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专题6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22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3讲(2016·安徽示范高中联考)读奥运会举办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1~2题。
1.四城市气候分析,正确的是(C)A.甲地年降水量最大B.乙地气候海洋性最强C.丙地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分布D.丁地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2.关于四城市气候成因判断正确的是(B)A.甲地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B.乙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C.丙地终年受西风的影响D.丁地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可判定甲、乙、丙、丁四城市的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是丁地;甲地的海洋性最强;丙地气候类型南北半球都有分布;丁地全年高温多雨。
第2题,甲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的影响;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丙地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形成与纬度低、热量充足、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暖流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2016·哈尔滨六中四模)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
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B)A.低压系统B.高压系统C.冷锋D.暖锋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C)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③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小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风。
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该气流不能按正常路径流向巴西东南部地区,说明东南部地区气压高,同时根据材料可知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高压控制区降水量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
第1讲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限时训练]一、选择题(2017·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甘肃、云南等中西部地区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较高,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低,B项错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均不到7%,没进入老龄化阶段,C项错误;吉林、黑龙江、辽宁城镇老龄化现象比农村明显,D项错误。
第2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
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故B项正确。
答案:1.A 2.B(2017·深圳市二模)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4.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解析: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人口迁出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人口迁入较多的省份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2
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2015年9月3日,在蓝天的映衬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据此,完成第1题。
1.9月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纪念活动开始。
此时,乌鲁木齐(约87°E)当地居民收看直播的时间是(C)A.6时B.8时C.10时D.12时解析: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9月3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李克强宣布纪念活动开始。
此时,乌鲁木齐(约87°E)当地居民收看直播的时间同样是10时,故C项正确。
(2016·河北唐山二模)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下图)。
回答2~3题。
2.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D)A.35度B.40度C.45度D.50度3.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B)A.9时B.11时C.13时D.15时解析: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第2题,在北京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纬度的余角,约为50度。
第3题,仔细读图,图中的日晷的晷针所指的时间为11时附近。
(2016·浙江温州二模)读甲乙两地某段时期内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回答第4题。
4.①日到③日的时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②日两地同时日落B.②日甲乙两地都昼夜平分C.甲地昼夜变化大于乙地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相反解析:图中所示,甲乙两地某段时期内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变化图,甲乙两地的经纬度位置均未知。
2017年高考地理-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练习
2017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人口、城市与交通【易错雷区,步步为赢】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预测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Ⅰ图Ⅱ1.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A.2010~2020年B.2020~2030年C.2030~2040年D.2040~2050年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
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
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读图,完成3~5题。
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3.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A.1950~1960年B.1960~1970年C.2000~2010年D.2040~2050年4.关于上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5.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⑤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据此完成6~7题。
6.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7.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7
第一部分专题十第1讲1.(2016·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读某游客“畅游河南豪华游”第二天的行程单,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天(4月16日)登封洛阳8:30登封火车站集合:乘空调大巴车赴嵩山少林寺(约1小时);9:30参观中国武术发源地、禅宗祖庭[少林寺],观看精彩的少林功夫表演(约2小时);12:00用中餐(自助餐,标准:45元/人);12:30乘空调大巴车赴洛阳市区(约1.5小时);14:00参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约2小时);16:00游览“国家牡丹基因库”——[神州牡丹园],赏“花中之王”之风采,领略千年牡丹文化之神韵(约2小时);18:30逛明清历史文化街区,领略九朝古都风貌,品尝河南地道美食小吃(约1.5小时);20:30入住酒店(标准:四星级)。
