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

课 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 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出示课本例1情景图。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场景?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新课讲授】 1.揭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已知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怎么计算? 生:把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和格尔木至拉萨这一段合并起来,就是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

列式为:814+1142=1956(km) 师: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 生: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板书) 师: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板书) 2.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

学生改编后,教师集体讲解展示:(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教师出示两小题后,让学生列式计算。

(2)列式为:1956-814=1142(km) (3)列式为:1956-1142=814(km) 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小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路的长,求全长,用加法计算。

统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统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

统编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教案(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数的读法和认读两位数,数的大小- 学会简便计算相邻整十数的差教学重点- 数的读法和认读两位数- 相邻整十数的差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 相邻整十数的差的简便计算教学准备- 教师:教案、教具(数位卡片、小黑板、粉笔等)- 学生:课本、练册、书包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出示数位卡片上的两位数,让学生快速读出其数值。

探究(20分钟)1. 出示一些两位数的卡片,让学生自由组合这些卡片,读出每个数的读法,并将卡片上的数字与所读的数进行对应。

2. 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的大小规律,讨论数的大小与数字排列顺序的关系。

3.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相邻整十数的特点,例如:34和40之间的差值是多少,50和70之间的差值是多少。

4. 引导学生总结相邻整十数的差的计算规律。

操练(15分钟)1. 让学生拿出课本,找到练册相应的练,并进行个别或小组操练。

2. 实施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巩固相邻整十数的差的计算方法。

归纳总结(5分钟)1. 结合课本中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总结数的读法和整十数的差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总结,并在小黑板上记录重点内容。

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应的练册作业。

2. 提醒学生复和记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数的读法和认读两位数,以及简便计算相邻整十数的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并通过操练和游戏活动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下节课将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教学效果良好。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

2.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算术加减法的初步应用。

2.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并应用不同单位的数量比较。

2.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2.道具:数学教具、实物例题、黑板、彩色粉笔等。

3.课件:相关教学课件和PPT等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单元1. 温故知新•复习四年级上册学过的加减法知识,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地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入第一单元的主题,通过实例提出学生关心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第二单元1. 数据的理解•介绍数据的表示方法,通过图表、图片等形式展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数据。

2. 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游戏和实际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反馈1.设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及时纠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七、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拓展数学思维。

2.提供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学生在学习中越走越远,开启数学奇妙的世界。

新西师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表格式】

新西师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表格式】

新西师版小学4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表格式】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1-3例一课堂活动1练习一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四则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目标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教学准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程序多媒体课件注重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注重混合运算方法实质的理解,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一的情景:小朋友们都刚过完年吧?那同学们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大家买多灯笼没有?在大门口挂上一对大红灯笼,是不是看起来非常的喜气?出示例一1.他们想的是做红灯呢?论都买了那些年货?都去买过年货没有?都买了那些年货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讨学生活动1.恩,小明和几个同学在想着怎么样笼。

自主探索年办的红红火火的,他们想了一方法?2.同学们读题,找出题是什么呢?中的已知条件。

对,自己做的,既可以锻炼自己3.同学们分两步做出来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节过得热热闹闹了,有的同学分一步做的,多不好啊!出了,2.但是搞的时候里面也涵盖了很多有的同学分三步搞出的数学问题,大家看一看,他们在搞灯笼了。

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问题呢?6.同学们分析为什么必须3.大家已经晓得了这道题的未知条先算秦九韶法?后算是以此类推件,你们可以搞吗?可以搞的话,恳请大家把法?每一步代表的是什你的算式写下在课堂作业本上。

4.把写下一步算式的和两步算式的,三步算是的都写下在黑板上,使同学区分。

那么同学同意哪个同学搞的呢?使我们去看一看这道题的思路。

同学们探讨思路,得出结论,不管就是用一步,思路都就是“一共搞的个数-7天搞的个数=还剩的个数”5.同学们都就是对的,而用一个算式抒发的就是我们今天自学的新科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四则运算》本课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2——P3 第1课时/ 共14课时1、经过察看比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课目的2、在经历研究发现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及设置依照比较、归纳、归纳、判断推理能力。

3、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质问题。

教课要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课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教课准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省教课过程:(一)导入新授加法和减法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什么奥密呢?今日就来研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二)研究发现1、研究加、减法的意义。

1)教课加法的意义出示教材P2例1主题图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思虑:如何求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如何计算?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思虑后独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现线段图。

