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历史学习方法浅谈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教学也应随之转变。
本文就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丰富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 高中历史教学也应随之转变。
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笔者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 想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应准确全面地领会新课改精神高中历史新课改从课程目标到理念,从课程评价到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体现出时代性和新的价值观。
它提倡学生采用自助学习方式,即“自我导向、激励、监控”。
在课堂上, 不管是老师讲授还是学生探究,皆需老师在切实把握、领会新教材和新课标的前提下,认真备课、灵活把握。
让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以培养其探究、创新意识, 最终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
[1]在此过程中,老师应本着从课程标准到课本再从课本回到课标的原则。
通常来说,新课改所提倡的新的教育理念会使得教师在短期内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不适, 这是正常现象。
但从长远考虑, 我们教师应在思想、行动上支持目前推行的新课改。
不管面临多大困难, 也必须想方设法去克服。
二、新课改的关键是做好基础工作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知识性。
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好与差。
知识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 而能力又以知识作为载体。
基础知识不扎实, 就无法运用知识,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历史问题、设计新情境就更无从谈起。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巩固、讲授好基础知识,切实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吃透教材。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材, 既总结了老教材的经验, 又吸收了西方和港台教材编写的诸多优点,适当加入了一些插图、史料,字体有宋、楷体之分, 一改过去教材呆板,真实感缺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缺点, 使教材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编纂的系统性、科学性及美学等原则。
而且现在的教材使教师的才华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策略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提升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也正在发生着变革。
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教师们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将就如何在新课改下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历史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 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其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2. 利用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设计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互动活动,例如历史角色扮演、历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历史知识,增强其学习的动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习效果在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强化历史思维的培养。
历史学习除了关注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还要重视历史思维的培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面思考历史事件,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事件的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史料等途径,自主进行历史研究,培养其历史研究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浅析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覃美貌摘要: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都有所体现。
学习历史,不仅要学历史知识,还要使学生从中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
进行历史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现在,展望人类的未来,又能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并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用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历史事件,以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
因此,历史教学的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授课方式,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长期以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教师如何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追求的是将历史的前因后果、人物事件、历史影响、历史评价讲得一清二楚,使学生不用自己去思考,只要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记住就行,记忆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方法,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多少成了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
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教学与新课改的理念相距甚远,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程对历史学科的规定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的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尽快学会实施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
