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拿来主义

合集下载

《拿来主义》课件(完整版)

《拿来主义》课件(完整版)

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提出了“拿来 主义”的口号,呼吁国人要勇于吸收 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批判地继 承本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 北三省沦陷,而国内则政治腐败、经 济凋敝、文化落后。
2024/1/24
5
文章主题思想
《拿来主义》是一篇具有强烈现 实意义的杂文,其主题思想是倡 导“拿来主义”,即主张积极吸
拿来主义鼓励吸收外来文化的优 秀成果,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从
而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拿来主义,中国可以更加自 信地展示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和 价值,同时积极借鉴其他文化的 优点,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内涵

推动社会进步
拿来主义不仅限于文化领域,还 可应用于经济、科技、教育等各 个领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4/1/24
13
跨文化交流中拿来主义应用
尊重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拿来主义强调 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 以平等、开放的态度进行对话和
交流。
2024/1/24
促进文化融合
通过拿来主义,不同文化之间可以 实现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形成新 的文化成果和共识。
推动国际合作
拿来主义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之间 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国际间的合作 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拿来主义的历史渊源
拿来主义起源于近代中国,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为寻求民族自强 和文化振兴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
拿来主义的核心理念
拿来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在学习借鉴外来 文化时,要有所选择、有所扬弃,保留对自身有益的部分。
2024/1/24
12
拿来主义在当代中国现实意义

《拿来主义》ppt课件

《拿来主义》ppt课件

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1923 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 《孔乙己》《药》《故乡》等 14 篇作品;小说集《彷徨》 (1926 年),包括《伤逝》《祝福》等 11 篇作品;小说集《故 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 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 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等 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 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3 篇散文诗。
课题解读 题目“拿来主义”是本文的论题。作
者主张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应“运 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这一题目启发读者思考:什么是“拿来 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 样实行“拿来主义”。
思考1按照议论文的结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找找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是文中的 哪一句?
思路结构
实例:三个
闭关主义(排外) 实质:崇洋媚外
拿 来 主

危害:经济衰败,主权丧失 送去主义(媚外)
孱头 破 昏蛋
废物
消极逃避 完全否定 全盘接受
错反 误对 态三 度种
义 立 拿来主义
占有
立:新人
挑选
使用(鱼翅吃掉)
正提 存放(鸦片送药房)确 出
方三 毁灭(姨太太走散 式 种
,烟枪烟灯送、毁掉)
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 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提(2):说说“抛来”、“抛
给”、“送来”“拿来”各指 什么意思。
抛来:提是问随:意说说的“,抛把来无”、用“的抛东给”西、送“送人,是中性词。 抛给:来是”恶“意拿来的”给各指予什,么意意味思着。 轻蔑,侮辱。 送来:是特意的,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 略者按其心意送来,怀有不良动机。 拿来:是主动获取。“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 用的东西。

高教版中职语文上册第14课《拿来主义》课件2

高教版中职语文上册第14课《拿来主义》课件2
抛来 是把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扔掉,虽是侮 辱性的施舍,但并不怀有恶意或不良企图。
抛给 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 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 化等的阴谋罪行
送来 同“抛给”的实质一模一样,只是更冠冕 堂皇,表现了帝国主义的阴险和伪善。自欺欺 人的说法,批判国民党政府奴性十足的嘴脸。
捧,挂,发扬国光 ---------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 的丑态,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
…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算是 进步--------“进步”实为倒退。意思是:用 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 愈烈的一种表现。
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 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 《故事新编》 散 文 集:《朝花夕拾》 散 文 诗 集:《野草》 杂 文 集:《华盖 集》、《坟》、《南腔北调集》 《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
文体介绍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 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 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 点。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 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 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 这一类。
送去 —— 主动送去, 媚外求荣,自欺欺人
送来 —— 被动接受, 没有选择,大受其害
拿来 —— 主动挑选,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
因果论证
文章论述的是“拿来主义”,但文章开 篇却论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 是为什么呢?
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 绕了弯,实际上先破后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 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

拿来主义课文解析

拿来主义课文解析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篇杂文,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

文章首先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以及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

然后提出要实行“拿来主义”,即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在文章中,鲁迅先生认为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即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他强调“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要有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同时,鲁迅先生也指出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把有益的拿进来,有害的赶出去。

