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

合集下载

中外医学史

中外医学史

第一章人类早期的医药文明1.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人类第一次掌握支配一种自然力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燧人氏“钻木取火”)2.舞蹈最早是一种宣泄情感的方式,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3.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4.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积累起来的。

由于历代重要著作中记载的植物药数量最多,因此后世绝大多数的中药典籍都以“本草”名之。

5.由于最早的针砭工具是石头加工制作的,称做砭石,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砭石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

6.西周的手工业生产因种类多、分工细而有“百工”之称。

夏代“天干”纪日法,商代“干支”纪日法。

周代发明用圭表测日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

7.殷商时期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甲骨卜辞。

8.“疾年”指多疾之年,“雨疾”“降疾”表示和降雨一样,一次就有许多人染病。

9.春秋时期秦国明医医和最早提出六气病因学说。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第二章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秦汉、三国)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论述经络学说的文献。

普遍认为这两部灸经是《灵枢·经脉》的祖本。

《五十二病方》全书1.5万字,目录列有52种病名并有“凡五十二”字样而由整理者命名。

2.《导引图》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3.《阴阳脉死候》主要论述了由表知里诊断致死性疾病的方法,是最早的诊断专书。

4.《黄帝内经》最早著于《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医经七家,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经。

《内经》非一人一时之手。

5.五行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说明各脏腑之间的功能要协调平衡,将五行学说引入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来认识和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体脏腑及各器官相互联系的整体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理解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掌握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的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农学:了解农学家贾思勰和他的著作《齐民要术》。

天文历法:掌握祖冲之和他的《缀数》。

医学:了解扁鹊及其医术。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书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了解其被誉为“书圣”的原因。

绘画:了解顾恺之的绘画艺术,分析其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文学:学习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群体的创作风格,了解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 难点:深刻理解这一时期科学和艺术成就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五、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

2. 提问:你们认为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二、科学成就(15分钟)1. 讲解贾思勰和他的著作《齐民要术》。

2. 介绍祖冲之和他的《缀数》。

3. 讲解扁鹊及其医术。

三、文化艺术成就(15分钟)1. 讲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

2. 介绍顾恺之的绘画艺术。

3. 学习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文学群体的创作风格。

四、课堂讨论(5分钟)1. 提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的了解程度。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2. 分析这一时期科学与艺术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1.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成就农业技术的发展:如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等。

医学进步:如中医理论的发展、药物学的繁荣等。

天文历法:如历法的改进、星象观测等。

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艺术特色绘画:如山水画的兴起、人物画的写实等。

书法:如楷书的形成、行书的流行等。

雕塑:如佛像雕塑的传入与本土化、石刻艺术的发展等。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科学和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科学和艺术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科学成就1. 导入: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发展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农业技术的发展、医学进步和天文历法的成就。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二、艺术特色1. 导入: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绘画、书法和雕塑的艺术特色。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农业技术的发展1. 导入: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农业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贡献。

四、医学进步1. 导入: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的进步。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医学成就对后世的启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医学进步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五、天文历法1. 导入:讲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天文历法的成就。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天文历法对后世的启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天文历法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六、绘画艺术的发展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艺术特色,重点介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汇总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汇总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常考选择题汇总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①半坡遗址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遗址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是(C)A.发现于黄河流域B.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C.会制作工具D.都懂得人工取火3.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

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C)A.河姆渡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4.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D)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北京周口店遗址被列为全国100 项重点大遗址保护计划,是因为此地(B)A.可以展示北京古老的民俗风情 B .为研究人类的演进提供了实证C.在这里发现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D.地处郊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6.如图是我国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图中,序号④所在位置是(D)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元谋人7.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A)A.生产工具的改进B.种植技术的发展C.建筑技术的进步D.饲养水平的提高8.浙江余姚一处远古居民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在此处遗址,你不会看到(B)A.天然漆B.红底黑色纹饰彩陶C.象牙雕刻D.木结构水井9.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如图所示,居住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分别是(D)A.元谋人和半坡人B.元谋人和北京人C.河姆渡人和北京人D.河姆渡人和半坡人10.原始农业出现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①农作物的出现②饲养家畜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出现。

2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2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2、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一、原始社会时期(远古—前21世纪)原始时代→氏族社会→氏族社会后期此时期的特点:药食同源,以动物为师。

【简述中药的起源】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有时人们食用或接触某些动植物,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甚至造成死亡,从而使人们懂得在觅食时要有所辨别和选择。

