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四)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四)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3.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4.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5.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②③ 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 商业的发展同步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
第四课商业的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中国先秦时期商业的发展情况叙述有误的是( )A.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商品交换B.甲骨卜辞记载了中国西周的商业状况C.商代后期,流通的货币有骨贝和铜贝D.商业发展促使城市不断涌现2.据史料记载,元月十五日,京城中几个主要佛寺竞相举办法会,吸引人群;大街上百姓提灯游行,争奇斗艳,四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
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3.“崤函帝宅,河洛王里”,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下列有关古代洛阳商业发展的叙述,比较符合史实的是()A.二里头(今洛阳境内)发现商代的“贝”,表明其在商代开始出现商业活动B.隋朝时期的洛阳商贸经济十分发达,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统一监管C.唐朝洛阳“商贩贸易,车马填塞”,说明其商业活动完全突破市的界限D.北宋时期的洛阳商店、酒楼随处可见,商业区已同居民区紧密结合4.元稹在《估客乐》中写道:“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是( )A.商人经商不计利润B.富商大贾周流天下C.商人重利轻别离D.长安城的繁华5.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
”“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A.晋商财力雄厚B.小农经济发达C.手工业发达D.自然资源丰富6.《清明上河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
有人说,该画折射出了“时代的风采”。
“时代的风采”是指()A.手工工场兴起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7.临淄的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
汉武帝时主父偃称“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2(第三~四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二)(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为解决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掀起“大跃进”运动D.实行改革开放【解析】表格数据反映了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
为改变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 A2.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
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导学号:78720192】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解析】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周恩来认识到重视重工业为中心但仍需要农业的配合,并结合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可知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3.“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
”材料描述的是()A.南泥湾大生产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乡镇企业的崛起【解析】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且主要是在大后方,故A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强调生产的“大跃进”,其中重要的运动是大炼钢铁,与材料中的“土高炉”相吻合,故B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主要是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乡镇企业的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4.右图为华君武、朱会然创作的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题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
”该作品描述的是中国哪一阶段的历史()A.20世纪50年代初期B.20世纪50年代末期C.20世纪60年代末期D.20世纪70年代末期【解析】该宣传画反映的是“大跃进”中虚报粮食产量的浮夸风。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在科索沃危机期间欧盟坚持召开朗布伊埃和谈希望在欧盟的主导下解决问题 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欧盟决定设立外交和国防总代表一职充分表现了独立解决欧洲问题的决心这表明()A. 欧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B. 欧盟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C.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D. 欧盟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答案】D【解析】A.欧盟到今天都没有实现政治一体化B.材料看不出欧盟在多极格局中占主导地位C.世界格局多极化局势只是在形成过程中并没有已经形成D.从材料可以看出欧盟要加强在解决欧洲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体现了欧盟希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故选D2.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 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A. 发展国家特色产业B. 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C.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D. 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墨西哥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尤其对墨西哥民族经济发展不利依据材料“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 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可以看出墨西哥制定的这些规定实际上保障墨西哥国家经济安全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不能体现墨西哥在发展国家特色产业故A项错误墨西哥制定的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墨西哥国家经济安全而非为了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故B项错误墨西哥制定的这些规定明显对墨西哥有利是为了保障墨西哥国家经济安全而非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故D项错误3.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A. 欧洲联盟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石油输出国组织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答案】A【解析】A.欧盟是欧洲联合发展的结果由欧共体升级而成体现了欧洲联合由经济合作向政治经济合作方向发展的特征是当今世界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北美自贸区合作程度没有欧盟高他们没有实现政治合作C.石油输出国组织主要是涉及到石油领域的合作合作程度不高D.亚太经合组织是比较松散的区域合作组织4.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其基本职能包括为成员方提供开展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和论坛解决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避免贸易战强调成员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促进贸易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由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A. 开启了经济全球化时代B. 意在保持成员国经济同步繁荣C. 实现了国际贸易平等化D. 旨在追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世界贸易组织旨在促进“贸易谈判” 解决“贸易争端” 统一“贸易管理体制” 这体现了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故选D项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前就已出现故排除A项“同步繁荣”不符合世界经济的现实状况故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中期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故排除C项故选D5.1945年英美两国提出战后货币计划凡参与讨论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对此持有异议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 英美两国利用经济实力迫使各国屈服B. 稳定的货币体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C. 各国吸取了之前错误货币政策的教训D. 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团结一致对抗苏联【答案】C【解析】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货币争相贬值以刺激出口导致世界货币汇率混乱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1945年英美两国提出战后货币计划凡参与讨论的国家都没有异议说明各国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故C正确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不是背景英美提出战后货币计划时美、英、苏三国还是盟友排除D故选C6.2014年秋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办右图为此次会议的会标寓意该组织21个经济体的伙伴关系和融合发展象征着世界的多元美好和开放包容该组织()①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②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③21个经济体之间实现了贸易自由化④曾在上海举行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曾在上海举行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故①④正确②③均不符合题意排除7.20世纪40年代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A. 罗斯福整顿银行与金融业的措施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实施D.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答案】B【解析】A项出现于30年代排除C项是国际贸易体制与金融无直接关系排除D是经济区域集团组织排除《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故B正确故选B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变化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表明()A. 各国经济失去了独立的意义B. 国际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C. 经济全球化排斥经济集团化D. 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化并存【答案】D【解析】根据“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发展”“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越来越以政治、种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等说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化趋向也存在也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民族化的特点故选D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各国的经济失去了独立的意义因此出现“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各区域集团以及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经济矛盾越来越以政治、种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A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开足马力发展经济并意识到世界市场的重要性使进入世界市场的商品猛然增加但是国际市场的容量并没有相应成比例地扩大 B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发展” 说明经济全球化并不排斥经济集团化 C项错误故选D9.如图反映了1948~1979年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家数量变化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世界贸易组织的不断壮大B.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C. 新兴独立国家的大量增加D. 