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3.1仰望天空》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3.1仰望天空》教案一. 教材分析《3.1仰望天空》是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以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天空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观察天空时,可能只注意到一些表面的现象,对于天空中的规律性东西还不够敏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发现天空中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天空中的奥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发现天空中的各种现象。
2.难点:培养学生对天空现象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发现天空中的各种现象。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3.讲授法:教师讲解天空中的奥秘,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观察天空的道具,如望远镜、画纸等。
3.准备教学PPT,展示天空中的各种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天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天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注意过天空中的哪些现象?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天空的奥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如太阳、月亮、星星、云彩等,同时讲解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天空,用望远镜、画纸等工具记录下自己看到的 sky phenomena。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让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1课《仰望天空》教案
观点,达成共识。
6.了解和意识到太阳和月球是我们生存的天体环境的一部分,太阳和月球与地球朝夕相伴,
对生活在地球的人类有很大影响。
重点
知道太阳和月球相同点和小向点。
难点
理解模拟实验的一般过程以及模拟实验结果对探究问题的解释。
通过模拟实验,来找一找原因。
实验目的:探究月球和太阳大小不同却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
原因。
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大小/、同的两个圆纸片。
实验猜想:可能和有关。
实验设计:找到合适的位置和距离,观察当两个圆纸片看起来
大小差不多时,它们与观察位置的距离。
学生进行
模拟实验。
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圆蛾片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持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研讨: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 和/、同?
1.相同点:都是球体、都仕太阳系、都与地球后管切的关系、 都有引力。
2.不问点:太阳质量巨大、引力大、恒星(发光发热)、地 球围绕太阳运转、表向由大里至『工和氢气组成
月球质量小、引力小、真空、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运转)、 本身不发光发热、表向由岩石构成
行。观看太阳、地球、月亮是怎么转动的?视频资料。
探索:分享我们知道的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1.分享太阳的知识。认识太阳。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它
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公转。
同时太阳还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恒星。太阳
是一个炽热的气态星球,表面温度大约是6000摄氏度。它所 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
们都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同?
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3)在线工具:利用一些在线天文工具,如天文望远镜模拟软件,让学生通过软件体验观测天体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写200字,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仰望天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对天空的好奇和探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天空的奥秘。
(4)项目导向学习法:设计一个观测天体的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亲身体验观测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2. 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本节课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天文学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观测天体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制作简易望远镜、观测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天体的运动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学生在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显得被动,没有充分参与其中。我意识到需要设计更多有趣和互动的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交流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在讨论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仰望天空》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仰望天空》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的《仰望天空》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这一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天空的认知还比较片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天空观,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思考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天空观,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天空观。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描述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和思考。
3.讲授法:教师讲解有关天空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空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准备有关天空的资料,用于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
3.准备记录卡片,用于学生记录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天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天空中的哪些物体和现象?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有关天空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如太阳、月亮、星星、云彩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和现象的特点和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描述。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和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总结。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天气预报、导航等。
小学科学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仰望天空(教学设计)在2022-2023学年的三年级科学下册中,本篇教学设计将围绕“仰望天空”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天空的特点、观察和描绘天空中的云朵等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天空的颜色、云朵的形状和变化等基本特点。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绘天空中的云朵。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描绘的方法,提高其观察天空的能力。
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好奇心,主动发问,并尝试找到答案。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天空的颜色特点,云朵的形状和变化的观察与描绘。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天空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天空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PPT、图片或实物描绘天空和云朵的资料。
