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合集下载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权威解读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权威解读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权威解读《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将于201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国务院制定《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主要考虑是什么?《条例》确立了哪些主要制度?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

针对太湖流域特殊情况规定具体措施问:为什么要制定《条例》?答:《条例》的出台,可以归纳为“三个需要”:一是保障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跨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环境压力很大,通过立法加强太湖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巩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果的需要。

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2008年,国务院批复《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正式启动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10年,国务院又批复了《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

几年来,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巩固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有必要通过立法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各项措施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更好地执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需要。

与其他流域相比,太湖流域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上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不与上位法抵触的前提下,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采取更有力、更坚决的措施”的精神,针对太湖流域特殊情况规定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确保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更好地落实。

拆除、关闭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垃圾场问:饮用水安全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事,《条例》对此作了哪些规定?答:《条例》将饮用水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合理确定水源地,划定保护区,建立保护区日常巡查、监测制度,拆除、关闭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垃圾场。

二是建立供水安全应急保障制度,要求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改造不合格的供水设施,建设能保证7天正常供水的应急备用水源,推进跨行政区域的联合供水项目建设。

深入学习《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依法开展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深入学习《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依法开展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安 全 , 持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已成 为 流 域 各 级 党 委 维
政 府 的 迫 切 要 求 和 流 域 人 民 的共 同 期 盼 。 太 湖 流 域 经 济 发 达 、 网 密 布 、 口密 度 大 、 发 河 人 开
程 度 高 、 境压 力 大 , 洪 、 水 、 环境 、 生 态 问 环 防 供 水 水
汛 抗 旱 及 生 活 、 产 和 生 态 用 水 安 全 , 善 太 湖 流 域 生 生 改
若 干 意 见 》中 明 确 提 出 要 制 定 《 湖 管 理 条 例 》 2 0 太 。 02 年起 , 利部 会 同太 湖局 启动 了立 法工 作 。 年 间 , 水 十
经 过 大 量 的 专 题 研 究 , 入 调 研 , 分 论 证 以及 反 复 深 充
系 统 性 、 合 性 、 至 特 殊 性 的 水 问 题 , 有 法 律 法 综 甚 现
用 , 涉及 流域 防汛 抗旱 、 在 水资 源配置、 综合 管理 的职 责 。
3 《 例 》 防 汛 抗 旱 方 面 的 特 点 及 内 容 条 在
湖流 域 管理 条 例 》 防汛抗 旱 Z 作 的有 关要 求及 主要 特 点 , 对 - - 对依 法 开展 流 域 防汛 抗旱 工 作具 有 一 定参 考作 用 。 关键词 : 太湖 流域 ; 理 条例 ; 汛抗 旱 管 防
为 加 强太 湖流 域 水 资 源保 护 和 水污 染 防治 , 障防 保
协 调 、 改 , 0 1 5月 形 成 条 例 ( 案 ) 报 送 国 务 修 21年 草 》 院 。 0 1 8月 2 21 年 4日 , 国务 院 第 19次 常 务 会 议 审 议 6 通 过 了 条 例 , 9月 7日, 务 院 总 理 温 家 宝 签 署 第 国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正文:----------------------------------------------------------------------------------------------------------------------------------------------------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6月14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1996年6月14日公布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污染防治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太湖流域(以下简称太湖流域)内的太湖湖体以及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

太湖流域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1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50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1公里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第三条太湖水污染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整治的方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主管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

省人民政府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有关太湖水污染防治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并行使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计划与经济、水利、建设部门商有关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制定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拟订本省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以下简称排污总量)控制计划,经由委员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2011年)(2011年8月2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2011年9月7日国务院令第604号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和岸线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第七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供应和水质安全。

第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臵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已经设臵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九条太湖流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制度,并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臵水质、水量自动监测设施。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治理,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太湖流域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太湖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工程建设和水事活动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三)依法行政、公开透明的原则;(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第四条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结合太湖流域水资源特点,制定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第五条太湖流域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制度。

取水单位应当依法取得取水许可,按照取水总量控制指标和年度取水计划进行取水。

第六条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结合年度预测来水量,于每年2月25日前向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年度取水计划。

