化学特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化学结构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质谱分析等。
1.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材料化学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材料在红外波段的吸收谱图,可以确定材料中的官能团、键的类型以及化学环境等信息。
2. 核磁共振分析核磁共振分析是研究材料分子结构及动力学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测量核磁共振信号,可以获得材料中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对数量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信息。
3.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研究材料分子结构及组成的关键分析方法,通过测量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的相对丰度,可以确定材料中的化学元素、分子量以及它们的相对含量等信息。
三、热性能分析热性能是衡量材料耐热性、热膨胀性等重要性能的指标,常用的热性能分析方法包括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
材料检测方法
![材料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6e6a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d.png)
材料检测方法材料检测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对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获取材料的性能、结构、成分等相关信息的过程。
材料检测方法的选择对于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检测方法。
一、物理性能测试。
物理性能测试是对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硬度、强度、韧性、导热性等指标的测试。
其中,硬度测试是指对材料表面硬度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有洛氏硬度测试、巴氏硬度测试等;强度测试是指对材料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的测试,常用的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韧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能力的测试,常用的方法有冲击试验、弯曲试验等;导热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导热性能的测试,常用的方法有热导率测试、热传导率测试等。
二、化学成分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对材料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包括元素分析、化合物分析等。
其中,元素分析是指对材料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化合物分析是指对材料中各种化合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质谱分析等。
三、显微结构分析。
显微结构分析是通过显微镜等设备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包括金相分析、电子显微镜分析等。
其中,金相分析是指对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电子显微镜分析是指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观察和分析,常用的方法有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
四、热性能测试。
热性能测试是对材料的热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热膨胀性、热传导性、热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
其中,热膨胀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在温度变化下的尺寸变化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有热膨胀仪测试、激光干涉测试等;热传导性测试是指对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有热导率测试、热传导率测试等;热稳定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有热失重分析、热氧化稳定性测试等。
3D打印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
![3D打印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1d0f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8.png)
3D打印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在现代制造业中,3D打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
然而,选择合适的3D打印材料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因此,对不同3D打印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材料力学性能测试1. 强度测试:强度是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通过将3D打印材料制成标准试样,然后在材料测试设备上进行拉伸或压缩测试,以确定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压缩强度等指标。
2. 硬度测试:硬度是材料抵抗划痕和压痕的能力。
通过在3D打印材料表面产生定深定载荷的缺陷,然后测量缺陷的大小或深度,来评估材料的硬度。
3. 韧性测试: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3D打印材料进行韧性测试时,材料试样一般会通过剪应力或冲击负荷进行加载。
通过测量被加载的材料试样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应变,来评估材料的韧性。
