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通用版高考数学全套电子教案之必修五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全册)
本教案共包括必修五全部章节,共计 xx 课时,主要涵盖以下
内容:
第一章函数的概念
本章主要介绍函数的概念、性质、分类以及函数图像的绘制等
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函数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第二章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介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及其性质等方面的知识点,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函数进
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三角函数
的概念,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数学归纳法与递推数列
本章主要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学证明中的运用,同时通过递推数列的研究,进一步巩固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
学证明中的应用,同时掌握递推数列的推导与实际应用技巧。

第四章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本章主要介绍极坐标系的定义、性质,以及参数方程的基本概
念与运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通过本章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极坐
标系的概念与性质,掌握参数方程的推导与实际应用技巧。

第五章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初步
本章主要介绍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等知识点。

通过
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导数与微分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
掌握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以及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电子教案(含课程纲要))

高中数学   人教A版必修五全册电子教案(含课程纲要))

11
简单线形规划
理解(操作、会、初步应 用)
6
12
基本不等式
理解(探索、会、初步应 用)
5
13 14
学段末复习
理解、掌握、应用 课时合计
6 54
(二)重点、难点分析 1、 解三角形 (1) 重点: (a)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度量; (b) 测量和计算实际问题。 (2) 难点: (a) 探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b)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灵活应用和实际应用。 2、 数列 (1) 重点: (a)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求和公式; (b) 概念、公式、性质的应用。 (2) 难点: (a) 探求等差、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b) 有关知识的灵活应用; (c) 数列建摸。 3、 不等式
授课时间:45~60 课时 授课对象:高二
2、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 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认识、掌握基本不等式,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5、通过简单应用,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的联系。 6.进一步培养代数推理论证与运算求解能力(不等关系下的推理 论证、运算求解能力) 二、 内容安排 (一)内容、要求、课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内容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应用举例 小结复习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探究性学习 小结复习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学习要求 掌握(应用) 掌握(实际应用) 掌握 了解(体会、会求) 掌握 掌握 应用 掌握 了解(感受、模仿) 课时分配 5 5 2 2 5 5 2 2 3 6
第 7 页,共 10 页 郑州市第二中学
无解(B=60°,b=5cm,c= cm) (2) 数列:更换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推导方法, 更换个别问题背景。 (3) 不等式:更换基本不等式发现与证明的过程,直接利用 发 现、导出。 3、调序:三角形面积公式放在余弦定理之前,一元二次不等式教 学改为探究总结解法 应用举例。 4、删除:删除习题与复习参考题中超过学生能力的题目。 5、整合:三角形、数列、不等式建模整合复习;部分探究与发现 与课堂教学整合;“阅读与思考”与研究性学习整合。 6、教学体系重新构建(略)。 三、 实施过程 (一) 教学资源分析: 1、 教师资源:专业水平、团体力量、 2、 学情分析:大部分来自城市,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结构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等。 3、 设备资源;校园网、计算机、投影、课件、几何模型、学生用 计算器等。 (二) 教学流程设计 1、 解三角形:从回顾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入手,探索正弦定理和余 弦定理;通过解三角形训练,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通过对实际 问题的测量和几何计算,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5教案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1课时)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5教案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第1课时)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和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德育目标:学习“三个二次”的关系,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教学难点: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三、教学过程设计1.一元二次不等式概念的引入(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播放2014“新闻联播最萌结尾”,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春天来了,熊猫饲养员计划在靠墙的位置为它们圈建一个矩形的室外活动室。

现有可以做出20m栅栏的材料,要求使得活动室的面积不小于42m2,你能确定与墙平行的栅栏的长度范围吗?分析可得如下数学模型:设与墙平行的栅栏长度为x(0<x<20)则依题意得:整理得: x2-20x+84≤0x220xx-•≥42师生活动:针对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课堂讨论,分析得出以上数学模型。

设计意图:舍弃课本上枯燥的收费问题,换用一个鲜活的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以便顺利导入新课。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观察式子: x2-20x+84≤0抢答竞赛:(1)该式子是等式还是不等式?(2)该式中含有几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次?通过抢答竞赛,你能归纳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吗?定义: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其一般形式为: ax2+bx+c>0 (a≠0)ax2+bx+c<0 (a≠0)ax2+bx+c≥0 (a≠0)ax2+bx+c≤0 (a≠0)师生活动:让学生观察所得式子,抢答以上三个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归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教师帮助明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一、知识与技能1.巩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步骤、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能熟练地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正确地求出分式不等式的解集;3.会用列表法,进一步用数轴标根法求解分式及高次不等式;4.会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有关的问题,尝试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题.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教学;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化学生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展开,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1.深入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例题剖析] 例1解下列不等式(1)022<--x x (2)01652<-+-x x(3)0122<-+-x x (4)0962≤+-x x(5)01062≤++x x (6)0222<---x x 课本80页练习例2已知不等式022>++c x ax 的解集为⎭⎬⎫⎩⎨⎧<<-2131|x x 试解不等式022>-+-a x cx变式:已知的大小)与()比较(的值)求(的正负)确定()的解集是()(且)7(f 5f 3ab -c 2a 14,20f ,)(2-<++=x c bx ax x f。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教案全套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教案全套

数学5 第一章解三角形章节总体设计(一)课标要求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编写意图与特色1.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章重视与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并且在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示范、引导。