他以“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认为其中既有有用的东西,也有鸦片等害人的东西。

因此,应该把有用的东西拿来,把有害的东西赶出去。

此外,鲁迅先生还强调“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一种双向交流。

他主张既要送去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也要从外国文化中拿来有益的东西。

总的来说,《拿来主义》是一篇思想深刻、见解独特、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杂文。

它不仅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和反动派的无耻卖国罪行,也阐明了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批判地继承。

这篇文章被选入多个课本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4课《拿来主义》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4课《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案班级:高一(15)班时间:2010年6月24日执教者:教学目的:(1)理清作品论证思路,体会本文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2)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认识。

(3)学习比喻论证方法的运用,领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4)学习作者幽默犀利的语言,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的论证艺术,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教学难点:对鲁迅语言含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

一、导入新课:我国著名作家冯骥才,他出访法国时,曾有一件趣事,同学们知道吗?(略作停顿说)在一次访法欢迎宴会上,其中一位外国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冯先生,会怎样回答呢?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冯先生说话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

)冯先生说话时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冯先生运用比喻的妙处就在于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做作家!而作为语言大师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

今天,我们学习的《拿来主义》正是这样一篇课文。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教师正音,评讲)礼尚往来(shàng;崇尚,重视)。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自我夸耀。

)残羹(gēng)冷炙(zhì):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高官的礼帽,引申为体面。

玄(xuán)虚: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

蹩( bié) 进:躲躲闪闪在走进。

孱(càn)头:懦弱无能的人。

三、简介杂文特点: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杂文:议论性、形象性(文艺性议论文)、现实性。

四、写作背景简介。

文为时而作,这篇文章写作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现实针对性,那么鲁迅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本文写于上世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30年代,国民党反动政府为推行政治上的卖国主义政策,在文化政策及其活动上,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拿来主义》--优秀PPT课件
-
指哪类人?
盲目排斥的虚 无主义者
7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三种错误态度
欣欣然蹩进卧室 大吸鸦片
废物
指哪类人?
崇洋媚外全盘西 化的投降主义者
-
8
思考? “大宅子”实指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
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大宅子
文化遗产
逃避害怕 全盘否定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 宅子”即继承“文化9遗
来”? (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创新
-
11
闭关主义 (排外)
有 破
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 立
送去主义 (媚外)



拿来主义

先破后立

-
12
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孱头 (消极逃避)
昏蛋 (完全否定) 废物 (全盘接受)
反对三种态度
(破)
新人 (占有 挑选 创新) 使用 (鱼翅)
存放 (鸦片)
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
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
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
3
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guān miǎn
冠冕堂皇
sè xuán
吝啬 玄虚
bié
• 诙谐中见讥
•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 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 见得大度。”
讽,憎恶溢 于言表
讽刺:
•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

鲁迅《拿来主义》

鲁迅《拿来主义》
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和条件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
拿来主义⑴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⑵,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⑶,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⑷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⑸,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6〕。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7〕,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⒆,并不就抛在
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⒇。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21),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22),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⑻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
⑼礼节
⑽大方,气量宽宏

文章《拿来主义》:

必修一语文 拿来主义

必修一语文 拿来主义

必修一语文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对中国社会和历史的观察和思考,提出的一种文化策略和思想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和行为,如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崇洋媚外等。

他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都不利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进步。

鲁迅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思想,即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外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不盲目跟从和模仿。

鲁迅认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借鉴,才能使自己的文化更加丰富和发展。

总之,《拿来主义》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现实意义的文章,它呼吁人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文化,不断学习和创新,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024年)《拿来主义》ppt课件

(2024年)《拿来主义》ppt课件
《拿来主义》ppt课件
2024/3/26
1
2024/3/26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鲁迅其他相关作品介绍 •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借鉴 • 思考讨论与课堂互动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3/26
3
时代背景及文学流派
时代背景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28
2024/3/26
内容概述
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 ”的形象以及“狂人”的 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 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文学价值
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 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 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 深刻的忏悔意识。
13
《阿Q正传》:国民性批判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
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 底,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刊》。
01
02
03
04
保持开放心态
积极接触和了解外来文化,尊 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批判性借鉴
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要保持独 立思考和批判性眼光,避免盲
目跟风和失去自我。
注重本土文化传承
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 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维护文化多样性。
推动文化交流互鉴
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 话,促进文化互鉴和共同发展
阅读材料
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相关著作,如《且介亭杂文》等,以加深对拿来主义思 想的理解。
练习题
布置与拿来主义相关的思考题和讨论题,如“如何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 化的影响”、“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践行拿来主义精神”等。
2024/3/26

