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 知识梳理-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220 年,曹丕建立魏国。221 年,刘备建立蜀国。229年,孙权建立吴国。

(2)西晋短暂统一:263年,司马昭灭蜀。266 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西晋灭亡:316 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4)民族关系

①民族迁徙:匈奴、羯、氐、羌、鲜卑内迁。

②南北对峙:出现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2.东晋与南朝

(1)政权更替

①东晋建立:317 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②南朝更替:420 年,刘裕夺取皇位,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士族形成:三国、西晋以来,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3)江南开发

①原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②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的影响

(1)江南经济的逐渐开发,使南北方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2)南方的开发直接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向东、向南移动。

(3)南方社会的开发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南方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北方人口的进一步南迁。

3.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①建立:东晋时北方先后出现了割据政权,合称“十六国”。

②前秦短暂统一北方:4 世纪下半叶,前秦统一北方,后被东晋击败。

(2)北朝

①北魏建立和统一:4世纪末建立,439年统一北方。

时间5世纪后期

内容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籍贯:迁至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服饰与语言: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

门第: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影响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③北方政权更替: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灭掉北齐,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隋朝兴亡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隋朝的建设:兴建仓库;兴建洛阳;开通大运河。

(3)隋朝的灭亡:618 年,隋朝灭亡。

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建立: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

(2)唐朝前期的统治

①贞观之治: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政治上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②武则天的统治: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③开元盛世:政治上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经济上发展生产;文化上大兴文治;军事上改革兵制。

(3)唐朝的民族关系

方位少数

民族

概况

西北突厥兴起: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

建立与分裂: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灭亡: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北方回纥7世纪初,游牧在色楞格河一带

归附: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瓦解: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

西南吐蕃统一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

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东北靺鞨册封: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②作用: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①概况:755年,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历时八年,史称“安史之乱”。

②影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3)黄巢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4)五代十国

①唐朝灭亡:907 年,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②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为“五代”。南方的九个割据政权,连同在

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③周世宗改革: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①创立:曹魏。

②选官标准: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③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②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三省六部制

(1)历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隋文帝时,正式确立。

(2)运行机制: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政事堂是宰相议事的地方,其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影响: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1)

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评价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和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3.赋税制度

(1)魏晋: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租庸调制

①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4)唐朝后期:两税法

①背景: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