一、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发挥学生潜力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重视的是对历史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只注重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以灌输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历史优秀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生应该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教师通过课堂上的点拨与指导,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提出质疑,并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与总结,在课堂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两者完美结合的目的,则要通过培养学生巧妙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侧重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争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激发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呢?一、摒弃传统历史教学方法中的不良观点,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想要学到知识,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师生关系的融洽。
只有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
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必须摒弃传统历史教学方法中的不良观点,转变以往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入学生当中,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初中历史课程学习的基本情况。
尤其是对一些在历史学习方面较为薄弱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为了达到更好的历史教学目的,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在课前与学生进行几分钟的简短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当然不仅仅是历史课本上条条框框的知识点,也可以是近期的时事新闻报道、学校的各种活动、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让学生消除之前对老师高高在上的印象,重新确立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争取做到为人师表,处处模范,让学生从内心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授课能力。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高超的教学水平,进而从心底尊重老师、敬佩老师,同时也为学生热爱历史学习提供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充分挖掘初中生历史学习的潜能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历史学习呢?1.要促进团队小组合作。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方式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方式研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观念,中学历史教学要求以多元文化为背景,立足于时代特征,以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为导向,注重历史情境的设计和历史问题的探究,提倡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一、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从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角度,可以完善我国广大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中,通过尽可能地准确地表达不同文化内涵,传授利用专业词汇和必要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外语的表达技巧,同时还能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
将多元文化的背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能够从深层次上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立足于时代特征中学历史教育应该立足于时代特征,更好地鉴定历史文献,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教学需要从材料组成、内容讲解、思路跟进等方面制定新的教学标准。
同时,历史教育应该强调历史的主体性,不同年代的文化与思想体系,培养学生对历史状况的感受能力,并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
三、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新课改要求学科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成为指导历史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历史学科知识有诸多分支领域,要求通过了解历史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掌握历史学科的概念,使学生的历史知识得以系统化、归纳化。
学科核心概念的掌握有助于建立规范的科学语言和历史概念,加强议论驾驭能力,参与历史论证和开展历史分析的能力。
四、注重历史情境的设计和历史问题的探究历史教学中要扮演导师和协调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具体情境。
历史情境对于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帮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科能力等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历史情境,以便于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人物的文化思想。
此外,在历史问题探究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在历史问题探究中,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倡创造性思维和合作学习历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学生团队合作形式,完成一个个历史研究项目。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一、引言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二、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探究的环节。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因素。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引人入胜的历史案例,如《西游记》中的历史真相、《红楼梦》中的社会风貌等,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探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3.视频教学法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历史观的形成。