2. 教学工具:天气预报或实际观察天空的工具。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课堂上天空的颜色,提问:“天空的颜色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描述天空的颜色特点。
步骤二:呈现云朵的特点1. 通过PPT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云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变化。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不同云朵的形状和变化,并与同伴分享。
步骤三:观察和描绘云朵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中的云朵,用简单的画笔和纸,尝试描绘云朵的形状。
2. 学生完成描绘后,可以相互比较画出的云朵形状,讨论差异和相似之处。
步骤四:提升观察力1. 给学生展示不同时间段的天空图片,并组织学生思考与讨论:“你们觉得不同时间段的天空会有什么变化?”2. 引导学生自己发问并尝试找到答案,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观察和描绘的方法。
步骤五:课堂小结和延伸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归纳。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大自然中的变化,调动好奇心进行科学探究。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1.仰望天空》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1.仰望天空》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3.1.仰望天空》这一课是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天空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思考过天空中的各种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天空,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
2.难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
3.讲授法:教师讲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空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观察天空的工具,如望远镜等。
3.准备小组讨论的模板,方便学生分享观察心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天空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天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如太阳、月亮、星星、云彩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天空,用望远镜等工具进行实地观测,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讨论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加深对天空的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天空中的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天气变化、导航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及其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观察天空的作业,让学生继续关注天空,培养观察习惯。
3.1仰望天空(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4)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宇宙探索的科普书籍,如《宇宙简史》、《暗物质与暗能量》等,拓宽知识面,培养科学素养。
(5)组织学生开展星空观察活动,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行星、星系等天体,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鼓励学生参与太空探索相关的科技创新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等,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太阳系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运行规律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运行规律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运行规律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1 仰望天空(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中的“3.1 仰望天空”。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运行规律。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宇宙的浩瀚和地球在其中的位置,进一步激发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在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运行规律新课呈现结束后,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运行规律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它们的运行规律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紧密相关,旨在加深学生对宇宙和地球在其中的位置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2020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仰望天空》教学设计
三、研讨
科学讨论会。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讨论会,围绕问题“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和“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进行。
二、探索
活动一 科学分享会
1.在聚焦环节,学生将观点填写在维恩图中,并分享自己对太阳和月球的认知。
明确活动要求:其他同学耐心倾听,可将认同的观点书写在自己的活动手册上。教师板书太阳和月球的维恩图,并记录学生提出的关键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在维恩图中已经写下很多自己了解的信息,他们积极地展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教师需组织好“科学分享会”,提醒学生,科学家们在工作时也会像这样分享和交换信息。
(2)另一名同学举着小圆纸片,模拟月球,移动小圆纸片,直到圆纸筒的边缘和小圆纸片的边缘重合,保持位置不变。
(3)第三名同学举着大圆纸片,模拟太阳,移动大圆纸片,直到圆纸筒的边缘和大圆纸片的边缘重合,保持位置不变。
(4)观察三名同学之间的距离。
(5)互换角色,进行体验。
5.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和完善内容。
2.小组讨论,提出猜想,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3.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和证明的方法。
4.通过模拟实验,找出原因。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圆形纸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与学生交流:这三种材料分别模拟什么,如何进行实验,什么样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我们的猜想。
实验步骤:
(1)一名同学用圆纸筒观察,模拟地球上人的观察视角。
【学生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中,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月相变化等方面已有所了解,但在广度和深度上理解得并不充分,而且学生的认知差异比较大,有些学生已经了解得比较深入,有些学生还一知半解,这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关,同时也是宇宙领域各学段的共同学情。当学生仰望天空时,依然充满好奇。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仰望天空》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仰望天空》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1仰望天空》》是一节科学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如太阳、云、星星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3.讲授法:教师讲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解答学生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空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天空,让学生说出他们看到的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2.呈现(10分钟)展示天空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看到的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和现象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表达。
4.巩固(10分钟)教师讲解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解答学生的问题。