不结盟运动的扩大【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国家数量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故C项正确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 A项错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是经济区域组织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关贸总协定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贸易组织 D项错误故选C10.201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碳减排方案 2050年之前全球碳排放量总量为固定值8000亿吨 27个发达国家的11亿人口排放占比为44% 剩余国家的55亿人口排放占比为56% 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多2.3倍的人均累计排放权而从1900年到2005年这105年之间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是发展中国家的7.54倍据此可知丁仲礼院士认为()A. 发达国家更加勇于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B. 发展中国家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C. 碳减排方案应该重视人类共同发展利益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总量相同【答案】C【解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 20世纪50年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原因有哪些?11.(2)有学者认为在债务危机面前欧盟各国将基于本国利益提出各项应对措施烦冗的决策程序、必要的讨价还价将带来巨大的决策成本且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有效的应对措施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以“英国脱欧的利与弊”为主题进行多角度论述(要求角度全面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答案】(1)原因二战后欧洲实力下降出于发展的需要法德走向和解美苏两极格局威胁着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直接威胁着英镑的世界地位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政治军事集团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解析】(1)由“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国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理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后欧洲经济实力下降美苏威胁、布雷德森林体系和马歇尔计划等角度回答【答案】(2)此小问为论述题要求多角度论述因此需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例积极影响减少欧债危机对自身的消极影响无需承担对欧盟的责任和义务减轻欧盟成员国对自身经济的拖累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消极影响英国经济陷入衰退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和欧洲金融稳定受到冲击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严重削弱【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撰写能力首先摆明自己的观点英国脱欧给英国带来的利或弊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史实来论证观点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有序即可12.(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12.(2)据材料二分析“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2.(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倡导的新型全球化的理解【答案】(1)表现国际贸易准则确立跨国公司出现问题贫富差距加大损害了地区和国家的主权【解析】(1)表现根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法庭”可归纳出规范性的国际组织出现国际贸易准则确立根据材料“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可归纳出跨国公司的产生等问题根据材料“全球经济是奖励少数人而使多数人贫穷的一种力量削弱了地区和国家政府的主权全球化一直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主要问题体现为贫富分化差距拉大损害了地区和国家的主权等【答案】(2)原因 2008年经济危机后复苏艰难中产阶级退化民粹主义抬头影响引发金融、政治危机导致经济纷争与震荡【解析】(2)原因根据材料“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一直处于疲软复苏状态”可归纳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复苏艰难根据材料“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粹主义盛行”可归纳出民粹主义盛行根据材料“美国中产阶级进一步退化”可归纳出中产阶级退化等影响根据材料“引发了一些地区金融、政治危机世界经济再次出现纷争状态”可得出影响【答案】(3)理解主张推行开放、包容、普惠、共赢的新型全球化进行“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精神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解析】(3)理解根据材料“认为新型全球化的推进方向是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其价值追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平台是‘一带一路’建设”和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13.(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1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基本趋势13.(3)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采取的对策有哪些?【答案】(1)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等【解析】(1)根据材料“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或代表”“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得出影响是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等【答案】(2)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解析】(2)根据材料“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先后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可得出基本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答案】(3)中国对策中国顺应世界发展趋势——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如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14.(2)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14.(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对世界贸易有何影响?【答案】(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教训世界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要求【解析】(1)根据材料“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教训世界市场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要求【答案】(2)特点常设性(永久性)的机构具有法律强制性相同原则上开放市场、非歧视性宗旨上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解析】(2)根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常设性(永久性)的机构具有法律强制性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相同点即可【答案】(3)影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国际贸易体制得以确立使世界贸易更加健康有序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解析】(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即可。
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二)第二单元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2.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
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
其中1896~1911年应是()A.4.6个B.3个C.2.5个D.0.55个3.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5.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6.如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
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八)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
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2.“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
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A.兴办公共工程B.发展军事工业C.调整农业生产D.加紧殖民掠夺3.罗斯福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
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4.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5.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6.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映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8.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9.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10.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
优化方案高中历史同步测试卷(一)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同步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一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2.右图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的盛行C.土地的高度集中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水利设施的修建出现了一次高潮,例如: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那么,形成这种兴修水利工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耕作技术的进步B.水利技术的进步C.政治局面的稳定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5.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
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6.《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7.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8.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9.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10.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往往矛盾尖锐即使能够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也难以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突破这一理论的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 欧洲从欧共体发展到欧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D. 欧佩克国家的团结与协作【答案】C【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世界货币体系而非“经济或贸易协定” 故A项错误欧盟是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符合“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故C项正确欧佩克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2.右图是一幅反映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的漫画结合所学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态势良好B. 美国积极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C. 折射出世界贸易自由化迈向更高水D. 表明区域经济集团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答案】D【解析】根据漫画信息可以看出中间坐在餐桌上的美国对美国制造的商品给予特殊待遇导致旁边的欧盟非常不满反映了美国利用超级大国的优势地位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打着自由贸易的幌子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故D正确ABC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 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B. 制定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C. 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D. 