本章的两个主要数学结论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它们都是关于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结论。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边角关系的定性的知识,就是“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如果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及其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科书在引入正弦定理内容时,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提出探究性问题:“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我们是否能得到这个边、角的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在引入余弦定理内容时,提出探究性问题“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个三角形是大小、形状完全确定的三角形.我们仍然从量化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也就是研究如何从已知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边和两个角的问题。

”设置这些问题,都是为了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2.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加强与前后各章教学内容的联系,注意复习和应用已学内容,并为后续章节教学内容做好准备,能使整套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效益,并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本章内容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基本关系,已知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学案:3.2.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

最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学案:3.2.1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

(3)4 x2 4x 1 0
(4) x 2 2x 3 0
练习: P80 面练习 1 题。 通过以上的例题及练习的讲解,指导学生归纳
P77 面的表格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情况。
例 2.解不等式 4(2x 2 2x 1) x( 4 x)
例 3.解不等式
1 2 x2 5x 6 ()
2
三、【综合练习与思考探索】
3、培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找到数学知识规率,从而在实际生活问题中数形结 合的应用以及计算机在数学中的应用;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及自学过程】
阅读教材第 76—78 页内容,然后回答问题
思考 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2.不等式 x2 5x 0 、二次函数 y x2 5x 、一元二次方程 x2 5 x 0 的之间有什么关
1 x2 x 6 ()
2
练习一 教材 p80 第 1— 2 题
练习二 :.
四、【作业】
1、必做题 : 3.2A 组 1— 6;
2、选做题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形成文字到笔记本上
.
五、【小结】 1.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二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 能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的类型归纳出来。
六、【教学反思】
系?
容易知道,方程 x2 5x 0 有两个实根: x1 0, x2 5 由二次函数的零点与相应的一元
二次方程根的关系,知 x1 0, x2 5 是二次函数 y x2 5x 的两个零点。
通过学生画出的二次函数 y x2 5x 的图象,观察而知,
当 x 0, x 5 时,函数图象位于 x 轴上方,此时 y 0 ,即 x2 5x 0 ;
最新人教版数学精品教学资料

统编通用版高考数学之高中数学(3.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应用(一))示范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5

统编通用版高考数学之高中数学(3.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应用(一))示范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5