第七条取水单位在取水过程中,应当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第八条太湖流域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取水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第九条太湖流域实行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水污染防治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水污染防治任务和责任。

第十条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二)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五)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第十一条太湖流域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排放重点水污染物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第十二条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应当加强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水污染违法行为。

第四章水生态保护第十三条太湖流域水生态保护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二)维护水生态平衡、恢复水生态功能的原则;(三)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原则。

太湖水源保护条例

太湖水源保护条例

太湖水源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2.06.15•【字号】•【施行日期】1982.10.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太湖水源保护条例(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五日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太湖水源,确保太湖水域不受污染,维持水质良好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保护太湖水源的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依靠群众,加强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太湖湖体、沿湖岸五公里陆地、沿湖河口上溯十公里的河道。

上述范围定为太湖水源保护区(简称保护区)。

第四条沿湖一切单位和公民,有义务保护太湖水源,并有权对污染和损害太湖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保护要求第五条沿湖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和调整国民经济计划时,应按国家风景旅游区的水源保护要求,统筹安排太湖水源保护工作,并认真组织实施。

第六条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

凡有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单位,均应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过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同意后,才能列入建设计划。

第七条保护区内现有工矿企事业单位(包括饭店、宾馆和医疗单位),应积极防治污染,限期达到本条例规定的排放标准。

严重污染水域而无法治理的单位,应予停产、转产或搬迁。

第八条保护区内禁止向水域排放或倾倒尾矿、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垃圾、放射性废渣、废物等固体废物。

堆放固体废弃物的场地和堆放原料的场地,均应有专用防渗、防洪、防溢措施。

第九条保护区外的单位,凡经监测确认对太湖水源有严重污染的,应按本条例第七条执行。

第十条保护区内应控制使用有机氯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逐步采取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禁止捕杀鸟类、青蛙,保护害虫的天敌。

第十一条凡进入保护区的船只,应装置污物桶或污物柜。

机动船只、拖轮船队,应装置油水分离器;装置挂桨机的船只,应安装集油装置,防止漏油。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佚名
【期刊名称】《水利建设与管理》
【年(卷),期】2011(031)010
【摘要】第一章总则rn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
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总页数】8页(P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22.1
【相关文献】
1.太湖流域管理制度研究——有感于《太湖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2.全面落实《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推进太湖流域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3.太湖流域管理制度
研究--有感于《太湖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4.太湖流域管理制度研究——有感于《太湖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5.深刻理解《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努力践行最严
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贯彻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做好太湖执法监管工作

贯彻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做好太湖执法监管工作

水政爪备源2018年第4期2018年水政工作会议文件、交流发言(摘要).25-贯彻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做好太湖执法监管工作太湖流域管理局一、 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统筹流域依法治水管水《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太湖局将《条例》贯彻作为深化 水利改革、依法治水管水重点工作,2017年,又与落实河长 制湖长制主要任务紧密结合,不断将《条例》贯彻引向深入。

一是印发深人落实《条例》方案。

结合率先全面建 立河长制要求全面梳理总结《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存在 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多次召开推进会,明确加大贯彻 实施工作任务、分工及下一步措施,全力推进《条例》贯彻实施。

二是积极履行《条例》法定职责。

连续5年开展太湖等重点河湖取水总量控制管理,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制度考核、专项监督检查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等工作 中落实承压水禁采等制度,下达太湖等重点河湖取水计划并开展现场监督检查。

依法开展流域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水域岸线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加快《条例》配套制度建设。

《太湖流域水量分 配方案》已经发改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太湖流域水工程 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重要水 工程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试行)、重要水工程防汛抗旱 调度管理办法(试行)及进一步加强太湖流域圩区建设 管理、加强太湖流域重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通知 等均印发施行,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衔接长江流域、太 湖流域防洪供水生态需求,提出《长江保护法》修改意见。

二、 做好太湖执法监管,有力有序保障水事安全按照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涉河湖 违法行为、健全湖泊执法监管机制的要求和水利部河湖 执法检查活动安排,太湖局借势借力、依法履职,不断加 大执法力度。

