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共2课时) - 副本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认识图形(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和认识图形。
2.能够区分不同图形,了解图形的特点。
3.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认识图形。
二、教学重点1.认识各种图形。
2.区分不同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分。
2.圆形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物品: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卡片或实物。
2.教学课件: 包含各种图形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名称。
2.引导学生讨论各种图形的特点。
二、讲解1.通过实物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两者。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点。
三、练习1.让学生分组,用卡片组成各种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所组成的图形。
第二课时一、复习1.让学生回顾前一次课学习的内容,并就图形的特点展开讨论。
二、讲解1.介绍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特点。
三、练习1.让学生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并说出其属于哪种图形。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各种图形的特点。
在实物展示和讨论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图形。
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图形的练习。
2.家长陪同时,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图形,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这份教案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和区分不同的图形。
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在积极互动中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概念。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是小学数学的入门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的认识,旨在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图形的认识基本为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具、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的基本特征。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用语言准确地描述。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图形。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分类比较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图形的相同和不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采用语言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图形的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准备彩色纸张,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各种形状的图形。
3.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各种图形的图片和描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常见图形的基本特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积木放在一起么?(出示PPT,形象生动地展现几何图形。
)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猜想分组并交流。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用积木搭房子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把学生身边的问题数学化,为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环节二:自主活动,操作感知。
】(一)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生:分享分类想法。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用PPT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立体图形。
)(4)游戏:随机抽取立体几何图形,带读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并填写学习单1。
(2)汇报交流[设计意图:从学情及学龄特点出发,通过两次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分类、摸一摸等活动,发现概括图形特点,借助图形特点认识图形,达到初步认识图形的教学目标。
]【环节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师:同学们,还有几个“图形朋友”在老师的宝盒里,你们想认识它们么?(PPT出示“宝盒”)师:用我们刚刚学的图形名称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呢?(PPT展示文具盒等实物图片。
)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图形特点并说出名称。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水杯”、“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学设计: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上》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主要包括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掌握立方体和平面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图形的特征,并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图形的变换。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图形的基本经验,他们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但他们对立方体的认识相对较弱,对图形的特征和变换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和命名立方体和平面图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建立自信,培养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立方体和平面图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图形的变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操作活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立方体模型、平面图形卡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立方体模型、平面图形卡片、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图形宝宝找家”的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2)教案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35-36【课程标准描述】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学习目标】1.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活动,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
2.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
【学习重点】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习难点】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实物拼图的活动来评价目标1。
2.通过操作练习来评价目标2.3.通过小组合作拼图形和讨论的活动来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课件展示)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边摸边说)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1.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现在一起去超市看一看(课件展示)这是一个大型购物商场,请同学们看一看柜台上摆放了什么东西?(牙膏、香皂)它们摆的整齐吗?(整齐)仔细看一下,牙膏摆成了什么图形?师:摆放整齐的货物除了给顾客舒心、美丽感觉之外,还利于顾客购物,售货员每天清点货物。
你愿意这样摆一摆吗?赶快动手吧!2.正方体拼组。
师:请每人拿出两块正方体形状积木,拼一拼。
你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成后的图形又是什么样的?(柜子、小床、长方体等)(评价目标1)师:你们想象力可真丰富呀。
不管横竖拼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那么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呢?4个呢?……(小组尝试多个拼接)。
(评价目标2)3.长方体拼组。
师:刚才我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你们想用长方体试试吗?学生分别用2个、3个、4个……长方体来拼组,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共2篇,含反思)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4、P35第一个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一.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的拼组》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拼组不同的立体图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立体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拼组和排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课程,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立体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立体图形。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来理解立体图形的拼组方法。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拼组和排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教具和学具。
2.准备一些拼组和排列的练习题。
3.准备一个教学课件,用来展示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圆柱形的饮料瓶等,让学生来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立体图形的拼组。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拼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些立体图形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要求进行拼组和排列。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人教版数学一上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直线、尖角、钝角、直角等概念;
2.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认识和绘制平行线、垂直线等基本图形;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概念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
2.认识和绘制平行线、垂直线。
教学难点:
1.理解垂直线的概念;
2.灵活应用所学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用具,教案等;
2.学生:准备笔、纸等学习用具;
3.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几个图形让学生描述,引出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5分钟)
1.介绍尖角、钝角、直角的概念,通过实物或PPT展示示例让学生理
解;
2.引入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这些图形。
3. 实践操作(20分钟)
让学生在纸上练习绘制尖角、钝角、直角、平行线、垂直线等图形,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练习(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让他们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运
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复习。
六、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
2.自行寻找身边的图形,并描述其尖角、钝角、直角等概念。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教学教案)-【梓耕教育】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版)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教学教案)-【梓耕教育】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2) 能够运用图形拼贴和组合,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和描述。
2. 图形的拼贴和组合。
3. 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2) 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和组合。
2. 教学难点:(1) 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运用图形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模型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的特征。
2.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图形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认识图形:(1) 通过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
(2) 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的特征,如边的数量、角的大小等。
3. 操作实践:(1)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图形拼贴和组合出各种有趣的图案。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4. 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提问:“你们觉得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5. 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创作。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认识图形(一)(教案)
课题: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区分、辨认几种立体图形的不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老师最近搬了新家,大家一起来参观吧。
地上有很多东西还没整理,你们能不能帮我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指名同学回答分类过程和依据。
师:它们都能抽象成我们数学王国的美丽图形。
(课件展示抽象后的立体图形)师:这些图形都有各自的名称,大家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师:其实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立体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学王国的这个新朋友----立体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一))二、自主探究1、探究长方体师:大家都对这些图形有所了解,那么请大家打开学具盒先拿出长方体,我们一起来探索长方体的奥秘。
师:先观察一下,长方体有几个面?师:请大家动手摸一摸,谁能说说你摸到了什么?(每个面都平平的,长长方方的。
)师:试看看,这个立体图形能不能滚动?(教师示范滚动)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棒,谁能完整说说我们的发现?2、探究正方体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正方体有什么特征,请大家从学具盒中拿出正方体。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并让学生完整阐述。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长得有点像呢,老师都分不清了,谁能告诉老师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吗?(观察每个面)师:长方体每个面都不同吗?引导学生回答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同,从而强调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点与相同点。
师生共读长方体与正方体特征。
辨析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是什么立体图形。
游戏环节:辨认正方体。
3、探究圆柱师:请大家拿出圆柱,先摸一摸再滚一滚,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发现并阐述圆柱特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案
学习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四种立体图形;
学习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 习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说一说。
教师:仔细观察你带来的物品,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互相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活动。
2.分一分。
教师:小组内把所有组员带来的东西合起来,大家再找一找,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请你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引出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5题。
教师:说说看这两位小朋友用积木搭出像什么?
