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试卷03
广西柳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柳州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1.本套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贴条形码区”。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把“禅让”的公天下变成了传子的家天下,确立了“大人世及(以子继父为世,以弟继兄为及)以为礼”的制度。
这表明A.礼仪制度初步建立B.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早期国家形态产生D.古代官僚政治萌芽25.右图为汉代画像砖拓片,画面有骑马、射箭、角抵武术蹴鞠等活动。
这反映出A.汉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B.运动项目具有群众基础C.民族交融促进体育运动D.运动项目具有时代特点26.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主要说明了唐朝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中央机构行政效率高C.中央机构分工明确D.皇帝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识27.据《苏州府志》记载,明万历年间,苏州城“工匠各有专能……无注者黎明立桥头以待,锻工立花桥,沙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日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粥后散归。
”这表明当地A.手工业分工细致B.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C.劳动力市场活跃D.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28.从道光后期开始,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贸易路线由传统的“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路线,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路线。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外来经济势力的渗透C.交通工具的进步D.京津地区社会动荡29.晚清档案中的《罪己诏》记载:“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求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时;
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指导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联合第三国际
图1
A.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B.忽视了官员道德品质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D.促进了人才自由流动
14.在1922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上,列宁自豪地讲道:“已经稳定住了卢布,并积累了两千万金卢布”“这两千万金卢布加上以后的积累,可以用来提高重工业”“建立重工业是绝对有必要的,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的成败。”列守这一讲话( )
A.诸子百家思想同源异流B.士人热衷于创立学派以标新立异
C.思想的多元化发展趋势D.儒学深刻影响统治者的执政理念
2.下表所示为不同史籍对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相关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西汉时期( )
记述
出处
武帝时,搜粟都尉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12.图1与图2所示共同反映出这一时期欧洲( )
图1图2
A.大国斗争的激烈B.世界性战争一触即发
C.工业化的消极性D.法俄由盟友变为敌国
13.美国从1883年确立文官制度的《彭德尔顿法》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的传统是“提倡一个人应该有一种明确被认可的、并可供出售的一技之长,以期在施展其才能时获得优厚的报酬”。据此可知,美国文官制度( )
——摘编自[北宋]朱或《萍洲可谈》
材料二
史料
出处
江苏省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C.以维护统治秩序为根本目的D.家训折射出百家争鸣的时代特点
2.据史书记载,魏晋时期,晋朝将领魏浚在洛阳失陷后,屯于洛北石梁坞,归附者甚众;江州刺史郭默在永嘉之乱后,率遗众自任坞主,流民依附者甚众;平阳县侯李矩在刘渊进攻平阳时,被乡人推 坞主,东屯荥阳,远近多附之。这可以说明当时( )
1.下表是先秦时期 部分家训内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周文王
在临终遗嘱上,告诫武王遵循“中道”,称王天下,使“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
周成王
在册封蔡仲时训勉说,要“尔尚盖前人之愆,惟忠雄孝;尔乃迈迹自身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孔子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四军建立的苏北、淮南等八个抗日根据地一般统称为华中根据地。在根据地创建之前,当地传统婚姻盛行,强调门当户对,父母等长辈掌控主婚权。根据地建立后,政府先后颁布的法令强调婚姻自主原则,主张订婚和结婚都要遵循当事人的意愿。对于传统婚礼程序烦琐、花费巨大的问题,根据地倡导新式婚礼,如淮北行政公署就特别强调“婚丧喜事一概从简”。根据地还将婚姻习俗变革与妇女解放和权益保护相结合,鼓励妇女提高劳动能力,开展纺织运动,妇女通过生产劳动,不仅拓展了活动的空间,增加了婚姻自主的可能性,更创造了财富,减少了对传统家庭的经济依赖。根据地的婚姻制度变革,使得妇女的性别角色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妇女从原有的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根据地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
如果丈夫偷钱一千,妻子藏匿三百,妻子应该怎样定罪?答:如果妻子知道丈夫偷钱而藏匿,当以偷钱三百论处,如果不知道,就不予追究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历史(三)(附答案)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历 史 (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奏事进言的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
该制度( )A .不利于皇帝获取信息B .滋生因循守旧的风气C .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D .弱化了对官员的控制25.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了外事裁判官法。