同时,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上述经验又给人以启示,引起人们注意这些自然物对人体的效应,并用于疾病的防治。

古人通过无数次有意识的试验、观察,逐步形成(积累)了最初的药物学知识。

由此可知,中药的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结果。

我国古籍中所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对人们认识药物的生动写照。

二、夏商周时期(前21世纪—前221年)此时期的特点:酒(醫)剂和陶瓷器皿的发明和应用。

相传,商代伊尹创制了汤液,汤液的出现,不但服用方便、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的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记载着药物的著作,但却都并非药物专著。

如:医药典籍: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2)、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的药物数为247种,载有药物的用法和禁忌等。

人文典籍:《楚辞》、《诗经》、《山海经》(载药120余种)三、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此时期的特点:1、西域、边远地区、南海等地的药物大量进入内地;2、本草、医经、方术成为鼎足之势;3、炼丹术兴起。

西汉初年已经出现药物专书,如淳于意的《药论》等,但均已失传。

代表著作:《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成书年代】东汉末年【著者】假托神农,若干医家集体创作。

【内容介绍及主要贡献】1、载药365种。

2、按药物的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3、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本草)专著。

4、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积累了丰富的药学知识和经验。

5、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清单--高一上学期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清单】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一、三国鼎立及形势变迁 国号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灭亡 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

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魏 220年 曹操之子曹洛阳 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蜀(蜀汉) 221年 刘备 成都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灭蜀吴 229年 孙权建业 280年西晋灭吴二、西晋的短期统一(266316年)(1)建立与统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司马炎即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

(2)少数民族内迁与西晋灭亡: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鲜卑。

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自此, 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治分立时期。

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三、东晋(317420年)与南朝(420589年)(1)东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士族制度: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他们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2)南朝: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

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吴和东晋,又统称为六朝。

(3)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原因条件:①北方人的南迁,带来了劳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和劳动力资源。

②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发展表现:①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历史选择题中考专练

历史选择题中考专练

历史选择题中考专练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B. 商朝因为水患而迁都多次C.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关于秦朝的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B. 秦朝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修建了长城,用于抵御匈奴D. 秦朝因为暴政而迅速灭亡3. 下列关于汉朝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 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B. 汉武帝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C. 汉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D. 所有选项都正确4. 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 曹操建立了魏国,孙权建立了吴国,刘备建立了蜀国B. 晋朝实行的是世袭制度C.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D. 所有选项都正确5.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 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B. 唐太宗实行了贞观之治,政治清明,经济繁荣C. 唐朝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多项选择题6. 下列关于宋元时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有:A. 宋朝实行的是重文轻武政策B. 元朝实行的是行省制度C. 宋朝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大发明得到了广泛应用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历史说法,正确的有:A. 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倭,保卫了海疆B. 清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展示了中国的强大C. 明朝时期,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古代医学体系D. 所有选项都正确8.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有: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面临更大的民族危机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 所有选项都正确9. 下列关于中国现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有:A. 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成立了B.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C.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D3. D4. D5. D二、多项选择题6. D7. D8. D9. D。

中医妇科学--妇科学·绪论及发展史

中医妇科学--妇科学·绪论及发展史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脉学与胚胎学
• 晋《脉经》首见“月经”之名和特殊月经(居经、 避年、激经),记载妊娠脉、临产脉
• 妊娠各期保健要点 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 • 晚婚优育 南齐《褚氏遗书》 :“合男子必当其
年……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 阳气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则育,育而为子, 坚壮强寿。”
发展简史
定义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 识和研究妇女的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 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 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
09个历史时期
• 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 •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妇科学奠基时期 • 秦、汉时期—已具中医妇科学雏形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脉学与胚胎学发展 • 隋唐五代时期——趋向专科化 • 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产科迅速发展 • 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 • 明代——肾主生殖理论深化 • 清代、民国时期
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分科:设置产科和产科 教授;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第一部内容全 面的妇产科专著,总结了南宋以前40多种 医籍,附以家传验方和自己经验而成。
标志着中医妇科学已经形成
产科专著众多,记载对异常胎位的助 产方法。
七、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
金元四大家对妇产科的观点: 刘完素——泻火通经,尤提出根据妇女不同生理阶
李时珍对月经和奇经的认识
九、清代、民国时期
妇产科专著: 傅山《傅青主女科》影响最大 萧赓六《女科经纶》 亟斋居士《达生篇》“睡 忍痛 慢临盆” 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 教科书: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一、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
• 甲骨文中有“疾育”(妇产科病) • “坼剖而产”(剖腹产)——《史记》 • “妇孕不育”,“妇三岁不孕” —— 《周易》 • “种子”和避孕的药物——《诗经》、《山海经》 • 原始的优生观点——《列女传》的“胎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择和材料解析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择和材料解析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选择和材料解析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澶州之战2.《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和。