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 6 000 元以上, 那么他在一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生 设在一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
2
理得 x -110x+3 000 <
x 辆摩托车 . 根据题意,能得到 -2x 2+220x > 6 000. 移项、整
[教师精讲] 因为 Δ =100> 0,所以方程 x 2-110x+3 000=0 有两个实数根 x 1=50,x 2=60, 然后,画出二次函 数 y=x 2-110x+3 000, 由图象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x|50 < x< 60}. 因为只能取整数值,所以,
思路四:上面的区间法实际上是把看相应函数图象上使
y<0 或 y> 0 的 x 的部分数值化列成
表了,我们试想若能画出图象(此时我们只注意
y 值的正负不注意其他方面) ,那么它相对
于 x 轴的位置应是什么呢?可把表上各部分函数值的正负情况用下图表示,
由图即可写出不
等式的解集
由此看出,如果不像上面那样列表,就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求这个不等式的解
③在数轴上表示各根并穿线(自右上方开始) ,如右图:
④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1 <x< 0 或 2< x<
[合作探究] 师【例 4】 解不等式:( x-2 ) 2(x-3) 3(x+1) <
解:①检查各因式中 x 的符号均正;
②求得相应方程的根为 -1 , 2, 3(注意: 2 是二重根, 3 是三重根) ;
当这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在一周内生产的摩托车数量在
51 到 59 辆之间时, 这家工厂能
够获得 6 000 元以上的收益
[知识拓展]
【例 3】 解不等式 (x-1)(x+4) <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学案教案: (3.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示范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学案教案: (3.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示范教案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从容说课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数学5第三章不等式第二大节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第一节课.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分为三个学时,第一个学时先由师生共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框图.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和求解,在这些例题中设置思考项,让学生探究,层层铺设,以便让学生深刻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有利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教学.讲述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后,再回归到先前的具体事例,总结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步骤,由学生用表格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数形关系的对应关系用图表形式表示出来;然后用一个程序框图把求解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表示出来,根据这些图表,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辅以新的例题巩固.整个教学过程,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揭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本质,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步骤和过程,并及时加以巩固,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秘与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2.围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展开,突出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难点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幻灯片三张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3.会解一次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实验;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通过研究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树立辩证的世界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网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服务公司(Internet Servi c e Provider)的任务就是负责将用户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某同学要把自己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现有两家ISP公司可供选择,公司A每小时收费1.5元;公司B的收费原则是在用户上网的第一小时内收费1.7元,第二小时内收费1.6元,以后每小时减少0.1元.(若用户一次上网时间超过17小时,按17小时计算)一般来说,一次上网时间不会超过17小时,所以,不妨一次上网时间总小于17小时,那么,一次上网在多长时间以内能够保证选择公司A 比选择公司B 所需费用少?假设一次上网x 小时,则A 公司收取的费用为1.5x ,那么B 公司收取的费用为多少?怎样得来? 生 结果是20)35(x x -元,因为是等差数列,其首项为1.7,公差为-0.1,项数为x 的和,即.20)35()1.0(2)1(7.1x x x x x -=--+师 如果能够保证选择A 公司比选择B 公司所需费用少,则如何列式? 生 由题设条件应列式为20)35(x x ->1.5x(0<x <17),整理化简得不等式x 2-5x <0.推进新课师 因此这个问题实际就是解不等式:x 2-5x <0的问题.这样的不等式就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解法是我们下面要学习讨论的重点. 什么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是a x 2+b x+c >0或a x 2+b x+c <0(a ≠0).例如2x 2-3x-2>0,3x 2-6x <-2,-2x 2+3<0等都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那么如何求解呢?师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一次函数的有关知识,那么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对一次函数y=2x-7,当x 为何值时,y=0?当x 为何值时,y <0?当x 为何值时,y >0? 它的对应值表与图象如下:x 2 2.5 3 3.5 4 4.5 5 y-3-2-1123由对应值表与图象(如上图)可知: 当x=3.5时,y=0,即2x-7=0; 当x <3.5时,y <0,即2x-7<0; 当x >3.5时,y >0,即2x-7>0.师 一般地,设直线y=a x+b 与x 轴的交点是(x 0,0),则有如下结果: (1)一元一次方程a x+b =0的解是x 0;(2)①当a >0时,一元一次不等式a x+b >0的解集是{x|x >x 0};一元一次不等式a x+b <0的解集是{x|x <x 0}.②当a <0时,一元一次不等式a x+b >0的解集是{x|x <x 0};一元一次不等式a x+b <0的解集是{x|x >x 0}.师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能通过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得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吗?生 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横坐标为方程的根,不等式的解集为函数图象落在x 轴上方(下方)部分对应的横坐标.a >0 a <0一次函数 y=a x+b (a ≠0)的图象一元一次方程a x+b =0的解集 {x|x=a b -} {x|x=a b -} 一元一次不等式a x+b >0的解集 {x|x >a b-}{x|x <a b-}一元一次不等式a x+b <0的解集{x|x <ab-}{x|x >ab-}师 在这里我们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集中反映在相应一次函数的图象上)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类似地,我们能不能将现在要求解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讨论找到其求解方法呢?在初中学习二次函数时,我们曾解决过这样的问题:对二次函数y=x 2-5x ,当x 为何值时,y=0?当x 为何值时,y <0?当x 为何值时,y >0?当时我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生 当时我们是通过作出函数的图象,找出图象与x 轴的交点,通过观察来解决的.二次函数y=x 2-5x 的对应值表与图象如下: x -1 0 1 2 3 4 5 6 y6-4-6-6-46由对应值表与图象(如上图)可知:当x=0或x=5时,y=0,即x 2-5x=0;当0<x <5时,y <0,即x 2-5x <0;当x <0或x >5时,y >0,即x 2-5x >0.这就是说,若抛物线y=x 2-5x 与x 轴的交点是(0,0)与(5,0),则一元二次方程x 2-5x=0的解就是x 1=0,x 2=5.一元二次不等式x 2-5x <0的解集是{x|0<x <5};一元二次不等式x 2-5x >0的解集是{x|x <0或x >5}. [教师精讲]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知,任何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最后都可以化为a x 2+b x+c >0或a x 2+b x+c <0(a >0)的形式,而且我们已经知道,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其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二次函数图象有关,即由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可以确定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如何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呢?我们知道,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 x 2+b x+c =0(a >0),设其判别式为Δ=b 2-4ac ,它的解按照Δ>0,Δ=0,Δ<0分为三种情况,相应地,抛物线y=a x 2+b x+c (a >0)与x 轴的相关位置也分为三种情况(如下图),因此,对相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 x 2+b x+c >0或a x 2+b x+c <0(a >0)的解集我们也分这三种情况进行讨论.(1)若Δ>0,此时抛物线y=a x 2+b x+c (a >0)与x 轴有两个交点〔图(1)〕,即方程a x 2+b x+c =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 1,x 2(x 1<x 2),则不等式a x 2+b x+c >0(a >0)的解集是{x|x <x 1,或x >x 2};不等式a x 2+b x+c <0(a >0)的解集是{x|x 1<x <x 2}.(2)若Δ=0,此时抛物线y=a x 2+b x+c (a >0)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图(2)〕,即方程a x 2+b x+c =0(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x 1=x 2=ab 2-,则不等式a x 2+b x+c >0(a >0)的解集是{x|x≠ab 2-};不等式a x 2+b x+c <0(a >0)的解集是. (3)若Δ<0,此时抛物线y=a x 2+b x+c (a >0)与x 轴没有交点〔图(3)〕,即方程a x 2+b x+c =0(a>0)无实根,则不等式a x 2+b x+c >0(a >0)的解集是R ;不等式a x 2+b x+c <0(a >0)的解集是.Δ=b 2-4ac Δ>0 Δ=0 Δ<0二次函数y=a x 2+b x+c (a >0)的图象a x 2+b x+c =0的根ab x 22.1∆≡±-=x 1=x 2=a b 2-∅a x 2+b x+c >0的解集 {x|x <x 1或x >x 2}{x|x≠ab 2-} Ra x 2+b x+c <0的解集 {x|x 1<x <x 2} ∅ ∅对于二次项系数是负数(即a <0)的不等式,可以先把二次项系数化成正数,再求解.[知识拓展]【例1】 解不等式2x 2-5x-3>0. 生 解:因为Δ>0,2x 2-5x-3=0的解是x 1=-21,x 2=3.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x <21-,或x >3}.【例2】 解不等式-3x 2+15x >12.生 解:整理化简得3x 2-15x+12<0.因为Δ>0,方程3x 2-15x+12=0的解是x 1=1,x 2=4,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1<x <4}.【例3】 解不等式4x 2+4x+1>0.生 解:因为Δ=0,方程4x 2+4x+1=0的解是x 1=x 2=21-.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x|x≠21-}. 【例4】 解不等式-x 2+2x-3>0.生 解:整理化简,得x 2-2x+3<0.因为Δ<0,方程x 2-2x+3=0无实数解,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师 由上述讨论及例题,可归纳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吗? 生 归纳如下:(1)将二次项系数化为“+”:y=a x 2+b x+c >0(或<0)(a >0). (2)计算判别式Δ,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①Δ>0时,求根x 1<x 2,⎩⎨⎧≠.,0;,02121x x x y x x x x y <<则<若>或则>若②Δ=0时,求根x 1=x 2=x 0,⎪⎩⎪⎨⎧==∅∈≠.,0;,0;,000x x y x y x x y 则若则<若的一切实数则>若③Δ<0时,方程无解,⎩⎨⎧∅∈≤∈.,0;,0x y R x y 则若则>若(3)写出解集.师 说的很好.下面我们用一个程序框图把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表示出来,请同学们将判断框和处理框中的空格填充完整. [学生活动过程][方法引导]上述过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新课程的理念.该过程中的思考、观察、探究起到层层铺设的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堂小结1.一元二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它的一般形式是a x 2+b x+c >0或a x 2+b x+c <0(a ≠0).2.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和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布置作业1.完成第90页的练习.2.完成第90页习题3.2第1题.板书设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多媒体演示区一元二次不等式概念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步骤例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教案教案:高中数学必修五全册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学目标:1.掌握数列概念,能够计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和前n项和;2.理解极限的概念,能够计算函数在其中一点的极限;3.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次方程的根及其性质,能够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4.理解函数概念,能够绘制简单的函数图像,计算函数值及函数的性质;5.掌握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1数列的概念与通项的求法1.2等差数列及其求和公式1.3等比数列及其求和公式第二单元函数与极限2.1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2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3极限的概念及计算第三单元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3.1一元一次方程与方程的解3.2一元一次方程组与解的性质3.3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第四单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4.1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2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性质4.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第五单元测度与图形的性质5.1弧长与扇形面积5.2直线与圆的相交关系5.3平面向量的概念与性质5.4弧度制与角的变化率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掌握基本概念与定理,引导学生分析例题,提高解题技巧;2.运用举一反三、归纳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练习和应用题,巩固知识点和技能;4.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相关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预习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知识点讲解通过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概念、公式、性质、注意事项等。