它是外事裁判官在外事司法活动中,不依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专门调节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据此可知该法( )A .已取代了公民法等相关法律B .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C .推动了罗马法不断丰富发展D .利于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26.中共三大决议指出:“我们须努力扩大国民党的组织于全中国,使全中国革命分子集中于国民党,以应目前中国国民革命之需要。
”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 .壮大了反抗北洋军阀的力量C .提升了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D .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27.下表是关于1954~1955年间中国外交工作的部分言语的记录。
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 )A .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B .巩固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C .强化对外联系提升国际地位D .打破西方孤立拓展外交空间 28.1976年8月,第五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经济宣言》,其中单独列出“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前景”条款,特别强调“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被剥夺和没有文化的危机在发展中的世界里一直存在,而且影响着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东北三省三校(辽宁省新课标)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历史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辽宁省新课标)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三)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儒家礼教在对上古时期习俗的继承和周公“制礼作乐”中萌芽。
春秋时,孔子将“仁”的精神镶嵌在礼制规范之中使得儒学礼教理论基本形成;战国时,孟子提出“仁政”、荀子提出“隆礼重法”等思想将其发扬光大。
据此可知,先秦儒学家旨在2.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处中,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交流和共同的斗争中,先进的优秀的东西不断为大家所认识和接受,并继续发展;落后的低劣的东西不断被抛弃和淘汰,从而使各民族之间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多,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地发展,并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材料旨在揭示3.中唐以后,长江中游地区州县坊市之外兴起许多形形色色的地方市场。
如洞庭湖岸边的渔市,荆州古城濠下以橘为主兼集鱼盐等货的“橘市”,浔阳江早晨最为热闹的菜市,信州版山脚下余之滨以木材贸易为主的汭口市场等等。
这一现象的出现4.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后发现,“忠观念”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7.97%,在宋代官修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15.89%,在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所占的比例为22.71%,越往后世“忠观念”出现的频次越高。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5.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家训,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
明代的《何氏家训》要求,“男子要以治生为急,于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清代的《顾氏家训》告诫后世子孙,“士农工商,须专一业”,还特别规定,对于习贾者,宗族同样给予资助。
这反映了当时6.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清政府不仅逐渐放弃了封禁政策,命令地方官员“招民试垦”,而且还先后创办了吉林机器局、漠河金矿及一批新式学校。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7.下表是晚清国人的著作及对外称词统计表(部分)。
湖北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三选择性模拟考试(三)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届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三选择性模拟考试(三)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井田制的瓦解B.耕种技术的进步C.劳动人口的增长D.小农经济的形成2.秦初,丞相王绾献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秦王请群臣议。
李斯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
”秦始皇纳其言。
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B.秦统一后全境推行郡县制C.战国时各国采用分封制D.战国时各国已实行郡县制3.唐代韩愈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在此强调A.回归儒学本原 B.儒释道三合一C.儒学传承断绝D.儒学传统久远4.宋朝台谏官“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言及廊庙,则宰相待罪”。
苏轼感叹说:“历观秦汉及五代,谏诤而死,盖数百人;而自建隆(北宋太祖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材料体现了北宋A.谏诤官与君主矛盾尖锐B.统治者有更多自律反省意识C.理学主张影响施政观念D.台谏制度充分发挥监察效能5.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
这实际上是A.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抵制 B.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C.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D.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6.下表反映出福州茶叶出口量猛增。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1853~1859年福州口岸出口茶叶数量(单位:百磅)AC.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福建茶叶生产迅速扩张7.“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
2023年高三历史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三)