(1)该日行程深受游客欢迎,试说明行程中旅游资源的价值。
(2)洛阳牡丹的花期为每年的4月5日~5月5日,这会给当地带来哪些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二是其坐落地点、适游期和市场对它的认知。
再从旅游资源对当地的影响来说,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第(2)题,牡丹的花期为每年的4月5日~5月5日,时间为期一个月,时间短季节性强,游客多,这就给景区接待造成巨大压力;旅游旺季时间短,景区旅游经济收入不稳定;游客太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答案:(1)洛阳牡丹和龙门石窟等具有形象美和色彩美,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国家牡丹基因库”,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佛教文化、石窟艺术和古都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极具吸引力,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花期季节性强,游客多,景区接待压力大,旅游环境压力大;旅游旺季时间短,景区旅游经济收入不稳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2.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8
第一部分专题十第2讲1.(2016·福建龙岩5月质检)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2016年初,江苏某学校迁入新址后,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
专家调查发现新校附近新开挖地块曾经是化工厂旧址,土壤污染严重,污染物成分与学生疾病直接相关。
(1)简析学校附近有污染的地块引发学生疾病的主要途径。
(2)土壤污染比大气污染、水污染危害更大,请说出其理由。
解析:第(1)题,可以从土壤污染的角度分析,污染在土壤中,在开挖地块以后,使得土壤中的污染物释放到大气中,刺激学生皮肤(或被学生吸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造成水体污染,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蚊虫吸收污染物,传播给学生。
第(2)题,土壤污染不易察觉,通过自然界物质循环扩散污染。
答案:(1)开挖地块,使得土壤中的污染物释放到大气中,刺激学生皮肤(或被学生吸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造成水体污染,有害物质为蚊虫吸收(或附着),蚊虫把污染物传播给学生。
(2)土壤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觉,污染物附着在土壤中难以被清除(污染物在土壤中扩散、净化速度比在大气中或在水中慢);土壤中污染物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污染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土壤中的污染物被农作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和动物。
2.(2016·山西阳泉模拟)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垃圾进行简易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据此,结合“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2)指出简易填埋垃圾的主要危害。
并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化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表格,主要从填埋、堆肥、焚烧、回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从表格数据可知,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均是以填埋为主;不同点是中国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比重小,堆肥较多;美国等发达国家回收利用与焚烧处理较多,堆肥较少。
第(2)题,简易填埋是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18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
回答1~2题。
1.H的数值应为(B)A.40 B.60C.125 D.1342.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A)A.A的数值B.B的数值C.I的数值D.G的数值解析:第1题,H的数值应该是大气支出中指向大气的部分。
数值上等于大气的热量收入与热量支出之差。
大气的热量收入为19+23+10+114=166,所以H=166-106=60,故选B。
第2题,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会使大气中的各种数值发生变化,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
(2016·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2016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C)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C.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4.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D)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烟雾飘移方向为东北,说明此时吹西南风。
由于烟雾浓度的范围比较大,新加坡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加上风向的影响,所以产生的原因不是当地人口密集,生产活动排放大量烟尘,A错;根据烟雾飘移的方向,该雾霾应该来自苏门答腊岛,B错;该地吹西南风时,气压带风带往北移动,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正忙着剪羊毛,C对;该地雾霾现象的产生,主要是从西南方向吹过来的,D错。
第(2)题,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马来半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东西侧全年降水丰富,只有北部有一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该海域吹西南风,西侧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吹东北风东侧迎风坡降水多,B错;爪哇岛土壤肥沃主要因为火山灰多,不是有机质多,C 错;马六甲海峡内海水流向,跟气压带和风带有关。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人文地理 3.1 人口、城市与交通(2课时)同步习题
3.1人口、城市与交通(2课时)一、选择题(2017·河北唐山第二次模拟)菁蓉镇距离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曾经是传统产业工人的宿舍园区,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有约100多万平方米的宿舍楼和配套设施闲置。
2015年年初,成都市启动“创业天府”计划,吸引当地创业者前来安营扎寨。
截至目前,该镇聚集了近900个创业项目的万余名创客,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客小镇初具雏形,结合菁蓉镇地理位置图,完成1~3题。
1.菁蓉镇曾经的产业类型为(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 D.原料密集型2.菁蓉镇转变为创客小镇主要依托于( )A.地理位置B.高等院校C.产业基础D.便利交通3.2015年初,成都市“创业天府”计划中,最有利于启动创客创业的举措是( ) A.建立高等院校B.美化当地环境C.建立创新机制D.引进海外人才(2017·广东茂名第二次测试)容积率是住宅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建蔽率是住宅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相关资料。
据此回答4~5题。
4.城市住宅小区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建蔽率管制主要是为了( )A.提升土地利用率 B.提高房地产价格C.增加小区公共空间D.增大居住人口密度5.如果四个小区占地面积相同,底层房屋正午采光效果最差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017·吉林普通高中第三次调研)碧桂园在与新加坡仅一桥之隔的新马经济特区核心,投资超2500亿人民币建设森林城市,面积约1/2澳门大小,采用分层立体城市规划理念,地上架空、有轨交通,连通整个城市,方便出行;地面都是公园,没有车辆穿行,全城布满垂直绿墙、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下图为森林之城的位置图,读图,回答6~7题。