联合加法算式,说一说加法算式的意义。

教师总结:把两个数归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称吗?教师总结: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教课减法的意义课件出示P3例1(2)(3)学生独立剖析数目关系,并列式计算,并独立试试画线段图。

指名板演后说一说为何用减法计算。

总结:要求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中去掉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而要求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就要从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去掉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请察看以上两道问题与以前第(1)题有什么联系?1总结:第(1)题实质是已知两个数,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2)(3)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此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做减法。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图形的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能对图形平移过程中的距离进行准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追问: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吗?学生动手操作。

2.导入新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深入地学习有关图形平移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二、交流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题1图。

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

(1)学生观察,感受平移。

(2)强调平移的方向。

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

3.认识平移的距离。

(1)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数一数。

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3)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组织全班交流。

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表格式)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学总目标: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4.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5.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7.使学生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8.结合有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的主要知识及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量的计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学法及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向:1.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6.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7.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教学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

教学进度表:教教学学进进度度表表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整体感知第一单元内容分为三节,第一节:混合运算;第二节:应用题;第三节: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

混合运算中的三步试题是在第五、六册已学过三步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三步试题,是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式题,通过学习,进一步稳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间的联系,强化运算顺序,让学生在掌握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与运算速度。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概念与作用。

2.掌握“平方米”的计量方法。

3.能够简单计算物体的面积,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及计量方法掌握。

2.将面积的概念、计量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活动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一张彩纸和一张纸巾,比较两者的大小以及数量。

•引导学生发现两张纸巾的大小相等,但是颜色不同;两张彩纸的颜色相同,但是大小不同。

•定义:用来描述物体表面面积大小的物理量叫做“面积”。

•自主学习:老师将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放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起感性认识各种形状的面积大小差异。

活动2•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中各种场景中的面积差异,例如百货商场、家庭厨房、学校操场等。

•通过将物品按照尺寸分类,让学生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等计量单位的概念。

2. 面积的计量方法活动1•学生观察一张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纸板,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纸板的面积大小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确定单位“平方米”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老师安排学生进行类似情境的游戏,深入理解“平方米”。

活动2•老师让学生围观范围,估计教室的面积并计算。

•引导学生发现,距离、角度和图形对计量面积的影响,并简要了解长、宽、周长和直角等基本概念。

3. 面积的应用活动1•老师让学生观察一台钢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钢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让学生推算钢琴的面积。

•根据推算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钢琴制作的材料和工艺的问题。

活动2•在生活环境中,老师通过分类、整理,让学生了解不同面积大小的对象,并能总结出造成面积大小的原因。

•在实际生活中询问学生面积计算的简便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准确性。

总结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入手,初步掌握了面积的概念、计量方法和简单应用。

在后续教学中,我们将帮助学生补充细节知识,深入了解面积计算中的关键点,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减法、除法的意义的理解.
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
3.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数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
四、课时安排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
3.有关0的运算1课时
4.小括号1课时
5.解决问题1课时
6.四则运算练习课1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教案全册

四年级数学学科第一单元电子备课设计方案1、下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1+∠2=∠3+∠4、∠1=∠2、∠3=∠4,请问∠5是多少度?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请你想出办法来证明一下。

3、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4厘米、9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多少厘米?四、画图1、画一笔,使下面的图形形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在下面的点子图上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三角形的分类课型新授课课时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等腰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各种不同的三角形、三角板、量角器、直尺教学时数共3课时节次第 1 节((((2)第29页“练一练”实践活动。

本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生剪完后,展示好的作品。

课堂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集体交流解决问题分组操作集体交流分组汇报板书设计《三角形内角和》练习课1、知识回顾2、练习讲解:∠A=154 0-640=90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0教学反思教学内容练习教学时数共3课时节次第 3 节教学过程一、填空题。

1. 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

2. 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角。

3. 在三角形中,已知∠1=55°,∠2=48°,∠3=()。

4. 等腰三角的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如果底角是70°,顶角是();如果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它又叫()三角形。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数的顺序和升序、降序的概念。

2. 掌握使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3. 能够正确运用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 数的顺序、升序和降序的概念。

2. 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3. 简单问题的解决思路。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和数的卡片。

2. 学生准备好练册。

教学过程
导入
1. 引导学生回顾数的顺序,并提问他们是否知道数的升序和降序是什么。

讲解
1. 通过示例,向学生讲解数的升序和降序的概念。

2. 强调升序即从小到大的顺序,降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

实践
1. 分发数的卡片,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的方法自行排序。

2. 纠正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给予指导。

总结
1. 进行一次简短的复,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数的顺序、升序和降序的概念是什么?
- 如何使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数字的比较和排序?
拓展
1. 提供一些更复杂的数字排序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作业
1.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小数加法和减法,第二单元主要学习了角的分类和度量。