一是深入贯彻实施联合巡查制度。

以“一湖两河”水行政执法联合巡查制度为平台,2016年分别与两省一 市开展超标准洪水执法联合巡查、防汛督查、违法项目 专项检查并召开会商会,组织清退两处垃圾堆场、及时制止望虞河堤防开挖等行为,保障度汛安全。

太湖流域的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的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的管理条例太湖流域的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和岸线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第七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供应和水质安全。

第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已经设置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九条太湖流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制度,并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水质、水量自动监测设施。

第十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水源互补、科学调度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和跨行政区域的联合供水项目。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604号国务院令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604号国务院令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7日签署第604号国务院令,公布《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全文如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和岸线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第七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供应和水质安全。

第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已经设置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九条太湖流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制度,并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水质、水量自动监测设施。

最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最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全文

As long as you do things with integrity, don't ask about success or failur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最新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太湖流域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

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

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五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至五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环评、后立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太湖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有效防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减轻太湖湖体富营养化,促进太湖水质根本好转。

第四条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确保水污染防治的需要。

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实现环境保护任期责任目标负主要责任,任期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价主要负责人政绩的重要内容。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水污染防治工作。

贯彻落实《条例》 扎实做好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贯彻落实《条例》 扎实做好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

水利工程建设 、 市大包 围与圩 区大规 城 模 建设 以及经济社会高速 发展等情况 , 结合《 条例 》 3 第 9条 中关 于发生超标 准
洪 水 时 处 置 措 施 的有 关 规 定 , 湖 局 组 太
《 条例 》 强调 了多种 情 景 下 的调
度 方式 . 流域 层面 统筹 防洪和 供水 从 等 综合 需 求 ,按 照水 资 源应 急 调 度 、 水 资源 日常调 度 、 防汛 抗 旱调 度 3种
( 制定截 污纳 管补 贴政 策 2) 制定 了 《 上海 市 太 湖 治 理 区域 污 染 源 截 污 纳管 市 级
资 金补 贴 政 策 实施 方 案 》 对 2 0 , 0 5年 以前 建成 、 水 量 在 排
区域 防汛抗 旱 面临 的突 出问题 。
『 2 1梅 青 , 张怡 . 入 学 习《 深 太湖 流域 管
作 卟 中 国 防 汛 抗 旱 ,0 1 6 . 21 ()
责 任编 辑 张 凯
2 . 加强调度管理 , 提出影响较 理 条 例 》 依 法 开 展 流 域 防 汛 抗 旱 工
大 的水工 程名 录
资源 调 度 。 当首 先 满 足 居 民生 活 用 应
水 , 顾 生 产 、 态 用 水 以及 航 运 等 兼 生 需 要 , 持 太 湖 合 理 水 位 , 进 水 体 维 促 循 环 ,提 高 太 湖 流 域 水 环 境 容 量 ” 。
织开展 了太湖 防御超 标准 洪水 调度 方
案研究 ,并 结合研究 成果 组织 开展 太 湖防御 超标准洪水方 案修 订工作。 二是深 化调水 工作 ,编制 太湖 流 域水资源调度方案 。 对《 针 条例》 于太 关 湖流域 水资 源配置 与调度方 面 的有 关 规定 , 太湖 局在 已有太湖流域洪水 与水 量调度 方案 和太湖 流域 引江济太 调度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08年)

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新)(1996年6月14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7年9月2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1号《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9月27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5日起施行。

2007年9月27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太湖水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太湖流域地表水体的污染防治。

太湖流域包括太湖湖体,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

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五公里区域、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十公里至五十公里以及沿岸两侧各一公里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环评、后立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太湖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严格的环保标准,采取严厉的整治手段,建立严密的监控体系,有效防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减轻太湖湖体富营养化,促进太湖水质根本好转。

第四条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增加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确保水污染防治的需要。

太湖流域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草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太湖流域管理条例(草案)》