通过观看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可以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场景和背景有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活动化教学的设计高中历史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历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邀请历史学者或专家来校授课通过邀请历史学者或专家来校授课,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专业人士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与专家的互动,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参与度。
2.制定历史模拟活动历史模拟活动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体验历史事件的有效方法。
通过模拟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场景,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与变化。
例如,可以让学生模拟战争的发生、社会运动的发起,让学生通过参与者的视角来理解历史事件。
3.设计互动游戏互动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正在悄然地改变课堂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不但要求历史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向“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转变,而且要坚持终身学习,抛弃过旧陈腐的一些教育理念,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特别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必须适应学生的相关学习行为,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趋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教学双赢”的教育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不断实践,要求我们身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要完成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进行基础知识传授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僵化的、呆板的、封闭式的思维模式向开放的、社会化的、现代化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普通的、一般的、共性的历史教育教学教法向研究特殊的、常态的、个性化的历史独立自主的学法转变;第四,完成以考察简单基础知识记忆为主向考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能力拓展为主的评价体系得转变。
在这四种转变得落实实施过程中,肯定受着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为应对这样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怎样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提高呢?笔者简要谈谈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一、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教师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有怎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行为。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这样概括教育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树立“教书育人”、“身正为范”的崇高的师德不仅历史教师要有爱国主义的情怀,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信念,而且也包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理解与把握。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和历史能力培养。
以下是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的几点建议。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推理、综合等能力,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供不同历史事件或问题,让学生分析事件的原因、结果,归纳相似点和不同点,并从中得出结论。
教师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
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可以组织教学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遗迹和文物的魅力;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给学生展示历史图片、视频和音频,增加学生的历史感知;还可以引用历史故事和人物的形象描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情感和价值。
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
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突破简单的背诵和记忆,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的方式,深入学习历史知识。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升学习水平。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培养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整理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观念,不断迎接教材和策略的挑战。
为了能使学生在一个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本文提出了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策略,这对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该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不是传递知识的主宰,学生不是盛载知识容器,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着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教师要从权威者、传授者转变成为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从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从师道尊严转变为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在学习活动中真正做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并富有个性化的创造性过程。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认为是教师的天职。