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对小数的加减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角的分类和度量,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识别和分类各种角,并能够用度量工具进行角的度量。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角的分类和度量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例讲解、操作实践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和游戏素材。

2.角的分类和度量的教具和素材。

3.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故事中的角色要去买水果,苹果的价格是2.5元,香蕉的价格是1.8元,问角色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学视频,展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可以使用具体的例子,如2.5 + 1.8,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和进位的方法。

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练习,可以使用练习题或者游戏素材。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情境,如购物、计算奖金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小数的加减法问题。

可以设置一些难题或者综合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找零、计算存款的利息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解答。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2)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教材简析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四、教学策略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五、教学时间新课和练习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单元测验1课时.合计7课时.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P4-5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一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主题图引入: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揭示课题.(二)展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从例1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2、从例2中你又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怎样列式计算?3、对比例1和例2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想一想.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5页例1和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先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口算出结果.21+79-32 36÷6×15 28×5÷70 58-26+44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3)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4)让学生说一说.书写时应注意的事项(用递等式、等号对齐等).2、指名小结.教师板书: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为思考题)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7÷3×7 45+8-23 28÷4×73×6÷9 63÷7×8 35+24-122、用小棒摆了8个六边形.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几个?3、某路口1小时内以下三种汽车通过的数量如下表:种类公共汽车小汽车货车数量/辆98 703 594这个路口1小时共通过多少辆汽车?(先估算.再笔算)4、看主题图.你还能提出用两步计算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交流.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1、计算下列各题.注意运算顺序.49+154-38 120-65+312 78÷3×15 46×15÷232、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先借出了46本.又还回了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3、一箱橙汁12瓶售价48元.芳芳买了3瓶.需要付多少钱?4、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一件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9元.一条裙子多少钱?5、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3○3○3○3=1 3○3○3○3=2 3○3○3○3=3(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6—7页例3.做一做.练习一5—10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什么是第一级运算?什么是第二级运算?如果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如果一个算式里既含有第一级运算又含有第二级运算.它的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呢?(揭示课题并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认真读题.结合情境图分析: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计算买门票需要多少钱该怎样列式?你有几种解答方法?2、在列出的算式中.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怎样计算?3、你能总结出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去“冰雪天地”游玩.如果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方法一: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所需要的钱.方法二: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钱加在一起就是购买门票的总价.(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2、引导学生总结:如果题目中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指名讲一讲.自学检测题你是怎样想、怎样列、怎样算的?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火眼金睛辨一辨:下列两组题目的运算顺序相同吗?(1)2×9÷3 (2)36 -6×52 +9 -3 36÷6×52、三门峡到郑州的公路长32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走普通路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走高速路比走普通路节省多少时间?3、王奶奶家养了56只鸭.养的鸡的只数是鸭的一半.王奶奶养鸡和鸭一共多少只?4、星期天.8名学生去参观海洋世界.共付门票费40元.每人乘车用去3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1、按运算顺序计算.203-135÷9 28+120×897-12×6+43 26×4-125÷52、实验小学学生到荒山上植树.2009年共植树396棵.2010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树多?多多少棵?3、爸爸带明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3分钟.缆车每分钟行150米;滑雪下山用了18分钟.每分钟行70米.他们滑雪行了多少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4、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上层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1)24+24+24÷2 (2)24×2+24÷2=24+24+12 =48+12=48+12 =60(元)=60(元)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0-11页例4.做一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揭示课题: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根据例1题中信息列出算式.2、想一想:你还可以怎样列式?3、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4、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李老师用450元买了排球.又用350元买了篮球.已知排球和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每个50元.排球比篮球多买了几个?1、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 270÷30-180÷30 (270-180)÷30=9-6 =90÷30=3(名) =3(名)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24×12+600÷20 (128+56)×45(460-320)÷15 580÷29+72×18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抓住关键部分引导学生巩固.2、四个同学跳绳.数量如下图.姓名小丽小亮小明小贝数量(个)128 130 126 132平均每人跳几个?3、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到140千米.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2、小明参加800米跑步比赛.每分钟跑310米.跑了2分钟.距终点还有多少米?4、李老师去服装城批发了18件上衣用去450元.35条裤子用去77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二)堂清反馈:板书设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1)270÷30-180÷30 (2)(270-180)÷30=9-6 =90÷30=3(名) =3(名)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1页例5及P12页做一做1、2题.及练习二1~5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教学用具习题卡片.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引入新课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3、揭示课题:混合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5×4+20÷5 15×(4+20)÷51、你会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还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板书:(1)42+6×(12-4)=42+6×8=42+48=90(2)42+6×12-4=42+72-4=114-4=110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3、什么是四则运算呢?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4、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板书)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14+25×6-20 14+25×(20-18)28÷4+22×5 28÷(12+16)×52、杨树10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少10棵.柳树有多少棵?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1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1、计算.34+15×4-20 12×3÷9+56300-55×12÷20 (44+16)÷4×232、仓库有水泥150吨.运了3次.每次运24吨.还剩下多少吨?3、修一条长1600米的路.前4天平均每天修150米.剩下的要在5天内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2、3、4、5题.板书设计混合运算(1)42+6×(12-4)(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有关0的运算教学内容教材P13页例6和“数学游戏”.及练习二6~9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使学生明白0不能作除数及其中的道理.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0不能作除数.教学难点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你都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能给大家举些例子吗?2、揭示课题:有关0的运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试一试:你能举出4个有关0的计算的算式吗?想一想: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思考: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举例说明.(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3页例6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1、口算.0+12= 48-0= 67×0= 0÷23= 42-42=2、填空.24-()=24 ( )×23=0 0+( )=190 ( )÷47+18=183、45-45×20 (45-45)×20想: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并完成P13页“数学游戏”(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 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四、达标训练(1题、2题必做.3题思考题)3、思考:有什么好办法?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每箱苹果重多少千克?(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6、7、8、9题.板书设计有关0的运算与0相加(减)得原数与0相乘还得00作被除数时.商是0; 0作除数时.算式没意义.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复习内容四则混合运算有关知识.练习二10~14题及思考题.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复习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难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复习用具习题卡片.复习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1、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2、揭示课题: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二)展示目标:(见复习目标).★二、自主复习(一)出示复习提纲复习提纲(梳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计算57-42+53、45×2-28÷4、(57-26)×20.想一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能根据12+8=20 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根据24×2=48写出两个除法算式.思考.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四则运算中0不能作什么数?为什么?(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整理本单元知识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复习检测1、填空47-()=47 2×56-()=0 0+( )=190 ( )÷47+18=182、45-45×20 (45-45)÷20 (75-8)×(56+4)(240+18)÷33、24+()=47 57÷()=19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复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想法)(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将不同的想法和不懂的问题进行展示)2、教师让同学汇报自己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并作必要指导.3、归纳小结:(板书)四、达标训练(1、2、3题必做.4题选做)4、想一想.算一算.把合适的数填在□里.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3、在数字中加上什么运算符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4、解决问题.(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课本练习二10、11、12、13题.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