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二战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非完全受美国操控故A项错误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规范世界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说明战后的经济规则仍受美国的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信息发生在冷战之前故D项错误故选C4.1965年法国与欧共体成员国在农业和超国家组织扩权问题上发生分歧德、意等成员国提议共同体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戴高乐坚决反对此提议实施缺席抵制政策不参加任何欧共体会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法国反对欧共体共同决策机制B. 法国极力维护其大国的主导性C. 欧盟内部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D. 法国阻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答案】B【解析】由“德、意等成员国提议共同体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戴高乐坚决反对此提议”可知法国反对的是多数赞成故A项错误法国反对多数赞成实施缺席抵制政策是在维护其大国的主导性故B项正确欧盟成立于1993年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合题意故错误故选B5.“在国家之间经济日趋融合、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传统上独享的绝对主权和独立已经不存在了一国政府在遵守国际经济‘游戏规则’之际政治上和外交上必然受到相互制约谋求内政上不受任何干涉已经不可能了”材料旨在()A. 说明经济全球化威胁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B. 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影响C. 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系D. 强调干涉别国内政正成为大国的必然选择【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传统上独享的绝对主权和独立已经不存在了”“政治上和外交上必然受到相互制约”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政治必然相互牵制故选B6.2016年历来被视作美国在西业地区重要盟国的土耳其与美国分道扬镳沙特、埃及等中东传统盟友与美国进一步拉开距离特朗普就职前夕公开谈论“北约已经过时”“欧盟是德国的工具” 要求盟国增缴“保护费” 这说明()A. 西方争夺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B. 欧盟的崛起冲破了美国政治控制C. 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影响扩大D. 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日益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历来被视作美国在西业地区重要盟国的土耳其与美国分道扬镳沙特、埃及等中东传统盟友与美国进一步拉开距离特朗普就职前夕公开谈论“北约已经过时”“欧盟是德国的工具” 要求盟国增缴“保护费”说明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日益受到冲击故D正确A材料未体现排除BC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排除7.1991年12月召升的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其主要内容是欧洲12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此外还实行了共同的渔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设经济货币联盟等措施这反映了欧共体()A. 提高区域集团合作水平的努力B. 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C. 已是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组织D. 已具有纯粹的超国家主权的性质【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从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看欧共体在政治、经济合作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表明欧共体努力提高区域集团组织的合作水平故A项正确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欧共体是一个政治、经济合作程度高的区域集团 C项不正确欧共体具有超国家主权的性质但还不是纯粹的超国家主权性质的组织排除D项8.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至今贸易量翻了三番但进入2017年以来美国不断声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使得企业从美国向墨西哥迁移更加容易导致美国工人失业而威胁退出下面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 美、加、墨三国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B. 墨西哥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最大受益国C.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面临挑战D.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缩小【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没有形成关税同盟各国之间是贸易伙伴关系故A项错误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占优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挑战而材料又强调北美自贸区使得美国丢失了工作岗位发达国家的部分利益也受损可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面临挑战故C项正确 BD项错误故选C9.欧洲联盟与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区别是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化达到较高水平超出一般“政府间”合作范畴实现了“超国家”管辖以下对这一论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 欧盟已经实现了“超国家”的全员管辖B. 欧盟大大超出欧共体的合作水平和范畴C. 两极格局和美苏争霸加快欧洲合作进程D. 区域集团化和欧洲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答案】B【解析】A、欧洲联盟超出政府间的合作而不是超国家的全员管辖错误B、材料涉及的是“超出一般“政府间”合作范畴” 指的是欧盟超出了欧共体的合作水平正确C、两极格局D、区域集团化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10.下列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 欧洲联盟【答案】A【解析】11.某国际组织成立宣言称“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这个国际组织是()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欧洲共同体C. 世界贸易组织D. 上海合作组织【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该组织旨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 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故C项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2.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A. 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B. 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C. 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D.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答案】D【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从而建立起了制度性的协调机制有利于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是从全球化经济发展角度阐述布雷顿森林体系故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是货币体系不是金融体系故B项错误提供全球经济技术援助是世界银行故C项错误故选D13.下图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资金运行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正好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它成为其自身成功的牺牲品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A. 使成员方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崩溃B. 使成员方经济稳定、均衡发展而瓦解C. 使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而失败D. 超稳定的固定汇率不适应形势变化【答案】A【解析】14.广告《1993 EUROPE WITHOUT BORDERS》(如图)反应了这一情况广告牌上的1993 EUROPE WITHOUT BORDERS(欧洲没有国界)被新纳粹分子改成“1993 Europe without boarders”(1993年欧洲没有外来移民)破墙上的字迹为“不要犹太人”“不要穆斯林人”“不要北非人”“不要土耳其人” 这反映了()A. 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B. 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C. 欧盟各成员国内部分歧日益扩大D. 极端民族主义阻碍欧洲一体化发展【答案】D【解析】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和国家间贫富差距拉大、国家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更为复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决策和国际形势增加新的变量世界之变促使全球治理随之发生变化体现为全球层面治理机制的革新、区域层面治理的深化与整合、主权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历了先削弱再增强的过程、大国国内政治与国家政策变化导致全球治理在多方面发生改变为应对大变局中国创新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包含以“合作共赢”为驱动探索理念创新、以“开放包容”姿态推动治理模式创新、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安全治理的实践创新和以“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并率先在认同度高的领域发掘合作新契机﹣﹣摘编自杨娜、王慧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治理及中国参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国际力量对比影响全球治理格局论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西方掌握全球治理主导权随着西欧国家的衰落美苏两极治理格局最终取代了近代以欧美为主导的治理格局不结盟运动兴起也冲击着两极格局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国际治理体系面临进步变革总之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力量的对比及变化也决定着全球治理格局的不断演变【解析】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是内生性的还是外源性的众说纷纭小雁同学就此展开研究性学习以上是小雁同学搜集的有关资料请从中选取三项关联的信息围绕现代化的动力源问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阐述近代欧洲现代化发展与其自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早在15世纪末欧洲人就开始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丰厚的原始资本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逐步确立了代议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政治前提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欧洲的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工业革命更是为欧洲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结论综上所述近代欧洲的崛起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欧洲自身的发展是内生的示例二论题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阐述一个国家的落后与发展都与其制度、政策密不可分明清时期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政治建设、工业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极大推动了我国全方位的发展结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足以证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因素示例三论题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外源性动力的影响阐述近代欧洲的崛起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掠夺的基础上从新航路开辟开始欧洲列强便加紧对外扩张通过屠杀印第安人、欺诈贸易、黑奴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的原始资本工业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在市场、原料等方面的要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另外一战期间随着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而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陷入萧条结论综上所述外部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示例四论题现代化的动力既有内源性动力同时也离不开外源性因素阐述以欧洲为例综合示例一、三进行阐述【解析】示例一论题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阐述近代欧洲现代化发展与其自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早在15世纪末欧洲人就开始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丰厚的原始资本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逐步确立了代议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政治前提