《拿来主义》ppt课件

《拿来主义》ppt课件

写作背景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 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 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 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 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
2.阅读课文1—6段思考:作者在论述“拿来主义”之前,还论述了什么问 题?这几种主张有什么表现?实质是什么呢?有什么危害?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表现
实质
危害
任务一:理清行文思路,分析论证逻辑
分析“闭关主义” 的实质、做法和后果
•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 • 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 作者的态度 :否定了闭关主义。
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 作节者大采典用之什么际论”,证我方法们论的证子“孙送“去拿不出东尼西采来,只好磕头中贺国喜,
主讨义一”点的残危害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自诩是太阳
自诩地大物博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
光热无穷
煤矿丰富
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 得大度。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 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 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 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 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
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题旨)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与创作背景;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观点、思路和结 构,明确“拿来主义”的含意。 2、掌握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常见的论证方法。 3、揣摩文中的重点词句,领会当中的讽刺意味,感受本文犀利、 幽默的语言风格。 4、思考“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正确、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和外 来文化。

14-拿来主义-中职语文第一册教案

14-拿来主义-中职语文第一册教案

14-拿来主义-中职语文第一册教案十四拿来主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在写作上有所借鉴。

2、方法过程目标: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并与时代结合。

3、情感目标:如何培养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比喻论证的方法。

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教学难点:根据文本内容探究新时代的"拿来主义"的内涵。

关键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拿来主义"内涵。

教学分析1、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2、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将文本内容与时代结合,进行探究。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计与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一次国际名酒节聚会中,各国都拿出了自己最好的酒法国人拿出了他们的白兰地,德国人拿出了威士忌,中国人拿出了国酒茅台,轮到美国了这时,只见美国人不慌不忙地拿出杯子,倒了一点白兰地,再加一点威士忌,最后又加了一些茅台酒,然后说:这就是我们美国最好的酒——鸡尾酒,众人都面面相觑。

2.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

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卒章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文艺的角度,谈要借鉴外国先进的文艺思想、文化成果。

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新文艺。

(二)这是一篇议论文,又是周树人写的,很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

咱们中学生学语文“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

对鲁迅的这篇文章,其实大可不必怕。

刚才整体感之后,大家已经知道文章就两部分。

清清爽爽。

下面我们看第一部分怎么写?1、咱们班哪位同学朗诵最好,请你读1—7段。

大家一起看看他是怎样证明自己观点的。

2、要证明一种做法可取,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证明该做法的好处,二是证明其它做法的害处。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3、 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 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 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4、 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不成文的 规矩:一流产品出口欧美,二流产品国内 用,三流产品送中国。(本田的安全气囊 问题,三菱的排气管设计缺陷问题)
5、 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6、 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 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 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 的?
鱼翅 喻文化精华部分
喻精华与糟粕共存部分
吃掉
大宅子 鸦 片 里的遗 烟枪 产 烟灯
姨太太
送药房 展览
喻文化中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 一点作为反面教材的部分
喻文蔽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拿来主义
内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态度:占有,挑选 方法:使用,存放,毁灭 条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意义:人自成为新人,文艺自成为新文艺
鲁迅

杂文
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用了全部精力进行杂 文写作,写出具有强烈批判倾向、论战色彩的 感想性文字,对中国社会、文化以及人类内心 的黑暗进行了坚决的攻击和解剖。 鲁迅的讽刺可以不受形式的约束,所以尽 可能自由地变化,同时也可以充分地利用他那 锋利的文字。他的情感的真挚,性情的倔强, 知识的广博都在他的杂感中表现得最明显。
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蒋介石反动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 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卖国投降 路线,主张“全盘西化”,中国面临着“殖 民地化”的严重危机。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中 外“文化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 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 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批 驳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复习

《拿来主义》复习

(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 的?是怎样说理的? (4).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 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 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
大家好
11
问题(1)
★“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 话说
明“送怎来样”不“等拿于”“拿? 来”.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散 文 诗 集:《野草》
大家好
2
注音
改错
孱头 càn
国萃