陈雷调研黑龙江水利工作
8 5 _ 日 水 利部 部长 、 组书记 陈雷率调 研组 深入大 庆、 齐哈尔 、 月2 —2 , 9 党 齐 大兴安 岭地 区 , 实地考 察 黑龙江 水 利工作 , 亲切慰 问基层水 利干 部 职工 , 细 了 黑龙 江省 贯彻 落 实今年 中央1 - 件 和中央 水 利工作会议 精 神情 详 解  ̄3 C 况, 并与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 、 王宪魁 等座谈 , 省长 共商进 一步加快黑 龙江 水 利改革发展大 计。 在 实地调研 后, 陈雷 一行与黑龙江省委、 省政 府领 导进 行 了 谈。 座 陈雷充分肯 定了黑龙 江水 利改革 发展取 得
的显著成效, 深刻分析了黑龙江水利发展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求黑龙江各级水利部门要全面贯彻中
央水 利工作部署 , 着力推动黑 龙江水 利科学 发展、 好更 陕发展 。 更 陈雷强调 , 要扎实做 好水利 重点工作, 奋力开 创
黑龙江水利事业新局面。 一是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 二是不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三是着力夯实农田水利基 础, 四是全面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五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六是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 七是不断创
南“ 四化两 型” 设提 供 更为坚实 的水 利保 障。 建 湖南省委 书记 、 省人大 常委会主任周强 , 湖南省省长徐 守盛 出席会
议并讲话 。
陈雷 对 湖南水 利工作给 予充分肯 定, 强调当前和今后一 个 时期, 湖南省率先 建成 “ 是 两型社 会” 全面建 成 和
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湖南省各级水利部门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省委、 省政府的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 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 大力发展民生水利, 以加快水利改革试点为契机, 全面推进水利建设、 管理和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604号令)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国务院604号令)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4号《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8月2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九月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和岸线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第七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供应和水质安全。

第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已经设置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分类 >> 政策法规 >> 法规首页走进常熟信息公开政务服务政民互动旅游频道个人中心今天是: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农历六月初八天气预报:English | 手机客户端 | RSS订阅 | 信息无障碍 | 政务邮箱登陆无障碍搜索省福清市东南近海海面上(苏州偏南方向大约685公里),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33米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信息名称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索 引 号014173199/2011-00036信息分类关 键 词发布机构国务院文件编号生成日期2011-10-11公开日期2011-10-20内容概述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公开内容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4号《太湖流域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8月2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二○一一年九月七日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条例》 加强太湖水域岸线管理和保护

严格执行《条例》 加强太湖水域岸线管理和保护
围网养殖 面 拆 太 积 由 1. 亩 (.3万 h 压 缩到 4 6 9万 1 1 m) . 5
万 亩 (- h ) 同 时 进 行 退 垦 ( ) 03万 m:, 渔
二 、 域 综 合 、 业 规 划 流 专
是 水 域 岸 线 管 理 的重 要 依 据
湖无 堤 段岸 线 以设 计洪 水 位 为界 . 太
湖 岸 线 利 用 率 到 规 划 水 平 年 (0 0 22 年 )控 制在 总 长度 1%以 内等 。《 5 规
目 日益 增 多 . 水域 岸线 的 侵 占时 有 对 发 生 ,污 染 物 排 放 也 未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 0 7年 无锡 供水危 机后 , 中央 、 20 党
成 为流 域 人 民生产 、 活不 可或 缺 的 生 重要 资源 。
近 年 . 太 湖 开 发 利 用 的 建 设 项 环
发, 以水 资 源 的可持 续 利用 保 障 经 济
社 会可 持 续发 展 ,是 包括 河 湖 管 理 、
涉 河 事 务 管 理 在 内 的水 利 工 作 所 必
建设 与 河湖 保护 的关 系为 宗 旨, 合 结
河湖 水 系 、河道 整 治 以及 防洪 除 涝 、
水 网 ,既 是 行 洪 蓄 洪 和 引 水 供 水 通
道. 又是 重要 的饮 用 水水 源 地 。河 湖 沿线 土 地肥 沃 ,灌 溉航 运 养殖 便 利 ,
丰 富 的水 域造 就 了 良好 的生 态环 境 ,
特 别 关 注
2 1 8 中 国水 利 0 2.
严格执行《 条例 加 强太湖 水域岸 线 管理和保 护
陈万 军 。 姚 星
( 水利部 太 湖流域 管理 局 ,0 4 4, 海 ) 20 3 上 关键 词 : 太湖流域 管理 条例 ; 道管 理 ; 河 水域 岸线 ; 护 保 中图分 类号 : V 8 T 82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0 0 1 2 (0 2 0 — 0 5 0 10 — 1 3 2 1 )8 0 2 - 2 严 格且 有 针对 性 的具 体措 施 , 为加 强 太 湖流域 河湖 管理 提供 了法律 支撑 。