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推动欧洲的思想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工业革命更是为欧洲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结论综上所述近代欧洲的崛起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欧洲自身的发展是内生的示例二论题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生因素阐述一个国家的落后与发展都与其制度、政策密不可分明清时期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是造成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主政治建设、工业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进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极大推动了我国全方位的发展结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足以证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因素示例三论题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外源性动力的影响阐述近代欧洲的崛起是建立在对亚、非、拉殖民掠夺的基础上从新航路开辟开始欧洲列强便加紧对外扩张通过屠杀印第安人、欺诈贸易、黑奴贸易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的原始资本工业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在市场、原料等方面的要求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的深渊另外一战期间随着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而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迅速陷入萧条结论综上所述外部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示例四论题现代化的动力既有内源性动力同时也离不开外源性因素阐述以欧洲为例综合示例一、三进行阐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市场的发展要求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论题贸易壁垒的设置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发展阐述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各国为了摆脱危机设置贸易壁垒贸易壁垒的设置反而使各国经济雪上加霜为了转嫁危机是世界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世界市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解析】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8.(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美国的遏制苏联在经济和军事领域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18.(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18.(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两大联盟对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为题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流畅 280字左右)【答案】(1)变化从盟友到对手措施经济经互会军事华约【解析】(1)根据为全面遏制苏联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战后初期美苏关系由盟友转变成了对手面对美国的遏制苏联在经济上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则成立了华约以对抗北约【答案】(2)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解析】(2)根据“欧盟的一体化实践为全球建立一种多元、复杂但最终归于和谐的新型结构提供了经验”“欧盟成功地以和平及促进共同繁荣与安全的方式组织并影响了其相邻地区”可知欧盟的形成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答案】(3)论点两大联盟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论述在两极格局形成发展过程中北约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北约作为政治军事集团其成立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北约奉行“集体防御”原则使美欧国家在军事、政治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政体美欧的冷战合作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北约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着主导作用是美国遏制苏联和控制西欧谋求全球霸权的工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欧盟的一体化为全球建立和谐的新型结构提供了经验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欧盟为有着类似战争创伤经历的国家合作和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榜样和启示作用欧盟作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对制约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积极作用【解析】(3)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三论述的欧洲两大联盟指的是侧重军事的北约和侧重经济的欧盟北约和欧盟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北约作为政治军事集团其成立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国遏制苏联和重要工具欧盟作为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表现为全球建立和谐的新型结构提供了经验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作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对制约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积极作用。
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九)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九)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
”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3.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这里的“尝试”是指()A.十月革命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
”这主要是着眼于()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6.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B.自然灾害频发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7.毛泽东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
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六)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六)期中检测卷(B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2.战国时期,秦国的农业生产在七国之中发展最快,主要原因是()A.使用了铁器,推广了牛耕B.修建了郑国渠和都江堰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3.“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新技术不容易推广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反映了()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C.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6.唐代的一位波斯商人到中国长安做生意,这位商人可以()A.到“草市”购买中国特产B.逛夜市欣赏长安城的夜景C.在居住的旅店出售波斯特产D.在每条街道都能听到叫卖声7.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
史学界一般认为上述现象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主要依据是()A.苏州、杭州、松江是纺织业发达的地区B.机户和暑袜店主进行的都是商品生产C.机户与机工、暑袜店主与当地居民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D.丝织业和暑袜制造业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8.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穿着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 社会制度的更替B. 经济的发展C. 思想的解放D. 文化的交流【答案】B【解析】2.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此后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A. 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B. 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C. 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D. 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答案】C【解析】A.材料看不出政论性的报纸是主流B.材料没有体现出清政府对报刊业管理的不利C.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正好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以后这段时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的加深社会的变革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D.材料没有体现出思想的巨变3.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各色洋楼别墅和传统住宅交相辉映街道上长袍马褂和西装行色匆匆胸带红花步入教堂的婚礼屡见报端这一切表明()A. 西式婚礼得到普及B. 民众认可外来文化C. 传统文化因素渐衰退D. 中西文化融合成趋势【答案】D【解析】题干中“传统住宅”“长袍马褂”“胸带红花”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洋楼别墅”“西装”“教堂的婚礼”的出现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材料现象表明当时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趋势 D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西式婚礼没有得到普及排除 A项材料表明上海存在外来文化因素但并没有体现出民众对外来文化的认可排除 B项传统文化因素渐衰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项故选 D4.曾经作为中国人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汽车、摩托车大行其道的年代几乎失去立足之地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这说明()A. 中国的社会生活节奏变慢B. 自行车制造技术不断改进C. 中国人对自行车情有独钟D. 人们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中“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它又再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可以看出随着人们环保和健身意识的增强自行车再次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故D正确中国的社会生活节奏变慢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A材料信息的主旨并不是说明自行车制造技术排除B材料叙述的主旨不是说人们对自行车情有独钟排除C故选D5.“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平台型经济的成长史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材料主要说明互联网()A.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 完全改变国人的消费方式C. 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D. 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和交流【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国互联网巨头……几乎掌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可以看出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A正确B错在“完全”二字 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6.2019年2月5日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在90天里中国内地累计票房为46.55亿人民币全球累计票房为6.998亿美元该片展现了中国的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 2019年9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将该片推荐为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这反映出影视作品的功能有()A. 思想教育拉动经济B. 增进知识增强自信C. 服务大众增加娱乐D. 丰富生活改变观念【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流浪地球》展现了中国的亲情观念、英雄情怀、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把整个人类当做一个命运共同体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感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作用累计票房更是达到46.55亿人民币则是推动了电影业的发展拉动了消费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流浪地球》具有增进知识的作用排除B《流浪地球》更具有道德教化和刺激消费的作用而不是服务大众增加娱乐排除C《流浪地球》更具有道德教化和刺激消费的作用没有起到改变观念的作用排除D故选A7.