第三步: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课后习题的练习,老师对错的例题进行解析和讲解,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步:拓展与应用通过一些应用题目,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五步:总结与归纳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涵盖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学教案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Word版含解析

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5教学教案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Word版含解析

课题: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2)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掌握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等价转化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步骤.2、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观察下列不等式:(1)-x2>0;(2)-x2+2x≤0;(3)x2-5x-6>0.问题1:以上给出的3个不等式,它们含有几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多少?共同点:它们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2.1.一元二次不等式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形如ax2+bx+c>0(≥0)或ax2+bx+c<0(≤0)(其中a≠0)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解集使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x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其解的集合,称为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注意事项1.定义的简单应用:判断一个不等式是否为一元二次不等式,应严格按照定义去判断,即未知数只有1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最高次的系数不能为0.2.解集是解的集合,故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定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提出问题]已知:一元二次函数y=x2-5x,一元二次方程x2-5x=0,一元二次不等式x2-5x>0.问题1:试求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坐标提示:(0,0)、(5,0)问题2:一元二次方程根是什么?提示:x1=0,x2=5.问题3:问题1中的坐标与问题2中的根有何内在联系?提示:交点的横坐标为方程的根.问题4:观察二次函数图象,x 满足什么条件,图象在x 轴上方? 提示:x >5或x <0.问题5:能否利用问题4得出不等式x 2-5x >0,x 2-5x <0的解集?提示:能,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5或x <0},{x |0<x <5}. [探索新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如表判别式Δ=b 2-4ac Δ>0Δ=0Δ<0对应的方程ax 2+bx+c =0(a >0)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x 1,x 2,(x 1<x 2)有两相等实根x 1=x 2=-b2a没有实数根判别式Δ=b 2-4acΔ>0 Δ=0 Δ<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ax 2+bx +c >0(a >0) 的解集 { x |x <x 1或x >x 2}⎩⎪⎨⎪⎧⎭⎪⎬⎪⎫x |x ≠-b 2aRax 2+bx +c <0(a >0) 的解集{}x|x 1<x<x 2∅ ∅典型例子[例1] 解下列不等式: (1)x 2-4x +3>0; (2)x 2-4x -5≤0;(3)-12x 2+3x -5>0;(4)-2x 2+3x -2<0.[解] (1)因为Δ=42-4×1×3=4>0,所以方程x 2-4x +3=0有两个不等实根x 1=3,x 2=1 又二次函数y =2x 2+7x +3的图象开口向上,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3,或x <1}.(2)原不等式可化为(x -5)(x +1)≤0,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1≤x ≤5}.(3)原不等式可化为x 2-6x +10<0,Δ=(-6)2-40=-4<0,所以方程x 2-6x +10=0无实根,又二次函数y =x 2-6x +10的图象开口向上,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4)原不等式可化为2x 2-3x +2>0,因为Δ=9-4×2×2=-7<0,所以方程2x 2-3x +2=0无实根,又二次函数y =2x 2-3x +2的图象开口向上,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计算相应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2)根据判别式说明方程有没有实根,如果有,求出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高中数学教案)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