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和信心,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从而形成个人自主学习的行为。
例:在讲到“三国鼎立”时,有的同学们会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刘阿斗如此无能,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当皇帝?”还有的问:“在‘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什么那么清高?”“曹操既然是政治家、军事家,那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会败给孙刘联军?”同学们的问题中反映出他们已经深入到学习中去,正在积极地思考历史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慧的火炬。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出其中的疑惑点,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
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 体验活动的过程 , 在 活 动 中“ ” 倡 导 学 生 多 说 、 问 、 讨 论 、 交 学 。 多 多 多 流经验 、 多合作 、 多参 与; 导教师 多引导 、 倡 多组 织 、 多 鼓 励 、 “ 为 ” 多 反思 、 研 究 。 多 无 、 多 三 、 化 课 堂 教 学 。 化教 学 过 程 优 细 1 精 心 指 导 学 法 , 授 学 习 技 巧 , 学 生 学 会 学 . 传 让
方式 。 二 、 发 兴趣 。 现 协 作 学 习 激 实 新 课 程 下 的教 学 特 点 可 以概 括 为 “ 过 程 , 体 重 重 验 , 探究 ” 重 。最 根 本 的 核 心 是 要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让学 生参 与到教学过 程 中来 。教学设计 时应 调 动 一 切 手 段 , 发 学 生 学 习 历 史 的 兴 趣 。我 在 历 史 激 课 堂教 学 中 , 是 深 入 挖 掘 教 材 中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学 总 习兴 趣 的 内容 , 结 合 历 史 题 材 影 视 剧 、 史 小 说 、 再 历 时事 要 闻 、 文 教 材 、 刊 、 土 教 材 等 有 关 历 史 的 语 报 乡 内容 , 用 现 代 化 教 学 手 段 和风 趣 精 彩 的教 学 语 言 , 运
、
合学科教学特点 , 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 , 为学生 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结合历史课的教学实 际, 我们 应建立这样一种 理念 : 注重 学生发 展 , 注 关 学生个性需要 ; 养科学 素养 , 培 体现 与人文 的结合 ; 注重科学探究 , 倡方式 多样 ; 提 注意学 科渗 透 , 变 改 学 科 本 位 观 念 ; 建 多元 评 价 , 励 学 生 走 向 成 功 。 构 激 新课程把教学 目标 定位在 知识 与技能 、 过程 与 方法 、 感态度与值 观三个 角度 。特别是“ 情 过程与方 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这两个角度 , 对于弥补现 行 教学 中“ 重知识 和结论 , 轻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重 “ 认 知 教 学 , 情 感 、 志 和 价 值 观 的 培 养 ” 倾 向 有 轻 意 等 很 强 的针 对 性 。新 课 程 十 分 重 视 学 生 的 “ 默 知 识 ” 缄 的培 养 , 要求 学 生 在 经 历 和 “ 践 ” 实现 自我 领 悟 , 实 中 在 反 思 中重 构 自己 的 经 验 , 成 自己 的 行 动 策 略 和 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
新课改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
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的繁杂、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问题一:教学内容繁杂在新课改下,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被大幅度扩充,不仅要学习传统的历史知识,还要学习历史研究方法、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等。
这样的教学内容繁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策一:优化教学大纲可以通过优化教学大纲,将重点教学内容明确化,将一些次要内容进行适当减少。
同时,可以将一些历史研究方法等辅助性知识放在课后学习或选修课中进行教学,以减轻学生课堂负担。
对策二: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可以采用错峰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问题二: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缺乏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策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历史的真实场景和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对策二:引入讨论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引入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历史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过程中。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问题三:学生学习兴趣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对历史知识缺乏兴趣和热情,容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对策一:开设趣味化的历史课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开设一些趣味化的历史课程,如历史故事讲解、历史文化体验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习方法的一些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习方法的一些思考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材编排思路、高考考查方式和历史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只有靠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
本文将从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历史学习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学习方法一、高中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一直被认为是“副科”,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时间无法保障甚至有同学认为历史学科就是记记背背,不需要动脑,只要记住就一定能够考好,这导致很多同学对历史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课下基本不用时间,把时间都用在语、数、外等“主科”的学习上。
这种学习态度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效果。
通过对实施新课标以来高考的关注,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历史学科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高考文综成绩。