6.碧桂园选择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城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高 B.购买力强C.交通便利 D.地租低7.对于中国一线城市的购房者来说,以下最具吸引力的条件可能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距新加坡近C.垂直绿墙 D.方便出行(2017·宁夏银川第二次模拟)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20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讲(2016·贵州高三适应性考试)下图中甲图示意某天气系统近地面的一条等压线上P、Q两点的风向,乙图示意甲图中P、Q两点连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
据此完成1~2题。
1.该天气系统为(B)A.北半球气旋B.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2.乙图中能正确反映P、Q两点连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是(C)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根据一条等压线上P、Q两点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东南风,可以推断甲天气系统为气旋或低压(气流向中心辐合),再根据气流方向可以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左,从而确定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第2题,甲图中P、Q位于近地面的一条等压线上,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乙图中③符合要求。
下表为我国四个城市某月连续一周的天气预报。
回答3~4题3.此时段(C)A.锋面雨带正在自南向北移动B.寒潮的影响范围遍及四城市C.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冷锋天气过程D.用于预报天气的卫星云图依靠GIS获取4.四城市的天气与相关诗句的描写最吻合的是(B)A.北京周四的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杭州周一的天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广州周三的天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昆明周日的天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解析:第3题,从表格可以看出,此时段锋面雨带正在自北向南移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冷锋天气过程;寒潮只影响到北京市;用于预报天气的卫星云图依靠RS获取,所以C正确。
第4题,北京周四的天气是冷锋过境之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发生在江淮之间,昆明周日为晴天,温度高,荷花早已盛开,所以B正确。
(2016·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我国(D)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6.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下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6第2讲逐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2016·广东惠州模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下图完成1~2题.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A)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C)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第2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就业比重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说明了就业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故C项正确,A 项错误;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故B项错误;远郊区的就业比重上升,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
(2016·衡水一中一模)“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读下图,完成3~5题。
3.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D)A.房价较低B.就业机会较少C.交通便捷D.购物方便4.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轴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
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B)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5.若左图中y轴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
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A)A.L1→L2B.L3→L4C.L5→L6D.L7→L8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所以距离市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收入水平较低的人购不起市中心附近的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如商业活动较少,故选项D符合题意。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16
第一部分专题九第2讲(2016·四川成都二诊)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等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读图回答1~2题。
1.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C)A.林地、耕地、草地B.耕地、林地、草地C.耕地、草地、林地D.草地、耕地、林地2.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D)A.地势平坦开阔B.山地面积广大C.河流少水量小D.气候温暖湿润解析:第1题,欧洲、北美洲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在这三个大洲林地面积比重大,则③代表林地;非洲以热带草原为主,草地面积比重大,故②代表草地;①代表耕地。
第2题,南美洲气候湿热,利于林木生长;同时湿热的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
下图为我国赣南地区简图,该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
读图回答3~4题。
3.赣南地区作为资源型区域,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包括(C)①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②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④改善投资环境,承接西部产业转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下列关于图中18°C等温线从甲地到乙地的缺失部分,绘制合理的是(B)解析:第3题,赣南地区是我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作为资源型区域,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一方面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环境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承接西部产业转移,更会造成环境的恶化,形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故C项正确。
第4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据图可知:该处位于我国,有山地的分布,气温随着山地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根据“高高低低”原理,等温线将向低纬凸出,故B项正确。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19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2016·北京海淀区模拟)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D)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D.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C)A.太阳辐射、大气环流B.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D.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少,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多,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所以D正确。