二、材料物理性能测试1. 导热性能测试:导热性能是3D打印材料在传热过程中的特性。
通过测试材料的传热系数、导热率和导热导率等参数,来评估材料的导热性能。
2. 导电性能测试:导电性能是3D打印材料能够传导电流的能力。
通过测量材料的电阻率、电导率和电阻等参数,来评估材料的导电性能。
3. 粘附性测试:粘附性是材料在不同表面之间的接合能力。
通过将3D打印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试验,例如粘接试验或剪切试验,来评估材料的粘附性。
三、材料化学性能测试1. 耐候性测试:耐候性是3D打印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能。
通过将材料置于高温、高湿、低温或紫外线等不良环境中,然后通过测量材料性能的变化,来评估材料的耐候性。
2. 化学稳定性测试:化学稳定性是3D打印材料在接触到不同化学物质时的稳定性能。
通过将材料置于不同化学物质浸泡或暴露环境中,然后通过测量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来评估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3. 可降解性测试:可降解性是3D打印材料在特定环境下被降解的能力。
通过将材料置于特定的生物环境中,然后观察材料的降解情况,来评估材料的可降解性。
材料物理性能及其分析测试方法——评《材料物理性能》
![材料物理性能及其分析测试方法——评《材料物理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6dcdc22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b.png)
V o l.53 N o.9 Sep. 2020材料物理性能及其分析测试方法—评《材料物理性能》初秀梅(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上饶334000)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能源和信息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的进步。
除此以外,生活中的海洋探测设备的开发、现代医学中制造人工器官等都需要用到新材料,因而材料学科在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邱成军、王元化、曲伟等编著的《材料物理性能》(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一书,应国家教育部调整最新目录和高等学校材料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编写而成,介绍了固体材料性能和固体材料物理测试方法,阐述了固体材料性能与物理效应之间的关系,为材料物理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的探究和现实运用奠定基础。
总览全书,读者可以发现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知识体系完备,掌握材料物理的基本知识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作为材料学专业基础课的的拓展和延伸,将“材料力学”“材料科学”“材料物理学”相结合,因而本课程涉及范围极广、内容丰富,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的材料专业性人才的需要。
《材料物理 性能》一书针对当前材料物理性能的课程体系仍然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以新时期“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固体材料本身人手,主要包括基本知识介绍、现实运用两方面的内容。
具体而言,本书的六章,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1-5章,这一部分对材料的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质进行了 详细的介绍,让读者充分了解材料的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热稳定等基本热学性能知识,满足不同场合对材料的热 学性能提出的多样特殊需要;把握材料的导电性、界定性、热电性、光电性等多种电学性能,以充分实现材料电学性 能的运用。
第6章为第二部分,在介绍固体材料的电、磁、光、热、弹性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固体材料物理 检测的多种方法,以获取更多的信息,为现实的材料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08ee01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d.png)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验技巧引言:在物理学领域中,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能对于理解和应用材料至关重要。
然而,要准确地测试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需要掌握一系列实验技巧和测试方法。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并分享一些实验技巧。
一、导电性测试导电性是材料最基本的物理性能之一,也是许多应用的基础。
在导电性测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四探针测量法。
该方法使用四个探针分别接触材料的四个不同点,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计算材料的电导率。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需要保证所有接触点的良好接触,并消除电阻的影响。
实验技巧:1. 确保探针的良好接触:在进行四探针测量之前,应先用研磨纸或酒精清洁探针表面,以提高接触的质量;2. 消除电阻的影响:在测试过程中,应避免电流通过材料的边缘,以减小边缘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是评估材料机械性能的重要手段。
其中,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测试、硬度测试和冲击测试。
拉伸测试通过施加引伸力来测量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从而获得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参数。
硬度测试用于确定材料的硬度,可用于比较不同材料的抗压能力。
冲击测试则可以评估材料在突然受力下的抗冲击性能。