某同学以《1899年的上海》为主题创设了下列场景其中可能被老师否决的是()A. 很多市民到商务印书馆购买新书B. 报童们在租界内兜售《申报》C. 新式学堂师生讨论近代数理知识D. 知县在县衙公堂阅读《民报》【答案】D【解析】注意题干“1899年” 结合所学可知 A项中的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 B项中的《申报》成立于1872年 C项中的近代数理知识在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新式学堂里就有了因此ABC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项《民报》是在1905年创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近代某时期各地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国民》《新社会》《新生活》《新教育》《新妇女》《新共和》等有数十种之多全国报刊面貌焕然一新由此可推知当时A. 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 民众期盼和平民主建国C.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 学界重视唤醒国民意识【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近代某时期出现了很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结合所学可知《新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如材料所述运动期间出现很多“新”字开头的刊物知识分子们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重视解放人们思想唤醒人们关注国家危亡的国民意识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以“新”字开头的刊物与民主革命无关故排除A 材料与民众期盼和平民主建国无关故排除B 材料未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传播情况故排除C.9.晚清民初的竹枝词体制短小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展现了中国人面对新生事物的所见所闻如“万里语言同一室华洋消息往来便”描述的是()A. 报纸B. 电报C. 电影D. 广播【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万里语言同一室华洋消息往来便”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B项说法正确故B正确A项说法不适于“体制短小” CD两项说法不适于“华洋消息往来便” 故ACD错误10.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其车来于东洋……若与本地之独轮车相比则亦有长有短者其所短者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且小车粗陋自尊者多不屑于乘焉……”此“新式小车”是指()A. 人力车B. 自行车C. 三轮车D. 电动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其车来于东洋”、“其所短者在于仅能载一人而其长处则于坐者较便且小车粗陋自尊者多不屑于乘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正确BC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D是无关项排除故选A二、论述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四幅漫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支付手段也从传统的现金到现代的刷卡、移动支付、刷脸支付等多种方式朱慧卿漫画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两张或两张以上图片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选择图一图二)论述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质供应的紧张局面城乡居民只有持票证到供销社才能买到日用生活品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物资供应逐步丰富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百货商场逐渐取代供销社成为人们新的购物场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选择图一、二四)论述 20世纪70年代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发行票证来解决物资供应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可以去商场自由购物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网络购物拓宽了人们的购物渠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综上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从图一购物到供销社到图二购物到商场可得出论题改革开放前后新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论述可从“一五”计划后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物质匮乏说明图一城乡居民只有持票证到供销社才能买到日用生活品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解放、物资供应逐步丰富、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说明百货商场成为人们新的购物场所最后进行总结人们购物方式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从表中的历史信息围绕一个主题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商务印书馆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阐述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 进行教育改革兴办新式学堂商务印书馆编印“最新教科书” 推动我国近代自编教科书的进程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商务印书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编印《共和国教科书》 191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在教科书白话文改革中起到了率先作用此外商务印书馆还编撰、出版《新字典》《辞源》等辞典成为学生和广大读者学习研究的工具书也适应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不断适应新的历史潮流编辑出版教科书和工具书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作了重要贡献示例二观点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推手阐述 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提倡西学各种新思想逐渐传播开来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出版机构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在历代出版人和知识分子的不断努力下相继印刷、出版了《外交报》、《天演论》、《法意》、《共和国教科书》、《世界共和国政要》等大量报刊、译著和教科书逐渐成为近代传播西学、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平台制造舆论不断开启民智唤醒了民众觉悟推动了社会进步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通过印刷出版报刊译著和教科书传播近代进步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示例三观点善于抓住机遇是商务印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阐述 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商务印书馆创办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 进行教育改革新式教科书的需求大增商务印书馆抓住教育改革的新动向编印《最新教科书》随着学制的变革商务印书馆所出版之教科书亦相应进行修订以满足各学堂之需要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商务印书馆出版《共和国教科书》以适应共和国的需求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宣传“民主与科学” 提倡自话文商务印书馆发行《科学》杂志出版《新体国语教科书》同时商务印书馆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与先进印刷技术大胆吸收人才任用专家学者适时调整业务、扩大经营规模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大变动时代商务印书馆努力适应新潮流善于抓住机遇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示例四商务印书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示例五商务印书馆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转型示例六重视技术创新是商务印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根据表中内容提炼观点然后进行论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可如根据“印刷《外交报》”“译印《各国国民公私权考》”“出版严复译《天演论》”“编印《共和国教科书》”等可知商务印书馆在传播近代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提炼观点“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推手” 然后根据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和作用进行论证1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当时报刊对“黄鹤楼侧一声炮响”这一事件的报道和评论?【答案】纷纷报道表明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由于办报人的观点、态度、见识彼此相异因此对这次起义的反应也就各不相同当时创办报刊都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在“中国变乱”的标题下借外报之口宣传武昌起义的正义爱国性质和“文明”程度之高具见编者的匠心与苦心《正宗爱国报》属北方报刊反对革命比较顽固《民立报》等同情和赞扬革命立场鲜明赞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之下的中国亟需通过一场“文明”的革命改变其命运《申报》借革命党人公告变相其宣传立场【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面对武昌起义知识分子的态度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关注国家命运由于办报人的观点态度和见识的差异因此对传统企业的反应各不一样当时创办报刊都是清末新政的产物在“中国变乱”的标题下借外报之口宣传武昌起义的正义爱国性质和“文明”程度之高具见编者的匠心与苦心《正宗爱国报》属北方报刊反对革命比较顽固《民立报》等同情和赞扬革命立场鲜明赞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之下的中国亟需通过一场“文明”的革命改变其命运《申报》借革命党人公告变相其宣传立场14.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李迎远《从“他们”到“我们” 邮政如何改变英国》等上表为英国邮政的改革历程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英国邮政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阐述首先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都使邮政得到了巨大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使邮路范围扩展并且价格下降新技术的发明使用使邮政的业务范围得以丰富政治制度的变革也使得邮政的职能和运作方式不断发生变化英国殖民帝国的不断扩张使邮政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英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使邮政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作答即可。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北师大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同步测试卷(八)第六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 "危害〞和 "时机〞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开展而言, "时机〞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局部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D.给局部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2. "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A.兴办公共工程B.开展军|事工业C.调整农业生产D.加紧殖民掠夺3.罗斯福说,?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 "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时机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4.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置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置力下降D.表达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5.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6.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7.如下列图的曲线反映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8.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置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藏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9.1945年英国工(dang )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10.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稳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开展状况,作诗一首|| .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 "四高〞难逍遥( "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11.