2023年高三生物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三)(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引起。
目前,猴痘疫情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性事件”,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猴痘病毒经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侵入人体细胞B.人体被猴痘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广C.效应T细胞可将侵入人体的猴痘病毒消灭殆尽D.蓝细菌和猴痘病毒一样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答案】B【解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与宿主细胞进行信息交流,但不是细胞间的的信息交流,A项错误:被病原体寄生的细胞的清除属于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B项止确:效应工细胞可以使被病毒寄生的靶细胞裂解,但不能消灭病毒,C项错误: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猴发宣病毒无细胞结构,因此无核糖体2.中国科学家詹祥江及其团队通过整合北极游隼多年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阐明了气候变化在鸟类迁徙路线形成中的作用,发现一个和记忆能力相关的基因AD-CY8,揭示了长期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用标志重捕法能准确计算北极游隼的种群数量C.该研究表明生物的行为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影响D.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北极游隼的种群数量变化【答案】B【解析】活动范围一定、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A、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B、北极游隼属于候鸟,活动地点不固定,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北极游隼的迁徙与气候变化和基因AD-CY8有关,因此说明生物的行为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影响,C正确;D、研究种群数量变化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D正确。
高三历史模拟卷三(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卷三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汉高祖刘邦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以巩固刘氏天下。
明太祖朱元璋“昔者元失其驭群雄起,四方鼎沸,民遭涂炭…宁谧然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为国家,下安生民。
”两位君主推行这些措施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察举制2.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下列对右图所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①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 .②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 .③处是大将军蒙恬收复D .④在该地设置“五尺道”3. 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4.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图一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 .图二可作为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 .图三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 .图四是显示了唐朝瓷器制作技术的成熟①② ③ ④5. 杭州萧山党山雷公庙会习俗体现的是古代草市与宗教习俗的结合,以下史料属于草市的最早记载应为A.戎装诣草市尉, 尉驰以启帝B.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C.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D. 千街错绣,灯火连昼6.2017年1月29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有媒体评论,很多人都认同要有规则意识,但可能只是“嘴上认同,行为上很诚实”。
解决这一问题,可用下列哪种办法A.格物致知B. 致良知C.知行合一D. 经世致用7.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
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卷(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晚商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考古遗址中出现家马,主要被用于牺牲、战争和交通;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马已经成为六畜之首。
有学者对成书于这一时代的《尔雅·释畜》中“六畜”类汉字进行量化统计:共109个汉字,马的各种专名51个,牛18个,猪13个,羊11个,犬10个,鸡6个。
马的不同颜色就有16个专名。
这反映出当时A.劳作方式发生变化B.战争样式出现根本变革C.驰道网络基本形成D.马在中原获得文化接纳2.表1为汉代传译活动的史料记载,这表明传译活动表1A.致力制度变革B.促进民族交流C.推动疆域扩展D.完成文字统一3.《大唐开元礼》是唐代五礼制度中各种仪式的仪注,《唐六典》是唐代各官府机构设置、人员构成及其执掌的规定。
这两部书都是唐玄宗营造盛世的产物。
唐玄宗组织编纂《大唐开元礼》与《唐六典》的目的是A.提高官员文化素质B.彰显统治合法性C.树立本朝典制权威D.完善三省六部制4.宋朝的工商业收入能与以两税为主的传统农业税收并驾齐驱,有时还超过农业税收;金朝田赋岁人约1000万石,商税、物力钱等岁人总约2000万贯。
这反映了宋金A.经济联系密切B.财政结构趋同C.农耕经济衰退D.社会流动增强5.明清时期,湖州府的南浔镇成为丝织业中心。
《南浔丝市行》中写道:“乡农卖丝争赴市一沿门挨户相连接……熙熙而来攘攘往,一日贸易数万金……繁华富丽压苏杭。
”当地也流行一句谚语:“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
这些现象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A.城市化进程加速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工商业市镇兴起D.商人群体实力雄厚6.如表2,咸丰皇帝与曾国藩的主要分歧在于表2A.镇压太平天国的决心B.对待地方武装的态度C.应对西方列强的策略D.推进洋务新政的途径7.直系军阀首领曹锟是天津静海一带有名的大地主,同时还创办了恒源纱厂;民国总统黎元洪不仅是大地主,而且投资创办了一批企业,如中兴煤矿、中原煤矿等12家厂矿和中华汇业银行,成为工商地主。
(新高考)2022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三)解析版