学生通过听讲和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有什么作用?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的特点和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观察天空,记录下他们看到的天空中的物体和现象,并思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1《仰望天空》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1《仰望天空》教案一. 教材分析《仰望天空》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天空中的太阳、云、星星等基本天体,知道它们的特点和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天空有一定的认识,但并不全面。
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科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探索未知充满好奇。
在观察天空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也为课堂的展开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并描述天空中的太阳、云、星星等基本天体。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空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并描述天空中的太阳、云、星星等基本天体。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空的能力,以及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欲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描述所看到的现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天空图片、太阳、云、星星等天体的图片。
2.教学道具:太阳、云、星星等天体的模型。
3.分组讨论的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天空,让他们说出自己看到的天空中的现象。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天空中的太阳、云、星星等基本天体。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太阳、云、星星等天体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天体的变化和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天空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三年级科学《仰望天空》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仰望天空》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空的组成,知道天空中有太阳、云、星星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天空的习惯,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3.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天空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天空的组成:太阳、云、星星等。
2. 天空中的现象:日出、日落、云的变幻、星星的闪烁等。
3. 观察天空的方法:用肉眼观察、用望远镜观察等。
4. 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天空的组成,知道天空中有太阳、云、星星等。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天空中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了解天空的组成和现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天空现象。
3. 实验法: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了解星星等天体的特点。
4. 讲授法:讲解天空的组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天空,提问:“你们看到了天空中的哪些物体?”2. 讲解:讲解天空的组成,让学生了解太阳、云、星星等。
3. 观察:让学生用肉眼观察天空,记录下自己看到的物体。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天空现象,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释现象。
5. 实验:用望远镜观察天空,了解星星等天体的特点。
7. 作业:布置观察天空的作业,让学生持续关注天空,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天空之美”摄影比赛,让学生用镜头记录下天空的美丽瞬间。
2. 组织户外观测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天空,了解天气变化。
3. 邀请天文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天空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天空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对天空的认识。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学生是否能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天空现象。
3. 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达成。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1 仰望天空教案
实教学过程设计
(一)聚焦: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
1.猜谜语,激兴趣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猜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一个球,圆溜溜,
东边升起西边落。
夜里人人看不见,
白天有它亮堂堂。
b.老师可以提供三样材料,你们觉得这三者分别模拟的是什么?(纸筒模拟地球上的观察者,大圆片模拟太阳,小圆片模拟月球。)可以怎么来模拟实验,找到太阳月球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原因。(出示纸筒、大小圆片)请小组上来模拟一下。
预设:通过小组的模拟演示引导学生得出两点:纸筒、大小圆片在一条直线上;通过移动大圆片距离来调节。
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享又了解了很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相同和不同之处,现在请看老师带来的视频和图片,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1:图中太阳和月亮都有光?太阳的光和月球的光有什么不同?(太阳自身发光发热,月球反射太阳光,不发光也不产生热)太阳是一颗恒星,会发光发热,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着地球转。(板书恒星卫星)
预设2:这一组照片展示的是太阳和月球的表面,你们发现了什么?(太阳表面能看到黑子,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教师在学生分享交流过程中进行韦恩图的补充,也引导同学们及时把新发现更新在韦恩图里。)
4.模拟实验解疑惑
a.教师引导:我们都知道太阳大,月球小,为什么我们平常抬头看它们,觉得差不多大小呢?说说你们的想法?(出示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比例图)
预设:是因为距离不同,距离越远,看起来就越小。太阳和月球谁离我们近,谁离我们远?对,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距离更近,所以看起来和太阳差不多大。怎么来证明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呢?请小组讨论一下。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新课标)
8.出示实验材料:大圆卡片、小圆卡片、圆形纸简、软尺等。
9.播放实验指导视频,讲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10.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11.总结:太阳距离地球远,看起来比较小,而月球离地球近,看起来比较大。在同一视角观察时会发现,它们的大小差不多。
12.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亮第1课时 仰望天空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
1
学情分析
太阳、地球和月球是我们最常见的天体,基于三年级学生对天体的认知水平,特从学生最熟悉的太阳和月 球表面特 征的对比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关于太阳和月球知识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 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活动二: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异同。
1.用课件展示几组太阳和月球的照片。
2.小组内对比观察,在组内进行讨论。
3.用课件展示维恩图,对维恩图的构造和使川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维恩图进行记录。
4.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完成记录单。
5.小组交流,说一说对太阳和月球异同的发现或者想法。
6.利用维恩图,对收集到的太阳和月球的异同进行汇总整理。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思维
*了解和意识到太阳和月球是我们生存的天体环境的一部分,太阳和月球与地球朝夕相伴,对生活在地球的人类有很大影响。
探究实践
*能通过观察、对比的方式获取天体信息,进一步了解、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尝试用模拟实 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