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开展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1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dang )惨败,工(dang )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dang )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忧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1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 "(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平安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平安网那么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 ,暂缓阶级||矛盾B.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开展C.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D.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1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继续发挥商品和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国|家在继续发挥方案经济作用的同时,强化商品和市场的作用.这两种经济改革之所以有这种共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商品和市场经济不符合现在的经济开展规律B.方案经济不符合现在的经济开展规律C.适应各自生产力开展的水平D.方案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行是永恒的经济政策16.据统计,1929~1932年美|国全国各地罢工达2 700次,参加罢工的人数超过了350万.农村中的抗议浪潮也高涨起来,参加农民运动的约有200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哪些问题有密切关系()①经济 "大萧条〞②胡佛的反危机措施③总统换届选举④政府的专制A.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17.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D.推行 "自由放任〞政策18.罗斯福说: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置食品、衣服和其它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调节农业生产C.降低生活用品价格D.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19.关于战后资本主义开展的新变化,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二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不断开展,干预规模越来越大B.二战后现代福利国|家得到开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所减弱C.二战后第三产业蓬勃开展,超过物质生产部门D.20 世纪末新经济的出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20.有人以 "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这主要是突出英国是一个福利国|家.二战后,西方兴旺国|家在生产力开展的根底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 "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缓解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B.扩大了社会消费,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C.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D.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二、非选择题(第21题18分,第22题22分,第23题20分,共60分)21.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 ,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 ,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 ,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改革史?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 ,到1936年止 ,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4分)(2)材料二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6分)(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 "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2分)(4)关于 "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6分)22.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929年10月 ,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后 ,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宣扬: "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 ,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 .〞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 ,并降低其所得税 .胡佛声称 ,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 ,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 ,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1932年底 ,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 ,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 ,结果民主(dang )候选人罗斯福以压倒优势击败共和(dang )候选人在任总统胡佛 ,中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材料三1933年 ,罗斯福就任总统后 ,为克服严重经济危机实行新政.下台总统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 "敲富人竹杠〞 " (社|会|主|义)异端〞 ,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材料四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 ,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 ,罗斯福发表讲话说:"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消灭边缘的时候 ,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 ,罗斯福又以压倒优势获胜 ,连任第33任总统.请答复:(1)联系材料一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的不同.(4分)(2)从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的政策中可以看出两人在克服经济危机的根本思想上有何不同?罗斯福的根本思想反映了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开展趋势?(6分)(3)联系材料四分析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并说明原因.(6分)(4)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总统选举中胡佛失败而罗斯福连选连任的原因.(6分)2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 ,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采取社会保障措施 ,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 ,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 .政府还举办了许多公共工程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时机.材料二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 ,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 ,现年56岁 ,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他一家5口人 ,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现金作为生活费.他家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 ,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 ,实际收入并不比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多多少.况且 ,每年换季时 ,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 ,可以申请额外资助.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工程:结婚戒指51欧元 ,洗衣机306欧元 ,厨房用品161欧元 ,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材料三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 ,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 , "超级||懒虫〞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 ,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以下列图),披露他的 "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 ,并在法国引发争议.请答复:(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兴旺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 "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成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8分)(3)综上述材料,如何全面评价战后兴旺国|家的福利制度?(6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04790062]解析:选B .从题干 "危机〞一词包含的意思中获得信息 ,在资本主义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危害和时机两方面的因素 .由此通过这两方面的提示说明通过资本主义自身的调整解决了危机且得到了开展 .A、C项只提及 "时机〞 ,没有提及带来的 "危害〞.2.解析:选A .B、D项与美|国不符 ,C项只是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在20世纪30年代的 "大萧条〞时期 ,美|国政府推行 "以工代赈〞 ,兴办公共工程 ,增加了就业时机.3.解析:选A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所以其主要目的应是实现经济复兴 .4.[导学号04790063]解析:选B .A项正确 ,图三的信息充分表达了当时生产出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B项错误 ,题目图片并没有包含这方面的信息;C项正确 ,图二形象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失业加剧导致贫富差距严重;D项正确 ,图一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B项错误 ,符合题目要求.5.解析:选A .联系罗斯福新政:美|国政府通过放弃金本位制 ,实行美元贬值 ,刺激出口等整顿财政金融的措施 ,增加了美|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也使得农民等债务人的负担大大减轻.结合题干中的 "海外市场〞 "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等关键信息 ,可知此题正确选项为A项.B、C、D三项材料均未表达.6.[导学号04790064]解析:选A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新政主要解决经济开展问题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改善工人待遇.A项正确 ,B项错误 .新政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 ,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排除C项.新政期间 ,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并规定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排除D项.7.解析:选C .A、D两项只要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去分析即可排除.B项失业率在新政后迅速下降 ,这与史实不符.联系新政中整顿金融的措施 ,C项是合理的选择.8.[导学号04790065]解析:选C .阅读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各行业的新产品相对过剩 ,产品价格下降 ,该措施是从长远角度来防止经济危机的弊端 ,即通过减少生产来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 ,由此判断C正确.罗斯福新政的救济措施主要是发救济金、完善社会保障、以工代赈等手段 ,A项不符合事实;该措施需要政府给受损失的农民提供补贴 ,B项不是该措施的真正目的;该措施同样无法起到缓和农场主间竞争的目的 ,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9.解析:选B .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 ,本质上仍然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同时福利政策也意味着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故正确选项为B项 .A、C、D 三项与史实不符.10.[导学号04790066]解析:选C .解答此题的关键信息是 "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开展状况〞 ,题干要求选择 "不妥〞的一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里根的经济政策参考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主要表现为:削减财政开支、大规模减税、放宽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 ,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A项是背景;B项是供应学派的根本主张;C项是经济政策的目标 ,但不符合历史实际;D项是里根政府后期出现的实际状况 .11.