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语文园地”进行的学习活动。

教材以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为基础,通过不同类型的语文题目,让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表达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涵盖了诗歌、散文、童话等多种文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较为深奥的文本时,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出现语言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学形式的基本特点;2.教学难点:对于文本中较为深奥的观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讨论交流、写作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表达;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书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讨论文本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3.表达与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小组讨论;4.写作实践: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5.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的教材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经典故事的改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讲解经典故事《狼和小羊》的改编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己的故事改编,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他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于故事改编这样的写作形式,他们会比较感兴趣。

但是,由于他们的写作经验不足,对于如何进行故事改编,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改编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故事改编。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讲解经典故事《狼和小羊》的改编方法,让学生掌握故事改编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故事改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故事改编,让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故事改编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故事改编。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改编。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解法、示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改编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故事改编。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经典故事的改编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改编的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讲解经典故事《狼和小羊》的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故事进行改编。

2.讲解:讲解故事改编的方法,包括改变故事情节、改变故事角色、改变故事主题等。

3.示例: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故事改编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故事改编。

4.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故事改编练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

第3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95~100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使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情境导入1.出示视频。

师:我们学校开展四项竞赛评比活动,大家一起来看看。

(学生观看录像)师:(出示一位小学生统计的情境)这位干部在做什么呢?生:统计。

师:如果你是这位干部打算用什么方式来汇报九月份的统计结果呢?生1:统计表。

生2:统计图。

师: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它的优势在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直观清楚、便于比较2.出示例3情境图。

(1)请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城镇人口统计图。

师:这幅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生:某地区城镇人口统计图。

师:统计了哪些项目?生:统计了这个地区城镇1980、1990、2000和2010年四年的人口情况。

师: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读懂了哪些信息?生:这个地区城镇1980、1990、2000和2010年四年的人口分别是21万人、27万人、35万人、46万人。

师:在这四年中,你觉得哪一年城镇人口最多?哪一年城镇人口最少?生:2010年最多,1980年最少。

(2)请完成单式条形统计图——某地区乡村人口统计图。

师:从这幅统计图上你又看到了哪些信息?生:这个地区乡村1980、1990、2000和2010年四年的人口分别是58万人、54万人、49万人、43万人。

……二、探究新知1.设疑。

师:这位干部给我呈现了两张统计图,我还真能清楚地看出这个地区1980~2010年城镇、乡村人口情况,但如果老师想知道哪一年城乡人口相差的数量最大或最小?老师只看一张图行吗?那该怎么办?(师在投影仪上轮换放上统计图)生:两张图都得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普罗米修斯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学习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借助词典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继续练习抓住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归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学习难点]归纳课文大意,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学习复述课文。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预设]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1、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女娲补天》的故事,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故事,故事中的女娲为了人类的幸福,历经千辛万苦炼石补天。

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也有一位创造人类,并为人类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天神,他的名字叫普罗米修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

2、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3、理清人物,概括课文大意。

二、抓住关键展开交流1、引导学生找出普罗米修斯的话,初步感受他的伟大形象。

2、抓关键词“为人类造福”,找到普罗米修斯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3、指导朗读。

三、精读理解朗读品悟1、过渡:那么,火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为人类拿取火种,究竟是不是在造福人类呢?2、学习1、2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火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感受普罗米修斯对人类深深的爱。

(1)抓住关键词“只好”“无边”,体会没有火,人们生活的无奈和悲惨。

(2)引导想象,加深理解。

(3)交流有了火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4)结合课文,想象写话。

(5)引导学生走进普罗米修斯的内心。

3、学习6~8自然段,了解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所遭受的残酷的惩罚,进一步感受他的勇敢、献身精神。

(1)学生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句子,圈词语,在书上批注自己的感受。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a、抓住重点词“死死地”,换词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本单元主要学习“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小数阶段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即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平均数是在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

把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每份不一定一样多。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就形成一种新的统计图即复式条形统计图。