从对历年来高考试题研究来看,并非学生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学生需要有审清问题、分析和理解材料的能力。
解题思路和方法的积累、答题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期内能提高的,学生一味的背诵,那种做法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已经不再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很多同学在历史考试后书本知识没有什么用,直接靠背诵就能拿分的题几乎没有。
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做题太少,而且不注意总结思考,更不会学以致用,不会分析问题,找不到答题的入口或者找到答题入口但不会用历史术语表述导致丢分。
另一方面,很多历来知识是需要记忆的,例如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头绪不清,记忆不牢,在考试中模棱两可,在平时学习中出现畏惧心理,甚至放弃历史的学习。
有些学生为了取得一个教好的成绩,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学习兴趣越来越淡。
有些同学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丧失历史学习信心,以致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与新课改
2 1 O 1年 8月
浅 谈 高 中历 史教 学 与新 课 改
刘呈猛
【 摘
陕 西省 西 安 市第 十 中 学
要 】 课 改 正 紧 张 而 有 序地 进 行 着 ,新 高 考 也 在 逐 步 的改 革 变 化 中 , 在 高 中 阶段 的历 史 教 学 ,怎样 去用 新 的理 念 、 新 现
要 尽 快 改 变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运 用 新 的 教 学 理 念
教 师要 认 真 理 解 和 把 握 新 课 标 中 的 三 维 教 学 目标 ,知 识
与 能 力 、过 程 与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与 价值 观 。在 高 中历 史 课 程 改革推进过程 中,教师对课标 三维 教学 目标之间关系 的正确 理 解与把握是有效推进教学改革 的关键 ;有效整合课堂教学 资 源 ,拓展 课 堂教 学 是 实 践 新 课 程 教 学 理 念 的重 要 方 面 。 目前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中 ,教师 围绕 新理念 、新课标
具” 。教 材 的 “ 源 性 ”没 有 改 变 ,但 必 须 强 调 的 是 ,教 材 绝 资 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而只是最重要的资源 。更重要 的是 , 教材除了具 有资 源性 ,还具有 “【 j 具性” = ,它承担着提供学生 学 习方 法 的 功 能 、方 便 学 生 随 时查 阅 的 功 能 等 。 这 种 工 具 与 功 能性 的增 加 ,意 味 着 教 材 不 仅 不 是 师 生学 习 的 唯 一 资 源 , 也 不会是 师生学习借助的唯一工具 。所 以 ,我们 必须看清现 在 的形 势 ,新 课 标 背 景 下 的教 学 是 “ 纲 多本 ” 和 “ 标 多 一 一 本” ,与 过 去 的 教 法 和 学 法 是 完 全 不 同 的两 个概 念 。 二 历 史 教 学 要 体 现 历 史 的 特 征
新课标下历史课学习的方式及策略浅析
和内在感受, 有着不同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 式,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有其个性的表现, 没有不
变的统一模式。 开放性 :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 空间、 、 形式 方法
据目 标自学, 思考问题, 然后小组内交流和研究, 筛选最佳 的意见和建议, 参与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点拨和鼓励。
集信息— 提出假设— 得出结论。探究性学习还可以采 取专题研究等方式。 三、 历史新课标下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 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才 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课标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勇于探索, 大胆创造和追求真理
的科学精神。 合作性 : 学生在对问题探究之后 , 都会有 自己的所见 、 所闻、 所感、 , 所悟 他们会不约而同地产生一种要与他人交
知道当今英国的国王是谁?最著名的宫殿是哪一个?王宫里
的卫兵有的戴铜帽, 有的拿长矛, 为什么21世纪的今天英国 仍保留君主和传统的习俗等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带 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课文, 不仅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还会提 出了许多新问题, 有效地解决了“ 我想学习, 学习什么, 怎样 学习” 等问题, 课堂显得生机盎然。 间题学习方式的策略。问题学习方式是以强调心理倾 向性、 问题构成的目的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实施这种方式有两种模式, 一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 让学生 带着问题 自 、 学 思考、 、 , 感悟 讨论 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 疑;二是教师创设问题情景, 启发学生发现并生成疑惑, 运
流的愿望, 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 积极发表己见, 倾听他人意 见, 深化对历史知识重点 、 难点的理解 , 提高对关键内容的 掌握程度, 促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同时也促使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方法
地位 ,发挥教师辅导作用 ,让学生主动参 与到主体教育学 习当 中, 这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大趋势。 ( ) 一 开展主体性学习 , 就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人兴趣选择
在 学 习 当 中 , 习课 题 纷 繁 复 杂 , 想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学 要 就 要 充 分 体 现学 生 的 想法 和 尊 重 学 生 的选 择 。即 由学 生选 择 一 项 他们感兴趣 的课题进行研究 , 并从 中发现 问题 、 提出问题 , 最好 解 决 问题 。 比如 , 师 可让 学 生 从 “ 片 战争 爆 发 前 , 国社 会 教 鸦 中 的现状” 辛亥革命对中国以后 革命 的意义”九一八事变后 , “ “ 抗 日民主运 动 兴起 的情 况 ” 自选 的 题 目中选 出一 个 , 后 让学 生 等 然
学生在分组讨论 时 , 总依 赖于其他 同学 的意见 和观点 , 自己不 去 独 立 思 考 , 去 创 新 , 次 讨 论 完 后 , 蒙 混 过 关 。长 此 以 不 每 就 往, 对学习非常不利 。因此 , 在台作学 习中, 教师应不时提问每 组 观 点 以及 各 成 员 观 点 , 每 个 学 生 都 有 压 力 感 . 而 更 加 主 让 从
其次 , 教学外 的课堂延伸 , 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开放的课堂上 , 学生们通过 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 , 不仅激 发 了他们对学习历史 的兴趣 , 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学 习效率。 但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 堂外 的教 学 延 伸 同样 不 能 忽 略 , 且更 应 该 课 而 关 注 和 加 强 。 比如 , 在学 习“ 九一 八事 变 ” , 了 了解 事 变爆 发 时 除