解析:选D .材料中的 "国有企业〞是在二战后才出现的 ,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促成了西方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的快速开展 ,也促成社会福利制度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经济滞胀 ,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很难解决问题 ,因此出现题中所述措施.12.[导学号04790067]解析:选B .此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从题干中的时间看A项不正确(欧洲战场) ,B项中工(dang )的纲领更能得到选民的支持 ,而且是工(dang )获胜的内在原因 ,所以是正确的 ,C项不是主要原因 ,D项表达的局面保守(dang )和工(dang )同时面对 ,并不能成为选民支持工(dang )的主要原因.13.解析:选D .二战结束后 ,西方主要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 ,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进行了政策的调整 ,使 "福利国|家〞开展起来.14.[导学号04790068]解析:选A .此题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兴旺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接受凯恩斯主义 ,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应选A项.从表中可以看出 ,外国法人的股票占有从1950年的"0〞上升至||1969年的"〞 ,至|| , ,而到1969年那么为40.1说明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15.解析:选C .认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任何生产关系的调整都以适应生产力开展需要为根底.16.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美|国的社会动乱是因为经济危机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17.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罗斯福政府将要对老者和病人照顾 ,表达在政策上就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8.[导学号04790069]解析:选D .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为消除工人贫困 ,促进工厂和农场的运转 ,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以工代赈和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措施.A、B两项与工人无关 ,C项与史实不符.19.解析:选A .准确把握概念是解题关键.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较大规模地使用 ,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逐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20.解析:选B .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 ,A项是目的 ,C项是影响 ,D 项是实质.福利国|家的开展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故B项错误.21.解析:此题通过与罗斯福新政有关的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材料 ,考查了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认识能力 ,映衬了我国目前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热点.进行社会救济、建立社会保障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第(1)问根据材料一反映了大危机中失业工人的状况答复;答复第(2)问时 ,应依据材料 ,从兴办工程、提高劳工待遇等方面进行归纳;答复第(3)问时 ,可根据材料二、三归纳 ,从政府职能和法规方面归纳;第(4)问有一定开放性 ,学术界对罗斯福新政并没有一致看法 ,可选择一种观点进行阐释.答案:(1)经济危机发生后,工人失业,人民生活贫困 .(2)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恢复.(3)国|家立法.(4)同意第|一种观点:以工代赈、发放失业救助金、实行紧急救助等措施都是在危机发生后紧急状态下采取的临时性措施.同意第二种观点: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法令,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等,都是旨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的长期性制度建设.22.解析: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首||先应联系教材知识 ,联系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特点等内容 ,再结合材料答复以下问题.答案:(1)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人权利的条款.(2)胡佛的根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利益;罗斯福的根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开展趋势:政府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展.(3)否.因为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保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他不是 " (社|会|主|义)异端〞.(4)胡佛和罗斯福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罗斯福在此前提下,注意保障人民利益,因而他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能够连选连任.23.[导学号04790070]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罗斯福新政中 "救济〞政策以及战后各国福利制度的开展比照作答.第(2)问要坚持全面看问题的立场 ,结合中|国现在福利水平还很低的现状 ,公正阐述自己的观点.第(3)问要注意从福利制度的实质、利与弊等方面全面客观评价.答案:(1)特点:①从单一的救济开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②福利种类繁多.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2)高福利确实使一局部人丧失了劳动的热情,但不能否认福利制度在刺激消费、缓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中|国现在的福利水平还很低,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现在显得特别重要,当然中|国也应时刻警惕高福利的消极作用.(3)评价: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工程也起了 "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2020春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4北师大版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四)(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
材料中“牛排”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最早始于( )B.同光新政时期的仿洋改制C.清末新政时期的以洋为尚D.民国初政府提倡文明开化解析:选A。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到中国同时也将外国的饮食带入了中国,故选A。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此时早已有外国人将西餐传入中国,B项错误;清末新政时期早已出现了西餐,C项错误;民国初年早已出现了西餐,D项错误。
2.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解析:选B。
民国期间,政府学习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
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据此判断应选B项。
3.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解析:选D。
本题以中国民间对“元旦”节日日期认识的变化为背景,考查了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首先应明确元旦是公历1月1日,民国时期传统上元旦和春节是一回事,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将二者分开,把中国传统的春节和公历的元旦都定为节日,体现了西方节日的中国化。
A、B、C三项中传统节日的“完整保留”和“彻底改变”及“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都有悖史实。
4.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解析:选C。
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检测2 北师大版选修4(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2 北师大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2 北师大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检测2 北师大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综合检测(二)(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4年5月21日至23日,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济南举行.论坛如果对孔子的一生做简要回顾,不应包括( )A.孔子生活在战国时期B.家境贫寒但聪颖好学C.素有抱负但时运不济D.开办私学而声名鹊起【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从政经历。
孔子生活在我国的春秋时期,而非战国时期,故A 项说法不准确.其他三项说法均符合史实.【答案】A2.下面的场景,体现了现代中国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的社会美德.从思想角度看,体现了孔子的()A.仁者爱人B.贵贱有序C.中庸之道D.克己复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灵活应用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孔子的仁者爱人,不仅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仁爱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答案】A3.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B.礼貌待人C.和谐的人际关系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析】孔子的“礼"即“周礼",也就是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答案】A4.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
在《中国焦点2006》评出的最能代表中国的十大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 )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了后世教育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A项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B项较为笼统,C项属于教育,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D项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北师大版必修2-北师大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单元总结北师大版必修2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阶段历史背景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城市变化尤其明显中华民国成立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不高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对近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等等。
1.经济:工业革命的完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促进了近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城市化进程加快。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奠定了物质基础。
政府重视科技的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先后制定了三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如第三个远景规划拟在生物工程、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几个最主要的高技术领域有所突破,这对人们的生活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2.政治: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民主取代了专制,法治取代了人治,平等取代了特权。
维新变法运动中,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揭露;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加快了民主化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为现代生活的变化创造了宽松的条件。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二同步检测:第单元第课享誉世界的手工业含答案
第三课享誉世界的手工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记载: “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
”材料中“礁”是指焦炭。
懂得把煤炼成焦炭始于()A.汉代B.唐代C.南宋D.明代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