从图片引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研究对象,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
小学科学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仰望天空——探索无垠宇宙的奥秘引言:《仰望天空》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节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宇宙和星体,培养他们对天空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本教学设计将围绕着小学科学31《仰望天空》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天空中的星体和宇宙的奥秘,培养他们对天空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求知欲。
一、课堂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仰望天空,观察天空中的云层、太阳和月亮,并提出以下问题:1. 你们平时会用什么方式观察天空?2. 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3. 你们了解过宇宙和星体吗?想了解什么?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并激发他们对天空的好奇心。
二、学习天空中的星体(15分钟)1. 展示天空中的星座图片,介绍星座是什么,并引导学生辨认出其中常见的星座。
2.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动画,向学生介绍天空中的星星和行星,包括太阳、月亮、火星等。
同时告诉学生,每个星星都像太阳一样,有自己的名字和特点。
3. 向学生展示不同星体的照片,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从而了解它们的外貌和特点。
三、探索宇宙的奥秘(30分钟)1.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工合作,自主探索宇宙的奥秘。
2.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问题,例如:“为什么太阳会升起和落下?”、“为什么北极星总是在北方?”等等。
3. 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收集相关的资料。
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和解释所找到的信息。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并向全班做简短的报告。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宇宙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利用实验加深理解(40分钟)1. 为了更好地理解天体运动,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小球代表地球,一个小灯泡代表太阳,学生站在地球上,观察小球的表面是如何被灯泡照亮的。
2.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同时让他们明白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造成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原因。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1《仰望天空》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课题仰望天空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 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
2.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但是它们的表面各不相同。
3.太阳和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不同。
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2.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
3.能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1.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与接纳别人的观点,达成共识。
重点 1.通过观察、对比图片的方式收集、加工太阳和月球的信息。
2.利用维恩图整理信息,比较两个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式去探索宇宙空间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由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导入,告诉学生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空就充满神秘的梦想。
仰望天空,白天,耀眼的阳光普照大地,处处一片生机盎然;夜晚,皎洁的月光撒满天空,与皑皑白雪交相辉映。
在天空中,太阳和月球,总是昼夜交替着。
(播放视频)2、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把你知道的记录在下面的维恩图中。
记录要求:①用铅笔书写②工整③留出空间,以后书写看视频:日月交替景象填写维恩图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讲授新课一、科学分享会1、根据填写的维恩图,将你知道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信息与同学们分享。
活动要求:①首先组内分享②其次班级分享③班级分享时,不可重复别人先组内分享,然后班级分享交流分享太阳和月亮的相关信息④实行小组加分制,比比哪组得分最多2、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提炼要点板书维恩图。
3、根据各小组得分情况进行评比。
二、在活动中发现1、仔细观察和比较与太阳和月亮有关的照片,在维恩图中更新知识。
第一组照片:【提示】太阳和月亮,两者可视大小是一样的。
第二组照片:【提示】太阳上有“黑子”,月球上的环形山。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仰望天空》教学设计.docx
《仰望天空》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 1 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指向“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和“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两个主要概念。
本单元共有 8 课,第 1~3 课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
第4~7 课,学生将进一步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进行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个天体之间的关系。
第 8 课, 学生将通过制作主题海报对地球加深了解。
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通过知识分享会、比较图片和模拟实验三种学习形式,收集和了解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特征信息,记录在活动手册的维恩图中。
聚焦问题“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前认知,也揭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探索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知识分享会,学生分享已经知道的关于地球和月球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维恩图中。
这是一个单元前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个活动是通过两组太阳和月球的照片,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三个活动是围绕“太阳实际上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来展开模拟实验。
研讨环节,问题一“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让学生小结本课的收获,问题二“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 ,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中,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月相变化等方面已有所了解,但在广度和深度上理解得并不充分,而且学生的认知差异比较大,有些学生已经了解得比较深入,有些学生还一知半解,这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关,同时也是宇宙领域各学段的共同学情。
当学生仰望天空时,依然充满好奇。
在探索方式方面,学生将利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索三大天体,这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1《仰望天空》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1《仰望天空》教案一. 教材分析《仰望天空》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常见现象,如云、雨、太阳、月亮等,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这些现象进行探究。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天空中的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天空现象的解释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习惯也有所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个别指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常见现象,如云、雨、太阳、月亮等。