把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第1课时平均数【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90~9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8支铅笔【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8支铅笔,要分给四位同学,请大家帮我想一想,怎样分呢?让学生想一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分法。

当有学生提到给每位学生分2支时,教师引导:8支铅笔,分给四位同学,每人分2支,那么这8支铅笔刚好分完,并且每人分得的支数都相同,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每位同学平均分2支铅笔,这里的2就是平均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一样多吗?(不一样多)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2)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不要讳疾忌医,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 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 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 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 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 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 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 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 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幺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 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 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幺?结果怎幺样?练习简要 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 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 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 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 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 2、3 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 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 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 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 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 分是“”不是“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 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快乐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快乐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快乐阅读。

教学目标通过快乐阅读,学生能够:1.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了解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3.加深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5.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学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理解,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形成文学鉴赏的能力。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活动教学为主,辅以讲解和引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听阅读教学活动。

教师朗读或播放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然后再进阅读,并进行学生互动和交流。

2.分组阅读。

将学生分为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阅读资料、合作探究。

3.让学生自己体验、创作、表达和分享。

4.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教学过程本单元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讲解课程知识。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的特点、阅读技巧和鉴赏标准。

2.读文章、看图和写文章。

通过阅读故事、寓言、诗歌等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艺术的魅力和情感的激荡。

3.阅读活动。

辅助阅读的活动主要有听阅读、分组阅读、定时阅读、小组讲解等。

4.学生自主学习和分享。

评估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进行综合考察,主要评估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

2.书面作业。

3.美术作品。

4.演讲作品。

5.评奖机制。

总结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快乐阅读是一种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水平的教学模式。

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和活动,让学生感知文学艺术的魅力和情感的激荡,拓展视野、开阔思维、提高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分享的机制,建立评估机制,以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主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求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于如何求平均数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平均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讲解。

2.准备平均数的相关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平均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以及如何求平均数。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平均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讲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可以举例说明,如统计学中的平均数、平均分等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学内容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90——P102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第1课时平均数一、教学内容:平均数P90——P92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家乡”,通过一系列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海上日出》、《葡萄沟》、《草原》和《我的家乡》。

这些课文描绘了不同地区的美景和特色,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对于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认知。

同时,学生对于如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特色。

3.能够通过课文的学习,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和表达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课文中的图片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课件。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作业本和写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和分享自己家乡的风景和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课文的标题和作者,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简单介绍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和人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语音语调和表情。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 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新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单元 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新人教版

26.《巨人的花园》说课稿一、说教材《巨人的花园》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

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

后来,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

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洋溢、允许、围墙、禁止、告示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对童话非常喜爱,也读了很多课内外的童话故事。

这个故事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又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相信本文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

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单元将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

通过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此外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同时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1. 掌握本单元课文的文学常识及主题思想文学常识介绍:本单元的课文涵盖了多种文学体裁,包括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

在引入本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如寓言故事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等。

此外还需要介绍课文的作者背景及其文学创作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内涵。

主题思想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诚信、友谊、勤劳、善良等美好品质展开。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将了解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如《XXX》一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XXX》则通过描述主人公的勤劳善良,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文内容预览:在掌握文学常识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针对每篇课文进行详细的备课,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2.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以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重文学作品的鉴赏。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语文园地八》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语文园地八》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阅读、诗词欣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阅读技能–理解诗词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色彩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 感受诗词的意境,体味其中的情感难点: - 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解读 - 准确把握诗词的韵律与意境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谈论生活中的有趣事物引起学生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导入新课•师生共同欣赏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理解。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深入解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4. 诗词欣赏•分段解析诗词,指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促进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亮点和难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6. 课堂检测•组织课堂测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检验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的意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高了对语文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对故事情节理解不够深刻,下节课需要做更多案例分析。

以上是本单元《语文园地八》的教学内容概述和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修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习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习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单元《习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的课文。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造句。

3.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并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造句。