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D.桂陵之战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A.B.C.D.4.小明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中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C.鉴真东渡B.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游8.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苏轼9.2009年12月,在河南安阳发掘一座东汉大幕,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引起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建立魏国.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纪传体通史是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

下列历史事件在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没有记载的是()A.城濮之战B.长平之战C.牧野之战D.官渡之战11.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巨鹿之战12.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现象出现有推动作用的是:①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②“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出现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④南方相对和平稳定()A.①②④B.①③C.①④D.①③④13.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北魏政权②学习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政策是改革的核心内容③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④为北魏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⑤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咸阳。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20 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时任务了解这一时期农学、数学、天文历法,以及书法、绘画、石窟艺术、文学等成就,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必背重点领域代表人物时期成就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不是世界现存最早科学祖冲之南北朝(1)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著有《缀术》;(2)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3)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书法锺繇、胡昭曹魏锺繇和胡昭都擅长行、草、隶书,锺繇尤擅楷书王羲之东晋(1)所作行、楷、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2)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3)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文一金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北魏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绘画顾恺之东晋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石窟—南北朝(1)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两处石窟群中的造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文学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拓展延伸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意义(1)原因:①对秦汉时期科技文化成果的继承、改革和创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提。

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民族大交融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意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材问题解答【P113材料研读】他认为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教案第一章:三国时期的科学与艺术1.1 教学目标:了解三国时期的科学发展与成就。

探讨三国时期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1.2 教学内容:三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医学、天文学等。

三国时期的艺术特点:绘画、书法、建筑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三国时期的科学发展。

组织学生讨论三国时期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材料。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两晋时期的科学与艺术2.1 教学目标:了解两晋时期的科学发展与成就。

探讨两晋时期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2.2 教学内容:两晋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数学、化学、地理学等。

两晋时期的艺术特点:诗歌、绘画、书法等。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两晋时期的科学发展。

组织学生讨论两晋时期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材料。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南北朝时期的科学与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发展与成就。

探讨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3.2 教学内容: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医学、天文学等。

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点:绘画、书法、建筑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发展。

组织学生讨论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品。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4 作业与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材料。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与艺术成就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4.2 教学内容: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

中职一年级《历史》科目期中考试试卷

中职一年级《历史》科目期中考试试卷

23级《历史》科目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如果拍摄一部关于尧、舜、禹时期的电影,能够出现的情节是()A、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B、尧通过世袭制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C、舜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年老的舜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2、赵、吴、郑、陈等姓氏是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家族姓氏的,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宗法制3、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标志是()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4、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春秋五霸的出现打破王室独尊的局面C、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B、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D、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时期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A、奖励军功B、焚烧诗书C、推行县制D、革除戎狄风俗6、“卧薪尝胆”立志雪耻的主人公是()A、齐桓公B、楚庄王C、吴王夫差D、越王勾践7、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这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方法是()A、学思结合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注重德行8、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目前已有五百多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仁”和“礼”B、“兼爱”、“非攻”C、“依法治国”D、“道法自然”9、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年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年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

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0、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B、尧C、舜D、禹11、禹死后,其子启成为夏朝国王的方式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12、下列关于夏商周时期的各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B、甲骨文是商朝统治者因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C、为巩固统治,商王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D、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定都镐京13、《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A、老子B、韩非子C、孔子D、墨子14、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秦、赵、魏、晋七国并立的局面B、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老子C、《黄帝内经》是一部由黄帝编撰的医学巨著D、秦孝公重用商鞅,推行变法15、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A、扁鹊B、甘德C、郑国D、李时珍16、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A、岷江B、灵渠C、郑国渠D、都江堰1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B、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18、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是()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C、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B、水利工程兴建与大批良田的开辟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19、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的生产工具先进C、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B、南方自然条件较好D、北方农民大量南迁20、我国古代科学家贾思勰的主要著作是()A、《水经注》B、《齐民要术》C、《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二、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1、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产生于周朝。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行书 →魏碑体 楷书
[商] [商周] [秦][秦汉][三国两晋][北魏]
(2)书法艺术发展的原因
① 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3)代表人物
①锺繇、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擅长行、
(3)机械制造
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史书上称他造的千里船能“日行百余里”, 指南车“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魏晋南北朝科学成就简表
称谓 人物 朝代
主要成就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
科学家 祖冲之 南北朝 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推算《大明历》。
农学家 贾思勰
北朝
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 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魏
草、隶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②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东晋
书法为古今之冠;代表作《兰亭集序》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后人誉 为“书圣”。
③北魏:魏碑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4)地位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兰亭集序》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 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 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 有较强的经验性。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 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 遍的生产力。
1.书法
三、灿烂的文化
(1)汉字的演变 草书
三国时的刘徽提出的“割圆求周”的方法。 他把圆周分成三等分、六等分、十二等分、二 十四等分……这样继续分割下去,所得多边形 的周长就无限接近于圆的周长。