太湖流域管理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

太湖流域管理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

太湖流域管理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1994.03.16•【文号】办秘[1994]23号•【施行日期】1994.03.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太湖流域管理局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1994年3月16日办秘[1994]23号)太湖流域管理局是水利部在太湖流域和浙江省、福建省闽江以北(含闽江)范围内的派出机构,国家授权其在上述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

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管理本流域水资源和河道。

负责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水工程,搞好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促进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主要职责(一)负责《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订流域性的政策和法规;(二)制订太湖流域水利发展战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专业规划,规划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三)统一管理流域水资源,负责组织流域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评价。

制订流域内跨省、直辖市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水量分配方案,并负责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管理取水许可,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四)统一管理本流域河流、湖泊、河口、滩涂,根据国家授权,负责管理重要河段的河道;(五)制订本流域防御洪水方案,负责审查跨省、直辖市河流的防御洪水方案,负责太湖流域直属工程和重要河流、湖泊的防洪调度工作。

协调本流域防汛抗旱日常工作,指导流域内蓄滞洪区的安全和建设;(六)协调处理部门间和省、直辖市间的水事纠纷;(七)组织本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指导地方水土保持工作;(八)审查流域内中央直属直供工程及与地方合资建设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

编制流域内中央水利投资的年度建议计划,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九)负责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组织建设并负责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省、直辖市重要水工程;(十)指导流域内地方农村水利、城市水利,水利工程管理,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工作;(十一)承担部授权与交办的其它事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流域管理条例:02-27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保障防汛抗旱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太湖流域,包括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以下称两省一市)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天目山、茅山流域分水岭以东的区域。

第三条太湖流域管理应当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兴利除害、综合治理、科学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建立健全太湖流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太湖流域管理中的重大事项。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等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太湖流域管理的有关工作。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监督管理职责。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太湖流域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对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实行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与考核评价制度。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防汛抗旱、水域和岸线保护以及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高耗水和高污染的建设项目。

第二章饮用水安全第七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供应和水质安全。

第八条禁止在太湖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有毒有害物品仓库以及垃圾场;已经设置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九条太湖流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日常巡查制度,并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设置水质、水量自动监测设施。

第十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水源互补、科学调度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应急备用水源和跨行政区域的联合供水项目。

按照规划供水范围的正常用水量计算,应急备用水源应当具备不少于7天的供水能力。

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供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要求,编制供水设施技术改造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水行政、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供水安全应急预案。

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实施方案。

太湖流域供水单位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并报供水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供水安全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应急备用水源和应急供水设施;(二)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和处理;(三)组织指挥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四)应急备用水源启用方案或者应急调水方案;(五)资金、物资、技术等保障措施。

第十三条太湖流域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饮用水水源、供水设施以及居民用水点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在蓝藻暴发等特殊时段,应当增加监测次数和监测点,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太湖流域市、县人民政府发现饮用水水源、供水设施以及居民用水点的水质异常,可能影响供水安全的,应当立即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第十四条发生供水安全事故,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并根据供水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按照职责权限启动相应的供水安全应急预案,优先保障居民生活饮用水。

发生供水安全事故,需要实施跨流域或者跨省、直辖市行政区域水资源应急调度的,由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对太湖、太浦河、新孟河、望虞河的水工程下达调度指令。

防汛抗旱期间发生供水安全事故,需要实施水资源应急调度的,由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下达调度指令。