实验技巧:1. 准备标准试样:为了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应根据标准规范准备合适大小的试样,并在试样表面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消除表面缺陷;2. 确保测试设备的准确度: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应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3. 注意试样的夹持方法:不同测试方法要求不同的夹持方式,夹持力的大小和平衡也需要控制。
三、光学性能测试光学性能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材料对光的传播和反射能力。
常见的光学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吸光度测量、折射率测量和反射率测量。
吸光度测量是通过比较材料吸收或透射光强度的差异来确定材料对光的吸收能力。
折射率测量可评估材料对光传播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有光干涉法和布朗勃里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性能研究注意问题
现象与本质 同一材料不同性能只是相同的 内部结构,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 的不同行为。 这也说明,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材料
的性能是不同的,即一种材料有多种性能。
材料性能研究注意问题
材料性能的划分只是为了学习和研究的 方便。 要注意材料间的各种性能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反映周期性特征:只需概括空间三个方向上的周期大 小,原胞可以取最小重复单元(物理学原胞),结点只 在顶角上。
反映对称性特征:
晶体都具有自己特殊对称性。
结晶学上所取原胞体积不一定最小,结点不一定只在顶 角上,可以在体心或面心上(晶体学原胞); 原胞边长总是一个周期,并各沿三个晶轴方向; 原胞体积为物理学原胞体积的整数倍数。
如:石器:坚硬,但难成型 陶器:容易成型,但 很不坚硬。 目标是:既要容易成型,又要具有坚硬的特征。 →提高质量,这就是矛盾的统一体。解决改进的 途径,由所要求的性能来决定。
材料性能研究目的
★ 材料性能的研究,既是材料开发的出发点,也
是其重要归属。
★ 材料性能的研究,有助于研究材料的内部结构。
★ 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决定了材料生产工艺 。
陶瓷材料的特点: 塑性差、硬度高、加工性能差。 制备特点: 不是生产大量不同品种与规格的原料材料, 而是直接生产成产品走向市场。 要求更高:
具备材料的知识,还要具备机械设计与机械 加工的知识。要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科学与工程 方面的研究。
陶瓷材料在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脆性大、塑韧性低:要注意低应力下的失效, 注意安全性与可靠性。 成本与应用:仅数千元的铁质柴油机,若用 全陶瓷,其价格要提高2~3个数量级。
有关理论方程式。
要求:
1. 课前预习:包括一些普通物理知识;
2. 要认真作笔记:能力+考核; 3. 自己完成作业,检验学习的效果+考核。 4. 注意复习和阅读相关文献,撰写相关专业 论文。
学习内容
1. 力学性能:应力、应变、脆性断裂、强度等。 2. 热学性能:热容、热膨胀、热传导、热稳
定性等。
3. 光学性能:透光性、反射性、颜色等。
堆积方式:在堆积时把一层的球心对准另一层球隙, 获得最紧密堆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最紧密晶格排列。
AB AB AB排列 (六角密角密排晶格,(如Be、Mg、Zn、Cd), 后一种晶格为立方密排晶格,或面心立方晶格(如 Cu、Ag、Au、Al)
材料性能研究注意问题
研究材料性能,要注意性能的复合与转换。
研究材料性能,要注意性能的发展与改造 。
陶瓷科学与技术是研 究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与 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 与使用效果四者关系的科 学。
使用效能
组成与结构 性能 合成与制备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对象间的关系
陶瓷科学偏重于研究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能及使 用效能各组元本身及其相互关系.。 陶瓷工程则着重于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性的研究成果去研制、 开发关生产新材料、新产品。
1 . 点子 空间点阵学说中所称的点子,代表着结构中相同的位 置,也为结点,也可以代表原子周围相应点的位置。
关于结点的说明:
当晶体是由完全相同的一种原子组成,结点可以是原子本身位置。
当晶体中含有数种原子,这数种原子构成基本结构单元(基元), 结点可以代表基元重心,原因是所有基元的重心都是结构中相同 位置,也可以代表基元中任意点子
原子层叠起来,各层球完全对应,形成简单立方晶格;
这种晶格在实际晶体中不存在,但是一些更复杂的晶格
可以在简单立方晶格基础上加以分析。
• •
• •
原子球的正方排列
• •
• •
简单立方晶格典型单元
简单立方晶格的原子球心形成一个三维立方格子结 构,整个晶格可以看作是这样一个典型单元沿着三 个方向重复排列构成的结果。
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
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第 0 章
材料性能的定义
绪论
材料性能是一种用于表征材料在
给定的外界条件下的行为的参量
从定义可以看出:
★ 有多少行为,就对应地有多少性能。
★ 外界条件不同,相同的材料也会有不同
的性能。
★ 性能必须量化,多数的性能都有量纲。
材料性能的划分
③
复 杂 性 能
此图片说明人类使用的材料,决定了人类的 文明程序,实质上,这里谈的主要是材料的性能。
材料性能研究的重要性
2.材料性能决定了材料用途
如:绝缘基板材料,首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便能 够承载起安装在其上的集成电路元件及布在其上的电 路线,要有均匀而平滑的表面,以便进行穿孔、开槽 等精密加工,从而能够构成细微而精密的图形,应有 优良的绝缘性能(尤其是在高频下),要有充分的导热性, 以迅速散发电路上因电流产生的热,硅与基片的热膨 胀系数之差应较小,从而保证基片与电路间良好的匹
1 . 氯化钠结构
表示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简单立方晶格单元沿着三个方向重复排列构成的图形
2. 体心立方晶格 • • • • • • • • •
体心立方晶格的典型单元 体心立方晶格的堆积方式
排列规则:层与层堆积方式是上面一层原子球心对 准下面一层球隙,下层球心的排列位置用A标记, 上面一层球心的排列位置用B标记,体心立方晶格 中正方排列原子层之间的堆积方式可以表示为 : AB AB AB AB…
配性,电路与基片就不会剥离
3.