第2题,大气环流、大洋环流能促进不同纬度之间的热量、能量交换,因此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所以C正确。
(2016·衡水一中一模)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
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B)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丁地所在半球及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A)A.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南半球东南信风带C.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北半球东北信风带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雾霾的形成需要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弱等条件。
乙地近地面上空,气温随高度从-2℃上升到了0℃,这种变化与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降低的规律相反,即出现了典型的逆温现象,此时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上升气流形成,加上该区域为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出现雾霾天气,B项正确。
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南北方向。
由图可知从丁地至甲地,越向南,气温越低,故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排除C、D两项;由材料可知,此时为最冷月,则图中丁地最低月均温小于15℃,大于0℃,可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三种气候类型均与信风带无关,排除B项;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项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6 人口、城市与交通(第1课时)课堂巩固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1课时单项选择题(2017·湖南怀化第四次模拟)2016年11月11日CCTV报道,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全国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在家但是没有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共有9020万人,比2013年锐减5200万人。
从区域分布看,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主要原因可能是( D )A.人口出生率降低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C.城市化水平提高D.城乡差距缩小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C )A.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B.中西部地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C.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D.中西部地区资源综合开发不足3.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人的责任。
要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D ) A.中西部地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B.中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C.提高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D.加大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解析】第1题,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可知,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扶持农民返乡创业,城乡差距缩小,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从而使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锐减。
第2题,我国中西部省份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人口外流数量较多,导致出现较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第3题,留守儿童问题是由经济原因产生的,所以只有通过发展经济才能解决问题。
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大中西部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中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草的政策、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并不能很快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高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会加重留守儿童问题。
(2017·河北衡水中学信息卷二)洛伦兹曲线图中代表曲线越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分布越均衡,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4~6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2016·广东惠州模拟)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人口与就业分布时空变化明显,读下图完成1~2题。
1.上海市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是因为( A)A.制造业的外迁B.市区环境污染C.城郊农业发展D.城市用地不足2.据图推测,1990~2010年,上海市( C)A.中心城区空心化明显B.近郊区失业率上升C.就业呈现分散化趋势D.远郊区老龄化加速解析: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产业往往向郊区迁移;同时,市区地租等成本的上涨,促使制造业向外迁移,远郊人口就业增速快,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第2题,据图可知,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就业比重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远郊区就业比重增加,人口增加,说明了就业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故C项正确,A项错误;近郊区人口增加,就业比重增加,故B项错误;远郊区的就业比重上升,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
(2016·衡水一中一模)“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
读下图,完成3~5题。
3.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D)A.房价较低B.就业机会较少C.交通便捷D.购物方便4.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轴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
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B)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5.若左图中y轴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
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A) A.L1→L2B.L3→L4C.L5→L6D.L7→L8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所以距离市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
收入水平较低的人购不起市中心附近的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如商业活动较少,故选项D符合题意。
第4题,仔细读图,注意不同商品的销售地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⑤⑥等级商品只有乙中心地有销售,③④等级商品在乙丙两地销售;①②等级商品在三地均有销售,根据中心地等级越高,具备低级中心地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可以推知三个中心地等级最高的是乙,故选项B正确。