(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历史(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汉代《史记》写道:“益让帝禹之子启。
”由此可见()A.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B.离事件更近的《战国策》更接近真相C.历史真相无法考证D.作为正史的《史记》观点更可信【答案】A【解析】对于启旳继位,古书中不同的记载是由于作者立场的不同及视角、史料的差异等而产生的,因此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故选A项;是否更接近真相,与作者阶级立场、占有史料的多寡等有关,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历史的真实性在一定意义上是能够加以考证的,排除C项;正史也存在主观、客观因素,所以其观点不一定可信,排除D项。
2.《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美矣”是因为()A.采取黄老之学B.奉行独尊儒术文化政策C.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A【解析】据材料“与民休息”可知采取休养生息的黄老之学,故选A项;汉武帝奉行独尊儒术文化政策,而材料是文帝景帝时期,排除B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中央集权遭到削弱,排除C项;秦朝推广郡县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
3.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史称“唐风文化”实质上反映了()A.中外交流活跃B.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同化C.中华文化的开放性D.先进文明对于周边民族的向心力【答案】D【解析】据材料“新罗……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全面接受唐文化”可知新罗、日本向唐朝学习先进文明,故选D项;中外交流活跃是表象,不是实质,排除A项;材料中“受到中国的影响”不等于同化,排除B项;中华文化的开放性是表象,排除C项。
2024届湖北省松滋市四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松滋市四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同时又强调“不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就不能实行真正的民族革命战争”。
对于上述材料,错误的看法是A.中国共产党开始调整八七会议以来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不再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政策C.《宣言》推动了这一时期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D.反映出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的复杂局面2.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A.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3.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
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
以上活动分别发生在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C.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D.苏俄实行战争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4.通常认为,甲午战争中清廷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划分过于刻板化,甲午战后洋务运动依旧继续。
三明市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三明市2024年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隋唐君主为加强统治,致力于削弱门阀势力,唐初曾将民间声望最高的崔氏降格为第三等姓氏,武则天提高进士科地位以打击擅长明经科的世族。
到了晚唐时,唐文宗欲把公主下嫁给门阀世族时感慨:“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反映出隋唐时A.宗法制与封建专制互为表里B.科举制对士族产生的影响很小C.社会结构的改变十分缓慢D.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并行2.下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D.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3.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
……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面要求建立一个“单极世界”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4.观察下图相关信息,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是A.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D.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山东常被称为“齐鲁之邦”这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下列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收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等级体系决定6.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常言“我非相,乃摄也。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三)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历史模拟(三)24.“不孝”在秦律中属于重罪。
但同时规定,父亲要杀死不孝的儿子,必须向官府请示并由官府行刑,因为秦律规定“擅杀子,黥为城旦舂(面部刺字,处以徒刑:男犯人筑城,女犯人舂米)”。
这说明秦律A.虽然严酷但却蕴含人道精神B.厉行法家思想轻罪重罚C.重视人伦秩序强调社会教化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父权25.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江南道乃其中之一。
玄宗时,析为江南东、西两道。
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析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道,外部边界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帝国行政监察力度的不断强化B.政局变动影响行政区划的设置C.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努力D.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26.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曾令天下长吏选择本道骁勇士兵填补京师禁军之缺。