的原 因 、 景 外 , 应 引 导 学 生 去 查 找 当 时 的 国 际 环境 、 背 还 日本 国 内的背景 以及 当时 中国的大环境等 , 这样的补充学习可以有效 地 起 到 承 上启 下 的作 用 。 同 时 , 能让 学 生 更 好地 理 解 关 于 “ 也 九 八事变” 的深 刻 意 义 。
初中历史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初中历史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初中历史学习新课改的篇1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育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巨大的压力。
一堂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优势,才能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中取得良好成绩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感悟:第一:语言关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心理关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就能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结构关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压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也就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了,而以教师为主体了。
那么新课标要求下我们应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介绍一下就该课堂结构。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老古董,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如何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技巧初探摘要: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是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历史教育体系,是历史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
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具有新的教学模式,还包括如何确定教学模式的主体目标和教学原则。
因此,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探索研究历史课程教学中各阶段的问题及教学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历史教学模式目标教学策略前言: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有益于在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要求学生被动学习向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转变,在当前很多高中的历史课程中,也开发出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对培养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有很大的提高。
在历史教学改革上使教师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了课程理念,对构建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取得宝贵经验,因此,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应努力构建新课改下的现代历史教学模式。
1. 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的是对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在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则是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将学生视为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方向上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从历史课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德;在更新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不光掌握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对优秀历史人物从内心激发出崇敬感,让他们从优秀的历史人物中得到感染和熏陶。
高中的历史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不仅让学生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重视传授为主,将发展学生能力作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 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理念传统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被老师牵着走,学生被老师教课的指挥棒引领着学习,这是被动的学习,让学生被动学习的后果就是自主学习能力会彻底丧失。
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学习能力
养记 叙性 文字的读写 听说 能力 的基 础上 ,过 现美 的眼睛。然后边展示 图片 , 边进行 串讲 : 人们认识事物 的过程来安排说 明顺序 。例 如 , 《 阳》就是 先介绍太 阳的特点 ,再讲 述太 太
说 明也是 常见 、常用 的表达方式之 一。说 明 新 , 色下 的湖泊 美在 静谧 , 京 的故 宫美 阳与人类之 间的关系 ,进 而认 识到 事物之 间 月 北
二 、弄清作者所介 绍的说明顺 序。 说明
叶老 说 过 ,说 明文 “ 传 授 知 识 的 文 文都是 以说 明对象 本身的特点 出发来安 排说 是 好刺激 是对所学 教材 的兴趣 。”根据说 明文 明顺 序也就有所 不同。常用 的说明顺序 主要
不重 视 ,学生也 就容易被误 导 ,认为说 明文 字” 。美 国教育 家布鲁纳指 出 : “ 习的最 明顺 序的 ,所 以,不同的说 明对象运用 的说 学
严重 违背 了 《 文课程标 准 》中对说 明文教 具有知识 性强 和中学生正处 于求知欲 旺盛期 有 以下 三 种 : 语
学 的要求 ,作 为语文教师 ,我认为在说 明文 的特点 ,教师 只要 充分利用 和挖掘现 成教材 调动学生学 习说 明文的兴趣 。 1明确 目标 . 省编初 中语文第 三册 ,重点培养说 明性
浅议新课改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营造 氛围 , 提高学生学 习历史的兴趣
能 ,在 合作 式 的小组 学 习活动 中 ,可 以培养 学生 的领 导意 识 、社会