三国两晋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三国两晋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

三国两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这一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但科技与文化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发明了“勾股圆方图”,为古代中国的数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这一时期的天文学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张衡的“浑天仪”和“地动仪”等。

在医学方面,华佗的“五禽戏”和张仲景的“伤寒论”等都是非常著名的医学成就。

此外,农业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法”和“耕耙法”等。

除了科技,这一时期的艺术与文化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领域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作品。

东晋时期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同时,这一时期的音乐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广陵散》等名曲。

此外,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也涌现出了许多杰作,如《桃花扇》、《玉簪记》等。

总的来说,三国两晋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但科技与文化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这些成就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科技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年)公元220年曹丕袭魏王位,当年废汉献帝⾃⽴,国号魏。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据长江上游地区;222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市)称吴王(229年称帝),据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

从此,魏、蜀、吴⿍⽴局⾯形成。

三国连年征战,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魂⽴晋(吏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复归⼀统。

但西晋王朝因司马⽒宗室争夺中央统治权,“⼋王之乱”持续⼗六年的混战,使隐伏⽭盾迅速激化,很快导致北⽅少数民族兵进中原。

从316年匈奴贵族建⽴的政权灭西晋起,北⽅从此进⼊“五胡⼗六国”的战乱时期,前后出现20个割据政权。

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中国北⽅,⽅获近百年的相对稳定。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继之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81年隋代北周。

在南⽅,公元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市)称帝建⽴偏安江南的政权,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以后⼜历经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四朝更迭。

此四朝与北魏以降的北⽅政权相对峙,是为南北朝,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才再次结束割据局⾯,使全国重归统⼀。

从东汉末年到隋统⼀全国近400年间,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纷乱的时期之⼀,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各民族⼤融合的⼀个时期,促进了经济⽂化的交流。

在北⽅和长江上游地区,先后有曹魏和蜀汉分别制定魏律和汉律、推⾏屯⽥制;西晋初期改⽴占⽥制、课⽥制以及对王公官员的限⽥制,这对抑制⼟地兼并、补救战争创伤和恢复社会经济均有⼀定积极作⽤。

北魏改变鲜卑族风俗、服制、语⾔,⿎励与汉族通婚,加强同汉⼈⼠族的联合统治。

这些改⾰推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各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产、经济的恢复和科学⽂化的发展。

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产有较为迅速的发展。

西晋末开始的北⽅战乱,迫使⼤量汉族农民迁⾄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总数达70万⼈。

中医文献发展史考试重点参考

中医文献发展史考试重点参考

中医文献发展史重点1.上古医疗技术的传播方式是(言传口授)或者(口耳相传)。

周秦医学文献2.安徽阜阳汉墓出土简书《万物》,该书为汉以前之早期本草类著作。

3.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医书,计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方》、《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等。

4.他十一脉灸经》乙本),全面论述人体十一条经脉循行走向及所主治的疾病。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

可能为《灵枢经脉》的祖本。

5.帛书《五十二病方》现存一万余字,全书分52题,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

现存医方总数283个,用药达247种,估计原方总数应在300以上。

内科病的治疗在全书中所占比重不大,外科病所占比重为最大,最为突出。

该书在论述疽病的治疗时,已初步运用辨证论治原则,其处方讲究加减化裁,注意对证用药。

在论述痔疮的治疗时,除了运用各种药物疗法外,还记载了精彩的手术疗法。

其他所载治法多种多样,除了以内服汤药为主之外,还有大量的外治法,如敷贴法、烟熏或蒸气法、熨法、砭法、灸法、按摩疗法、角法(火罐疗法)等。

治疗手段的多样化,也是当时医疗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6.迄今发现最早的气功导引专著《却谷食气》。