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

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

(5)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6)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

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画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

(2)组织汇报。

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1、下列几种运动属于平移的是()(1)水平运输带上的砖的运动;(2)啤酒生产线上的啤酒通过压盖机前后的运动;(3)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4)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2、下列图形中,由原图平移得到的图形是()原图 A. B. C.D.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能用平移变换来分析其形成过程的图案是( )A. B. C . D.学生说怎样画对称轴,教师指出:因为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

(5)完成教材第5页“试一试”。

请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再通过折纸研究它有几条对称轴,再在课本上画出正方形的各条对称轴。

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2.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2.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3.熟练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1.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将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基本运算符号写在黑板上,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有哪些基本运算符号?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概念。

步骤二:讲解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详细介绍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规则:1.加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加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2.减法:用-表示,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3.乘法:用×表示,将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4.除法:用÷表示,将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数。

步骤三:练习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并互相讨论解题方法。

示例练习题:1.17 + 9 = ?2.25 - 8 = ?3.6 × 4 = ?4.24 ÷ 6 = ?步骤四:运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师可以使用小括号、中括号和大括号等符号来说明运算的顺序。

教师解释运算顺序的规则:1.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运算;2.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3.最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师给出一些运算顺序的例子,并让学生自行计算结果。

步骤五: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巩固练习题,并进行讲解和订正。

示例练习题:1.12 + 8 × 2 = ?2.(15 - 7) × 3 = ?3.14 ÷ (6 - 2) = ?4.10 × 2 + 15 ÷ 3 = ?步骤六: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四则运算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表格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2)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理解并掌握整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比较和排序整数。