2.培养学生观察天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天空现象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天空中的常见现象,并学会观察和描述。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天空现象进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发现天空中的现象。
2.提问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4.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验证对天空现象的解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空现象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相关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3.准备天空现象的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发现天空中的现象。
如云、雨、太阳、月亮等。
2.呈现(5分钟)展示天空现象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云是怎么形成的?雨是从哪里来的?太阳为什么会升起和落下?月亮为什么会变化?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对天空现象进行探究,如观察云的变化、实验验证雨的形成等。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明白天空现象的原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仰望天空》教学设计
《仰望天空》教学设计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枫岭头学校张海泉【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1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指向“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和“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两个主要概念。
本单元共有8课,第1~3课学生将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
第4~7课,学生将进一步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进行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个天体之间的关系。
第8课,学生将通过制作主题海报对地球加深了解。
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通过知识分享会、比较图片和模拟实验三种学习形式,收集和了解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特征信息,记录在活动手册的维恩图中。
聚焦问题“关于太阳和月球,我们都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前认知,也揭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探索部分由三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知识分享会,学生分享已经知道的关于地球和月球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点整理在维恩图中。
这是一个单元前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个活动是通过两组太阳和月球的照片,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第三个活动是围绕“太阳实际上比月球大很多,但为什么它们看起来一样大?”这个问题来展开模拟实验。
研讨环节,问题一“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让学生小结本课的收获,问题二“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根据已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中,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月相变化等方面已有所了解,但在广度和深度上理解得并不充分,而且学生的认知差异比较大,有些学生已经了解得比较深入,有些学生还一知半解,这与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关,同时也是宇宙领域各学段的共同学情。
当学生仰望天空时,依然充满好奇。
在探索方式方面,学生将利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索三大天体,这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1.仰望天空》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 P44 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1仰望天空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3.1仰望天空星球,它不停地地围绕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月球是除地球以外留下人类足迹的第一个天体。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
一起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人类探月史展示梦想的力量》探索二: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1、我们先观察几组有关太阳和月球的照片接下来我们通过短片来了解一下太阳黑子。
播放视频《太阳黑子》。
2、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为什么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呢?过渡:下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一下,课件出示实验目的、材料、步骤等。
过渡:同学们你们完成这个实验了吗?没完成的同学我们通过微课来感受一下。
播放视频《仰望星空》课件出示实验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得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过渡:太阳距离地球究竟有多远呢,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视频《太阳离地球有多远》研讨探究研讨一: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不同?1、相同点:都是球体、都在太阳系、都与地球有密切的关系、都有引力。
1、激发学生对天空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星空。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2、不同点:太阳质量巨大、引力大、恒星(发光发热)、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表面由大量氢和氦气组成。
月球质量小、引力小、真空、地球的卫星(围绕地球运转)、本身不发光发热、表面由岩石构成……研讨二:关于太阳和月球,你还想知道什么?太阳系除了太阳、月球和地球,还有哪些天体……2、乐于陈述自己已有的认知,善于倾听与接纳别人的观点,达成共识。
拓展延伸近大远小生活中利用近大远小的原理可以拍出很多有趣的照片,一起来欣赏。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幻灯呈现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板书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仰望天空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
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
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
(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教师:放学回家后查阅图书或上网搜索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板书设计】
仰望天空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内的知识,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他们缺乏一定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在上新课之前,可以通过布置课前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和这部分知识有所接触,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结果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知程度,为新课学习做一个好的铺垫。
2.在新课的进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交流作业的结果,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仅作为一个引导者。
3.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与太阳和月球有关的图片、动画和影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印象。
4.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如用天文望远镜或普通的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把课上得生动和精彩。
同时由于是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只是停
于表面,对于学生在课上和课后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把握和解答,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缺乏新的方式方法,它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积累。
引导性的问题的设置上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