篇幅较长,原文有近500字,现今可辨认者仅270余字。

从现存的残文来看,它主要记载的导引行气的方法和四时食气的宜忌。

该篇认为,要根据月朔望晦和时辰早晚及不同的年龄特征来讲究呼吸吐纳,尽量吐故纳新,做好深呼吸。

还提出要顺从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行气。

《却谷食气》不仅对研究我国气功导引的源流和发展历史,还是对指导今人进行锻炼,均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7.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导引图》。

描绘了44个不同年龄的人在做各种导引动作。

这44人的动作姿态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呼吸运动,一为活动四肢及躯干的运动,一为持械运动。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目的要求】了解中医妇科学形成与发展简史。

熟悉中医妇科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学术突破、代表医家及著作。

【教学内容】介绍十个时期的中医学发展:(一)夏商周时期――萌芽阶段开始重视妇女的孕产,《曲礼》、《烈女传》中记载优生优育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期――奠基时期,确立中医学理论妇科医师:扁鹊;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以胎产命名的产科专著《胎产书》;《黄帝内经》一书,奠定了中医妇科学理论基础,记载妇科第一首方“四乌贼骨一��茹丸”。

(三)秦汉时期――中医妇科学雏形最早病案记载:淳于意首创《诊籍》;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是现存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开创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晋王叔和《脉经》首先提出“月经”、“居经”、“避年”、“激经”及临产“离经脉”;南齐《��氏遗书》主张节欲与节制生育;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法》提倡围产期学观点。

(五)隋唐五代时期――向专科发展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了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是:损伤胞宫、冲任;唐代昝殷《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理论和方药较完备的妇产科专著。

(六)两宋时期――独立分科,中医妇科学形成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总结了宋以前的妇产科经验,全面系统的妇产科专著。

(七)辽夏金元时期――各家学说蜂起刘完素(刘河间)重视肾肝脾三脏对女性生理的作用;李东垣提出补脾益气在妇科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朱丹溪《格致余论》中第一次明确描述子宫形态;张子和治疗以祛邪为主,记载了牵引助产的成功案例。

(八)明代:妇科学术发展,专著较多张景岳《景岳全书》提出“冲脉为月经之本”;万全《广嗣纪要》指出五不女(螺、纹、鼓、角、脉)不能婚配生育。

(九)清代、民国时期:中西汇通清代《傅青主女科》一书,提出妇科病的治法、方药,至今指导临床;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为妇产科教科书,是较好的医学入门书。

(十)现代:继承、发扬、创新、进步。

中医美容方药的发展史

中医美容方药的发展史

中医美容方药的发展史中医美容方药的发展史摘要:中医美容源远流长,其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阶段:远古至先秦时期,秦汉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宋金元明清时期,在长期的发展沿革中,中医美容已经形成的自身独特的历史理论体系。

关键字:中医美容方剂历史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

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

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

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著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

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

本文对古籍中的美容方药归纳如下。

1 远古至先秦时期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

甲骨文已记有疥、、癣、疣等损美性疾病[1]。

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 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2]。

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3]。

《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 秦汉三国时期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

《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著,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4]。

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另外,汉代2位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

张仲景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4];《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
年)
公元220年曹丕袭魏王位,当年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据长江上游地区;222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市)称吴王(229年称帝),据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

从此,魏、蜀、吴鼎立局面形成。

三国连年征战,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魂立晋(吏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全国复归一统。

但西晋王朝因司马氏宗室争夺中央统治权,“八王之乱”持续十六年的混战,使隐伏矛盾迅速激化,很快导致北方少数民族兵进中原。

从316年匈奴贵族建立的政权灭西晋起,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的战乱时期,前后出现20个割据政权。

直到公元439年鲜卑族政权北魏统一中国北方,方获近百年的相对稳定。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继之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81年隋代北周。

在南方,公元317年西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市)称帝建立偏安江南的政权,史称东晋。

公元420年以后又历经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四朝更迭。

此四朝与北魏以降的北方政权相对峙,是为南北朝,直到公元589年隋灭陈,才再次结束割据局面,使全国重归统一。

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全国近400年间,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纷乱的时期之一,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时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北方和长江上游地区,先后有曹魏和蜀汉分别制定魏律和汉律、推行屯田制;西晋初期改立占田制、课田制以及对王公官员的限田制,这对抑制土地兼并、补救战争创伤和恢复社会经济均有一定积极作用。