三、教学难点
1.完成习作时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习作》。

2.黑板、粉笔。

3.班级学生的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老师首先复述本单元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回顾课文。

2.让学生自行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并进行解释和拼写。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造句,并让他们进行互相分享和讨论。

第二课时
1.老师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

2.学生完成习作后,老师选择几篇进行朗读,并进行点评。

3.老师在黑板上列举一些优秀的句子,并让学生进行学习借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写习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作业
1.按要求完成习作,并准备好下节课朗读。

2.复习课文内容,查找生字生词。

八、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或文章,扩大语言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9.寓言两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目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情感目标:从寓言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

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

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完整版)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八单元教案(含单元计划)

(完整版)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八单元教案(含单元计划)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一、复习导入:
1、说说昨天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是怎么样的
2、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二、练习:
1、育民小学四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如下表。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女生成绩在 1.41 m 以下为不及格,男生成绩在 1.48 m
以下为不及格,男生成绩在 1.42 m ~ 1.48 m 的有 5 人。

男生和女生不及格的各有多少人?
(2)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2、某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平均数是一个重要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学习统计图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筒单的数据1分析。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课时:3课时课题:平均数(1)教学内容:教材90页例1。

教学目标: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3、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4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一样多吗?3、根据统计图上的数据,想一想,怎样使他们四个人的矿泉水瓶一样多?是多少个?学生发表意见后顺势导入课题,板书:平均数(1)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中的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的统计图。

提问: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他们收集的瓶子一样多吗?想一想:如果要求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是什么意思?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4+12+11+15)÷4=52÷4=133.教师小结; 13就是4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每人收集了13 个。

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先求出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再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想一想:为什么会是平均分成4份呢?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92页做一做。

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作业:练习二十二1、2题。

板书设计:平均数(1)(14+12+11+15)÷4=52÷4=13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课题:平均数(2)教学内容:教材91-92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根据统计表你认为哪一队能赢呢?结果是否公平?2、为什么不公平?说说你的理由?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生讨论。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比较才公平。

板书课题:平均数(2)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1.出示例题,并读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哪个队踢毽子的总个数多就成绩好?如果是,原因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总成绩来进行比较。

现在人数不同,又该如何比较?组织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85÷5=17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76÷4=19因为17<19,所以女生成绩好些。

三、巩固练习:92页做一做。

四、课后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五、作业:练习二十二4-6题。

板书设计平均数(2)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9+15+16+20+15)÷5=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18+20+19+19)÷4=19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95-96页例3。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2、你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3、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

出示两张统计图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种量。

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怎么合呢?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

板书:图例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3、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3)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

4、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1) 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2) 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3) 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4) 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6、小结三、巩固练习: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的学习收获?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1-3题。

课题:营养午餐教案教学内容:教材101-102页。

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重点: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从生活中观察你都知道哪些菜肴?2、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3、平时的午餐你一般吃了些什么?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师:(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

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探究新知(一)分析菜谱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系统广播)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肉类和青菜类)(二)初次点菜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

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三)对比专家建议1、出示专家建议。

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

(系统广播)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

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阅读并汇报: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板书)(2)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不低于”和“不超过”理解。

(3)学生惊讶地发现纯粹根据自己的喜好所点的菜,与饮食专家的建议有冲突。

(4)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

(5)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充分表述和理解,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6)让学生明白到个人的喜好与科学、合理的饮食发生了冲突,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点菜方式。

为接下来的合理调配做铺垫。

(四)合理调配1、结合专家建议,4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荤素结合)具体操作要求:a、先估算一下,哪些菜搭配在一起比较符合营养标准.b、说说搭配的理由,并由一名代表上到讲台推荐给大家。

2、在明白了点菜要注意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次点菜。

(本次点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别菜进行适当调配,也可以重新点一个菜式。

)(五)制作条形统计图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广播教学)2.能一眼看出投票结果吗?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3.绘制条形统计图。

4.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

三、总结作业。

根据学习常见的事物热量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晚餐食谱。

2、结合本节课的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