第5题,由左图可知丙线起点①处地价最高,然后地价降低到区域中的最低值,然后再升高,但第二次的高值点低于起点位置,然后再降低;根据交通等时线数值越小,说明该区域交通通达性越好,那么地价应该越高,由右图可知L5→L6、L7→L8都是地价先升高,故排除选项C、D;L3→L4线最低值与L4处的值相等,不符合丙曲线,那么满足丙线的起伏变化条件的只有L1→L2线,故选项A正确。
(2016·四川成都一诊)下图为某城市1980年、1995年和2010年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单位:千人/平方千米)剖面图。
完成6~7题。
6.1980~2010年,该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域是( C)A.城区B.中心城区和城区C.近郊区D.中心城区和近郊区7.下列城市结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的是( B)C.③D.④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东西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南北方向人口密度变化为中心城区和城区先升后降,近郊区始终呈上升趋势。
所以近郊区人口在1980~2010持续增长。
故选C。
第7题,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东西长45千米,南北长18千米,故排除A、C,再看中心城区的位置,应当更靠西南方位。
故选B。
(2016·浙江台州中学统考)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和周边卫星城示意图,圆圈大小代表城市人口规模大小。
读图回答第8题。
8.早高峰人流量最大的是( A)A.①B.②C.③D.④解析:圆圈大小代表城市人口规模大小,甲处为住宅区,夜晚人口密度大,并且圆圈在几个卫星城中较大,早晨是上班时间,必然会有大量的人口外出上班,因此早高峰人流量最大的是①。
(2016·江苏徐州5月模拟)“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
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B)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10.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D)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海绵城市”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
故选B。
第10题,读图可知,“快排”模式减少了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原自然水文环境;“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故选D。
11.(2016·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图为“德国南部城市分布图”,图中( B)A.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河流B.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C.中等城市间的距离最远D.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解析:据图可知,城市并没有完全沿着河流分布,说明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与河流,A项错误;斯图加特属于大城市,兰茨胡特是中等城市,故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B项正确;大城市之间的距离最远,C项错误;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D项错误。
12.(2016·四川成都高三调研)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规划正式定位该城市群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旨在推动中国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体系略图材料二为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区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下表所示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1)(2)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区位条件。
(3)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地理原因,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建议。
答案:(1)多沿河分布。
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各级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远,功能越多(或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距离越近,功能越少)。
(2)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地处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城市的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社会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长江沿岸经济带,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较多的城市人口;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长江中游地区联接我国东西南北,有发达的内河航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讯网络。
(3)原因:地理位置相邻;自然环境相似,特别是资源禀赋相似。
措施: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间紧密的协作,实现产业合理分工,避免区域内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一体化水平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积极承接沿海和国际先进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13.(2016·安徽合肥第三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地中海北部沿岸城市巴塞罗那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下降,城区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都难以保障,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解决这些难题,巴塞罗那新城进行了全新规划:一个个方块状的街区整齐排列,方块之间是密集的城市道路网。
(1)描述图中道路的走向特点。
(2)分析巴塞罗那道路的走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益处。
巴塞罗那新城严格控制街区的规模(街区长度一般为113米)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不超过22.4米),这种街区的规模和建筑的密度远小于中国大城市的多数普通小区。
(3)有人建议在中国的大城市新城规划中模仿巴塞罗那的“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的城市规划模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判断道路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
第(2)题,道路走向带来的益处主要体现在采光和通风两方面。
第(3)题,赞同的观点主要考虑我国的交通拥堵状况、采光和通风、环境污染等方面。
反对的观点主要考虑我国人口总量及交通距离等。
答案:(1)道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
(与经纬线呈一定的夹角)(2)保证方块状街区四面房屋都有较为充足的光照条件;街道是东北—西南走向利于将西风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赞同。
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使城市内部道路网更为密集,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利于减少高大建筑对光照的阻挡,保障居民有较充足的阳光;防止高大建筑对风的阻挡,有利于城市污染气体的扩散;有利于缓解城市因人口密度过高、人类活动频繁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或不赞同。
中国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建筑密度低会导致城市占用土地面积过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侵占耕地,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城市用地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城市内部交通距离拉大,造成交通不便;街区规模小,密集的路网可能导致街区居民生活受到更多的噪音污染;开放街区可能会带来暂时的治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