良好 的课 堂氛 围会 极 大地提 升学 生 学 习的兴 趣 。例如 :必 修一 技 能和 民主 价值 观 ,让 学 生学 习兴 趣大 增 。如在 《 新 航路 开辟 》这 第四单元主要讲述的是 自鸦片战争 以来 中国的落后和所受到的屈辱 节 课 中我还 采用 了合 作学 习 的方式 ,在 讲新 航路 开辟 的影 响 时 ,我 以及 中国人 民 的抗争 与探 索 。整段 历史 的学 习是 要通 过社 会 发展 进 让 一个 组充 当世 界 、一个 组充 当欧 洲 、一个 组充 当被 侵 略地 区 ,然 程 的教 育 ,培养 学 生 的爱 国情 感 和激励 学 生为祖 国奋 斗 的精 神 。所 后 让他 们利 用 网络查 资料 。在 查资 料 、讨论 的过 程 中学生 的学 习兴 以在处 理鸦 片 战争这 一节 内容 时 可 以用多媒 体播 放 一些 电影 《 林 则 趣被大大激发,合作意识大大增强 。在课中学生还组与组之间展开 徐 》、 《 鸦 片 战争 》的经典 片段 ,再 加上 简短 的语 言渲染 ,能很 快 了辩论 ,他 们都 站在 本组 的立 场看 问题 ,我 乘机 引导 学生 看 问题要 把学生的情绪和兴趣带动起来 。好像把学生带到腐败落后 、列强恃 全 面 、要站 在世界 的角 度来 看 。 强 凌 弱 的十九 世纪 中期 的清政 府 统治 下 的中 国 ,再 通过 分析 学生 能 六 ,利用探 究性 学习 。提高学生学 习历史的兴趣 很 快 的得 出 “ 落 后就 要挨 打 、弱 国无 外交 ” 的道理 。 所谓 探究 性学 习即通过 学 生 自主 、独立 地发 现 问题 ,实 验 、操 作 、调 查 、信息 收 集与 处理 、表 达与交 流等 探 索活 动 ,获得 知识 、 历史 学科 由于学 科 的特点 ,学习 的都 是过 去 的东西 ,让 学生 产 技 能 、发展 情感 与 态度 ;特 别是探 索精 神 与创 新能 力发 展 的学 习方 生一 种历 史无 用论 思想 ,从 而影 响 了学 习历史 的 兴趣 ,所 以历史 教 式和 学 习过程 。 由于探 究性 学习 具有更 强 的 问题性 、实 践性 、参 与 学还 要讲 究历 史教 学 与实践 相结 合 。例如 讲必 修一 第2 2 课 《 祖 国统 性和 开 放性 更容 易 激 发学 生 学 习的兴 趣 。例 如 在学 习 必修 二 第7 课 大 业 》时 ,可 以让 学生通 过 网络查 阅历 史上 台湾 、香 港 、澳 门 问 《 第 一次 工业 革命 》时 ,为 了解 决工 业革命 为 什么 首先 在英 国发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历史学习方法浅谈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学习;方法谈
随着新一轮课改实验的深入,新课程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学法和发展。
“教学,就是教学生怎样去学。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如何才能学好历史,有效提高历史学科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每个历史教育者应该关注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拟就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读和听
读和听是对历史知识的接受和把握。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要“读”好以下内容:(1)要读好每个单元前言部分的文字,因为它交代了本单元涉及的历史线索和主要问题。
(2)要读好每课学习导言里所提出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因为本课内容基本上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
(3)对于课文正文所叙述的内容,更是要认真仔细地阅读,正文中的大体字是我们应掌握的主要内容,要精读、细读。
小体字是对内容的扩展、补充,可粗读或略读。
这对我们理解和体会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4)课文中配的图片和地图,也不可不读。
(5)课后的“每课一得”“材料阅读”,也要读一读。
它可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水平,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听,即用感官直接接受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每位学生应该做认真的聆听者。
(1)要认真仔细地听好老师所讲的主要问题,课文的重、难点。
尤其是自己有疑问的知识点。
(2)要听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听好某生对某问题的真知灼见和老师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3)要听好老师对本课内容的系统小结,以便了解本课主线。
(4)要听好作业及要求。
二、问和思
有疑必有问,有问才有思,有思必有得。
发现问题需要睿智,提出问题需要勇气。
“疑者思之端。
”“学则需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对于初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都不怎么喜欢去问,懒得去思考。
喜欢老师讲他们听,做一个学习的旁观者。
新课改主张“学、思、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读书、听讲、练习中,每个学生都要多问、多思,对课文学习导言中提出的问题,课文旁注的“想一想”“议一议”,课后“材料阅读”“自我测评”中的问题,都应该认真地深思,用心地思考历史问题,积极参与历史探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内容掌握所学。
如,教学“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自己首先提出:列强对中国都进行了哪些侵略活动?面对侵略,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的?让学生围绕“侵略”和“抗争”两条主线进行思考,学习本单元内容。
三、说和写
说和写是对知识的输出和运用。
初中大多数学生都不善于开口说,也不愿动笔写。
教师要鼓励和运用激励手段提高学生开口说话的积极性,让他们大胆发言,使课堂成为展示学生个性的舞台,让学生开口说出自己的疑惑和独到的认识,可采取说课文主要内容,
评价历史人物,讲历史故事,说名人轶事等方法,鼓励学生敢说、多说。
例如,教学“劫难中的抗争”一文,让学生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左中棠的奇闻轶事。
通过说的训练,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要做到曲不离口,笔不离手,圈点批注。
(1)要写好课堂读书笔记,老师的板书设计和自己读书中的心得体会。
(2)历史课在每个单元后专门设计了“学习与探索”课,要写好探究活动的内容,以扩展历史知识。
(3)写好课后的思考作业题,以巩固所学。
四、查和记
查和记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历史长河,浩瀚无边,课文叙述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要真正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还需课外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包括纸质的、媒体的信息,才能更进一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详情。
现在,网络、多媒体的普及运用,对我们查阅相关内容非常便利。
记,就是要牢记重点内容,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是开卷考试,无需记忆,到时翻一翻书就可以了。
殊不知,这种想法是对历史学习的误解。
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历史,以史为鉴。
即使考试,如没有牢记相关内容,也难以在书中找到,更何况在有限时间内,不可能每个题都查。
历史学习应记住哪些内容?(1)要在“听”“思”中要记住老师讲的重点内容、老师的板书设计,因为它是本课内容的重点展示。
(2)要记住本节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3)要记清
各章的联系,了解重大事件发生的线索。
如,学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单元,要求学生弄清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等从经济、政治再到思想文化、社会风尚,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在追求近代化中所做的努力。
总之,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根本和最实用的,只要我们遵从以上“八字方法”,就能有效地学好历史学科。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山西初中)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