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4.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计获利当五之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从材料看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有()①适时改行易业②丝织品品种多③丝织品质量高④注重扩大再生产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5.明代有一个笑话,讲的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带走了。
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A.政治非常开明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官窑制瓷技术精湛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6.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7.《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夷、斤……试诸壤土”。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测评2第三四单元北师大版必修2
阶段综合测评(二)(第三、四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表是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为解决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掀起“大跃进”运动D.实行改革开放A[表格数据反映了我国工业的落后状况。
为改变我国的工业落后面貌,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下表是1952年与1956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C.国民经济恢复D.工农业均衡发展B[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钢、煤、原油的产量大幅增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五计划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A、C、D三项。
]3.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
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以上材料表明党和政府( )A.认识到经济需要平衡发展B.确立了优先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指导思想C.将经济建设的重点转向农业和轻工业D.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的“左”倾冒进错误A[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周恩来认识到虽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但是仍需要农业的配合,并结合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故选A项。
]4.“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
”材料描述的是( )A.南泥湾大生产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乡镇企业的崛起B[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且主要是在大后方,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强调生产的“大跃进”,其中重要的运动是大炼钢铁,与材料中的“土高炉”相吻合,故选B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主要是规模大和公有化程度高,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乡镇企业的崛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
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
”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优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
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
”这说明()A. 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B. 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D. 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可知,工业革命成果应用速度慢,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优于通行骡车”可知,出行多靠骡车,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可知,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C项正确;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C。
2.如表信息反映出()A. 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已领先世界B. 互联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牵引力C.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D. 习近平通过互联网提升中国国力【答案】C【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中国互联网技术领先世界。
B.材料没有直接体现出互联网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牵引力。
C.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每一年的互联网大会都非常的重视,积极推动了互联网大会的召开,促进互联网的发展。
D.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提升中国国力的表现。
3.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2.“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3.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
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4.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深化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5.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A.②③ 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
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8.“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带有奴隶标志的辫子。
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
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③欢呼辛亥革命胜利④剪辫子是革命与否的标志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A.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10.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悉;……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11.“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12.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
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3.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一大民俗。
你认为报刊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关注国事、天下事③进步报刊起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14.“喜羊羊与灰太狼”“快乐大本营”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A.艺术鉴赏性B.传播信息作用C.娱乐功能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15.在“2011年度上海书展”上发现一本汇集近千个如“达人”“杯具”“云计算”等新词的“潮词语录”,被媒体称为“新新文明现象”。
与此现象关联密切的是( )A.汽车的应用B.网络的普及C.广播电视的推广D.报纸的影响16.“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能够说明( )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上海外滩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西洋式建筑。
这种现象反映了( )A.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B.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C.洋务运动全面开展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18.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与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联系方式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③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我国的移动电话使用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D.中国疆域辽阔20.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数字化B.多元化C.网络化D.日常化二、非选择题(第21题2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22分,共60分)21.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
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12分)(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6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
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
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
道光中,行海运,岁漕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
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
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
——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二“黄包车”源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他在黄埔江边无奈地转动了82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1956年安然退进博物馆。
材料三到20世纪80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交通工具发生变革的原因有哪些?(6分)(3)从材料三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是如何改变交通落后状况的?(6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世纪初报刊诞生以来,大众传播媒介经过100多年的演化,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迅猛发展,目前已形成印刷媒介、电波声像媒介两大体系,并正在崛起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体系。
材料二1849年2月马克思曾透彻地指出过报刊在现实斗争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报纸的最大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月刊、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材料三这是一个用手奔跑而不是用腿脚奔跑的时代。
“数字时代”也就是“手指时代”。
我们成天用手行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浪迹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逐渐远离真实的泥土路。
电脑一方面使我们获得了青春的活力,另一方面又以巧妙的方式远离大地和尘土,让我们毫无痛感地截去了下肢或者下肢瘫痪。
英国作家劳伦斯在他的著名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把现代人的悲剧描述为一个自负、虚伪的坐在轮椅上的富人的悲剧。
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有妻子、有仆人、有庄园,甚至拥有一个矿山,然而这一切早已不属于他。
他在自己制造的幻觉里自得其乐,实际上他只能被囚禁在家里“发财”,足不出户地体验着“丰富多彩”的人生。
这也是一种“孤独的狂欢”。
——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1)结合材料一说明电波声像媒介的主要载体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及中国近代历史时期的报刊论证马克思论断的正确性。
(8分)(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
你同意作者这种观点吗?为什么?(10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B。
民国期间,政府依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
随着法令的推行,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据此判断应选B项。
2.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一品香”“西洋风味”“香槟酒”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在于鸦片战争后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3.[导学号04790025] 解析:选D。
本题以中国民间对“元旦”节日日期认识的变化为背景,考查了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首先我们应明确的是元旦是公历1月1日,民国时期传统上元旦和春节是一回事,但是建国后将二者分开,把中国传统的春节和公历的元旦都定为节日,体现了西方节日的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