(高中数学教案)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1)第 05 周 星期 3 第 23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像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像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难点】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互联网的收费问题)上网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服务公司(ISP )的任务就是负责将用户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某同学要把自己的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现有两家ISP 公司可供选择.公司A 每小时收费1.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公司B 的收费原则如下图所示,即在用户上网的第1小时内(含恰好1小时,下同)收费1.7元,第2小时内收费1.6元,以后每小时减少0.1元(若用户一次上网时间超过17小时,按17小时计算).一般来说,一次上网时间不会超过17小时,所以,不妨设一次上网时间总小于17小时.那么,一次上网在多长时间以内能够保证选择公司A 的上网费用小于或等于选择公司B 所需费用?分析问题:假设一次上网x 小时,则公司A 收取的费用为1.5x (元),公司B 收取的费用为20)35(x x -(元),如果能够保证选择公司A 比选择公司B 所需费用少,则x x x 5.120)35(≥-,整理得: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052≤-x x ………… ①(二)讲授新课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象052≤-x x 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2、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052≤-x x 的解集 怎样求不等式052≤-x x 的解集呢? 探究:(1)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关系容易知道:二次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120,5x x ==,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120,5x x ==.于是,我们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 (2)观察图象,获得解集画出二次函数25y x x =-的图象,如图,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当 x < 0,或x > 5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上方,此时,y > 0,即250x x ->; 当0 < x < 5时,函数图象位于x 轴下方,此时,y < 0,即250x x -<;所以,不等式052≤-x x 的解集是}50|{≤≤x x ,从而解决了本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3)探究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任意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总可以化为以下两种形式:c bx ax ++2> 0(a > 0)或c bx ax ++2< 0(a > 0),怎样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c bx ax ++2>0与c bx ax ++2<0的解集呢?组织讨论:从上面的例子出发,综合学生的意见,可以归纳出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要考虑以下两点:(1)抛物线=y c bx ax ++2与x 轴的相关位置的情况,也就是一元二次方程c bx ax ++2= 0的根的情况;(2)抛物线=y c bx ax ++2的开口方向,也就是a 的符号. 总结讨论结果:(1)抛物线 =y c bx ax ++2(a > 0)与 x 轴的相关位置,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 c bx ax ++2= 0的判别式ac b 42-=∆三种取值情况(Δ > 0,Δ = 0,Δ < 0)来确定,因此,要分三种情况讨论;(2)a < 0可以转化为a > 0.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2≠<++>++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ac b 42-=∆,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86页的表格)0>∆0=∆0<∆二次函数cbx ax y ++=2(0>a )的图象c bx ax y ++=2cbx ax y ++=2cbx ax y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002>=++a c bx ax有两相异实根)(,2121x x x x <有两相等实根ab x x 221-==无实根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 x x ><或⎭⎬⎫⎩⎨⎧-≠a b x x 2R的解集)0(02><++a c bx ax{}21x x xx <<∅ ∅范例讲解:例1、求不等式01442>+-x x 的解集.解:因为210144,0212===+-=∆x x x x 的解是方程,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1x x . 例2、解不等式0322>-+-x x .解:整理,得0322<+-x x ,因为032,02=+-<∆x x 方程无实数解,所以不等式0322<+-x x 的解集是∅,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是∅.小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数轴标根法) (1)化简:将不等式化成标准形式(右边为0); (2)化正:将最高次的系数化为正(如1);(3)求根:计算判别式的值,若值为正,则求出相应方程的两根; (4)标根:将两根在数轴上依次标出;(5)结论:记数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根据不等式的符号写出解集. (三)随堂练习:课本第80的练习1. (四)课时小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①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A =c bx ax ++2> 0(或<0)(a > 0) ② 计算判别式∆,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ⅰ.∆>0时,求根1x <2x ,⎩⎨⎧<<<><>.002121x x x A x x x A ,则若;或,则若ⅱ.∆=0时,求根1x =2x =0x ,⎪⎩⎪⎨⎧=≤∈<≠>.00000x x A x A x x A ,则若;,则若的一切实数;,则若φⅲ.∆<0时,方程无解,⎩⎨⎧∈≤∈>.00φx A R x A ,则若;,则若③ 写出解集.(五)评价设计:课本第80页习题3.2[A]组第1题.【教学反思】。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全册)精品教案汇总

1.1.1正弦定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共同探究在任意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并进行定理基本应用的实践操作。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思想能力,通过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直角三角形中揭示边角关系:sin sin sin abcABC==,接着就一般斜三角形进行探索,发现也有这一关系;分别利用传统证法和向量证法对正弦定理进行推导,让学生发现向量知识的简捷,新颖。