自诩 xǔ
辩别


蹩进 bié
词 积
剔除 tī

脑髓 suǐ
残羹冷灸 炙 冠免堂皇 冕 礼上往来 尚
犀利 xī
瞌头

给予 jǐ
大家好
3
闭关主义——盲目排外,抱残守缺(破) 送去主义——投降卖国,媚外求宠(破) 送来主义——嗟来之食,强加侵略(破)
接受一切 “拿来”!
全盘肯定 辩证吸收
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家大好 宅子”即继承“文化13 遗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孱头
第一种错误态度
怕被染污徘 徊不敢走进门
指哪类人?
比喻 害怕继承
拒绝借鉴的逃避
主义者
大家好
14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二种错误态度
勃然大怒放 一把火烧光
昏 蛋
大家好
指哪类人?
出 三
毁灭(姨太太)
种 方
创新
大家好
6
议论文的逻辑思路: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要拿来) (什么是拿来主义) (怎么拿来)
大家好
7

《拿来主义》教学片段实录14

《拿来主义》教学片段实录14

《拿来主义》教学片段实录14重庆市渝北中学校刘祖平段成素【导言】《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应该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论证思路,二是形象化说理。

就前者而言,实际上又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怎样‘拿来’”两个部分。

片段所展示的课文1——7段的思路分析,就笔者所知的范围,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实录】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或A或B或C或D非A非B非C———————所以D师: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

请大家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生:闭关主义。

生:送去主义。

生:听凭送来。

生:自己来拿。

师:不错,一共是四个“选项”。

那么,什么是“闭关主义”呢?作者是怎么否定它的?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就是“闭关主义”。

作者用“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予以否定。

师:“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生:有。

“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师:这是例证法。

那么是怎样否定“送去主义”的呢?生: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师:看看“送来”的是些什么东西?生: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师: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生: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师: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

生: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闭关主义,实行不通送去主义,沦为乞丐听凭送来,大受其害——————————所以,要“自己来拿”师: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生: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拿来主义的内涵句子

拿来主义的内涵句子

拿来主义是一种观念或态度,强调借鉴和采用他人成功的经验或方法,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以下是30句体现拿来主义内涵的句子:1. 学习拿来主义,借鉴他人成功之道。

2. 拿来主义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达成目标。

3. 拿来主义是汲取智慧的泉源。

4. 拿来主义不是照搬,而是灵活运用。

5. 拿来主义是智者的选择,而非盲目跟风。

6. 善于拿来主义,创新才能不断涌现。

7. 推崇拿来主义,助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8. 拿来主义是学习的一种智慧。

9. 拿来主义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10. 拿来主义不仅是取,更是学习的过程。

11. 拿来主义是知识共享的理念。

12. 运用拿来主义,让经验倍增价值。

13. 拿来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必备思维。

14. 拿来主义是积累经验的捷径。

15. 拿来主义是构建自身优势的有效途径。

16. 拿来主义是创造力的源泉。

17. 拿来主义是尊重前人智慧的表现。

18. 拿来主义是开拓视野的重要方式。

19. 拿来主义让我们受益于前人的智慧结晶。

20. 拿来主义是打造精英团队的法宝。

21. 推崇拿来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2. 拿来主义是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过程。

23. 拿来主义是学习的一种态度。

24. 拿来主义是加速个人成长的捷径。

25. 拿来主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26. 拿来主义是开拓创新的必要手段。

27. 掌握拿来主义,汲取智慧的火种。

28. 拿来主义是思考的广阔天地。

29. 拿来主义是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

30. 推崇拿来主义,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答案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答案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题答案1、.根据拼音写汉字:自xǚ 吝sè 国cuì残gēng冷zhì bié进脑suǐcàn 头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长歌当哭得当当天B.无缘无故变故事故C.博而不精精华酒精D.一一列举举例举止3.《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A人使人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先从历史的发展谈起。

B.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反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是对比烘托的手法。

C文章主要立足于破,因为是驳论文。

D.文笔拓开,使文章产生波澜。

4.对以下句义理解正确的有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③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④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二、语段精读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

抢来的。

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子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

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白勺烟具都不同。

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倘使背着周游世界。

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

‚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

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

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

‚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

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

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

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
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

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臵作业。

(1)给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释: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
(2)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

(3)预习课文后半部分,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理解一系列比喻的含义。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

)自诩(xǔ;夸耀,说大话。

)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

)冷炙(zhì;烤肉。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

‚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

‚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

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

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

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

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

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

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

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