学生个别汇报。
3.自己动手搭一搭。
教师:你也能像他们那样搭出不同的东西吗?请各组任意选桌上带来的积木搭一种造型。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课 题
认识立体图形
课 时
1课时
主备人
授课时间
班 级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识别。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创新意识。
学生小组内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展示各组搭建的造型。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35页“做一做”第2题。
蒙住一个同学的眼睛,让他摸各种形状的物体,并说出摸到的物体的名称。
3.完成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3题。
同桌之间玩“你说我猜”的游戏。
4.教师:说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几种形状的?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认识图形(一)》——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正确判断。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积木吗?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积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2. 出示课件:展示各种积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探究新知(15分钟)1. 认识长方体(1)出示长方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3)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形状。
2. 认识正方体(1)出示正方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2)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6个面都相等。
(3)让学生摸一摸正方体,感受它的形状。
3. 认识圆柱(1)出示圆柱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2)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特征:上下两个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3)让学生摸一摸圆柱,感受它的形状。
4. 认识球(1)出示球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
(2)引导学生观察球的特征:圆乎乎的,没有面和棱。
(3)让学生摸一摸球,感受它的形状。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5分钟)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回答)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2 课时(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第2 课时(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够识别这些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识别和运用这些图形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2. 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圆的特点。
教学准备:1.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教具。
2. 学生用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物品。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可以不相等,而正方形的长和宽必须相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三角形和圆的特点,让学生理解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而圆没有边和角,是一个闭合的曲线。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识别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教师引导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教具拼出不同的图形。
四、巩固(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识别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 教师引导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教具拼出不同的图形。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运用这些图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够识别这些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
四、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
但是,由于生活背景、知识及经验的不同,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物体的特征,有的学生却还不知道。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困难,但是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能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画、摆等操作,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难点: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感知它们的特征↓↓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数学王国里的小宝贝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
(组内学生轮流说学具)【探究新知】1.分一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共2课时)人教新课标(1份打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共2课时)人教新课标 (1份打包)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我,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图形(一)”。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即“认识图形(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并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以及一些颜色纸张。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大字写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图形(一)”,并在旁边列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如一些关于图形的书籍和网站,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
在教案的第五部分,我提到了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图形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个环节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
我会尽量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图形,如教室里的桌子、窗户等,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和操作部分。
在教案的第五部分,我提到了让学生亲自触摸和观察模型,进一步理解图形的特征。
这个环节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特征理解不深,需要我耐心细致地引导和解释。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
2014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共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和35页的练题做一做,练八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和学具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激情:老师向学生介绍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是智慧爷爷送给大家的礼物,让学生打开袋子看看里面装了什么。
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以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认识图形(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图形名称及基本特征;2.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3.能够在生活中识别并描述日常物品的图形。
二、教学内容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2.认识图形的名称及基本特征。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课件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区别;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分辨其中包含的图形;3.游戏法: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互动性,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让学生观察一张包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通过课件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和区别。
2. 学习新知识1.学习正方形:通过演示法向学生展示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生活中的正方形图形;2.学习长方形:通过演示法向学生展示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引导学生快速找到生活中的长方形图形;3.确认掌握:通过询问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拓展应用1.游戏时间:老师与学生一起玩“找图形”游戏,比赛看谁最快找到指定的图形;2.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正方形和长方形,用笔和纸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呈现;3.分享交流:让学生分享所找到的图形,让其他学生猜一下是何种图形。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和提问的方式评价学生在本课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本次课程的反思,发现游戏环节的设置不够充分,应该加强回归教学的功能,使得游戏更有教育性。
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图形的环节应该更加灵活,可以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一) |人教新课标(2014秋)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课时1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PPT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让学生认一认。
2.教师拿出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找出和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之间合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了解各立体图形的特点。
(1)教师拿出正方体模型,同学之间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先找一找与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说一说正方体的特点。
(2)教师拿出长方体模型,先说一说长方体的特点,有6个平平的面,这些面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动手找一找长方体。
(3)教师分别拿出圆柱和球,让学生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2.教师展示不同的生活用品,让学生们再找一找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师生一起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课时2 有趣的拼搭教学内容用立体图形学习拼搭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搭,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拼搭各种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拼搭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PPT课件、积木若干。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我会拼图》
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
4、取出四个长方体,(学生操作)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5“做一做”。
2.完成教科书P37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3。完成教科书P37第5题。
4.完成教科书P38第7题。
5.完成教科书P38第6、8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拼出你所喜爱的图形。
教
学
反
思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个人增减
。一、复习。
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二、新授。
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
2
课
时
课 题
我会拼图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2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
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训练重难点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建立初步的空间与图形概念。
单元课时安排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课题认识立体图形主备人李亮授课班级一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
(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