教学用具:直尺、投影仪、计算器(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景]如图1.1-1,固定∆ABC 的边CB 及∠B ,使边AC 绕着顶点C 转动。

A 思考:∠C 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 的长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显然,边AB 的长度随着其对角∠C 的大小的增大而增大。

能否用一个等式把这种关系精确地表示出来? C B[探索研究] (图1.1-1)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与边的等式关系。

如图1.1-2,在Rt ∆ABC 中,设BC=a,AC=b,AB=c,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sin a A c =,sin b B c =,又sin 1cC c ==, A 则sin sin sin a b c c A B C=== b c 从而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sin sin sin a b cA B C==C a B (图1.1-2)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 (由学生讨论、分析)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如图1.1-3,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上的高是CD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sin sin a B b A =,则sin sin abAB=, C同理可得sin sin cbC B =, b a从而sin sin abAB=sin cC=A c B(图1.1-3) 思考:是否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这一等式?由于涉及边长问题,从而可以考虑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

统编通用版高考数学全套电子教案之必修五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统编通用版高考数学全套电子教案之必修五高二人教A版必修5系列教案: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1) 在数列 { an} 中,
教师讲解方法并 展示详细求解过程 学生归纳使用范围
a1 2, an an 1 n 1,( n 2) ,求
典例 探究
通项公式 an .(2) 在数列 { an} 中, a1 1, an an 1 2n , ( n 2),
求通项 an .
深化学生对此 类方法的认 识,培养观察 归纳等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培养学生的合 作交流能力, 分析问题并解 决问题的能 力,通过展示 也可以进一步 深化对问题的 认识,并能及 时的暴露问 题。
典例 探究
类型一 已知 Sn 求 an 例 1.
教师展示问题并
⑴在数列 { an} 中,已知 Sn 2 n2 3n 1 ,求 分析问题:本部分
内容学生掌握的很
通项公式 an . ⑵在数列 { an} 中,已知 Sn 3n 1 ,求通项公
好,但在过程书写 上存在问题,本环 节主要展示过程的
式 an . (3) 在数列 { an} 中
完整形式。学生规 范自己的解题过 程。
引导学生动手 实践体会一种 方法不同类型 的解体策略 让学生用化归 的思想来思考 问题 .
a1 3,
s n a1 a2
项公式 .
an 2n 2 1, 求通
类型二 累加法 例 2.
培养学生严 谨的语言表达 能力。
让学生由 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 体现了从特殊 到一般再到特 殊的知识认知 过程。通过例 题巩固深化知 识和方法。
类型三 构造等比数列 例 3. 已知数列 { an} 中, a1=1, an+1= 2an+ 3.
学生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教师规范 解题步骤。
(1) 证明:数列 { an 3 } 为等比数列 . (2) 求通项 an .

高一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3.2 一元二次不等式(2)教案

高一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3.2 一元二次不等式(2)教案

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案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5第三章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案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从而掌握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能解决一些有关不等式的简单问题。

(2)通过图象解法渗透数形结合、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等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教学难点:“三个二次”的关系。

数形结合,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1的不等式. 由学生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不等式. 点出课题: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回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代数法: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解集 图像法:利用一次函数y=3x-15的图像求解 图像在x 轴上方,表示3x-15>0 图像在x 轴下方,表示3x-15<0问题1:类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否也用图像法数形结合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 探究新知(1) 特殊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画出分析图像:2222306023060.23060x x y x x x x x y x x x x y x x =-==--=<->>-->-<<<--<当或时,即当或时,图像在轴上方,此时即当时,图像在轴下方,此时即{}{}2260|2360|23x x x x x x x x x ∴--><->--<-<<解集或解集260x x -->26y x x =--的图像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其相应二次函数的零点,即二次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可以求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即图像在x 轴上方或下方时,x 的取值范围。

问题2:上述方法可以推广到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吗? 学生自主完成书本77页表格。

2021-2022学年人教A版必修5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案

2021-2022学年人教A版必修5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教案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执教者课时 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三章第二节《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是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拓展延伸,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的动态性变化。

学情分析学生在刚刚学习过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能够熟练解决求解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认识不等式求解的原理,并没有认识到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此基础上理解含有字母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类讨论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含有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分类讨论标准的划分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温故知新,回忆旧知(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一)解下列一元二次不等式:1.2.03.(二)回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步骤:学生回忆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的解题思路,并自主完成题目。

回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步骤。

通过复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原理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工作。

1.一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数,若负化为正;2.二算:计算Δ以及相应方程的根;3.三写:由相应方程的根,结合不等号的方向,根据相应函数的图像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自主合作、理性探究(20分钟)教师给出引例: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1.2.让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找同学进行展示讲解。

在展示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重点讲解不同方法、思路。

通过此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优化解题策略,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原理找到分类讨论的节点。

教师给出引例:解关于x的不等式:让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小组讨论,再找同学进行展示讲解。