又定兵样,分送诸道,“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京师开封)”。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保证禁军战斗力以解决边患B.强干弱枝以绝藩镇割据之弊C.内重外轻凸显京师政治权威D.内外相制维系国家政局稳定27.清王朝在撰修《明史》时极为详尽地记载明末宦官乱政、社会动乱、自然灾害等现象,将明王朝的败亡上溯到明神宗万历年间,如主昏臣专、法度废弛、加重赋税、天灾流行、内忧外患。
而此时正是满清太祖太宗神功圣德,列圣相承,天心笃佑,而得天下。
据此可知,清王朝编撰《明史》的目的是A.吸取明亡教训改善民生推行仁政 B.以天人感应论述明清易代合理性C.详细记录历史资料以供后人参考 D.客观公正地论述明朝败亡的原因28.1896年总理衙门奏陈“西方国家皆以富强为第一要务,专设商务大臣,其他的公司商会等随地经营,不遗余力地帮扶。
而中国各省章程不一,地方官对于公司企业毫不关心,反而遇事随意征派勒索捐税。
……请饬令各省官员,在省会设立商务局,聘请有名望的绅商担任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2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陇西李氏续修族谱·例言》规定:“随母子,数岁来;带孕子,数月生,及义子、赘婿,皆异姓也,原非一本,例禁概不收入。
”材料表明宗法制(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B.标榜尊崇共同祖先C.异姓乱宗是其大忌D.不准异姓冒姓入族谱2.在中国历史上,全国各级政府之间是一种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
其历史源头应当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3.清朝乾隆皇帝直到86岁做了太上皇,还是励精图治、大权在握。
他曾说:“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这反映了( )A.庞大完善的官僚机构B.乾纲独断的政治体制C.持续繁荣的封建经济D.清廉勤政的治国理念4.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
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
交子三年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
这说明( )A.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5.[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载:“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
始嘉(靖)隆(庆)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
凡出入都门者,籍有稽,游有业,困有助也。
”由此分析,明朝会馆( )A.都设在京城B.以商办为主C.功能较完善D.出入较方便6.司马光说:“隋始置进士,唐益以明经等科……不复使人察举矣。
……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
……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
”当时有识之士针对此弊端( )A.主张恢复察举制度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C.重申儒家伦理道德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说明该时期( )A.传统文化未发生实质的变化B.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C.思想领域出现近代民主思想D.文化专制政策出现一定松动8.阅读下面的表格(改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上表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A.列强加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B.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D.农业商业化水平不断提高9.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说:“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
”邹容在《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
”两者都主张(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 B.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C.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10.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说明( )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11.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对下表的分析准确的是(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工业在近代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D.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推动了机器出口12.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和《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强调:“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
”其言论( )A.照搬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B.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C.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D.批驳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质疑13.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
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
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 )A.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B.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C.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较大波动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现象严重14.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这种做法在本质上( )A.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切断了农民与市场的有机联系D.杜绝了贱买贵卖的剥削方式15.罗马早期的习惯法以同态复仇的形式规定:侵害他人身体的,准予受害人同样的身体部位实施同样的打击。