理解并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准确进行整数的加减计算,并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并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初步概念,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乘除计算,并理解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数的认识与比较: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和分类整数,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读、写和比较方法。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通过实例和具体操作,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初步概念,掌握简单的乘除计算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知整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和乘除法的初步概念。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实际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或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整数的概念、加减法运算和乘除法的初步概念,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4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
授课内容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4.有括号的运算
例4.计算。
(420+80)÷2 91-(76+15) (175-25)÷5
===
===
练习:
18×(11+9) 120÷(4×5) 600÷(35+5)
186-900÷(100-25)(630÷18-23)×250
630÷(21-12)×16(420-42×7)÷63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创设情境来自导入新课自学质疑
合作探究
检测提升
课后作业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四则运算顺序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复习导入
自学质疑
合作探究
引导点拨
检测提升
练习一第6、7题。
板书设计: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算法一:24+24+24÷2算法二:24×2+24÷2
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教学反思
---------
2014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
授课内容
混合运算(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运算P10-12例4、例5。
观点3:根据上面同学的分析,我认为如果0作除数,要么没有确定的结果,要么有无数结果,没有研究价值和意义,因此0不能作除数。
3、拓展练习
(1)教师让学生先明确题意。
(2)分组探究
(3)交流反馈
计算
0+8= 22+17×0= 0+7+7=
0×8= 56×27×0= 74-74+19=
巧算
3300÷25= 1320×500÷250
3.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
例3.计算:
420+80÷2=175-25÷5=
练习:
脱式计算:91÷7+33= 420-60÷4=530+54×4÷24=
168-48×16÷32=420+80×15=
教学反思
---------
2014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
授课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复习2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级运算由高到低。
2、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复习导入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检测提升
总结
作业
1、媒体演示复习题
15×8÷6 29+34-21 72÷8×6 64-56+58
请四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总结
板书
1、师准备扑克牌,带领学生玩“算24点”游戏,分组竞
教师抽出四张牌,根据扑克牌上四个数用加减乘除把它列为得数为24为胜。
2、有24个苹果,每6个苹果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1.出示挂图及例4(板书后)
1.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洁员,师可问:60位游人需几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独立思考。
3.交流解题思路(引导说出第2种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个算式呢?(板书后)
问:每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对含有小括号的运算,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书后)
请生在书上的算式里标出运算顺序号。两名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二、对应例题与练习
1.四则运算的想法定义的法则
例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计算,如果只有乘除法,要()计算。
5.关于“0”的计算
例5.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请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小龙计算时出现了12÷0的式子,这个式子对吗?()
(2)小凤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出现了32+0=0的式子,她的写法对吗?()
(3)小军在计算过程中写下了式子45-0=45的式子,他的写法对吗?()
(4)999×0=0()
(6)0÷9999=9999()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应注意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
2014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
授课内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复习1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一、知识点总结回顾
1.含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同级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法或者只有、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师问:观察两小题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两题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最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小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师:给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师整理板书四则运算顺序。(板书后)
4.练习P12做一做1、2题。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270÷30=9(名)180÷30=6(名)9 — 6=3(名)270÷30—180÷30= 9 – 6=3(名)270 – 180=90(位)90÷30 =3(名)(270 – 180)÷30=90÷30=3(名)答:下午要比上午多派3名保洁员。例5、先说出各题运算顺序,再计算1.42+6×(12 – 4)===2.42+6×12 – 4===总结四则运算
练习: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再算()。
2.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小括号,要先算()。
2.同级运算法则和顺序
例2.计算. 91+76-16=95-38+12=
28÷7×4= 11×5÷5=
练习:
脱式计算:
49+56-38= 132-56+18= 1000÷20×5=999÷9×11=
新课呈现
合作探究
检测提升
课堂小结
1、出示口算卡片
150+90= 43-0= 52-25=
0 +50 = 0×135= 0÷12=
学生口算后两题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可以结合前两道已学过的含有0的加减法算式来对乘除法算式中含有的0的算法进行归纳。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任何一个数加0或0加任何一个数和0减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它们所得的结果都是原来的那个数而不是0,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结果又是多少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3.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4.括号的运算顺序:要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思考题:
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练习一第1、2、5题
教学反思
---------
2014年月日第周星期总第课时
授课内容
一、二级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教材第6、7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5、6、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较典型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观点1:如果被除数不等于0,如5÷0,它的高商不论等于几,与除数0相乘后的结果都不等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