材料性能的研究,有助于研究材料的内部结构
如:根据nλ=2dsinθ,利用晶体对X-ray的衍射图象,
就可以推知晶体中面网间距 d ,进而就可以分 析晶体的结构。结构决定了性能,而性能则是
内部结构某些方面的体现。
4.
对陶瓷材料性能的要求,决定了陶瓷材料生 产的工艺过程。
4. 电学性能:导电性和介电性。
5. 磁学性能:磁性理论和铁氧体的磁性与结构。
课程安排
该课共32个学时 上课15次课 复习1次
1.1 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
固体的结构分为: 非晶体结构
1.1.1 空间点阵 1.1.2 1.1.3 密勒指数 倒格子
多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原子规则排列,主要体现是原子排列具有周期 性,或者称长程有序。有此排列结构的材料为晶体。 晶体中原子、分子规则排列的结果使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 外形,X射线衍射已证实这一结论。
原胞概念的引出:
由于晶格周期性,可取一个以结点为顶点,边长等于 该方向上的周期的平行六面体作为重复单元,来概括 晶格的特征。 即每个方向不能是一个结点(或原子)本身,而是一 个结点(或原子)加上周期长度为a的区域,其中a叫 做基矢 。 这样的重复单元称为原胞。
平行六面体
原胞(重复单元)的选取规则
体心立方晶格的特点:
为了保证同一层中原子球间的距离等于A-A层之间的 距离,正方排列的原子球并不是紧密靠在一起; 由几何关系证明,间隙=0.31r0,r0为原子球的半径。 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金属:Li、Na 、K、 Rb、 Cs、 Fe等,
3.原子球最紧密排列的两种方式
密排面:原子球在该平面内以最紧密方式排列。
•
机械性能 高强材料、超硬材料、耐磨材料、 韧性材料、摩擦材料等 热学性能 耐火材料、绝热材料(保温材料)、 传热材料、防火材料等 化学性能 耐腐蚀材料、防水材料、吸附材料、 离子交换材料、催化剂载体、胶凝材料等 光学性能 电光材料、导光材料、透光材料、 荧光材料、发光材料、感光材料、分光材料等
•
•
非晶体结构:不具有长程有序。有此排列结构的材料为非
晶体。 了解固体结构的意义: 固体中原子排列形式是研究固体 材料宏观性质和各种微观过程的基础。
1.1.1
空 间 点阵
一、布喇菲的空间点阵学说 晶体内部结构概括为是由一些相同点子在空间 有规则作周期性无限分布,这些点子的总体称 为点阵。
(该学说正确地反映了晶体内部结构长程有序特征,后 来被空间群理论充实发展为空间点阵学说,形成近代关 于晶体几何结构的完备理论。)
强度设计与材料的合理使用:抗拉强度差, 但抗压强度却很高。要尽可能地用其长处。
我国陶瓷发展简史--陶器
学习研究方法
经验方法在大量占有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整理为经验方程, 用以表示它们的函数关系。
学习研究方法
理论方法从机理着手,即从反映本质的
基本关系出发,按照性能的有关规律、 建立物理模型,用数学方法求解,得到
结点示例图
2 . 点阵学说概括了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晶体由基元沿空间三个不同方向,各按一定的距离周期 性地平移而构成,基元每一平移距离称为周期。
在一定方向有着一定周期,不同方向上周期一 般不相同。
基元平移结果:点阵中每个结点周围情况都一样。
3 . 晶格的形成
通过点阵中的结点,可以作许多平行的直线族 和平行的晶面族,点阵成为一些网格------晶格。
表示氯
钠离子与氯离子 分别构成面心立 方格子,氯化钠 结构是由这两种 格子相互平移一 定距离套购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