而《十二铜表法》在规定“受害人可以采取一种对身体的处罚方式来对私犯者进行追究”的同时,也“允许加害人通过交付赎金的方式使得对方放弃某种权利”。
此法律规定的变化( )A.说明了罗马各法律一脉相承B.反映了罗马社会矛盾日益缓和C.反映了罗马法律文明的进步D.体现了对罗马公民利益的维护16. 在苏格拉底看来,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本来就十分荒唐,因为雅典公民本身知识的素养根本不具备对民主投票质量的保障,它的全体民主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民主,其乱哄哄的投票场面难以反映出真正的民意,产生正确的决策。
为此,苏格拉底主张( )A.公民治国B.精英治国C.抓阄选举D.部落政治17.某文件写道:“英帝国内的自治实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事务的任何方面彼此无任何隶属关系,虽以对英王室的共同效忠为纽带联合成一体,却是各自作为英联邦的成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
”该文件( )A.表述了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变B.是英帝国发展到顶点的反映C.说明英国改变了殖民政策D.反映了英王室走向衰落的史实18.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有关东印度公司的两个法案:(1)政府按年息4℅贷款140万英镑给东印度公司,以助其渡过难关;(2)管理法案,政府有权控制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占领的土地,在印度设立总督、参议会和最高法院,对英王负责。
这表明东印度公司( )A.是一个纯粹性的贸易机构B.由政府控制、私人参与的殖民贸易机构C.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需求D.最早由英国建立在印度侵略扩张的机构19.托克维尔在1847年底对欧洲社会状况如此描述道:“一种无声的骚动不安,开始在被法律排斥于政治生活之外的下层阶级内部传播;从这里,正表现出把政治权力扩大到全体公民的必要性。
”这说明当时的欧洲( )A.公民权利极度匮乏B.阶级矛盾异常尖锐C.人们欲望急剧膨胀D.专制制度彻底崩溃20.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基本完成了“说明俄国”和“夺取俄国”的任务,在镇压资产阶级反抗大体完成之后,必须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到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即组织对俄国的管理。
这表明苏俄要( )A.颁布《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用革命结束战争B.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政治经济形势及革命任务的需要D.实施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21.据统计,美国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在1982-1985年大约少得联邦津贴470美元,收入在一万至两万美元的损失360美元;而收入超过八万美元的家庭则只损失170美元。
这是因为( )A.社会福利发展明显不均B.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税收C.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D.没有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22.日渐扩大的采矿作业使新矿石甚至新金属如铋、锌和钴显露出来。
分离和处理这些新矿石和新金属的技术必须用类推法找到,并以痛苦的经验予以矫正,化学的一般原理开始形成。
这表明( ) A.经济革命推动科学革命 B.科学研究方法趋于成熟C.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产生D.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3.夏季达沃斯论坛从2008年“下一轮增长的浪潮”、2009年“重振增长”、2010年“可持续增长”、2011年“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到2015年的“描绘增长新蓝图”。
这说明( )A.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B.经济全球化加快C.世界经济发展成为共同关心的话题D.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24. 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19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与色,其于物象体验入微。
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
”该学者认为( )A.文人画和西洋画都以形似为重B.文人画和立体派都注重蕴含精神C.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D.文人画和立体派都缺乏科学依据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本卷包括三个大题,共52分。
其中25题20 分,26题20 分,27题12 分。
25.(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在贵族制之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
所以,国君制只适宜于富饶的国家;贵族制只适宜于财富和版图都适中的国家;民主制则适宜于小而贫穷的国家。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不管是梁启超抑或是孙中山,他们都同样的受到中国国情的影响。
其实,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剖析民主这个概念,都没有把西方民主思想机械化地翻述过来,影响他们构思最主要的因素是民族危机。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时期,国难异常严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救亡救国。
这个任务产生了两个后果。
第一,中国知识分子没有充分时间从学理上去研究从外洋引进的意识形态和任何主义。
……第二,知识分子从工具角度理解民主主义,认为民主政治是救亡的唯一途径,是日后国家富强的工具。
……他们有一种知识分子的乌托邦主义或道德理想,寻找一种完美的,一种中西合璧的民主模式,他们的民主构想是从工具价值、理想与东西文化集合几方面出发的。
——冯兆基《民国时期中国民主的构想》(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君制与民主制的区别。
(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构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认识。
(4分)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对羊毛的需求激增,羊毛价格上涨,急于发财的地主便利用手中特权侵占荒地和公地,用栅栏和沟渠圈围起来,建立大牧羊场;有的地主将自己领地直接改为牧场,赶走大部分农民;有的则当出租地租约期满后,用提高地租的办法迫使农民放弃续租,甚至强迫农民退佃,然后将土地大片出租给牧场主经营。
在1485—1517年,英国23个郡共圈地101 290英亩,其中可耕地占13.2%,转化成牧场的各种土地占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