第三章水资源保护第十五条太湖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兼顾生产、生态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维持太湖合理水位,促进水体循环,提高太湖流域水环境容量。

太湖流域水资源配置与调度,应当遵循统一实施、分级负责的原则,协调总量控制与水位控制的关系。

第十六条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商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制订水资源调度方案,报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实施。

水资源调度方案批准前,太湖流域水资源调度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引江济太调度方案以及有关年度调度计划执行。

地方人民政府、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和水工程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水资源调度方案和调度指令的执行负责。

第十七条太浦河太浦闸、泵站,新孟河江边枢纽、运河立交枢纽,望虞河望亭、常熟水利枢纽,由太湖流域管理机构下达调度指令。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对流域水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的水工程,由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商当地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调度指令。

太湖流域其他水工程,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下达调度指令。

下达调度指令应当以水资源调度方案为基本依据,并综合考虑实时水情、雨情等情况。

第十八条太湖、太浦河、新孟河、望虞河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制度。

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2月1 日前将上一年度取水总量控制情况和本年度取水计划建议报太湖流域管理机构。

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结合年度预测来水量,于每年2月 25日前向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年度取水计划。

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太湖、太浦河、新孟河、望虞河取水总量控制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对取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得批准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第十九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部门和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

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未涉及的太湖流域其他水域的水功能区划,由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等部门拟定,征求太湖流域管理机构意见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水行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调整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或者其授权的机关批准。

第二十条太湖流域的养殖、航运、旅游等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应当遵守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

在太湖流域湖泊、河道从事生产建设和其他开发利用活动的,应当符合水功能区保护要求;其中在太湖从事生产建设和其他开发利用活动的,有关主管部门在办理批准手续前,应当就其是否符合水功能区保护要求征求太湖流域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水功能区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公布水资源状况;发现水功能区未达到水质目标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报。

主要入太湖河道控制断面未达到水质目标的,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关闭其入湖口门并组织治理。

第二十二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等要求,组织采取环保型清淤措施,对太湖流域湖泊、河道进行生态疏浚,并对清理的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三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用水定额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用水消耗,提高用水效率,并鼓励回用再生水和综合利用雨水、海水、微咸水。

需要取水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在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中按照行业用水定额要求明确节约用水措施,并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

节约用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二十四条国家将太湖流域承压地下水作为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采,但是供水安全事故应急用水除外。

第四章水污染防治第二十五条太湖流域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应当组织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太湖流域湖泊、河道纳污能力,向两省一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两省一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确定的水质目标和有关要求,充分考虑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制订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和控制计划,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

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应当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和控制计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太湖流域各市、县。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

第二十六条两省一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水污染防治工作需要,制订本行政区域其他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经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核,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制定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并商两省一市人民政府确定和公布在太湖流域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具体地域范围和时限。

第二十八条排污单位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经核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应当按照规定设置便于检查、采样的规范化排污口,悬挂标志牌;不得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禁止在太湖流域设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要求的造纸、制革、酒精、淀粉、冶金、酿造、印染、电镀等排放水污染物的生产项目,现有的生产项目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应当依法关闭。

在太湖流域新设企业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清洁生产要求,现有的企业尚未达到清洁生产要求的,应当按照清洁生产规划要求进行技术改造,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新孟河、望虞河以外的其他主要入太湖河道,自河口1万米上溯至5万米河道岸线内及其岸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一)新建、扩建化工、医药生产项目;(二)新建、扩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以外的排污口;(三)扩大水产养殖规模。

第三十条太湖岸线内和岸线周边5000米范围内,淀山湖岸线内和岸线周边XX米范围内,太浦河、新孟河、望虞河岸线内和岸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其他主要入太湖河道自河口上溯至1万米河道岸线内及其岸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一)设置剧毒物质、危险化学品的贮存、输送设施和废物回收场、垃圾场;(二)设置水上餐饮经营设施;(三)新建、扩建高尔夫球场;(四)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五)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六)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行为。

已经设置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设施的,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三十一条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等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农药、化肥减施工程,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开展清洁小流域建设,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