北魏改变鲜卑族风俗、服制、语言,鼓励与汉族通婚,加强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

这些改革推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各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生产、经济的恢复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生产有较为迅速的发展。

西晋末开始的北方战乱,迫使大量汉族农民迁至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总数达70万人。

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被带到南方,广为传播,使江南火耕水耨的粗放耕作状态大为改变。

农作物品种逐步增加,牛耕普遍推行,干旱地区采用了北方精耕细作的区种法。

同时,还兴建了不少水利灌溉工程,创造了多种作物经营,使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并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生产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在意识形态方面,随佛教兴起和道教流行,两汉时期的独尊儒学局面被打破了,开始出现儒佛道并立格局,并有玄学的流行。

佛教自西汉末由印度传入我国,到东汉时已有人翻译佛经,但信佛者不多,魏晋时期印度和西域僧人陆续来到中国,随着佛经翻译增加和佛寺兴建,佛教迅速传播,印度医学也随之传入我国。

南北朝时期大力提倡佛教,于是造佛寺、塑佛像、释佛经、传佛学形成高潮。

以至“招提栉比,佛塔骈罗”,僧尼人数也大量增加。

佛教教义将现实痛苦归罪于前世不行善,要人们忍受今世苦难,寄希望于来世,这种思想易为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社会之中的人们所接受,“因果报应”、“灵魂
不灭”、“三世轮回”等佛教迷信思想一时广为传播,劳动人民深受其害,文人和士大夫也以说佛谈禅为能事。

这在很大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懈怠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给医学的发展带来危害。

道教源于我国民间,东晋和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迅速发展,形成一派很有影响的宗教势力,其根本教义在于追求长生不老,还宣扬“谶纬”之说和“清静虚无”等观点。

这些宗教迷信和无所作为的思想,无疑对社会和医学的发展都产生消极影响,但是道术中有不少与医药保健有关的养生学内容,炼丹过程也积累了丰富的化学和药物学知识,为道教典籍和相关书籍所保存。

两汉时期,统治阶级所独尊的儒家学说,此时期因佛教和道教的兴盛受到很大冲击,但仍是封建统治的基本思想柱石。

儒经所讲伦理道德和礼乐制度等,对医家均有较大影响,东晋以后,出于统治者的需要与提倡,儒、佛、道三家均有较大发展,渐成并立局面。

南朝时梁武帝肖衍为协调儒、佛、道关系,创三教同源说,试图以佛教为主,儒道为辅统一三家。

他首先兴儒家,制礼乐,倡经学,为孔子立庙,设五经馆,置五经博士;又大兴佛教,建佛寺达700所,亲自讲演佛经,使佛教在南朝迅速发展,同时宠任道教徒陶弘景,赐以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炼制仙丹,企求长生不死,致道教在南方滨海各地大为得势。

于是形成了南北朝时期儒、佛、道相互鼎峙的错综复杂局面。

《易经》、《老子》、《庄子》被称为“三玄”,玄学家熔儒家的名称与“道家”的“自然”为一体,加以改造和发挥,被称为玄学,它是这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体系。

他们自恃清高、无为、清谈“玄理”。

其思想体系甚为复杂,相当部分士人,放荡不羁,讲求服石、炼丹,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和积累许多化学变化的规律和经验,从另一侧面推动医药学的发展。

一、此期医学发展有三个特点
(一)人民群众和许多医家面对战争连绵,社会动荡局面,以及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情况,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大量医治伤病疾苦的实践,从而使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

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采,诊治均有新的创造和发现。

据记载,本时期问世的医方书籍近200种,在内科、外科、骨伤科、妇儿科以及各种急救处理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

(二)诊断学和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规范化,在总结整理前代成就的基础上,有重大发展,晋·王叔和的《脉经》,魏晋间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等著作为其卓越代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药物学有突出进步,本时期本草著作达70余种,最有影响的是南北朝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他将前代本草学成就进行了较彻底的整理,又总结《本经》后数百年的新经验,参考《名医别录》和本人研究心得著成此书,不但药物品种成倍增加,对药物限制、度量衡、剂型等严加考订,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新的本草分类方法,影响深远。

雷敩所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现知药物炮炙的最早
专著。

(四)在玄学思想影响下,服石之风大盛,并使炼丹术迅速发展,由此既引起许多新的疾病的产生,也推动了药物学的发展,这是本时期医药学另一个显著特点。

原始资料来源互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