在展示讲解过程中让学生重点讲解不同方法、思路。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 2.备课资料(3.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教案 2.备课资料(3.2.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备课资料 一、备用习题1.解不等式x+2>3x2.解:原不等式等价于3x 2-x -2<0,解方程3x 2-x -2=0得两根:321-=x ,x 2=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2-,1). 2.解下列不等式:(1)2+3x -2x 2<0;(2)-x 2+2x -3x >0;(3)x 2-4x+4>0.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2x 2-3x-2>0.由2x 2-3x -2=0得211-=x ,x 2=2. ∴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1-)∪(2,+∞).(2)原不等式等价于:x 2-2x+3<0.由Δ=(-2)2-4×1×3<0,知原不等式解集为∅.(3)Δ=(-4)2-4×4=0,方程x 2-4x+4=0有等根x 1=x 2=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 ∈R ,且x≠2}.点评:1.要严格按“解法步骤”求解.2.最后要用集合表示法表出解集.如本例(1)用区间表示出解集;本例(3)用大括号表示解集,该题的解集也可用区间表为(-∞,2)∪(2,+∞),但有的同学把第(3)题的解集表示为x≠2,这是错误的. 二、阅读材料法国数学家韦达韦达,1540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普瓦图的韦特奈.他早年学习法律,曾以律师身份在法国议会里工作,韦达不是专职数学家,但他非常喜欢在政治生涯的间隙和工作余暇研究数学,并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在对西班牙的战争中曾为政府破译敌军的密码.韦达还致力于数学研究,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已知数、未知数及其乘幂,带来了代数学理论研究的重大进步.韦达讨论了方程根的各种有理变换,发现了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把叙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结论称为“韦达定理”).韦达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表示数的人,并且对数学符号进行了很多改进.他在1591年所写的《分析术引论》是最早的符号代数著作.是他确定了符号代数的原理与方法,使当时的代数学系统化并且把代数学作为解析的方法使用.他还写下了《数学典则》,1579年,韦达出版《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这是欧洲第一本使用六种三角函数的系统的平面、球面三角学.主要著作还有《论方程的识别与修正》《分析五章》等.韦达的著作以独特形式包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全部数学内容.只可惜韦达著作的文字比较晦涩难懂,在当时不能得到广泛传播.在他逝世后,才由别人汇集整理并编成《韦达文集》于1646年出版.韦达1603年卒于巴黎,享年63岁.由于韦达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成为16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在欧洲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中国在一元二次方程方面的成就从“九章算术”卷八说明方程以后,在数值代数的领域内中国一直保持了光辉的成就.“九章算术”方程章首先解释正负术是确切不移的,正像我们现在学习初等代数时从正负数的四则运算学起一样,负数的出现更丰富了数的内容.我们古代的方程在公元前1世纪的时候已有多元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及不定方程几种.一元二次方程是借用几何图形而得到证明.不定方程的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这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具有x3+px2+qx=A和x3+px2=A形式的三次方程,中国在公元七世纪的唐代王孝通“缉古算经”已有记载,用“从开立方除之”而求出数字解答(可惜原解法失传了),不难想象王孝通得到这种解法时的愉快程度,他说谁能改动他著作内的一个字可酬以千金.11世纪的贾宪已发明了和霍纳(1786~1837)方法相同的数字方程解法,我们也不能忘记13世纪中国数学家秦九韶在这方面的伟大贡献.在世界数学史上对方程的原始记载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比较起来不得不推中国天元术的简洁明了.四元术是天元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级数是古老的东西,二千多年前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都谈到算术级数和几何级数.14世纪初中国元代朱世杰的级数计算应给予很高的评价,他的有些工作欧洲在十八九世纪的著作内才有记录.11世纪时代,中国已有完备的二项式系数表,并且还有这表的编制方法.历史文献揭示出在计算中有名的盈不足术是由中国传往欧洲的.内插法的计算,中国可上溯到6世纪的刘焯,并且7世纪末的僧一行有不等间距的内插法计算.14世纪以前,属于代数方面许多问题的研究,中国是先进国家之一.就是到十八九世纪由李锐(1773~1817),汪莱(1768~1813)到李善兰(1811~1882),他们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也都发表了很多的名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
0 的解集为空集,求
m 的取值范围 .
改 1:解集非空 改 2:解集为一切实数 4. 课时小结 进一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 5. 评价设计 课本第 89 页的习题 3.2 [A] 组第 3、 5 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有两相等实根
b x1 x2
2a
ax2 bx c 0 (a 0)的解集 x x x1或 x x2
ax2 bx c 0 (a 0)的解集
x x1 x x2
b xx
2a
[范例讲解 ]
例 2 (课本第 87 页)求不等式 4 x2 4 x 1 0 的解集 .
解:因为
0 , 方程 4x 2
4x 1 0 的解是 x1
当 0<x<5 时,函数图象位于 x 轴下方,此时, y<0, 即 x2 5 x 0 ;
所以,不等式 x2 5x 0 的解集是 x | 0 x 5 ,从而解决了本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3)探究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任意 的一 元 二次 不等 式 ,总 可以 化为 以 下两 种 形式 :
2
ax
bx
无实根 R
4. 课时小结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① 将二次项系数化为“ +”: A=ax 2 bx c >0(或<0)(a>0)
② 计算判别式 ,分析不等式的解的情况:
ⅰ.
若A >0 时,求根 x1< x 2 ,
0,则 x
x1或
x2;
若A 0,则 x1 x x2.
若 A 0,则 x x0的一切实数; ⅱ. =0 时,求根 x1= x2 = x0 , 若 A 0,则 x ;
例:设不等式
2
ax
bx 1
0 的解集为 { x | 1
x
1 3
}
,求
a
b?
▲ 应用二(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例:设 A { x | x2 4x 3 0}, B { x | x2 2 x a 8 0} ,且 A B ,求 a 的取值
范围 .
改: 设 x2 2x a 8 0 对于一切 x (1,3) 都成立,求 a 的范围 .
x2 5 x 0 …………………(…1)……
2. 讲授新课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
象 x2 5 x 0 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不等式,称为一元
二次不等式
2)探究一元二次不等式 x2 5 x 0 的解集
怎样求不等式( 1)的解集呢? 探究: (1)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的零点的关系
s m 和汽车的速度 x km/h 有如下的关系:
1 sx
20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测得这种车的刹车距离大于
1 x2 180
39.5m ,那么这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多
少?(精确到 0.01km/h )
解:设这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至少为
x km/h ,根据题意,我们得到 1 x 1 x2 39.5 20 180
x2
1
.
2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xx 1 2
例 3 (课本第 88 页 )解不等式 x2 2 x 3 0 .
解:整理,得 x2 2 x 3 0 .
因为
0 , 方程 x 2 2 x 3 0 无实数解,
所以不等式 x 2 2x 3 0 的解集是 .
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
3. 随堂练习 课本第 89 的练习 1( 1)、( 3)、( 5)、( 7)
改: 若方程 x2 2x a 8 0 有两个实根 x1, x2 ,且 x1 3 , x2 1 ,求 a 的范围 .
随堂练习 2
1 、已知二次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式 ax 2
bx
c
0 的解集为 { x | x
1 3

x
12} ,求关于 x 的不等式
cx 2 bx a 0 的解集 .
2
2、若关于 m 的不等式 mx
(2 m 1)x
【课程重点】
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课程难点】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关系
【课程过程】
1. 课题导入
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课本第
86 页的表格
2. 讲授新课
[ 范例讲解 ]
例 1 某种牌号的汽车在水泥路面上的刹车距离
定. 因此,要分二种情况讨论 (2) a<0 可以转化为 a>0
分 Δ>O, Δ=0, Δ<0 三种情况,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 bx c >0 与 ax 2 bx c <0 的解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或 ax 2 bx c 0 a 0 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 a 0 的两根为 x1、 x2 且 x1 x2 ,
c
0,( a
0)或 ax2
bx
c
0,( a
0)
一般地,怎样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 ax 2 bx c >0 与 ax 2 bx c <0 的解集呢?
组织讨论: 从上面的例子出发, 综合学生的意见, 可以归纳出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以下两点:
关键要考虑
(1) 抛物线 y ax 2 bx c 与 x 轴的相关位置的情况, 也就是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若 A 0,则 x x0.
若A 0,则 x R;
ⅲ. <0 时,方程无解,
若A 0,则 x .
③ 写出解集 . 5. 评价设计 课本第 89 页习题 3.2[A] 组第 1 题 【板书设计】
【授后记】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 20 年 月 日
(星期 )
课题 :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 2 课时
因为 100 0 ,所以方程 x2 110 x 3000 0 有两个实数根
x1 50, x2 60
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得不等式的解为: 50<x<60 因为 x 只能取正整数,所以,当这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在一周内生产的摩托车数量在 51— 59 辆之间时,这家工厂能够获得 6000 元以上的收益。 3.随堂练习 1 课本第 89 页练习 2 [ 补充例题 ] ▲ 应用一(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移项整理得: x2 9x 7110 0
显然
0,方程 x2 9x 7110 0 有两个实数根,即
x1 88.94, x2 79.94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x | x 88.94,或x 79.94
在这个实际问题中, x>0,所以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 79.94km/h.
例 4、一个汽车制造厂引进了一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数量
x
(辆)与创造的价值 y(元)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y 2x2 220 x
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
6000 元以上,那么它在一个星期内大约
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解:设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 x 辆摩托车,根据题意,我们得到
2x2 220 x 6000
移项整理,得
2
x 110x 3000 0
的根的情况
(2) 抛物线 y ax 2 bx c 的开口方向,也就是 a 的符号
总结讨论结果:
( l )抛物线 y ax 2 bx c ( a> 0 )与 x 轴的相关位置,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由一
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的判别式
b 2 4ac 三种取值情况 ( Δ> 0 ,Δ=0, Δ<0)来确
则不等式的解的各种情况如下表: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 86 页的表格 )
0
0
b2 4ac , 0
y ax 2 bx c
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y ax 2 bx c
y ax 2 bx c
( a 0 )的图

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a 0 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
0
x1, x2 (x1 x2 )
统编通用版高考数学全套电子教案之必修五高二人教 A 版必修 5 系列教案: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
课题 :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第 1 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掌握图象法解一 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 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和通过函数图象探究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情态与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 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 【课程重点】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课程难点】 理解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课程过程】 1. 课题导入 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教材 P84 互联网的收费问题 教 师引 导学 生分 析问 题 、解 决问 题,最 后得到 一元 二次 不等 式模 型 :
容易知道:二次方程的有两个实数根:
x1 0, x2 5
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x1 0, x2 5
于是,我们得到: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的零点。 (2)观察图象,获得解集
画出二次函数 y x2 5x 的图象,如图,观察函数图象,可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